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比一比
识字二
1、比一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并会组词和造句,总结识字方法。
2.认识一个新偏旁“斜土旁”
3.会使用本节课文中新学的数量词。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上好,这一节课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反话游戏。指名玩。
恭喜大家游戏胜利,一起来看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篮球大,乒乓球小)。这一幅图呢?说一说哪种球多,哪种球少?
总结:你们真棒,认真思考,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大小多少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二的第一课《比一比》,看看你可以知道什么?
齐读课题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词语和量词
1、看着绿油油的禾苗,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青蛙的鸣唱,我们已经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看看院子里有什么呢?你想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吗?举小手告诉吴老师
指名读
2、你记得黄牛的黄是什么音节吗?苹果的苹是什么偏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看一看吧,这次可以一定要看仔细了。
分小组读认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要求准确。
总结: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准确,农民伯伯家的动物和水果可喜欢大家了,接下来他们要比一比了,还请了我们当裁判呢!
3、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生答:黄牛大,花猫小
总结:你的眼睛可真亮。一起来读一读书本上的老师给大家边的儿歌吧。
吴老师再考一考大家,你看到了一()黄牛?你还会说一头()?一()花猫,你还会说一只()?
太棒了,我直接把掌声给到你们!
(2)另外一组选手比一比。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鸭子多,小鸟少? 生答:一群鸭子,一只小鸟。
师:很棒,一群就是很多只,一个造字的老人看到很多只羊在山坡上吃草,就发明了汉字群。现在你用一群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你的小嘴可真会说,谁还会用一只说一说。
吴老师考一考你们,一边的边是量词吗?不是。边是左边的边,右边的边,当不带左右的时候你就可以指着说这一边这一边。
很棒一幅图原来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呀,看着刚才这幅图,你收获了哪些呢? 真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好孩子。
(3)看到这一幅图,你又知道了社么?一颗枣。
很棒,想一想以前我们也学过一棵,以前的一棵和现在的一颗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答:偏旁。(不仅是偏旁,木字旁的棵用来形容树木和草,果子树上结红枣的颗用来形容圆形的颗粒状的物品,比如说:一颗珍珠,一颗黄豆,你会说一颗什么呢?)(4)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再来看看这幅图。
生:一堆杏子
对了,堆,斜土旁一堆泥,一堆土,一会说一堆什么呢?
三、识字
你们真棒学的真快呀。现在这些生字宝宝不带拼音,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试一试!
指名读出你认识的字。认识这些的生字宝宝学生这么多呀,好,和同桌讨论:你认识了那几个字?你是怎么认识它的?派代表起来回答。
总结:真棒,以后我们遇到生字就不害怕了,因为有了两个好帮手拼音和识字,再教大家一个好方法:归类。
水果:动物:颜色
四、你收获了什么。
第二课时
【目标】
1、温故知新,生字认读和偏旁归类。词语认读。
2、朗读并背诵课文。
3、拓展练习。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多少、大小是通过比一比才能知道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比一比,然后我们小朋友之间也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最会动脑经。
出示课题
二、温故知新
1、(1)全班同学和小猴一起把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叫出来。
(2)大声又准确,火眼金睛找出带偏旁的汉字,指名回答猫——反犬旁,再请一个同学回答你记得哪些字是反犬旁。
还有那一个字带偏旁,进行偏旁归类。反犬旁、木字旁、草字头、绞丝旁。
总结:小朋友们你们找的可这多呀。我来考考大家。
2、照样子连一连。指名回答,答对的小朋友奖励大拇指。
总结:你们可真优秀,可是农民伯伯养这些动物,种这些水果可辛苦了,让我们当当好心人把他们送回农民伯伯的院子吧。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
1、全班一起读一读课文。(大声准确)
总结: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请小朋友们安静下来想一想。
2、分节并朗读课文
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师:这首是儿歌,前面没有空两格,部分自然段,分小节,中间空了一行。
分小组比赛读,小组加分,小组里评出朗诵小明星 ————————板书
3、解析课文
第一小组读一下第一小节,请小朋友说一说听完第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比()()。我会说,看着我们的教室,你能找个比较的东西吗?说一说。
你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好,吴老师帮大家选好的物品,谁会用他来说一说。
四、拓展练习。
1、先一起跟他们大声招呼,然后同桌讨论编儿歌,选代表展示儿歌。总结:选出编的好的同桌午读带大家读一读。
2、吴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跟大家分享一下。
自己读一读,齐读。读完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回答问题。
五、书写指导。
1、牛
整体结构,笔顺:第一笔是......,师生一起书空2遍
提问:几笔、几A级、谁能得到这个A
2、羊
整体结构,笔顺:,书空
提问
课堂练习,并指导纠正。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比一比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一篇识字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农家小院的情景图,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在本课中,学会12个生字。
(2)能力目标:掌握“少—多”、“小—大”两组反义词,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情感目标: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本课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现在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这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和学词。
二、说学情分析
这节课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画》一课,对一些反义词“大小、远近、来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反义词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深刻理解这些反义词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精彩的幻灯片,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课本插图展示农家小院情境,通过引导性语言描述情境,通过文本和课件互为直观感知,通过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和学词,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着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在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背诵《画》,然后说一说有哪些反义词,接着我用上声情并茂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新课内容。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到农家小院的美丽,听到清晨农家小院内外传出的各种动听的动物叫声,有了这一情境效应,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试读课文,熟悉内容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巩固拼音,熟悉课文内容。
(四)自主识字,教授方法
在这环节里,我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了词语的基础上,以课件为主要学习方式。课件逐一展示生动活泼的动物叫声,要求学生快而准地把词语读出,让学生在直观、感性的认识基础上,既能把握词语的整体关系又能把词语进行准确分类,生动的课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前面的教学,孩子把词语掌握牢固了,这时我再把藏在韵文中其余的生字抽出来让学生学习,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课件显现6个生字时学生读出字音,老师读文,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后,课件再用红色标注生字,把课文的文本和课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识字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开火车”游戏则为记忆生字提供了练习巩固的平台。
再让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动物、吃过哪些水果,把它们比一比,说一说,开拓视野。
(五)课堂总结
小组总结,复习本节课所学生字、词语
五、说板书设计
1、比一比
大------小 多------少 黄牛----猫 鸭子---鸟 苹果----枣 杏-----桃
六、说课堂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动物和水果名称时,对没有学习就已经认识字的学生,多多进行表扬,并且说一说是怎么认识的,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识字。
七、说资源开发
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例如一些动物、水果,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见过,你还认识哪些动物水果,并且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视野。
八、说教学反思
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比一比》
1、比一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一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这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词语。
4、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秋天来了,天气真好啊!村子里有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小院里做客,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课文图)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你们瞧,这个美丽的农家小院里都有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并学词)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1、认读图画上的词。
2、去掉图片读词,引导学生发现
三、自主认字和识词
1、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请你教教你的同桌。(2)哪些字你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同桌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2、交流汇报。
3、那就快快发动我们的双轨火车吧!(同桌一人读字,一人组词)
4、涂涂画画。
四、初步接触童谣。
师:刚才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的比识字,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争先爱学习。前不久在这个农家的小院里也出现一场热闹的比赛,你们想去看看
吗?那就和我一起到“比一比”的现场去吧。(板书:
1、比一比。全班齐读课题)
1、初步看图比一比。
(1)比大小:(学习“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板书:大 小)学习“头”“只”。知道“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2)比多少(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板书:多 少)学习讨论“群”。知道“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
(3)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
(4)理解量词“堆”的用法。
2、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在一起比大小比多少真有趣,大家一定很想读吧?那我们同桌合作来读,你们喜欢以怎样的方式读用就用什么方式读吧。
(1)齐读。
(2)小组接读。
3、学习生字。
师: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1)开火车读。(2)双轨火车。
4、认读全课生词。
5、再读儿歌。(1)同桌互读。(2)小组读。
(3)师生合作读。(师:你们读得真有趣,老师也想读,欢迎我加入吗?来!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4)拍手读。(真有趣,还想读吗?这次我们边拍手边读。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念童谣。)
五、课堂总结。
今天的作业是:把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1、比一比
大 小 多 少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比一比》教案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一堆_______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情境二:葡萄和桃子;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六、写字练习
1.课件出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第五篇:一年级比一比教案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4.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1.学会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
2.通过比较,学会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知道高矮、轻重、长短等是比较出来的。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会简单的推理,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如在比高矮的活动中,可能有比长短的,这些本质上都是比高度或长度的,有助于理解高矮、长短的含义。
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学生对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比一比 1课时
比一比(长短、高矮、轻重)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通过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2.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正确进行三个量的比较。
主题图,投影,天平等。
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2.认数,教师拿着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3.教师说数,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出示主题图。
师生谈话:请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通过观察,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往比较长短、轻重、高矮等方面想)
1.学习比较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小朋友。(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3)同桌互相交流。(4)集体交流。
(5)集体订正答案,并将结果画在书上。2.学习比较高矮。(1)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学生甲:我是通过观察比较出两个小朋友的高矮的。学生乙:我是先让两个人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较得到的。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正确,那么,在图上你们还能从别的方面比较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3.学习比较轻重。(1)让学生观察天平。(2)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是向下的一头重,还是向上的一头重。(3)集体讨论交流。
(4)通过讨论将答案画在书上。
1.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1)学生亲手试做,并理解“最长”的含义。(2)交流比较的方法。(3)集体讨论,共同订正答案。
2.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的路要远一些)
3.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4.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1)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交流比较的方法。(2)要让学生懂得“最高”“最矮”的含义。
5.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6.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1)先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方法。
(2)组织讨论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体会推理的策略。(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7.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8.教材第7页“思考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直的路近。3.略
4.轮椅上的小男孩儿高;长颈鹿最高,小兔子最矮。5.第二个杯里水最多,第三个杯里水最少。6.西红柿重;红萝卜重。7.略
8.菠萝最重,桃最轻。
比 一 比
长和短
高和矮
轻和重
1.学生容易掌握大小的比较,因为直观性很强,但是对于轻重的比较则比较难,因为有些东西大的不一定就重,最好是用实物进行教学。
2.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时,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较难区分,可以引导学生先两两比较。3.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辨别能力,这一点应该适当给予表扬。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突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较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较的方法。如,比较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跳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比较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又如,比较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在比较两根绳的长短时,可以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比,再看看教材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跳绳长的,还要想想在小朋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在比较两人身高的时候,要观察研究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朋友长得高的,体会都站在滑梯上不容易看出谁高。要看懂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思考如果没有支架只凭观察行吗。“想想做做”的第1题,要让学生思考比较两支、三支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应用并掌握比较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较的对象。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如: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高矮,也能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较的过程,应用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第2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4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头和脚,身高似乎一样。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孩儿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育。右边一题,小熊比长颈鹿矮、比小兔高,小熊的下面既不能画“”,也不能画“○”。学生可以体会高与矮是相对的。第6题右边一题中,天平平衡表示1个红萝卜和3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1个红萝卜比1根胡萝卜重的结论,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学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发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比较物体的长短、轻重,让学生在方框里画“”或“○”,这是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这种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比较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的,结论是相对的。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出现一些“谁比谁长”“谁比谁重”这些完整的语言,有利于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理解比较的方法。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并且只要求学生听懂。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这样表达,而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另外,“甲比乙长”还可以说成“乙比甲短”,这是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从前者能得出后者,又是一次推理。教学时适当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好处的,也是学生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