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动和静止教学设计
§3.1 《运动和静止》教学设计
党寨中学 胡桂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参照物,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3.能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设计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观察和分析,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流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启发质疑,激活课堂。
视频:比赛现场、过山车、追逐等惊心动魄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质疑,激活课堂,引出课题。
老师:运动员、过山车、花豹在激烈的运动,因为他们的位置时刻在变化着。飞机在飞行,列车在奔驰,地球绕着太阳高速运转„„可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可是我们又说,花草、树木、楼房是静止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环节二:学生小活动,分析归纳,建立机械运动的概念。
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将文具盒置于书上,拉动书向前运动。问题:书动了吗?文具盒动了吗?
②让两个同学并肩在教室里行走,判断他们各自的运动情况。问题:其中的一个同学动了吗?相对于另一个同学呢?
③ P59页“观察与思考”,观察图3-1和3-2回答:刘东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竹排、青山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你是怎么判断的?
④观察P60页图3-3回答:小女孩相对于小男孩是____________的,相对于车厢是__________的,因为相对于车厢,她的位置没有随时间_________;女孩相对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_的,因为相对于树木,她的位置随时间_________。总结(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各题)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先选定一个物体作________,这个被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_________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随时间的______,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_________。环节三:探究实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演示实验:一辆小车拉着水瓶运动,判断水瓶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②学生自己设计简单实验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③小组探讨:P60页“交流讨论”
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④小组合作交流、模拟,进一步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对于同一个物体,甲说它向北运动,乙说它向南运动,丙说它是静止的。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说明理由。现场表演。牛刀小试:
1.回忆视频二:过山车以__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过山车上的乘客以车为参照物是_________的,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2.回忆视频三:花豹奔跑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是_________的;旁边的树木以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_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3.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为什么“井”会被“吹到篱笆外去”?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而一般人和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环节四:观察下图认识机械运动的简单分类。
观察下图,比较小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的不同,将机械运动分为 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运动。
环节五:拓展延伸,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同步卫星的“同步”什么意思。人造卫星的运转速度和地球的_______速度相同,相对于地面,人造卫星是____________。
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的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所谓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千米,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这样卫星就与地球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称为地球同步卫星。
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环节六:简单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我测试,我能行(100分)
1.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___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_______的,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__________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1句以 _______为参照物,第2句以 _________为参照物。3.图甲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中国是少数几个掌握飞机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之一。图乙是“歼一10"战斗机加油过程的一个画面,此时若以“歼一10”战斗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4.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乌云遮住太阳”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5.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A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B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C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D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的运动
第二篇:《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9、静止和运动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课 静止和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参照物的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力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如何教学生选择参照物。教学准备:
教师: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等。学生: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件:操场上学生活动场景;也可把课本中的图实物投影)师:这些事物中哪些是动的,哪些是不动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他们幸福的在操扬上自由的奔跑玩耍,刚才动的物体我们用一个恰当的词来描述,可以说它们是——运动的,这些不动的物体则称它们是——静止的。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板书课题并齐读。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一:运动的定义
1、师问:刚才同学们也通过大屏幕看到了一些运动与静止的物体,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一个运动的物体,并说明这个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
2、师: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像刚才的行人一样到前面来跑一跑,谁想来? 生跑。
师:这名同学运动了吗?你为什么说他动了?(引导生说出相对地面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于桌子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于黑板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教师让生拿一个凳子再跑一次
师:现在这句同学运动了吗?你为什么说他运动了? 生说。
师:可是老师却说他没有运动,有没有同学同意老师的观点?想想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
师:看他手中的凳子,刚才他在凳子的左面,跑完了他还在凳子的左面,所以我说他没有运动。老师是相对于什么说他没有运动?(凳子)他还相对于什么也是不动的?(指导生说出相对于衣服,相对于鞋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运动,如何来判断物体的运动呢。(出示运动的定义)
4、教师总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严格地说,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从微观粒子到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出示课件:飞奔的汽车,路上的行人、地球等。这些都是运动的物体。活动二:参照物
1、参照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画(实物投影):一个小朋友正坐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乘凉,此时一辆公共汽车从他身旁经过,车内的售票员正在走向车门。教师提问:行驶的车内,谁是静止的?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讨论:“内的乘客都在运动”、“车内只有一人在运动”、、、、、、、、教师总结:我们在判断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时,事先都选择了一个标准,然后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最后做出了判断。这个事先被选定的标准物体,我们通常称它为参照物。(出示文字)
2.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1)谁能起来找几个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可不准重复别人说的啊。生举例。
(2)师: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个事例。(课件出示:太阳和云因为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也不同)师:看大屏幕,发现了什么
师: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太阳和云因为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也不同,(3)出示课件。
师:《闪闪的红星》主题曲中有两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请大家先判断这两句歌词中哪个物体是我们需要研究的物体,参照物又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句中的竹排是我们研究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河岸、青山、树木、河水等作为参照物。
第二句中青山是我们研究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竹排、船桨、竹排上的人和椅子作为参照物。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描述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时,首先需要选好一个参照物;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物体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就可能不同。
(4)实物投影出示课本中俄多个情景(游人乘坐过车山;商场内乘坐电梯上下楼;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
让学生描述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注意描述时要选好参照物。)
3.小组模拟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
(在课桌上缓缓推动书本,书本上放一块橡皮,使橡皮与书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师:请确定研究对象与参照物,并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小组汇报。
4、描述星体的运动情况。
师:前面的练习我们研究的都是地面上的一些事物,我们再来看宇宙中星体的运动情况。
出示课件: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画面,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这些星体的运动情况。生发表看法。
师总结:这由可见,世间没有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出示课件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生讨论交流。
三、生活实践与应用(1)海上航行 师:学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跟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指南针发明之前,船在茫茫大海中经常迷失方向,为什么呢?
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所以很难把握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情况。由此可见,参照物对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多么的重要啊。(2)空中加油机 课件出示空中加油机。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这是飞机在空中加油,为什么飞机可以实现在空中加油呢? 生讨论交流。(3)空中抓子弹
谁听说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二战中,一名飞行员在空中抓到了一颗子弹,他为什么能轻易抓到子弹?
四、小结整理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非常高兴。谁来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两三个)
四、拓展延伸
师: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认为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原因,下一节课我们比一比谁说得最好。(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
五、板书 静止和运动
运动
物体的运动状态
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反思:这节课较好地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课前根据教科书上呈现的活动情景制成了课件,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不但直观形象还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另外教材中提到了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运动,单从课本种的插图学生很难理解,我便从网络中搜集相关图片,制成了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播放,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只有用同一参照物进行分析,才有统一的结论。在本堂课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永安乡
黄庄中心小学
梁宗玲
第三篇:小学科学《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定稿)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研究对象,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
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设计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观察和分析,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重点】
1、知道什么是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认一认>出示爱因斯坦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么?听说过他提出的重要理论么? [生]相对论。
[师]说的很对,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种生活中的相对。引出今天的课题《静止和运动》,并板书。2.认识静止和运动 <找一找> [师]同学们肯定知道许多生活中静止的或运动的例子,看课本26页插图,蔚蓝的天空下,飘着几朵白云,在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踢球,有的同学在跳绳,还有的坐在操场边聊天。你认为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说一说>(学生交流)踢球的是运动的,跳绳的是运动的,坐在操场边聊天的是静止的,站着看跳绳的是静止的。
[师]:为什么说踢球的是运动的,坐在操场边聊天的是静止的。(生说理由)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说,踢球的、跳绳的相对于操场(地面)来说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科学上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反,站在那里的、坐在那里的相对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做一做> [师]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做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学生实验探究]将橡皮放在课本上,推动课本在课桌上缓慢移动。观察并思考: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橡皮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橡皮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师]在做实验时,注意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生]书本相对于桌面位置变化了;橡皮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改变;橡皮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没有改变。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26页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生]书本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橡皮相对于书本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师]对于橡皮,同一个物体有两种不同的结论,合理么? [生]合理,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师]说得很好。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
板书,并要求学生在教材中找到并画出。<学一学> 1)让两个同学并肩在教室里行走,判断他们各自的运动情况。[师]:其中的一个同学动了吗?相对于另一个同学呢?
[生]:其中的一个同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个同学是静止的。
2)[师]请同学们再来判断一下。[生]以大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生]以大树为参照物,警察是静止的;以汽车为参照物,警察是运动的。
[师]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乘客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参照物的选择是„„(生齐答:任意的)。由于参照物不同,物体的描述可能不同,所以在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应当指明参照物。但平时,我们习惯上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此时参照物可以省略不提。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看一看> [投影]联合收割机与卡车的运动。
[师]像收割机与卡车一样一起运动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投影展示两辆卡车一起运动的视频),此时以任意一辆卡车为参照物,另一辆卡车都是静止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为相对静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的例子是否为相对静止。[投影]快速的警车与客车一同运动。[生]以警车为参照物,客车向后运动;以客车为参照物,警车向前运动。<猜一猜> [师]运动的相对性在影视作品中也有许多体现,西游记伴随大家成长。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 “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猜猜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 “高强”的人 “飞檐走壁”的镜头?
[生]1: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是先拍摄出人在飞机或火车上的镜头,再拍出不同的沿途风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不同的沿途风光。我们看电视是以不同的沿途风光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人看风光的效果。[生]2:人 “飞檐走壁”:是先拍摄出人在半空中行走的镜头,再拍出不同的墙壁的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墙。我们看电视是以墙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人 “飞檐走壁”的效果。<演一演> [投影]实践活动: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是向北运动的,乙说是向南运动的,丙说是静止的。请举例说明。生交流讨论,选几位同学上台表演。
(例如:4位同学表演,1号快速向北,2号和3号同时慢速向北,4号不动。此时,1号可以说,3号向南;2号可以说,3号静止;4号可以说,3号向北。5.运动的分类 <比一比> [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看来大家是真正掌握运动和静止了,那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思考他们有什么不同。
[投影]高速公路与过山车。[生]左边的是直线,右边的是曲线。
[师]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运动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你能分辨下面的运动分别是那种运动么? [投影]直线飞行的飞机轨迹与特技表演中的飞机轨迹
[师]除了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外,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
[生]按快慢分;按速度分„„
[师]分类有很多种,希望大家下课后多多总结。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练一练> 6.练习
1)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的。2)下图是国庆60周年加油机梯队飞 过天安门的照片。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 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请问,飞机 在进行空中加油时,战斗机相对于加油
机是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的。战斗机与加油机相对______。(填“静止”或“运动”)
3)广州亚运会就要开幕了,其中的接力赛是非常激动人心的项目。在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递棒人与接棒人应怎样做?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棒是_____的,若以观众为参照物,棒是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
4)有首词写着:“满眼**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
5)传说一战的时候,有个法国的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看见面前有个“小虫”在飞,伸手把它抓住了,发现竟然是颗德国的子弹。你认为这可信么?为什么?
6)乘客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中,看周围的景物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7.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3-1 静止和运动 1.运动: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
3.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第四篇:第九课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64)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
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
2、引导学生自觉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3、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科学知识:
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
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 难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再现,提出问题
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景物、正在活动的学生们。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生活总,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4.学生模拟实验。5.师生交流并小结。6.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三)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同步卫星的运行情况。
第五篇:《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设计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设计
高新第四中学
赵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总以另外一物体作为标准,这标准我们称之为参照物。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探究其中的道理。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辨证的看待事物。(3)学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它们的本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对参照物的理解。难点:运用参照物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设计思想】
从日常现象中入手,教会学生从中思考、分析、归纳出物理知识。【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讲述法国飞行员的奇遇,播放动画并提问: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播放动画并讲述,司机驾驶着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身旁的树木向后运动,如果把汽车当作标准,司机相对于
汽车的位置没有改变,司机是静止的,而树木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树木是运动的,如果把地面上的树木当作标准,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
2.参照物
播放ppt并举例说明,下面我们再来看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小明你看,他们可跑得真快呀!”,“司机同志,我动了没有”,“哦,你没动”。为什么小明
说乘客运动的“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他们谁说得对?其实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司机是以车厢为标准,看到乘客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乘客是静止的。小明以底面为标准,看到乘客的位置在改变,所以乘客是运动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的运动结果不同,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播放一段《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动画,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楚国人没有找到自己丢失在合理的剑,我们用物理的知识来分析一下,楚国人以船为参照物,此时,人和记号都在船上与船一起运动,人和记号相对于船都是静止的,但已经离开船体的剑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船上的记号作为寻找剑的依据,就导致了错误。楚国人就是忽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运动与静止的应用 播放一段电影中特效的视频。
在我们的周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大家看气球是不是有向上飞的感觉,其实气球没有动,而是蓝色的线条在动。电视与电影中有许多镜头就是利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原理制作的。
4.课后讨论
学习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大家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