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苏轼的《定风波》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苏轼的《定**》课堂实录
下面是一堂语文课(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苏轼的《定**》),事实证明它的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少年得志,一举高中,名声震动整个京城;他仕途坎坷,曾贵为帝王之师,也曾沦为阶下之囚。他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忠臣,他还是一个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是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还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就是苏轼,一个有着无穷魅力的人。我们今天将共同学习他的一篇名篇《定**》。学习这首词,我们要把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学习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从容的气度。
感受: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它不应该割裂,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连贯和统一,注意课堂语言的衔接性和一致性。
二、诵读和背诵:诗词的教学贵在诵读,因为只有进行充分的诵读才能把握词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这个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竞争比赛的形式,只限前三个小组进行诵读,形式不拘一格。同学们的热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其中第七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演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诵读: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激情澎湃,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然后,我设计的是背诵环节,仍然采用竞赛的形式,各小组在背诵中比的是准确度和熟练度,同学们的积极性相当高。
感受:在2008年山东省教师培训时,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听了一堂语文课《再别康桥》后说“你们课下让学生都干什么了?”。我对此深受启发: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高效性,如何让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这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大难题。基础知识、基本文学常识、课文的熟读、背诵和默写这些内容,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课前都自主掌握呢?为此,我要求语文课堂预习前移,以便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如此,我们的诵读、背诵、默写、作者和背景介绍等内容课前同学们都已经熟练掌握。
三、课堂探究和交流:在这一环节,我们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自由发言的形式。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互相补充和质疑,而老师则成为一个倾听者,适时进行点拨。要保证这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必要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求学生课前的充分预习和准备,还有老师更要充分备课,我布臵的探究题目是“词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抒发思想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同学们从词中找出句子进行具体赏析。下面是我们部分学生的精彩发言和我的适时点拨。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一词即写出了作者不惧风雨,又写出了作者在官场中不惧挫折的打击表达了作者的豁达与怅然。
生:莫听竹林打叶生中的“莫听”表现了作者没有手到风雨的影响,不被仕途的失意所牵绊
生:“莫听”表明作者不被政界的事物所干扰。师:“穿林打叶”勾画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而“莫听”把它们全部否定,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写出作者道中遇雨却可臵风雨于不顾的镇定态度。每一个人心中都要有一种定力(宗教)和持守(道德),无论面对任何风雨,都要保持这种定力,才能站稳脚步,才不会改变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此处的“莫听”就是一种定力和持守。
生:“何妨"表现的有点俏皮,增加了作者有挑战自然的信心和有轻视敌人的胸怀,“这有什么呢?这算什么呢”的气概 “谁怕”同样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敢于斗争的精神。生:“何妨吟啸且徐行”与小序相照应。
师:“何妨”用反问语气表现潇洒。“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顾风雨兼程”面对人生的打击和挫折,苏轼始终不败。就像在《老人与海》中说得那样“一个人生来不是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却打不败他。”“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就是苏东坡。“吟啸”是一种闲裳心情,这是一种无比的镇定和泰然处之。其实人不只是在顺境中能成就自己,而在困境中更能成就自己。
生:“竹杖芒鞋”与“马”形成对比,说明作者是一介平民,远离了官场的争斗反而觉得更加轻松自在。
生:“竹杖芒鞋轻胜马”写了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放之情。
师:“竹杖芒鞋”和“马”形成对比,比喻归隐生活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反觉一身轻松。封建士大夫所信奉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生:“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眼前的烟雨推及人生有力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
师:我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任凭一生再遇到多少风雨都不怕。潇洒镇定中有几分倔强和抗争。就像高尔基在《海燕》中呼喊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用出世的心情,去做入世的事业”苏轼怀着不追求世俗利禄的心情,能够做入世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为过片,照应上文的“风雨”。上文作者被雨淋透,却只用了“微冷”,折射出作者一生经历坎坷后的一种从容。“山头斜照却相迎“写出了斜阳送暖照的景象,表现出了作者在历经个风雨的磨砺后的对自己晚景充满希望的旷达。
生:“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是转折之笔,刚刚还是风雨交加,作者笔锋一转,雨过天晴,作者以自然界的天天气变化之快、阴晴飘忽不定来暗示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
生:“相迎”一词写出了作者在饱受挫折与打击后仍能看到希望的心情。
师:这句话写出了作者觉醒后的一种真实之感,一种对世俗、人生的清醒和清醒后的淡然。它不同于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同于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经过了风雨的打击,感到寒冷时忽然看到了山头那西斜的太阳,心中马上有一种亲切、温暖之感。它比喻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景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
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全诗最精彩之处,个人认为在这最精彩的诗句中最精彩之处是“归去”二字。单从归去这个词上说,作者不惧怕任何风雨,视风雨为无物,对世态变化,作者阴晴如一,给人一种“盛衰荣辱,有何足挂齿?利害得失,正可借这场瓢泼大雨清洗掉,一并来泯灭!”的超凡脱俗感觉,只是一心想要退隐、归去。而“回首向来萧瑟处”中的回首的是自己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所经立过的宦途风雨,作者因此发出感叹、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吧!
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作者在各种磨难后意欲隐居和旷然豁达的心情
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中微妙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然是寻常之景,那社会人生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呢?
师:回头看看自己平生所经历的打击和苦难,我悠然的走着自己的路,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无论打击,无论温暖,都不能干扰我,这是何等的超然和旷达。词人在《临江仙 夜归临皋》中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中,这应该是对“归去”最好的注解。
生:“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政治打击见怪不怪了,表达了一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的旷达心境。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幸与不幸;要以一种旷达的思想去面对生命中的馈赠与灾难;要宠辱偕忘,超乎物外,活出自己的精彩。生:“风雨”二字既指途中的风雨,又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它告诉我们,无论人生路途中遇到多少困难,要相信一切都会归于平静。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正视生活带给我们的磨难,去迎接困苦,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体现出了苏轼思想中的佛家思想。“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说没有晴也没有雨,与佛家的“凡所有象,皆是虚妄”意思相近。表现出苏轼参透了宦海沉浮,认识到其实一切都是空的,没有风雨也没有晴。
生: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师: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多舛,可面对人生挫折,他坦然处之。无论阳光灿烂还是风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根源在于他的儒、道、佛思想已经内化为他的人生实践。人生得意时,积极入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生失意时,用道家无为、超脱和佛家空灵来排解。“有了东坡词,心中无难事”,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过苏轼的词,都会变成一篇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开了一片笑看人生的晴空。今天正好是纪念“5〃12汶川地震”的一周年的特殊日子,在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和困难时,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勇敢、拼搏、不畏艰难困苦、笑对人生的精神不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吗?
感受: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同学们的发言相当精彩,整个课堂连贯、和谐,同学们都被这种浓厚的探究和发言氛围深深打动,发言十分积极、踊跃,整个课堂的氛围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我想这样的课堂效果得益于我们的课堂模式,那就是:在竞争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引入竞争。
四、拓展和延伸:
(一)苏轼的《定**》透着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那么他的作品是否都传达这种感情呢?
生:《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乡村生活的娴静、平和。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就表明了在圆月之夜苏轼对亲人的思念还有一种美好的祝愿。
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传达一种乐观、自信。
生: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立功的情感。
(二)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苏轼或他的词。生:他像一川江水,虽然有时遭遇风吹雨打,但一生波澜不惊;他所到之处,带给当地清凉的滋润;晚年他默默地归入大海。(注:风吹雨打 暗喻作者遭遇政治迫害;带给当地清凉的滋润 喻指他无论被贬至何处都把当地治理的政通人和;归入大海 暗喻他晚年看开一切寄情大自然
师:“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传》(林语堂)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五、课后巩固练习:课后请同学们写一篇周记《我眼中的风雨人生》
我知道,任何形式都必须依附于内容才会焕发它的活力。语文课堂改革最终也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备课是永无止境的,它需要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我在准备这堂课时,在我已经胸有成足、安然入睡时,却突然想到了高尔基的《海燕》中的句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其实它不正适合用在解析“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吗?
在各位同事的批评和指正下,我进行了自我教学反思:引导学生进行点拨时仍然缺少准确性和启发性;驾驭课堂旨在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条例性,而我的驾驭能力不够,导致课堂稍显混乱,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第二篇:定** 苏轼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精选)
定**》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碧桂园学校 张灵芝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 >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苏东坡的达观处世态度,真正理解苏轼的旷达。【教学重点】 领会东坡的旷达。【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想冒昧的问在座的女生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嫁人的话,你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春风得意的和倒霉透顶的,你选择哪一个?家财万贯的和囊中羞涩的,你选择哪一个?工薪白领的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你选择哪一个?大权在握的和屡遭排挤的,你选择哪一个?(自然得出世俗的答案)
那么苏轼的一生是怎样的呢?坎坷多磨难。苏轼自己曾写一首诗自嘲,精炼的概括了他坎坷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但就是这样一个东坡,却有一个才貌双全的现代女子叫刘艳琴,高声呼喊着要嫁给他。她说:“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一个千年前历尽坎坷的落魄文人用什么在叩动着现代女子的芳心呢?坡翁的魅力尽在他的粗犷豪放,旷达乐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坡翁的词《定**》,感受东坡跳动的脉搏。
二、朗诵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全班朗诵全词。
2、自由读全词,看小序部分在全词中的作用。
3、根据我划出的节奏,再读全词,整体感知全词的风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学生朗诵全词,看能否读出豪放的味道。5、名家朗诵范读。
三、鉴赏
让一学生朗读上阙。
1、上阙是怎样描写自然风雨的?(穿林打叶──大、猛、急)2、上阙哪些词最能体现苏轼面对眼前风雨的态度? 莫听、何妨、谁怕。
在把这些词放回原句中,再读,说说通过这些词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苏轼?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在疾风骤雨中且缓行且吟啸,从容不迫,处之若常。3、如何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字?
其中道理,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百姓的),身份比较卑微的人所用。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是忙人所用的。
赢在心态: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已经等同于一个农民。分明是“无官一身轻”超旷、达观。
4、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
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平生祸难:从时间上看(过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十年的贬谪生活,之后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现在,被贬黄州,人生不自由;以后,预测不到的风雨更多,改贬汝州,后回朝,又外调到杭州,再回朝,又贬谪到颍州,惠州,儋州,再被召还,却死于途中。时间长达32年,被贬的地方之多达10个,无人能及,足可见他的心灵伤害之大)
然而作者却用一个“任”字,随便,不怕,我可以像对待眼前风雨这样从容应对任何一场政治风雨。
5、作者为何可以从容应对平生的风风雨雨呢?请看下阙。(读一遍)说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晴)。是词眼,如何理解?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提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风雨:逆境、挫折、穷、失 晴:顺境、达、得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都不在乎。
6、到此刚才的问题答案出来了吗?那么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这种襟怀叫做什么?旷达(板书)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词,找学生朗读
四、读,背诵全词
五、研深
作者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如何才能做到?
归去。一种淡出江湖,达到真正超脱的境界。这是一种佛道的避世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苏轼的整个贬谪生涯。
如:他在《满庭芳》中“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在他的《临江仙》中说: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吓得对他负有监管之职的黄州太守赶忙派人寻找,以为苏轼顺江逃跑了。)
又如《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那么苏轼是否就是那种一味纵情山水,消极避世,追求清净无为,想过上桃花源式隐逸生活的人呢?不是。他还一直受着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激励着他建功立业,在遭受打击后道家思想在帮他取得内心的平衡。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他最开始在朝中做着大理评事的大官,当他看到王安石的过激改革给百姓带来严重不便时,他上书进谏。于是被排挤出京城。司马光上台被召回朝廷,他原可以接受教训,学会明哲保身的,可他又因为发对旧党废除王安石的免役法,再次被贬出京城。他想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壮志能酬,希望一展才华,实现理想,他始终忘不掉对功名的追求。
如,他在《赤壁怀古》中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又如《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在一首《满庭芳》里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又如《浣溪沙》中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依然奋厉有当世志,看到溪水能东流,悟出,难道人生不能再少吗?休要一味感叹时光逝去。他虽处困境,依然力求振作。)
又如《江城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可是,在做官上他是失败的。他始终不会媚俗,不会趋附,不会明哲保身。他一直是那么的艰难,多磨难。所以他只好看淡名利场上的一切,在淡漠中等待崛起的那一天。所以他的这种旷达,背后隐含的是一段又一段苦难的经历,一个又一个辛酸的故事。是东坡忍下泪水亮给我们的坚强。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让我们看到一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面对政治祸难,东坡总能看的远,放的下,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我们人生中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坷磨难挫折不顺,当我们再次面临人生的磨难坎坷时我们不妨学学东坡。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敕造chì 聒噪guō 嗔怒chēn 囊箧 qiâ 疏不间亲 jiàn B怨怅 chàng 趱行cuán 攒聚cuán 谄笑chǎn 钗钏盥沐guàn C嫡亲 dí 錾银zàn 偏裨 pí 城垣 yuán 掎角之势jǐ D教坊 fāng 阜盛 fù 贫窭 jù 筵席 yán 罄竹难书 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回嗔作喜 锱铢必较 懵懂顽童 涎皮赖脸 B纨绔子弟 敛声屏气 买椟还珠 水泻不通 C明辨是非 暄赫一时 文过是非 既往不究
D气宇轩昂 坐收鱼利 作客他乡 别无长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______。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______ 动物。
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______ 进去。A空泛 珍奇 差点儿没 B空泛 珍稀 差点儿 C空乏 珍稀 差点儿没 D空乏 珍奇 差点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德国人,其雄厚的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尘莫及。
B夜很静,四周悄然无声,只是偶尔有一只小甲虫翁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C您这次的不幸遭遇,我也曾经遭遇过,可以说感同身受啊!D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7、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小说常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本,原是宋元说话人演讲故事(即说书)所用的底本,我国明清时代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就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来的。例如《水浒传》就是根据讲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的内容为主体写成的。
B、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分回标目,即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为较整齐的若干章,每章为一回,每回加上句式对称的题目,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因此,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称。
C、明清时期,长篇小说空前繁荣,其代表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警世通言》和《红楼梦》。D、《水浒传》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几回中集中写一个主要人物,然后由情节自然而然的引出另一个主要人物,进入下面的章回中,例如写杨志的故事就集中在第12回、13回和16回。
9、《三国演义》底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最早刊本嘉靖本题款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对这个题款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是陈寿创作的,后由罗贯中整理编印。
B、《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史书创作的,是由罗贯中编写整理的。
C、《三国志通俗演义》是陈寿根据三国历史编写的,后由罗贯中整理而成的。D、《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陈寿的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由罗贯中整理刊印的。
10、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是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的《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B、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至宋、明时期称之为话本,明代话本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C、清代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是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内容是批判各类封建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抨击科举制度。
D、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是指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事件)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
B、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小说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D、小说中的环境不仅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而且还有它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提供一幅社会历史的图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尔扎克才把自己的小说称为《人间喜剧》。
12、为安全及时地把生辰纲押送到东京,杨志一路上对军健打骂不断,对此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A、杨志鞭打军健,是他一意孤行,蛮横不讲理性格特点的反映。B、杨志鞭打军健,激化了他与军健之间的矛盾。C、杨志鞭打军健,一面在于要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面在为自己升官努力。D、杨志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偷懒贪图享乐。
13、在黄泥冈,“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下歇凉”,对杨志一举动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军健们不管杨志怎么驱赶也不离开松树林,杨志奈何不了他们,只得自己也歇息了。
B、老都管极力反对杨志驱打军健,杨志怕他回去后在梁中书前说他的坏话,只得屈从老都管,自己也歇息了。
C、好汉们假扮为贩枣客商麻痹了精明的杨志,使他放松了戒心。这预示着杨志护送生辰纲的失败
D、杨志一路上也没出什么差错,现在也没发现黄泥冈上有什么异常,因此也就放心歇凉了。
1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有两处写杜十娘的装扮:①杜十娘离开妓院到谢月朗家,众姊妹为她送行时,“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翠钿金钏,瑶簪宝珥,锦袖花裙,鸾带绣履,把杜十娘装扮得焕然一新”。②十娘过舟到孙富处前,“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对这两处描写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杜十娘脱离娼妓生活与李甲结合的祝愿。
②处装扮突出了杜十娘的美貌,并作出离开李甲的决定。B、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杜十娘喜结同心的祝福。
②处装扮突出她已决心告别人世,承担不幸遭遇。C、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十娘脱离苦海的祝福,也反映了她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②处装扮表明十娘已作出沉宝箱跳海的打算,而又怕人知道。D、①处装扮是众姊妹对十娘脱离苦海的祝福。
②处装扮表明十娘坦然面对不幸遭遇,显示她的刚烈与不屈。
15、对下列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这是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第一环,装扮成贩枣客人的他们怕别人发现,而派刘唐出来打探)B、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懵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黛玉听了众人对宝玉的评价心中认为宝玉是个顽童,也为英俊多情的宝玉出场做了反衬)
C、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轻看敌人,自傲自大,预示后文损兵折将,失了街亭,被处死刑)
D、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一跳”写出十娘以死显示自己维护人的尊严的决心;“云暗江心”三句写景,对十娘含愤而死,表示无限惋惜)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到下面)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16——19题。(18分)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已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语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_____________。
16、(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分)
17、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4分)
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9、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三、(16分)
20、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14字以内。(4分)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辑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标题:
21、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能够衔接连贯。(4分)
经验告诉我们,哪里绿树成林,哪里才会百鸟齐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
22、本着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8分)
我们知道,要做好某一件事情就要懂得这件事情①规律,写文章也不能例外。了解了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②,写作的时候就有所遵循,就有可能自觉地根据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③去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④,就有可能运用这些规律、原则和方法⑤去解决一篇文章的⑥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⑦问题。A.应删去的四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B.应省略的两处语句是_______,一处可改为___ ___;一处可改为__ ____
四、试默出我国古典诗词中赞颂诸葛亮的名句三对(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26、借助人物语言,评价本单元的一个文学形象,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徐建新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趱zan行)
2、A(B泄C煊、饰、咎D渔)
3、D
4、C
5、A
6、A
7、C
8、C
9、B
10、B
11、D
12、D
13、C
14、D
15、A
二、(18分)
16、(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3分)(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17、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18、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19、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三、(16分)20、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
21、哪里绿草如茵.哪里才会牛羊成群。
22、A.3、4、5、6、B.
1、2 “其”(或“它的”); 了解写文章的原则方法。[讲解]本题考查的是语句运用的简明,要做到语言的简明,应注意词句使用的简要明白,不罗嗦重复,不说多余的话。文段中应删去的内容就属罗嗦重复。
四、(9分)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12分)略
第四篇:人教第一册第二单元《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邛崃一中
梁波
如何读现代散文
一、披文入境,把握形象。无论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景、物、人、事)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那么阅读文本,“披文入境”,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阅读鉴赏散文的第一步。
二、深入剖析,品味情感。一方面通过解读文章语言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生平际遇,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
三、聚焦妙处,赏析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因文而异,就全文而言,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以小见大。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地方就是我们阅读鉴赏的重点。散文的精妙之处有时还体现在文章的局部,我们同样要作一番赏析。
四、反复诵读,咀嚼语言。现代优秀散文往往文情并茂,所谓“文”,即:“在遣词造语时,要注意文字表情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和回环之美;要讲究文字达意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力争做到简、雅、达,使写出的散文能观之悦目,读之上口,抑扬顿挫,文采斐然。”所以反复吟咏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深沉的情思、文章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 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师: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探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他的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三、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四、具体赏析课文的美
1.赏析文章的“画面美”。
(1)提问:由文题可以知道,本文主要写“荷塘”,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学生明确:4、5、6段。
(2)学生齐读4、5、6段。
(3)教师提示:写景,须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一些文学技法,力求形象、灵动。请具体分析这三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负担一个段落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这样三个问题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负责相同段落的两个小组可以私下交流一些看法。小组讨论完毕后,请各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文本显示如下,请学生完成A、B部分)
A景 B特点 C修辞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 比喻、拟人
荷叶 ——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通感
荷波 —— 凝碧 —— 拟人、词语的移用
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
例: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通过对第4小节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中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修辞手法的运是举足轻重的。它能使写景状物更加生动形象鲜明。
师:刚才是从修辞中品位了这段语言的精妙。你们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段景物描写呢?
[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总结,不求一致] 生:层次感、立体感
生:写景角度有远到近、由上到下、动静结合
生: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层层”“田田”…… 生:……
多媒体展示(上:层次 中:角度 下:音节)
师:这时候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这见智,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合起来却有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虽然不长,但我们却能欣赏到如此优美的景致。朱自清不愧是散文大家。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口语表达或写作中能借鉴一下,尝试多角度的表达。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课文第4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风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出了荷香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了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写出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设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荷叶的美的情致。
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动静结合。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晤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第二,文章不写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课文第5段主要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是难写之景,作者借荷叶、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荷叶、荷花朦胧、恬静、柔美的情状;“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杨柳的倩影可爱。总之,文章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象。
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结合,写出了一种摄人心魂的意境。第二、侧面烘托衬托手法。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课文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出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蝉声、蛙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写出了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本段在写景方面的特色主要是浓淡相间和以声写静。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迷蒙的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然后,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随意点染,这是淡写,这也衬托了月下荷塘的寂静。
五、师生互动,赏析4、5、6自然段。
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来与他共同分享!
(一)、我们分成两组,第1组同学朗读第4段,第2组同学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课件5)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力鼓励多答,暂时不作评价)
2、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6展示改动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课件6)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学生:不好)
教师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课件7)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课件 8)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课件9)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课件10)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课件11)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学生朗读。(课件12)
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2、两组交换,赏析5、6段。(课件13、14)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第5、6段:
重点1:“泻”——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课件15)
重点2: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课件16)
重点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课件17)
重点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课件18)
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打出课件19)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六、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情景交融。
问题5:荷塘月色如此迷人,但朱自清回到家中时,是不是完全摆脱了心灵的苦闷了呢?
学生回答:没有。(如学生回答找到了,就引导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问题6:从后文的哪些抒情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
1、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打出课件20)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第五篇:沪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 呐喊 自序
呐喊 自序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取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从事写作的原因、目的和将他的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教学设想:
在学生课外自读,对课文内容熟悉的机车上,就重点、难点做指导、点拨。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联系旧课,导入新课。
一起回忆进入中学后已读过的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社戏》《孔乙己》《故乡》等。指出它们都出自《呐喊》,它收集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板书:“《呐喊》”,提问该词的本意。明确它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板书:“自序”,提问鲁迅取书名为呐喊的原因,导入课文。明确我们读完这篇鲁迅自己写的说明写书目的和经过的自序,就可以知其用意何在了。
二、理清全文的叙事线索。投影: “好梦”(青年时代的三个梦)——“寂寞”(梦境破灭后的沉默)——“呐喊”(沉默后的爆发)
三、分析课文要点。
本文叙事线索清晰,划分两大部分的界限很分明。以“S会馆”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
1、有重点地分析第一部分(1-10)节。回顾自己青年时代到“五四”前夕所走过的一段曲折的历程,着重说明写作《呐喊》的思想根源。教师范读第1节。读后抓住词语“梦”“欢欣”“寂寞”“而”“偏”等。着重讲析第1节。指出其为全文总纲,是理解这篇序言的关键。板书:“梦”,不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的由来。(第1节)粗笔勾勒第(2-6)节框架。板:书:第一个“梦”,到南京去学洋务,寻求别样的人们。(第2-3节)第二个“梦”,到日本学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第4节)第三个“梦”,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第5-6节)
第7-10节主要写作者梦后的寂寞及在寂寞中继续探索、追求。对此点到即可。后面讲写作手法时可适当展开。
2、有重点地分析第二部分(第11-篇末)。记叙《呐喊》的诞生和有关问题,着重说明创作《呐喊》的直接目的。
对11节,讲明S会馆里钞古碑,让生命“暗暗的消去”,反映了作者在“冰冷”的环境中求索,为日后的呐喊作准备。景物描写待讲写作方法时展开。
齐读与金心异谈话的段落。读后指出老朋友金心异的来访,关于打破铁屋子的谈话,是鲁迅生活、思维的一个新的起点。抓住“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等词语的比喻意义重点讲析此部分内容。指出“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中国、旧社会;“熟睡的人们”比喻当时“愚弱的国民”;“大嚷„„”“受无可挽救的„„”比喻宣传的力量使一些较为清醒的人提高觉悟,使他们认识到黑暗的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浓重,处境的险恶,如果这样做的话,无异于使他们身受的苦痛比许多“从昏睡入死灭”的愚弱者厉害得多。
上面的比喻,表明鲁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我的确信”,是指着眼于眼前铁屋子的“无窗户而万难破毁”而言。旧的统治势力和观念力量还很强大,而人民又正“熟睡”(愚昧落后)。这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旧“好梦”破灭的教训。对金心异所言“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鲁迅是同意的。可见,鲁迅当时对于推翻黑暗的统治势力,既怀疑其可能,又存在着希望。“希望在于将来”。正因为如此,他终于答应金替《新青年》写稿,写出了第一篇《狂人日记》,写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呐喊》。教师范读“在我自己„„”到篇末,重点讲析: 《呐喊》的动机和目的:(1)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2)“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的方法和原则:(1)“听将令”。(2)“不主张消极”。(3)不使青年“寂寞”。
四、课文总结
提问:
1、鲁迅的这篇《自序》主要叙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鲁迅在这篇《自序》中叙述了他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和文艺观点 说明了他写作的起因、目的和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来由。
2、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两大两大特点?(1)、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附表如下)时间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1898-1897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1898-1902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1904-1906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1907-1909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1912-1917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思,思索追寻 1918-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2)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呐喊》中未读过的篇目,写一篇读书笔记。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