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买菜》教案
买菜
教学内容
买菜。(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探索(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能够正确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时,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难点:能够正确地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播放进入超市购物的情境。
油菜:1.25元/把 西红柿:2.2元/斤 芹菜:2.41元/把 教师:一把油菜的价钱是多少元?你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学生:1.25元,1元2角5分。教师:西红柿呢? 学生:2.2元,2元2角。教师:芹菜呢?
学生:2.41元,2元4角1分。
教师:是一把芹菜贵还是一把油菜贵?为什么?
学生:芹菜,因为2.41的整数部分为2,1.25的整数部分为1,2>1。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向这位同学学习。【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为今天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如果要买1把油菜和1把芹菜,大约要付多少钱?你知道大约在几元和几元之间吗? 学生:大约在3元和5元之间。教师: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
1.教师: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为什么?以小组形式讨论。把你的想法先小组内部分享。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是用计算知识解决,有的是用画图知识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
教师: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学生1:1.25元=1元2角5分,2.41元=2元4角1分,1元+2元=3元,2角+4角=6角,5分+1分=6分,1.25元+2.41元=3元6角6分=3.66元。
学生2:1元+2元=3元,0.25元+0.41元=0.66元,1.25元+2.41元=3.66元。教师:你能用方格图列成竖式的形式吗? 学生: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勇于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真了不起!能尝试着把上图改写成小数的竖式吗?小组内部先讨论。
教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学生:
+
1.2 5
2.4 1 3.6 6 教师:你们能看懂这个竖式吗?谁尝试着给同学们讲解?
学生1:小数相同数位相加,百分位上5+1=6,十分位上2+4=6,个位上1+2=3。
学生2:5个0.01加上1个0.01是6个0.01,2个0.1加上4个0.1是6个0.1,1个一加上2个一是3个一。
教师:小数加法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教师:还有补充吗?
学生:除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小数点也要对齐。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把刚才的小数竖式重新列了一遍。
十 百
+ 个 分 分 位 位 位 1.2 5 2.4 1 3.6 6
3.教师:你们真聪明!刚刚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同学们,我们已用加法计算出应付的钱数了,现在我们再验算一下,看刚才的加法对不对。验算加法,我们就用它的逆运算——减法。
教师板书:3.66-1.25= 教师可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本上计算,最后集体订正。教师:仔细观察,列小数减法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1:小数点要对齐。
学生2:小数部分相同数位也要对齐。教师:真棒!谁能讲解上面的竖式?
学生:6个0.01减去5个0.01是1个0.01,6个0.1减去2个0.1是4个0.1,3个一减去1个一是2个一。
教师:除了用竖式计算,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3.66-1.25吗?
学生1:3元-1元=2元,0.66元-0.25元=0.41元,所以3.66-1.25=2.41(元)。学生2:还可以利用方格图来计算3.66-1.25。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非常棒,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教师:用竖式计算1.25+0.74和2.76-2.1,并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两名同学的计算结果。1.25+0.741.99
2.76-2.1 0.66
对于上面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分析是否正确。
三、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通过刚才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
1.小数相加减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和整数加减法一样。2.小数相加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板书设计
买
菜
+
十 百
个
分 分
位
位 位
3.6 6-1.2 5 2.4 1 1.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和整数加减法一样。2.小数相加减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十 百 个
分 分 位
位 位 1.2 5 2.4 1 3.6 6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始终把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去,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课堂作业设计
A 类
1.用竖式计算。
3.26+2.73
8.68-4.66
2.34+14.32
14.78-4.67 2.买一本《帮你学语文》花了3.5元,买一本《帮你学数学》花了4.4元,小红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力要求:能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B 类
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59.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30.5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参考知识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会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5.99 4.02 16.66 10.11
竖式略 2.3.5+4.4=7.9(元)B类:
59.5-30.5=29(千克)苹果:29×2=58(千克)箱子:59.5-58=1.5(千克)教材习题
第12页练一练
1.(1)够(2)25.2+21.6=46.8(元)
2.补充图略 3.16+0.23=3.39(米)3.39-0.12=3.27(米)
3.5 0.7 0.09 7 0.08 4.2 3.8 5.32 13.1 23.5 22.5 5.1.45+0.4=1.85(米)1.85-0.05=1.8(米)
6.46.6-24.3=22.3(千克)22.3+22.3=44.6(千克)46.6-44.6=2(千克)
第二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如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结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学习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2分钟)
教师出示书上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数所表示的意思。说说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主学习】(8分钟)
(一)学生尝试解决。
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元,也就是多少钱?一本作业本的价格是3角,也就是多少元?
2、一个盒子的宽是0.1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鼓励学生猜一猜。师: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猜“1厘米”?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
这个盒子的长是3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 【合作探究】(8分钟)
(二)教师引导探索。
1、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标出来。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可以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表示。教师再指名进行回答,最后同桌互说。你能表示出0.4吗?学生尝试。集体订正。
你能解释为什么1分米可以表示成0.1米,3角可以表示成0.3元? 学生进行解答。【展示交流】(8分钟)
1分也就是多少元?0.02米,也就是多长? 猜一猜。能说一说想法吗?
学生猜想后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论,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1= 0.3= 0.01= 0.04= 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学生根据探索的结果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当堂检测】(12分钟)
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1、一个正方形是1,平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吗?20份? 2、0.03米就是多长?为什么?0.12米呢?
3、这个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成()。如果要表示59份呢?0.013、0.21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0.001米也就是多长?为什么?5毫米也就是多少米?30毫米? 【总结评价】(2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小数的意义
(一)0.1= 0.3= 0.01= 0.04=
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用千克作单 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谈话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师问: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汇报: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师: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后汇报:36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师过渡:知道了36厘米还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将2米写在整数部分,36厘米是0.36米,那么2米36厘米就是2.36米,黑板长2.36米.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 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 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于 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0.3时写成分数是 时,表示将1时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页“练一练”2、3、4题。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二)1厘米= 米=0.01米 1克= 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 米=0.36米 12克= 千克=0.012千克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三)第6—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小数意义及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通过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 秒,你知道这个小数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 小数的意义
(三)(一)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的意义。
(二)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二、自主阅读,小组交流
(一)自主学习完成P6第一部分
(一)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二)认识数位顺序表
自主阅读,进一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
(三)讨论理解“满十进一”
低一级的单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完成P7页1、2 题
四、作业
完成《小练习册》
1、2题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师:课前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谁来汇报一下?老师也做了调查,小豆豆文具店一支钢笔标价是2.5元,另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二:探索新知 交流讨论 完成课本P7 1.0.6和0.60谁大?涂一涂,比一比
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独立尝试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独立练习:P8 3、4、6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8页5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
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9-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寻找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4.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5.1米=()分米,1分米=()米; 1千克=()克,1克=()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0.69 ○ 0.8
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
(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
2、引导:因为2.97比3.13和3.08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3.13和3.08如何比较呢?
(三)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位比起,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在数轴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0.839 ○ 0.9 6.07 ○ 6.7 5.45 ○ 5.6
3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米 37厘米 =()米
5元4角 =()元 150克 =()千克
4.□0.□7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板书设计:
比大小
0.8>0.69 3.13>3.08>2.97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课后反思:
买 菜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过程和方法: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会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c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11页“买菜”情景图)l
师:通过这个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老师包里正好有4元零钱,看看能不能够买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
师:大家怎么算的?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老师还有个问题,老师想买一把芹菜和一把油菜,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5+2.41= 3.66—1.25=
2、在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计算结果,并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3、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
(1)分步计算。
可将整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将得数相加。
如:1+2=3 0.25+0.41=0.66 3十0.66=3.66
所以:1.25+2.41=3.66 3—1=2 0.66一0.25=0.41 2十0.41=2.41
所以:3.66—1.25=2.41(2)涂一涂。
学生利用方格纸涂一涂并进行计算。
(3)列竖式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1.2 5 3.6 6 + 2.4 1 + 1.2 5 3.6 6 2.4 l 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思考: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使学生理解,小数如减法计算中,只有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三、课堂活动,巩固应用
1、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1题。(1)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
2、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3、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要先求出亮亮站在凳子上的高度:1.45+0.4=1.85(米),然后再根据题意,求出爸爸的身高:1 85-0.05=l.8(米)。
4.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6题。(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先求出半箱苹果的质量:46.6—24.3=22.3(千克),然后求出一箱苹果的质量:22.3+22.3=44.6(千克),最后求出箱子的质量:46.6-44.6=2(千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你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
2、回家后请帮爸爸妈妈算一算在超市购买商品的总价吧。
五、板书设计 买
菜
两种菜各一把一共多少元?
售货员收的钱对吗? 1.25+2.41=3.66(元)3.66一1.25=2.41(元)答:两种菜各一把一共3.66元。
答:售货员收的钱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对齐各数的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笔算。
课后反思:
比身高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课件出示)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0.93-0.47 = 8.17+6.94 = 8.25+1.55 = 10-2.45 = 0.56-0.307 = 2.34+1.067 =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身高
2.4+1.7= 2.4-0.8= 6.0-2.4= 课后反思:
歌手大赛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
行运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教学方法:
对比、练习、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如:在歌咏比赛中,我们要得出某位小朋友的得分就必须把评委评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相加。(像这样的小数加减法你会做吗?)
2、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互动解疑
1、看课本第18页上面“歌手大赛”教学情境图。
2、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分?
3、讨论:怎样计算呢?
4、探究得出:
(1)第9号选手总分:(板书)专业得分 + 综合素质得分 = 总分 8.6
5+ 0.40 =
(分)(2)高多少分?
高分-低分=()-()=()
5、怎样列竖式计算?
8.65 9.43
+ 0.40
- 9.0
59.05 0.38
6、怎样写出综合算式呢? 讨论得出:(板书)9.43-(8.65+0.40)=9.43-9.05 =0.38(分)
答:高出0.38分。
三、启思导疑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如何?
在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与数位,小数点之间要相互对其,运算时从左至右,如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实践运用
1、试一试:
4.6+12.3+5.8 15-(1.2+3.9)
2、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
(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书店
1.6KM 0.85KM
笑笑家 2.1KM
外婆家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竖式计算)
(综合算式:)
8.65 9.43 9.43-(8.65+0.40)
+ 0.40
- 9.05 =9.43-9.05 9.05 0.38 =0.38 课后反思: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课题: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4/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
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2、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27+85 再加上到来的85人
=113(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2)P5/做一做1、2
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1)987÷3×6(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
课题: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6/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60(元)
(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教学反思: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
课题: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10/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1)270÷30-180÷30(2)(270-180)÷30 =9-6教育 =90÷30 =3(名)=3(名)(1)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一名保洁员,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2)(270-180)÷30 =9-6 =90÷30 =3(名)=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学反思: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第四课时:
课题:(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内容:P11/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提高练习】
1、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个算式得数大?再计算。
(1)450+30×6(2)850-60×6(3)720÷9×8 450-30×6 850-60÷6 720÷8×9
2、填上合适的数,列综合式子:
四、作业:P14—15/2、3、5—7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三)(1)42+6×(12-4)(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练习中能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五课时:
课题:0的运算
教学内容: P13/例6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2)0+568=(3)0×78=(4)154-0=(5)0÷23=(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教师小结:
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总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一填。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上的数都是5,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3、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三位是()位,左边第二位是()位。3、0.9里面有()个0.1,7个0.01是();()里面有15个0.001; 4、87.86读作(), 整数部分的“8”在()位表示(),小数部分的“8”在()位表示()。5、7.409是由7个()、4个()和9个()组成的。
6、一个数由6个十和5个十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7、6米3分米=()米
8千克50克=()千克
5元8角4分=()元
0.7米=()分米 8厘米 =()米
一吨200千克=()吨
9=(),0.23=()10008、9、按从小到打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0.504
0.054
0.045 0.405()<()<()<()
二、判断 1、0.35里面有5个0.01。
()2、8可以写成一个三位小数。
()10003、0.9+0.2-0.9+0.2=0。()
4、小数点后面去掉“0”或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5、最大的小数是0.9。
()
三、选择
1、小数十分位上的一个计数单位,相当于百分位上的()个计数单位。
A、1
B、10
C、50
D、100 2、1.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A、16
B、160
C、1600
3、大于2.3且小于2.5的数有()。A、无数个
B、10个
C、1个 4、0.7与0.70的()。
A、意义完全相同
B、大小相同
C、计数单位相同
5、由8个百,7个一,9个十分之一和4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A、870.94 B、87.94 C、807.94
6、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A、200.06
B、703.08
C、430.07
四、用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3.62+6.22=
3.56+6.74=
9.3+2.34= 61.423+0.108=
16.3-7.29=
29.44-8.9=
五、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0.46+8.9+3.54
16.05-(6.05-0.66)
8.17-1.9-2.1
20.9-8.49-1.51
1.07+0.38+0.93+0.62
1.312+11.65+8.35
9.04-7.62+1.96
8.8-(6.9+1.2)
23.75-8.46-3.36
六、解决问题
1、小力买文具盒用去了7.5元,买彩色笔用去了4.4元,他给售货员15元,应找回多少元?
2、解放军某部开垦荒地,一连开垦18.2公顷,二连比一连多开垦3.7公顷,三连比一连少开垦0.8公顷,三个连共开垦荒地多少公顷?
3、某地区要修一条长4千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0.65千米,第二天修了0.8千米,还有多少千米没修?
4、一筐橘子连筐重25千克,卖出一半后连筐重13.5千克,原来筐里有橘子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5、小丽想买一本价格为2.95元的数学书,可是现有的钱差0.85元。于是她买了一本1.45元的书,她还剩下多少钱?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配套练习
1.读出下列的小数
0.91.39.80.9820.37
2.把下列小数写成分数
0.60.210.1110.020.70.034
3.1米6分米=()米23厘米=()米2米85厘米=()米1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米 5元6角7分=()元69克=()千克
4.0.8米,8分米,80厘米一样长()
5.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3.05()2.842.8()2.932.84()2.88
1.365()1.373.06()3.61.750()1.75
6.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25+2.41=3.66-1.25=2.7+6.64=
7.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0.68+1.7524.87-1.5-3.4
9.8+12.7+2.3+0.87.4-1.5-0.5
7.亮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8.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5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26.5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