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四层次十问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类)
课堂教学设计类
《最后的常春藤叶》四层次十问教学设计
淄博市周村区教研室
毕利群
(一)创设情境,问题切入
设问
1、欧·亨利的这篇小说的英文题目是《The Last Leaf》。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译名。比如《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最后一片叶子》,还有我们课文的标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请结合预习和对小说的理解,思考这四个题目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
《两个病人》(从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来命题:一个琼珊,一个老贝尔曼;一个病人康复,一个死去,死去的人为康复的人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一片叶子与两个病人》
《绝处逢生的琼珊》(制造了一个悬念:主人公处在什么样的绝处,又如何绝处逢生的。有一定引吸力)
《最后一片叶子》(这个题是从英文直译而来,最后一片叶子本身也富有诗意,实际它指的是老画家所画的假叶子,是小说中最关键的物象)
《最后的常春藤叶》(常春藤叶是有象征意义的。首先,常春藤叶里“常春”两个字,不仅是绿色的,而且能够给人以生命的春天,给人以鼓励和希望。其次,这片叶子是贝儿曼自我牺牲的象征,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点燃了濒临死亡的病人的生命的火花)
归纳:应该说,每个题目都有它的特点。
(二)触摸文本,理清脉络
过渡语:小说的题目是“最后的常春藤叶”,下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常春藤叶”的地方。
提问二至四位学生诵读。
设问
2、通过以上的诵读,思考一下“最后的常春藤叶”在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从内容上看,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从结构上看,“叶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情节顺着“看叶子——数叶子——等待叶子落下——叶子没有落下——发现叶子是贝尔曼画的”展开。
(三)深入探究,体悟感知
设问
3、小说的环境一般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本文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并且说一说这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情节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学生诵读环境描写部分。
讨论归纳:这篇小说的社会环境是格林尼治村这个“艺术区”。这个古老、曲折、幽僻的地方艺术气息浓厚,符合贫苦艺术家的胃口,而且因为阴暗潮湿而房租便宜,还可以暂避无钱付账的尴尬,这就使“搞艺术的人不久都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格林尼治村来了”。贫困的艺术家们在这样的环境出场,便预示着他们悲惨的命运。
自然环境包括:时间,十一月;天气,一个雨雪天;肺炎肆虐等。设问
4、找出文中描写 “最后一片叶子”的句子,思考其多重含义。讨论归纳:例如“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对琼珊而言,表层义是叶子的飘落,隐喻义是生命的飘逝。
“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对贝尔曼而言,表层义是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是维系生命的希望,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设问
5、“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简析这几句描写的深层含义。
讨论归纳:富含情味的语言细致地描写了这寄托着生命希望的最后一片叶子。“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贴”“傲然”等词语暗示了这是一片与众不同的叶子,蕴含着对幕后创作这一伟大杰作的英雄的赞扬。
设问
6、苏艾悲切而激动地对琼珊说:“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归纳:一辈子梦想画出杰作却始终默默无闻的贝尔曼,完成这最后的作品后悄然地与世长辞。可是,奄奄一息的琼西却被这片永不凋落的藤叶给拯救活了。确实,从艺术的角度看,这片画在墙上的叶子算不了什么杰作,但是,这片浸透了老画家贝尔曼的血与汗的叶子,是充满真情与爱心的不朽的藤叶,一片充满了无限生命精神活力的常青叶。这段话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主题——爱,为了爱他人而奉献自己!
设问
7、“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肩巾”,既然“毫无用处”,琼珊为什么还要“心满意足”的织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讨论归纳:只有有着生活趣味的人才会去做一些当时毫无意义的事情。琼珊心满意足的织一条毫无用处的肩巾,说明她在贝尔曼画的常春藤叶的鼓舞下,已经摆脱了死亡的阴影,有了战胜病魔活下去的勇气。
(四)归纳总结、拓展运用
设问
8、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讨论归纳: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使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假的,是老贝尔曼画在墙上的,作者在文中作了几处伏笔:第一处是“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上倾泻下来。”第二处是“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不风中不飘动吗?”第三处是“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是到什么地方去的。”第四处是“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设问
9、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讨论归纳:主人公应该是贝尔曼。读这篇小到最后一节之前,读者都会认为主人公是身患肺炎,等待叶落身死的琼珊,甚至觉得贝尔曼在小说中的地位还不如苏艾。但是,读完全文,读者心里便豁然开朗:只有贝尔曼,才是这个“艺术区”里所有人的典型代表,揭示穷苦人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才是小说的主题。正是贝尔曼,他抱病画叶子的壮举,促成了情节的逆转,而这种逆转在前面贝尔曼的两次出场的正面描写和医生的话语中,就已经作了铺垫。
设问
10、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讨论归纳: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作业:
1、请归纳这篇小说的主旨。(小说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使患肺炎的年轻女画家琼珊获得生的希望,在一个夜晚冒着风雨在墙上画上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因而不幸罹患肺炎去世的故事。歌颂了小人物之间相濡以沫的友情,讴歌了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美德;同时启示我们信念对生命的重要性)
2、任选一题,写一个作文片断。
(1)根据这篇小说的情节,尝试另写一个结尾。
(2)老贝尔曼在画叶子前想到了什么?他是怎样画下这绝世佳作的?请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情景写下来。
第二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珍爱生命”专题中“精神支柱”板块的一篇阅读材料。“珍爱生命”,即是这样的一种要求: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精神支柱”,是人活下去的一个精神上的支撑,或是希望,或是关爱……没有了这个支撑,人就没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念。文章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它告诉我们,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而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本文用曲折生动的情节、细腻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幽默、风趣、夸张、讽刺的语言和“欧·亨利式结尾”都很有特色。学情分析:
本文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学习小说时应当把立足点放在语言文字上,通过阅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人文内涵。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权利,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也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阅读中的疑难处、理解错误处与肤浅处加以点拨、解释和深化。教学目标:
一、感受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人性之美,理解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
二、理解小说情节和语言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特色和结尾。
三、锻炼自主阅读文本、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面小镜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玩过用小镜子反射阳光的游戏。小镜子可以反射阳光,驱除黑暗,给人阳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小说里,什么有着和小镜子一样的作用?
生答:常春藤叶
(板书:常春藤叶)
二、梳理思路:
1、围绕着这片常春藤叶,小说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跟藤叶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生答,师明确
琼珊相信藤叶能决定她的生死; 贝尔曼这个不能称为画家的画家画藤叶; 苏艾告诉贝尔曼琼珊关于藤叶的玄想,苏艾告诉琼珊是贝尔曼画的藤叶。
2、藤叶在文中有哪两种呈现方式?这两类藤叶对于琼珊和贝尔曼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答,师明确 真的,假的。
对于琼珊来说,无论是真的假的藤叶,都是她是否活下去的凭据,是真实的信心。对于贝尔曼来说,这假的藤叶意味着奉献了爱心,同时也献出了生命。这一环节主要是借问题检查学生阅读小说的效果,梳理小说人物关系和情节思路 二、二读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一)贝尔曼
问题一:这篇小说的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让你出乎意料的是什么?怎么就出人意料呢?
生答:没想到画上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竟是贝尔曼这个老头。
问题二:为什么是贝尔曼画这片叶子会让人感到意外?他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从文中紧紧抓住细节来分析贝尔曼的人物形象。生自主阅读交流,师生交流。
形象:60多岁,一把长胡从野兽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子卷垂下来。——丑陋
穿着一件蓝色旧衬衫,扮作隐居矿工。——衣着寒酸,灰头土脸
生活习惯: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苏艾在灯光暗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酗酒、宿醉、唠叨
性格: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平时说话总是用嚷的,连讽带刺得咆哮——暴躁、可憎 小结:这样一个又丑又老、贫困潦倒、酗酒成性、暴躁无常的人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善举,让人不可思议,出人意料。
问题三:可是贝尔曼的行为又是可以理解的,请根据文中细节说说他这样做的理由? 生自主阅读交流,师生交流。
1、“他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贝尔曼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很高,一般的虚假温情表现他瞧不上,内心却有深沉的温情,道是无情却有情。2、33段、35段——对两个女孩如同对自己孩子般的心疼与关爱,这份长辈般深沉的温情让他有了拯救的使命感。3、30段、36段——一生不得志,觉得自己活得没什么价值,所以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因爱而创作,因创作而死,实际是对艺术的完成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个完成,这片叶子才是他人生的杰作,人间温情的体现。这样一位与世格格不入的老人有这样的善举更彰显了人性美。
本环节紧紧抓住语言品味来讨论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阅读中语言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学生的自主阅读权利也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应引导学生注意不要孤立地就某一句话理解人物,而应当善于前后联系(如两句“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和“谁说我不愿意来着?”),在联系中比较中发掘人物形象。对学生发言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老贝尔曼的形象要抓住“表”与“里”,琼珊则关注“精神支柱”,苏艾则要重视“爱和坚强”。要求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读出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学生可以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触发灵感,深化理解。发言时要有观点,有理由,要言之有理。学生大致会读出这样一些内容:人性之美、友谊与爱、信念的重要、什么是“杰作”等等。教师要适当评价,相机点拨。
(二)苏艾 问题四:小说中体现人性美的除了贝尔曼还有苏艾,小说中苏艾对琼珊的照顾是最多的,其实苏艾照顾琼珊是很不容易的,从文中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出苏艾的不易? 生自主阅读交流,师生交流。
需要装:假装轻松,吹口哨,给琼珊轻松乐观的氛围,带给她阳光和鼓励。假装满不在乎。需要编:编造善意的谎言
需要忍:琼珊对苏艾态度很不好,苏艾却对她全部的包容与耐心。插入史铁生《怀念秋天》里的一段话。
小结:苏艾的爱也是深沉的,带着痛苦与包容的。两个人都付出了无私的爱心,都是深沉的温情,带有痛苦,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爱的真谛,爱绝不是轻松的,是需要付出的,是需要忍受一些痛苦的,甚至要做出很大的牺牲。琼珊正是在苏艾和贝尔曼爱的保护下重燃生的希望,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三、主题分析:
读这篇小说,苏艾真的很善良很可爱,但是很客观地说,我们目光都会不约而同地聚焦于贝尔曼,作者倾向于表达什么主题呢? 生思考,回答。
正是欧亨利的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处理的妙处,最大的反差集中在贝尔曼身上,更能体现作者要表现的小人物的人性美,人间温情。
四、板书:
—信— 琼珊
求死—————求生
爱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 苏艾
装、编、忍、赚——深爱
—画—贝尔曼
老、丑、暴、穷——画叶救人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五、作业: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但作者没有实写,请根据你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补写这一情节。
第三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王先庚
教学目标:
1、探讨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2、体会结尾写法之妙。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坚强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人间真情
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教法与教具:
问题探究法、朗读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生不如夏花那样绚烂,死却超越秋叶之静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概括故事情节,落实小说三要素
大家都预习过小说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表达中要提及主要人物以及小说的标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请一二生简述,师生共同点评。
明确:女画家琼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维系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上,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了琼珊的生命的希望,最后琼珊在好友苏艾的照顾下活了下来,而贝尔曼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三、合作探究一:人物形象
本文着重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他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他为什么能打动你?(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概括其形象特点)
1、贝尔曼是怎样一个人?
形象一:(正面描写)外貌描写
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语言描写(当他知琼珊的病情后):
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形象二:(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形象逆转: 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初见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2、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
3、你是不是认为琼珊的康复仅靠一片叶子呢?她康复的原因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二:结尾特点 欧·享利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画了一片叶子拯救了琼珊,而在文章结尾才揭示出这片叶子是假的,那么在前文有没有伏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常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要求:
1、符合人物性格,合情合理。
2、有适当的情境描写,100字左右。
五、结束语
人生难免经历艰难痛苦,但是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 爱。信念与爱之于我们,犹如水之于花,阳光之于万物。
六、拓展练习(加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
癌
组织部让李局长在局里物色一个副局长。李局长拿不定主意,第二天便住进了医院。刚进院两小时,局里的干部都前来探望。仅两天时间,全局35名干部都送了大体差不多价值的东西。李局长又犯难了。但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局办公室副主任小黄前来探视时,他神情绝望,黯然的道出了“我的病经检查,可能是癌”的消息。小黄回局后,全局上下都知道了。从此,局里只有小黄一个人天天去探视,再也不见其他人的踪影。李局长拉着小黄的手,感慨万千……
第四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精神。
2.结合欧·亨利其他作品,体味探讨“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3.懂得欧·亨利小说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主题对精心建构美好人性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
一、播放韦唯《爱的奉献》,伴随着音乐导入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正是心的呼唤,爱的奉献,正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才挽回了一个即将消失的生命。请同学们观赏文本小品《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六名学生登台表演(有简单道具,演员化淡妆,表演结束,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学生主持下,大家结合文本,就刚才的表演纷纷发言,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令听课老师也为之兴奋。)
三、文本研习
师:大家预习了《最后的常春藤叶》,也观赏了几位同学根据文本改写的小品,你认为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
生: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苏艾揭示谜底: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师:最后的藤叶与琼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生:琼珊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藤叶,叶在人在,叶落人亡。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师:这个情节安排得非常好,但妥当吗?
(生讨论)
生1:我认为这个情节安排是妥当的。因为叶子距离琼珊太远,她又卧病在床,看不清楚也是可以理解的。
生2:天气恶劣,再加上琼珊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琼珊看不出来也在情理之中。
生3:为了信念去活去死都能让人理解,而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片秋叶,就让人难以相信了。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文章这样安排是欠妥当的。
师:大家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独到之处,很好!刚才这位同学说“为了信念生或死都能让人理解”,谁能就这句话列举些事例啊?
生1:钻戒是爱情信物,有人就因为不小心丢掉了钻戒而寻死觅活。
生2:作家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放弃其他,最后选择了笔,从这一点看,作者是准备把生命交给笔的。
生3:屈原终生爱国,当他看到楚国灭亡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汨罗江!
……
师:琼珊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一片秋叶,确实让人费解!对这个问题,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生1: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结合琼珊所处的生活环境来考虑:她是底层艺术家,没有什么钱,为了生活,她和苏艾只能在华盛顿广场东面艺术区内找一个狭窄的房子来工作。所在的街道错综复杂,周围苔藓遍地阴暗潮湿。这个恶劣环境导致了琼珊感染肺病。当琼珊看到那么多人因染上流行性肺病都像秋叶一样飘落了而政府不闻不问的现实时,她精神怎么能不崩溃呢!在这时,她只好把自己的生命和秋叶联系起来。
师:你这样理解很有道理!我们国家“非典”猖獗的时候,有感染上“非典”的病人对政府失去希望,像琼珊那样失去信心而将生命交给秋叶的吗?
生:(齐声)没有!
师:最后这片藤叶是贝尔曼画的,为什么说这片藤叶是他的杰作呢?
生1:从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见贝尔曼先生最后画的这幅作品技艺之精湛,当然说是杰作了。
生2: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琼珊以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出普通人之间的那种无私的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能救人命的作品,不是杰作又是什么呢?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一篇好的小说,一般说来都有主人公,那么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能说出理由吗?
生1:是琼珊。文章写她的地方最多,情节也是围绕着她而展开的。
生2:是苏艾。琼珊的室友,画家。她得知琼珊病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以善意的谎言安慰她。可以这样说,凡有情节之处都有她。
生3:应该是老贝尔曼,因为最后的藤叶是他画的。
生4:我认为小说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他在文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能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是否具有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主人公应该是老贝尔曼。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有见地,可我还想问你,既然贝尔曼是主人公,那么作者是怎么写他的呀?你能说说吗?
生4:作品集中写老贝尔曼先生的地方有两处: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描写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虽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使得小说结尾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
四、课外延伸
师:什么是“欧·亨利式结尾”?谁能结合欧·亨利的小说来谈谈这个问题呀?
生1:《警察和赞美诗》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无所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苏比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严冬,千方百计地想犯点法,以求达到去布莱克维尔监狱度过寒冷冬天的目的。而当他忽然良心发现,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之时,却被警察逮捕了,终于实现了他去布莱克维尔监狱度过严冬的梦想。
生2:《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圣诞节来临之际,一对贫贱夫妻为了互赠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为丈夫买来了一条白金表链;而丈夫却卖掉了金表为妻子买来了一套梳子。当他们都各自拿出礼物时,却发现这些礼物都失去了各自的用场,虽然他们都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但是他们纯真美好的爱情得到了升华。
师:哦,从刚才两位同学所举的例子,结合这篇小说,我明白了所谓“欧·亨利式结尾”就是结局常常出乎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概括得对吗?
生:(齐声)对!
五、题目探讨
师:题目为什么叫《最后的常春藤叶》,而不叫《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最后”有哪些意思?
生1:“最后”就含有最后一片的意思,如加“一片”就不够精练。花发第一枝才加“一”,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支开”。“最后”对琼珊来说,如果这一片叶子“掉”了,她的生命也就终结了。而对贝尔曼来说,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幅画。
生2:对于“最后”,还要注意对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意义:对琼珊来说,是她生命中的精神支点,它重新燃起了琼珊的生命火炬。对贝尔曼来说,是他艺术的升华,是爱的结晶,是体现了贝尔曼人生价值的不朽杰作。
六、作家之路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还想提出另一个问题:欧·亨利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小说呀?
(讨论)
生:欧·亨利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他一生坎坷,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的底层,对都市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因此他才能用他那支幽默风趣而又饱蘸真情的笔,写出小人物的痛苦与不幸,写出他们相濡以沫的道德光辉。老舍熟悉北京,能写出《想北平》这样平实的文章;欧·亨利生活在美国底层,写出像《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也就不奇怪了。(鼓掌)
师:你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欧·亨利是不幸的,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艰难与坎坷,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命运之神在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后,以入狱为代价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变成了“曼哈顿桂冠诗人”,变成了一个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蜚声国际文坛。从1918年开始,美国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每年评比一次,专门奖励那些在短篇小说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
欧·亨利就像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以他震撼人心的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展示着永恒的生命绿色。
第五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赛课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品主题,感受欧亨利小说特点;
2、培养学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研读文学作品能力。
3、引发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命;寻找精神支点。
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听一首歌,然后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听后的感觉。引导回答:忧伤 凄凉 悲伤 哀婉 导语:这首歌的歌名叫《叶子》,讲述的是叶子的凋零。绿色的叶子往往是生命象征,叶子的凋零自然使人感到悲伤和凄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一个“叶子与生命交织” 的故事,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认识人物 熟悉情节
问题一: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要介绍。(板书:琼珊
苏艾
贝尔曼)
问题二:本文的标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要所写的三个人与“藤叶”有联系吗?怎样的联系?,请用一个词语将他们同藤叶联系起来。(板书:藤叶 数,说,画)
过渡语:课文主要所写的三个人同藤叶紧密相连,但我觉得课文对“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的内容写得比较零散,对“贝尔曼画藤叶”的具体内容就没有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作一点探究。如果你擅长内心独白,你就把自己当成琼珊,把她“数藤叶”有关内容组织一下;如果你擅长口语表达,那你就把自己当成苏艾,把她“说藤叶”的有关内容转述一下;如果你擅长想象,那你就以旁观者的身份,把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描绘一下。
要求:要5分钟左右的的时间,把自己选择的一个方面的有关内容,组织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活动一:前后左右相邻的四位同学组成小组,各人把各人准备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活动二:学生自荐或推荐小组内比较出色的同学,把有关内容再向全班同学陈述。学生每选择一个话题讲述后,针对选择话题进行方法指导。
选择“琼珊数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琼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到什么。选择“苏艾说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医生的嘱咐,病中琼珊的玄想,“我”的担忧。选择“贝尔曼画藤叶”这一话题应着重进行贝尔曼的动作、心理刻画和环境描写等。活动三:语言表达及思维训练。
填空: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只是自然界中一片普通的藤叶,也不只是老画家贝尔曼风雨之夜的画作。对琼珊而言,它是
;对苏艾而言,它是
;对贝尔曼而言,它是
(参考答案:生命的寄托,友爱的象征,一生的杰作)
三、深入品读,探究主旨
四、欣赏结尾 揣摩写法
问题三:结局在情理之中吗?符合生活逻辑吗?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2)贝尔曼突然去世可能吗?
(3)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4)叶子是假的,前文有伏笔么?
(板书:欧亨利结尾 含泪的微笑)
五、能力拓展 写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写出结尾。
我在一大型商场推销某名牌彩电。一天,一对年轻夫妇,想买一台大屏幕彩电。在为他们耐心而又详细地推荐了几款彩电后,他们对其中一款比较中意,但是还有点犹豫。有了前几次失败的经历,这次我动了一点心思,我精心挑选了一盘介绍海南风光的光盘放入DVD机,我觉得这张光盘最能体现这款彩电的色彩与音质。顿时,椰树摇曳,波光粼粼,涛声阵阵,鸟鸣啁啾。“太美了,犹如身临其境!”女的对男的说。
看到夫妇二人看得如痴如醉的样子,我不禁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非常感谢你的推荐,我们决定了!”夫妇俩看完片子,嘀咕了一阵子,终于一脸坚决地对我说。
一番辛苦没有白费,我心中大喜。
可接下来女人的话让我几乎晕倒。
参考示例:她说:“我们决定不买彩电了,我们决定用这笔钱去海南旅游,海南的风光真是太美了。要不是你放这个片子,我们都还不知道海南有这么好!”
五、质疑讨论 品味语言 问题四: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说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还有哪些内容不理解?
学生最可能提出的就是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接着让学生举例体会。然后揭示这一语言风格也是欧氏特有的,人们称之为“含泪的微笑”。
七、布置作业:
1、积累作者相关知识,阅读《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进一步体会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风格和“欧亨利结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