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教散文 积累感悟
美教散文 积累感悟
南京四中 刘晓燕
散文,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文章。它语言精美,情韵优雅,布局巧妙,内涵丰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丰富学生语言,熏陶学生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文体。仅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三十篇课文中散文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大致有如下篇目:《蝉》、《贝壳》、《紫藤萝瀑布》、《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春》、《济南的冬天》、《夏感》、《风筝》、《散步》、《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些文章除《风筝》、《散步》两篇散文以叙事为主外,其余均可归入抒情散文类。进一步从写法上细分,又可分为写景抒情类,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名篇佳作;状物抒情类,如《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等精美短篇。
余老师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指出,散文教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有:
1、进行深刻、细腻、活泼的文本品读教学,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2、教学散文文体基础知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3、朗读吟诵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体验其思想和艺术魅力。
4、背读一定数量的文章语段,积累优美散文中名言佳句,提高文学素养。
5、指导学生从构思炼意、选材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形式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6、学习从感知与领会、理解与阐释、辨析与品味、引申与联想、对照与比较、质疑与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散文作品。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散文教学的要求不宜过高,更多的应从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重在让学生在感受、积累中品味美的语言进而学用美的语言,陶冶情性,深化热爱语文的感情。也就是说,在教学散文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还要让学生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即在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中领悟散文的丰富内涵。上述这些美文怎样才能达到“美教”的目的呢?
余老师指出,“美教”可以从如下八个角度处理课文,即:朗读的角度、积累的角度、语言的角度、模式学用的角度、发现的角度、思维训练的角度、阅读技能的角度和情感的角度。
不论怎么处理,不论怎么设计,散文教学的难点始终在于如何引领学生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像,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七年级的散文教学该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想,我们不妨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标题,感知主要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简析标题有助于感知文章内容、文章中心。余老师在教学《散步》一文时安排的第一个阅读活动是:“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教师指导学生“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 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解读,让学生在体味课文的味道中把握文意。在学生纷纷发言后老师又让学生论述“还是散步好”,余老师这样讲述:
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这个教学活动又把学生思维聚集在作者拟题的用意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感受了拟题的艺术,而且进一步体味到课文的意境,真正收到了“侧面入手,正面解读”之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文意的一把钥匙,即可以通过抓标题,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为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你将分几个方面讲?你准备重点讲哪个精彩的片段?”由此,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找出要讲的几个方面和精彩片段,最后进行复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从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也是很不错的。
二、理线索,理清行文思路
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余老师很注意从“线索”的角度来欣赏散文,“一线串珠”是他常用的教学术语。
如《云南的歌会》第一教学板块末尾,学生就“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这一话题自由发言后,余老师讲述:
“这篇文章的特色表现在多方面,第一,线索是清晰的,歌会、唱歌贯串全文,全文由唱歌联系起来,因此文章有一条线索。第二……”
这个教学活动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诵读课文、概括文意、划分层次、体会手法,而是用“特色概说”这一精当的主问题引导学生粗略感受课文鲜明的特色,既简洁又新颖。《云南的歌会》第二教学板块“这篇课文的美段是多么精彩啊!”末,余老师讲述:
“ ……美在有线有珠,叫做一线串珠,线是唱歌,它串起了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这一段的主线是唱歌,串起了很多生活中漂亮的细节,这就叫有线有珠、一线串珠,就像闪亮的珍珠,用一条线索把它串联起来,文章的结构就很紧凑了。” 这里,余老师再次提到了散文“线索”的问题,引领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在“美点欣赏”这一高层次的实践活动中再认识“一线串珠”的美,前呼后应的设计也让教学活动呈现出回环往复之美。
三、品语言,感受语言精妙
散文的语言大多富于情韵,优美生动,品味语言就是分析和鉴赏这些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精妙,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文就要“美教”,就是要从“朗读的角度、积累的角度、语言的角度、模式学用的角度、发现的角度、情感的角度、思维训练的角度处理课文”(余老师语),带领学生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教育。
1、比较品味法 我在上《金色花》时,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时,让学生通过句式的变换、标点的变换体会原作的精妙。先引导学生变换句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我紧接着问道: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将原文的第二句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我不告诉你,妈妈!),好不好?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意识到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2、变“形”朗读法
“课文变形”式朗读法是余老师首先提出的,他指出“教师应别出心裁分析课文,或将课文材料进行变形,或将课文材料进行组合,或讲课文内容进行浓缩,设计能让学生集体参加的充满文趣的表演式朗读活动。”我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就学习了余老师的变“形”朗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下面的文字: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这样把散文中的一段或几段变形成诗行的形式,将美的语言显示得更美,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接着,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变形、加工文章另外的文字内容,并进行朗读。这种变形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牵动着学生深层次地进入课文,让他们从心中来聆听、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音韵美。这里所说的“形”还可以指人称的变化。如《风筝》学习过程中,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相关段落:用第一人称“我”朗读文中描写小兄弟的语句,文中出现的表示“我”、“小兄弟”的相关词语,朗读时一律换成“我”“哥哥”。换人称朗读如下:
我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我自己买不起,哥哥又不许放,我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我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我高兴得跳跃。我的这些,在哥哥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再如:
哥哥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我是都敌不过哥哥的,他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只留我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学生一下子被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文中我的蛮横,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已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这一设计,激活了文本内容,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和“我”、小兄弟进行了贴心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3、生活体验法
我在上《春》一课时,引导同学们多角度品味语言,从用词、修辞、句式、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为什么说是“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呢?(学生语塞)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有什么感觉? 生:前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师:如果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师: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抚摸时的感受好吗?(生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的抚摸”处)由于学生“熟练”地套用空话,过于僵化地搬用语言赏析题的答题样式,回答时泛泛而谈。此时我们便要当机立断,大胆采取追问,立足文本,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由“假懂”变成了真懂.从而感性地认识了散文语言的美点,获得了言语的智慧。
4、课文集美法
“课文集美法”也是余老师的创意。所谓课文集美,就是以语言学习为重头戏,咀英撷华,将课文中美好的精华的语言材料集聚起来。如他对《紫藤萝瀑布》一文“课文集美”的设计: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我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在教学《观舞记》时学习了“课文集美”的创意,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课文中美好的语言材料进行细致的整合,集成了如下描写演出的美段:
一个难忘的夜晚,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到趣、美、乐,学到更多语言的精华,收获多多。
四、析手法,领会写作技巧
余老师很注重对散文表现手法的欣赏,他将“托物言志”手法按其类别与特点细分为如下十类:
对物抒情 托物寄意 写物喻人 借物言情 写物忆趣 咏物明理 物我交融 即物抒怀 运用象征 演绎内涵
有了这样细致、深入的解读,美文才能美教,散文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更大的教学效益。如余老师教学《荷叶 母亲》,在第一版块他设计了“术语点评”环节,在学生充分活动,对文章写作手法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他投影了如下内容:
以物喻人 写物抒情 融情于景 一线串珠
开门见山 卒章显旨 巧妙穿插 生动照应
他特别对“一线串珠”这样一个雅词进行了解说:“红莲就是本文的线索,作者的心情变化与起落也是文章的线索,这就是一线串珠。”这样的点拨简洁、洗练,省却了诸多的繁文缛节,而且语文的情味浓郁,给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淡化了美文的色彩,瓦解了美文的生命。”(余老师语)如果我们能像余老师那样,精心研读美文,精心设计教学,学生就能渐渐抓住阅读散文的关键,学生也会渐渐了解、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阅读散文将会更深入,进而达到“从感知与领会、理解与阐释、辨析与品味、引申与联想、对照与比较、质疑与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散文作品”的高层次境界。
第二篇:美是什么散文
童年时,美是妈妈脸上绽放的笑容。灯光下,收音机里播放着欢快的歌曲,妈妈坐在炕头,忽闪着一双美丽的丹凤眼,左手一只鞋底,右手握针在发丝上轻轻划过。那时的妈妈真地好年轻。
少年时,美是男孩女孩羞涩腼腆的脸庞。那一刹那似有还无的回眸,惊艳了曾经温暖了记忆,午后的阳光也为之黯然。日记本里风干的花瓣,仍记得当年秘不可传的心事。
青年时,美是情郎嘴里悠扬的情歌。目光灼灼,红唇轻启,饱含热情的嗓音宛转而甜蜜,吹皱了少女心中的一池春水,涟漪里层层叠叠蔓延着无尽的相思。
成家后,美是丈夫轻抚发丝的手。伴着晨光,厨房里忙里忙外的身影和热气腾腾的早餐,驻足了你多少顾盼和留恋。细细的一碗面条,揉进了多少爱意在里头。电话响起,一声轻嘱,“回家,吃饭。”简单家常里满是幸福。
走在街头,美是伏在墙头打盹的猫咪。那副慵懒的模样,实在憨态可掬,让人不由放慢匆匆的脚步。旁边新开的花店里,紫百合康乃馨,绿从中开得抢眼。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春日里,美是岸边低垂的柳林。一夜间,鹅黄变新绿,只把倒影留在碧波荡漾的河水里。柳藤仿佛丝绦,和着暖风,轻轻招摇着,宛若少女头上精心打理的发辫。
夏日里,美是奶奶手上轻摇的蒲扇。一摇一晃中,凉风掠过汗湿的脊背,烦闷不觉消失不见。午后的阳光碎在屋前的槐树下,片片透着无尽的诗意。
秋日里,美是漫山遍野的红枫林,还有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大片大片的火红,将北方的山坳装扮得喜庆而热闹,伴着阵阵欢呼,迎来行人喜悦的目光。
冬日里,美是随风起舞的雪花,将整个世界雕琢得冰清玉洁。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释放着对年的渴望。阵容庞大的扫雪场面,雪后干爽整洁的路面,轻盈了市民出行的脚步,震撼着平头百姓的心房。
美是什么?美是专注的神情。美是会心的笑容。
美是什么?美是婴儿新学的本领。美是苦难者舒展的眉头。
美是什么?美是摔倒时有人伸出的援手。美是痛哭时可以倚靠的肩膀。
美是什么?美是善良,美是宽容,美是仁慈,美是面对弱者你心底流淌的爱意。
美是什么?美是上进,美是追求,美是阳光,美是艰难中依然选择前行的坚持。
美是什么?美是高洁,美是无私,美是独立,美是浮躁中一颗安静的灵魂,永不放弃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第三篇:发现美 感受美 积累美 分享美
发现美 感受美 积累美 分享美
――《颐和园》教学实录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邮政路小学
张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大语文观出发,本堂课教学贯穿“发现美,感受美,积累美,分享美”这一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来吸收积累语言,从而去运用语言。在引导学生品味感受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的优美的语言之后,又带出了同一个主题的另一篇课文《五彩池》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课文,就文中某些词句说出自己的感受,以此来体会五彩池美丽、神奇的特点。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在阅读中欣赏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美景。
3.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祖国和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从文中自主地发现美,感受美,并乐于积累美。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颐和园的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摘抄大量的美文佳句。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共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介绍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这篇课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能把书看懂,但多数学生要从课文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教师有方法的去引导。如果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效的学习游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颐和园。课文按游览顺序一次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咱们看着图,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师点击课件,出示图片)生: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师:看来你们对颐和园的景色非常熟悉。那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颐和园不愧是人间的天堂啊
生:颐和园是个景色怡人,风景优美的大公园!师:你能用上积累的词语真棒!
师: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颐和园的风光是什么字呢? 生:美!
师:是呀!古今中外凡是到过颐和园的人无不怦然心动,无不叹为观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颐和园尽情地发现美和感受美吧!
二、发现美。
师:请同学们认真的默读全文,看看颐和园什么地方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待会儿谈谈感受。开始读书吧!(学生自由读书,勾画句子)
师:听到你们的琅琅书生,我想你们已经被颐和园的美景所陶醉了吧!下面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同桌同学听听吧!(同桌互相品读美句)
师:是啊,颐和园处处都是美景。下面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你所发现的美吧。
三、感受美
1.长廊
生:我认为这句话最美!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出示灯片)
师:读了这句话,你认为长廊怎么样呢? 生:我认为长廊很长。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生:我从七百多米,273间感受到了长廊的长。师:你能读长的感觉么?(生读句子)
师:啊!长廊真不愧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啊!你再往后读读,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还感受到了长廊的画很多,而且很美。我是从五彩的画,有人物,花草,风景,说“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说明画不光多,而且各有不同。师:你说的真好!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长廊的美么?(生读句子)
师:想不想看看长廊上那五彩的画呢?咱们看着图喊喊它的名字吧!(出示灯片)
生:牡丹亭,麻姑献寿,刘备携民渡江,穆桂英飞索套宗保,龙王借宝。师:长廊上不光有人物画,还有许多的花草,风景画,美不美啊? 生:美!
师:咱们再读读这句话吧!读出你的感受吧!(配乐)2 佛香阁和排云殿
生:我喜欢这句话。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师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壁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出示灯片)
师:你很会发现美。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佛香阁怎么样呢? 生:我认为佛香阁很高。我从“三层建筑”“耸立半山腰上”感受到的。师:说的真好!你能读出这种感受么?(生读句子)
师:佛香阁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还认为佛香的造型很美,古色古香。我从“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佛香阁的色彩很美,具有皇家宫殿的豪华气派!我从“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体会到的。
师:你们不光会发现美,还会感受美!真了不起!那排云殿你想谈谈感受么? 生:我认为排云殿具有色彩美和气势美!
生:我从“一排排”体会到宫殿排列很整齐,占地面积很大!师:说的好!咱们来个男女朗读比赛吧!女同学先读!(女同学读句子)
师:女同学读的很好!男同学准备好了么? 男:好了!师:读吧!
(男生读句子)
师:认为男同学读得好鼓掌!(掌声起)认为女同学读得好得鼓掌!(掌声起)师:哈哈,旗鼓相当,不分上下啊!祝贺你们!3 昆明湖
生:我喜欢这句话。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
湖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读了这句话,你觉得昆明湖怎么样呢? 生:我觉得昆明湖很静,很绿。
师:体会得很好!你能读出这种感受么?(生读句子)
师:谢谢你的精彩朗读。再往后读读,昆明湖还给你什么感受么?
生:我觉得昆明湖很平。特别是“滑”字用的好。说明湖面很平,很滑,没有一点儿波纹。
生:我还要补充一下。如果换成“划”,就会把湖面划破,就表达不出水平如镜的感觉。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句话。我和你们合作读读可以么?
师:此时我们正荡舟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昆明湖真静啊!生:静得像一面镜子!师:昆明湖真绿啊!生:绿得像一块碧玉!师:昆明湖真平啊!
生:游船,画舫在湖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4.十七孔桥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你们觉得十七孔桥和别的石桥有什么不同么?
生:我觉的十七孔桥的桥洞很多,有十七个呢!同时石柱也很多,有上百根之多。不光如此,狮子也很多!
师:体会的很好!据资料记载,一共有508只石狮子呢!想不想看看石狮子呢? 生:想!(播放灯片)
师:狮子不光数量多,而且姿态也不一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生:姿态不一!
师:那你们通过网上阅读和课外阅读还积累了哪些词语呢? 生:栩栩如生。生:活灵活现。生:各式各样 师:好。还有么? 生:虎虎生威 生:千姿百态。生:式样不同!
师:好哇!看来你们平时的积累非常丰富啊!了不起!
四、积累美
4.说话练习:如果你想在颐和园留影的话,你想选择颐和园的哪处景点呢?说说照片上的内容。(教师示范说,再指名说)
学习《五彩池》。1.过诵读。渡:游览完了颐和园,咱们再去四川松潘的五彩池吧。
2.初读课文,感受五彩池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3.自由度全文,划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感受。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5.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到了五彩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
六、分享美。
1.交流在网上和课外积累的美句。2.学生朗读课外美句,并谈感受。
七、总结全文。
谈:我们通过发现美,感受美,积累美和分享美,领略了人工雕琢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恢宏气势,欣赏了大自然造物主赐给人类的自然风光五彩池的美丽风光,同时,我们还积累了许多美文佳句,真是受益匪浅!希望同学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情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凤光!
教学评价:
本节课设计围绕一个主题,以一篇带多篇的形式地进行立体多元的阅读,这应该是灵活处理教材,运用教材的一个大胆尝试。我想,评价这种课主要看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正是所带的观念不同,所以设计的思路也不同。就本节课而言,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积累美和分享美。所以在《颐和园》的教学中,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深究语言,和进行语言的发散训练,仅仅只是以“读”贯穿始终,以达到欣赏语言和积累语言的目的。因为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两篇课文的学习(一篇精读课文,一篇选读课文)所以感觉《颐和园》一课的许多的亮点都舍去了。比如说文中的三大景点仅以长廊为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长廊的特点,领悟到了长廊的美丽。但同时也忽略了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教学。另外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学习《五彩池》,感觉学生有一些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时间的匆促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这堂课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过在阅读教学中敢于适当引进课外的文章进行教学,走出一条“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模式,是我们语文老师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应作出的努力。所以今后我要紧密结合课题研究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为学生多留一些问号、省略号,而不是句号、感叹号。
第四篇:散文之美
品悟散文之美
闲来无事,总喜欢手捧一本《美文》静坐于案前或散步于校园,让思维随着文字在时空里流淌,品味散文的那份美,感受思维的那份奇妙,自然快然。
散文之美,于字里行间如琴音流动,让心灵得到净化,让思想拂去尘埃;散文之美,如清泉淙淙,流淌在那些闲逸的时光里,让悠思绽放美丽的花朵,让闲情得以适从。生活有太多的惊涛骇浪,有太多的快乐忧伤,一切的混乱情感如果能够在散文里冲刷淘洗,乃人生一大快事,自有“静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之闲适,让我们在不一样的意境中体味一道独特的风景——散文之美。
我喜欢思考人生,每一次自己的心灵与散文相交接时,自感到无穷的奇妙在心中。“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这话很有道理,生命之所以有生命力,不仅是有生物角度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古往今来的大哲学家们,无一不是用他们洞察世界、思悟人生的思想光芒征服一切,这便是思想的魅力所在。而散文是一种具有思想的文章,它的“形散神不散”在变幻无穷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中流淌着神韵。更重要的是它有作者对生活及世间万物的一种情在里面。这些情感或悲或喜,或爱或恨,让人感悟颇深。读范仲淹的散文,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读苏轼,自得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大爱之情;读陶渊明,感受他“聊乘化于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豁达人生态度。思想的光辉散落散文的字里行间,读古书自然感觉与古人对话,心灵相接,思想交流,其中之美,何不快哉!
散文之思想美,我想这是因为它能让人思想的到升华,感悟人生。如果说哲学是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那么散文也是开在枝头的一朵奇葩。
散文之美,也在其意境美。意境之处,如芝兰满室,如曲径通幽,如月满西楼,小桥流水……这是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诗词意境太深,常人无法理解;议论文太过思辨,随笔小文又过于肤浅。散文之意境则若深若浅,若有若无,在形散神不散之中展示那份淡雅那份静美。
有人说“散文是一种思维的散步。”也就是说它没有做作,没有放肆,它是饭后一杯清茶的一份惬意,是雨天听雨的一份平和,是黄昏时恋人携手漫步的一种温馨。身处喧闹的世界,身上不免沾染世俗气息,总是要在适当的时候让这些俗气在意境中清洗。散文的意境如四季风景,春风和熙,莺歌燕舞;半亩方塘,绿树浓荫;红叶有意,流水无情;雪白素心,静谧安详。各种风格,各种意境,每读散文,便有一种心神与自然相融合之感,其中之乐,不可言之。
喜欢读书是一种人生的美。古语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让人抽身世俗,体味“得趣于形骸之外,娱怀于天地之初。”的洒脱自然。读书是一种人生境界,清涨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书之美如此,散文之美也如此吧!散文之美又是读书之美的淋漓展现。
散文的思想之花朵,意境之流水,美轮美奂,让多少读者心醉。喜欢读书,就喜欢上了一份幸福,一份美好。喜欢散文,生活就多了一朵思想之花,多了一分恬淡之美。在清闲时感受“及清闲地是若兰,观自在春于竹林。”的闲适,让生活在散文中漫步,让人生在散文中幸福。
品悟散文之美,美不胜收!
第五篇:美春散文(精选)
那年冬天,我偶遇初中同学C,聊起了初中时代的生活。尔后他说他们高中、大学里的同学经常聚会,为什么我们初中同学不聚一聚呢,何况初中的同学都是周边附近的——有的同学一毕业就再也没见到过。
我应付道:是该聚聚了。
在我看来,初中时代是有许多美好的记忆,但这么多年,时过境迁,再走在一起,不知是否还有共同的话题。
最后他说他有美春的电话号码,也有她的微信,她很有把同学聚一聚的意思。
美春是我们班女同学中成绩最好的一个。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孑。
没过几天,美春打电话来,都二十多年没见了,听到她的声音格外亲切。我们聊了许久。最后她怪我明知C同学有她的电话号码都不联系她,是不是忘记我们这些老同学了。
少年时代的我虽然不大与人接触,但每一个同学我都记忆犹新!
那时的我几乎不跟女同学说话,美春是我唯一有过接触的一个。也许是因为我们成绩都很好,而且她就坐在我后面的缘故。我们有时会讨论一些题目。每天听到她叮铃般的笑声,感受她的活泼,就觉得学习是那么舒畅。
等到同学们都联系差不多了,已到了年关。我对美春说,別搞了吧,年底每人都得办年货,还有送年礼什么的,都很忙。
美春说就简单地见见面吧,同学们大都在外面,也只有过年才集中。
我们定在腊月二十九,除夕的前一晚见面。同学们在外面都过得很好。读高中,后面读大学的,现在都有着自己的公司;有的初中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也开了厂,当了老板;特別是那几个在外搞物流的,简直就是土豪,开的都是宝马、劳斯莱斯的豪车。
见面的那一刻比我想象的要热烈。男同学们都意外地欣喜,亲切地握手,热烈地拥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这些年跑哪去了,都见不着你影子!”
女同学们手拉着手,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开了。
同学相聚,免不了会说些那个懵懂年代的懵懂事。饭桌上,几个女同学都说那时美春是男同学们热追的对象。
那是确实,我也知那时有两个懵懂小子对美春缠得紧。
美春也毫不避讳。她说其他的同学都是胡缠,不过班长那时是真的写过信跟她表白过。
班长是个天分很高,学习特勤奋的人。现在已是上海复旦大学某研究院院长。遗憾的是,他因为工作原因没能赶回来。
在校时,我也耳闻过班长与美春的事,但那时我没想到班长会写信跟美春表白,我也不会去想。
据说那天正是一年中立春的节气。每个人都觉得同学间迎来了第二春,所以每个人都很尽兴。男同学们都喝了许多酒,好在开车的同学都各自带来了司机。
临別,同学们都感谢美春给了我们这次机会,都说以后会多聚的。美春说,同学就是我的亲兄弟姊妹,做这件事我自己也很高兴。
同学就是亲兄弟姊妹,美春这话说到我们心窝里去了!
除夕的夜晚,不时有同学在微信群里发来新年祝贺。那一句句祝福带来每一个同学浓浓的情意。
当我在外为女儿点燃烟花时,感觉那烟花格外的绚丽。我仿佛看到美春就在那华美的烟花中。如果没有美春的竭力,这个夜晚绝对没有这样祥和,这样温馨!
第二年的清明节,我跟美春等几个同学又小聚了一次。跟她私聊的时候,我们谈起了C同学。C同学那次在群里说他少年时很腼腆,心中有了女孩子也只有暗恋。读高中时他追了个彭美春的,追了三年没追到,直到现在都很惆怅。
C同学说的啥意思,大家都懂。
我对美春说,同学在群里就不要提那些陈芝麻了,我们只谈同学间的感情。
美春说,当时C同学追她追得紧,但也不是蛮缠的那种。
C同学追她追得紧?我这真是第一次听说。C同学是见了女同学就脸红的那种,我只道他真是暗恋。
我笑着说,可能是你那时太活泼,人见人爱。
她说,你那时一心只读圣贤书,我那时太贪玩,所以中考时没考起。
我说,我那时还不懂事。
其实,我那时也是给美春写过信的。但我的信大意是要她静心念书,別趟早恋这淌浑水。
毕业的那期,就在春暖花开的那个季节,我突然重病住院了。当我回到学校,发现我的物理课堂作业都给美春做好了。看着她娟秀的字迹,我觉得挺有意思。
那个春天里,虽然我身体虚弱,但我却感受到了她的热心肠,觉得春天依然那样美好!
尔后,我考上了师范,同时也开始了自己极为“悲惨”的生活。她中考落榜,念了重点高中。
在师范里我曾跟她有过一次书信往来,但那时我情绪很不好,我都不记得是聊些什么了。
以后我再也没见到她,直至聚会。
美春就是一个豁达、开朗、热情、真挚的女同学,我想班里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