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天的时间》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作息时间表、公共场合等,一般要用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洁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和12记时法互换的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年有()个月,一个月有()天,一天有()时,那么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你最想干什么?在一天的时间里,你最想做的这些事情打算安排在什么时候呢?
(二)小组学习,获取新知
1、结合生活经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先根据咱们以往的学习经验,估计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大约在几时能够完成,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纪录,填写到汇报单中。
(1)小组学习,师指导巡视。(2)展示成果,汇总新知。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谈谈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没有发现。)
2、了解表示时间的两种不同方法
(1)投影出示书本上P73页“看一看”的节目预告单 引导学生说说节目预告单上的时间,和相对应时间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时候的时间,后揭示课题。(板书: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2)学生交流,教师汇总
(3)投影出示书本上P73页的“想一想”
3、准确计算时间间隔
投影出示书本P73页的“填一填”邮政信筒
师:好,同学们看这里信箱的取信时间采用的是什么记时法?为什么?你能把它们转化成另一种记时法吗?能算一算取信的间隔时间么?
(1)学生交流,师指导巡视。(2)学生汇报,师汇总。.师:间隔时间就是指经过的时间,8:40是第一次取信时间也就是开始的时间,18:30是最后一次取信时间也就是结束时间,那么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就是经过时间.(板书: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三)、课堂练笔,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书本P73“填一填”阅览室图片
师:同学们由这个图片告诉我们的信息,你们想解决什么问题?(1)学生交流,师指导。
师:好,现在任意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来解决。(2)学生独立解决,师指导巡视,并讲解订正。
2、出示书本P74页“画一画”
师:好,现在大家把课本翻到看一看“画一画”,你能完成吗?(1)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导巡视(2)集体订正,教师总结做法
3、计算一节课的时间
师:你一天当中你最喜欢上哪节课?能计算出它的时间间隔吗? 投影展示“作息时间表”.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成果,集体订正.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交流到这里,课下小组内继续交流.现在同学们来回想一下这节课的新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2)教师总结
四、家庭作业
(1)和同学交流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并举3个时间进行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互换
(2)完成书本P73页“练一练”1、2、3.
第二篇:《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陈海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3页、74页“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学生尊重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并能与普通记时法互换。
教学难点:正确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的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方法:观察、操作
教 具:多媒体课件、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过几天就是淘气的生日了,妈妈送给淘气一个生日礼物是什么呢?打开一看,是一张《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电影票,可是淘气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你帮忙出出主意吧!
(设计思考:用情景故事引入新课,设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教学24时计时法.
1、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
师:让我们先来听听智慧老人是怎样说得吧。以某商店的营业时间为例,这种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第二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的叫24时计时法。
2、用24时计时法计时。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一天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对,夜间12点,这一时刻是头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课件演示)
时针分别指向“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9时、中午12时、下午3时、下午6时、晚上9时、晚上12时”的时候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同学们,这个时候你又在干些什么?重点引导学生知道下午3时怎样用24时计时法表示。最后使学生明白12既可以表示0时、12时又可以表示24时。
小结:同学们,一天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天。
3、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讨论: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个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几圈?第一圈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时间?(从夜里0时走到中午12时,也就是从0时走到12时)第二圈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时间?(从中午12时走到夜里12时,也就是从12时走到24时)所以一天有24小时。
生跟着钟表,用24时计时法计时。(小朋友,你现在会用24时计时法计时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4、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1)普通计时法读的时候前面都要加上特别说明,24时计时法没有特别说明。
(2)普通计时法用0—12这12个数字计时,24时计时法用0—24这24个数字计时。
时针走第一圈时,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普通计时法就与24时计时法不一样了。
为什么普通计时法要有说明文字,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呢?通过比较发现24时计时法更简洁方便一些。
5、学习24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如何进行换算?
估计学生会探索出,中午12时之前的两种计时法都一样,中午12时过后要把普通计时法中的时刻换算成24时计时法,只要再加12时就可以了;要把24时计时法中的时刻换算成普通计时法,只要再减12时就可以了。对这一点重点让学生进行相互质疑,为什么可以直接加减12时。
中午过后,时针开始转第2圈,第一圈已经走了12时了,所以要加上或减去12。
引导学生注意必须是中午12时以后的才能加或减。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根据学生回答的师做小结: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它们都能表示同一个时间;中午12时之前的两种计时法都一样,中午12时过后,要把普通计时法中的时刻换算成24时计时法,只要再加12时就可以了;要把24时计时法中的时刻换算成普通计时法,只要再减12时就可以了。
6、应用
(1)开火车,火车上显示的是普通计时法时间,小朋友只有将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说对了火车才能开走。
(2)连线,将相同的时刻用线连起来。
(3)观察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24时计时法。课件展示。火车站、汽车站上的发车时刻表,车票上的时间,电视上的时间。课件展示“节目预告”
让学生说说通过观察,并判断出是什么计时法?
并说说节目预告中的时间分别是晚上什么时刻?新课标第一网(设计思考:由春节晚会中零点的钟声引入,使其明白一天的开始是从晚上12时开始的,并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并清楚的知道一天有24小时,通过两种计时法的对比自己总结出他们的不同,以及表示时刻的互换方法,并通过3个应用练习巩固新知。层层加深,步步深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推算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时间。
1、(1)课件展示情景图
邮局取信的时间表和阅览室的阅览时间表
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判断出时间表里是用什么计时法记时的。
(2)、学生独立填空,完成题目。并说一说推算的过程。
2、出示情境图: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营业时间:上午8时—晚上7时 观察并思考:右图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8时---19时”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所以公共场所一般都采用24时计时法。淘气拿的电影票采用的也是24时计时法,这里的8时也就是普通计时法中的上午8时。
(设计思考:由寻找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引入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推算。先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方法,并加深应用,再次对两种计时法进行比较,加深理解24时计时法的优点。选取的例子都是从生活中取材,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巩固练习.
1、画一画.
根据给定的时刻,把时针和分针画在钟面相应的位置上,要指导学生,时针要画的短一些,分针要画的长一些。
2、填空
(1)、下午2时是()时,晚上8时是()时。
(2)、23时是晚上()时,19时40分是晚上()时。
(3)、足球赛从14时30分开始,16时30分结束,经过了()时。(4)、从13时40分到14时10分,经过了()分。
3、小明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他最晚要在下午()时()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新课标第一网(设计思考:通过画一画,填一填等巩固新知。并通过练习进一步考察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知道一天有24小时,还知道了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换方法。还学习了怎样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最后留给大家一个作业,请用24时计时法记录一下你周末一天的生活吧。
(设计思考:全课小结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回顾,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并通过作业把本节课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第三篇:《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教学重点:
1、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掌握换算方法,推算经过时间。教学过程:
一、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出示课件,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的重要性。
2、出示课题: 24时记时法
二、认识24时记时法。
1、你对24时记时法有哪些了解?
2、结合课件讲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方法和特点。
3、请学生对照钟面说一说。
4、抢答游戏:
5、请学生在钟面上拨出以下时刻:(1)2时、14时,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2)8时、21时30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拨的?
6、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和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7、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过24时记时法?
8、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24时记时法是世界通用的记时方法,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普遍的使用这种记时方法。
三、应用24时记时法制作作息时间表,推算经过时间。
1、出示作息时间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能否用24时记时法重新制作?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一节课多长时间? 课间休息多长时间? 一天在学校学习多长时间? ……
引导学生总结出:推算经过时间可以用数钟面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这种计算的方式。
四、总结:
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习24时记时法有什么用处?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余数,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动手操能力、观察对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很高兴我们能相聚一起,在数学大本营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我们的口号是:数学大本营,快乐伴我行。(课件展示)
咱们一起做个“猜手指”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数至小指,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到一个数,孙老师就能知道这个数会落在哪个手指上,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挑战,教师应战。)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快吗?这个游戏中藏着数学秘密呢!想知道吗?学完这节课,答案自然就揭晓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学习例2
(1)收集信息
师: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准备用一些花来装扮教室,这样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谁会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自主做题)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组,还剩下几盆?
生:这是再求23里有多少个5,要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3÷5。
生:我还会列除法的竖式(师板书算式)
(2)动手操作:(课件展示)师:这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呢,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可以分几组?还余几根?(独立完成,再展示结果。)
(3)汇报评价:在小组内说摆小棒的过程,再汇报。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分成了4组,还剩下3根。(师同时板书答案)
师:看来,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4组,还剩余3盆。剩下的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课件再次展示,进行着重强调。)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够摆一组的。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候候正好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在数学上,我们把剩下的不够分的数就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4)认识余数
边板书边讲除法家族里的新成员——余数。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
(5)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读法。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除法家族里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怎么读?
强调:老师查字典知道“余”表示剩余的,多出来的,余数就表示剩下不够分的数。
(6)竖式计算
师:有了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这道竖式计算出来。
生进行竖式计算。
师:你列的竖式是否正确?数学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我们走进课本,用心阅读51页例2图。
边读边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几?怎样知道的?B、23下面的数是几?它是怎么得到的?C、余数是几?是怎么得到的?
D、你知道余数表示什么?(课件依次展示)
小结:我们可以得出除法竖式计算三部曲:商、乘、减。(课件)
(7)展示竖式。
2、练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1)小试身手
(2)知识城堡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学习例3
(1)探究关系:如果刚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会列式计算吗?
(2)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题目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得越来越快啊?有什么窍门吗?
(4)小组合作:
师: A、请观察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B、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桌讨论,再互动交流)
追问:为什么余数是依次增加了?(一个量在变,所以改变了另一个量。原来被除数在变,会引起余数的变化,被除数每增加1人,余数就会增加1。)
2.归纳总结:所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反过来怎么说?
3、智慧冲浪:
(1)下面这样计算,对吗?错在哪里?
(2)知识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课堂总结,交流释疑: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开心小游戏:猜手指
猜手指游戏是几个数字在循环?列式就是:( )÷5=( )…,这个游戏主要看余数:如果余1,这个数会落在大拇指上;如果余2,会落在食指上;余3,落在中指上;余4,落在无名指上;会不会余5?如果没有余数,就落在小指上、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快速进行猜手指游戏了吧?(和同桌互做两个,学生根据结论,做游戏验证。)
2、智慧小博士。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统计与可能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统计与可能性》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打好铺垫。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知识与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本班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知识点不单单是统计就可以了,还要进行分析,为什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占总数量的多少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学中做 ”, 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在问题解决,拓展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根据周长的含义,应用图形的边的特征进行探究。因此,本节课注重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激发兴趣,鼓励探究。
本节课通过具体情境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究,通过动手量一量,动笔算一算,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样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针对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照图形,说出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实际意义,以数形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体会数学的抽象与简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相同规格的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创设情境。(课件出示)
(1)让学生观看课件后思考: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别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谁走得远呢?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要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才能知道)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既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践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计算美羊羊走了多远。
(2)组织学生汇报各组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 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用2个长加2个宽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算式是6+4+6+4=20(厘米)。
方法二 用6×2算出两个长的长度,再用4×2算出两个宽的长度,最后把它们加起来,算式是6×2+4×2=20(厘米)。
方法三 先算出一组长和宽的长度和,因为另一组长和宽的长度和与这一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算式是(6+4)×2=20(厘米)。
(3)引导学生概括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①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对算法进行优化。
(学生讨论之后,认为方法三最简便)
②引导学生根据方法三的算式,尝试用文字表述出来。
(学生讨论,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③师生共同概括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计算喜羊羊走了多远。
(2)组织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方法一 可以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算式是5+5+5+5=20(厘米)。
方法二 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算式是5×4=20(厘米)。
(3)引导学生讨论并概括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然后汇报。
教师根据汇报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比较美羊羊和喜羊羊谁走得远。
(学生汇报:20厘米=20厘米,美羊羊和喜羊羊走得同样远)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这些方法,我们发现:要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巩固知识,综合运用
1、完成教材85页“做一做”1、2题。
2、完成课堂活动卡。
设计意图:适时地进行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7页1、2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淇淋,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淇淋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与以前学习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难点是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简便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以旧知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旧知有效迁移。
在教学例6时,引导学生借助笔算乘法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与以前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一样的,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2.加强比较,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
本节课在展示交流的环节中注重突出两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虽然两种方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同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第二种方法的算理,加深对简便算法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1.出示口算题并计算。
30×3400×250×63000×2
2.引导学生观察口算题,说说发现了什么。
(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位数,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3.学生交流口算方法并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6。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渗透“每套280元”是单价)
(2)明确怎样列式“求一共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式为280×3)
2.探究解题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生独立试做,师巡视)
方法一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在积的个位上写0,这个0起占位作用。
方法二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方法二对不对?为什么?
(方法二是对的。因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可以用0前面的数先乘一位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所以笔算时也可以用0前面的数先乘一位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引导学生比较以上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不同点:方法一是按照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方法二是用多位数0前面的数先乘一位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4.引导学生讨论用方法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6
一、复习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的例3和第5~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课时目标:
1、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生通过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黄、蓝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用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圆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种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并汇报。
3,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课件演示三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中的填空。并说一说填写的依据。
2、提问: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后,小组交流算法。
分小组汇报算法,并说说算法的依据。
3、小结算法:82=4,并着重提醒学生,“倍”不能做单位。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说说判断的方法和依据。
2、“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动,先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在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并说说题意,先连一连,再填空,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统计学生用“倍”做单位的情况,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倍”不能做单位。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1、这节课我们了一个新朋友“倍”,说说你对它的认识吧。
2、“倍”为什么不能做单位?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学到的周长知识解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解目标:
(1) 知道求某一图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数据并会测量。
(2) 根据已知数据或测量出的数据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的周长。
(3) 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初步会简便运算。
(4) 知道周长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图形的周长。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要分清每条边长是多少米,再根据数据特点选用简便方法求周长。
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探索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
突出重点的策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分清每条边长是多少米;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选用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的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原因分析:
1、未充分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计算。
2、对乘法意义不熟练。
解决策略: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各种算法,并加以比较,充分感知和体验到哪种算法最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周末都有些什么活动?
学生介绍自己的活动。
师:淘气上周末去公园。到门口他仔细研究星湖导游图。(出示插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游园
1、提炼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这条小路有多长?
2、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师:我们可以把小路看成一个六边形。求小路有多长就是求六边形的周长。
(1) 独立思考。
240+200+560+190+200+410
(2)交流反馈:可以根据数据特点简便计算。
3、小结求六边形的周长方法:将各边的长度加起来。
三、拓展延伸
1、三角形的周长计算。
淘气游玩小湖又看到“吊车”(出示吊车图片)他被吊车的铁架吸引住了,他想:“这铁架是三角形,要围城这个铁架要多长的铁棒呢?”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要求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数据?
学生回答后,出示三边的'长度。
学生计算。
3、四边形周长的计算。
(1) 师:淘气家门前有一个大花园(出示图片)这个大花园的围栏有多长?需要什么数据?学生回答后给出数据,生独立计算。
(2) 汇报不同算法。
4、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出示一正方形,要求它的周长该怎样算?(测出一边的长度再算)
汇报算法。
四、实践活动。
师:同桌合作算出你们的笔盒的周长。(先思考需要哪些数据,再想怎样算,最好是简便算法。)
五、巩固练习。
书P46 算一算。
本课相关练习题分析:
练习六第1题: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直接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而求梯形的周长却不是这样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学习新知:
1、出示独立学习任务单:
请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钟的哪一根指针叫做秒针吗?你知道它是怎样计时的呢?
(1)通过观察,我知道秒针是钟上的那一根。
(2)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从12走到1就是走了秒,从2走到4走了秒。
(3)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钟。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同时板书: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钟有多长。
(1)拍手练习:跟着钟表的“嘀嗒”声,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事呢?先试一试,再告诉同桌。
3、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4、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钟里做几道口算题呢?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
3、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
1分钟写()个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绕操场跑1圈,_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标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校园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的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因此,具体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标准》,仔细分析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
每个学生都准备6cm和 3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8 cm长纸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出示以下两个图形。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长+宽+宽,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3、教师揭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
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教学
(1)摆一摆。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长6 cm和3cm的各两根),用4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2)指一指。摆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2个长和2个宽)
(3)提出问题。
教师:看着围好的长方形,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自主探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
(5)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长+长+宽+宽)(2长+2宽)【(长+宽)x2】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6)比较、交流以上几种算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第③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再让学生说一说式子中6+3表示什么(长+宽),为什么要乘2?【(长+宽)的和的2倍】
(7)归纳公式。想一想: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教学例2
(1)过渡:我们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
(2)出示例4的图。教师:这个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
那么,周长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
例4,正方形的周长=5+5+5+5=20cm,公式=边长x4=5x4=20cm、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 .教科书第8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题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上台板演,画出设计图,一共排三行,每行6个正方形。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花边最少。
(4)深化认识。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想法?
四、继续巩固练习
1、第6题
(1)打开第88页
让学生画出图形,然后求它们的周长。
(2)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第8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它的周长。
(2)全班交流。让学生板书计算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10题
(1)让学生画出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
(2)计算所拼的图形的周长,教师巡视。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2
学习内容:教材86页例7、练习二十部分练习题
学习目标:
1、正确地进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12×4200×31200×4×3120×4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二、问题呈现:
1、出示情景图和例7。科技节到了,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三、自主互动: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尝试计算。师巡视。
师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在练习本上试做,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反馈展示
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五、质疑探究
1、生解释算法一: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由于第一个乘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2、生解释算法二:把280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教师:刚才大家说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真是些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大家的两种算法都很好,比较着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3、师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4、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六、训练达标:
1、做一做
420×6370×5130×9260×7
2、把乘得的积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3、王叔叔平均1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
引导学生发现“1000千克的机器,已经是1吨了,和它同车的机器质量不能超过1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课本第34页第5题。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学生总结,进一步回顾和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会看日历,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在“看日历”的情境中,主要通过学生查阅日历上星期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查阅日历的基本方法,即:找月份----找日期----找对应的星期几。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排了“找一找”的活动内容,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期。“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有很多的经验,通过填写各月份天数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各月天数的规律,再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看日历,并能从中找到我国一些重大节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
(2)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知识的情感,以及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看日历。
教学难点:识记大月、小月。
教学准备:年历、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谜语:桌上一本书,三百多来页,读完这本书,家家过新年。(谜底:日历)师:对,日历不仅可以帮我们看日期,还帮我们记录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回顾一些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播放课件)师:这里记录事件发生时用了那些时间单位呢?(年、月、日)其实年月日与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认识年、月、日
(1)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什么?(在小组内说说)学生可能会说:今天是几月几日,一年12个月,一年365天----------【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和整理自己对年、月、日已有的认识,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完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日历或附页1中的日历看看一年是12个月吗?
(3)认真观察20xx—20xx年的日历,看看每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4)将20xx-各月份的天数填在表格中,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说给你同伴听)
(5)交流汇报结果。
2、认识大月、小月
(1)介绍大月、小月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是个特殊月。
(2)请同学们说说每个年份中有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
(3)给表中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4)2月为什么不涂色?
(5)数一数: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各有几个?
(6)师小结: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合起来是12个月.【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构建的学习活动,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现规律,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此时,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小结,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梳理。】
3、记忆大月、小月师:同学们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将你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听。
(1)只记住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例:记住小月4、6、9、11月,不看2月,其余的月份都是大月。
(2)以7月和8月为分界点:7月前单月是大月,8月后双月是大月。
(3)介绍左拳记忆法。
(4)介绍歌谣记忆法。【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各月份的天数,再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方法。教材中呈现的两种方式“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目的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月份的特点。其他两种加以补充,目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应用巩固
(1)老师出月份,是大月的说红苹果,小月的说青苹果。
(2)下个月笑笑就要过生日了,你能告诉我笑笑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吗?
(3)同学们,你的生日是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再一次经历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5、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1)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a,日历上共有()个月份,每个星期()天,今天是()月()日,星期()。
b,本月的第1天是星期(),最后一天是星期(),下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
c,国际儿童节是()月()日,星期()。
d,()月()日是教师节,星期()。
e,()月()日是国庆节,星期()。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大节日?说给你的同学听听。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4)课件出示一些重大节日。
6、出示有关时间的谚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从年历中查找指定日期的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节日,同时提醒学生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
三、师归纳总结
1、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年、月、日里有很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去探究,只要大家有一双数学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甜蜜果实。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旗杆的高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硬币的厚度。
思考;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三元到丰都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汽车时速表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30千米。
C图3;公路上的里程碑。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周转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6000米=( )千米
四、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新庄小学操场:这是新庄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两圈半是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算一算两圈半是多少米?然后展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400×2=800(米) 800+200=1000(米)
1000米=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1千米(公里)=1000米
学生齐读。
想一想:从校门口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千米?
五、做一做
再次体验1千米的长度?
(1)三元中学操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元中学,你知道沿着它跑道走一圈时多少米吗?老师做了实地测量,是2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指名回答:5圈)
(2)星期天,杨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校门口出发一直医院背后,大约是1千米。
(3)从校门口到向家坝铺的水泥路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六、实际运用
小帅在早锻炼,跑一圈2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后,再展示交流。
200×5=1000(米) 1000米=1千米
七、拓展训练
改一改:
(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
20xx年12月5日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广场放风筝。”丁丁说:“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73页练习十五的第7-9、11—12题。
教学目标:
1、复习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练习课。在上一节课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把学习内容适当的记录下来。
1、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例:30×5 200×3
怎样能又准又快地计算? 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注意末尾的“0”。)
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开火车算,大家判断;
60×8 20×9 600×2 90×9
700×5 200×4 70×7 300×9
增加难度:一人出题,一人算; 口算后针对学生情况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开火车、两人分工的游戏,同学们都能够又快又准的算出来,真棒!
2、估算: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生:忘记近似数、忘写约等号。
师:把两位数、三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
例:108×3 ≈300 303×2≈600
让学生互说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基本练习:
1、口算。
(1) 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60×7 700×3
(2)练习十五第8题
2、估算: 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
3、完成练习十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析。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认识和能力。)
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五第11题: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2、练习十五第1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设计意图:在保证所有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轻松过关。
90×6 450-80 500×8 80×6
200×6+200 200×3 20xx×3 400×5
2、我能估算。
49×4 38×8 131×4 287×7
3、灵活解决问题。
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我告诉大家曹冲用了8块大石头,每块石头大约有490千克左右,请问大家,这大象大约有多重呢?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进行个别指导。)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口算乘法,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设计意图:注意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1.情境激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让学生在“蚂蚁做操”的情境中抽象出点子图,借助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2.引而不替,突出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适当地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将点子图与竖式计算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表格、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蚂蚁做操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同桌间说一说在情境图中你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
师:根据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尽量把问题表述完整: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2.让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口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口算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要用竖式计算乘法。(板书课题:蚂蚁做操)
设计意图: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口算方法的同时,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圈画点子图。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圈算,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重点理解教材中呈现的第三种圈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圈的,又是怎样算的,将每一步口算过程与点子图中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借助点子图直观地理解这种口算方法: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3)总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的是笔算乘法,也就是乘法的竖式计算。(板书)
(4)尝试用竖式计算,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演完整的竖式过程。随机提问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5)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在表格和点子图中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计算过程。
2.学习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师出示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引导学生想: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
3.师小结竖式计算的过程。
(1)书写格式: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第二个乘数4,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个乘数的左边,然后画一条横线。
(2)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3)学生自由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213×3。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方法,再指名汇报。
(注意:对于口算的学生要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对于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要说清楚每一步计算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圈画点子图、研究笔算算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后对除法学习的进一步拖展和延伸,是对除法意义的又一次认知,同时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安排观察和操作活动内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含义,余数的产生是实际需要的,他与所分物体的多少和分成几份有重要的关系。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提问题,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这节教材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能整除的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使学生接受新的知识。
3、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他们对余数的现实有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对余数产生的意义缺少深刻的数学思考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从现实的情景中,把有余数的这一数学现象剥离出来,结合现实背景来具体思考余数产生的意义以及和除法之间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②.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③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实际背景,明白余数的意义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统计与可能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统计与可能性》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打好铺垫。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知识与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本班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知识点不单单是统计就可以了,还要进行分析,为什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占总数量的多少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学中做 ”, 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在问题解决,拓展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标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校园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的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因此,具体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标准》,仔细分析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世上有件宝,黄金买不到。一去不复返,愿你珍惜好。)
师:关于时间的知识你们回家复习了吗?那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你复习的怎么样好吗?(让学生认读时刻)把你们画的表拿出来,相互看一下,比一比谁画的好?师巡视把画得好的贴在黑班上展示给大家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
打开教科书第59页,观察主题图,这是在哪儿?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人们在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生:1秒很短。生:特别短。生:滴答一下就是1秒。)
三、观察探究,建立时间概念。
1. 观察表针(出示一个钟面)
师:老师带来一个表,请你们看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你能不能给同学们指指看?(能)快,走到前面来。(每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12个大格一共就有60个小格。)他说的好不好?钟面上还有什么?(还有三个指针)
2. 认识时分秒针走动
师:钟面上三个指针的长短粗细一样吗?我们看钟面上这个最短的针叫什么?(时针)时针转动一大格就是1时,时针表示时。(师把“时”字贴在黑板上)黑色的长针叫分针,分针转动一小格就是一分钟,分针转动一大格谁知道是几分钟?转动两个大格呢?转动一圈是多少分钟 分针表示分。(师把“分”字贴在黑板上)
师:除了这两个针外,还有一个针在转动,这个针最长最细,它叫秒针。
师:请观察,秒针动一下就是走一个小格,走一小格就是一秒。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在1秒钟里做点什么呢?
生1:一秒钟可以打开电视机的开关。
生2:看电视时可以调一个台。
生3:可以呼吸一次。
生4:可以站起来。
生5:一秒钟脉搏跳2下。
(2)1秒钟你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师:同桌的孩子互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师: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生1:一秒很短。
生2:是太短了。
3. 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师:了解了这些,你现在又想说点什么呢?
生1:想不到一秒钟还能做很多事。
生2:一秒钟也很有用,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短短的一秒钟却是那么有价值,因此,时间很宝贵,连1秒钟都不能浪费,对吗?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咱们中国有一个闻名世界的飞人,知道是谁吗?(出示图片)刘翔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12秒91。短短的12秒91,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就产生了一个世界冠军,刘翔简直太了不起了。如果他慢上一丁点儿,获得金牌的人还会是他吗?因此,1秒,对他来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我们要分秒必争、争分夺秒。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和秒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生1: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2: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3:过马路的红绿灯倒计时也是一秒一秒的。
生4:电子表上有秒。
师:是啊,咱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4. 认识几秒。
师:现在请想一下秒针走一大格是多少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数出来秒针走了5下。生2:不用数也可以知道,因为秒针走了1大格,每一大格有5小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5小格就是5秒)走六个大格呢?
师:想一想,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秒针走一圈是60秒)秒针表示秒。师把“秒”贴在黑板上。
5. 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师:时分秒是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请看钟面上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有一天,这三兄弟在钟面上交谈,时针和分针要进行跑步比赛,请同学们观察,时针和分针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看他俩谁跑得快?(师演示)时针跑了多远?(时针跑了一个大格)时针跑一大格是多长时间?(时针跑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跑了多远?(分针跑了一圈)分针跑一圈是多长时间?(分针跑一圈是 60分)想一想60分和1小时之间有什么关系?(相等)所以我们就找出了时和分的关系:把1时=60分贴在黑板上)1时=60分,2时=( )分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时=60分,两个60加起来就等于120,所以2时=120分)分针和时针比赛完后以后,秒针也来参加比赛,秒针要求和分针一起赛跑。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当秒针到12时比赛开始,(好,开始。 比赛时间到)分针跑了多远?(分针跑了一个小格)分针跑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跑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跑了多远?(秒针跑了一圈)秒针跑一圈是多长时间?(秒针跑一圈是 60秒) 1分和60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回答)(师贴1分=60秒)1分=60秒,3分等于( )秒?谁知道?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分=60秒,3分就是3个60秒相加等于180秒,所以3分等于180秒)他说的好不好?(非常棒)
四. 活动体验
1. 感受1分钟
师:60秒也就是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咱们来个一分钟的体验活动,好不好?
(1)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项活动,有的是写字,有的是口算,有的是写数字。现在从抽屉里拿出题单看一看自己要做什么,尽快作好准备。问学生:写字的同学是哪些?做口算的呢?写数字的呢?
生活动后汇报,师给予评价:孩子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
(2)刚才我们是静静地体会一分钟,现在咱们来点可以动的,好不好?每个大组选一个孩子表演拍球、跳绳,其余学生数数。(生活动后汇报,师分类给予评价,突出相同的一分钟,做得多的速度快。)
师:这一分钟里,我们可以拍几十个球,跳几十下绳,一分钟的价值挺大的。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40个)。在这40分钟里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画苹果 写字 写数字 做蹲起 背古诗 背诵乘法口诀 做口算题 要求:听我计时。)
五. 巩固新知
师:学了知识,还要会用它解决问题,我们来比一比谁掌握得最好。
1. 书63页第1题,请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 排名次说明理由(学生独立讨论完成)
六. 总结全课,谈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秒钟!
师:孩子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积累起来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
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同学们也曾亲身经历过。周老师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乐场为切入点,分别出示了缆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和升降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
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周老师以童趣的小蚂蚁搬运食物为模型,依次呈现小蚂蚁运豆子、小蚂蚁运薯条和小蚂蚁运三角形饼干的。场景,对应数学中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图形的平移。巧妙的设计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完善和提升。周老师将本节课的难点分层攻破,并在每一层次中加以相应的练习。其中周老师选取的松树图、蘑菇图、电脑图和小船图的平移描述,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独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时强调先要找出一对对应点,再数一数格数,轻松解决难点。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了“独立探究、讲授、踊跃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孩子们及时内化了新知。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内容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如果本课教学时,没有动态素材的呈现,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研究平移距离时,课件上动态演示了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三角形的平移,以此验证之前的探究结果,突破了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时,动态呈现了富有情趣的练习,提高了练习的乐趣。
周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教学的有效与快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本节课按照教材安排还有一个环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个部分周老师把它作为了课后练习,没来得及讲。讲授,踊跃交流的结果必然导致课堂时间不足,不知道在教学时该如何把握?作为一节公开课,我很想看到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本节课中似乎没有呈现。在课的结尾,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平移的实际问题去解决,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或者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些平移的花边等,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生活美。可能我的观点还比较肤浅,我将把握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分数。
二、教学例题
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交流,展示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如果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个桃。
如果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比较。
讨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刚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应用
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游戏,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刚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比较: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游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操作、想象等活动,会将三角形按边分类,并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量、猜、想象等活动进一步辨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3.在操作、辨析等活动中初步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教学重点:三角形边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搭三角形的小棒、PPT
教学过程:
引入
师:看PPT,这3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生1:三角形
生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对啊,这些都是三角形,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不过今天我们是按边来分类。
出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新知探究
动手操作:搭三角形
要求:(1)想一想用哪三根小棒
(2)搭一搭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讨论交流,归纳分类
把搭的不同的三角形展示到黑板上
师:想一想,这么多三角形,你准备分为几类,怎么分?
生1:分三类没有边相等的分一类,有两条边相等的分一类,有三条边相等的分一类。
生2:分两类没有边相等的分一类,有边相等的分一类。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第二种想法)师:指着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能不能说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生:可以
那你们觉得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几类?
两类:有两条边相等的分为一类,没有边相等的分为一类。
学习三角形的名称和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同学们想知道,这些三角形我们叫它们什么三角形吗?
(1)自学课本P58
师:没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通过练习,巩固概念
归纳小结:有2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这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做底,底所对的角叫做顶角,腰和底所夹的角叫做底角。有3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的分类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名称,那这回谁能把三角形按边的分类来说一说:
三、动手操作,再次探究
1.等腰三角形可能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学生动手操作(2)上来展示(3)交流
发现:等腰三角形三种都有可能,媒体演示。
2.等边三角形可能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学生动手操作(2)上来展示(3)交流
发现:等边三角形只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媒体演示。
动手折一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师: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那能不能说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不行,因为还有不等边三角形。
总结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要问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0
一、复习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学到的周长知识解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解目标:
(1) 知道求某一图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数据并会测量。
(2) 根据已知数据或测量出的数据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的周长。
(3) 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初步会简便运算。
(4) 知道周长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图形的周长。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要分清每条边长是多少米,再根据数据特点选用简便方法求周长。
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探索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
突出重点的策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分清每条边长是多少米;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选用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的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原因分析:
1、未充分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计算。
2、对乘法意义不熟练。
解决策略: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各种算法,并加以比较,充分感知和体验到哪种算法最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周末都有些什么活动?
学生介绍自己的活动。
师:淘气上周末去公园。到门口他仔细研究星湖导游图。(出示插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游园
1、提炼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这条小路有多长?
2、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师:我们可以把小路看成一个六边形。求小路有多长就是求六边形的周长。
(1) 独立思考。
240+200+560+190+200+410
(2)交流反馈:可以根据数据特点简便计算。
3、小结求六边形的周长方法:将各边的长度加起来。
三、拓展延伸
1、三角形的周长计算。
淘气游玩小湖又看到“吊车”(出示吊车图片)他被吊车的铁架吸引住了,他想:“这铁架是三角形,要围城这个铁架要多长的铁棒呢?”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要求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数据?
学生回答后,出示三边的长度。
学生计算。
3、四边形周长的计算。
(1) 师:淘气家门前有一个大花园(出示图片)这个大花园的围栏有多长?需要什么数据?学生回答后给出数据,生独立计算。
(2) 汇报不同算法。
4、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出示一正方形,要求它的周长该怎样算?(测出一边的长度再算)
汇报算法。
四、实践活动。
师:同桌合作算出你们的笔盒的周长。(先思考需要哪些数据,再想怎样算,最好是简便算法。)
五、巩固练习。
书P46 算一算。
本课相关练习题分析:
练习六第1题: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直接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而求梯形的周长却不是这样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学例2)
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
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
(板书:2个4根,3个4根)
揭示倍的含义,指出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生解答时,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①出示例3,问: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②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为什么?
③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拍手游戏。
师拍表示一倍的次数,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表示几倍的次数。
2、76页“做一做”。
3、78页第1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倍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此课教学,我在研读本课教材的基础上观看了本课的配套课例录像。在课例中,教师整个教学的预设是很精心的,体现了:1、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2、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值得我在教学中学习的方面。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节数学课的主要探究活动 “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能如何发挥探究学习的实效性?由此对探究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个探讨。
【课例片断】
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
生1:长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来。
圆形可以用线绕一圈作个标签,再量绳子有多长。
师:他刚才说了两种测量方法,一种用尺子量,一种用线量。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
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始小组活动。
活动中教师提示:完成的小组想想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想想怎么汇报。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生1: 用绳子绕一圈,再量绳子的长。
生2: 用尺子量出一条边长,再乘以4。
师追问: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点?(四边相等的特点)
生3: 用尺子分别量出三条边的长,加起来。
生4: 量一条边,数有几条边就乘以几。
生5: 沿尺子滚动就可以流量出周长(操作一遍)。
师追问:所有图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吗?
生齐答:可以。
师让生尝试用此方法测量,证明可以。推测也可以。
师又出示,引导学生发现: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适合。
师:刚才我们用尺子、用绳子、用滚动、用计算的方法测量出周长。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师小结:在测量时,用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比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测量比较准确。
【反思】
在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共同指向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正确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预设与生成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善于抓住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发挥自主探究的应有作用。
1、科学预设活动程序
教者科学分组、科学分工,科学选材,认真预设师生互动的程序,一切预设都讲究策略方法,其生成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合作学习开展有条不紊,每个组员各尽其责,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整个过程都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可见,有怎样的预设就会有怎样的生成。在本课例中,在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时,小组成员懂得分工协作,活动有序,由此可体现科学分组和科学分工。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测量周长的图形形式多种,有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有不规则的月亮形、树叶形等。这样科学选材就自然生成了学生的多种测量周长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了用尺子量、绕绳子、滚动法等测量周长的有效方法。
2、及时捕捉生成促进预设
在课例中,学生上台汇报交流所测量周长时,有两处生成教师捕捉得很好。一处是对正方形周长的测量。当学生发现只用测量一条边乘以4就可以得周长时,教师及时提升这一方法的原理就是“抓住了正方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周长计算作好了铺垫。第二处是学生操作汇报圆形可以用滚动法测量时,教师及时追问:所有图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吗?引导学生继续讨论滚动法测量的适用性。由此引出“有凹凸不平的图形就不适合用滚动法测量”的结论。这正是教师恰当把握学生的生成,从而能将预设问题推向更有科学性和深度的结论。
但是在本课例的探究活动中,也有几处让我们斟酌的。当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时,学生的很多操作是不科学规范的,而教师只提示“完成的小组想想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想想怎么汇报。”。这就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生成,错过了科学指导的机会。还有当学生发现五角星、月亮形不适合用滚动法测量后,教师在总结测量周长方法时,也没有将生成的结论加以提升运用,只是泛泛而谈“选择比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测量比较准确”。由此可见,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在预设之外的。因为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思维、知识、经验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会呈现丰富性、多变性,这就决定了教学生成可以是丰富的,多变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大力度研究儿童的认识规律,个性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及已有知识经验;加深对教材的研究,反复推敲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生成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教学活动预设的发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教学例1(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量出100米,通过走一走感受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四、课时安排:7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3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的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⒈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课件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而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丰富的情景中,开动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七、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接触过这些数量关系,只是没有概括总结出有关的术语,如果创设一种情景,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八、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生:重量单位。
师: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生:千克、克、公斤、斤
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1千克=1000克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师:我们帮助曹冲称大象用这些重量单位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为什么不合适呢?
生:因为大象比较重。
师:嗯,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重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学习完了这个新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可以帮助曹冲解决问题啦。
(设计目的: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吨有多重呢?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真不错,但是不够那么精确。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袋大米,一袋大米重100千克,那么,十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呢?
生: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那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一吨就等于一千千克,也就是说这十袋大米重1吨。
师:你们都知道吨和千克的关系了吗?
生:知道了。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1名同学重25千克,10名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呢?
生:10名同学重250千克。
师:你们的计算能力可真强。那四十名同学重多少千克呢?
生:四十名同学重一千千克。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都是计算的小能手。那这40名同学重多少吨呢?
生:重一吨。
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快啊。同学们都已经理解了吨和千克的关系了,那你们知道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吗?
生:鲸鱼,大象,还有一些很大的东西。
师: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师:你们都看到老师展示的图片了,老师想问一个问题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等会儿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
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设计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我们之前也学过其他的重量单位。现在老师是把这几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你们能分清楚他们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西红柿有150克
西瓜有3千克
一头大象重7吨
一条鱼有2千克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真不错。这节课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些什么呢。
生:我们学了吨,还知道了吨和千克的关系。
师:称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和大宗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生:能,用吨来测量大象的重量。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九、板书:
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