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期规范书写培训班 心得
山东省第一期规范书写骨干师资培训心得体会
大二年级开始接触书法,也自认为比较喜欢,喜欢写字时安静的感觉、喜欢翰墨飘香的意境,但是工作后与书法就越来越远了,每当教育局、学校进行书法绘画展览比赛时才想起来,好久没碰毛笔了,急忙抓紧练习,补充能量,但是总是这样断断续续,慢慢的似乎绝望于自己的毛笔字,望着别人那酣畅有力行云流水般的作品,自卑于自己的不坚持。10月底,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第一期规范书写骨干师资培训班,虽然仅有十二天的培训时间,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感觉豁然开朗。
培训期间,作为正渴求得到书法界学者指点与教诲的一名学员,对于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我实在做不出、也没有资格和水平去评价,唯有珍惜机会,专心学习。但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个人对于培训的期望甚高,由此产生的疑问也甚多。所感所想所思皆觉悟之机,尽管这次培训即将结束,但所谓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此且把感想、思考与困惑一并罗列,以期望得到培训之后更快的成长和更多的进步。
范正红教授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关于《书法艺术的概念与立场问题》的讲座,让我对书法的学习技巧方面清晰了许多:临帖方面:要相信自己所选择的帖子,当然还是首先选择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作品,让他们带领我们进入书法学习的大门。当然也不要轻易去排斥经典作品,(如《张迁碑》)不要把“漂亮”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正如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所称说: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技巧方面:字形没有绝对的标准,要注意用笔、笔墨效果及字与字间的关系;墨色方面注意浓淡干湿及轻重缓急变化;创作创新方面:在符合书法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耐心积累、探索,有节奏、创造性地进行创作。
向彬博士在讲座中展示了自己书桌上堆积的厚厚的习作。暑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书写练习用了两刀宣纸,这令学员们都为之叹服。做为一名书法大家,其对书法的酷爱与追求由此可见一斑。大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后学!如不能做到练笔不辍,勤习苦读,要能书艺有成,不过是空想而已。
靳永博士与姜栋博士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广阔的中国书法文化的画卷,从美术发展的时代变迁、历史的角度去了解、欣赏书法家及其经典作品,为大家诠释了书法艺术真正的雅与俗。书法与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与书法有着一种无法拆解的姻缘,书法因文化而具有灵魂。如:颜真卿的的《祭侄文稿》,之所以千古传颂,不单是因为笔墨技巧而打动人心,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爱国精神、道德人品和文化含量。这也是在本次培训中所产生的最大困惑,作为美术教师,虽然在笔墨技法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优势,淡化了传统书法抒情达意的本质。听课时由于文化积累太少,不能很快消化教授们所传授的书法文化历史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书,注意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以求在书法道路上获得更得的进步。
山东艺术学院的姚宇亮博士着重讲解了如何看待欣赏汉碑作品、王羲之作品。对书法的点画、比例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作品对比分析,我也学会了换个角度去看自己的作品:姚老师带领我们欣赏了大量民间艺术作品,这样回过头,看自己的作品、历代名家作品时,不再浅薄的去评价,而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认识及感悟。最后,要博士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习“正行草隶篆”五体字,选择那个时代的帖子、哪位名家的作品„„如学习篆书书是可以以小篆为主,适当参看秦篆、清篆等,同事试着读读有关篆书的文章,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
班主任李志华老师让我们谈一下对山东省书法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期望,我觉得无从下笔,自身并没有担任书法教学的任务,所以仅谈一下我校书法教学的状态:我校是一个农村中学,但是已开设近5年的书法课(六年级),学校领导很重视书法教学,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师,书法课有美术教师兼而代之。但是教师缺乏扎实的书写技能,对于书法文化知识了解的相对较少,表现在课堂中可能只会采取应付手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是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对简陋,校舍简单没有单独的书法教室、工具配备。这让本来就少的书法学习时间在学生的准备中更加稀少,教学效果就更加不理想了。本次培训稍有遗憾的地方是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方的培训涉及较少,但是个人收获好多,学习了很多书法文化理论与创作知识,虽然听起来比较枯燥,但是我们有一位风趣幽默有极富有文化内涵的班主任李志华老师,它的语言,思想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精神振奋。
书法学习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方式,看上去是学习书写的技能技法,但是中华文明的信息就蕴含在那横竖撇捺之中,自然规律把握就在那学习过程之中。书法讲究师承,在书写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汉字书写,而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培训结束后,让我有了对书法学习,创作的很大冲动,我想参加学习的各位教师或许都有这种想法吧,这也迎合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学以致用。我想只有教师自己有了一个新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去指导我们的学生吧。
第二篇:规范汉字书写培训心得
写端端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参加规范汉字书写培训有感
合肥市长丰县朱巷中学
刘勇
2014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合肥市第二届规范汉字书写培训班的学习,在美丽的科学岛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聆听了多位书法大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受益匪浅。让我对规范汉字书写有了全新的认识。
8月2日早晨,在简单而又热烈的开班仪式后,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左其琨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专题报告。他借助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深入浅出地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尤其对书法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指出,当前的社会影响和制约书法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点:一是社会对书法课不重视;二是学校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室;三是师资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合格的书法老师少之又少,使得书法课教学极不规范;四是适合课堂的书法教材稀少。正是以上的诸多原因,才导致了当前的书法教育有名无实。他要求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勇于创新,打破当前的束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书法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依次接受了邵鑫、王亚洲、岳曲、汪德平等几位书法大家的专题培训,他们凭借多年的书法实践,在安徽书坛有着很高的声望。几位老师或借助精心制作的幻灯片,或亲自动手示范书写,让培训课堂有声有色,高潮迭起。尤其是邵鑫老师和王亚洲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看见毛笔字书写的要领,不止一次地站着示范书写,一写就是几个小时,让我不仅看到他们精湛的书法技艺,还看到他们身上谦恭的做人态度。让我钦佩不已。
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书法的渊源,让老师从书法的源头开始,认识书法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不同的发展时期书坛上所涌现的书法大家,理解这些书法大家的独特的风格。他们从历代书法的审美时尚、中国书法的形式、书法的章法以及如何学习书法等不同层面,告诫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摒弃错误的认识,努力革新学习的形式:多看,多思,多问,多练。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单独写笔画,要和字结合起来写。注意“大反复”与“小反复”的结合。还要多读书,“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乎技,不足贵矣(李瑞清语)。”力求在书法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融会贯通,学有所成。
通过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受到一名书法老师肩上的沉甸甸担子,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脚踏实地开展工作,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得到传承,让书法艺术的传承与伟大的中国梦一起成为现实。
第三篇:书写规范
③第一级标题规定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1行; ④第二级标题规定用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各0.5行; ⑤第三级标题规定用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0.5行; ⑥正文和第四、五级标题都一律用宋体小四号,行距18磅左右; ⑦正文的表格中与插图的字符规定用五号宋体,行距18磅左右;表格序号和表格题目规定用黑体五号,段前0.5行;表格后面的第一行文字段前0.5行;
⑧参考文献列表用五号宋体,行距18磅;
⑨注释、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宋体,行距15磅; ⑩英文字符一般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或宋体。
⑷摘要和关键词的排版格式见附录《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格式》。
第四篇:书写规范格式
书写规范
红头文件,策划书:
大标题:二号宋体加粗
正文: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二级标题三号楷体加
粗,三级标题三号楷体不加粗。
除了标题外正文其他的是三号仿宋(有两种,用带数字的那种)不加粗。
行距:单倍行距(固定值28)段前段后是0。申请,假条,证明:
标题:一号宋体加粗。
正文和红头文件同,行距也同。
南华大学学生会
第五篇:山东省首届规范书写师资培训班随笔
学 贵 善 疑
--------参加山东省汉字规范化书写师资培训班随笔
济南市济阳县济北小学赵猛
我对于书画真正的热爱应缘于所从事的教育职业。五年之前,当我从部队退役后,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走进小学的校园。当面对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时,心底不由升起担心误人子弟的惶恐,专业成长也由此成为我的首要目标。然而在习练书画的过程中,笔墨纸砚把我带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漩涡,有时恨不能天天沉浸其中。
书法学习一直让我无法释怀,埋头练习却总是收效甚微,经常对书法学习产生不能排解的迷茫与困惑。此次泰安之行令我受益匪浅,如同一头迷失在书林中的蛮牛被人牵起了缰绳,专家教授对书法艺术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耳目一新,帮我辨清了努力的方向,感想颇深。
李志华老师反复强调学员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对于讲授的内容要客观的认识和理解,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辨证地去看问题,学会取舍。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以李老师诙谐睿智的学者风范相比,这番警示虽不是语重心长,但绝对包含了前辈对书法后学的真心关爱。
培训期间,作为正渴求得到书法界学者指点与教诲的一名学员,对于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我实在做不出、也没有资格和水 1
平去评价,唯有珍惜机会,专心学习。但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个人对于培训的期望甚高,由此产生的疑问也甚多。所感所想所思皆觉悟之机,尽管这次培训即将结束,但所谓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此且把感想、思考与困惑一并罗列,以期望得到培训之后更快的成长和更多的进步。
一、范正红教授的“妙不可言”
范正红教授的讲座是本次培训中让我感觉受益最多的,同时也是让我困惑最多的。
范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引领,使我对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第一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但却完全打乱了我以前对书法的理解。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怎样去理解和评判书法艺术?„„尽管范教授展示了大量的纵贯古今的书帖名作图片,对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的典型特点进行讲解,却始终未能让我揣摩到答案,对于类似问题的思考也始终未能排解。
在与学员们谈到欣赏《寒食帖》的感受时,范教授一句经典“妙不可言”脱口而出,成为本次培训的一个流行词汇,被学员们在各种场合反复引用,总能引来大家的会心一笑。
然而“妙”真的不可言吗?面对一件书法作品时我感到心中没有欣赏的依据。自知个人学识浅陋,不能触及作品背后所蕴藉的书法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即使对作品本身,也经常陷入如何进行正确欣赏的困惑。所以培训之初,我很期待在学习中能学到如何去品评作品。但在范教授的讲座中并没有使我确切掌握这一标准和依据,而是提供了如何去认识和提高个人书法修养的方法。
在讲到一些看似很努力很专心的人书法水平却不高的原因时,指出这在于对待书法艺术的观念和方法的理解境界。对于书法作品的真正欣赏要依靠深厚的书法知识积累和良好的书法素养,对于喜爱的作品,要有个人的深切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有时更多的应该是感性的,是用语言无法言说明白的。但若毫无书法常识,想评谁就评谁,想怎么评就怎么评,也是不取的,更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范教授讲到,书法没有固定的路径,一定要和别人有所区别。要更快的提高书写水平和欣赏水平,对唯有勤学苦练。这也是向彬教授给我的启示之一。
二、向彬博士的“临而不改”
向彬博士在讲座中展示了自己书桌上堆积的厚厚的习作。暑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书写练习用了两刀宣纸,这令学员们都为之叹服。做为一名书法大家,其对书法的酷爱与追求由此可见一斑。大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后学!如不能做到练笔不辍,勤习苦读,要能书艺有成,不过是空想而已。
向彬博士在讲座中经常说到“临而不改”的观念,就是在回答学员关于如何看待出帖与入帖的问题时指出的,要尽量忠实于原作原帖,不可加入所谓的“自己的东西”。但在向学员们展示临摹教学时,向彬博士在示范欧体字的过程中,却大反其道,几乎展示的每一个字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动。一边是对学员临而不改的警告,一边却又在展示中反复改帖这让我十分费解:这岂不成了教大家如何改帖吗?如我待基础薄弱的学员该如何在临
帖中加以变通和处理呢?
在向彬博士的讲解中,我逐渐体会到入帖不是仅把握古人书作中的字体的形状,目的在于学习书法的风格,学习古人之风,要了解古人的笔法特点。临帖应切实入帖,应是有节奏的,不能刻意只模仿字的外形。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古人的字写出来,写像就可以了,自然性状态最重要。而找出自己的字与古人不一样的地方,就要有更加深刻的思考。
在与学员交流过程中,聊城的王磊老师讲到临贴的心态问题,后来姚宇亮博士也反复的讲到了这一问题。即以什么样的心态临贴。面对书帖时,我们应当首先思考自己需要这个帖子里的什么东西,学习这个帖子的哪一方面,有目的的去临习。虽说勤奋与悟性同样重要,而对古人笔法的理解,书风的体会,决定了学习者书法水平的发展层次。
三、李志华老师的“贵族气息”
做为此次师资培训的责任人,不能算在被邀教授学者之列,总是以组织者的角色出现在学员面前,以致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我和很多学员一样,都不知道怎样去给他一个适合的、足以表达自己内心敬意的称呼,只含糊的称呼他为李老师。李老师曾调侃,如果一个人靠头衔支持让别人知道你,你这人就完了。
李志华老师总是在讲座开始前后甚至在课堂之外与学员们交流。相信每一名学员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李老师讲话的时候,大家听的是最认真、最入耳的。这与李老师坦率直爽、睿智风趣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豁达洒脱而又情感细腻,更重要的是他
没有把自己放在长者的角色而让你觉得他特别值的尊重和敬佩。总是在专家教授们讲座前后,用扼要而且直白的言词给学员们以恰到好处的引领,对帮助学员消化和吸收学习内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感觉与李老师的接触远比听一堂纯专业的书法课要受益更多。
李志华经常讲到的最影响我的一个词便是“贵族气息”。自习课时,我曾拿出赵孟頫的《闲居赋》请李老师指教。李老师反问:赵孟頫是元代贵族,你是贵族吗?随即,李老师在对学员的讲话中提到了“贵族气息”这一词,指出临帖要慎重选择,尤其是要把握书贴的气息,如赵孟頫这样的元代贵族,其书风气质高贵、婉转流利,不适合学员选临。
对此我颇有疑问。且不说书法四大家欧颜柳赵,就是书法史上如李斯、钟繇、王羲之、黄庭坚、董其昌等曾拜官任职的比比皆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米芾的书帖,但米芾祖上亦曾是宋朝勋臣,官职虽系恩补,也不能算在平民百姓之列。大抵史上书法名家,虽不都是官至卿相,但绝非碌碌庸民。如此看来,书帖作品不大多都出自贵族之手吗?又焉知没有身为贵族却性格低俗或身为平民而品性高贵的书家呢。难道在学习书法之前先要培养自己贵族的姿态吗?
在我看来,选择书帖时如果因为所谓的贵族气息而摒弃自己的好恶立场,是有些刻板的。尽管如此,对书法前辈的指点总是心怀敬意,经过李老师的讲解,对于赵体的书法风格与艺术高度有了比以前更加深刻的认识,确实应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培训之
前,我对米字的临习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喜欢赵体的妍美婉转,本来是想在培训班期间请教专家,以改为临习赵体。经李老师的“贵族气息”说之后,倏然变得沉静下来。一是因为李志华老师与姚宇亮博士对我临习的米帖作品做出了一点儿肯定,内心受到了极大鼓舞;二是在李老师的讲解中使我的内心彻底平静下来,专家们广博的学识和对书法的独到见解让我深受震憾,由此感到自己的这点儿进步与努力实在是算不了什么。若因此而变得浮躁与自满起来,就真是自不量力了。
惋惜与遗憾的是培训时间过于短暂。虽然还有很多感受和困惑,比如靳永博士讲到的如何为学生打开通向传统书法艺术的通道、姜栋博士讲到的书法作品的评判、向彬教授所展示的书法与规范的书写之间的关系、小学教师尚显薄弱的书法水平与书法教学的开展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很想能得到答案与交流。
学贵有疑,疑贵有方。培训结束,但对书法的学习不会就此结束,希望能在学员网络空间得到更深入的交流,以期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济南市济阳县济北小学邮编251400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