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奇妙的效果》教学设计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第六册第一课 《奇妙的效果》
教 学 设 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属于第三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结合《课标》,本课体现了“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的要求。结合本课研究油水分离法的内容,教学的设计应重视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延续。教学方式有探究、体验、讲授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题及课时概述——《奇妙的效果》一课,是人美版教材第六册的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油水分离法的原理,并尝试运用油画棒与水彩颜色配合进行绘画创作。本课教学预计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了解油水分离法的原理、初步探究和体验绘画过程、总结操作步骤和要点”为主,第二课时以“运用油水分离法原理,结合总结的经验方法进行绘画创作”为主。本教学设计主要介绍的是第一课时。知识体系分析——油画棒具有颜色丰富、色泽艳丽、线条厚重、便于大面积涂色等特点,在本课之前,油画棒一直是学生最基本的绘画工具之一。在第一册第一课《涂涂画画》中,学生对各种绘画用具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其中包括水彩颜色。但正式将水彩色与色彩知识相联系,是在第五册的第一课《色彩滴染》中,在与《美丽的染纸》、《四季》两课共同组成的色彩单元中,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并使用了透明水色、水彩颜料、水粉颜料等工具,初步感受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之间的区别。
本册地位分析——本课与第二课《色彩斑斓的窗户》、第三课《画民间玩具》的关系,体现在共同组成了本册的色彩单元。但本课的重点体现在对油水分离法的掌握上,本课在色彩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体现在绘画工具的进步和绘画方式的变革上。
(二)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分析——本课出现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处于第二学段。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油画棒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对透明水色、水彩、水粉等绘画工具有初步认识,了解了三原色、三间色等色彩知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具备良好的绘画习惯。
可能遇到问题——急于看到油水分离的效果,忽视油画棒绘画表现的重要性,忽视构图饱满、线条优美等要求,造成作业效果不佳。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简单原理,初步掌握用油水分离方法作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实践的过程,使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感受油水分离法的形式美感,激发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善于发现和研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延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分析油水分离的原理,体验油水分离画法。
(三)教学难点。
探究用油水分离法绘画的方法和要点。
四、教学过程与资源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调试好多媒体设备,准备好课件、范画、演示用纸、油画棒、稀释的透明水色或水彩色(黑、绿、蓝)、美术书等。
学生准备:准备美术书、纸张、油画棒,小组准备好稀释的透明水色或水彩色(黑、绿、蓝),并按要求有秩序摆放。
(二)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老师想给同学们变一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播放《美丽的鱼》的课件,同时指导学生观察鱼的形状和图案。
谈话激趣:当我看到这些奇异美丽的鱼儿时,我特别兴奋,回来马上就画了一幅画,你们想欣赏我的作品吗?
出示范画:用白色油画棒在白色的纸上画出图案,远看是一幅空白的画面。
学生感到奇怪。
教师演示涂背景色(蓝色)的过程,呈现出美丽海底的画面。
板书课题: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到奇妙、神奇等。
教师板书课题——奇妙的效果(第一节)
【本环节教学意图】学生在第四册第十一课《海洋馆》的学习中,有关于鱼类的造型表现内
容,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热带鱼丰富的图案,创新思维得到锻炼,画面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结合本节课“使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出鱼漂亮的花纹”的作业要求,利用旧知导入新课,既是一种有效的复习和强化,同时达到提升作业效果的目的。教师通过演示作品呈现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作品的前后变化,感受到油水分离法的奇妙,有效激趣,揭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原理探究:提问:“谁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小组探究: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发给各小组各一幅同样效果的画,同时请一两名学生到前面来观察。学生
通过观察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够说出一部分原理。
提问:教师可根据学生发言继续提问:“为什么油画棒的笔迹不会被水彩颜色盖住呢?”
原理揭示: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对原理进行阐释说明——油画棒中含有生亚麻油等油性成分,水与油不相
溶,所以没被油画棒画过的纸会吸收水分,形成背景,被油画棒画过的部分不吸水会显露出来。运用这种
方法绘画,叫做“油水分离法”。板书:油水分离法
【本环节教学意图】教师组织小组合作近距离观察油水分离作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原理,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用科学性的语言介绍油水分离的原理,并板书强调本节课学习重点。画法探究:
1、关于颜色的探究。
提问:除了白色油画棒,还可以用其他颜色吗?除了蓝色的背景,其他颜色的背景可以吗?
指导看书:第2页,学生欣赏书上作品,并发表意见:可以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背景色也可以是其他
颜色。
出示范画:内容与书上的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主体物与背景颜色差不多,画面效果不好。
提问:在颜色的搭配上,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发现背景色要选择和主体物颜色反差大的。
2、关于用笔的探究。
出示范画:两幅同样内容的画。
提问:同样的两幅画,为什么一幅清楚,一幅不清楚呢?
小组探究:观察、比较并汇报:一幅油画棒笔触粗、重,效果清楚,一幅油画棒笔触轻、淡,效果不清楚。
教师小结:画的时候注意笔触要重、粗一些,为了明显可以反复画几遍。
3、演示范画。
教师演示画一幅范画,结合作业要求,说明。学生观察教师示范过程,注意老师提到的要点。
注意事项:可使用多种颜色油画棒画一条鱼,构图饱满。
使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出鱼漂亮的花纹。
根据背景色(黑、绿、蓝),选择颜色反差大的油画棒画。
【本环节教学意图】为了保障作品的最后效果,在实践前进行方法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颜色搭配的探究、油画棒使用方法的探究和演示具体的过程,多次运用范画比较的方法,从细节入手逐步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即“探究用油水分离法绘画的方法和要点。”
(四)作业内容和要求。
作业内容:用油水分离法,画一幅表现鱼类的画。作业要求:画一条鱼,构图饱满。
使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出鱼漂亮的花纹。
根据背景色(黑、绿、蓝),选择颜色反差大的油画棒画。
【本环节教学意图】结合演示范画的过程,提出明确的作业内容和要求。
(五)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体现分层辅导。
辅导要点:个别辅导——做到构图饱满,强调笔触,线条流畅丰富等。集体辅导——平涂背景色的方法,注意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
【本环节教学意图】学生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辅导,将本课的重点进行强调,指导学生提升作业效果。
辅导时,要注意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的结合,个别辅导可以关注不敢下笔、动作较慢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关注学生绘画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中发现比较普遍的问题再进行集体辅导。集体辅导不宜过多,过多会影响学生完成作品的进度,所以集体辅导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再结合个别辅导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点拨。
(六)作业展评。
展示方式:黑板展示。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结合的方式。自评、互评评价要点:构图是否饱满。
造型、线条是否有美感。
画面整体效果是否清晰。
师评要点: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中提到的要点,总结学生评价情况,并将部分作品中被学生忽略的优点进行补充点评。
【本环节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作品,评价作品的空间,师生共同营造健康激励的评价氛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困生的作品要肯定学习态度,挖掘优点,激发和延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七)课堂延伸
出示实物:一艘小纸船。
提问:小纸船放在水中一会儿就坏掉了,这里有油画棒,你能想一个好办法让它经久耐用吗? 学生探究:用油画棒平涂纸的一面,给小纸船加了一层“保护膜”。
课堂小结:我们利用油水分离法的原理,想出了一个这么好的方法。油水分离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绘画中,更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工业生产中。课后小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油水分离的现象。
【本环节设计意图】用油水分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科整合。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联系生活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五、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学习效果评价途径一:通过学生作业效果评价学习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基本掌握油水分离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作业是否体现了本节课对作业的要求。
学习效果评价途径二: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表现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是否有效,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注意观察和思考,学生在实践和评价中是否体现良好的习惯和素养等。
学习效果评价途径三:通过学生学习后的感受评价学习效果。学生对本课内容是否有继续学习的兴趣,是否产生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余活动的意愿,美术学习的兴趣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延续。
六、本次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一)从对比中促进观察——多个环节中,提供两幅范画供学生比较效果的不同,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较快较准地总结出探究结果。
(二)在探究中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范画分析、直观演示、分层辅导等手段,指导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强化重点,解决难点。
(三)从问题中理解原理——运用油水分离法的原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
以致用的能力和联系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延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四)在过程中及时评价——教师评价要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在对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及时反馈上,体现在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辅导和建议上,体现在对学生作业效果的激励性点评上,还体现在对互评过程中学生评价态度的积极引领上。
第二篇:奇妙艺术字教学设计
奇妙艺术字
教材分析:
艺术字是WORD软件中一个非常受同学们欢迎的文字处理功能,艺术字部分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很广泛,所以把它学好、学透非常重要。本课插入艺术字操作本身并不难,操作性技能比较强,鉴于部分学生会操作艺术字或有一定的艺术字操作基础,在学生既有知识基础上,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本课设计成为一堂完整的艺术字教学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艺术字的基础操作方法。
(2)通过探索式的实践,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讨的能力。(2)通过展示“艺术字”的神奇特效,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自己亲手设置艺术字对其修饰,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艺术字的能力。教学重点:
艺术字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
艺术字格式功能的综合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能力,设计了小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发现,教师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寻求同学的帮助,得到更多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圣诞节就快要到了,老师打算制作一份节日贺卡,我用两种方法输入了贺卡的标题:圣诞快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哪种效果更好?生:艺术字效果更好。师:那大家想学会制作这么美的艺术字吗?生:想。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设计。
教师展示制作好的艺术字,学生看后很快能判断哪一种字体好。[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样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揭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下面更好的自主练习作好铺垫,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探究下面的内容。]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设置了“过三关”的任务,大家一起来挑战吧,看看谁更棒?
(一)第一关
模仿秀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下面就是一个做好的艺术字,发挥你的个人能力,或者小组合作的精神,去探讨模仿做出来吧。
闯关要求:
1、把下面的艺术字“圣诞快乐”通过模仿做出来。
2、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互相探讨,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协助闯关。第一关的闯关开始了。在学生们基本完成任务时,我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和说明。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然后我对如何插入艺术字进行简单的提示。)
(制作艺术字的方法)
1、单击菜单栏的“插入”-“图片”-“艺术字”,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如下图:
2、选择艺术字式样
3、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4、输入“圣诞快乐”
5、单击选择“字体”“字号”,单击“确定”按钮。
(提醒学生注意单击艺术字时,出现一个工具栏,要仔细研究工具栏,下一关有用。对于台下的其他学生则请小组内互相看看自己的小伙伴是否完成了任务。)
(二)第二关
变换秀 闯关要求:
1、要求字体改为“隶书”;字号为“72”;式样改为“艺术字库”里第三行第四个。字符间距改为“很松”。
2、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互相探讨,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在这一环节教师主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对工具栏的探索和研究,能快速方便的修改艺术字,更深一步的加工艺术字)作品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和其他学生协作完成。然后我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并给予评价。最后我再详细讲评。
(三)第三关
应用秀
闯关要求:把《倡议书》标题改为艺术字,内容为:爱护班级环境倡议书,其余设置由同学们创意完成。
给学生提供一篇倡议书,要求学生根据闯关要求,单独制作完成。标题的艺术字设置可以自由发挥。
(这一关,我一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由发挥想象,制作出自己满意的艺术字标题。二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起到一个温故知新的作用。)
三、作品展示
四、课堂小结:挑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奇妙的效果说课教案
《奇妙的效果》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北京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奇妙的效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② 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欣赏探究、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基本掌握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感受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使用绘画工具。
教学难点:油画棒与水粉色的巧妙结合。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油画棒,毛笔,调色盘,水,画毡,水粉色。
二、说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初步认识油画棒与水粉色的巧妙结合(2)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画具准备与分组情况。导入新课: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谈话方式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①通过小组讨论,引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来回答。
②老师补充问题答案,传授新知识。
③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和回答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增强记忆。
4材料运用
四、学情分析
(1)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感受油水的奇妙变化。让学生们用油画棒画出简单图形,并在图形上涂抹水粉色,发现油画棒与水粉色之间产生的变化。
2、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能分析变化的原因吗?回答发现的现象:油画棒与水粉之间产生分离。
分析变化原因:油与水不相溶
这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油水分离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我先用激
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讲解自己的制
作想法。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
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
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大胆创作
1、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利用油水分离的表现方法大胆作画。
2、辅导要点: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主体突出、线条的疏密。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制作。制作同时,播放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块解决问题,这样还能培养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完成以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交流制作方法和感受。
(3)展示欣赏 评价学生作品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1.自评: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并说出设计思路。
2.教师简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学生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并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自己。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小结
激励学生回去寻找更多的绘画方法。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绘画方法?激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美化生活。
板 书 设 计
奇妙的效果
1、方法:油水分离
2、步骤:油画棒(线条、平涂)→水粉(单色、混色)
第四篇:《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3创新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立志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说出玻璃桥,纸桥,盐桥的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2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引导注读
读课题,想想,有什么问题?批注在课题旁。引导理解“奇妙”(奇特、美妙)
二、激趣导入,感知新课
1的石头造的桥,有完全用一根木头造的独木桥……
2奇妙的桥,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3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正音。
41段,借助课文旁批想一想,把自己知道的批注在书上,同桌交流。
三、细品课文,掌握方法
1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这些桥的特点?(老师相机指导勾出最概括的句子:这些真是奇妙的桥啊!)
2”勾出。
33段。
教师:让我们先来欣赏玻璃桥的奇妙吧。
(1)自读第3段。
(2)出示学习提纲,分小组学,让学生借助课文批注自读、自悟。①第3段有几句话,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玻璃桥的奇妙的?②你最喜欢本段哪些句子,为什么?
③读读课文批注,想象一下“人走在晶莹透亮的玻璃桥上似乎进入了童话世界”的感觉。
④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再背一背。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出示课件或插图,帮助理解“晶莹透亮”、“似乎”意思。为什么说走在玻璃桥上,似乎进入童话世界?(引导想象,体会玻璃桥的奇妙之处)把自己不同的感受批注在课文旁。
(4)引读:因为玻璃桥(晶莹透亮)所以作者走在桥上感觉(似乎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之所以把这座桥称为玻璃桥,是因为(桥面,栏杆,扶手)都是用(玻璃)制成的。
(5)教师小结。本段从长度、宽度、载重量方面介绍玻璃桥的奇妙。
四、自学自悟,欣赏感悟
按照提纲要求,你们学习得很积极,理解得很好,让我们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借助课文批注,学习课文,继续欣赏“纸桥、盐桥”的奇妙。
1让学生仿照这个提纲分小组学习喜欢的段落。3可借助音像画面,用词遣句的准确。
4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巧匠建造的奇妙无比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可是,世界上还有许多奇妙的桥是大家没见过的!瞧!奇妙桥!(投影收集的图片有:泥桥、草桥、塑料桥、瓷砖桥、纸桥、音乐桥、玻璃桥、尼龙桥、充气桥、藤桥、蛇桥、绳桥等多种神奇的桥)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
2我会设计:在世界上,有好多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如果我是桥梁专家,我会用()来造一座奇妙的()桥!
附:板书
奇妙的桥(奇特、美妙)
玻璃桥
晶莹透亮
纸桥
强度高
盐桥
长万丈
我会用()来造一座()桥。
第五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
谈话导入:由超短获奖小说《网》谈起,(板书)网
也许大家现在还不能理解这篇小说的意义,以后可能会明白的。不过,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却与“网”关联。
先说说你们见过哪些网?
1、引导大家说出所知道的网:
丝网、拖网(捕鱼的'网);罗网、罩网(捉鸟的网)——绳线织成的网。
蜘蛛网、电网、水网——像网一样的东西。
关系网、人情网——比喻意义上的网……
2、说出新鲜的网——国际互联网
3、引向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介绍的对象:国际互联网;
介绍的中心: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1.读好课题,读出对国际互联网的好奇与神往。
2.围绕课题质疑。
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1.明确读书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⑶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1.读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说说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课文是从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作用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
板书:大、快、多
4.指导学生分段。
五、指导写字,课堂描红。
1.你认为在写本课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2.重点指导:题款
3.课堂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第3题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