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校园概况
由**市**路、**五西路、**路与(规划)环岛路围合而成的片区,我们称之为**校园。它由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组成,该片区土地总面积为144.33公顷。规划景观绿地面积66.39公顷。
现状景观,主要集中校园东部,园林面积大约32公顷。片状园林主要集中在东湖、起点广场、第一第二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第三第四教学楼等区域,线状园林集中在致远北路、海韵东路、椰风东路、椰风中路。校内绿树成荫、水体波光粼粼,具有原生态特征,体现了南方热带滨海环境特色。但是,校园景观中心突出不够,富有校园文化氛围兼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心广场,或者空间节点,有待进一步强化。现有水面尽管面积较大,但都是“死水”,距离“构建生态校园”这一目标存在差距。
**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景观作出了系统规划。可以简单概况为“二轴、三点、二湖”,“二轴”就是南北中轴线(致远路)、东西中轴线(椰风路);“三点”就是北门景观节点、南门景观节点、南北轴 交叉节点;“二湖”就是东湖、西湖。
针对现状景观,本着“强化、改造、提高”和“勤俭节约”的原则,予以梳理改造。新建片区,予以创新建设。改造区与新建区要和谐统一。
二、校园景观规划目标
将校园打造成为富有热带滨海自然特色,富有教育、文化、热带科技大学人文特色的国际旅游岛景观,为**师生营造舒适宜学的校园,为未来**高校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凝聚现代环境设计的新理念,遵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用新颖的立意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园林植物进行空间的划分,最终为师生创造一个愉悦舒适、景色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白墙、穿廊、小桥流水、绿树滴翠、鸟语花香、椰韵涌动,优美的自然景观构成一幅幅画卷,使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陶冶情操,谈经论道。除了课堂讲授、读书、电影、电视外,让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1.功能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 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
(1)学习的功能。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良好的校园环境要有辅助学习的功能。在教室、实验室、宿舍有赏心悦目的景观视野;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有清新宜人的庭院;在校园中有足够的绿地树阴可供静心潜读;有公共的庭院广场供师生们讨论交流。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 灵感顿悟常因适当的感知而迸发, 良好的校园景观氛围能启发人的思想, 激励人的行动。
(2)锻炼与休闲交往的功能。现代大学培养的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个优秀的人才, 要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除了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 还需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健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校园环境组成, 应能作为运动场馆的补充, 能在课余为师生的交流、聚会提供良好的户外空间。
(3)交通功能。校园在校师生数众多,达3万人以上, 同时校园内的交通又有人流集中的特点,因此在校园整体环境中, 大多数园路都要承担分散人流的作用。园路应兼顾师生流量、速度与景观的关系, 尽量减少无效路径, 提高交通效率, 使之既满足交通的需要又有助于整体校园景观的形成。
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
3. 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大学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学科特色的植物,彰显海南大学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4.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5.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校园的规划应当以景观生态优先并从整体考虑出发,合理布局景观空间格局的各个单元,以期望达到高校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6.最高效率原则
最高效率原则就是指校园规划应考虑到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同等数量的任务和活动所运动的水平距离最短。可见,最高效率原则在规划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学生在运动最短的距离内到达一个或多个既定的目的地。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可以得出在上课期间,大学生每天在各类型板块之间移动的一般次序。以此为依据,有序的布局各个板块,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方便学生的目的。
7.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校园开放空间需要交通、集会、运动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满足师生不同心理需求化,有利于强化教学环境氛围生机勃勃、丰富多变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氛围。
8.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大学校园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大学校园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所谓特色,就是指大学校园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 特征,它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对大学校园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人文、历史与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大学校园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
9.安全原则
安全是人性化设计中的第一要素。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安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能种植有害花木,起阻隔空间作用的植物可以选择不易接近的植物,供观赏的则应选择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植物;危险之处应设置扶栏等等。心理安全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避免教室、图书馆、校园中的步行道、宿舍区、校园操场以及其他会令师生感到不安的情况。如昏暗的灯光、狭窄的甬道、刺鼻的气味、巨大的没有声音的空间等。不同形态的空间也会引起师生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同体验,人人都希望安全、舒适、隐蔽的环境空间。
四、规划设计内容
1、校园出入口景观
**校园出入口包括,北门、东门、(老)南门、(新)南门。校园大门是人们对大学的第一印象。出入口景观要与整体校园景观风格一致,是校园整体景观的一个序幕,在风格、布局上应服从于整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出入口景观。
2、校园中心区景观
校园中心区景观是由图书馆、教学楼、院系实验楼等建筑围合而成的较大广场空间序列。是海南大学对外形象宣传的名片,是师生学习交流、熏陶情操的活动中心。
3、开敞空间体系景观
大学校园 是名符其实的“大园”, 其中, 建筑外部的开敞空间又占其大部分。因此, 大面积的校园开敞空间体系宜分园而治, 在开敞空间体系景观中, 应组合成大、中、小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 每个层次的空间都有自己不同的尺度和空间感。
——林荫大道并联路网,与建筑连廊组合,防止烈日暴晒。——热带植物分片区种植,除了观赏,庇荫,更要营造生态,成为鸟群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自由在林区上空穿行。
——海水进校园,突出滨海特色,可以观赏潮涨潮落。——有开阔的草坪看书、交流,地形起伏有致,韵味十足。——以世纪大桥、校园建筑和园林等元素,营造视觉焦点,成为标志性景观之一。
——有专门的励志纪念林,植树造林,观赏性农学试验地。
4、植物景观系统 植物是除了建筑以外最能体现校园景观特色的素材。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带来的丰富景观、植物的季相性带来的季节景观、植物的层次感与疏密度带来的不同空间感受。作为景观中活的因素, 不同植物的动态变化过程能使校园景观年年有不同、季季有变化、处处有惊喜。
5、其他
适当布局园林建筑小品、雕塑、奇石碑刻等设施,彰显**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当布局座凳、园灯设施,便于师生室外学习和人际沟通交流。
五、技术与成果要求
(一)设计文件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规划设计说明;
2.总体规划平面图(彩色); 3.主要功能分布和景点布置分析图; 4.道路交通分析图;
5.组团内景观的示意彩色照片表达设计 6.主要景点的透视效果图
7.景观组团彩色总平面效果图和鸟瞰效果 8.硬质景观设计示意图 9.景观小品及室外家具布置图 10.水景配置图、绿化配置图、11.总体的竖向设计图 12.相关的技术指标
(设计深度参照《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设计方案的深度)
(二)设计文件格式
1.纸质文件,A3格式,装订成册,一式10份; 2.纸质文件的电子版刻录光盘1张。
六、设计时间周期:60天。附录:
1、**大学**校区现状图(纸张+电子版)。
2、**大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A3文本(纸张+电子版)。
3、**大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解说文件(光盘)。
4、新建重要建筑首层平面图。
2010年10月21日
第二篇: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1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城市规划专业091、092《景观规划设计》课程
城 市 公 园 设 计 任 务 书
一、作业目的1、了解并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和城市家具的基本尺寸,并分析人的具体行为规律和具体环境要求特点。
2、通过讲课和阅读学习,了解并掌握室外空间的一般性概念,包括室外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构成手法、空间的类型特点以及多个空间的组合方式,及影响具体空间质量效果的制约要素,如:具体空间的比例,空间的尺度,空间的边界及轮廓,空间的朝向,空间中的道路交通组织以及时间动态因素等;建立有关滞留空间、流动空间以及空间的限定、空间的组合和交通流线的知识概念,进而学习景观空间的具体规划设计手法。
3、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和具体分析,加强调研能力,进一步认识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尊重环境、利用环境,以人为本,积极改造”的原则,使之真正成为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4、通过设计更深入地认识景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注意分析用地的方位、气候特点、周边道路情况、交通条件、周边景观环境、建筑环境等等。同时掌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绿化设计、外部空间与建筑形体关系等景观和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努力寻求基于对立地条件的分析而获得构思、特色的机会。
二、项目概况
(一)规划地点及范围
位于某市区东南部,该地区为典型的江南水乡。规划用地北为南河路,南靠乐园路,西临狮山路,东为学前路。用地呈东西长向矩形,长约370米,宽约206米,总用地面积约7.67公顷。
(二)用地现状及周边情况
场地现状多为菜地(包括一些塑料大棚式温室),南端局部为老居民楼拆迁地。地势相当平坦,地质条件良好。中部有一大水塘,塘北岸边有15棵大水杉树;用地内水体与界外水体相通,水位常年无明显变化。历史上未发生过大的地震。该地区平均气温16℃,全年平均降水量1200mm,有两个降水高峰,即5~6月的梅雨与9月的台风雨;全年有两个方向相反的盛行风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用地南、北两侧均为八十年代末建设的居民区,西侧多为年代已久的民居,东侧是近年新建的中学。用地北则住宅楼的立面较为破旧、街景杂乱;西侧民居将进行整修,规划为民俗商贸区。
南河路为区域性主干道,其它周边道路为城市次要道路。狮山路直通狮山山脚下,狮山离用地北边约1.5公里。公园附近已有大型文化设施(如剧场、电影院、音乐厅等)。
(三)用地性质要求
区域性公园(G112):首先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同时兼有一定的旅游观光功能,体现现代城市风貌。
(四)规划原则
1、与现有地形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基地的地形地貌,结合周围环境,合理划分功能景区,以体现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的功能要求,游乐休闲的目的,达到游客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效果。
2、整体性原则
公园规划离不开城市总体规划,其性质功能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规划的要求。该公园既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公园,又因其临界近几条主要道路,布局上应处理好与周边道路的协调关系,处理好与道路两侧建筑 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3、“以人为本”的原则
规划无论从总体布局到功能分区,以及尺度要求,均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市民休闲、游憩、晨练、健身、娱乐等多种活动要求,依据不同空间、不同使用功能和服务人群,设置尺度宜人的空间和小品设施,以达到优美地环境景观与完善的服务功能高度结合的目的。
4、文化性原则
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并结合总体构思融入各功能区中。
5、“动静结合”的原则
根据公园及周边地段规划性质及功能的不同,适当将公园内部的活动进行动、静分区,同时考虑游览线中的静观、动观区域。
(五)公园性质
以休闲游憩为主体,集观光、游乐、健身、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公园。
(六)相关指标:
1、建筑面积
文娱活动中心: 3000~4000㎡,2~3层
或儿童活动中心): 1500~2000㎡,2层
老年活动用儿童馆(房:800~1200㎡,1层
小型科普馆(或美术馆、展览馆):3000~5000㎡,3层
餐饮、茶室、商店等:1500~2000㎡(可分别设计成多幢),1~2层
小型售货摊用房、亭、廊等景观建筑小品:面积自定
2、室外场地面积
中心广场6000~8000㎡,主入口广场1500㎡,次入口广场500~1000㎡,其它性质不同的广场面积500~3000㎡自定。
3、技术经济指标
绿化面积60%以上;道路广场面积25%以下;建筑占地面积5%(10%)以下;水体面积15-20%左右。
三、作业要求
1、总平面图(1:750)
确定公园活动内容,确定需设置的项目和设施(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老年活动、文化科普宣传、服务设施)的规模、建筑面积;明确各建筑物、构筑物和园林小品的平面形状和位置;示意植物的种植安排;合理改造地形和水体;进行必要的名称标注。
总平在表示拟建情况的同时,应正确反映用地周围现状地形地貌,正确表示道路、河道、绿化带及其它相关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情况,列表反映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园路及铺装场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
2、功能规划图(1:2000)
公园中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性质的空间承载。由于活动性质的不同,这些功能空间应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根据场地现状和设置的内容,合理确定公园内各活动内容的分区。
3、景观空间(1:2000)
根据不同的地形、水体以及不同的植物搭配、不同风格的建筑小品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各自的景观主题和景观特色,通过景点的取名将主题和特色进行强化;同时注意景观序列的安排,通过合理的游览线路组织景观序列空间;示意风景视线的组织和景观轴线。
4、交通规划图(1:2000)
确定出入口位置及数量;道路等级、宽度、密度和走向;进行园门布置和汽车停车场(30个车位)、自行车停车棚(60个车位)的位置安排。
5、竖向规划图(1:2000)
根据现有地形和设置内容进行地形处理,力求做到土方平衡。地形的表示采用等高线法和高程标注法,需要标注的地形点有:公园出入口、主要道路交叉点、主要场地、水面(水底、常水位)、重要建筑物出入口和室内、构筑物地平等。
6、剖立面图
示意主要景区的地形起伏或场地高差、重要园林建筑的立面或剖面;比例为1:250~1:50,至少完成2个以上。
7、主要区域详图
至少选择1个重要区域进行放大制图(1:500~1:200),内容包括平面图、剖立面图和整体透视图。
8、景观小品效果图
自选公园内4处以上景色优美、环境协调、效果良好的小品进行效果图绘制,体现优美的景观和完善的服务。
9、设计构思说明(不少于300字)
※注意:
1、公园的整体规划和建筑风格应考虑江南地方特色;结合江南历史文化和地域因素,拟定一个主题,可贯穿于整个设计中或局面设计中。
2、规划构图可采用自然式、规整式或混合式三种方法之一或三种方法相结合,并可运用轴线控制成景要素;建筑形态应与整体规划风格和构图方式相协调,有现代简约式和中国古典式为主,尽可能将江南建筑元素融合在建筑设计中。
四、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128,其中课内64,课外64。
1、布置课程设计题目(第1周)(讲课2节、布置作业2节)
布置课程设计,并讲解设计任务书。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同类景观绿地类型实例的调查和相关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一草阶段(第2~8周)
第2周:讲课2节(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初步构思和设想。
第3周:参观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公园(上午半天),并进行现状分析,拟定公园活动内容和需设置的项目、设施(草图和制表相结合);进行设计构思。
第4周:总体构思: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竖向规划和平面布置。
第5周:修改和深入完善方案,并上交一草作业——总平面。
第6周:讲评并修改总平面。
第7周:上交一草作业——功能分区图、交通规划图、剖立面图1张。第8周:修改功能分区图、交通规划图、剖立面图。
3、二草阶段(第9~13周)
第9周:参观杭州花圃和太子湾公园,并构思区域详图(总平面、剖立面2张和整体透视)、景观小品效果图4张
第10周:上交二草——区域总平面
第11周:上交二草——区域剖立面2张
第12周:上交二草——区域整体透视和景观小品效果图4张
第13周:修改区域详图——总平面、剖立面、整体透视和景观小品效果图;完成设计构思说明文字初稿。
注:
一、二草阶段成果用硫酸纸和白纸张手绘,采用A2或A1图纸,并进行着色处理。
4、正图阶段(第14~16周):
此阶段为正图上板;正式表现图(规格统一采用A1硬纸)2~3张,表现方法为钢笔淡彩,线条用针管笔、尺规绘制。
最终设计成果要求详见“
三、作业要求”。
五、考核方法
总成绩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学生出勤10%,课堂表现20%,阶段性草图作业(含现状分析、一草构思、二草作业)30%、正图作业40%。
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及阶段性草图,以周为单位进行评价;正图作业成绩根据学生的最终设计成果的构思、设计与表达的新颖性、准确性、完整性、美观度进行评价。
六、推荐参考书目
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著
2、《城市公园》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切沃 编著江苏科技出版社
3、《城市公园设计》孟刚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4、《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江南理景艺术》潘谷西 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6、《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商业区与步行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都市绿地》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8、《城市规划》杂志、《中国园林》杂志、《景观设计》杂志中的有关内容
9、《景观植物百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1、网站:中国风景园林网、土人设计网、景观中国等
第三篇: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汇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硕士课程论文
课 程:风景园林SEMINAR 论文题目: 关于如何传承文脉、构建个性化校园景观的思
考---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姓 名:应允芹
学 号:*** 班 级:硕士三班 指导老师:孟祥彬
二O一四
年 十一
月
十五
日
目录
一、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二、校园景观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突出个性化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四、当代校园景观发展的趋势---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1.新校区场地现状分析 2.分区介绍与欣赏
3.新老校区景观的延续、历史的传承 4.校园景观保留城市记忆
五、小结 关于如何构建个性化校园景观的思考 参考文献
关于如何传承文脉、构建个性化校园景观的思考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应允芹
摘要:校园景观是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个性文化、时代精神的空间载体,也是整个校园环境的价值焦点所在。校园景观对于学生的一言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修养、情操、艺术、品德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高校校园文化景观的意义及为什么要突出个性化,浅析了高校校园景观存在的不足,同时就如何传承校园文脉、构建个性化景观等简单谈谈几点想法,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关键词:校园景观
传承文脉
尊重历史
个性化校园
A study about how to inherit context and construct personalized campus landscape
-----to shenya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unqin Ying
Abstract: Campus landscape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the school, Personality culture, the spirit of the age and the value of the whole campus environment.The campus landscape has a subtle influence in word and deed, and has the important role on students' cultivation, sentiment, art, moral cultur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landscape, why do you want to highlight the personalized landscape.Analyzing the deficiency exis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Simple talk about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combine with inheritance, building personalized landscape etc,take shenya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for example.Keywords: Campus landscape Inheriting the context Respect history personalized campus
一、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规划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大学校园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模式为欧洲中世纪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封闭型”校园、18 世纪~19 世纪北美以美国伯克莱大学为代表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这与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国建国以来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二、校园景观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突出个性化
大学校园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如此对校园环境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每一所大学都有它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历程,因此,大学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和建设应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良好的校园景观给在校师生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校园环境是多种文化知识渗透交融的环境,是多元文化的组合。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间接影响其人生观与自然观的形成。因此,既要考虑对学校整体形象的反映,又要具有特色、传承文脉。
一个校园的魅力取决于它的个性,校园的个性体现了本地人的意识和个性,是校园的精气神,主心骨,也是学校发展的信心之源。一个有个性的校园设计,不仅仅是学校的,还是地区文化的凝结与体现,是一个地区文化最跃动的音符。新建校园个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今后发展建设的引导和依据。校园的个性化因素包括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建筑形式,空间结构,生态环境及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纵观著名学府,其个性化的校园,都是在历史与文脉发展中逐渐强化而得以发展的。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1.人性化设计缺失 除了学习、运动、休息等基本的校园生活外,学生还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规划时要尽力创造师生自由交流的开放性活动空间。2.校园环境缺乏个性 随着高校扩招与各大校区的急进扩张建设,越来越多高校离开原来环境异地重建新校区,新设计的场地往往植物配置单一,空间层次缺乏,景观单一,风格千篇一律。
3.文化内涵欠缺 大规模建设忽视了对校园优越自然环境的保护及对用地系统功能内涵的保护,导致景观中人工要素占绝对优势,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恰当的体现。
4.校园布局不合理 领导意识太强,控制设计主流线,导致设计施工不能以最专业的角度进行,常常失了体量,乱了节奏。教学区建筑规划不利于提高科研设备及课堂利用率,校园空间环境不适应社会扩大再教育的需求,不适应高校社会化、开放化的要求,不适应当代学科交叉的教学与科研模式。
四、当代校园景观发展的趋势---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1.新校区场地现状分析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浑南新区中部,是大学城重要组成元素。为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660米的矩形用地。地势平整,原大部分用地为水稻田,仅东部有少量果林及葡萄园。基地南侧与沈抚铁路之间一条2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作为小区的南边界;北临宽度达80米的东西向大街—浑南大道,在该方向布置着主要入口;基地东侧是张官河绿化带及规划中的公交汽车总站,学生生活区入口设在这边;西临一条南北向城市道路,在这里布置学校科研、实验部分对外联系的次要入口。
2.分区介绍与欣赏
解读: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使大田稻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等功能。中国的“耕读”传统在这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中国的农业文化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现; 在这里,稻作大田本身作为审美和实用的对象,是一种白话的景观;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景观设计特点:
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便捷的路网体系: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的便捷的路网。挺拔的杨树夹道排列,强化了稻田的简洁、明快气氛;三米宽的水泥路面中央,留出宽20公分的种植带,专门让乡土野草在这里生长;座椅散布在路旁的林荫下。
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可参与性:校园稻田是学校师生参与劳动而共同创造的景观,参与过程本身成为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参与,校园景观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旧校园之间的联系。把旧校园的门柱、石撵、地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景观之中。
3.新老校区景观的延续、历史的传承
老校区的四个大门竹柱子,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正门。它承载着学校昨天的历史和校友的记忆,教育全校师生要铭记学校的发展历史,记住曾经奋斗的峥嵘岁月;老校舍拆下来的一些红砖和青砖,在办公楼前重新组合了两幅壁画,它们联系着沈阳建筑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见证了建大人的足迹和梦想;建老校区时用过的铁磙子,也完整地搬运过来,保留在学校的铁石广场,做成雕塑,名称叫做“滚滚向前”;一直伴随老校区成长的壁画也搬迁到了新校区,安放在长廊的端点,老校友聚会都要在这里合影留念。4.校园景观保留城市记忆
沈阳市废弃的万余条老城区道路侧石,废弃的铁道枕木和原五里河体育馆清理来的塑料坐凳、钢铁构件等搬进校园,做成景观雕塑“刚强”,保留城市建设的历史;木制的织布机,沉重的石墨盘以及木板车静卧于校园一隅,它们记录过去,注视未来,给人留下无限遐思;具有600年历史的原沈阳“八王寺”的古建残垣被全部拆除后,所有的大殿建筑构建和残垣被学校保留下来,在学校东南角将其复原,定名为“八王书院”这是校园里古建保护与景观结合的最佳个例。
五、关于如何构建个性化校园景观的思考
校园环境形象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环境,它承载着人文历史的传承,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不同功能区域的环境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处理,诠释对校园精神的理解,从而反映校园的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记载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校园景观规划更注重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职能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校园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舒缓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亦即校园的“场所精神”。为了更好地做好校园规划设计中应至少考虑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由传统意义的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场所转化为智力、经济的综合体,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催化了校园空间向城市空间的过渡,但是对自然与生态的尊重,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对个性的尊重是这个时代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所以作为时代文明指南针的大学,毫无疑问成为这一时代精神的缔造者与倡导者。
因此“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富有个性”是当今特色校园的内涵所在。特色校园的创造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体验,对地域文化的深切感悟,对功能要求的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周萍,浅论“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国科学技术,2007,(15)[2]俞孔坚,韩毅,《中国园林》2005(05):12-16 [3]陈伯超,徐丽云,王晓晶,《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解读》,建筑学报,2005.11 ARCHITECTURALJOURNAL [4]王施施,付丽,以景观生态学角度解读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规划,《中国建设教育》2006.8 第八卷第八期
第四篇: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张超魁
阜阳
236037 摘要
大学校园的景观是对高校文化,历史及发展的体现,是一个大学发展、演变的精髓之所在。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不仅凸显校园外在形象,而且还能凸显其学校的精彩风貌、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为师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并感染人并为之奋斗。关键字
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 阜阳师范学院
The Appreci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Zhang Chaokui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201040610248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reflects the university cultur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ity, where the essence of evolution.Campus landscape design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external image of the campus, but also to highlight the wonderful character of their schools, cultural connotation, aesthetic taste, and to provide a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infected people and fought for.Key words
The landscape design
University campus
Fuyang Normal College
0 引言
校园绿化是学校成功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为本的新时期,对教育重视也必然体现在为其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绿化建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设。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校园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校园环境建设很少被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大学校园建设逐步开始重视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建设。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
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发展的历史背景,早在19世纪末,西方现代文明大量涌入中国,西方的综合高等教育也在中国得到建立,并且在国家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批国立大学,它们是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雏形。在20世纪初期,中国国立大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的基础。新中国建立,高等教育经历了1952年学习苏联体制到经济困难再到十年**,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经历起伏,有重大成果也有沉重教训,这一阶段的结果成为了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重大转折点。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走向全新的局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又一次发展的高潮,这一阶段的成果影响了中国历史性校园未来的走势。
我国大学的校园格局形态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开敞式——全盘的苏化——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各功能分区之间,各功能建筑物之间要达到完善组合,丰富城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其建筑形态、空间组合必须遵循城市设计的有关原理。这就要求校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在把握城市、校园内外环境共性的基础上,根据校园所处地段的城市区位和校园场地的特点,对校园的内外空间形态做出科学的分析,根据特定的设计对象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计。
本文以阜阳师院为对象,对校园景观规划整体格局进行简要鉴赏。(由于时间仓促,阅读文献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少错误之处和语言表述口语非专业化,请老师谅解)1 阜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概况
1.1自然条件
新校区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见图1),是近几年来刚建成的校区,在设计规划,构成形态等方面还处于发展中。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无霜期220天,年均降水910毫米左右。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京九铁路交通枢纽、皖北地区4C级机场,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建校50多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8万多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学校现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8.7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1.2 文化背景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在阜阳颍上,有国家4A级的景区——八里河,还有生态文化集中、物种多样丰富的生态园,人文内涵以及迪沟等优美风景区,为阜阳这座城市增添了别具风味的人文自然风情。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校园景观整体布局
2.1 设计理念
我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尽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工建筑造景和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采用以现代文明风格的线条为主格局,结合传统的的造园艺术手法和水流植被等仿“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韵味,尽可能的反映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尽量做到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统一,争取早日建成具有现代大学风格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
2.2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新校区的景观的整体布局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2.1传承文化,推陈出新
学校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笔宝贵的精彩财富,是见证学校发展的一个根基。虽然西湖新校区整体景观设计上要优于清河校区,但论文化底蕴、历史沉淀、绿化面积等方面还与清河校区相差一段距离,因此我们在发展新校区的同时,必须充分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新校园的结合。(1)充分利用小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营造富有自然美的生态环境、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空间,与“厚德 博学 自胜 勤行”的校训紧紧相结合。(2)校园的建筑、喷泉与小桥、荫亭等要蕴含校园历史与人文精神,同时也要体现观赏休闲的韵味。比如可以在逸夫图书馆门前放一尊苏轼或其他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古代名人的雕像,这样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氛围,也给校园增添了光彩。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2.2.2结合平原地域特色
在设计中首先应考虑到皖西北的一座平原城市——阜阳的地方风俗习惯、气候环境等特点,结合在校人数与校园活动面积,避免为了设计景观优美的同时而忽略了人行为活动的心理特点与气候。比如在实验楼前的仿安徽大学而建的“情人坡”(或许目前还只是处于未完工状态),虽然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学区与生活区加一“屏障”,但是考虑到阜阳本地气候原因,土坡与教学楼又很近(许多同学会穿过此处去上课),每逢连绵雨天,难免会把许多泥土带到校园其他各处,影响了校园环境美观。
3.校园目前景观构思现状
学校整体以教学主楼、综合楼、逸夫图书馆为主轴,以学生生活区、风雨操场、实验楼为两翼展开而来,延伸校园景观。根据校园经济基础建设,按照先后的规划理念逐步完成对校园的景观建设。再以教学区建成的基础上逐步对外扩大,稳步建成教学区、生活区、科研实践区、行政区、运动休闲区等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大学(现在校园全貌鸟瞰图:见图1)。
3.1 喷泉广场景观体现校园风格及行业特色
广场结合喷泉、地面铺装、花园植物造景等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以此来丰富校园景观,传递校园文化(见图2)。
3.1.1阜阳腾飞的校门
位于师院西区的北大门(正门),左侧以“f”形的弧形设计灵感(见图3),传递出“阜阳”地名,其舞动向上的造型象征的翱翔天空,不断追求的精神,寓意着阜阳师范学院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走向腾飞。在设计中充分结合了阜阳本地特色,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人在行进的过程中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忘却城市喧闹,走进知识殿堂。
3.1.2喷泉广场
位于学院入口处,是大门与教学主楼的过渡区,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广场中央圆形喷泉的下面布置一旱喷泉,可以多种变化的喷涌方式,喷涌的水柱体现生命的活力,标志着阜阳师院人团结进取,勇往直前的办学精神。
3.1.3教学主楼
结合现代建筑的风格特色,本校区的教学主楼也是以实用性为主,结合美观与多功能性(见图4)。进入校门,对门而立的就是教学主楼,以宽广的阶梯作为中心主轴,保持了中国古建筑的对称美,攀登而上宽广的平台象征着在知识的世界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达到一定的视野。其中央透视性的空间设计,在看到主楼的同时也不失透露出其后面的景观,在有效的视角内接受尽量多的景观,避免了校园对外展示的单一空洞。教学楼宇喷泉交相辉映,成为对外的一道校园风景线。
3.2校园内部景观陶冶校园生活文化
经过喷泉广场,教学主楼的背后就是校园内部风景区,是师生学习与活动的主要空间,图书馆与教学主楼的组建,相得益彰。以图书馆的宽广明亮托起综合楼的挺拔气派,远观之构成一个“上”形,暗示广大师生勤奋努力勇于攀登向上的精神。
3.2.1图书馆与综合楼交相辉映 图书馆是一个学校智慧与文化内涵集中的体现,也是校园发展的体现。图书馆与综合楼交相辉映构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成校园内部景观建设中的一个主体,意在说明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围绕着传播知识与文化为中心(见图5)。
3.2.2植物造景展示文化生态 织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校园的植物设计主要考虑到校园文脉的延续性,突出育人环境,将学科、专业特色荣誉校园绿化中。首先遵守适行适树的原则,在主干道两侧栽种适宜行道树(见图6),在行进过程中给人以阴凉的同时也显出厚重的文化气息。学生宿舍楼前的松树与花(见图7),示意莘莘学子要注重修身气节,在盛开时节,清新花香与朗朗书香四溢满校园。结束语
校园环境十多种文化只是渗透交融的环境,是多元文化的组合。校园的环境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间接影响其人生观与自然观的形成。因此,我校在以后的建设中,既要考虑其对学校整体形象的反应,又要具有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熏陶学子。
参考文献
1.简波,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南方建筑,2005(1):31-32.2.谢雨萍,李丰生.基于景观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探析——桂林旅游学院(筹)规划设计的初步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5-9.3.肖爱民.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新校区规划设计[J].常州工程学院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赏析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5.4.王文菲.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08,34(8):64-65.
第五篇: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规划设计,掌握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相关要求,合理进行大学校园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和道路组织和校园建筑群、各种室外空间的设计;引导学生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规划和校园环境之中,达到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和要求
⑴收集相关基础资料、背景材料和大学校园的有关标准,提出相应规划的项目内容、规模等指标。
⑵规划设计要求体现合理的校园功能系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突出鲜明的空间特色,统一有序的整体感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⑶规划范围的建筑单体可自行设计,也可选用;
⑷合理规划校园内部道路并与城市道路恰当衔接。道路线型、宽度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应考虑适量的停车场地或车库。
⑸在掌握大学校园规划基本方法和达到基本技能训练要求的基础上,鼓励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与探索,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⑹规划成果的表现应明确、清晰并富有特色。
二、项目概况及参照标准
本设计任务是某大学的分校区的校园规划设计。该分校区用地约30公顷。学院下设工学部(设软件工程系、电子通讯工程系、计算机与控制系、机械设计与制造系、电学实验中心、工程培训中心)、经管学部(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工程管理系)、文学部(设英语系、日语系、韩国语系、对外汉语教育系、艺术系)三个学部,共13个系,23个专业。学院在校学生5666人,教职工398人。
主要建设项目有:教学主楼、图书馆、实验室、行政楼、各院系楼、标准体育场(带看台)、艺体馆、游泳馆、会堂、宿舍(学生及教工)、食堂(学生及教工)、生活福利及其它后勤服务设施等,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教工住宅(也可以不设)。
气候条件:四季分明;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主要建筑参考指标:
教学楼:2.77㎡/生图书馆:2.82㎡/生
实验楼:7.17㎡/生行政办公:1.97㎡/生
院系楼:1.43㎡/生学生宿舍:10.5㎡/生
会堂:0.36㎡/生学生食堂:1.30㎡/生
教工食堂:0.39㎡/生教工住宅:34.14㎡/人
教工宿舍:2.33㎡/人
生活福利及其它后勤服务设施:3.75㎡/生
停车率不小于15%,绿地率不小于40%。
三、设计成果要求
1、图纸内容包括:
⑴校园规划总平面图,比例1/1000
图中应标明:指北针、图名和比例,所有建筑和构筑物的屋顶平面图,建筑层数,建筑名称,主要道路的中心线、道路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
1表现出其范围)、出入口、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⑵教学中心区广场平面规划设计,比例1/500。
⑶学校主大门设计包括平、立面,比例1/100~1/200。⑷整体鸟瞰图及教学中心区广场的局部透视。⑸规划分析图(比例不限)。
●规划结构分析: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
●道路交通分析: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的位置和规模等。
●绿化系统分析: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的范围、绿地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空间形态分析: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分区、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注:以上分析图若不能完全表达规划意图时,可在图中附加文字说明。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公顷)、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
⑴所有图纸均以手绘彩图为主。
⑵所有图纸均为标准A1尺寸(594×841mm)图纸数量不超过2张。
四、进度要求
五、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