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zrxguc黑河市长张宪军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黑河市长张宪军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11年1月5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黑河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刘刚书记代表市委作了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科学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坚持五个并重的原则,部署了产业项目、“三农”、对外开放、民生等七项重点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刘刚书记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符合黑河的实际,为我们把握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重点突出,讨论充分,达到了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凝聚合力的目的。会后,各地各部门要迅速传达学习,根据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完善工作安排和具体措施,全力抓好推进落实。为此,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果中,看到希望,坚定快发展大发展的信心
黑河地处边疆,经济基础薄弱,区位环境不优,能否快
发展大发展,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为我们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很多方面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从经济总量上看。2005年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10个,2010年达到31个。2005年加工业和旅贸服务业增加值42亿元,占GDP比重37.4%,2010年达到88亿元,占GDP比重39.5%。受产业项目带动,GDP由2005年120亿元增长到2010年256亿元,五年增长81.8%,年均增长12.7%。从财政收入上看。200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5.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1亿元。201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4.6亿元,五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5%;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五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7.1%。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05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2010年达到135亿元,五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37.9%。其中,产业项目投资由2005年10.4亿元增长到2010年32.4亿元,五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7%。从进出口额上看。2005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5.8亿美元,2010年达到28.3亿美元,五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其中,进口由2005年1.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2.3亿美元,五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9%。从消费拉动上看。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亿元,2010年达到54.6亿元,五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3%。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由2005年20.6亿元和5.3亿元,增长到2010年42.4亿元和12.2亿元,五年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年均分别增长15.5%和18.1%。2005年接待旅游
者97.5万人次,2010年达到261万人次,五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3%。另一方面,民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五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民生的投入不断加大,群众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从教育条件上看。始终遵循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投入。市区易地新建了黑河中学,成立了直属小学,全市投资6.9亿元,新建和维修中小学校舍253所33.8万平方米,去年有12所义务教育学校步入标准化学校行列。从医疗条件上看。市区新建了第一医院门诊楼和病房楼,易地新建了中医院,各县(市、区)医疗机构条件也明显改善。医疗资源不断向农村和社区延伸,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61所,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了全覆盖。从社保条件上看。随着财力增长,保障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不但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也都大幅提高,达到或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还更加关注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将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出台了老年人和残疾人优待办法,筹建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等。从生活条件上看。城乡居民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1.4倍和1.1倍,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的住房更宽敞了,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6.2平方米和19.7平方米。私家车也更多了,保有量达到4.67万辆。从城乡面貌上看。过去群众对城乡环境的评价是“脏、乱、荒”,而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城建资金24.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建设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管理模式更加科学。从交通条件上看。五年新建改造
公路7359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7.9公里,100%的乡镇和98%的行政村实现了畅通,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黑河五年来的发展鼓舞人心,使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新的一年,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在建的产业项目将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良好的招商态势,将会有更多的项目生成。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300亿元在重点整装勘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将会带动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开发热潮。大农机具的推广和使用,将解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对外投资与贸易互动的深化,为我们拓展对外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按照省委、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任务,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黑河的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二、认真总结和传承取得的宝贵经验,勇于创新,用扎实有效的方法推进工作落实
五年来,我们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第一,在发展思路上,坚持立足市情,科学定位,理清前进思路,推动持续发展。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五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上级精神与我市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坚持开发与开放并举,投资与消费并重,保护与发展双赢。工业全力发展“七大产业”,突出抓好“三新”产业,走新兴
产业引领的路子;农业深入推进“双增”工程,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局市共建的路子;消费大力发展“四型经济”,走增加外来人员拉动消费的路子;外经贸实施对外投资和贸易互动战略,走境内外资源综合开发的路子;项目建设突出产业项目,走招商引资的路子。这些重点工作的推进,带动了经济增长,全面惠及了民生,思路越来越清晰。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这些思路,坚持不懈地沿着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路子走下去。第二,在发展重点上,坚持项目引领,扭住不放,增创后发优势,推动跨越发展。“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五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抓住产业项目不动摇,紧紧盯住投资增长不懈怠,把发展目标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把发展热情凝结在一个个工程中,一批我们期盼多年的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不仅栽种“速生林”,更多栽种的是长效的“生态工业林”,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第三,在发展信念上,坚持昂扬乐观,攻坚克难,破解要素制约,推动超常发展。事不避难,迎难而上。五年来,无论是外部环境相对宽松的时候,还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昂扬乐观的心态,直面困难不放弃,勇于攻坚不退缩,变“考验”为“经验”,转“危机”为“契机”,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破难中提升,在破难中创新局面。第四,在发展路径上,坚持解放思想,活化机制,激发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发展。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解放思想。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辟建工业园、局市共建、农场代耕、林权林
地制度改革、税收征管机制改革、投融资平台建设、成立旅游联盟、小城镇建设、城市“五化”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森林防火、“警灯闪烁”长效治安管理、困难群体救助等方面,不断探索符合黑河实际的新机制、新模式,不因循守旧、不照搬照抄、不囿于常规,激发出了更大的发展活力。第五,在发展目的上,坚持民生为先,惠民利民,创造更多福祉,推动和谐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建立了关注民生经常化工作机制,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把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满足群众需要、实现群众利益、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第六,在发展合力上,坚持上下一心,干事创业,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联动发展。人心齐、泰山移。五年来,我们始终调动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合力推进,心无旁骛、凝心聚力抓发展。第七,在发展保障上,坚持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务实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在推进过程中强化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我们推行的对县(市、区)实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十项绩效工程”和“五个一”活动,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把握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实事求是地讲,黑河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力以赴抓发展仍然是我们的头等
大事。今后的发展有多快、有多大,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解放有多深、有多远,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的思维、干事的决心,有没有抢抓机遇、善于突破的能力。天下之事作于细,古今之事成于实。经验的价值在于让人少走弯路,能推动发展的思路就是好思路,能让群众满意的招法就是好招法。我们要认真总结“十一五”取得的宝贵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完善,倍加珍惜全市上下形成的广泛共识,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继续以黑河发展为己任,在保证工作思路落实上,继续打“监督牌”畅通“效能路”,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以“满意度”衡量“执行力”,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有更大的作为。
三、新的一年要围绕新的任务目标,破解矛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我们在看到成就、总结经验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已经出现和将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不克服,矛盾不解决,对完成今年任务目标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围绕新任务,按照新要求,认真研究,努力破解。具体地讲:
一要破解重点项目数量增加与产业项目比重低的矛盾。产业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擎”和内生动力。2010年,全市开复工重点项目56项,完成投资125亿元,增长106%。其中产业项目31项,完成投资32.4亿元,分别占项目数量和完成投资的49.2%和25.9%。与过去比,我们已经
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按照快发展的要求,产业项目投资还是偏少。今年,各地结合“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主要领导要把抓产业项目放在工作首位,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主动上手亲自抓,还要动员部门参与抓,形成抓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的浓厚氛围。要围绕市里确定的“十大产业”,启动实施和精心谋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北安、嫩江、五大连池和爱辉至少上2个,孙吴和逊克至少上1个投资超2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产业项目。对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情况,市委、市政府将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汇报。
二要破解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增收渠道不稳定的矛盾。我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9%,是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45元,增长25.6%,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4元和15.2个百分点。但从收入结构看,种植业、劳务工资收入、国家政策补贴、养殖业、其他收入分别占51.1%、19.7%、13.2%、6.8%和9.2%。可以看出,农民收入还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种植业生产仍是靠天帮忙,加上市场需求变化、销售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单独靠种植业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很不稳定,也不现实。各地各部门在深入推进“双增”工程建设,努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要抓住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等契机,大力开展局市共建、场县共建工作,加大向上争取和地方投入力度,建设一批能够拉动农民和农
场职工增收的项目,夯实农民和农场职工增收基础。结合小城镇、新农村及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和自主创业,拓展新的增收渠道。建立和完善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畜牧养殖及户籍管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形成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三要破解对外贸易规模扩张与对市域经济及财政收入贡献率低的矛盾。衡量一个地区外向经济水平的主要标志,一是外贸依存度,即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外贸贡献率,即进出口企业税收对市域经济及财政增收贡献的大小。去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8.3亿美元,增长50%,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高于我市GDP增速36个百分点,这种增长是在特定要求下的增长,大家都付出了特殊的代价和努力,应予以充分肯定。今后,我们在兼顾外贸额增长的前提下,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上。去年,市直外贸企业共完成税收和互贸区综合服务费2570万元,占市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1%,俄罗斯人在大黑河岛和市区的消费额明显增长,本港过货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今年,对外贸易要扩大这种好势头,在扩规模、提质量、增收入上狠下功夫,扩大矿产资源进口和地工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增加本港贸易额。要依托俄电加工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培育进出口综合加工企业,加快促进对外贸易由原料直销向加工出口、转化增值转变,增强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要破解投资规模扩张与内需拉动不足的矛盾。内需包
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其中投资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3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5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消费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去年截至11月末,我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245.9亿元,比年初增长5.2%,居民消费还有很大潜力。今年,各地各部门在促进投资增长的同时,要做好扩大消费这篇文章,增强内需拉动作用。一方面,要挖掘主体消费潜力。我市城乡消费主体结构是35.1:64.9,而去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是4:1,说明农村消费还有较大潜力。各地各部门要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消费。特别要针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愿望,在建房、购房和购买农机具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并鼓励和引导不常年担负种地任务的农民进城进镇居住。另一方面,要扩大客体消费规模。外来人员消费对增加经济总量最具实际意义。各地各部门要从聚集人员、扩大消费入手,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抓好冰雪资源统筹利用和试车经济发展,争取承办和举办一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吸引国内及俄公民到黑河旅游度假和商住消费,尽快把“四型经济”培育成为扩大消费和拉动内需的主体力量。
五要破解基础建设加快与城市品位不高的矛盾。城市品位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也是招商环境。去年,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投入了很大财力,北
安、嫩江、五大连池、孙吴和逊克,分别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63亿元、1.75亿元、0.57亿元、0.22亿元和0.3亿元,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市政工程。但总体感觉,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工程建设,轻质量标准等现象,建设的品位还不高。大家都知道,去年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现场会后,相继有70多批次1000多人到我市参观考察,都表示将要加大创建力度。如果我们不加快建设,不提档升级,很可能就要落伍。我们要继续结合“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以建设宜居宜业宜乐的幸福城市为目标,严格依据风貌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五化”管理,特别要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准和品位,力争使每项工程都成为精品,成为景观。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各县(市)创建工程要走在全省前列。逊克、孙吴和爱辉要利用好省边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抓好主街路建筑立面装饰改造,把好建筑风格、造型、结构、色彩关,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今年八、九月份要去实地看一看改造工程的情况。
六要破解民生需求迫切与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改善民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全市共完成教育、医疗、社保及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民生方面投资30.9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0.6%。随着民生需求的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我们保障民生的信念不能变,并且要多增加一些投入,多建设一些项目,多研究一些措施,多解决一些
难题。比如,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好进镇人员户籍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在就业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在社保方面,要针对城乡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人员、低收入家庭、退休职工、残疾人等补贴标准,并根据市场波动,适时加大价调基金投放力度。在教育方面,要继续增加教育设施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投入,创造条件引进一些学科高考把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学苗外流,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在医疗方面,对公立医院要增加医疗设施特别是新设备投入,提高急险病患救治水平和疑难病患检诊水平。同时,要按照人均不低于15元标准,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位。总之,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要全力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地方也要增加投入。
七要破解社会管理任务加重与管理不到位的矛盾。社会管理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维护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增加,社会管理的任务也日趋繁重,特别是在一些领域,我们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发展需要,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比如,针对人口由区域化转变为流动化,商家由公共化转变为市场化等现象,要研究如何加强流动人口和商家管理等问题。再如,针对形势变化和社会管理需要,要抓好社区用房建设和居民活动中心建设,配齐配强干部,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真正把社区建成和人民群众贴心的社区。还有,针对安全生产、信访、社会治安、森林防火等工作,要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超前做好调查研究、隐患排查和调处整治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等。在前几年陆续出台一些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市政府今年还将出台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探索创新,切实抓好社会管理工作。
八要破解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人才储备不足的矛盾。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市人才总量相对较少,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些特殊领域、特种岗位人才需求更显严重不足。比如,我市一批大项目正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需要我们把一些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才能的企业家、创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到我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来。再如,我市产业项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今年几个园区大项目的建成将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目前已出现了招工不足问题。再如,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四型经济”,提升产业素质,但在旅游推介、会展策划、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此外,在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矿产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人才也十分短缺,等等。我们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今年要有一个大的突破。近期市
里要拿出方案,各县(市、区)也要拿出具体的工作办法。
同志们,今年全市的重点工作和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完成好工作任务,关键在落实。全市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化解矛盾,确保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靠,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二篇:黑河市长张宪军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黑河市长张宪军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
议上的总结讲话
(2011年1月5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黑河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刘刚书记代表市委作了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科学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坚持五个并重的原则,部署了产业项目、“三农”、对外开放、民生等七项重点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刘刚书记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符合黑河的实际,为我们把握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重点突出,讨论充分,达到了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凝聚合力的目的。会后,各地各部门要迅速传达学习,根据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完善工作安排和具体措施,全力抓好推进落实。为此,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果中,看到希望,坚定快发展大发展的信心
黑河地处边疆,经济基础薄弱,区位环境不优,能否快发展大发展,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为我们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很多方面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从经济总量上看。2005年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10个,2010年达到31个。2005年加工业和旅贸服务业增加值42亿元,占GDP比重37.4%,2010年达到88亿元,占GDP比重39.5%。受产业项目带动,GDP由2005年120亿元增长到2010年256亿元,五年增长81.8%,年均增长12.7%。从财政收入上看。200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5.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1亿元。201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4.6亿元,五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5%;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五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7.1%。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05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2010年达到135亿元,五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37.9%。其中,产业项目投资由2005年10.4亿元增长到2010年32.4亿元,五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7%。从进出口额上看。2005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5.8亿美元,2010年达到28.3亿美元,五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其中,进口由2005年1.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2.3亿美元,五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9%。从消费拉动上看。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亿元,2010年达到54.6亿元,五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3%。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由2005年20.6亿元和5.3亿元,增长到2010年42.4亿元和12.2亿元,五年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年均分别增长15.5%和18.1%。2005年接待旅游者97.5万人次,2010年达到261万人次,五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3%。另一方面,民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五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民生的投入不断加大,群众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从教育条件上看。始终遵循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投入。市区易地新建了黑河中学,成立了直属小学,全市投资6.9亿元,新建和维修中小学校舍253所33.8万平方米,去年有12所义务教育学校步入标准化学校行列。从医疗条件上看。市区新建了第一医院门诊楼和病房楼,易地新建了中医院,各县(市、区)医疗机构条件也明显改善。医疗资源不断向农村和社区延伸,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61所,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了全覆盖。从社保条件上看。随着财力增长,保障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不但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也都大幅提高,达到或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还更加关注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将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出台了老年人和残疾人优待办法,筹建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等。从生活条件上看。城乡居民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1.4倍和1.1倍,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的住房更宽敞了,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6.2平方米和19.7平方米。私家车也更多了,保有量达到4.67万辆。从城乡面貌上看。过去群众对城乡环境的评价是“脏、乱、荒”,而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城建资金24.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建设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管理模式更加科学。从交通条件上看。五年新建改造公路7359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7.9公里,100%的乡镇和98%的行政村实现了畅通,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黑河五年来的发展鼓舞人心,使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新的一年,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在建的产业项目将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良好的招商态势,将会有更多的项目生成。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300亿元在重点整装勘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将会带动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开发热潮。大农机具的推广和使用,将解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对外投资与贸易互动的深化,为我们拓展对外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按照省委、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任务,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黑河的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二、认真总结和传承取得的宝贵经验,勇于创新,用扎实有效的方法推进工作落实
五年来,我们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第一,在发展思路上,坚持立足市情,科学定位,理清前进思路,推动持续发展。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五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上级精神与我市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坚持开发与开放并举,投资与消费并重,保护与发展双赢。工业全力发展“七大产业”,突出抓好“三新”产业,走新兴产业引领的路子;农业深入推进“双增”工程,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局市共建的路子;消费大力发展“四型经济”,走增加外来人员拉动消费的路子;外经贸实施对外投资和贸易互动战略,走境内外资源综合开发的路子;项目建设突出产业项目,走招商引资的路子。这些重点工作的推进,带动了经济增长,全面惠及了民生,思路越来越清晰。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这些思路,坚持不懈地沿着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路子走下去。第二,在发展重点上,坚持项目引领,扭住不放,增创后发优势,推动跨越发展。“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五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抓住产业项目不动摇,紧紧盯住投资增长不懈怠,把发展目标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把发展热情凝结在一个个工程中,一批我们期盼多年的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不仅栽种“速生林”,更多栽种的是长效的“生态工业林”,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第三,在发展信念上,坚持昂扬乐观,攻坚克难,破解要素制约,推动超常发展。事不避难,迎难而上。五年来,无论是外部环境相对宽松的时候,还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昂扬乐观的心态,直面困难不放弃,勇于攻坚不退缩,变“考验”为“经验”,转“危机”为“契机”,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破难中提升,在破难中创新局面。第四,在发展路径上,坚持解放思想,活化机制,激发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发展。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解放思想。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辟建工业园、局市共建、农场代耕、林权林地制度改革、税收征管机制改革、投融资平台建设、成立旅游联盟、小城镇建设、城市“五化”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森林防火、“警灯闪烁”长效治安管理、困难群体救助等方面,不断探索符合黑河实际的新机制、新模式,不因循守旧、不照搬照抄、不囿于常规,激发出了更大的发展活力。第五,在发展目的上,坚持民生为先,惠民利民,创造更多福祉,推动和谐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建立了关注民生经常化工作机制,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把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满足群众需要、实现群众利益、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第六,在发展合力上,坚持上下一心,干事创业,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联动发展。人心齐、泰山移。五年来,我们始终调动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合力推进,心无旁骛、凝心聚力抓发展。第七,在发展保障上,坚持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务实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在推进过程中强化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我们推行的对县(市、区)实行目标任务考核、“十项绩效工程”和“五个一”活动,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把握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实事求是地讲,黑河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力以赴抓发展仍然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今后的发展有多快、有多大,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解放有多深、有多远,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的思维、干事的决心,有没有抢抓机遇、善于突破的能力。天下之事作于细,古今之事成于实。经验的价值在于让人少走弯路,能推动发展的思路就是好思路,能让群众满意的招法就是好招法。我们要认真总结“十一五”取得的宝贵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完善,倍加珍惜全市上下形成的广泛共识,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继续以黑河发展为己任,在保证工作思路落实上,继续打“监督牌”畅通“效能路”,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以“满意度”衡量“执行力”,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有更大的作为。
三、新的一年要围绕新的任务目标,破解矛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我们在看到成就、总结经验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已经出现和将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不克服,矛盾不解决,对完成今年任务目标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围绕新任务,按照新要求,认真研究,努力破解。具体地讲:
一要破解重点项目数量增加与产业项目比重低的矛盾。产业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擎”和内生动力。2010年,全市开复工重点项目56项,完成投资125亿元,增长106%。其中产业项目31项,完成投资32.4亿元,分别占项目数量和完成投资的49.2%和25.9%。与过去比,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按照快发展的要求,产业项目投资还是偏少。今年,各地结合“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主要领导要把抓产业项目放在工作首位,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主动上手亲自抓,还要动员部门参与抓,形成抓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的浓厚氛围。要围绕市里确定的“十大产业”,启动实施和精心谋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北安、嫩江、五大连池和爱辉至少上2个,孙吴和逊克至少上1个投资超2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产业项目。对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情况,市委、市政府将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汇报。
二要破解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增收渠道不稳定的矛盾。我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9%,是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45元,增长25.6%,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4元和15.2个百分点。但从收入结构看,种植业、劳务工资收入、国家政策补贴、养殖业、其他收入分别占51.1%、19.7%、13.2%、6.8%和9.2%。可以看出,农民收入还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种植业生产仍是靠天帮忙,加上市场需求变化、销售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单独靠种植业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很不稳定,也不现实。各地各部门在深入推进“双增”工程建设,努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要抓住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等契机,大力开展局市共建、场县共建工作,加大向上争取和地方投入力度,建设一批能够拉动农民和农场职工增收的项目,夯实农民和农场职工增收基础。结合小城镇、新农村及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和自主创业,拓展新的增收渠道。建立和完善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畜牧养殖及户籍管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形成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三要破解对外贸易规模扩张与对市域经济及财政收入贡献率低的矛盾。衡量一个地区外向经济水平的主要标志,一是外贸依存度,即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外贸贡献率,即进出口企业税收对市域经济及财政增收贡献的大小。去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8.3亿美元,增长50%,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高于我市GDP增速36个百分点,这种增长是在特定要求下的增长,大家都付出了特殊的代价和努力,应予以充分肯定。今后,我们在兼顾外贸额增长的前提下,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上。去年,市直外贸企业共完成税收和互贸区综合服务费2570万元,占市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1%,俄罗斯人在大黑河岛和市区的消费额明显增长,本港过货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今年,对外贸易要扩大这种好势头,在扩规模、提质量、增收入上狠下功夫,扩大矿产资源进口和地工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增加本港贸易额。要依托俄电加工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培育进出口综合加工企业,加快促进对外贸易由原料直销向加工出口、转化增值转变,增强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要破解投资规模扩张与内需拉动不足的矛盾。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其中投资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3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5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消费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去年截至11月末,我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245.9亿元,比年初增长5.2%,居民消费还有很大潜力。今年,各地各部门在促进投资增长的同时,要做好扩大消费这篇文章,增强内需拉动作用。一方面,要挖掘主体消费潜力。我市城乡消费主体结构是35.1:64.9,而去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是4:1,说明农村消费还有较大潜力。各地各部门要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消费。特别要针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愿望,在建房、购房和购买农机具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并鼓励和引导不常年担负种地任务的农民进城进镇居住。另一方面,要扩大客体消费规模。外来人员消费对增加经济总量最具实际意义。各地各部门要从聚集人员、扩大消费入手,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抓好冰雪资源统筹利用和试车经济发展,争取承办和举办一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吸引国内及俄公民到黑河旅游度假和商住消费,尽快把“四型经济”培育成为扩大消费和拉动内需的主体力量。
五要破解基础建设加快与城市品位不高的矛盾。城市品位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也是招商环境。去年,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投入了很大财力,北安、嫩江、五大连池、孙吴和逊克,分别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63亿元、1.75亿元、0.57亿元、0.22亿元和0.3亿元,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市政工程。但总体感觉,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工程建设,轻质量标准等现象,建设的品位还不高。大家都知道,去年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现场会后,相继有70多批次1000多人到我市参观考察,都表示将要加大创建力度。如果我们不加快建设,不提档升级,很可能就要落伍。我们要继续结合“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以建设宜居宜业宜乐的幸福城市为目标,严格依据风貌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五化”管理,特别要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准和品位,力争使每项工程都成为精品,成为景观。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各县(市)创建工程要走在全省前列。逊克、孙吴和爱辉要利用好省边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抓好主街路建筑立面装饰改造,把好建筑风格、造型、结构、色彩关,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今年八、九月份要去实地看一看改造工程的情况。
六要破解民生需求迫切与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改善民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全市共完成教育、医疗、社保及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民生方面投资30.9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0.6%。随着民生需求的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我们保障民生的信念不能变,并且要多增加一些投入,多建设一些项目,多研究一些措施,多解决一些难题。比如,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好进镇人员户籍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在就业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在社保方面,要针对城乡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人员、低收入家庭、退休职工、残疾人等补贴标准,并根据市场波动,适时加大价调基金投放力度。在教育方面,要继续增加教育设施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投入,创造条件引进一些学科高考把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学苗外流,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在医疗方面,对公立医院要增加医疗设施特别是新设备投入,提高急险病患救治水平和疑难病患检诊水平。同时,要按照人均不低于15元标准,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位。总之,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要全力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地方也要增加投入。
七要破解社会管理任务加重与管理不到位的矛盾。社会管理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维护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增加,社会管理的任务也日趋繁重,特别是在一些领域,我们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发展需要,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比如,针对人口由区域化转变为流动化,商家由公共化转变为市场化等现象,要研究如何加强流动人口和商家管理等问题。再如,针对形势变化和社会管理需要,要抓好社区用房建设和居民活动中心建设,配齐配强干部,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真正把社区建成和人民群众贴心的社区。还有,针对安全生产、信访、社会治安、森林防火等工作,要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超前做好调查研究、隐患排查和调处整治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等。在前几年陆续出台一些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市政府今年还将出台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探索创新,切实抓好社会管理工作。
八要破解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人才储备不足的矛盾。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市人才总量相对较少,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些特殊领域、特种岗位人才需求更显严重不足。比如,我市一批大项目正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需要我们把一些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才能的企业家、创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到我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来。再如,我市产业项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今年几个园区大项目的建成将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目前已出现了招工不足问题。再如,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四型经济”,提升产业素质,但在旅游推介、会展策划、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此外,在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矿产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人才也十分短缺,等等。我们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今年要有一个大的突破。近期市里要拿出方案,各县(市、区)也要拿出具体的工作办法。
同志们,今年全市的重点工作和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完成好工作任务,关键在落实。全市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化解矛盾,确保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靠,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篇:arucoco黑河_市委书记刘刚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Guo Ge Tech
黑河市委书记刘刚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5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同时,由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2010年市委常委会工作。
一、“十一五”工作的回顾和2010年市委常委会工作 “十一五”时期,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艰苦奋斗,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20.1亿元、6877元、26.7亿元、3.1亿元和26.1亿元,2010年预计可增长到256亿元、14677元、135亿元、13.7亿元和54.6亿元,五年增长81.8%、81%、4倍、3.4倍、1.1倍,年均增长12.7%、12.6%、37.9%、34.6%、16.3%,比“十五”时期分别高3.4、3.8、24.9、30.2和7.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提前四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提前三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新建和改(扩)建公路7359公里,100%的乡镇和98%的村屯实现了道路通畅;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文化品位、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荣膺“中国魅力中小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12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通过验收。人民群众生活再上新台阶,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041元和3324元,2010年预计可增长到12070元和7045元,五年增长1.4倍和1.1倍;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对外开放阶段性成果最为丰硕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提高最快受惠最多的五年。
2010年,先后召开4次市委全会、1次市委工作会议、19次市委常委会,紧密结合黑河实际,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力组织攻坚克难,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紧紧抓住上级政策机遇,从优势明显、基础坚实、见效较快的事情入手,全力消除制约加快发展的症结,扭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努力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2.4%。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年初预定目标。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11月,开复工重点项目56项,完成投资121.5亿元,相当于前三年总和,比上年全年翻了一番,投资总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重点产业项目27项,完成投资32.7亿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有效发挥。1~11月,旅游总人数增长24.7%。会议、试车经济吸引外地人员2.4万人次。俄持简化手续入境人数增长43.2%。带动市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娱乐业营业额增长20、18.7、23.3、10.2和10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1%。对外开放活力进一步增强。1~11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51.9%,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数量、合同金额增长33%和5倍。重汽4S店一期和玻璃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浮箱固冰通道、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水泥粉磨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境外土地开发达到90万亩,境内对俄果蔬出口基地达到8万亩。俄电加工园区实现产值8.5亿元、税金4750万元。引进到位资金增长24.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倍。
(二)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把加快发展与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27%。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
亿元,增长41.5%。煤炭、建材、冶金等七大重点行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煤炭、建材两大行业利税过亿元。矿产税收达到4.5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分之一强,比去年全年净增近亿元。七大工业园区入住企业72户,51个项目建成投产。农业生产创历史性新高。粮食总产263.4万吨,增长20.6%。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3.4%,小麦、玉米、薯类分别增长47.5%、2.2倍和1.1倍。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148万亩、产品13大类6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660万亩、农产品800个。预计林牧渔业产值分别增长20%、10%和17.3%。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启动了北安昌泰物流、九三现代物流等物流项目,中储粮北安直属库、黑河粮库扩容等仓储项目及北安汽车4S店聚集区项目。引进龙江银行开办了6家小额贷款公司。山口湖、中俄民族风情园等景区景点进一步完善,矿泉理疗中心、宏福温都水乡养生会馆等服务项目加紧建设,五大连池景区成功晋级5A级景区。
(三)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以改革为动力,把促进发展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垦地合作共建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将场县共建上升为局市共建,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明确了2010~2015年合作共建目标任务。“三代”面积达到600万亩。合作组建8个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共同推进了九
三、北安、嫩江等地工业园区建设,依托农垦大型龙头
企业建设生产基地650万亩。同处一地的垦地小城镇基本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双山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乡一体发展举措更加有力。启动10个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乡镇及6个新型农村样板社区建设,配套出台了户籍、医疗、财政等方面改革措施,放开、放宽示范镇户口变更及落户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赋予乡镇一级财政职能。北安市被列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资源开发和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组建矿产资源公安稽查大队和支队,引进战略投资主体。放宽了小城镇土地政策。“依法、自愿、有偿”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市流转、规模经营面积分别增长25%和2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推行市直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和财政票据管理电子化改革。建立财税库银四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推行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制度。实行财政性投资项目全过程评审机制,审减工程造价3500多万元。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城市道路、路灯、绿化、垃圾清运、公厕管护等,全部实行公开竞标、资金包死、节约归己、超支自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四)高度重视民生民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出台关于贯彻省委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30项惠民行动和12项重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福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果。新建校舍7.7万平方米,翻建危房6.7万平方米,完成12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市中医院完成主体工程。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举办首届黑河中俄文化大集及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进。改造棚户区71.5万平方米、泥草房57.1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补贴2万户,落实配租房800套。建成大黑河岛天然生态植物园及人行桥桥头广场、北岸广场和江天广场,成功晋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三优”文明城市创建获省殊荣。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及新型农村样板社区建设取得明显形象进度。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3%,小城镇住房砖瓦化率75.3%,自来水普及率83.7%,道路硬化率49%。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投资47.9亿元的民生项目超额完成投资2亿元。城乡低保补差标准分别提高20元和1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100%,“新农合”参合率99.6%。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6%。生态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全市整体纳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主体范围。
安全稳定形势良好。“平安黑河”建设扎实推进,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升,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各类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进京到省上访件次、人次和群体访件次分别下降29.4%、17.7%、10.5%。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0.8%、35.4%和53.4%。连续9个防期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边境管理进一步加强,边境秩序安全稳定。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打造拉得出、过得硬、打得赢的干事创业队伍。思想建设务实有效。认真抓好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圆满完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创办黑河讲坛和市民大讲堂,开展百名领导上台讲党课、千名干部下基层调研、万名党员进课堂“百千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明显提升。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公推差选县(处)级领导干部,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的配套办法。坚持以实绩、以品行、以绝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可为导向,着力建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在全省满意度测评中名列第一。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倡
导“五加
二、白加黑”精神,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扔掉花架子,拿出真本事,创造新业绩”。深入开展“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暨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题作风建设活动,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全市上下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廉政建设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工程化”方式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亲临黑河指导工作,并在政策、项目、资金、干部使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高度统一,努力开拓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切合黑河实际的发展道路。得益于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坚定信心,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一把手带头抓落实,亲自解难题,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雷厉风行、务求实效的求实作风。得益于我们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推进中和破解难题的实践中,发现干部、选拔干部、锻炼干部、使用干部,重用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漂亮干事的干部。得益于我们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治领导核心作用,调动人大、政府、政协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心、凝心聚力的团结氛围。
二、关于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基本要求 审时度势、尊重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科学审视市情,进一步明确黑河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形势,努力在发展大势中抢先机、占主动。
——加快黑河发展顺应了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在步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重要机遇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历史积淀的发展基础愈加雄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党领导下的民主法治国家体制日益成熟。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过历任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黑河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从容应对预测不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加快黑河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我们有土地、矿产、森林、河流等自然禀赋,有四季变化鲜明、风光秀美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历览沧桑变化、见证民族兴衰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保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有毗邻俄罗斯、领略异国情调的区位优势,有航空、航运、铁路、高速公路等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有
遍布省内外、国内外的人脉资源。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充分发掘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
——加快黑河发展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广大党员干部人心思进、人心思上、人心思干,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认识统一、干劲十足。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都把力量凝聚到中心工作上来,凝聚到推进黑河加快发展上来,形成了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只要我们继续发挥好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打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使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焕发出全部聪明才智和旺盛的创业激情,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部署,确定了黑河“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明确提出要继续扎实推进“五个行动区”建设,做好事关全局的八项重点工作。在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了“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3%、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四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六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2011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突出上项目、育产业、健体系、成规模发展主题,强化综合开发、全面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和谐各项措施,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建设水平和改善民生水平,为“十二五”时期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开局。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实践中,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重大原则:
——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努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同时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矿业、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加速放大。积极构建包括旅游、外贸、会议、试车、商贸、物流在内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为产业发育和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坚持扩大投资与增加消费并重。努力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同时发挥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投资强劲增长势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区域、行业
污染治理,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和投资。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借助边境口岸城市和旅游城市优势,吸引两国公民扩大消费。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积极主动开发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深化对俄开放为重点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扩大境内外生产基地规模,培育境内外加工园区,提高外贸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加强对俄大项目合作,提升俄电加工园区建设水平。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借助资本加速流动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契机,积极引进企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建立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坚持促进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既要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又要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坚持民生工作常抓不懈、民生投入不断增加,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提高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水平。深入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建立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利益诉求,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抓“五项建设”与抓党的建设并重。确保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共同进步。特别要正确处理好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标准选好人用好人,以严明的纪律管好人育好人,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领导保证。
三、关于2011年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各方面工作既要与“十一五”时期相衔接,又要与“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相统一。要着眼于建设“五大行动区”、完成“八项任务”,下大气力做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举全市之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建设一批牵动全局、关系长远的产业型大项目,为产业发育和经济增长积蓄力量,努力实现“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财政持续增收”的目标。立足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坚定实施“矿业兴市”战略,加快建设多宝山铜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争光岩金矿等矿产项目。抓住国家和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黑河行动区建设,立足现有条件和基础,加快建设太阳能级多晶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大黑山风电、天华风电设备制造、上海电气风电设备制造、CL建筑体系基地、维生素C等“三新”
项目。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突出抓好祥润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完达山鲜奶加工、翔龙汉麻综合深加工、林板一体化、高强度瓦楞纸等农林项目。要确保项目开工。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已经明确开工的项目,要利用解冻前四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上报批复、材料准备和其他筹备工作,尽量抢在四、五月份开工。开复工项目要占到拟开复工项目90%以上,新开工项目要占到开复工项目30%以上。加快项目建设。完善“五个一”推进机制,实行重点产业项目按进度督办机制,将督办结果与干部考核和年底考评挂钩,严格兑现奖惩措施,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如期投产达效。抓紧项目谋划。不仅要谋划好明年的项目,还要谋划好整个“十二五”时期项目。要根据国家和省的产业导向,结合我市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现有产业体系的完善配套,结合现有产业的改造升级,抓紧谋划对产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或重大意义的项目。储备项目要达到明年乃至“十二五”拟推进项目的两倍以上,形成科学完备的项目库。今年九、十月份,市里要组织看项目活动,原则是看新项目、产业项目、大项目和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希望各地抓紧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向市委、市政府汇报。
(二)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抓住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建设两大平原综合开发试验区机遇,积极推进黑河行动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科学调整农业结构。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作物轮作、基地建设、地理位臵和气候特点,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划分种植品种、面积和地块;突出抓好奶牛、肉牛、鹅、黑龙江江鱼养殖带和肉羊、生猪、矿泉鸭养殖区,抓好中俄特色林木种苗、寒地优质小浆果经济林和北药种植基地,推进畜牧、水产、林业加快发展。用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依托资源禀赋,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冷水鱼养殖基地和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大力推进配套原料基地建设,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连接机制。开展“品牌年”活动,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条件成熟的可探索与农垦完达山、九
三、北大荒等知名品牌联牌发展。加大气象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局市共建上新台阶。农垦“三代”要扩大面积、提升水平,逐步扩大全程代耕范围,垦地共建农机合作社要加强管理,共建小城镇特别是“双山示范区”要在建设、管理和社会事业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共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联合招商等方面要积极进行新的尝试。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巩固提升第一、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抓好第三批新农
村建设试点。结合改造城郊村、打造中心村、撤并微小村、缩减自然村、迁移深山村,科学调整村屯布局,合理确定重点示范村,集中投入,加快建设。突出抓好新农村沿黑龙江、202国道、齐嫩高速三条示范带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点面结合、双向带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同时积极支持农民发展特种经济作物种植、特种冷水鱼、禽类和毛皮动物养殖,增加其他农业收入。搞好市场服务,促进农产品直接进入终端市场,实现农业收益最大化。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利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和进山采摘,增加非农收入。
(三)统筹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认真落实全省“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座谈会”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通盘考虑对俄对外开放工作,在充分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思路清晰、总揽全局、内容全面、措施具体的对俄开放总体战略,建立运作顺畅、指挥有力、方式灵活、务实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和细化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对俄开放的统筹推进和全面升级。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黑河行动区建设,深入落实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以扩大对俄开放为重点,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推进跨境通道建设。启动浮箱固冰通道、黑河货检二期建设,完成逊克口岸改造,协调俄方加快黑龙江大桥前期工作。改善通
关过货环境,为两国企业提供优惠便捷服务。优化对俄贸易结构。鼓励提高地方产品出口贸易比重,增加国家急需的能源和矿产等原材料、机电工程设备和农林产品进口。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俄腹地市场和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市场。支持国内企业在俄项目。积极推进阿穆尔——黑河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星河公司阿州水泥粉磨站、东方明珠煤炭开采、千里雪公司和恒业公司在俄房地产开发、阿州建筑材料综合市场、盛安公司中国重汽4S店等项目,加强与俄方在农业、建筑等方面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合作。探索建立境内外加工园区。根据境外市场特别是俄罗斯需求,壮大境内对俄果蔬出口基地、食品出口加工基地,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俄罗斯建设农业开发基地、工业加工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通盘考虑两国公民消费。面向两国两城公民的不同消费群体,发展不同档次民俗风情体验、文化体育娱乐、商品购物服务和便捷金融服务等各类服务业。扩大对俄交流合作内容与规模。巩固与阿州在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等各领域合作,扩大与其他地区的友好往来。
(四)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民生工程和民生项目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民生水平,使经
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实施创业带动、岗位开发和就业援助等工程,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推进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抓好第二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提高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额度和居民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加大“一棚一草”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力度,解决好低收入群众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城乡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高度关注物价波动,严格执行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中低收入群众生活不受影响。关心残疾人、妇女、儿童、老龄事业,真心实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改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年底前市区学校全部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50%的县城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标准。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稳定生源有力措施,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改革,降低城乡居民基本用药负担。争取黑河市一院晋升三级乙等医院,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楼开工建设,市中医院和孙吴医院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全面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做好疾病预防、保健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
力。抓好市、县、乡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大兴全民健身运动,关注青少年和工薪阶层的身体健康。实施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启动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依托“周末大舞台”、第三届“金色旋律”农民艺术节、省第二届中俄文化大集和“送文化下乡、进基层”、各种专场文艺演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载体,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完成爱辉历史陈列馆改陈升级和孙吴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建设,抓好中俄民族风情园续建,推进五大连池火山博物馆、黑龙江文明博物馆和中俄友谊馆等项目前期和建设工作,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习基地、黑龙江冷水鱼水族馆。满足群众生活环境需求。巩固“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高市区规划编制、立面改造、小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启动黑龙江公园东扩、东南部公园建设和城市规划展览馆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高绿化美化亮化、牌匾整治和卫生治理水平,启动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宜乐的幸福城市。积极推进各县(市、区)“三优”创建、“三供两治”、嫩江滨水城市和孙吴滨水公园建设。抓好爱辉、逊克、孙吴主街路建筑立面改造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突出抓好示范乡镇建设和北安市城乡一体化试点。满足群众稳定需求。突出抓好矿业安全生产、森林防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边境安全,高度重视食品和药品安全,深入开展“平安黑河”建设,完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理信访案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中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五)加快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努力集聚人气、扩大消费 大力发展生活类和生产类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黑河行动区建设。五大连池新镇建设要加大宣传、营造声势,吸引各类资本集中投入,确保计划内的项目如期开、竣工或全面完成任务。配合国家和省搞好申遗国际攻关。聘请专家进行策划,把“圣水节”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节庆活动。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中俄边境风情游、世界著名火山游、爱辉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邮政和航空物流整合,打破行业、部门、区域界限,向第三方现代物流转型。支持市域内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入股、重组等形式,组建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重点推进凯莱物流中心和对俄果蔬物流中心建设,积极筹划黑河、北安、嫩江物流园区,加快引进国际冷链物流和集装箱物流企业,努力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四通八达的物流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业。继续对金
融部门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本地储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本地发展。引进实力强的担保企业,提高地方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做大做强会展经济。积极组织和承办省级以上会议,打造区域性会议中心。提高会展承办能力,打造面向俄罗斯的大型专业会展。发挥寒地资源优势,提升试车经济水平。促进信息、咨询、中介和商业、餐饮、宾馆、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发展,为旅游、会展等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六)千方百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工业园区、农业、城市、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经济承载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把筹集建设资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抓好对上争取,密切跟踪国家关于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和省关于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三供两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政策措施,积极研究国家和省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强沟通,提前介入,努力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的建设盘子。同时,也要运用市场化方式加快建设。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通过土地臵换、BT、BOT等方式参与城市、交通或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筹集资金,等等。要打破思想顾虑,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只要有利于加快建设,只要没有大的风险,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什么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
(七)深入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抓住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机遇,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黑河行动区建设。实施城乡“五年绿化行动”,编制林地利用保护规划,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江河沿岸植被防护体系。加大湿地保护和开发力度,筹建公别拉河国家级和刺尔滨河、跃进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打击毁林毁草毁湿开垦专项行动。建设生态矿山,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有计划地做好矿山复垦和植被恢复。依托五大连池、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逊别拉河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按照“十二五”减排目标科学制订减排计划,全面完成减排任务。争取国家环保资金,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和垃圾处理等工作,努力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动
员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论武装,认真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的科学理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掌握话语权,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事业,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党员干部自学,充分利用“黑河讲坛”、“市民大讲堂”活动载体,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积极开展普通劳动者“百业状元”评比、第八届“十佳公仆”评选和“感动龙江”人物(群体)评选等活动,大力弘扬立足本职、扎实奉献的敬业精神,突出宣传各级领导
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
(二)认真做好换届工作,切实加强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认真搞好四大班子换届工作。要坚持正确用人标准。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真正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上来。特别要关注基层,重在选拔能干事、能干成事、能漂亮干事的干部,鲜明体现党的干部路线和用人标准、用人导向,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真正能够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坚持把民主推荐结果与考核、日常考核、任职考核结合起来,重视干部一贯表现,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做到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使干部顺气,群众服气。要严肃换届工作纪律。把匡正风气作为换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决杜绝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规用人、干扰换届等现象发生,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经常性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干部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审计等制度,确保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而且重在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抓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培训格局和有机联系的培训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围绕推进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和党员的争创目标,创新活动载体,抓好分类指导和典型选树,强化舆论宣传和社会宣传。统筹抓好农村、街道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机关事业等各领域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好纪念表彰活动。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制定2011人才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重点人才工程和政策的落实。围绕产业和项目发展需要,加大领军人才、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要重点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干事创业的党政人才,有实干精神和开拓魄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农村实用人才,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从近年来招聘的重点院校毕业生中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到乡镇挂职锻炼。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人才发展资金,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
(三)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努力营造政令畅通、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
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进一步强化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意识,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保证政令畅通。切实加强制度创新和改革攻坚,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规范公开内容、程序和方式,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办影响政治稳定、破坏党内团结、扰乱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大案要案,严肃党纪国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纪检监察部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同志们,推进黑河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是历史和人民赋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以优异的成绩向建
党90周年献礼!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四篇:Bzsfuri黑河市委书记刘刚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黑河市委书记刘刚在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5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同时,由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2010年市委常委会工作。
一、“十一五”工作的回顾和2010年市委常委会工作 “十一五”时期,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艰苦奋斗,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20.1亿元、6877元、26.7亿元、3.1亿元和26.1亿元,2010年预计可增长到256亿元、14677元、135亿元、13.7亿元和54.6亿元,五年增长81.8%、81%、4倍、3.4倍、1.1倍,年均增长12.7%、12.6%、37.9%、34.6%、16.3%,比“十五”时期分别高3.4、3.8、24.9、30.2和7.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提前四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规模以
第五篇:分享在市委X届X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
在市委X届X次全会暨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
过去一年,是X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X工作提出7个方面重大要求,省委治蜀兴川新战略部署赋予X“主干”战略地位,市委进一步明确新时代X“三步走”战略目标、确立城市“四大战略定位”,统筹推进事关X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推动了X发展发生全方位、深层次进步,实现了城市有明显变化、市民有深切感受、社会有广泛认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X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定践行新思想、贯彻新理念、落实新要求,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城市工作全局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明确提出支持X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面向未来,X必须深化对新思想新理念的学思信仰和创造力行,以新思想引领城市发展方向,以新理念统揽城市工作全局。
要让创新成为后发超越的驱动力。要推动城市发展理念创新,深入践行“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调整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开放型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效能法治化治理体系。要推动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有效投资优质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要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创新,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机制、转形态,构建与城市战略相协调的户籍、人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治理政策体系。要推动领导工作方式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规划引领市场方向,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政策引导市场预期,以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要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中发展。要以做强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入国家级重大功能和战略性高端资源,增强在成渝城市群建设中的极核带动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新一轮西部开放开发战略。要以做强主干为目标,深入贯彻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策划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支撑性强的功能项目、集成性强的总部项目,全面落实与市州达成的合作协议,主动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X平原经济区一体化、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要以全域均衡发展为目标,大力推动城市“东进”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近郊区城镇化产业化提速。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要注重培育生态优势,高位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体系和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塑造“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绿色空间形态。要注重营造生态场景,坚持“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推动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渗透叠加。要注重转化生态价值,深学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创意设计、功能复合、形态呈现、价值转化四个维度大胆创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要借势用力推进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加快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要着力构建多向度战略通道,深化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拓展以X为网络中心和战略支点的国际航空大网络、铁海联运大通道和国际物流大平台。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建设国际投资贸易平台,统筹推进国际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区、国际铁路港建设。要加快构建国际资源要素集聚新优势,加强外事外资外经外贸资源整合和能力共享,力争世界500
强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在蓉布局一批能级高、带动力强的项目。
要高度重视组织动员工作,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要努力实现优质公共服务产品共享,加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配置方式变革,做大做强五大投资集团服务品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鼓励在蓉机关、企业、学校开放公共服务资源。要努力实现发展机会政策机遇共享,定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全球邀约“城市合伙人”,强化公共政策精准性、普惠性和有效性。要努力实现社会责任集体荣誉共享,改进政策决策方式和发布方式,以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和共同价值追求。
二、坚持以美好生活向往引领城市发展方向
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既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X发展必须直面和破解的时代难题。X在确立城市战略定位之始,就把城市的命运与市民的福祉紧密相连、共兴共荣。
X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就是要推动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服务业核心城市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为企业协作协同发展、市民创新创业搭建平台。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就是要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所有制融合四个通道,让企业柔性化运用人才、便捷地转化技术,让人才有更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人生舞台。致力于建
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就是要聚焦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
五大核心功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市民创业能力。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就是要推动文创与城市营造、经济发展、生活美学相融合,以高质量多层次的文化供给增强市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就是要大力实施“国际资源引入”计划和“X企业走出去”战略,让企业市民分享开放红利。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就是要构建“陆上丝绸之路+
空中丝绸之路”立体大通道体系,为企业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全球配送体系,让市民随时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X连续X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在于始终致力于保持生活城市的鲜明特质。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就是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要呈现绿满蓉城的山水生态公园场景,全面开展增绿增景工程,构建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生态化绿色化区域空间体系。要呈现蜀风雅韵的天府绿道公园场景,有机承载慢行交通、体育运动、文化创意等功能。要呈现美田弥望的乡村郊野公园场景,深入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治理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把乡村建设成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园。要呈现清新宜人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强化消费业态植入和天府文化展示。要呈现时尚优雅的人文X公园场景,强化历史文化场景建构、时代风尚创意设计。要呈现创新活跃的产业社区公园场景,用公园形态重构产业和生活空间。
X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就是要加快构筑链接全球的交通网络、联通世界的经济体系。要加快战略通道建设,依托国际空港、铁路港“双枢纽”,打造7
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
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着力为跨国公司提供供应链垂直融合解决方案,加快打造服务全球制造型企业和面向全球区域零售分销型企业的配送枢纽。要加快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建设,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涉外商贸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国际贸易交往中心。要加快国际化生活场景营造,实施国际化社区建设计划,着力打造国际生活中心和消费中心。
X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就是要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提高天府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就是要坚持文化创意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美好生活相融合,提高X文创品牌国际影响力。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就是要以国际视角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构建国际化品质化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高标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就是要以天府奥体城的全球招标、国际化营运为标志展示X举办国际大赛的雄心,以高质量高标准办好第31
届世界大学生夏运会和第18
届世警会为契机展示X举办国际赛事的实力,以体育场馆、体育功能的高水平建设和积极申办世界运动会动员全市人民投身全民健身运动。高品位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就是要让川菜美食、休闲生活成为X进入世界城市大家庭的名片。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就是要彰显川剧的独特魅力和X原创音乐的雄厚实力。高质量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就是要培育“名展、名馆、名企、名业”,推进会展业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
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要求重塑城市战略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X四版总规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新一轮总规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就是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方式,构筑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竞争战略优势。
要坚定推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聚焦比较优势领域和先发优势行业确立功能定位,明晰产业发展方向。“东进”区域要按照“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要求,加快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和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南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北部铁海联运大港区要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按照组群城市形态,努力形成先进制造业集中发展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要树立生产生活生态相宜理念确立“人城产”发展模式,合理布局建设高品质社区、特色化街区和高端生活性服务业。要力行集约节约高质高效理念确立高产出模式,做好腾笼换鸟、旧城更新和园区改造三篇文章,坚持投资强度与供地面积、税收贡献与土地价格“双挂钩”。
要坚定推动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建设,加快形成以生活宜居性、要素获取便利度、协作配套便利度为竞争优势的新形态。加快形成以X为中心、以全川为战略腹地的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共同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五大新兴服务业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为支撑的新经济新动能,精准66
个功能区细分定位和发展方向,严格对照“两图一表”精准招引重大项目,形成细分领域规模化集聚比较优势。要秉持一个产业细分领域功能区就是一个现代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构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产业功能区平台和社区生活配套相链接的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要遵循企业成长规律促进战略性产业加快集聚,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大力支持产业投资集团做强实力、产业投资基金做大规模,在产业功能区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标准化车间、洁净厂房和人才公寓、商务楼宇。要鼓励支持金融企业、科研院所、大学技校、主题会展等与产业功能区建立命运共同体,提高集聚运用高能级生产要素能力。要发挥门户枢纽内引外联作用,努力提高跨国公司布局西部经略市场的承载力和中西部外向型企业以X为平台建立总部向外发展的吸引力。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省市联动,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避免区域城市之间以低成本高补贴竞争形成常态。
要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建设,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提质增效、激发活力为目标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势。要突出政治效果、能力建设、绩效评价,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创新政府融资方式,全面落实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面改革产业激励扶持机制,全面推进“双创”载体市场化运行。要建立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围绕提高战略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积极稳妥开展战略性混改。要加快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低效用地和占而未用土地退出机制,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以主体功能区为重点集约发展。要加快推进以利民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对民生工程精准及时地动态调整和一以贯之地投入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要大力推进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激励制度改革,精准提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和首套采购、产能协同、市场拓展等综合服务,大力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成长型企业和“隐形冠军”培育库。
四、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四十年再出发,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必须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更加彻底地改革开放,切入点就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X要把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作为X以更高水平开放走向世界的竞争力,作为赢得全球投资者的磁力场。
综观近几年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总体上看,营商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市场投资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科研创新环境、人才要素环境、法治保障环境五个方面。X2017
年位居世界城市排名100
位,2018
年跃升到71
位,与此相适应,X营商环境大踏步前进。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市委将今年工作的主题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就是要以开放倒逼改革,增强城市战略竞争力。
要千方百计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着力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事项,大幅降低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费用,综合施策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能等运营成本,以企业和市民感受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融合水平,全面开展项目服务和企业服务“效能竞进赛”。
要千方百计提高要素匹配效率。深入推进“交子之星”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和债券优先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用好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大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城市发展战略和各类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蓉漂”计划,推动人才精准寻访和匹配服务,构建面向公共服务和商业应用的数据资源池,推进政务服务、空间地理、公共服务等信息资源社会化开放利用。
要千方百计构建精准的政策体系。着力提高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全面梳理落实已有政策,加强新老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衔接。以专业思维研究产业发展趋势、敏感要素、发展痛点,着眼关键环节、公共平台、营商环境等方面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政策精准是一种作风,服务精细是一种态度。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熟悉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要千方百计构建有效的法治保障。着力提高企业的安全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兑现合规的政府承诺,加强对企业产权和财产权的保护,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持续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逐步取消面向企业的行政性收费,发挥国际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建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稳定的经营环境。
五、坚持以党建为总揽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X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已发展成为常住人口居全国第四位的超大城市,必须加快构建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动员、组织领导、系统推进优势,有效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要加快构建党组织引领的城市治理体系,着力构建科学的组织动员体系、法治的管理运行体系、精准的引领服务体系、专业的人才支撑体系、严格的权责约束体系。要进一步强化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统筹职能,深化乡镇改革赋权、社区减负提能,以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要全面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把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新领域、新阶层、新组织、新区域作为工作重点。要坚持党建带群建、党建促社建,加大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孵化转化力度,提升基层党组织整合资源和服务市民的能力。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依靠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智慧大脑。要大力推动网络理政,构建智能城市指挥运行体系。聚焦市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展天府市民云平台和社区智慧终端,让社区治理更精细、市民生活更便捷。聚焦智能交通建设,健全出行信息发布和引导系统,有效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聚焦智慧城管建设,有效整合城市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实现城管执法系统集成。聚焦市政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体系建设,创新城市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把握5G
试点和AI应用机遇,超前谋划系统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企业市民提供智能化生活场景。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高效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要提升普惠性民生服务,深入实施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破解结构性民生问题,从加强制度供给入手,加快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和社会化改革鼓励引导市属专业化公司和社会专业性企业参与生产和供给。要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好各项托底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福利等社会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租购补并举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满足所有在X工作的市民住房刚需。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注重保持城市特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构建简约低碳绿色发展体系。要深入推进“三治一增”,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要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力保障生态安全。要大力推进生态价值生成转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构建生态场景、生活场景、消费场景相融合的城市空间。要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方向、绿色出行引领市民生活的新格局。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把防风险、保安全作为城市之基。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完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要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点区域、企业、危化品分级分类监管,深化食品药品生产溯源管理,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要加快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全面提升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要积极构建与超大城市治理相匹配的法规体系,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
六、坚持以严实要求为标尺抓班子带队伍促落实
当前X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努力营造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良好从政风尚。
要解放思想敢想善谋。要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牢牢把握城市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要有准确“识变”的敏锐,紧跟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担当新使命。要有科学“应变”的本领,深化对城市战略规划意义的认识,提高刚性执行规划的自觉,提升因势而谋、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的实战水平,提升项目策划、平台构筑、政策创新、要素供给、预期引导和风险化解的能力。要有敢于“求变”的勇气,善于从长期大势把握当前形势,既保持定力,又善于机变,以求解思维和办成理念找到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新办法。
要实心干事砥砺作风。要始终保持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忠诚为党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让实心干事成为X干部的鲜明特质。要察实情,坚持把调研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常态开展蹲点调研、现场办公,真心实意为基层减负、为企业解难、为市民分忧。要出实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作决策、抓工作都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又注重从实际出发。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和空喊政治口号,坚决纠正不顾基层困难搞“一刀切”,坚决克服懒散作风、慢动作、跟不上现象。要注重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发展效果的统一,让每一项决策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发展、真真切切地造福市民。
要科学作为讲求方法。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城市发展的正向带动效应,深刻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全方位大开放战略机遇,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蕴含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善于借势培育小环境、形成新优势。要勤学善谋,强化知识更新,提升专业素养,主动对表、经常对标,学懂弄通中央、省委要求,善于从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工作大局中把握工作方向。要注重培养世界眼光,增强用国际视野谋划发展、用国际规则处理事务、用国际语言讲好故事的本领,努力成为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行家里手”。
要严管厚爱激发活力。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全面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要以严明纪律约束干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持续用力坚决肃清***、李春城流毒影响;进一步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破除痕迹主义做法,深化不作为及“懒散拖”问题专项治理,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以鲜明导向激励干部,建立赛马机制和实绩导向,鼓励干部担当有为、争先创优,大胆选用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能干事、善成事的优秀干部。要以人文关怀温暖干部,尽力为干部排忧解难,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澄清保护机制,真正让组织的关怀信任传递到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