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8:0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一篇: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塑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1.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2.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3.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4.关注:学生已有的对柔韧性的认识的影响。

5.设计意图:初步认识物体的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7.关注:学生测量柔韧性的方法。

8.设计意图:认识一些物体的柔韧性。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3.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中对塑料的认识。

4.设计意图:认识塑料的特性。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关注:学生已有的环保意识。

5.设计意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循环利用资源意识。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比较柔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篇: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3课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找出“怀疑、约定、讽刺、轻蔑”等词语的近义词。

2.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所说明的道理。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就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出示投影:简要地说说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

2.学习第18自然段。

说说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合理分配力量)

3.学习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划出原句读,说说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用本文中的内容造一个句子。

例:胸有成竹--孙膑观察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转败为胜--孙膑替田忌出主意,让他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使得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转败为胜,赢了齐威王。

(3)独立造句。

4.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7题。

5.课后延伸。

学了课文,你最喜欢孙膑的哪一点?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孙膑这个人,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本书--《上下五千年》。

第四篇:《33比较柔韧性》教学反思之五

《3.3.比较柔韧性》教学反思之四

丰西苗的日志-网易博客

课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比较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片的韧性。什么 是韧性?能变形而不折断,那么铁片和卡纸是最不容易断的,那就是说他们的

韧性最强吗?塑料片和木片比较容易折断,难道就说他们的韧性差吗? 这个问题很纠结,怪不得都说科学不好教。教师用书上也没有给出解释,百度上的说法也不多,而且也很不统一。怎么办?做实验,找不到合适的材料

(必须是同一长度、厚度、宽度),实验没法做,即使做了,也很难判断哪个 的韧性强。

我以为,什么是韧性?弯曲大的不一定韧性就强,纸巾能弯曲,韧性大吗? 我觉得这里还有个力度的问题,是多大的力使你弯曲了。韧性是物体从变形到

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从这点看,判断物体的韧性,要综合考虑力度和变形程度。

鉴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是非得给他们排序,应该是:塑料片>铁片>木片> 卡纸条。

这个毫无价值的问题累

第五篇:比较柔韧性教案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的柔韧。教学难点:比较材料柔韧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三(7)班 三(8)班 教学过程:

一、哪种材料更韧 1.故事导入

有两个和尚要到河边去挑水,他们用同样大的桶去挑同样多的水,其中一个和尚拿了一根塑料扁担去挑水,另一个和尚拿了一根木头扁担去挑水。请你猜猜哪位和尚先把水挑到寺院? 为什么?

总结:塑料受力后弯曲程度大,不易折断的特点叫柔韧性。比较柔韧: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如何来比较他们的柔韧性,要有数据才能更信服。怎么比较?

请学生阅读书本第51页。

学生操作完成并填写表格,教师作指导。3.分析弯曲程度,比较柔韧。

师:木头、金属、塑料谁的弯曲程度最大?谁的弯曲程度最小呢?弯曲程度与柔韧有关系吗?

师:能给这几种材料从柔韧好到柔韧差的顺序排列吗?(板书排列顺序)

总结:塑料的弯曲程度最大,塑料的柔韧更好。认识塑料 1.塑料的优点

师: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ppt)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塑料制成的物品。(矿泉水瓶子、电线外包皮、雨衣、雨鞋、塑料桶……等等)

师: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塑料做,而不用其它材料做呢? 总结塑料的优点:轻、绝缘、防锈、透明、不透水、传热慢、可塑性强。(板书)

2.塑料的循环使用

请学生看书本第53页。塑料的循环使用。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认识循环使用标志

课件出示循环使用标志,并列出循环使用的商品,找找你带来到瓶子上是否找到了循环使用的标志?

学了塑料循环使用以及认识标志之后,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3.塑料的缺点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塑料应用非常广泛,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使用塑料制品,对不对?(老师说话语气不要太肯定也不要太否定)

(生对教师的说法有争议,他们会感到很有成就感。引出塑料的缺点)

总结塑料的缺点:容易老化、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不易分解、污染环境(板书)

板书: 比较柔韧 从柔韧好到差排列:塑料、木头、金属

优点:轻、绝缘、防锈、透明、不透水、传热慢、可塑性强 缺点:容易老化、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不易分解、污染环境

下载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课《向日葵》教学设计02

    课题:向日葵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二年级 教材:书画版美术教材 二年级第一学期 ------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尝试水粉色中的第三课,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水粉色的造型练习,要......

    教学设计 五月端阳第3课

    五月端阳 一、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课文对我国端午习俗的记叙,反映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哪一天是端午节和端午......

    第3课 周末日记 教学设计

    第3课 周末日记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以学习绘画中任务动态的基本知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借助周末生活的情景设置,以及绘......

    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第3课

    最后一课 都德 教学目标: 1、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设计

    科目:历史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宋金花 时间:7-31 编号:03 第3课收复新疆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2.分析左宗棠......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3课 收复新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2.掌握新疆行省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分析新疆伊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重要性。 2.联......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蔚县代王城中学 孙建芸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运用图解法,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明确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本课涉及的人名、地图、战役......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运用图解法,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明确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本课涉及的人名、地图、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