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数学下册 1.4 整式的乘法(三)教学设计 (2012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4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前面几节课中学习了幂的运算,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相关的计算,为本课时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学习奠定了充足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的运算学习中,学生经历了一些探索活动,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上一课时探索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时,学生一方面体会了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另一方面也体会了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都为本课时的学习积累了活动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根据整式运算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验证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的过程,理解法则,并能灵活应用法则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所学习的多项式乘多项式,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进而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两节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前面两节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具体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及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创设情境,自然引入——设问质疑,探究尝试——目标导向,应用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总结串联,纳入系统——达标检测,评价矫正.第一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项式乘多项式
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
2、计算:(1)(3mn)2(m2mnn2)(2)2a2a(2a5b)b(2ab)
活动目的: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回忆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非常重要.课前通过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热身活动,帮助学生唤起昨天课堂的记忆,重温探索法则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活动经验。在上一课时的学习及课后作业的巩固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问题2的设置更突出了知识的综合.实际教学效果: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的说出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通过练习发现个别学生在处理问题2时出错,主要是第(2)小题中的符号处理出现错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订正错误,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活动内容:
图1-1是一个长和宽分别为m,n的长方形纸片,如果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a,b,所得长方形(图1-2)的面积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主要产生了四种解法:
方法一:长方形的长为(m+a),宽为(n+b),所以面积可以表示为(ma)(nb); 方法二: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四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mn,m 图1-1
m 图1-2
a n
n b mb,an,ab,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mbanab;
方法三: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上下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上面的长方形面积为b(m+a),下面的长方形面积为n(m+a),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n(m+a)+ b(m+a),根据
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nmnabmba
方法四: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左右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左边的长方形面积为m(b+n),右边的长方形面积为a(b+n),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m(b+n)+ a(b+n),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mbmnaban
将四种方法的过程板书到黑板上,由于求的是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于是我们得到:(ma)(nb)=n(ma)b(ma)=m(bn)a(bn)=mnmbanab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并启发性的将等式板书为以下形式:
(ma)(nb)=n(ma)b(ma)
或(ma)(nb)=m(bn)a(bn)或(ma)(nb)=mnmbanab
式子的最左边是两个多项式相乘,最右边是相乘的结果,由此引出新课,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归纳获得数学猜想.在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图形面积探究法则的经验,因此用不同方法计算同一图形面积猜想出多项式乘法法则并不困难,顺利引出新课.实际教学效果:由于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为进一步合作交流提供了实质性的内容.实际教学表明,学生能够很快解决这个问题,四种方法在班级都能出现。
第三环节: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活动内容:
教师设置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1、你能说出(ma)(nb)=n(ma)b(ma)这一步运算的道理吗?
2、结合这个算式(ma)(nb)=mnmbanab,你能说说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3、归纳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学生独立思考,顺利完成前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活动目的:学生利用图形面积得出数学猜想,进一步寻求证据,发展推理能力.这里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思考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算理的认识.问题1设置的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答出把(m+a)看做是一个整体,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或者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得到.设置问题2的目的是以具体的题目做依托,直观总结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为下一步抽象概括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扫清障碍.实际教学效果: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时要做到不重不漏对学生而言是易错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结合问题1、2让学生交流各自方法,进行及时总结.学生类比上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得出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就法则的推导给出合理的解释.第四环节:目标导向,应用新知
活动内容: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例3的教学中,先放手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根据例3的完成情况和课堂教学实际,决定是否补充综合练习
例3 计算:
(1)(1x)(0.6x)(2)(2x综合练习:(1)(x1)(x2y)(xy)(3)(2mn)2
x1)(2)(x2)(y3)(x1)(y2)
活动目的:例3选择了3个小题,其中前两个选自课本,第三个是补充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多项式相乘,灵活应用法则,针对解决不同问题时遇到的问题,积累解题经验.对于掌握程度比较好的学生,需要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综合练习的处理是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这两道题,是在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第(1)小题拓展为一个两项的多项式和一个三项的多项式相乘,第二小题将本节课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综合,考察了学生对符号的处理.实际教学效果: 例3和综合练习处理完后,要留给学生两分钟的消化时间,一方面为基础薄弱的同学留下改错和向掌握好的同学请教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让掌握好的学生结合刚才的例题总结出做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有哪些易错点需要注意.让学生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再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学生总结易错点:
1、两个多项式相乘,是把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
把它们的积相加,要注意不要漏乘;
2、进行乘法运算时,要注意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
3、两个多项式相乘,他们的积是和的形式,在没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是这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注意检查.例3的前两道题绝大多数学生解决非常顺利,正确率也高.第3小题,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由于形式变了,反应不过来,教师可在巡视批阅过程中加以指导.综合练习的第(1)小题,学生应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解决比较顺利,第(2)小题,一大批同学对于后面两个多项式乘积的结果没有加括号,导致符号出错,计算错误.事实上教师预料到此处有陷阱,但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错误,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环节: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 ★
1、计算:
(1)(m2n)(m2n)(2)(2n5)(n3)★★
2、计算:(2x-1)(x5)(x5)(x3)
★★★
3、若(mxy)(xy)2x2nxyy2, 求m,n的值.活动目的:设置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以题组的形式抛给学生,既避免了优生早早做完题无事可干,又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本的巩固练习.一星、二星题目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通过练习纠正前面出现的错误,加深理解.三星题蕴含着方程的思想,通过练习,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体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转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效果: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促进他们进行思考.实践证明,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较高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六环节:总结串联,纳入系统
活动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
活动目的:回顾一节课的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学习、方法的领悟、相关
内容的逻辑关联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纳入个人的知识体系.教师希望学生能从前面所讲的内容中得到启发,解决后面遇到的问题,所以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是掌握全部内容的重要环节.实际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总结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以及在练习中自己所出的错误,理解将多项式乘多项式转化单项式乘多项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第七环节:达标检测,评价矫正 活动内容:
计算:(1)(axb)(cxd)
(2)(x2y)2
活动目的:用两道比较基本的题作为本节课的达标检测题,既检查了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又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收获成功.实际教学效果:两道题的通过率比较高.课后作业: 1.习题1.8 2.拓展作业:解方程(x2)(x3)(x1)(x4)
3.预习作业:两项式乘以两项式,结果可能是四项吗?可能是三项吗?可能是两项吗?请你举例说明
四、教学设计反思:
整式的乘法共由三课时组成,这一板块的知识前后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因此在这三课时中都采用了先回顾,再呈现问题情境的引入方法实现“温故知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仅仅让学生感受知识需要“温故知新”,更应该让他们体会到解决这些“新”都是用了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这三课时法则的探索在难度上是逐渐深入的,在方法和思路上却又是统一的,通过这三课时的学习,应让学生体会: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时,可以效仿之前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从而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下册 1.4 整式的乘法(二)教学设计 (2012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4整式的乘法(第2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了解乘法分配律,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幂的运算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在整式乘法的第一课时中又学习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为本课时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学习奠定了充足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学习幂的运算时,学生经历了一些探索活动,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第一课时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了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都为本课时的探索积累了活动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根据整式运算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看起来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经验,类比数的乘法分配律,很容易将它转化为单项式乘单项式,使新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因此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创设情境,自然引入——设问质疑,探究尝试——目标导向,应用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总结串联,纳入系统——达标检测,评价矫正
第一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项式乘单项式
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
2、计算:
(1)3a2b2abcabc2(2)(13133mn)(2m2n)4
23、写一个多项式,并说明它的次数和项数.活动目的: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目的是为探索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做好铺垫,因为最终我们要将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所以这里通过活动1、2来进行回顾十分必要.有上一课时的课堂学习加上课后作业的巩固,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问题2设置的综合性较上节课的练习更强一些.问题3的设置为今天的新课学习奠定基础.实际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熟练的说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处理问题2的第(2)小题时出错较多,既有符号的错误,也有幂的乘方出现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订正错误,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活动内容:延续上节课的问题情境,才艺展示中,小颖也作了一幅画,所用纸的大小如图所示,她在纸的左、右两边各留了积是多少?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呈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同学之中主要有两种做法:
法一:先表示出画面的长和宽,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x(mx1xm 81xm 81xm的空白,这幅画的画面面8xm mxm 1x); 42法二:先求出纸的面积,再减去两块空白处的面积,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mx12x 4教师启发学生:两种方法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到底哪种方法对?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回答都对,由此引出x(mx11x)=mx2x2这个等式.44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并思考两个问题:
式子的左边是什么运算?能不能用学过的法则说明这个等式成立的原因?
学生不难总结出,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相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11x)=xmxxx,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或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得到441111xmxxx=mx2x2,即x(mxx)=mx2x2
4444x(mx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活动目的:从实际问题出发,学生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引出x(mx11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x)=mx2x2这个等式.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44说明上述等式成立的原因,由此引出新课.实际教学效果: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全班交流.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通过不同方法求同一图形面积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而这种方法在后面的乘法法则探索中将一直沿用.第三环节: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活动内容:在刚才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ab(abc2x)及c(mnp)等于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 问题2: 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交流.问题1有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几乎都能做出答案.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问题2多数学生明白怎么做,但是组织语言时不够简练,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加以肯定,再鼓励他们不断精炼语言,最后总结出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活动目的:设置问题1是让学生获得更充分的体验,为下面顺利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铺平道路.问题1交给学生尝试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运用语言进行描述.实际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较顺利的发现规律,得到法则.只是在法则的归纳中,语言不够简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帮助.在这里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体会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上节课学习的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不必要求学生背诵法则.第四环节:目标导向,应用新知 3
活动内容: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四道例题全部呈现,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批阅,根据巡视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例2 计算:
(1)2ab(5ab3ab)(2)(ab22ab)22222231ab 223(3)(-5mn)(2n3mn)(4)2(xyzxyz)xyz
教师先批阅每个学习小组中做的最快的同学,再由他批阅组内另三个同学的练习,之后由他总结汇报组内同学的完成情况,并分析错误成因.交流之后,留给学生两分钟的反思时间,一方面为刚才有错误的同学留下改错和消化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结合刚才的例题总结做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再有目的的进行练习.活动目的:例题的处理并不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模仿,而是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事实上,教师提前就预料到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但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错误,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批阅每个组最快的学生,然后再让这个学生当小老师去批阅其他同学的,既调动了优生的积极性,又让老师有精力去关注那些学困生.例1中第1,2,4题是课本例题,第3题教师在例题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增加了符号这一易错点,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实践提高认识.实际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法则的正确率较高,说明能够理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实质就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其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但仍有学生出现符号错误、漏乘等问题.给学生2分钟时间反思和消化,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同时总结易错点,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第五环节: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 ★
1、计算:
(1)a(amn)(2)b(b3aa)
33(3)xy(xy1)(4)4(efd)efd
22221222★★
2、计算:-2a(abb)5a(abab)★★★
3、已知xy3,求xy(xy3xyy)的值 2372512222
活动目的:设置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以题组的形式抛给学生,既避免了优生早早做完题无事可干,又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本的巩固练习.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不断促进学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挑战多星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的精神.实际教学效果:通过前面例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再加上学生的反思消化,第1题的计算正确率明显提高.第三题考察学生整体代入思想,求值过程需要教师的点拨.第六环节:总结串联,纳入系统
活动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
活动目的:回顾一节课的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学习、方法的领悟、相关内容的逻辑关联,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纳入个人的知识体系.教师希望学生能从前面所讲的内容中得到启发,解决后面遇到的问题,所以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是掌握全部内容的重要环节.实际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以及在练习中自己所出的错误,理解将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单项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第七环节:达标检测,评价矫正
1x)(8x37x4)2422(2)(4xx1)(3x)
9计算:(1)(-活动目的:用两道比较基本的题作为本节课的达标检测题,既检查了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又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收获成功.实际教学效果:两道题的通过率比较高.课后作业: 1.习题1.7 2.拓展作业:若2x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阿克斯(ARCS)动机”教学模式为指导:A(Attention),引起注意;R(Relevance),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贴切性和相关性;C(Confidence),通过成就增
2y(xmy3xy3)2x5y26x3yn,求m,n的值.强自信;S(Satisfaction),对学习效果满意.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教学时注意选择了有层次的例题和练习,更主要的渗透了类比、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课堂上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对小组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课堂学习更高效.
第三篇: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整式的乘除》测试卷
《整式的乘除》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
A、a4
a5
a9
B、a3
a3
a3
3a3
C、2a4
3a5
6a9
C、a3
a7
5
1997
19972、
313
25
()
A、1B、1C、0D、1997
3、设ab2
ab2
A,则A=()
A、2abB、4abC、abD、-4ab
4、用科学记数方法表示0.0000907,得()
A、9.07104B、9.07105
C、90.7106
D、90.71075、已知xy5,xy3,则x2y2
()
A、25B、25C、19D、19
6、已知xa
3,xb
5,则xab
()
A、593
B、10C、3
5D、157、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b)(ab)B、(ab)(ab)C、(abc)(abc)D、(ab)(ab)
8、计算(-a)3·(a2)3·(-a)2的结果正确的是()A、a11B、a11C、-a10D、a139、若(x+m)(x-8)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8B、-8C、0D、8或-8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a2=a5B、a3·a2=a6C、(a3)2=a6
D、2a3·3a2=6a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a
54
a2
3_______。
12、计算:2ab213、
an
2=_______。
14、设4x2
mx12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
15、已知x1x5,那么x2
1x2=_______。
16、计算0.252007
42008_______。
17、已知(3x-2)0
有意义,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18、若x+y=8,xy=4,则x2+y2
=_________. 19、48×52=。
20、(7x2y3z+8x3y2)÷4x2y2
=______。
三、计算:
21、(a+b+c)(a+b-c); 222、12006
12
3.14023、1232
122124(运用乘法公式简便计算)
24、6m2n6m2n23m23m2
25、先化简,再求值:2(x+1)(x-1)-x(2x-1),其中x =-
226.已知5a=5,5b=5-1,试求27a÷33b值
27、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导出下面这个形式优美的等式:
a2b2c2abbcac
ab2bc2ca2,该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不仅保持了结构的对称性,•还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简洁美.
(1)请你展开右边检验这个等式的正确性.
(2)若a=2005,b =2006,c=2007,你能很快求出
a2b2c2
abbcac的值吗?
28、观察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2=
12326;12+22=356;12+22+32 =347
; 12+22 +32 + 42 =459
;…
1)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 12+22 +32 + … +82
第四篇:4整式的乘法(三)教学设计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4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
叶县实验学校 张艳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及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的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设计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
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
2、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a(x+y)=ax+ay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活动内容:
图1-1是一个长和宽分别为m,n的长方形纸片,如果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a,b,所得长方形(图1-2)的面积可以怎样表示?
b n m 图1-1
n m 图1-2
a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主要产生了四种解法:
方法一:长方形的长为(m+a),宽为(n+b),所以面积可以表示为(ma)(nb);
方法二: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四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mn,mb,an,ab,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mbanab;
方法三: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上下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上面的长方形面积为(m+a)b,下面的长方形面积为n(m+a),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n(m+a)+ b(m+a),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nmnabmba
方法四: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左右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左边的长方形面积为m(b+n),右边的长方形面积为a(b+n),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m(b+n)+ a(b+n),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mbmnaban
将四种方法的过程板书到黑板上,由于求的是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于是我(ma)(nb)=n(ma)b(ma)=m(bn)a(bn)=mnmbanab 们得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并启发性的将等式板书为以下形式:
(ma)(nb)=n(ma)b(ma)(ma)(nb)=m(bn)a(bn)或(ma)(nb)=mnmbanab 或式子的最左边是两个多项式相乘,最右边是相乘的结果,由此引出新课,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第三环节: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活动内容:
设置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ma)(nb)=n(ma)b(ma)这一步运算的道理吗?
1、你能说出(ma)(nb)=mnmbanab,你能说说如何进行多项
2、结合这个算式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3、归纳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学生独立思考,顺利完成前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活动目的:学生利用图形面积得出数学猜想,进一步寻求证据,发展推理能力.这里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思考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算理的认识.问题1设置的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答出把(m+a)看做是一个整体,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或者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得到.设置问题2的目的是以具体的题目做依托,直观总结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为下一步抽象概括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扫清障碍.第四环节:目标导向,应用新知
活动内容: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例3的教学中,先放手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根据例3的完成情况和课堂教学实际,决定是否补充综合练习
例3 计算:
(1x)(0.6x)(2)(2xy)(xy)(3)(1)(2mn)2
随堂练习:
(1)(m+2n)(m−2n);(2)(2n +5)(n−3);(3)(2x+3)(3x–1);
例3的前两道题绝大多数学生解决非常顺利,正确率也高.第3小题,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由于形式变了,反应不过来,教师可在巡视批阅过程中加以指导.综合练习的第(1)小题,学生应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解决比较顺利,第(2)小题,一大批同学对于后面两个多项式乘积的结果没有加括号,导致符号出错,计算错误.事实上教师预料到此处有陷阱,但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错误,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练习:
(1)(x1)(x2x1)(2)(x-3y)(x+7y)3(3)(2x+5y)(3x-2y)学生总结易错点:
1、两个多项式相乘,是把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要注意不要漏乘;
2、进行乘法运算时,要注意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
3、两个多项式相乘,他们的积是和的形式,在没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是这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注意检查.第五环节: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
★
1、计算:(2x-1)(x+5)-(x-5)(x+3)★★
3、已知:(2x-3)(5-2x)=ax²+bx+c 求:a, b, c的值.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
第七环节:课后作业:
1.习题1.8
板书设计:
1.4.3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乘多想的运算法则:
例3计算①(1-x)(0.6-x)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 ②(2x+y)(x-y)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 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第五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
(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9-11页。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第三节,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请同学们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并口算出得数。
17×3
4× 128生:第一个算式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结果为十二分之三,约分为四分之一。
生:第二个算式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结果为八分之二十八,约分为二分之七。
师:这是我们之前所学的整数乘分数,那么分数和分数相乘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来读一下?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分数的问题。师:了解了今天的学习目标让我们正式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谁来读一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一尺之捶是指有限的长度,而万世不竭是指无限的时间。这是一个辩证的思想。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数学问题,来理解它。
(三)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师:出示意图:学生读题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29页的第一个问题,请看自学指导。谁来读一下? 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1、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要求,动手中折一折、涂一涂,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2、列出乘法算式,并从中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师:(1)读题(你听明白了吗?)(2)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要求,动手折一折,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3)小组交流(下面请把你在自学中的收获和疑问在小组里交流一下。)(4)全班汇报(学生边展示边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把这条纸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剪去他的1/2还剩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1/4)。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剩余部分的1/2,就是1/4的1/2是多少。
生:我第一次剪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剪去他的1/2,还剩多少1/2。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1/2,是将1/2剪去他的1/2。(点:也就是在1/2的基础上剪了1/2)。是这么大。(点:①是多少呢?打开看看(1/4)。②是1/4,打开给大家看看)
第三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1/4)在1/4的基础上剪了1/2,是1/8。
师:你能把他刚才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吗?
师:也就是说第二次剪了1/2的1/2,第三次剪了1/4的1/2(5)第二次剪了1/2的1/2,你能列出算式吗?(1/2×1/2=1/4)1/2×1/2表示什么?(1/2的1/2是多少)
第三次剪了1/4的1/2,你还能列出算式吗?(1/4×1/2=1/8)1/4×1/2表示什么?(1/4的1/2是多少)你能由此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吗?
生: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师:在这道题当中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和1/4的1/2是多少。这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板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四)实践尝试
1、师:同学们请看这个算式3/4×1/4。谁能说一说他的意义是什么? 生:表示四分之三的四分之一是多少。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算式来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请同学们自学29页的第二个问题。谁来读一下自学指导? 学习指导:
1、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看看3/4×1/4等于多少。
2、利用这道乘法算式推导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学指导开始自学。(1)学生折一折,涂一涂。(2)小组互说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我再给他这样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刚才我们是竖着平均分,现在我们是横着平均分。(点:是谁的1/4?)
我先竖着分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我再横着分,把3/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3/16。
师:你能把它刚才说的过程结合图形再说一遍吗?(4)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红色部分占整 张纸的几分之几?1/4,3/16。(5)那么3/4×1/4=?
(6)通过折纸我们知道了3/4×1/4=3/16(7)观察:结合图观察3/16的16表示什么?(表示分的份数)3表示什么?(3/4和1/4共同的部分)
师:(1)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2)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我们通过刚才这个算式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但是这条法则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请同学们看29页的第三个问题,1/4乘2/3,3/5乘5/6,7/8乘3/4。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涂一涂,再运用刚才总结出的法则算一算,检查一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我们总结的法则是否正确?
(五)练习巩固
师:看来我们总结出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让我们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教科书第30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30页“练一练”第5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3)教科书第30页“练一练”第5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4)完成书30页数学故事“唐僧分西瓜”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分数与分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中,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中的其他问题。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三)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