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细菌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积累词语,掌握“豁免”“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砥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文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预习要求
1.扫除文章障碍,积累字词,通读课文。
2.了解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要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听写下列词语:
名副其实,得天独厚,一招鲜吃遍天,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砥砺。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非典”的日子里,人们谈“菌”色变,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学者郑也夫的精彩演讲《细菌的启示》,让我们去看看细菌真的是那么可怕吗?
(三)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主要从“认识细菌”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四)学习“认识细菌”。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1.生物界元老 2.无所不在 3.发挥重要作用 4.不可毁灭性 5.寄生
学生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五)学习“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教师把握住重点突破文章的最后两段。学生活动: 1.朗读。
2.归纳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大意。
(“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在“非典”期间„„谢谢大家“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
(六)布置作业: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让学生找出句子来分析。1.作者在演讲中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比喻。2.文中大量设问句的运用。
3.作者通过许多生动而新鲜的例子来引起鸣众和读者的兴趣。4.文中很多处运用数据来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
(1)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
(2)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小结: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3)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
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
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
(4)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
(5)“抗生素”的事例。
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
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
小结: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
(二)品味本文精彩的句或词。学生精读课文,并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词语找出来,分组讨论并交流,最后说说这些语句或词语的精妙之处。
这个环节较为灵活。注意:(1)学生要言之有理;(2)不要轻易给学生泼冷水。
(三)本文小结和布置作业。
1.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
2.这篇演讲让我们认识了“细菌”,也明白了”细菌与人类进步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外也就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一篇作文来演讲,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定。
课后练习答案:
一、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理解“演讲词”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学生通过研读不难发现本文语言特点是生动通俗易懂,主要是让学生找出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
(1)把抽象的理论科学的概念化为感性的表述。如为了告诉听众细菌无处不在,作者说“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
(2)自问自答,引起听众的注意。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
(3)抓住听众心理,讲述听众注意的话题。地球上全部细菌的总和超过其他全部生物的总和。顺便说一下,1只蚂蚁的重量是1~5毫克,但世界上共有1亿亿只蚂蚁,其总重量和人类相同。可见,小个子们的实力是不可低估的。
(4)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的书面词汇,如“元老”“细菌” 通过个体的适应,渐渐产生了抵抗力。
二、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演讲中极富雄辩和感染力。如文章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三、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演讲目的。
作者是针对非典肆虐,人们谈菌色变的情况下来向人们讲述“细菌”这一话题,所以他的目的是大家对细菌有正确认识和正确心态。
有关资料
和前面几篇一样,这也是一篇科学普及读物,但有自己的特点。固然,它的内容是科学知识,是抽象的,但是,它的语言更加追求感性,甚至带一点形象和情趣。比如,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
作者的语言显然很追求形象性。这样的语言,和一般的科普文章是不是有点不同?一 般的科普文章是把道理告诉读者。我们已经说过,作者力图把话说得平易通俗,目的就是把话说得让读者有感觉。让读者有感觉的方法挺多的,首先,把没有感觉的变成有感觉的;其次,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
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
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再如,说细菌无处不在,总量很大,这是抽象的,可作者说:
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
表面上这些都是些抽象数字,但是,这些数字,与《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中的数字有些不同,都是和日常生活一粒普通的泥土、一滴唾液、人体体重、一杯水、陆地上全部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有了感性。
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
科普文章的手法之二,又与上述的恰恰相反,就是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例如,文章中细菌的第四个特点是“细菌的不可毁灭性”。这是和人们日常经感觉是有冲突的。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
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
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
接下去,就引申出抽象的、科学的论点:人类不过是尽可能把家中和体内的有害细菌加以消灭。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
贴近日常生活经验,是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感觉。但是,日常生活、日常感觉和科学原理,又是有矛盾的。日常经验和感觉,往往是表面的现象,而科学则是深刻的规律,规律和现象,是有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日常经验的批判和颠覆。因而,要深化科学性,就必然在接近感觉之后,又要揭露感觉经验的误导。
接下去,有一个对这个原理的一个具体说明,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例证。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
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对于速度这一点,作者用了数据:
细菌平均1到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
这个数据本来就很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又加上了形象的渲染:
这是一场人菌斗法,斗法变异。这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法,二者不断地变化身形以求制服对方,至少是不被对方制服。
这样的手法,和数据的引用是不一样的,它的形象性、感性很强。但这种渲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为全文的逻辑推演服务的。文章在引用了这个神话作比喻以后,就坦然声明,在变异这一点上,人的变化太慢,斗不过细菌。这就非常自然地把科普知识引向一个新的层次:人的生存,一靠免疫力,二靠药物。
把科学知识组织在一个非常有序的逻辑发展过程中,是本文的一种匠心。
从以上部分中,已经可看出文章的一些特点:首先,既利用感性,又真正感性。其次是,以感性经验说明观念,又从中提出问题,对科学原理,作逻辑性的展开。后者在接下来的文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文章接下来,集中讲细菌的生存策略,一共讲了几个科学原理,分为“寄生”、“共生”、“进化”和“退化”等种种策略,而在“寄生”中,又有“危害宿主”和“不危害宿主”两种情况。这就是科学的、理性的“分类”。这样讲条理很清晰,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分类冷冰冰的,不够生动,没有感染力;另外,各个类之间,只有分隔,没有联系,没有有机的、内在的关系。
于是,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采取了比较形象的拟人方法。先讲寄生,为什么要寄生呢?因为这样可以省得自己采食、消化的麻烦。再说,有的寄生,不把宿主搞死,这是因为,宿主死了,自己也没有吃的了。可是有的宿主的确是死了,细菌还是活得挺滋润的,为什么呢?因为它靠“传染”。有时,细菌并不一定危害人类,寄生在人类躯体中,还对人类有利,这就是“共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在于把一般并列的划分,转化为有因果关系的逻辑演进。前一类的不足,后一类就来补充。在作者笔下,无限丰富的细菌,不是混乱的,而是有环环紧扣的逻辑的。这种逻辑是十分简明的,几条因果链就能够充分说明。这就是科学美学的基本特点,那就真简美的统一。
所谓简,第一层意思就是简明、单纯;第二层意思就是潜藏着内在的、深刻的逻辑联系。讲到“传染”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就隐含着一系列的深刻因果。如传染必须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否则病毒自己也要灭亡。寄生是要有宿主的,之所以要有宿主,是因为病菌本身并没有运动到远方去的能力,有时靠人与人的接触,有时又靠“媒介”(如蚊子、针头之类)。每一个现象后面都有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作者对于“媒介”,既是描述,又是分析,把这二者紧密地集合在一起,就使得论点又严密,又深邃,又有趣味:
传播手段也是很有意思的,也靠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笨拙的细菌早死了,能活下来的谁也不笨拙,各有各的路数。有些细菌靠人和人的呼吸来传染,有些细菌对人的伤害至少在传染期是不大的,为什么呢?如果你刚一传染就卧床,就不能出去传染别人了。所以说呼吸道传染疾病通常传染期对身体不会有致命打击。相反呢,有些传染病不靠人与人的接触,靠蚊子传染。这种病就可能让你卧床,因为它不依赖你去接触他人,接触也不一定能传染。要靠蚊子去吸你的血,传给别人。这样的传染在伤害你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轻重程度。还有更巧妙的,狂犬病的病菌,人被狗咬了之后,这种病菌就进入到人的身体里。得了这种病,病症就是发疯。发疯以后,这个人就会咬人,一咬别人,别人就得这种病。
人类疾病的现象是无限纷纭的,而作者的描述却是如此生动,其间内在的逻辑因果又是如此简明。科普文章最大的难度,就是把复杂的科学原理作简明、通俗的表述。
上面的引文,除了逻辑层层深入以外,在语言上还有娓娓动听的特点。这种特点,与一般科普文章相比,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不是一般的文章,而是一个演讲的记录。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般的书面文字,而是现场对话。也许有人认为,既然记录下来了,又印成书面的了,就和文章没有区别了。其实不然。一般的书面文章,是单向的思想传达,而演讲不是单向的,而双向的对话。虽然台下的观众并不一定发言,但是他们的反应,表情,姿态,笑声,鼓掌等等,对于演讲者来说,是一种反馈。积极的反馈会鼓舞演讲者,而消极的反馈会打击演讲者。所以演讲者不能像在斗室里写文章那样,只管表达自己的观念,而是随时随地要和听众进行全方位的(包括非语言的,身体的,表情的)交流。在语言的运用上,就有了对话、交流的特点。文章一开头,就是一个疑问句:“什么叫‘寄生’?”接着就是很形象的说明,为什么会给读者活灵活现的感觉?因为其中有一种对话的语气,一会儿是疑问,一会儿又是感叹(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又如在讲到寄生的时候,一般是第三人称,但有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第二人称(几个“为什么呢?”实质上就是第二人称。)又如:
有些传染病不靠人与人的接触,靠蚊子传染。这种病就可能让你卧床,因为它不依赖你..........去接触他人。接触也不一定能传染。要靠蚊子去吸你的血,传给别人。这样的传染在伤害你............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轻重程度。...上面的文章,讲的都是“变异”,接下来的部分,讲的是“适应”。适应,分“进化”和“退化”两个方面。而“进化”又有两种途径,一是往复杂里变,一是往简单里变。其分类的条理和逻辑的简明,语言生动而具有交流感,和前面的文章是一致的。这里不再细说。这里要提请注意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甚至带一点前卫的问题,那就是生物的生存竞争,是不是一定是进化的。作者所介绍的理念,实质上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挑战。这在生物学上,可能是一大进展。其中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科学原理(如灾变说,突变说)但是,作者回避这些复杂的理论问题,而是相当通俗、生动地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往高级复杂变异,是偶然的,不是达尔文所设想的是必然的。当然,他没有点达尔文的名,可能是因为,对一般的科普读者来说,点明达尔文的名字,只能引起狐疑。
他的论述,在根本观念上,颠覆了常识性的往高级变异就是进步的前提。他以十分简明的逻辑推理,说明学术上尖端的成就。这是很艰巨的扛鼎的任务。难得的是,复杂的学术问题被他说得那么轻松。许多地方,具有震聋发瞆的效应。理论的彻底性就是贯彻到底,无所畏惧。例如,既然是往简单里变,甚至“退化”,都不应该持有消极的看法。就如“寄生”,无疑是往简单里变异的,但是,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他的彻底性在下面这一段话中表现尤其勇敢:
寄生显然是生物世界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尽管它看着不舒服,没有美感,没有尊严,恶心,但是当你跳出三界外,比如在火星上作为一个旁观者遥望地球,或者你不看人的世界,看别的生物之间的竞争,你会觉得这种策略真是鬼聪明。差不多所有动物都被寄生着,谁也不能豁免。你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在飞,那哪是一只鸽子啊,那是一个飞行的动物园。它身上的寄生物无数,它的消化道里有寄生物,羽毛里有寄生物。这样看,可以说生物的世界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寄生你还别太自卑,说明你还挺有生命力的。石头上能寄东西吗?沙漠里能寄生东西吗?难呀!
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 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
第二篇: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
揭秘微观世界,体验探究乐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细菌》是人教版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菌是一类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微小生物,本章的第一节对细菌的菌落进行了大致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细菌分布广泛这一特点。这节课以细菌的主要特征为中心展开,通过探究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营养、生殖以及细菌的发现史,带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进一步揭开细菌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面纱。同时,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标定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细菌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即生活中食物腐败等现象处处可见,细菌引起的疾病也多种多样,但又从未看到过细菌的真面目,对细菌怀有一种神秘感。因此,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法阐释
细菌的知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准备大量图片、资料和生动的视频,并创设问题情境,以一系列活动“健康洗手一起做”、“快乐动动手”、“技能训练”、“话说细菌”等为探究的载体,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细胞模型制作相关材料。环节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吗,在刚刚过去的10月15日是一个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图片展示世界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平时是怎么洗手的?(生:两手随便搓搓。其他生笑)有科学数据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去除手上99%的细菌,那么,怎样的洗手方式才是正确的呢?(播放视频:健康洗手一起做。师生齐做)
师: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能够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掉更多细菌,为自己构建一道健康防线。那么,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通过“世界洗手日”、学生不正确洗手方法的展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伴着欢快的节奏进入小活动“健康洗手一起做”,既宣扬了一种健康的卫生习惯,又启发学生思考: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从而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可谓一举两得。环节二
步步深入
探索新知
(一)细菌的大小
师:(出示一枚钉子,走近一学生)你看到这枚钉子上有什么东西吗? 生:挺亮的,什么也没有。
师:可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显微镜下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播放不同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的钉子“面貌”图片:随着放大倍数由33倍、100倍、200倍、500倍、1000倍、15000倍、30000倍直至扩大到70000倍,起初“干净”的钉子也随之“面目全非”,不堪入目)师:什么感受?
生:(啧啧惊讶,瞪大双眼)哇塞,一枚钉子上有这么多细菌呀,太脏了„„
师:是呀,一枚钉子上原来有这么多细菌,可是为设么我们却看不见呢?
生:它们太小了。
师:(出示菌落)那么,细菌到底有多小呢?这是一个培养皿,培养基上面的五个白块是一位同学的五个手指摸过培养基后长出来的菌落。那么每个菌落到底有多少细菌呢?生:猜测。
师:据科学计算,2000——4000个细菌并排能通过绣花针上的小孔,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生:点头示意。感受细菌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肉眼下“干净”钉子与电镜下“肮脏“钉子的视觉反差,让学生在惊诧中走近细菌;通过观察真实菌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细菌的大小。由此,不仅完成了细菌的大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还创设了一种“神秘”的课堂气氛,为后的学习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铺垫。
(二)细菌的形态
师:(课件展示: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菌)这就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菌,你能尝试描述细菌的形态吗?
生:走上讲台,指图作答——球状、杆状、螺旋状。
师生:共看结果,并认识几种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霍乱弧菌等。
师:细菌的形态大致可分为3种,那么它们在组成结构上又会如何呢?
【设计意图】此处用意有三:一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通过电镜下细菌图片的展示传递一种科学态度;三是为下面的学习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细菌的结构
师: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你认为细菌结构差别大还是不大? 生:猜测,回答。
师:尽管细菌很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在电镜下我们
已经看到了细菌的庐山真面目,而且观察发现尽管细菌的大小、形态有所差别,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第一步:自主学习,探索交流
师:(课件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对照课本60页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认识细菌的结构。生:观察、讨论、交流。师:巡视。
师:请一位同学上台跟大家进行交流。
生:对照细菌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荚膜、鞭毛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感知细菌结构。第二步: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师:(课件展示:快乐动动手)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请同学们尝试利用手中的材料(饮料瓶、彩纸、毛线、棉花、双面胶、透明胶等),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细菌结构模型,并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生:制作、展示、评价。
师:演示自制的细菌结构模型(增加了球菌模型),并配合讲解在黑板上粘贴。
【设计意图】通过模型制作活动,使得细菌结构在学生的手中变得具体生动起来,既巧妙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又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可谓一举两得。第三步:对比分析,剖析结构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三类细胞的对比学习从而对细菌结构进行了条分缕析地思维上的“解剖”和“组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四)细菌的营养方式
师:大多数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设计意图】因为上一环节中已涉及到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解答,故教师在这里用一句话对前面相关的思考与回答进行一个“点题”似的总结即可完成细菌营养方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五)细菌的生殖
师:(视展示频:细菌在营养丰富环境下的生活情况)来看这就是细菌依靠外界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的场景,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细菌很快就铺满了画面,生长得太快了。师:从中你能推测出细菌的生殖方式吗? 生:猜测。提到了分裂生殖。
师:(视频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这就是细菌的分裂生殖示意图,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师:(再次播放视频)再次感受一下这种分裂方式的速度之快吧。【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菌繁殖速度如此惊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对细菌分裂生殖的感性认识,而且很好的完成了细菌分裂生殖的知识点教学。
(六)技能训练
师:(课件展示)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生:计算。(并随计算结果大为吃惊,25600个)生:各抒己见,最终落实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具有巨大帮助,使之从课堂落实到日常生活成为必然。
(七)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师:(课件展示:一个真实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它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
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师:那么细菌是如何度过如此恶劣的环境而生存下来的呢? 生:变成芽孢,师:那么你觉得芽孢应该具有什么特点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生:分析、回答。
师:(视频展示:芽孢的形成)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芽孢吧。
生:仔细观看。
师生:共同总结芽孢形成过程。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并不是生殖细胞,因为本身并没有个体数量的增加。
【设计意图】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适时展示“一个真实的故事”,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是呀,细菌是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生活呢?”从而再一次激活课堂,并有效地突破了芽孢并不是生殖细胞这一难点。
(八)问题引领,归纳总结
师:学到此处,大家来思考:细菌为什么无处不在?
生:思考、回答。因为它个体微小,易被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
(九)细菌的发现史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细菌如此微小,它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又是谁最先发现的呢?
生: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在一位
老人的牙垢中发现了细菌。
师:(课件展示:列文虎克)这就是当时列文虎克自制的那台显微镜,这些图片是他当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这写是他当时给英国皇家学会寄去的部分文稿。生:观看、交流。
师:列文虎克的发现,使得生物大家庭又多了一个成员——细菌。但是。很快一个新的问题又开始困扰着人们,那就是,这些细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师:你们觉得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由细菌产生的。
师:不过在150年前,这还是一个科学难题呢。一部分人认为细菌是由腐烂的东西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细菌是由细菌这种生物产生的。直到一位年轻人的出现才彻底结束了这场纷争,揭开了谜团。他就是—— 师生:巴斯德。
师:(课件展示:巴斯德)巴斯的是如何破解这样一难题,说服对手的呢? 生:猜测。
师:(视频展示:鹅颈瓶实验的动画)
生:观看、思考、交流、回答。重点分析实验变量。师生得出结论:细菌是由细菌产生的。
师:(课件展示:巴斯德其他贡献)正是由于巴斯德在微生物领域的伟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师:通过细菌的发现史,你认为列文虎克和巴斯德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分析、回答。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处不断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环节三
总结升华
知识拓展
师:学习到这里,细菌的神秘面纱已被层层揭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细菌的主要特征?
师生: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裂生殖。师:是的,细菌无处不在。也正因为这一点,细菌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学生发言,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细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师:(课件展示:链接生活)哪个季节食物最容易腐败?为了防止食物腐败,你的家人是如何做的呢?接下来,你是否能回答这些问题呢?如①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带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②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思考、回答。
师:此时,咱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打油诗,再次体会今天学到的一种新的生物——细菌。
细菌形态球杆螺,基本结构壁质膜; 个体微小单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 特殊结构要知道,鞭毛芽孢与荚膜; 生殖方式是分裂,营养方式异养多,谈菌色变不应有,益多弊少莫记错。师生:大声读诗。课结束
【设计意图】此处通过链接生活,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辩证的思想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以数一首打油诗结束本课,给人带来一种精炼、深刻、“回味悠长”的耳目一新的时尚“元素”和新感觉。教有所思
这是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执教的一节课。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体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一、在知识上,注重化难为易。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方法上,着重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面向全
体学生,通过自学感知、动手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并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愉快全面地接受新知。
三、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同时,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真正做到愉快地学习,形成和谐、平等、民主以及积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四、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教学中如饮料瓶、棉花、彩纸、毛线等都是学生常见的物品。对上述资源的利用,有效地在学生的课本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觉生物学就在身边,不再遥远。
当然,在这次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对各环节时间的安排上不尽合理,内容处理上还不够灵活,语言表述还不够简单明了,等等。今后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石榴》教案 苏教版(推荐)
《石榴》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谁来描述一下,石榴是什么样的?你留心过石榴的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散文去全面感受石榴的美。
老师准备了一首郭沫若的诗歌,请大家欣赏看看(师朗诵《天上的街市》)。
你了解了作者的哪些情况?本文写于什么时候?当时有没有坚持抗战、不怕威压的人? 是呀,环境再残酷,也不能吓倒所有人;同样,残酷的环境也不能吓倒所有的花。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反复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特征。
二、作者作品简介
由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简介作者情况,师根据学生介绍情况进行补充。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六部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以及杂文《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三、散文文体介绍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
四、学生分组展示字的读音、词语释义及整体感知部分。
1.读准字音
奇崛 枯瘠 玛瑙 琢成 犀利 劈刀 皓齿 束缚 唾津 潜溢 2.解释词语 犀利:
劈刀:
匀称:
束缚:
柔媚:
争妍斗艳:
奇崛:
枯瘠:
盎然:
忍俊不禁:
丰腴: 3.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4.仔细阅读描写石榴的语段,思考:文章描写石榴的顺序是什么?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依次写了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等。5.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反问的句子来。(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6.本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是什么?(联系写作背景思考)
明确:作者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第2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效果
1.给划线的字注音
奇崛 犀利 皓齿 雕琢 丰腴 争妍斗艳 2.解释下列词语
忍俊不禁: 争妍斗艳:
枯瘠: 盎然: 陆离:
3.《石榴》的体裁是_____,作者按___石榴、___石榴、___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二、小组合作讨论导学案上合作探究题目(时间为5分钟)
三、小组分组展示,每小组一道题目。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石榴什么样的独特之处? 明确:对比 最可爱
2.文章第2——6段,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之美的?石榴美在何处?(其中第二段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必须说清被比较事物的异同点)
明确:按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依次写了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等。形态美:枝叶、花朵、果实 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敢于抗争 3.读课文第7---9段,思考: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4.文章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5.这么美的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歌颂石榴的外在形态美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认为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联系背景,想想作者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写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来答。
6.文章前后两次把石榴比作“夏季的心脏”,为什么这样说?前后两次的意思一样吗? 注:学生展示时,可由学生补充评价,同进对于他们不完善的地方,师讲解补充。
四、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做到课堂作业本上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的散文,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来结构全文的。
2.作者在文中拿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比较,突出了石榴不畏烈日的特点。3.文章在描写石榴时,按照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石榴之美。石榴之美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本文采用__________的写法,明为赞美石榴,实则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春》教案 北师大版
《春》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认知目标:
A.识记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
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
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二、达成目标策略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 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â)薄(bó)烟
黄晕(yùn)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讲读示范
(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讲读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拟人)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3)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讲读第二部分(第2、3、4、5节):绘春
(齐读第2、3、4、5节,分析讨论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1)总括轮廓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春草图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这里有草的动态:“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旺盛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与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黄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春花图
春花图,着力描写春花竞放。作者选择开花时节相仿而花色各异的桃、杏、梨作为描写对象,先用拟人写出它们的争相盛开,再通过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展开联想,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称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它们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如火如霞如雪,却也明艳照人,别有一番情趣。
(4)春风图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通过触觉写它的和煦、轻柔;微 微润湿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带给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二、独立分析,教师点拨
1.讲读第二部分(第6、7节):绘春
(1)春雨图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一多二细。先说雨多、雨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无一不带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征。接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撑起伞慢慢走着”,安宁、悠闲,或“披着蓑戴着笠”,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都描绘得出神入化。
(2)迎春图
迎春图,着力写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然后作者巧妙地点出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讲读第三部分:赞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齐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四、归纳写作特点
1.观察细致,描述生动真切;
2.诗情画意相融合;
3.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完成课后练习四;
3.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总括轮廓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钻、嫩、绿、满---草
春草图(草报春)坐、躺、滚、踢、跑、捉---人
态:赶趟儿
春花图(花争春)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实)
二、绘春
(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触:抚摸
春风图(风唱春)
味:泥土气息 草味 花香
声: 鸟声 清脆 宛转
笛声 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雨润春)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人迎春): 城乡 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赞春
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第五篇: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3 细菌的启示教案 北师大版
细菌的启示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认识细菌的特征和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
(三)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约2分钟)2003年的春天特别不寻常,“非典”病毒以流星飞电之势从南到北席卷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式迫在眉睫。2003年5月12日,郑也夫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次报告会上发表演讲,今天所学的《细菌的启示》便是这次演讲的记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目标出示】(约1分钟)
a.识记生字词 b.了解作者 c.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d.认识细菌的特征
【自学环节】
1、自学指导
(约7分钟)
a.介绍作者及背景资料b.在生字本写写难写字,易错字 c.找出细菌的性质d.理解寄生的生存策略
2.自主学习(约17分钟)
(1)读书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很多不认识的生字,生词,易错字,你解决它们了吗?如果解决了,请将这些“拦路虎”写到黑板上,与大家分享。
读一读 在生字本写写难写字,易错字。
难写字:砥砺 喷嚏 巅峰 根瘤菌 反刍 豁免 发酵 繁衍 摄取 觅食 笨拙 唾液 束手待毙 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易错字:不可思议 一以贯之 不计其数 束手待毙 名副其实
(3)自读全文、讨论学习:a、细菌有那些性质和特征?并结合相关语句,解释这些性质和特征。b、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读课文,标划答案或讨论。
【导学环节】(约10分钟)
(一)重点读18、19段,你能说说作者此次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吗?结合相关语句,进行理解。明确:此次演讲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面对此次疫病,以至于以后遇到什么疾病,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健康的心态,从容的精神去面对。
(二)你在这一节课有了关于细菌哪些新知识,请组织好语言,把他们分享给你的前后位同学。
【检测环节】(约8分钟)
a.注音。豁免()喷嚏()奶酪()摄取()残酷()繁衍()儒学()
b.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1)细菌是生物界()的元老。大约在()到()亿年前,地球上产生生命不久,细菌就出现了。
(2)细菌无处不在。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个细菌。甚至人体的()%是由细菌构成的。(五)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结合实例,赏析本课作为演讲词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约5分钟)导入:复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a.回忆说明方法b.分析其作用c.结合具体语句,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d.赏析本课作为演讲词的语言特色。【目标出示】(约1分钟)
【自学环节】
自学指导(约5分钟)介绍复习材料: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摩状貌、画图表、作引用
举例子作用:举……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的特点,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列数字作用:用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准确。
打比方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作比较作用: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2.自主学习(约14分钟)
从文中找出一些相关语句,判断其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导学环节】(约13分钟)选读课文,认识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学生选读、商讨、举例。
1、通过讲故事,形象比喻,拟人化写法,形象命名,借助日常经验,通俗的口语表达等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讲故事:第8段中的“麻风病之父与麻风病人随便接触的故事”,生动说明了免疫力的作用。形象命名:如第8段“人菌斗法”第11段“和平共处”不仅形象易懂,而且大词小用,幽默风趣。
联系生活经验:如第11段中“狂犬病的症状”,15段中的“恐龙灭绝”等是听众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通俗的口语表达:15段中的“今天胃不好,明天头疼,后天又脚气了,”这些口语让听众觉得仿佛在聊家常,轻松愉快。
2、巧用设问句,自问自答,故意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如17段最后“石头上能寄生东西吗?不能。沙漠里能寄生东西吗?难呀!”
3、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的书面词汇。如“得天独厚”“束手待毙”等成语精炼的表达了要说的内容,也使演讲的语言丰富多彩。
【检测环节】(约10分钟)全面总结全文,认识本文主旨:
提示:可从说明方法,语言特色,演说内容,演说目的等角度考虑,学生自己总结,分享主旨,查缺补漏。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