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花瓣飘香2教案 苏教版
花瓣飘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
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2.交流摘花的动作。
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4.学生评价。
5.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小心)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双手捧着)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⑴指名答,板书:舍不得,怎么说的?(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
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不知所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感到惊慌害怕)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⑷我理解她吗?哪儿看出来?(我轻轻地问)(读读,她知道自己错了,我当时不忍心责备她,)⑸分角色读好3-5(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1.摘花瓣做什么?出示6-9段,指名回答。⑴送给生病的妈妈。
⑵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⑴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板书:听妈妈话,不惹妈妈生气)(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要让妈妈高兴;不但听妈妈的话,还听爸爸的话。)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爱妈妈,懂事)⑷分角色读好6-9段。
三、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1.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板书:懂事的好孩子
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己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⑵送给老师的妈妈
⑶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
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小小的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小小的女孩,像露珠一样透亮,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
穿过
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1)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2)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3.指名读,分角色读。
4.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5.交流(相机指导朗读)(1)、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2)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3)听歌曲《妈妈的吻》
(4)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5)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板书:用心、用情 指名表演
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
板书:买花 3.齐读。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
(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
六、作业设计。1.连一连。
飞快地 摘下 轻轻地 望着 惶恐地 穿过 小心地 问道
2.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我们会说些什么?我把花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时,我们又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一个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等。板书: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
(孝心)
送妈妈
“我”
买花
第二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教案
6、花瓣飘香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⑴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⑷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凭借初读时的整体印象,强调咀词嚼句,做到“入境使与亲”,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产生真切的感受。)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⑷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回到课题,再次审视课题,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感情,升华主题。)
四、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板书设计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孝心)送妈妈
“我” 买花
课后反思 当晨雾中的女孩带着心灵的清香,款款步入月季花丛,俯下身子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多美的境呀,多美的情呀。课文涤荡着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如花瓣沁人心脾。“美文美教”!在美的朗读中品味,在美的抄录中深蕴,在美的对话中感动,在美的情感中流泪。
围绕着女孩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展开朗读,读中找到根据,读中悟出情感。
当学生在“我不舍得摘下整朵花„„”省略处填空,“但我太爱妈妈了,我想看到她的微笑”“但我想让爸爸不担心,让妈妈开心”“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希望妈妈的病快点好呀!”一声声孩子们的心声,在我的心中震颤。
当孩子们表演着我和“母亲”的对话时,浓浓的真情尽情流淌。
当今天孩子们的“爱母”小报摆在我的桌上,一张张和母亲的合影,一张张展开的笑颜„„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花瓣飘香 3教案 苏教版
花瓣飘香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2.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中华小区北门东西马路两边绿化带中,种植着许多月季花,每到开花时节,那真是朵朵争艳,色彩纷呈。你能描述一下月季花的特点吗?
(茎有刺,花有大红、粉红、近白色,季都开花,又叫月月红。)
是啊!月季花不但很美,而且花瓣还飘有幽幽的清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月季花的课文,叫《花瓣飘香》 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理解生词。
1.出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检查生子词语: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摘、舍、惹”后鼻音“捧、惶恐、懂、眶” 2.字形指导:“摘”字别写错。
3.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提出来师生互相释疑。(注意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9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
围绕“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引导学生质疑:她为什么摘花瓣?她是怎样摘的?她摘花瓣有什么用?
3.课文写小女孩几次摘花瓣?(2次)分别在哪些段落中?哪一次写得最详细?
4.我们现在可以先把这两次摘花瓣分别单列为一段,接下来看看剩下的自然段与这两段有无紧密 5.齐读剩下的自然段
6.学生各抒己见,说说段落划分,师及时点拨指导。
7、师归纳:我们按时间的不同把课文分为4段: 第一段(①):写“我”家门前开满月季花。第二段(②):写第一次看到小女孩摘花瓣。
第三段(③——⑩):写小女孩第二次摘花瓣,并且“我”搞清了小女孩摘花瓣的原因。第四段(最后一自然段):写小女孩给妈妈送花瓣的事感动了我。
四、熟读课文,初步体会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五、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了解,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 1.熟读课文。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懂事的小女孩,谁能说出她为什么懂事? 2.找读相关语句读一读。(第7、9自然段。)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学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两次写小女孩摘花瓣,其中第一次写得简略,第二次写得详细。我们先易后难,来看“第一次”。
㈠指名读第二段。
1.画出小女孩摘花瓣时的动作。(俯、双手捧着、穿过、跑远。)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说说理由。
2.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这一段。3.反馈对这些动词的理解。(结合课文插图作答。)
4.师:还有一词也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小心”,你从这个词语中看出什么?(小女孩不是有意在搞破坏,说明她很细心。)
过渡:课文第一次写小女孩摘花瓣,用了很多动词修饰,我们从语词中感受到了小女孩对月季花瓣的喜爱,那么她摘花瓣做什么用呢?
㈡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1.画出描写小女孩被“我”发现摘花瓣并叫住时的表情句子。
2.“不知所措”、“惶恐”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说明小女孩心里表现是怎样的?(有些害怕。)
3、师:出现这种心情表现很是正常,因为毕竟小女孩不是理粗地做这种事。她知道自己摘花是不对的。后来怎样呢?
4.指名分别读4——9自然段。
5.通过作者与小女孩的对话,我们终于得知小女孩偷摘花瓣不是为了自己取乐,而是送给生病的妈妈。如此看来,这花瓣当摘不当摘? 6.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一个孩子?
过渡:当作者得知实情后,作者是怎么认为的呢? 联系实际:跟小女孩相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㈢齐读第四段,展开想象,训练口语。8
1、“我”为什么要买花相送? 2.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3.“我”把买到的一盆带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作答?
三、总结:
1.师:多么可爱的两个孩子呀!他们美好的心灵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他们懂事,关心父母,敬爱父母的美好品质。2.你怎样理解课题的含义?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2.抄写词语。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花瓣飘香1教案 苏教版
花瓣飘香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⑴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⑷齐读生字词。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1.熟读课文。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
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⑷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四、作业。1.朗读全文。2.抄写词语。课后反思:
花瓣飘香
当晨雾中的女孩带着心灵的清香,款款步入月季花丛,俯下身子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多美的境呀,多美的情呀。课文涤荡着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如花瓣沁人心脾。“美文美教”!在美的朗读中品味,在美的抄录中深蕴,在美的对话中感动,在美的情感中流泪。围绕着女孩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展开朗读,读中找到根据,读中悟出情感。当学生在“我不舍得摘下整朵花„„”省略处填空,“但我太爱妈妈了,我想看到她的微笑”“但我想让爸爸不担心,让妈妈开心”“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希望妈妈的病快点好呀!”一声声孩子们的心声,在我的心中震颤。
当孩子们表演着我和“母亲”的对话时,浓浓的真情尽情流淌。
当今天孩子们的“爱母”小报摆在我的桌上,一张张和母亲的合影,一张张展开的笑颜„„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教学设计2 苏教版
花瓣飘香
一、引入情境,课前导入
1.小朋友,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听吗?(课件出示滚动的文字——《母爱》: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妈妈的爱是感人的,我爱妈妈。)是啊,孩子们,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妈妈呢?
点评: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又有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其求知欲。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谁来说说,她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机板书:小女孩摘花瓣)
3.好,大家学得真好!不过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她做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这节课上,我们要通过仔细读书来走近她,感受她。
二、读悟第二自然段
1.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第二段)
2.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边读边想,注意小女孩摘花时候的动作,用铅笔在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下面画上波浪线,并细细体会。(生自由读)(课件出示第二段)
3.指名说说找到了哪些词,有哪些体会。(课件出示“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
4.谁能够上来像小女孩那样“摘一摘”?(生演)
师: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在想什么?
师:一片花瓣很轻,很小,“你为什么不这样拿着呢?”——理解“双手捧着”,平时你拿什么东西的时候要用双手捧着?对呀,自己心爱的东西、珍贵的东西,才会用“双手捧着”。小朋友能从文字中读出情境、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真是会读书啊!
点评: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5.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放进课文,好好地读一读。把小女孩摘花的情境再现在我们面前。哪位小朋友能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6.过渡:第二天,作者又遇到了这位小女孩,与她进行了一番交谈后,作者觉得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紧扣“懂事”,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出示内容,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懂事”的语段,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点评:通过读书,学生已经能初步感受到小女孩的“懂事”,交流后再引导学生精读小女孩的每一句话,体会“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汇报交流体会。你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指名谈体会)
3.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4.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指名读、齐读)
点评:课堂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孩子们读得情真意切。
5.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齐读)
6.还从哪儿看出小女孩的懂事?(指名回答并谈体会)
(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演示课件)南沙就是南沙群岛,它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小女孩有着这样一个身穿军装、手握钢枪的爸爸是多么自豪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指名回答)
7.小结:是啊!思念远在南沙的爸爸,想起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是思念的泪花;为自己能牢记爸爸的祝福,照顾好妈妈,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懂得照顾妈妈,这是骄傲的泪花;让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孝心,让爸爸安心,自己也高兴,这就是幸福,这是幸福的泪花!
8.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同学们,当爸爸和你们手牵着手漫步在公园的时候,小女孩只能读着爸爸的来信。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9.说得多动情呀!谁能读好小女孩的话?(指名读)多少深情,全都凝聚在这泪花里,让我们一边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一边深情地读一读。(齐读)
10.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孝心,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我们也来夸夸她——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点评:凭借初读时的整体印象,强调咀嚼词句,做到“入境始与亲”,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产生真切的感受。
11.从哪些语句还能看出小女孩的懂事?(生汇报)(相机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不就是一朵月季花嘛?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生说)
12.评价: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点评: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3.你们看——(相机出示课件)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你会忍心摘下它吗?(不会)看来大家和小女孩一样都是爱花的孩子。(指名读)
14.小朋友,你发现没有,小女孩说的这句话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也许她还想说,但是没有说出来,你能猜一猜,她想说什么呢?(引导学
生想象说话)
15.小朋友真会读书,连课文中隐藏着的内容都能读出来,真不简单!是啊,如果你是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对着月季花的主人,心情会怎么样?(生谈感受)
16.理解词义:也许你可能想放下,但又没有;可能想藏起来,但也不敢;也许想放到身后,但已经被发现了,很尴尬——这就叫——(不知所措)那“惶恐”是什么意思?(心里害怕)
点评:这一片断中“不知所措、惶恐”两个词语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想象成为文中的小女孩,设身处地地体会她的心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7.师:不就是摘了一片花瓣嘛,小女孩竟然这么惶恐、不知所措,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如果你是月季花的主人,你会责怪她吗?(不会)从哪儿看出来?(指导朗读)我们来用心感受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她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极深的感情。能读好吗?
(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师读旁白部分。)
点评:学生通过自由读书,画词、圈句、交流、感悟、朗读,从不同角度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小女孩的心灵美有了很深的认识,从而证实了小女孩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每交流完一个要点再让学生读一读。随着交流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这句话的感悟会逐渐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次比一次投入。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小女孩那种矛盾、难过的心理。
四、读悟最后一段,抓住题眼,加深理解
1.小女孩的所作所为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出示内容,引读最后一段。)
2.你们明白作者的用意吗?(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板书:“我” 送花)
3.明白了作者的心思,也就明白了全天下儿女对母亲那份深深的爱!(板书:爱)
4.学到这儿,你对题目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小女孩手里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现在谁来读读题目——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点评:回到本课题目,再次审视题目,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感情,升华主题。
五、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1.一片小小的花瓣,洋溢着浓浓的爱,传递着深深的情。老师和你们一样为小女孩和她的爱而感动着,我不禁为这对幸福的母女写了一首美丽的小诗(音
乐声起,师深情范读):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
可爱的女孩,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小朋友,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好,就叫——“花瓣飘香”!
一起读——花瓣飘香——
2.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会给妈妈这样美丽的花瓣吗?
3.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位妈妈的心头!
点评:以一首小诗来赞美小女孩,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升华了主题,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感染,可谓“水到渠成”。整堂课,小女孩、作者、学生、教师的情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在片片飘飞的粉红色花瓣里静静地流淌着。
板书:
花瓣飘香
小女孩 摘花瓣
爱
“我” 送 花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