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百胜镇中心小学校:周显锋
一、教材简析
这首词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六单元中的一首词,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田园诗作之一。词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二)、能力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词、默写词
(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善于感悟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
2、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教法、学法
创设情景法、自读自悟法、情感诵读法、想象理解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读。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相信你们也积累了不少,老师来考考大家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学生会异口同声“愿意”。
师:留连戏蝶时时舞——,几处早莺争暖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水护田将绿绕——(学生回答下半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古诗词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读通词
1、学生自读词。
(1)、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曾遭贬职,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2)、简介诗人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这首《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是作者罢官回乡时所作。(3)、交流讨论:说说词中描写了那些事物?
2、学生带着情感再齐读词。
(三)、读懂词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自读自悟,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起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2)、交流: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 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3)、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4)、多媒体煽情:媒体展示夏日夜景。
(5)、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2、品读下阕
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引导想象:(1)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2)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3)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的喜出望外之情。)
(四)、读透词
1、齐读词
一边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词图合一,身临其境。
2、感悟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词。
(五)、拓展训练
1、选词中的一句话,用画笔画出来。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附: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农民生活
第二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单位:枝柘坪中学
执教者:李顺波
教学内容:(选自小语第十一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打印课文分发;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欣赏、谈话导入
二、南腔北调应有调
1、齐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这首词,听课件录音。
3、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读,齐读。
5、读出节奏。
三、释文怎能随意取
1、作者词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呢?
2、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填一填
3、满岭夜色关不住
①范读上阕,齐读想像,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几幅相关图
②读中想像
走在黄沙岭的路上,清风送来阵阵稻香,蛙声此起彼伏,词人不禁联想到------我们不禁联想到------让我们再次感受诗句------
4、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范读,齐读想像画面
刚才点点繁星在哪儿去了呢?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
②出示课件画面: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人此前走过这条路没?茅店在哪儿?为什么没找到? 让我们再想像这幅遇雨寻店图,齐声朗读感受吧。
四、字字句句总关情
1、读上阕,感悟“喜”:范读,作者看到这美好的夜景,心情怎样?(赞喜)此情此景,作者联想到丰年,心情又怎样?(欣喜)
2、读下阕,感悟先“急”后“喜”
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人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词人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五、诵之行云流水
1、感情朗读
2、配乐朗诵
3、看图吟诵 六、一枝红杏出墙来
1、背诵。
2、诗歌创作:
七、循序渐进你能行(选择一项你喜欢的作业)★A.请把这首词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来。
★★B.如果你想画,拿起你的画笔,画一幅简单的夜行黄沙道图。★★★C.如果你想背,你可以背诵《清平乐·村居》 ★★★★D.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并背上几首。
★★★★★学完这首词,如果你也想写诗,那就大胆地行动吧!
第三篇: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词。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反复吟咏,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能不能接受挑战?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的词作,题目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齐读课题,自主解题
提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4、介绍黄沙岭及作者
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本文作者辛弃疾,在那儿闲居多年,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词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词。
二、初读,感受诗情
1、指名学生读
2、听录音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师生合作表演读
三、自读自悟,感悟意境——上阕
(过渡)盛夏之夜,月明星稀,作者漫步黄沙道中,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与辛弃疾为伴,与他一同走过夏夜的黄沙道。
1、学生自读上阕
2、交流
师:从上阕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是月光明亮,惊动了在枝头栖息的鸟雀;清风吹拂,半夜里蝉儿鸣唱。师:黄沙岭的景色多么迷人啊!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读: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展现的画面是: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仿佛在谈论着丰收的好年成。
师:稻花香里说丰年“说丰年”的是谁?在说什么?(指名说)师:各人见解不一样,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师:让我们带上我们的想象,带上我们的好心情读一读上阕。
四、自读自悟,感悟意境——下阕
师:默读下阕,看看能读懂什么?(生自由学习下阕)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从这句话可以想象,辛弃疾遥望天空,尚有七八个星儿闪烁。忽然,山的前边,有轻微的雨儿飘落。生: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我仿佛看到了辛弃疾,在土地庙的树林旁,拐了个弯儿,溪上的小桥一过,看到了熟悉的旅店。
师:同学们,读到“忽见”,有什么感受?
生:“路转”说明道路非常的弯曲。因为树木茂盛,道路弯曲,辛弃疾当然找不着旧时的茅店,所以在十分着急中“忽见”。师:能联系实际,合理想象,真棒!阵雨来临,天黑乎乎的,旧时茅店很难找,辛弃疾非常着急,可忽然看到了!师:辛弃疾欣赏月夜,呼吸稻香,一路陶醉,可意外的雷阵雨使辛弃疾十分焦急,忽然,旧时茅店意外地出现了。齐读!生(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这一阵子词人是什么心情? 生:由焦急变为惊喜,因为在雷阵雨到来之前终于找到了茅草店。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陆游有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没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的正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下阕吗?(生齐读下阕)
五、整体感悟
师:与词人一路同行,有何感受?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一个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洁,清风吹拂,辛弃疾走在黄沙岭的路上,两边是茂密的树丛。忽然一只鹊儿被惊醒了,扑腾着翅膀。青蛙呱呱地鸣唱,稻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可是,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月亮,只剩下天边闪烁的几颗星星,山的前面飘落点点雨滴。词人着急起来,他加快步伐,走出树林,跨过一座溪上的小桥,咦,前面的土地庙旁出现了以前熟悉的那间茅草店。
师: 这首词描写了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再次带着欣赏的目光,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词(生齐读)
六、改写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词人笔下田园风光的夜晚独特的美,能不能展开联想与丰富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七、背诵课文
这首乡间夜行曲让我们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愿这美好的境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咱们试试把这首词背下来,不能背的也可以看看书。
八、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
情
乡村夏夜
喜悦热爱
第四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简介作者、时代背影。
语言导入: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已经会背诵不少诗词。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这节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介绍诗人:(出示诗人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哪首词?能背出来吗?(《清平乐·村居》
3、你对他还有其他了解吗?辛弃疾,号稼轩,是我国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上绕闲居多年。)
是啊,听说,上绕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好。辛弃疾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诗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一首词。叫《西江月黄沙道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4、板书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词牌名、题的意思、黄沙的位置)
过渡:这首词写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读一读。打开书本。
二、初读文,疏通字词、轻声朗读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文。正音,(现):读的时候,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齐读。生评价。
(2)读得真棒,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再出示词)
3、自由读。
4、齐读。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文,理解诗句意思。
、默读,自行解决诗句的意思。
A、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B、不懂的地方反复默读几次。、有疑问、不懂的地方作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你懂得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出示词语:别枝惊鹊鸣蝉说丰年七八个
两三点旧时茅店社林忽见)
有不懂的词意思吗?
(2)你懂得了哪句话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质疑一:
(1)指名说:谁在说丰年”?师质疑:你从哪看出是丰年?(出示稻花图)
学生回答(农民、诗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们,看到这一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你会说什么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们的对话?
(同桌自由选择表演)
请学生表演:(3)组:诗人与农民、青蛙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对话)
从刚才的表演,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说丰年,喜悦)
是啊,与农民相处了20多年的诗人,看到了农民将要丰收的景象,他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情不自禁高声吟道:男生读句子。
是啊,“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农民丰收之不容易啊,想到这,诗人又忍不住大声吟道:请女生读。
看,诗人多关心农民的生活,所以他给自己起的字号叫?(稼轩)
稼是什么意思:种植庄稼,从他起的号可以看出辛弃疾很(十分关心种庄稼)的人。他在黄沙岭还建有黄沙书院,为农民的子女读书着想。
质疑二:为什么为什么过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现在出现了会使词人觉得忽然呢?
小组讨论。
四。赏读,悟诗情。
、创设情境品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读懂了词句的意思,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南宋时,与诗人同行,一起欣赏那里的美景,愿意吗?(出示图)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黄沙岭,天已经黑了,走在黄沙岭的小路上,你看到什么呢?指名读。
2、汇报。
听完,看完,你有什么感觉?美在哪?,请你说说,你认为最美的地方,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3、学生汇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引导:美在哪?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惊、鸣),一,体会“以动衬静的写法。(板书:景美。请你来读读,你觉得怎么读好这句?(舒缓)
2、对比读:谁愿意挑战他,读得更美?给掌声。
五、总结。
引读: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在夜晚行走在黄沙岭上,看见了----(明月高悬)(绿树环绕)(喜鹊翻飞),辛弃疾不禁高兴地吟道――(齐读第一句)
闻到了和听到了-----(蝉儿轻叫)(蛙鸣齐唱)、闻到了(稻香扑鼻)丰收在即;喜讯远传,不禁欢快地唱道――全词(齐读第二句)
走着,走着,忽然骤雨将至,茅店立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道,不禁兴奋地唱道——(齐读三、四句)
六、写作指导
过渡:
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诗人笔下田园风光在夜晚独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战诗人,用现代文改编这首词,做一个现代小诗人。
你们想编吗?现在拿起笔来,写下来吧。
提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诗人来到了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想到了(),„„走着走着,忽然„„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到家,诗人忍不住挥笔写了《》:„„
温馨提醒: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优美的词句,可诗人的动作、语言、心情等,把当时的画面描绘出来。
七、布置作业。
一首美妙的词我们已经学完了,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份怎样的作业呢?(自选)、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2、把这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3、把词改写成美文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
(喜悦)关心农民生
第五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范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
东流完小 徐海兵
引入: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东流完小的徐海兵。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它是选自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首词。
一、说教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上饶时的一篇名作。它以自然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明逼真的田野风光图。
我对这节课的定位是:以诵读来“帮助”解析。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为三个字,即:读、品、悟 从教学目标的目标形式来说,即为:
1、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通过反复诵读和背景资料,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并会背诵。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可不要)
考虑到本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课堂活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品读词文,通过想象,把平面的词句想象成为一幅鲜活的画面,一幕立体的场景,进而理解词句的内涵,体会词中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台阶式备课要求、我们设立了三个落点教学模式。落点一:初读词,感知音律。
活动1:通过课前活动,让学生背诵已学过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同时为后面介绍词埋下伏笔。再请同学们观察题目,看和以往的古诗题目有什么不同,从而给学生介绍词有词牌名、题目,并理解课题意思,然后简介作者。
活动2:在活动1基础上再出示这首词,让学生读准读通这首词。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纠正“见”xiàn的读音,并通过出示带有节奏划分和押an韵字的PPT,来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这首词的节奏,从而感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落点二:理解词,读中入境。
活动1:通过播放配乐的朗诵,让学生初谈感受,并从景物引导出词人的喜悦之情。
活动2:出示上下阕,分别理解词句的意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努力的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互助交流,大胆发言,师生合作,在交流中不断的去深化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感受词中的意境美。如在交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时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美感,感受词人舒适愉悦的心情。读出夏夜的清幽;在交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时,让学生明白是青蛙在“稻花香里说丰年”,感受词人看到丰收在望的喜悦和惊人的想象力。
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数字入词的韵味,“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则让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体会词人的惊喜,读出词人的心情。活动3:通过古今对译读,去感受词中描绘的意境。落点三:诵读词,境中悟情。
在这个环节,学生已理解词意,进入意境,我们再带着词人的那份惊喜,播放带有意境的背景音乐,反复吟诵,从而体会词人的喜悦。
然后在出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到辛弃疾是一个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而喜悦,也为百姓的疾苦而伤怀的人,他被迫罢官,但还心系天下,他想为老百姓谋幸福,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种无奈心情。
最后,读一读辛弃疾的另一首词《菩萨蛮.稼轩日向儿童说》,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结束: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各位评委、老师们提出质疑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