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21古诗两首 池上(上)
21古诗两首 池上(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池上》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进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⑴、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⑵、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⑴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⑵齐读诗歌。
⑶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⑴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⑵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第二篇:古诗两首 池上 教案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3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所见》(牧童)、《村居》(草长莺飞)、《宿新市徐公店》(篱落),品味诗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 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5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7
8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齐读全诗。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5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全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诗意,品味情趣
1放大电子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第一、二句“撑”可先扩词再对照挂图理解:撑——撑伞、撑开、撑船、撑杆跳远„„对照挂图不难理解是“撑船,划船”的意思。“艇”可查字典 2 理解:轻小的船;联系“撑”的意思也可理解。
3过渡:小孩撑小艇干什么?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偷采和偷盗不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5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足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五、指导有感情朗诵全诗2读出节奏、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
南北朝民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江南可采连,莲叶何田田。2 学唱《池上》
七、布置作业
描描写写(课后第3题)。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第三篇:21古诗两首教案
以读代悟,情理交融
——苏教版六年级十一册2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
刘静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在这所学校已经有六年的学习生涯了,谁能说一下你平日里是怎样学习的,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回答。
导入:同学们的学习方法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关于学习的古诗。(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过渡: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古诗,谁能说一下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陆游、朱熹)提问:谁能谈谈你对陆游、朱熹的了解?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亲友们爱国思想的熏陶。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生写下大量诗篇,内容及其丰富,大多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和昂扬的战斗气息。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检查朗读 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作者,不知古诗读得怎样,谁能正确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3、自学质疑
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古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观书有感》明明写的是池塘,为什么题目是《观书有感》?)
三、合作学习
1、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认真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1)想一想整首诗的意思?(2)体会作者阐明的道理。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四、师生研讨
1、汇报《冬夜读书示子聿》
意思: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身实践才行。
体会: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小结: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了书本上的知识一定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2、汇报《观书有感》
意思: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出来。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体会:做学问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提问:这首诗写的是池塘的水,为什么却用“观书有感”做题目? 生答:因为作者把做学问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比作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小结: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做学问也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3、质疑
古诗学到这儿,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五、熟读成诵
1、有感情朗读 过渡:让我们再读这两首古诗,读出你的感悟。(自己练习读、指名读、男女互读)
2、背诵
(自己练习背诵、指名背、小组检查、齐背)
六、拓展阅读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有关读书学习的故事,老师再送给大家几首这样的诗。
劝 学
(唐)颜真卿(qīng)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观 书 有 感(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学生朗读。
2、谈感受。
3、记一记自己喜欢的诗句。
七、小结
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就是一曲久唱不衰的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经典,感受诗人的情怀,追寻先辈的足迹,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第四篇:yan苏教版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下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下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诵全诗。
五、拓展练习。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第五篇:新版苏教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7、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意思。
4、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热爱春天的美好心情。
5、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结合课件和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1、会写6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3、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景物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富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春晓》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吧!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3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与本诗有关的生字。
觉:上下结构,第一笔、第二笔是左点,第三笔是右点。书写时注意上窄下宽。知:左右结构,第三笔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点,不要写得太长。
3、指名诵读古诗。
4、简介作者。
5、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2)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3)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4)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过度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一夜酣睡,不觉天已大亮,在一片恬静明媚的春光之中,只听得鸟啼声声,一片啁啾。依稀记得昨夜风声飒飒,雨声潇潇,诗人情不自禁地问:到底花落多少呢?
6、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课时(学习《草》)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师:同学们,小草在你们眼中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在诗人白居易眼里草是什么样的吧。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1)指导读准生字。
平舌音:草、岁。
翘舌音:烧、春、吹。
前鼻音:原、尽、春。
后鼻音:上、荣、风、生。(2)朗读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小组合作朗读。
3、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哪些字词你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
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在理解“离离”词时,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在理解“岁”词时,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不同的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枯”?什么时候“荣”?(4)在理解“尽”词时,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这4行诗句的意思是: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呢?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课堂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小草虽然很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