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并准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形成过程,体验运用知识迁移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法制教育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具学具:PPT课件、小组讨论任务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
1.笔算
课件出示61+28=
61+29=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1)生自主计算
(2)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汇报答案,并说出如何计算的?在写竖式时,你认为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可真棒,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湿地公园参观参观。
课件出示湿地图片,老师讲解: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题的公园。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非常丰富的植物和珍稀的野生动物,全球湿地面积大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是重要水源地,能减轻洪水危害,吸收温室气体。近年来由于人为破坏,环境破坏等原因全球大约半数湿地遭破坏。我们的生存、食物和水受到威胁,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种类在逐渐减少。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出示主题图课件 师:下面这些动物你们认识吗?。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动物在我们国家的生存状况呢?这里是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生1:鸟类271种 生2:爬行类122种 生3:哺乳类31种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意义的培养)
三、自主探究,经历过程
师:看来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1)谁先来说说怎么列式?想想怎么计算出结果
271+122=
(2)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学生独立书写竖式。(3)独立完成计算。
(4)指名口述。教师板演。(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后,教师按照学生所说进行板演,需注意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别开来。)
d.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们发现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对齐
生2:从个位算起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
课件出示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计算 示算式:271+31 师:通过我们以前学过两位数和几百几十的笔算加法经验,自己试着算算这道题。
(1)学生自主计算。指名板演。并口述算法。
请上讲台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重点强调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2)全班交流评价。(3)比较
这道题的计算和我们两位数的加法有没有相同之处?除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之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畅所欲言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老师还想再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题目271+903 请同学们自己在草稿本上计算。
师:大家计算好了吗?谁来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说计算过程。百位满十了,怎么办呢? 生:向千位进1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笔算方法,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的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加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小组讨论,总结计算方法 师:笔算三位数的加法要注意什么?(1)同桌交流
师:请你将你今天学到的知识与你的同桌说一说。(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梳理计算方法:教师出示课件 师: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在计算中我们知道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我们把这三点总结为一句话
生: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课件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法的法则,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五、学以致用 1.勇夺红旗 2.啄木鸟治病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以多种练习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堂小结 8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课题并总结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第二篇:《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研究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教材出示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提出 “爬行类和鸟类共有多少种?” 引出例1:271+122,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学情研究
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三、目标点击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善于交流表达的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成 功的喜悦。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重点筛选
重点:使学生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是在不需要精确值时自觉采用不同方法来估算。【突破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别。
(一)创设情境,链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
(二)自主探究
1、(三)教学例1.师: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谁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2 7 1 +1 2 2 =3 9 3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师:想一想,271+1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三)小组合作,尝试练习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知识小结
(四)在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特别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1、列竖式计算
(五)120+259= 227+250= 421+306=
(六)476+121= 919+80= 93+802=
第三篇:《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海口市山高学校
一、教材研究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教材出示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提出 “爬行类和鸟类共有多少种?” 引出例1:271+122,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学情研究
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三、目标点击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善于交流表达的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成 功的喜悦。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重点筛选
重点:使学生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在不需要精确值时自觉采用不同方法来估算。【突破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别。
六、拓展链接
1、两位数加法笔算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为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做铺垫。
七、心灵随笔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再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八、学法研究
(一)创设情境,链接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师: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谁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2 7 1 +1 2 2 3 9 3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师:想一想,271+1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要从个位加起。„„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三)小组合作,尝试练习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知识小结
在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特别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九.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列竖式计算
120+259= 227+250= 421+306=
476+121= 919+80= 93+802=
第四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分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课本37页例1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例2的进一次位之后才安排学习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降低了难度,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台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但是在实际的计算中却很容易出错,所以,教材要求学生学习验算。二说学生: 学生学习了不连续进位加法后再来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方法和算理很容易迁移类推过来。但是由于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是计算时还是很容易出错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一方面要提醒学生计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要学生学会自己检查——学会验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会对加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媒体出示例3)
1、出示例题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1 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估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估算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 同桌讨论并全班交流。
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追问:那么445+243的精确值会是多少呢?
3、笔算。(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比老师一步一步地去讲解的效果更好。因为计算教学比较枯燥,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针对学生的错误来讲解。)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 4 5 + 2 9 8()
讨论:(讨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和的十位为什么是4而不是3? 和的百位为什么是7而不是6?
(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
(3)百位上写几?(2+4+1=7)板书: 4 4 5 + 21 91 8 7 4 3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5、验算。(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用验算的方法。
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 2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 9 8 + 41 41 5 7 4 3 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和方法)正。38页做一做
六、课堂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七、作业设计
1、练习八第4题 8题.、板书设计:
第五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
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思路:
听算练习
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
、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76+842。
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
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6+9、37+、78+12、48+0、99+1、38+24、71+34、28+16、93+2、10+78、二、复习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1号练习本上做。76+84
学生完成后
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板书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汇报过程:生:376约等于400,286约等于300,400加300约等于700。
师:让我们看看书上想法和我们相同吗?
(2)、笔算验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6、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7、归纳小结:(1)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8、突破难点:试练:976+286计算后并说说和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9、质疑升华: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例题百位上是3+2+1得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练习题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写1,在百位上写2。
四、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计算过程。
2、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3、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五、作业布置:练习五第1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76+284=660(种)976+284=1260
376976
+284+284
68012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小结:作为计算题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步骤,就能掌握。在教案设计的时候:
(1)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步骤讲出来。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进行练习(例题、拓展例题、做一做选一题)。
(2)小结计算方法,设计了三个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复习题完成后、例题和拓展题后、全小结时)。
(3)练习设计了多种形式(基础的竖式计算:做一做、提高题的改错题、生活中的数学题)。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在每次的汇报学习中都让学生讲如何才能做到又对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