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03:3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读书笔记》。

第一篇: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读书笔记

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随机漫步的傻瓜》

作者: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译者: 盛逢时 出版年: 2012-7 购买链接:亚马逊

你的成功不见得是因为比其他人高明,而很可能是运气的结果。但我们内心有很多隐藏的偏见和认知捷径在影响着我们的逻辑思维,使我们无法做出合理的预测

从北京暴雨想到的 文/yulenchang(豆瓣网友)

我们能够根据一个人的财富判断其是否成功吗?答案是NO。

财富可以靠经验、努力、人脉、父母获得,很少有人愿意承认,一次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足以令所有财富毁于一旦。因为一不小心,轻则倾家荡产,重则涉及性命。

7月21日,暴雨突袭北京。市区众多主干路段积水导致交通瘫痪,房山地区山体崩塌、滑坡,引发的泥石流瞬间吞噬整个村屋„„那一连串冰冷的伤亡数字所昭示的,是一起典型的黑天鹅事件。

生活在一个随机世界的人们,不管今天多精彩,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连巴菲特也承认,再长一段数字乘上零,结果只能是零。

要非常小心黑天鹅。

我们总是在低估一件事情的随机成分。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踏实努力,按部就班,一切就能水到渠成。事实并非如此。很多金融从业者把业绩优秀和个人运气作为能力的表现,这个习惯最为普通也最为明显。

实际上,赚大钱不是最为必要的,避大险才是核心。

书中举例,那些参与高收益市场的投资者,可能很长世间会赚钱,然后短短几个小时之间,赔掉历来收益的好几倍,这就好比在铁轨上打盹,终有一天突如其来的火车会撞死你。广而言之,倾力一赌倒不如见好就收,小心驶得万年船。

我们总是因为无法预测而低估一件事情的随机成分。就像人类无法抵抗灾害,却能预防。通俗点说,就是“惹不起,躲得起”。

事实上,7.21并不是一起小概率事件。去年的5.23,同样的北京,同样的暴雨,同样有人伤亡,今年,同样的灾难发生了,有过之无不及。大雨暴露了生命脆弱的同时,也暴露了城市遇到灾难没有马上完善防灾减灾设施,以避免或减少这种损失的漠然态度。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无法预测何时会有暴雨,无法预测何时地震,但我们可以完善排水系统,可以提高房子抗震级别与防震意识„„黑天鹅事件过后,没有正确的判断和预防,让灾难连续发生,才是真正的悲哀。

好比明知道河里有水怪却选择只身过河,一次两次侥幸逃脱,死在河中是早晚会发生的事。本书不难懂,塔勒布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世界没有永远的幸运者,也没有永远的赔家。我们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尽量减少或免受黑天鹅冲击,才是永远正确的。

此外,前人的经验也对我们大有裨益。

第二篇: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感

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感

(一)我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智造美丽人生

这是我2017年读的第二本书。在年初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我希望能在今年的学习中加强自己的理财知识。理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修的技能,但是如何理,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才是最适合目前我的情况,我没有答案。所以,我选择了精读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希望能找到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被骗了!翻遍每一个章节,我找不到任何可以立即使用的稳赚不赔的操作方法。但细细品味书中的内容我又感觉获益匪浅,很受启发。书中表达的观点改变了我对于投资的看法,不仅是投资,甚至对于生命的了解都大为增进。作者的思维方式很有意思,沿着这个思路,再去思考投资的实际策略,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过程和收获。接下来,我将试着将我的收获分享出来。

随机漫步的傻瓜指什么?

随机性,简单理解就是指运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我们的思维习惯喜欢归纳,总结出规律用来预测结果。这本书告诉我们在面对随机性事件的时候,试图通过总结规律来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这么做,就会让我们成为“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举了一个火鸡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的版本是这样的。一只老母鸡,好吃好喝的被主人养了三年。它总结出了1000天的经验:主人对我很好,每天固定的时间都会伸过手来喂我好吃的。但第三年过年那一天,即第1001天,一直伸过来喂它的手,却抓住了它的脖子,将它摔死了。这只老母鸡成为了春节餐桌上的一道菜。

我们中国的股市是否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呢?从1989年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试点,到现在运营了20多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样本里,我们试图通过总结历史去预测未来的走势,可能会一次次的让预测者成为那只可怜的“母鸡”.股票市场本就是一个巨大的随机环境,在历史数据只有20多年的情况下,预测未来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读到这里,我的收获是,在选择投资中国股市的过程中,听所谓专家的预测,或者通过学习技术图谱去预测股价走势,至少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在随机性面前,好的业绩仅是因为运气吗?

作者举了一个“打字机前的猴子”作为例子。如果把无限多的猴子放在打字机前面,让它们去乱敲,那么其中一只肯定会打出一字不差的《西游记》。进一步探讨,猴子中的大文豪既已诞生,读者愿意拿毕生的积蓄去赌这只猴子下一次会打出《红楼梦》吗?

如果我们一定要选择一只能打出《红楼梦》的猴子,是选择这只“大文豪”猴子,还是另选一只“潜力”猴子,或者随机挑选一只?

这个例子当然非常极端。但是却揭示了一个我们通常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对一些事情,那么他可能将来不会有好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的表现优于其他人,那么他将来表现优于其他人的概率就会很高。

但是这个思维方式要有意义,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前提:

一、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充满了随机性?

二、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数有多少。

如果猴子的数量很少,比如只有100只,那么打出《西游记》的概率就是0.但如果是无限多只呢?那么打出《西游记》基本是必然的。

按照本书的理论,在充满随机性的环境,参与者的数量非常庞大,历史表现的好坏,不能作为预测下一次表现的依据。

我以基金举例。截止目前,国内的基金公司一共有121家,基金数量6057只。基金所处的环境充满随机性,而基金的数量又非常庞大。因此,某支基金,上一年的业绩大好,是否意味着它今年也会排名靠前?

事实上,基本没有哪支基金可以连续几年都挤进收益榜的前10%.而就算真的有基金连续几年都排名靠前,是否就值得我们押下全部身家?考虑到基金经理还会频繁跳槽,我们当然不能如此简单的进行判断。

因此,选股票也好,选基金也好,历史的业绩有参考价值,但绝对不能作为重要的唯一标准。

读完本书,我拟定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随机的市场无法预测,不能掌控,所以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坚强,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策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研究市场上,既然不能战胜,那就要学着去拥抱,让市场不管涨跌都带来财富。

我选择以基金定投作为投资方式,以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组合作为投资标的,通过定期调整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持仓配比来平衡风险,这就是我的学习、思考收获。

1968年,法国掀起**,学生在巴黎示威暴动,并大声疾呼:我们要求自相矛盾的权利。

再深入一点,最好的投资策略其实是不断学习。我们要不断尝试摆脱过去行为的束缚。可能过段时间我会完全推翻今天所定下的策略,但不管如何调整,这一定是我深入思考的结果。

2017年2月25日

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感

(二)人人都是那只猴子

文 / McT崂山第二公社&耕读社 王森

所有的事情到底必然性和偶然性哪个更能够左右世界的运行?

我们先来看一个证券市场的例子。标普500指数30年之间的年化收益率9.5%,但是如果去除50个30年间的最差交易日,则你的年华收益率可以达到18.2%,但如果去除掉30年间50个最好的交易日,则你的年化收益率不超过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外因素才是主导标普指数30年间的主因。

当古代人们偶然发现彗星来临时,伴随着天灾人祸,因为无法理解随机性,不接受随机性的概念,宗教和象征意义的艺术作品随之出现,人们会认为彗星等自然现象都有其非凡象征的意义,很多宗教和文艺作品不过是混淆了噪音与信号的界限,将不相关的偶然事件当做强关联的因果关系。

非洲某部落,偶尔因为有人抓了抓鼻子就下起了雨,从此用抓鼻子的形式祈雨。同样,因为央行降息经济繁荣,人们就会赞颂降息这个决定,因为新的CEO上任,公司有了起色,就认为是此人的功绩——这些其实都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但是人类不愿意相信偶然性和随机性主导了很多重要事件,都想将其归结于某个意义,某个象征。

如果有无限多的猴子打字机乱摁,只要时间无限长,()总有一只猴子会打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叙事诗,或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你会不会用毕生的积蓄去跟这个幸存者签约下一部作品?但是现实当中,这个概率下的幸运的猴子并不是猴子的模样,可能是个专家的形象,也可能是某个成功人士,但因为幸存者偏差,大众只注意到了这个幸存者,其他失败的猴子都消失不见。成功分两种,必然的成功者和幸存者。

对于成功人士的采访,并归纳其共同点,成为很多人学习它们的法宝,但是无论是努力还是节俭,都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只统计了成功人士,却没有统计所有具有这些美德的人,其成功概率有多大——所以这种归纳并不能说明什么意义,将必要不充分条件当做了充分必要条件。

由此我想到另一本书里的几个故事,为什么加拿大冰球队的队员生日都是上半年?因为少年队,儿童队的选拔时间是一月份,而半年以上的年龄差距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身体条件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而当一个孩子被送入国家的少年队、儿童队,则其他孩子与其的差距又会进一步拉大。

而纽约的犹太律师的成功,更加复杂。它可以归因于他们父母是到美国穷苦的第一代移民,大多数是靠服装小作坊发展起来,后来有了自己的服装店甚至服装品牌,父母的经历对孩子有了正面的激励作用;而第二代犹太移民通过父母的正能量激励,勤奋的学习后进入律师行业,又因为上世纪70年代美国法律的变迁,旧势力的白人律师不愿意做上庭的恶意并购的案子,只愿意做企业的法律顾问,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庭那都是有失身份的事情——所以犹太后裔的年轻律师们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为什么盖茨,史蒂夫鲍尔默,乔布斯,埃里克施密特都是1955-1956年生人?是时代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选择了时代?他们本身都具有那个时代其他人无法匹敌的对计算机的了解,和那个时代无价的、无限制的上机时间,以及第一代个人计算机浪潮爆发的大背景。那时的计算机无比昂贵,但盖茨1968年便拥有了24小时上机的条件;而乔布斯的居所就处于美国硅谷所在地——Pala Alto, 惠普的创始人休利特给了乔布斯一些免费的多余的电脑配件,还给了他一份暑期零工。这就好比,你喜欢时装,而你的邻居就是乔治·阿玛尼。

而从一些普通人的人生来看,两个家庭的天才孩子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轨迹。一个蓝领家庭的孩子,天资聪颖,靠奖学金进入名牌大学,但是脾气暴躁,四任父亲没有一个成功范例,有的失踪,有的自杀,还有被谋杀的,跟同学格格不入,入学时成绩是A, 而离校时成为F, 因为他的母亲不懂如何申报奖学金,从而导致他大学二年级失去奖学金资格,他也因此正式退学,成为蓝领工人,后来自学,到处投稿,却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另外一个孩子,中产家庭,因为不满意老师进度太慢,打算用化学品谋杀老师,后来被发现,判了缓刑,但是在面临美国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甄选时,靠个人魅力打动评委,晋升主流社会。当他们面临困难时,中产家庭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周旋,而中产家庭的父母也更懂得为孩子辩护/争取,中产家庭的孩子,日程满满,周旋于各种课外活动,当孩子成绩不佳时,家长会站在孩子的一边;而贫困家庭的父母往往惧怕权威,行事消极。实践的智慧来自家庭,没有实践智慧,孩子的天赋再好也难以施展才华。所以同样的天才,处在不同的家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巴菲特、比尔盖茨、乔布斯,哪个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是天赋重要?还是际遇重要?除了幸运的猴子,必然的成功者是不是也附带了人生际遇的偶然因素?

卡内基,1835年生人/洛克菲勒,1839年生人/JP摩根,1837年生人——他们都是在1931-1939年这个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出生,这个时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人当中的14人。他们2、30岁的壮年时期,正赶上了美国1860-1880年的工业革命,铁路/钢铁/华尔街,蓬勃发展,生逢其时。

不得不说,以上的例子里,每个人都是努力和进取的,没有这些良好的品德,他们很难成功,但是同时他们本身又具有他人无法企及的幸运因素。成功学只强调勤奋和天赋,没有指出这里面的特殊因素。成功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但是成功学却通常不会提及,并不是你看了成功者的书,就会获得什么秘籍。

再来说说投资领域。比如10000个人一起买股票,假设他们都不懂股票,或者干脆说,他们都是猴子:50%的胜率,那么第一次会有5000人正确,第二次剩下2500人,第三次1250人,第四次625人……经过若干次淘汰后,最后剩下10人,你能说这10个人都是投资大师吗?现实中,有人就是这么幸运!传媒和受众们会选择只记住这10个人,认为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秘籍,而忘记失败的那9990个人才是大多数。当然,确实有因为水平高而持续大幅盈利的人,但是你很难区分他们之间的区别。

成功也好,悲剧也罢,都是独特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有句鸡汤说的很对,你的成功无法复制。在了解了随机漫步的理论后,你或许会开始思考,这些是不是因为概率随机产生的,也由此,你不会再迷信首富成功学。当然,若你只是希望过上不错的小日子,你的努力和结果之间应该是可以划等号的,但是更大的梦想,就需要一点点运气和时代因素了。

如同刘嘉玲在让子弹飞里的台词,我要做的是县长夫人,至于谁是县长,我无所谓。时代和人类社会也会注视着每一个向上攀爬的人:我要的是进步和发展,至于谁是大佬和成功者,我也无所谓。努力并且有天赋的人太多了。

塔勒布《黑天鹅》那本书里讲过一个故事:当一只火鸡被饲养了999天,它心里最感谢的就是饲养它的农夫,但是第1000天,那个感恩节的下午,农夫伸出的手折断了它的脖子,又改变了火鸡的世界观。只是,死去的火鸡不会说话,这个第1000天的奇点没有被流传下来,流传的都是存活的火鸡对农夫的赞扬。统计样本的不足,导致了火鸡无法获得正确的认知,而人类、个体、某个事件,其统计样本不会超过其存活的长度,所以,对于未来,结论一定是开放的、,未知的。现下的真理在时间变迁之后,或许会被某个突发事件证伪。

在证券投资市场,随机性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往往是部分幸运的猴子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用错误的逻辑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又因为同样的错误逻辑,赔进去了更多的钱。当你赚到一些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不是因为你自己的看法正确才赚到的呢?还是仅仅是随机性赐予的?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投资哲学核心的争议:到底是通过学习、提高正确率来赚钱,还是接受现实的不可预测性,通过善输达到大赚的坦途? 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

总而言之,作者用了一本书的厚度,轻松而诙谐的解释了索罗斯关于“反身性定律”的一部分,解释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无常。这其中的区别在于,索罗斯进一步阐述了易错性和人类事件动能之间的互动。人的认知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因为共识,可以影响某个市场行情的发展,并因为价格的变动,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观点,然后人的观点又会进一步影响价格,最终形成价格与大众认知之间的正反馈或者负反馈。

这里要强调一点,无论是塔勒布还是索罗斯,他们的这种怀疑论哲学更适用于投资,因为投资中的一次错误可以让你倾家荡产、悔恨终生,但是做实业,对了一次就终生受益。所以,无论是塔勒布还是索罗斯,都对如何面对大众和自己的错误进行研究,而企业界都是从如何提高正确率来研究。艺术作品在特勒布看来就是一种医学专用品,是基于无知的一种情绪的宣泄,但是,人类的本性需要正面激励,需要对未知的未来有美好的期许,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这两种哲学都对,也都有各自的优点。成功学也好,企业管理也好,都有自己本身的武断性。之所以不考虑黑天鹅这种旷古的小概率事件,是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现实当中大幅波动,就算是波动也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而投资,是基于大概率的、科学的、可持续赌博、并预防小概率的系统性大风险——这种假设就是,一切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包括你对自己的认知。但对于除了投资以外的事情,不太有意义。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简单重复的日常,除了投资,不需要考虑太多小概率事件,而且现实当中,很多错误都可以补救,或者反悔。但是投资里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爆仓了是不可以反悔的。特勒布和索罗斯的哲学是出世的,而通常意义上的成功学是入世的。

用做实业的执着心态去投资一定会死的很惨,因为执着、死不认错、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是让你倾家荡产的最佳选择。而用投资的谨小慎微的滑头心态也并不能存活于需要有担当,需要大刀阔斧的实业运营。但是相互之间可以参考借鉴,比如实业上多想想意外因素,而投机上多思考下投资标地的真实价值。

篇幅有限不再多说,篇尾我用吕秀才智斗姬无命的台词作为结束语: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

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第三篇:《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感1000字

《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感1000字

马光暖

现在好书是层出不穷,大概花毕生时间也看不完沧海一粟,更要命的是往往看过就忘记大半,时间一久只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或许也是很多坚持阅读的人的共同苦恼。罗振宇推荐的方法是,学完知识后拿笔写一些总结,给自己的存量知识增加一些连接。我也试着使用这个方法,所以也计划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个总结加深记忆。

这本书作者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纽约大学特聘教授,其作品《黑天鹅》、《反脆弱》加上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都是超级畅销书。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甚至被誉为华尔街投资人士必读的经典著作。看这本书是源于李笑来的推荐,他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说,这是一本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书。我现阶段对投资其实兴趣并不大,准确说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投资,如果一个人一窍不通盲目投资,结果只能是韭菜的命,但学一些相关思路,尝试一些方法,做好准备,或许未来就会如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股市可以预测的。”这是大多投资理财专家的观点,他们以分析市场趋势、利用曲线等方式来推测未来股指的走向,这也是很多普通股民把钱纷纷投入股票的原因。但和很多正儿八经研究经济金融的书籍一样,本书并不同意股票走势的可预见性,至少短期如此。很多投资人士的成功并不是来自其高超的投资水平和对市场的精准分析,而仅仅是获利于“随机性”.在“随机性”的作用下,总有一部分人会获利,尤其是参与投资的人数量足够大时,书中有个例子:让5只猴子在电脑屏幕前打字,如果有只猴子打出《伊利亚特》那会怀疑它是古诗人投胎转世,而如果有无数亿只猴子,那却没什么了不起。然而现实是这些投资成功的人夸夸其谈,而他人也把这部分人奉若神明。

忽视了“随机性”的作用,就会像“随机漫步的傻瓜”,长期来看最终会血本无归,因为人不可能每一次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作者给出的忠告是:

拥有一身好本事却穷困潦倒的人,最后一定会爬上来。幸运的傻瓜可能得助于生命中的某些好运气,但长期而言,他的处境会慢慢趋向于运气没那么好的白痴。

在对于随机性的应对上,作者称使用“蒙特卡洛发生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蒙特卡洛发生器”是使用一定的初始条件,产生随机数来模拟市场的风险,这可以更好的了解未来市场的状态,而并不是利用过往的经验、事件的关联等方式。对于这类的建议,书中很多,大概这也是本书被推崇的原因。

人是感情驱使的动物,不能做到绝对理性,很多时候只能意识到非理性的存在,而不能完全抵抗,这意味这我们每个人在某些程度上都是“随机漫步的傻瓜”.所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不被随机性的假象蒙蔽双眼,是一个重要议题,书中给出了一些方法,总结如下:

一是了解自己的无知和愚蠢,不必奢望自己能够对抗情绪反应,而是应该利用情绪来构思一些观念,从而得到实践的力量。

二是摈弃无意义的噪音,戒掉垃圾媒体和无效信息。

三是成为一个“斯多葛”,不以成败论英雄,因为结局往往只是随机的结果,而我们要做的是尊严地做出选择。

第四篇:漫步华尔街读书笔记

漫步华尔街读书笔记

经济界或者投资界对于预测的热度一直不减,因此也就催热了相关分析技术,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对应着作者所介绍的空中楼阁理论和磐石价值理论。但是,在有效市场理论的背景下,任何消息都已经反映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之中,因此投资者要想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超额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市场中总是会有人在某个时间段获得不菲的超越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回报,除了运气的成分之外,有效市场理论告诉我们他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比别人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但这些消息最终会被公众得知)。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提前获得了市场消息或者在得到信息之后比别人做出了更加迅速的反应。因此在市场自我调节回归理性价值之前,这些人获得了夺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不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其目的都是预测,而预测的目的则是比普通人有更大准确概率提前获得引起市场变动的因素,进而采取有力措施获得超额收益(必须是超额收益,因为要考虑机会成本)。但是在预测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首先,市场的上下波动是一种独立事件,就像抛硬币游戏,正面与反面概率各50%。就算我们确知由于某因素的影响,明天的市场会上升或下降,但是“黑天鹅”事件的来临又会突然间影响市场的走向,使我们的预测功亏一篑。正如本科期间有位老师讲课所说:我可以预测中国股市明天的走向!真的,无非是上下10%以内……

幸好幸好,人类的智慧就是来搞定这些不确定性的,于是有了概率和相关性这种东西。经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人们会发现某些一直在延续的规律,比如经济在何种状况下会向好或走弱、业绩好的公司股价一般不会太差、某些事件过后市场会上升或下降、公司经营中的某些业绩会影响他在市场上的表现。于是,便有了对基本面分析的必要性,通过研究这些“决定市场的因素”进而估计市场形势。起初可能是一个两个因素,后来增加到三个五个十几个,再加上合乎情理的逻辑分析(这些分析基于市场理性的基础之上)。又由于市场是人来构成的,这些理性人都会追逐利益尽量避免风险,因此,在市场走势的变动下,人们就会根据市场的走势来变动自己的选择,或者会有“巨头”通过引导人们的行为来是实现利益,因此有了根据市场图形来进行经济决策的理论,这便是技术分析。两者应该都是基于市场理性的前提,不论是集体理性还是个人理性,对于某一个历史瞬间,都会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所以,“研究员的目的不在于准确地预测市场方向,而要使自己的分析符合紧密合理的逻辑架构,使之在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沿着自己构建的逻辑架构最终得到自己的结果”。

当然,相关性这种东西是要有逻辑来支撑的,而人类思维的神奇之处就是对于相关性的“滥用”(窃以为无论是宗教、迷信还是科学都“得益”于此)。所以,出现了市场上的种种看似合理的理论,比如裙摆指数、一月效应、超级碗指数等等。由一种形象可见的事务去指示抽象的事务则是最符合人脑的惰性的(所以才会有文字数字等等)。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客观先验而得到,并且在以后的检验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并且可以从人类的行为中找到看似合理的逻辑联系。但是,要命的是,只要在以后的时间内有不符合的情况并且举不出合理的逻辑来解释这种偏离,那这些理论就会崩塌最终被人们所抛弃。这也就是技术分析逐渐被后人所抛弃的原因。

所以,真正合理的预测有两个条件:一是大量的数据检验证明其紧密的相关性,二是合理的逻辑能够解释这种相关性。而后者无疑是对前者的巨大支持。所以这种合乎逻辑的预测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基本面分析,也就是对“磐石价值”的搜寻当中。当然,基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也正在发展当中,他们与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准确预测或者催生市场中的“空中楼阁”,也取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正因为这种预测是在可信的逻辑之下,这样一来,基于市场信息的预测就会趋于大众化了。

那这样来说,我们是不是最多只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大猩猩的选择和基金经理的选择投资结果差不多是不是彻底证明了专家投资的无能?众多打着α旗号的基金是否就此可以偃旗息鼓了?结果肯定不是这样的。预测只是金融投资的起点,人们还有更多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第五篇:不做正常傻瓜-读书笔记

不做正常傻瓜

人的心灵跟无垠的宇宙空间一样主要是由未知领域构成的,很难用根本性的规律来总结,即使有,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人的心理(亦即人性方面)只能总结一些局部性的规律来解释,这些特色往往与人类的最低层的生存本能有很大的联系,有些是人类进化早期就有的,有的是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些特点在当今的社会中又有新的表现形式。

了解人性是一件非常有趣有用的事。

第一部分

其一、心理账户

钱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往往因为钱的去向不同(花在什么方面),来源方式不同(挣的方式不同,甚至钱的多少不同导致处理方式不一样。要花的钱一旦规划好了,往往也划入不同的账户,专款专用,而且心理账户的钱一旦转移或花掉,就关闭了,很难再逆转。心理账户很随机,也很细,人们往往把相似用途的钱归于一个账户中,各个账户相对独立,各有各的预算,不能正常流动。

一、股票在账面上的损失和实际卖掉的损失,实际上是一样的,但却被归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你决定是否留住或者再买回来往往取决于你对后市涨跌的判断,但是钱在账面损失账户的时候,不想卖掉,而卖掉之后进入了实际损失账户之后往往不想买回来。一旦一个账户关闭了,很难再回去,例

二、你买音乐会门票的钱进入了音乐会门票心理账户,一旦买完,这个账户就关闭了,比如你买的门票丢了,你不会再买一张,因为买完之后这个账户关闭了,而假如你在买票之前丢了400元钱,你可能还会再去买门票,因为此时音乐会门票账户是开着的,看起来你损失了一样的钱:400元,但是导致的行为却不一样。其实你是否看音乐会应该取决于你是否真的想看。

同样的钱因为收入来源不同,方式不同,时间不同而设臵不同账户。

一、出租司机为了每月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收入,而把收入分摊在每天的目标上,一旦完成目标就收工,但雨天活多应多干一阵,因为这时的一小时顶平时的两小时,其它天活少,应少干,但司机们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结果导致雨天活多的时候过早收工,而晴天往往干得很晚,这样不能很好的利用效率。(根据天设臵自己的收入账户预算。)投资中也有这种心理账户,比如买股票,你可以根据自己每天的不同设臵账户,也可以每周每年每月,如果按天设臵的话就可能频繁操作,而按月的话往往会眼光更长远一些。

二、减税和退税对消费的刺激效果也不一样,减税虽然相当于给纳税人钱,但是减的还是纳税人辛苦钱账户里的,人们不会有多大感觉,而交完税之后这个账户就关闭了,再退

给纳税人的钱就进入了也许是意外之财的账户,花起来就更痛快一些,所以退税效果好。

三、收入方式不同导致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不同。比如你赌博得来的钱和你辛苦赚来的钱,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你花起来就很不同,我有的时候也犯同样的毛病,父母给的钱和自己赚的钱,因为想到父母赚钱不易,花起来就格外小心,而自己赚钱多一些,花起来就大方一些。刷卡消费和现金消费也因为钱位于不同的心理账户而花起来不同。

四、钱每次来的多少不同,使用的方式也不同。有个现象叫大钱小花,小钱大花,我在上学当家教的时候,一次50元,当场给,结果每次很快我就花完了,而后来有次一次预支了500元,结果原封不动的存起来了。

其二、交易效用偏见(心理预设参考价格与实际价格之绝对差)

我们买东西时通常要考虑的是东西对自己的实际效用,然后是价格,也就是性价比如何,但是我们买东西的往往会盘算另外一样:即商品的参考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额效用,俗话说占便宜效用,这项东西其实跟我们是否买这个东西没关系,却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比如我们买被子,三种普通,豪华,超大豪华型,价格原价为450,550,650,你本来要买豪华型的,但是现在促销,都是400元,结果你选了超大豪华型的,你明知被子太大没用,但是你考虑一下便宜得最多,所以你买了超大,结果是不仅是没用,而且经常耷拉到地上弄脏。再比如你想托人到附近买瓶饮料,同样牌子的饮料,有可能到酒店里买,也可能到小卖部里买,你对这两个地方的预设参考价格就不一样,比如2元买回来,小卖部的你会觉得买贵了,而酒店你觉得占便宜了,实际上东西是一样的东西,但是你却有不同的价格预期。所以我们经常经受不住促销的诱惑买回来一些没用的东西。所以真正刺激你买这些东西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折扣,也就是交易效用本身,而不是产品的实际效用。所以你要清醒地不受交易效用的影响,而只考虑这个东西的实际效用。

其三、比例偏见

通常我们考虑的是交易效用的参考价格和实际价格的绝对差额,但我们更受影响的是在绝对差额一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受相对差额的影响,比如20元的东西便宜5元肯定比125元变成120元更有成就感。举例你想买个闹钟,100元,这时你听说另外一个骑车10分钟距离的地方有促销,同样产品50元就行了,你肯定会骑车去。再比如你想买块名表,6500元一块,而另外的同等距离地方便宜50元,6450元一块,那么你是否去呢?很多人就不去了。实际上你省的钱都是50元,你对一辆车打折100元无动于衷,而一个微波炉降价100元你却会关注。再举个例子,一位朋友花20万买了套房子,因为整个中介没出力,所以他想把3%的手续费全免,而中介只同意降到1.5%,但是需要到中介公司修改合同,可能需要花费半天时间,他嫌麻烦不去了,放弃了3000元的优惠,而平时他却关注超市里的油盐酱醋之类的打折促销,实际上这些省不了几毛钱。所以大处小比例的节约比小处大比例的节约要省很多。

第二部分

其一、沉没成本

一、某天你正要去音乐会,结果天下暴风雪,你如何决定是否去呢?如果是有人赠给你的票,你会去吗?如果是你自己辛苦排队买的票,你会去吗?经过调查,前者会有很多人选择不去,而后者会有很多人选择去。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沉没成本谬误:即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看自己在这件事上有没有过投入。我们称这种投入的精力,金钱,时间等称为沉没成本。其实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选择的,过去的投入已经过去了,不能挽回,我们应该从现在的角度来决定,事实是我们经常受到它的影响。

二、有个朋友经常戴着一条不合适的领带,问他为什么?他说花了500元买的,发现不合适了,但是不能扔了吧,所以就戴着了。事实是买领带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看,如果不合适那就送人或者扔了,前面已经花了500了,而又损害自己的帅气,岂不损失更大。

三、投资方面的例子更多,很多公司因为已经在某项目上投入很多了,虽然已经发现成功率很低了,但是如果不做,那么前面的钱就白投了,结果继续投入,自己的损失更大。

四、买股票也是这样,两个人一个4元买的,一个是8元买同样的股票,现在价位是6元,你是否卖掉呢?也许两个人会有不同的选择,4元的会卖掉,而8元的会继续持有,而实际上决定是否卖掉是要分析这只股票的走向趋势,如果看好就继续持有,如果不好那就卖掉,而不能看之前是花多少钱买的?很多情况就是这样,4元可能丧失了继续赚钱的机会,而8元因为舍不得卖而被深度套牢。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被沉没成本控制,过去的已经过去,任何选择要从现在的角度考虑。

其二、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人们不愿失去所拥有的东西,对于同一样的东西,人们失去它的痛苦程度要大于得到它的高兴程度。从而人们为了得到它而花费的成本要小于失去它所要补偿的成本。除非得到的补偿远远大于损失。

你面前有两种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第一种情况:A/你确定获得10000元,B/请你抛一次硬币,硬币朝上你得20000元,朝下你分文未得

第二种情况:A/你确定损失10000元,B/请你抛一次硬币,硬币朝上你损失20000元,朝下你分文未损失

在一种情况下80%的选A,在第二种情况下80%的人选B。1/这说明,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情况下是风险规避的,2/而在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由此得出一些生活中的一些规律:

一、赋予效应:比如卖给学生们一些杯子,4元一个,很多人不感兴趣,所以不买。然后换个做法,把杯子都免费赠送给学生们,回头说拿6元买回来,结果很多人也不卖。总结来说就是很多人对于某样东西,得到他是往往觉得不怎么值钱,而一旦拥有后再放弃时就会感觉到这个东西的重要性,索取的价格要高于得到时的价钱。所以商家通常利用这种心理进行7天无偿退货的促销。很多人往往因为赋予效应而不愿去换货或退货。

二、安于现状:只要改变现状,肯定会改变很多东西,也就意味着放弃很多以前的做

法,物品,环境等很多,基于损失规避,很多人不愿去改变。萨缪尔森的实验:用一笔现金遗产去做投资,有不同的选项,比如风险不同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对于风险的偏好进行投资,这是一个结果,然后换一种说法,假如遗产中有股票,或者是债券基金等,很多人都会按照遗产中原有的投资项进行追加,而完全忽视了自己原来的投资选项。再比如婚姻的稳定性,结婚时间越长越不容易离婚。

三、忽视未得收益:正常人往往重视已得收益,而忽视未得收益,因为得到手的往往不愿失去,所以重视,而未得到的即使将来可能得到,但是也是在得到的过程中,还未转到失去的过程中,所以往往会被忽视。这种未得收益有的时候也被称为机会成本。比如我们往往会特别重视应收账款的几千块钱,但是却忽视了不努力拜访客户可能会失去几十万的收益。

其三、锚定法则(定位效应)

人们在做一系列连续的事情时,往往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这个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先发生的事情上的某些信息特别有代表性的特点,这个特点给接受人形成很深的印象,从而在这件事上有了代表性的观点,这个观点影响到他在这方面事情上的判断。这就形成了锚。这种代表性原则往往使人忽略了一些最简单的原则,比如喜欢女权运动的银行职员和银行职员的可能性排列的偏差。所以正常人做决策的时候往往看哪个信息更有代表性,就主观地认为这个信息正确的可能性很大。比如连续扔硬币,连着4次都是正面,第5次是正面还是反面?其实是50%,但很多人会认为还会是正。比如喊价时要喊得高一些,顾客会受你的影响从而提高自己的购买价。

所以如何设臵对自己有利的锚,这是在以后做事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情。

其四、可获得性启示

比如人们对自杀和谋杀的概率判断。车祸概率和非典死亡概率的比较。吸烟,肥胖和酗酒的死亡率高于癌症,车祸和心脏病。所以什么东西在你心目中越明显、越突出,越容易搜寻,越容易想象,在你头脑中占的比例就越大。

其五、过于自信

过于自信是人类的本性,也许是出于生存的本能,因为有自信才能有信心去做某些事情,对未来充满希望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放弃。另外这种自信也会给自己带来愉悦。但是人们往往不了解自己,可以用四格图来表示,自己以为知道,自己以为不知道,自己真的知道,自己真的不知道,可以发现,很多人都是以为自己知道自己真的不知道的东西,当然自卑的时候也会以为自己不知道自己真的知道的东西。

过于自信表现在人们日常行为的很多方面,对自己的容貌,知识,能力,性格,品德,魅力等,比如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超,很少有人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丈夫和妻子认为自己做的家务总和为130%。很多人认为照片照的很难看。通常人们往往会因为过于自信而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而通常是完不成的。装修房子,建筑施工都是进度拖后很多。

其六、适应性偏见

我们通常会高估某些人的幸福感,比如有钱人,住大房子的,住在海边的,买彩票中奖的,当大官的,也会低估某些人的幸福感,比如车祸的,得病的,同样换到自己身上,也会预先高估某些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比如人们通常会认为某些事情会让自己很长时间都快乐,比如住进大房子,买了新车子等,而这些快乐实际上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同时也会认为很多事情会让自己活不下去,比如离婚,失去亲人等,实际上人们适应的时间比想象的要快得多。实际上我们处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会主动去适应或忘记某些不愉快的东西。适应性指的是人们对外界环境的刺激逐渐减弱。另外人们对物质性的东西适应的更快

第三部分

其一、单独评价与比较评价

所谓比较评价,就是你评价一样事物的时候,你有明确的其它类似事物进行参照,你可以同时分析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单独评价就是你没有参照物。

一、两套茶具,一套24件杯盘,另一套40件杯盘,其中包含24件一样的东西,有9件破损,剩余31件,你会怎么选择?

两套字典,一套2万字条,有破损,一套全新,1一万字条,价格一样,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是比较选择,就是两样合在一起选择的话,很多人会选40件的和2万字条的,而单独选择会完全相反,因为你单独选择的时候,你只会根据你容易评价的因素,比如是否完整,或者是否有破损来评价,而对一套茶具到底应该有多少套,字典的字条数到底有多少很难有数,而比较评价的时候往往评价的因素会多一些。

二、有两个岛受灾,岛A有1000户,60%受灾,岛B有18000户,5%的人受灾,你在单独评价和比较评价的时候会认为哪个岛得到援助应该多一些?单独是岛A,比较是岛B,单独评价时往往会因为比例比较好懂而且易评价,而受灾人数是需要计算的,比比例难评价一些。

三、同样的道理,买车的时候,车性能比较难评价,而外观好看与否则一目了然,所以很多人买车往往就看外观好看与否来决定是否购买,这对汽车厂也是个启示,同样在实践中遇到这种单独评价时,也要把易评价的因素搞得好一点,这样容易胜出。

四、两杯冰激凌,一杯5盎司,装在一个小杯子里,一杯8盎司,装在一个大的杯子里,单独评价的时候会看是否满,而不会关心盎司多少。

总结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我们在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在单独判断中,有的特征是容易评价的(比如有无破损),有些特征是难以评价的(比如词条数目)。在比较判断的时候,由于可以互相比较,所有的特征都是容易评价的。但是,在单独判断的时候,人们会被那些容易评价的特征所影响而做出欠理性的决策,而很多情况下难评价的特征对评价人来说更有价值(比如词条数目)。正常人在单独判断时往往会被那些容易评价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征所影响,从而做出失误之举。

其二、送礼和激励员工的方法

1、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你购买礼品的时候,进行的是比较评价,你可能觉得买一套500元的大衣比400元的围巾更贵重,而受礼者是单独评价,他只会用围巾跟印象中的围巾比,大衣跟印象中的大衣比,500元的大衣档次肯定不高,而400元的围巾的档次那是相当高了,给人感觉会受重视。所以你买礼品的时候不在于花钱多少,而在于你买的礼品在同类别里是否档次不错。

2.、说要的不如想要的就是送人不好意思买,或者说舍不得买,或者说没有理由买的东西,效果更佳。很多人往往因为成本,时间,或者从小养成的习惯等因素舍不得进行某些消费,所以你要给1000元现金和1000元高档餐厅消费券来说,后者带给员工的满足快乐更多,而且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而你要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肯定会选现金,而现金将来怎么花的会完全淡忘,所以对你来说,发消费券更合适。再比如全美联合会杯,赠送两张免费机票,允许参赛球星带女友到夏威夷旅游,这种方式对财大气粗的球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发更多的奖金。

3、有选择不如无选择到国庆节了,你可以提供员工免费旅游和送电视两种选择,员工们事后会拿自己的选择更另一种选择进行比较,度假的人会认为自己是放弃了电视机的代价换来的,而选择电视的人可能在看电视里的风光时可能会产生失落的情绪,所以人们选择认为给他们带来最大效用的东西可能并不能带来最大程度的满足。所以有时并不应该询问对方需要什么东西再送。

4、小奖不如没奖一般人会认为要让别人做点事情,就应该给点报酬,不管多少,有总比没有好,实际上这是比较错误的,比如发生了地震,有两种献血方案,一种是无偿的,一种是每200cc10元钱,后者效果远不如前者,因为前者是一种公益行为,人们会愿意做出一些贡献,而有物质激励会让人觉得是这是一种经济行为,而10元的报酬实在太小了,人们会不愿去做。老头用相反的方法来制止孩子扔石头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激励他人积极做事,除非给予他和这件事相匹配的报酬,否则不如不给。这个道理在教育孩子或者激励员工上都很适合。如果您的孩子对画画很感兴趣,或者公司员工出于内在动力很积极投入工作时,最好不要采用外在激励的手段去鼓励他们,尤其是小的奖励。

反之,小的惩罚不如没有惩罚,因为让人付出很小的成本就犯错误,就会鼓励人们花钱买犯错误的机会而且会心安理得。人们做事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内在动力,而一旦与奖励挂钩,就变成了一个经济交易。所以给小奖不如不给,惩罚也是如此,小的惩罚不如没有惩罚。

5、晚说不如早说基于人们对于快乐的很快满足和淡忘,所以在奖励没有发生之前早点通知,会让人产生非常愉快的期待,这种期待往往比实际的奖励还要令人高兴。

6、一次送不如两次送每次送一样的快乐比一次送两样的快乐要多,因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同一次的第二件往往效果会不如预期高。所以即使想一次送完也最好分成两次以上送。

7、涨工资不如发奖金也是基于人们适应能力和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工资涨完之后最初的兴奋劲过了之后会慢慢适应的,而奖金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会带来一次次的愉悦。而且工资涨完了之后如果以后再降下去会产生不好的效果,而奖金则相对灵活。

下载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漫步华尔街后有感

    读《漫步华尔街》后有感《漫步华尔街》是一部美国作者伯顿.G.马尔基尔有关投资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全书探讨了与股票投资相关的所有重要方面。自1973年出版以来,作者根据经济发......

    读《漫步华尔街》后之感触

    学院:学号:姓名:班级:读《漫步华尔街》后之感触读《漫步华尔街》后几点感触 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本书。 其实这本书有很多的版本,我所阅读的是波顿.G.麦基尔(美)著,刘阿刚,史茨译的2007......

    漫步红楼——读《红楼梦》有感

    漫步红楼——读《红楼梦》有感钱雪琪《红楼梦》,一篇流传于世的动人奇缘,一场璞玉与仙草的奇妙邂逅,一支玉与锁的爱世奇歌。低吟着《枉凝眉》,我仿佛又回到了红楼之中。“一个是......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莫城中心小学 徐 梅 本书的作者是帕克·帕尔默。曾有人这样评论过《教学勇气》: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准确、智慧......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中心在暑假里推荐给我们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中心在暑假里推荐给我们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

    读书笔记之《别做正常的傻瓜》

    读书笔记之《别做正常的傻瓜》别做正常的傻瓜,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描述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种种不理性的选择,而我们自身却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的种种的不理性,这就是一本从......

    随机过程读书笔记之主要方面(共五则)

    随机过程读书笔记之主要方面 (一) 整理概率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独立事件,贝叶斯公 式,全概率公式;并给出相应概念的若干应用例子。整理概率的基本性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