第一篇: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新版)粤教版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课题分析
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 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 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 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 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 铁的冶炼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 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教学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 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4 ~P15,包括图片和资料,交流讨论。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2.常见的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什么?理由? 3.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交流评价】
让学生分析与交换不同意见。【交流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产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0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0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铝 土矿(主要成分是Al203)、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2.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因为这两种矿石含铁量高(质量分数大)且含硫等“有害元素”少,冶炼时产生的污染小。3.普遍使用的金属有铁、铝等。【过渡】
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炼数以亿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学生活动】
1.展示我国古代炼铁图一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2.观看视频 参观炼铁厂和展示P16图8─22。3.思考工业冶炼铁的原料、原理和设备。4.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反应过程示意图。【分析小结】
1.冶炼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冶炼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冶铁的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反应原理,记录现象,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归纳总结】
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样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C0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现象: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事项:①先通C0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0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C0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的C0要燃烧掉,防止C0污染空气;
【课件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P17例题。【分析】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赤铁矿石中含有纯的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若设生铁的质量为x,则其纯铁的质量为x×96%,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计算出结果。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资源的概况,铁的冶炼及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等知识。难点是含杂质问题的计算,课后需要练习强化这类计算。【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 铁的冶炼
一、金属资源的概况
1.存在方式:不活泼金属(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二、铁的冶炼 1.工业炼铁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2.实验室炼铁
(2)步骤:①查气密性;②装样品;③通C0;④加热Fe2O3;⑤停止加热;⑥停通C0。(3)现象:①红色粉末变黑;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①先通C0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0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完后继续通C0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C0燃烧掉,防止C0污染空气。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教学反思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利用标本或实物照片,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铁的冶炼及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让学生当堂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篇: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
《第2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3、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演示实验。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1.铁的冶炼原理;
2.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设备及原料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了解铁、铝、铜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来的吗?在自然界能找到这些金属吗?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阅读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一、常见的金属矿物
1、地壳中铁的含量在金属中居于第几位?自然界中铁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
2、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我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就你所知的历史知识,你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什么时期就发明了炼铁和使用铁器了?
4、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地壳中铁的含量,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我国铁矿的类型及基地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
既然铁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铁矿石为原料冶炼出铁的反应原理及过程。
二、铁的冶炼
今天我们以主要成分为Fe2O3的赤铁矿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探究问题1】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
【探究问题2】探究实验的装置(提示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等考虑)中CO与Fe2O3的反应——实验室炼铁的反应原理。并思考下列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点燃从尖嘴管口排出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得到较纯净的铁粉? 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 1.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④给氧化铁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停止通一氧化碳。
⑦将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看其能否被磁铁吸起。(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2.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高温
尾气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黑色粉末可以被磁铁吸引。或用3CO+Fe2O3======2Fe+3CO2
三、工业炼铁
炼铁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
主要反应:2C+O2======2CO2(C+CO2===2CO)
高温
3CO+Fe2O3===2Fe+3CO2
高温
CaCO3===CaO+CO2↑
高温
CaO+SiO2==CaSiO3(炉渣——可用于制水泥)尾气主要成分:CO和CO2(需经处理后再排放)引入:金属冶炼还有哪些方法?
1、热分解法
常用于不活泼金属(Hg、Ag等)的冶炼。
2、电解法2Al2O3通电4Al+3O2↑ 2NaCl通电2Na+Cl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Na、Ca、Al等活泼金属的还原性很强,都很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方法和还原剂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3、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适于处理金属含量较低和组分比较复杂的原料,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Fe+CuSO4=FeSO4+Cu 高温
热还原法Fe2O3+3CO===2Fe+3CO2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第三篇:6.3金属矿物与冶炼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6.3金属矿物与冶炼第六章金属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而且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金属铁冶炼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冶炼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B.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C.磁铁矿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炼铁所得生铁含碳量是0.03%~2%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如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加热氧化铁固体,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D.反应前后,玻璃管中铁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4.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丙没有明显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乙的快。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丙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丙>甲>乙
D.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丙>乙>甲
5.下列有关模拟工业炼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B.用燃着的酒精灯可防止CO污染空气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铁易生锈是因为铁易与水反应
B.炼铁是将铁矿石中的铁置换出来的过程
C.铁的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D.炼钢是将生铁中所含过量的碳和其他杂质转变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的过程
8.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锰,反应原理为:,其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A.Mn
B.Al
C.MnO2
D.Al2O3
9.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2O3是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并验纯后再加热
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0.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强:2Fe
+3CuCl2
=
2FeCl3
+
3Cu
置换反应
B.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CaO
+
CO2
↑
分解反应
C.用铁桶盛放稀盐酸:Fe+2HCl
=
FeCl2+H2↑
置换反应
D.高炉炼铁:3CO
+
Fe2O33CO2
+
2Fe
置换反应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硫与氧气燃烧实验时,可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细沙
B.检验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直接将久置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D.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时,应先加热装有氧化铁的硬质玻璃管,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
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玻璃管里的现象是_____,观察到试管里出现的现象是_____。
(2)该实验要先通CO后加热,目的是_____。
14.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其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为________.理由为
________.15.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在点燃条件下,碳跟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在高温下,木炭能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6.从矿物中提炼金属,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_____种元素。
(2)上述矿石中,能炼出铜的是_____(填序号)。
(3)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湿法炼铜的原理_____。
17.已知反应:3CO+Fe2O32Fe+3CO2,CO在这个反应中将
Fe2O3还原为
Fe,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1)请你分析上述反应,还原剂(CO)中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归纳出化学反应中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是___;
(2)请根据你得出的规律,判断反应:Fe+CuCl2=FeCl2+Cu中的还原剂是____.
18.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冶炼原料是铁矿石、焦炭(提供热量和一氧化碳)、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不符合题意;
B、炼铁中,焦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提供热量,同时二氧化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提供还原剂,不符合题意;
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
D、生铁的含碳量为:2%-4.3%,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结合题意,该气体无色无味,故排除二氧化硫选项;同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也不可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没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含碳化合物。
3.A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净空气,防止爆炸,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正确;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故玻璃管中铁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A。
4.B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1)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丙没有现象,说明甲乙比铜活泼,丙比铜弱,故丙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甲、乙两种金属片放入质量分数和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乙的快,说明甲比乙活泼,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活动性顺序为:甲>
乙>丙。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的氧化铁被还原成黑色铁粉而不是银白色。故A符合题意;
B.没有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直接通入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可以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将一氧化碳燃烧掉。故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颜色是红色的,因为其主要成分氧化铁为红色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目的是让还原出来的铁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如果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移去酒精喷灯,还原的铁粉又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还原红棕色氧化铁生成黑色铁和二氧化碳,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正确。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由氧化铁失去氧元素被还原为铁,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故B错。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变浑浊,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正确。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铁在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选项错误;
B、炼铁就是将铁矿石中的铁转变为铁单质的过程,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易生锈,故选项错误;
D、炼钢就是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锰,铝的金属性大于锰,铝是还原剂,被氧化,则二氧化锰是氧化剂,被还原;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Fe2O3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后再加热,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变化,不能检验气体产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选项错误;
B、工业制二氧化碳是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正确,该反应属于“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是置换反应,但是不能用铁桶盛放稀盐酸,故该选项错误;
D、高炉炼铁方程式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集气瓶加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细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不能替换;A错误;
B、铝易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应先打磨再进行实验;B错误;
C、与其他相关的实验,都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C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再进行加热,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和硝酸铜,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故选A。
13.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解析】
【详解】
(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颜色红棕色,铁颜色黑色,故答案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2)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当气体不纯时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14.磁铁矿、赤铁矿
含铁量较大、矿石中不含硫,冶炼中不易产生有害有SO2气体
【解析】
【详解】
分析:分析题意可得要找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就是矿石中含铁量比较大并且在提炼过程中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有害气体.
解答:解:由计算可得磁铁矿、赤铁矿及黄铁矿中铁所占的质量分数比较高,但黄铁矿中含硫量很大,会产生SO2有毒气体,则黄铁矿不合适.
15.不活泼
二氧化碳##CO2
C+O2CO2
一氧化碳##CO
2C+O22CO
化合反应
3C+2Fe2O34Fe+3CO2↑
【解析】
【详解】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在点燃条件下,碳跟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碳在氧气中燃烧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均属于化合反应;
在高温下,木炭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
16.化合价升高
铁
【解析】
【详解】
(1)还原剂(CO)中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是+2价,反应后是+4价,化合价升高的是还原剂,故填:化合价升高;
(2)Fe+CuCl2=FeCl2+Cu中,反应前铁的化合价是0,反应后是+2,故铁是还原剂,故填:铁.
17.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d
b
e
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3CO+Fe2O32Fe+3CO2
“炼”得的铁不含碳,工业上的生铁含有碳
【解析】
【详解】
(1)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2)从a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应该从d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故填:dbe;如果导管连接错误,CO会排入空气中从而污染空气。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实验室炼出的铁不含有碳,工业上炼铁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焦炭,所以炼出的铁含有碳。
点睛: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用C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收集一氧化碳.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生锈化学方程式.实验室炼出的铁不含有碳,工业上炼出的铁含有碳。
18.分解
+2→0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通电
【解析】
【详解】
(1)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②在化学方程式中,CuO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单质Cu中铜元素化合价为0,即该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由+2价变为0价;
(2)①焦炭与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焦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通电。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矿物教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矿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
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化学成分。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2.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价值,认识合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教学内容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的延展性、金属的密度、金属的硬度、金属的熔点);
2.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识记常见金属的用途;
3.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以及某些盐溶液)
4.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5.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6.常见的金属矿物的主要成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①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②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探究内容:
1.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整理:
一.金属(Metal)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光泽:
(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Au)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铅(Pb)是灰蓝色、锌(Zn)是青白色等;
(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3)典型用途:利用铜的光泽,制作铜镜;黄金饰品的光泽也是选择的因素。2.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金属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铝(Al)(2)主要用途:用作输电线,炊具等 3.金属的延展性:
(1)大多数的金属有延性(抽丝)及展性(压薄片),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数金属的延展性很差,如锰(Mn)、锌(Zn)等;
(2)典型用途:金属可以被扎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金属金打成金箔贴在器物上 4.金属的密度:
(1)大多数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大,但有些金属密度也比较小,如钠(Na)、钾(K)等能浮在水面上;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铝(Al)比较轻,工业上用来制造飞机等航天器 5.金属的硬度:
(1)有些金属比较硬,而有些金属比较质软,如铁(Fe)、铝(Al)、镁(Mg)等都比较质软;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Cr);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的硬度大,制造刀具,钢盔等。6.金属的熔点:
(1)有的金属熔点比较高,有的金属熔点比较低,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Hg);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锡(Sn)的熔点比较低,用来焊接金属 二.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
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也有少数金属很难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如:“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黄金很难与氧气反应。(1)金属镁与氧气发生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点燃镁带后,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 注意事项:在做点燃实验之前,应先用砂纸将其打磨。
相关问题:某同学在做镁带燃烧实验过程中,反应前称得固体的质量为m1,完全燃烧后,称得剩余的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为m2,发现m1>m2,难道这个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帮这位同学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即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应该大于反应物的质量。由于在这个实验中,会产生白烟,而此白烟就是氧化镁粉末,容易扩散到空气中,这部分的质量就散失了。因此就使反应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就减少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称量中,存在错误操作,如砝码与被称物放反等情况。
(2)金属铁与氧气发生反应
反应现象:金属铁在空气中是不能被点燃的,在纯氧中,被引燃后能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
注意事项:
①反应前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的水或沙,以防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破裂。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有利于聚热,同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③在铁丝的一端绑上一段火柴,目的是为了预热铁丝,有利于铁丝达到着火点
有关问题:某同学在做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没有发现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帮助他一起来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问题。
分析:在实验中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就说明没有真正的燃烧起来。因此我们应该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开始考虑:第一,燃烧需要有可燃物。铁丝是可燃物,但是其表面容易形成一层氧化物,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所以,我们认为有可能在实验前,该同学可能没有充分的打磨铁丝去除氧化膜;第二,燃烧需要有充足的氧气。我们知道,在做铁丝燃烧实验中,对氧气的浓度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达不到某某浓度,铁丝就不能燃烧起来,因此,可能是氧气的浓度不够高;第三,燃烧时需要温度要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上。可能火柴预热的温度不够,没有使之达到铁丝燃烧的着火点。(3)金属铝与氧气发生反应
反应现象:在空气中,铝条不能被点燃,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失去金属光泽;若改成铝箔在氧 气中,则能被点燃。
△2AlO 化学方程式:4Al+3O2===23注意事项:铝表面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结构致密的氧化物,形成保护膜。因此,我们在做铝条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要将其保护膜打磨去除。(4)金属铜与氧气发生反应
反应现象:铜不能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点燃,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在红色的铜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物质。
△2CuO 化学方程式:2Cu +O2===2.金属与水发生反应
大部分的金属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但少量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如Na、K、Mg、Fe等。①在冷水中,金属钠、钾等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2Na+2H2O==2NaOH+H2↑ ②在热水中,金属镁等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Mg+2H2O==Mg(OH)2+H2↑
③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铁等能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如:3Fe+4H2O==Fe3O4+4H2 3.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氢(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H)前面的金属,能与某些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2)排在越前面的金属就越容易与酸反应,即在相同情况下,反应速率越大。如: Fe+2HCl==FeCl2+H2↑;
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出现气泡,铁丝逐渐溶解,一段时间后,无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其他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Zn+H2SO4==ZnSO4+H2↑;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4)有关问题:
①某同学在做铝条与稀硫酸反应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他将一小段铝条放入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约5mL的稀硫酸,发现反应后并没有现象,一段时间后,铝条表面的气泡开始逐渐增多,可是再过一段时间后,铝条表面的气泡又开始逐渐减少。请你来解释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分析:铝在空气中就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物,这样的话,反应前未进行打磨,铝就很难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随着该氧化物与酸的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氧化膜也逐渐变薄,消失,使铝逐渐裸露出来,就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气泡;在反应过程中,硫酸在不断消耗,稀硫酸的浓度也在不断变小,反应速率就会减少,气泡即逐渐减少。
②金属铁与浓硫酸接触后,能与其发生反应并在铁表面生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物,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该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铁桶来盛放浓硫酸。某硫酸厂中的一位工人,将一盛放过浓硫酸铁桶稍做冲洗,一段时间后,用氧炔焰来切割铁桶,突然铁桶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请你来解释爆炸的原因。
分析:铁与浓硫酸能发生钝化,但是在冲洗的过程,对其中的浓硫酸起了一个稀释的作用,稀硫酸就能很轻易的与该氧化物及其裸露出来的金属铁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铁桶是一个相对密封的容器,当用氧炔焰进行切割时,就可能发生爆炸了。4.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排在顺序表后面的金属,如: Fe+ CuSO4==FeSO4+Cu 实验现象:在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浅绿色。主要用途: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现代湿法镀铜 又如:Cu+Hg(NO3)2==Cu(NO3)2+Hg 三.实验室制取氢气
1.反应原料:锌粒,稀硫酸或稀盐酸; 2.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
为什么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呢?这是因为,镁比较活泼,与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所产生的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产生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杂质。而锌的活动性适中,易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大量氢气。
3.反应物状态:锌粒为银白色固体,稀硫酸或稀盐酸为无色溶液 4.反应条件:常温下 5.反应装置:如右图
6.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7.实验步骤
(1)按照要求安装装置(2)检查气密性
(3)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4)开始反应,并收集一小试管氢气,进行验纯(任何可燃性气体,在做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进行验纯)
(5)收集气体,盖上玻璃片倒放在实验桌上。
如何比较两种气体的密度呢?这里提供一种简便方法:
比较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在相同状态下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气体密度大。(因为气体的密度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与分子量成正比)。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平均分子量约为29。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四.常见的金属矿物
1.金属矿物存在的形式:
自然界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单质)存在,如金、铂等;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化合物)存在。
2.常见的金属矿物
铁矿石: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 铜矿石:黄铜矿(CuFeS2),孔雀石[Cu2(OH)2CO3],斑铜矿(Cu5FeS4); 铝矿石:铝土矿(Al2O3),明矾(KAlSO4·12H2O)
第五篇: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粤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学生是在学过金属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同时也为下节学习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做了铺垫。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金属元素及其存在。
2、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学会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理。
4、知道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 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
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利用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和练习来达到学习效果。
四、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过金属的性质而且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大量的金属产品特别是铁制品。但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矿石和金属的冶炼。为此本节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工业炼铁、炼钢的视频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学过程
由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入本节内容。然后在黑板上板书本节的学习目标。活动1:根据目标提出第一个问题:自然界中的金属多以什么形式存在呢?主要存在哪里呢?展示几组图片由学生讨论总结金属存在的形式(板书:金属存在的两种形式)。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课本176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了解前两位)。活动3: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从矿物中把铁冶炼出来呢?观看课本177页实验视频,由学生观察总结实验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工业上是怎样做的呢?活动4:读课本178页了解高炉内的反应,了解生铁和钢。活动5:观看工业炼铁视频。了解工业炼铁的设备及其原料。同时提出问题:焦炭也具有还原性为什么还要把焦炭变成一氧化碳呢?焦炭在炼铁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由学生讨论总结出结论。活动6:观看钢的视频了解炼钢的原理是氧化。最后课堂思考与检测。
六、板书设计
1、金属在自然界存在形式。
2、实验室炼铁 原理:
高温
3CO+Fe2O3===2Fe+3CO2
高温
4CO+ Fe3O4===3Fe+4CO2 装置 步骤 现象
3、铁的合金 生铁和钢
4、工业炼铁和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