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5篇)

时间:2019-05-12 03: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

高中必修教材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

[而、何、乎、乃]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雠者(《荆轲刺秦王》)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荆轲刺秦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侣鱼虾而友糜鹿(《赤壁赋》)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赵强而燕弱(《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张衡传》)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滕王阁序》)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承接关系。

/ 12

①所连接的词语有时间上的相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又前而为歌(《荆轲刺秦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扣关而攻秦(《过秦论》)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化而为鸟(《逍遥游》)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所连接的两个词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可译为“就”“因而”,或“而”。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赤壁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仗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 12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立而饮之(《鸿门宴》)扣舷而歌之(《赤壁赋》)倚歌而和之(《赤壁赋》)正襟危坐而问客(《赤壁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尝跂而望矣(《劝学》)登高而招(《劝学》)顺风而呼(《劝学》)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则群聚而笑之(《师说》)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惶恐饮药而死(《苏武传》)单于视左右而惊(《苏武传》)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或植杖而耘耔(《归去来兮辞》)怒而飞(《逍遥游》)抟扶摇而上(《逍遥游》)三餐而反(《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逍遥游》)

4.表示顺接关系。不译。/ 12

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而余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而又何羡乎(《赤壁赋》)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师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荆轲刺秦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 12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惑而不从师(《师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小学而大遗(《师说》)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滕王阁序》)而宋荣子犹然笑之(《逍遥游》)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6.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而记游者甚众(《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而刘夙婴疾病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7.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 12

8.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9.表示目的关系

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荆轲刺秦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代词

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指示代词,可以译为“这样”

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三)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用同“之”取独。

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

(四)动词。译成“好像”,“如同”。

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五)通“能”,才能。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12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已而】不久,一会儿。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客何为者?(《鸿门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陵尚复何顾乎?(《苏武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作主语或者小主语,可译为“什么”“哪”。

/ 12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副词。

1.用在谓语前,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干什么”“怎么”。

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2.用在句首或动词形容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加强语气作用,用在形容词前或小短句前,可译为“怎么”“多么”“何等的”。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既已,无可奈何(《荆轲刺秦王》)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拿什么”“凭什么”等。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 12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苏武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其】加强语气作用,可译为“怎么”“多么”“何等的”。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何则】多用于自问自答,可译为“为什么” 何则?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

【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 12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师说》)嗟乎,义士!(《苏武传》)已矣乎!(《归去来兮辞》)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乎: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对。)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乎:于)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乎: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吾尝疑乎是。(乎: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乃】

(一)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或者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可译为“便”“于是”“就”等

/ 12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荆轲刺秦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荆轲刺秦王》)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刺秦王》)疑其改悔,乃复请之(《荆轲刺秦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荆轲刺秦王》)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荆轲刺秦王》)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苏武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苏武传》)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张衡传》)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传》)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乃瞻衡宇(《归去来兮辞》)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也可表示比预想希望晚。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荆轲刺秦王》)

/ 12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荆轲刺秦王》)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 12

第二篇:初中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动词

(1)回合,聚会。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三峡》)

(2)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本中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高中课本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 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11.【也】

(一)句末语气词,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

第四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前背诵】《劝学》 【课时】2课时 【准备】学案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考纲”解读】 1、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词,限定为18个,即: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04-13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情况: 湖南卷:

2004年 以 其 而 于 以 6 2005年 之 其 6 2006年 乎 以 而 与 于 3 2007年 之 其 则 于 而 4 2008年 因 以 其 与 之 5 2009年 其 于 以 者 与 2 2010年 而 且 也 之 2011年 其

2012年 为 之 以 其 2013年 而 以 乃 之

说明: 乎乃为则也因者 1(1)高考不回避热点,可以重复考。

(2)题型是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组。(3)每年很可能考一个新词。(未考虚词:若、何、所、焉)(4)2014年预测:考四个虚词,“以”字不会再考,“其、焉、于”考的可能性大。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3、文言虚词的词类知识:

(一)代词:起指代作用的词语。

人称代词:吾、予、余、汝、而、尔、若、乃、其、彼、之、孤、寡 指示代词:是、此、斯、兹、之、彼、夫、其、他、某、莫 疑问代词: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

(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程度副词:少、稍、略、愈、益、弥、尤、更、最、极、甚、殊、太、特 范围副词:悉、皆、尽、咸、俱、举、惟、特、共、并

时间副词:既、已、曾、尝、向、初、曩、始、常、雅、素、方、正、将、终 语气副词:必、诚、信、固、果、不、弗、非、靡、否、殆、勿、莫、盖、宁 频率副词:屡、辄、每、累、复、更、在、又 谦敬副词:窃、辱、伏惟

(三)介词: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

于、以、为、与。

(四)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并列关系:与、及、而、从、且、则、既„„且 递进关系:而、且、况、以、非独„„亦 选择关系:如、抑、其、或、非„„则„„

承接关系:而、以、乃、则、遂、即、于是、然后 转折关系:而、然、但、则、乃、顾、虽 因果目的关系:以、为、故、是故、是以

假设关系:若、苟、今、使、则、虽、而、向使、假令 修饰关系:而、以

(五)助词:

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也、矣、焉、耳、乎、欤、耶、哉、夫、惟、盖(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句首语气)

(六)叹词: 嗟乎、呜呼、唉

叹词是人们在感情激动时发出的一种声响,因此,它是表达强烈感情的词,不作句子的成分。

4、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你既然这样记住我)”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用来„„的”;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示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三是双音节虚词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二、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⑬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⑭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⑮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⑯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⑱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⑪-⑰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⑱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⑫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⑬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⑭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⑮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⑯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⑰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⑱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⑲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⑪-⑬疑问代词。其中⑪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原因”⑫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⑬作定语,可译为“什么”。⑭⑮疑问副词。其中⑭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⑮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⑯-⑱【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⑲【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⑤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⑧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⑨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乎:①-⑤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③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⑥-⑧介词,分别相当于“于” “对”“ 比”;可作词尾,⑨⑩译为“……的样子”“……地”。

4、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⑬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⑭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⑯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乃:⑪-⑭副词。其中⑪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⑫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⑬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⑭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⑮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⑯【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5、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⑫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⑬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⑭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⑮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⑱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⑲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⑳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其:⑪-⑮代词。其中⑪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⑫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⑬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自己)”。

⑭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⑮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⑯-⑲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搭配。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⑳⑴连词。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⑵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6、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⑫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⑬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⑭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⑮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⑪-⑭连词。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⑮⑯副词。相当于“将”“ 将要”“ 暂且”“ 姑且”

三、合作探究

1、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

1、连词,并列关系

2、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假设关系

4、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5、连词,转折关系

6、连词,递进关系

7、连词,修饰关系

8、不久,一会儿

9、连词,承接关系

10、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

2、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解析: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3、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4、疑问副词,可译为“多么”

5、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6、可译为“凭什么”

7、可译为“怎么样”

3、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4、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

1、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代词,可译为“其中”

4、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代词,可译为“他的” 7、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11、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四、课堂作业

1、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④词尾)乎】

五、课外作业:归纳、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

识记:《2013湖南卷考试说明》语文科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7

第五篇: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在学生回答后,课件打出:《中华民国图》,在图中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

(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下列这首诗)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3、潘家峪惨案:现场一角等图片,死难者1200余人。

4、七三一细菌部队:出示活体实验、2003年中毒后李贵珍等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课件打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

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材料二: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谜语大家猜】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屈原、苏武、共工)(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学生阅读后发言)。材料一: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课件: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

(图片配文字:同样是祭拜,相似的事件,不同的形式,迥异的内容。德国人跪下了,跪在了受难者墓前,跪得是那么的坦诚;日本人却站着,站在了凶手的牌位下,站得是那么的孤傲。同样举起过屠刀,也同样放下了凶器。德国人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用真诚换取理解,融入欧洲,强大自身;日本人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用丑恶掩盖罪恶,一意孤行,伤害四邻。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有的人为尊严,有的人为生存;有的人毫无廉耻,有的人荒诞不经……下跪,意味着什么?你又为什么而下跪?参拜,又意味着什么,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同样的忏悔?)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

(颁奖词:“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下一个“王选”,会是你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课后探究(两题任选一题): 1、2005年,香港人大代表朱幼麟向全国人大递交了《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议案。请你就抗日战争设计一项国家级、国际化的纪念活动(包括活动形式、设计理念及设计理由等)。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人数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高中语文《大堰河》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高中语文《大堰河》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2、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3、训练朗读能力。 步骤: 整体把握: 一.问题:请......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案(范文模版)

    囚绿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如“涸澈”、“揠苗助长”、“淅沥”、“婆娑”、“猗郁”、“蕈菌”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及从品......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一至必修五)

    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 必修一 是寡人之过也(句中“是”不表判断,作指示代词用,意为“这”;而“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加“是”)(《烛之武退秦师》)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总结

    必修1—5文学常识总结 1、《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1925年所作 2、《雨巷》作者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3、《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现代......

    高中语文每日训练1(人教新课改)高二

    2013-3-1 基础训练(一) 1、下列各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jī发玷zhān辱虞yú候睥睨nì B.傩nuó送吠fâi叫讥诮qiào连累lâi C.草帚zhǒu儿搠shuò倒肐kē察茶峒dòng......

    人教新课标必修1各单元词组句子归纳总结

    人教新课标必修1各单元词组句子归纳总结 Unit1 Friendship be good to 对….友好 add up 合计 get sth done 使…被做 calm down 镇定下来 have got to 不得不 be concerne......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 2的教学总结(精选合集)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 2的教学总结 新课程内容新、单位课时知识点多,密度大,以前一年要完成的内容现在半年就得完成。在内容增加而课时相对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每节课的容量特......

    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

    6 荷塘月色 【设计说明】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抒情散文中的佳作。作品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公开叛变而归于失败,全国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