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京版小学语文第五册
京版小学语文第五册
25、《古诗二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
铁十一小 巩宁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古文的阅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继而读出古诗的节奏和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教材分析】
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又屡试不第,长期功名无成。直到四十多岁方才中第,授长洲县尉,后因“刚而犯上”被贬为南巴县尉。其后,刘长卿不停地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奔走于权贵势要门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正是写于诗人为生计与前图而奔波中。由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长期的抑郁寡欢,使他的诗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调中,又平添了一些惆怅衰飒的心绪,所以显得凄清悲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一组以旅客日暮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的情景。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我们班的学生在以往的古诗学习中,能结合注释、插图,查字典等方式大概理解古诗的意思。但是还不能想象出丰富的画面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教学目标】
1、看注释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理解全诗的意思。
2、根据诗人资料,感悟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这种凄凉孤寂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流程示意图】
释题导入 整体感知 初读古诗 理解诗意 品读诗句 想象画面 补充资料 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整体感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鹿柴》这首诗,一起背诵一下。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1)今天我再学习一首新诗。老师板书诗题,学生书空。边写边想一想: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随着学生回答出示逢、宿的注释。
连起来说一说:是谁?遇上了什么?借宿到到哪过夜?
老师谈话补充:作者在傍晚的时候,遇上了大风雪,天气特别恶劣,没法继续赶路了。只好借宿到芙蓉山主人的家里。
(3)这个题目这么长,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4)从这个题目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大雪茫茫,寒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一个人在路上走着。风雪中看到远远的有一户人家。
【设计意图:】题目较长,生字较多,先让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理解题目后读出停顿。从整体上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二、初读古诗 理解诗意
题目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诗中又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进入这首诗中去看一看吧。
(一)请你自己读读这首诗,要读正确,读流利。
1、学生独立练习。
2、交流读书。(1)谁来读一读?
(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请你来试一试。(3)指名读。
【设计意图:】利用各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读好诗句,为理解诗句意思做好铺垫。
(二)自主阅读,理解诗意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好,你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古诗的节奏。要想读的更好,读出古诗的味道,还要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1、学生自学诗句的意思。
请你们两人一起,认认真真地读这首古诗,再读读注释,看看插图,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集体交流
交流前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预设:
苍山:指的是青色的山。跟问:苍山远呢?
指的是青色的山看起来特别的远。
日暮:暮就是傍晚时分。这时候太阳就要落山了,天已经快黑了。
连起来说一说日暮苍山远的意思:太阳快落山了,远处的青山在暮色中看起来特别的远。
预设:
天寒:天气冷。跟问:怎么样的冷呢?
比较:天凉、天冷、天寒,你试着读一读,比较比较,你读出了什么?天气特别寒冷。白屋:指贫民住的房子。跟问:白屋贫呢?
想象一下这山中的小屋会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茅草屋,篱笆墙,非常贫穷。
连起来说一说天寒白屋贫的意思:天气特别的寒冷,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急忙跑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户非常贫穷的人家。
交流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预设:犬吠:狗的叫声。
跟问:闻犬吠呢?听到了狗叫的声音。跟问:还听到了什么?柴门打开的声音。归人:房子的主人回来了。
跟问:夜归人。半夜的时候,主人回来了。连起来说一说:
半夜时候,作者听见院子里的柴门响了,狗不停地叫,原来是主人冒着大风雪回来了。诗句的意思都理解了,那就把我们的理解绘声绘色地读出来。(指名读)
三、品读诗句 想象画面
1、看着同学们读得特别投入,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我们经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们静下心来,用心去欣赏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想象:从诗句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一)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看见作者一个人在山路上走着。导学要点:
1、你走进诗里去了,你看到了作者孤独行走的画面。那当时的天气呢? 天气又是那么阴沉,一场大雪即将降临。此时一定是特别
阴冷的。
2、老师描述画面,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作者,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独自一人走在这 深山路上,寒风刺骨,又累又冷,天马上就要黑了,天阴沉沉 的,一场暴风雪就要到来。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我感觉特别寒冷。
跟问: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是怎样的冷吗?(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请你读出这种刺骨的寒。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范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想象作者所走的路程之远,感受天气的寒冷和身体的疲惫。
预设:我看到了风雪中,主人走回家中。导学要点:
1、此时,已经是夜深了。又刮着狂风,下着大雪,主人是怎么样走回家中的呢? 主人就是这样顶着寒风,冒着大雪,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回家中。
2、你想一想:这户人家的主人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一直到夜深了才回到家中呢? 预设:他生活的很不容易,特别艰难,为了生计奔波一直到深夜才回家。可是生活仍然是这样贫穷。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引导学生联系前后诗句去想一想。
3、此时如果你就是诗人,你会有什么感受?(同情)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首诗。
评价:同学们真会学习,就这样,在你们的想象中,这一句句诗句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们也走进了诗中,和作者有了一样的感受。请你想象着这样的画面再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设计意图】想像主人冒风雪归来的情景,体会出主人的辛劳。想像白屋的贫穷,体会主人的不容易。进而诗人想到自己也是这样的辛劳,不由得对主人产生同情。由此与诗人产生共鸣。
四、补充资料 体会情感
是呀,就像同学们体会的这样。这首诗字字让我们感觉寒,字字诉说的都是苦。你们知道这首诗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出示资料。此时的刘长卿,不仅身体寒冷,更冷的是他的心呀!
复沓诵读,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
引读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躺在简陋的茅屋里再也睡不着了,他想到自己忍受着寒冷与孤独,整日奔波,他不禁吟诵到(全班齐读全诗)
引读二:他想到主人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为了生活,不辞辛苦,可是家中却依然一贫如洗,他不禁吟诵到(全班齐读全诗)
引读三:他想到自己坎坷的一生,想到自己的报负,空有学识,却不能为百姓,为国家做事,他的内心苦极了。他不禁又吟道(全班齐读全诗)
引读四:这就是此时的刘长卿!他眼中的景物怎能不是这般的凄清悲苦呢?所以他用诗句勾勒出的一幅幅画面都给我们寒、苦的感觉。使我们感觉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就叫作情景交融呀。
孩子们让我们体会着作者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体会出诗人此时的心情,继而让学生读出此时的感受,并让学生明白诗人写景是为了抒发自己此时的情感,写景是为了抒情。
板书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寒 苦 情景交融
本次设计的特点:
1、想象中悟情: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一个“读进去”的过程,通过对古诗中重点字的理解,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作者此时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和自己真实的感受。
2、结合资料深入体会情感:古人写诗,都要表达他当时的一种感受,一种心情。只让学生理解了文字中诗人的感受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因此,结合诗人当时的资料,处境。来体会诗人的心情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能读出味道和感受了。
第二篇: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
3、仿造课文第4段的写法,练习说(或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积累文中的好词。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历史、回归、现在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东
方之珠》,学生听或轻轻拍手哼唱。)
1、伴随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曲吗?东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珍珠)东方之珠指哪里?
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地图上画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3、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开火车读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联系句子、课件演示等)
香港贸易清澈海豚闪耀 粤菜佳肴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一应俱全亚太地区
(粤菜:广东风味的菜。亚太地区:太平洋周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璀璨无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霓虹灯:彩色的灯。闪耀:闪烁。
琳琅满目:读句子,看课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决了生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学习第1段
1、无声的默读有助于思考,请默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
2、交流。(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3、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香港为什么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四)、学习2―5段
1、整体感知:
①听老师读课文2-5段,同学们来感受。
②同学们谈感受:在听老师的朗读中,香港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美丽、繁华)
③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在哪一段描写?
(板书:市场 美食 海洋公园 夜景)
课文的每一段又是怎样具体地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呢?
2、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市场①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
②课件演示第二段,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其余同学补充。
③这么繁华的万国市场,你能够通过读课文来展现吗?指名朗读。
美食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我们再去看看香港的美食。
①默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
②交流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③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饱口福?(课件演示。)怪不得人们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香港不但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香港旅游的人都要到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去看看。
海洋公园①现在我们就去看看海洋公园里海狮的表演。(课件播放)
海狮的表演怎样?(精彩、有趣、可爱……)
②看看课文第四段中,用了哪个词来概括海狮的表演?(出色)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豚海狮出色的表演呢?(课件演示,你从“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体会出什么?)读出你的体会。
③仿照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用“------表演最为出色。它(它们)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的句式。
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品尝了香港的美食,观看了香港海洋公园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香港夜晚的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夜景 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香港的夜景。(课件播放)
②夜景美,文章更美,让我们一起通过美美地读这段文字,把它记在脑子里。
7、学了课文优美的文字,听了同学们动听的朗读,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跟作者一起说(猜猜我会说什么呢?)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你们没把我的感情读出来,想想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香港的热爱。)
(五)、总结、扩展交流
1、回顾课文内容,用“香港________,我多想________。”的句式说说你此刻的感受,最好用上今天学了的优美词句。
2、课前,你还了解了香港的什么?
3、老师收集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一些资料,请同学们看课件。
第三篇: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本册的2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多读多想,读通课文”和“重视语言的积累”,分别在第二、六组中通过读写例话加以提示。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2.课例。包括课文、思考·练习或阅读提示。课文。所选课文强调语言的典范性,思想性强,适于教学。每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出3—4个题目。一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结合。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阅读提示从激趣入手,一般出一两个题目,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和归纳小结。调整后的训练重点,在项目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动,减少了总量,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新设的训练项目,努力体现试用修订版大纲精神,突出了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突出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积累。本册例话,就读的某一点说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安排训练项目的两组,要围绕训练项目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安排重点训练的组,要注意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读写基本功,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
4.积累·运用。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五项。第四、八组各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将每组之后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首先,体现了指导思想的变化,由过去比较重视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转为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的能力。
其次,是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习作”,降低了要求,调整了内容,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实用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以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40个,分别安排在看图学文和精读课文中。每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后方格和书后生字表中标明。要求会认的字为85个(只要求认读),安排在看图学文和部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后,用横条标明。课文中的生字,包括二类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图画。这些图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4.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三、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四、重点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思考·练习的教学。
“思考·练习”,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一些思考题、讨论题具有开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
3、情感目标: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说出风霜雨雪四种自然现象中最喜欢的现象及喜欢的原因,导入新课。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场雪有什么特点?
四、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抓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1、看录相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部分,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原因。
2、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汇报准备。
4、学生汇报。
5、学生讲述自己所见过的最大的雪,谈谈当时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课中作者的联想。
五、激发情感,结束全文。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
教学对象简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求知欲强的学生对这课《海底世界》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通过国际互联网让学生扩展延伸到课本外的一些海底生物知识并让他们自
己交流、表演,并下载资料制作电子作品,扩展、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既培养了语言能力,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1、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知识目标:
①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②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能力目标:
通过上校园网,互联网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并通过使用相关教学软件,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从而培养他们通过Internet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扩展视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教学思路和教学软件设计
课前,教师将相关的海底资源链接到《海底世界》的主题网页中,并设置为局域网中的虚拟网站。在教学过程中,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查找出课文中所描写四种海底动物的有关资料;再进行“角色扮演”,以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四种海底动物的身份进行汇报学习;最后,学生们自主地上网查阅、下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海底资料,从而获得更多课文外的知识,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扩展,提高了认知能力。这次教学的流程为: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网络搜索、协作商讨——汇报表演、解决问题——网络查阅、知识扩展。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自主探究
发现问题
1、理解第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学生进入《海底世界》教学软件中找出该段的中心句,看看围绕
这句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是怎样活动的有关句子。(明确“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
2、当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后,质疑。(1)学生先进入《海底世界》专题网页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知道课文是怎样有代表性地描写海底的四种动物。
学生自主学习后提出有关疑难问题:
1、贝类有眼睛吗?
2、为什么章鱼能喷出“墨水”?
3、梭子鱼有哪些种类?
4、乌贼、章鱼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是用什么办法逃生的?
5、海参遇到强敌时如何脱身?
6、乌贼为什么游得这么快?
7、海参又名什么?熟食海参能治什么病?
8、什么鱼长得很像梭子鱼?
网络搜索
协作商讨
(1)让学生通过自主上网到(海洋资源--是一个虚拟的网站,各网页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查找与这几种动物有关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学习,加深对这些动物的认识。
(2)学生表演汇报时,教师加以点拨,穿插解决知识重、难点。学生带着对四种动物的各种疑问浏览相关站点:
(1)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可以用分身法逃命,内脏迅速从肛门抛出。天敌看到颜色鲜艳的美味,就会舍本逐末地扑向海参的内脏。弃内脏的海参还可以活着。
(2)梭子鱼可分三种。一种是台湾梭干鱼,体侧有两条褐色带,尾鳍为黄色,身长40~50厘米。居住于珊瑚礁水域及内湾浅水内,喜欢群居,时速60~70公里。一种是大和梭干鱼,具有沿岸性,经常群居与于水的中、表层。
(3)乌贼被称为海中“化妆师”,因为它实在太爱“打扮”了。乌贼十分善于利用体色表达感情。它体色发生突变,多半是因为感到恐惧和激动。到繁殖季节,雌乌贼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表达对异性的爱慕。它们常常在自己的躯干上涂上一道道斑纹,犹如穿上了漂亮的睡衣。
(4)多种多样的贝壳螺壳,形状奇特,色彩斑谰。其中虎斑贝、白玉贝、夜光贝、五爪螺、猪母螺、珍珠贝、贞洁螺、唐冠螺、七角贝、猪耳壳,以及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渔民作用号角的大角螺等等,都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用光滑油亮的海贝壳雕琢、镶嵌制成的各种画屏、器具、摆设等,具有色泽明丽自然,格调名贵雅致的特色。
学生浏览的相关网页:
1、太平洋海底世界(http://www.xiexiebang.com/)
2、多彩的热带鱼世界(http://fish18.topcoo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