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_龚亚波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雄关中学
龚亚波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明确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作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可靠保障,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教育的文化创新力。
一、创建和谐校园的涵义和必要性
当前,确立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和办学方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学校解决教育、管理、服务面临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也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和谐校园首先应充满无限生机的活力,当你走进这个校园的时候,你会被和谐校园的精神和文化所感染,这个校园能够让你深深体会到一种蓬勃向上的进取气氛,在校园里每一个班级都充满生气,充满创造力,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样的校园丰富了我们的智慧,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塑造了我们的性格,每一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
其次,和谐校园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得以理想社会状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与价值。邵阳学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有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和谐校园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
3、建设和谐校园也是实现校园自身发展的需要。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正是培养合格的必要人文环境。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全院的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而且能不断促进硬件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只有和谐才能政通人和,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和谐”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围绕弘扬校园文明、建设安全校园,提高教育质量,切实搞好软环境建设,推动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和谐校园应当以发展为前提。只有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的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师学生是学校主题;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突出特点、打造品牌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迎接改健评估与加强内涵建设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推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仅包括教育的质量观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终生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等。用新观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认识,理解进而融入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实践中,是普及和深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我们建设和谐校园,就一定要把发展重心切实转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要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实行错位竞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之所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和谐校园的要求不谋而合,“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教育是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唯有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教育实践才能让莘莘学子怀有和谐的灵魂而不失去内心深藏的善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必须人性化管理,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不断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学问,还要教会他们做人。教师要多多和同学交流、沟通,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困难。使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形成互帮互爱,尊师敬业的和谐精神实质。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创建新时期型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持续的发展,即又快又好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方能实现健康发展。
学校要创建和谐校园,实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在新的百年发展起点上,要认真抓好的大事。当今时代学风建设越来越成为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经典训言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要把树人,即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学校的主体发展来抓。学校的质量最终还是要看人才的质量。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精神来指导学校的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和谐校园是充满生机、青春活力和无限激情的校园,和谐蕴涵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心里,贯彻于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也融合在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每一位学子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用众人之手浇灌和谐之花。
第二篇:“坚持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演讲稿
“坚持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演讲稿
“坚持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演讲稿
“坚持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演讲稿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穆夏倩,是一名基层司法工作人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清风拂万家》。
俗话说:“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做到“和”,万事万物才能“谐”而共生、共荣。这里的“和”应该包含了宽容之意,法国作家雨果对宽容曾作了精辟的比拟,他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面对生活中难免的磕磕碰
碰,以宽阔的胸怀处之、善意的笑脸迎之、真诚的道歉告之,就可使不快随风而去,让矛盾云消雾散。用自己的宽容之心,海纳百川,立身处事,嬴得众人的尊敬,做人的快乐、和谐的生活。
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家是你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我们永恒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家的温暖、家的温馨。但是,唇齿相处,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家庭纠纷时有发生,虽是小事,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如果家庭矛盾都处理不好,这个社会也就很难走向和谐。今年年初,我镇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步履蹒跚地来到我们司法所,寻求法律援助,解决自己的赡养问题。老人家无奈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在农村,养儿防老是传统,儿是父母的心头肉,老人家不愿意与儿子对簿公堂,但不这样,他的老年生活就无法维持,此举也实属无奈。我们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先后三次登门做老人家儿子 的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讲法律知识,讲传统美德,反反复复,耐心教育,他终于被打动了,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老人家的生活妥善安顿好,一家人其乐融融,我们也为此而感到欣慰。
在自古就有崇尚儒学的传统,这种传统造就了这一方水土的和谐安宁。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绩溪人更加珍视邻里之间的和睦,平时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可是婆媳难免闹矛盾,邻里难免有纠纷。今年五一黄金周第二天,一位老佰急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向我们询问有关采光权的问题。原来,他家以前与邻居间一直都相敬如宾,今年年初对面邻居家盖新房,本是喜事,眼见这房子越盖越高,给他家房屋的采光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便到邻居家理论,但是邻居说房子的结构已定不能随意地改动,这可急坏了他。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一位好心的邻居对他说:“为什么不去镇里司法所呢?听说他们解决很多这方面的事件。”我们告诉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解决问
题的有效途径。目前,两家和平相处,正在通过合法地途径解决此事。类似这样在别人眼里的“小纠纷”,我们所每年都要接待几十件,每件都能当作司法所的“大事情”。要想当好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守护员,就必须时刻牢记“民间纠纷无小事”的原则,一定要把它当回事,只要你对人民调解工作“热心”,为民解难“尽心”,调处纠纷“耐心”,办起事来“细心”,对每件事都“一碗水端平”,以诚取信,执法为民,持之以恒,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决不了的纠纷。
人字,是由一撇一捺构成的,人是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协调好各种关系,文明是规范各种关系的产物,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我们每个人做一个文明人。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项内容就是乡风文明,农村也流行这样的俗语: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司法所在工作开
展中,不仅抓好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学法用法,提高村干部的法律素养,还积极做好“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发挥每个人的力量,真正做到“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建设美好家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生机无限的时代,这是一方活力四射、魅力无穷的热土。让我们在时代的大潮中,以司法人默默奉献的勇气、艰苦奋斗的风气、互帮互助的人气、不记小节的大气,让和谐清风拂过千家万户,共建和谐安宁的新生活。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平安企业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平安企业
——第一届第一次职代会企业工作报告
近二年来,我公司经济建设平稳高效运行,公司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步也没有放松,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现实性,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工作,努力打造平安企业,以确保企业经济稳步健康的向前迈进。
一、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本质与内涵,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认识。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安全生产是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与内涵来看,科学发展观与安全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真正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长周期的安全生产。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职工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保护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的最根本所在,也是安全生产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安全生产就是始终把保护广大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从业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 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技术素质,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上狠下功夫。
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企业安全与生产经营工作顺利推进,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生命财产安全与健康,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正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全面部署,统筹安排,重点突出,同步推进。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步步深入,我们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此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以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安全为了发展,安全就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实施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环境和安全条件,最大限度地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打造平安企业。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 作。
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实践性是它的基本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我们的工作,为安全生产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认真分析和查找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
三、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协调科学发展。针对我公司安全生产领域出现的很多新课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加以分析和研究,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提出新思路,找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努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1、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网络有效运行。继续建立健全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依法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推进公司区安全网络有效运行。建立和实行单位行政一把手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基层生产单位安全挂钩制度,明确自身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必须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工作议程,认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动态和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谁出问题处理谁,谁不负责处理谁,对生产现场发生重伤事故,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就地免职。对实现年生产的单位,实行重奖。从而,使安全责任层层有落实。
2、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这是安全生产的思想保证和前提条件,必须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狠抓落实。要加强对各单位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考核工作。公司两级领导要深入基层,坚持每月参加一个以上班组安全例会,检查督促指导班组的安全活动情况,严格纠正班组安全会造假现象。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职工进行生产操作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认真做好临时工、换岗工、新进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特殊工种人员业务培训,力保培训率达100%。还要切实抓好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让他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牢抓好安全工作。我们要力争通过一切综合有效地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变职工传统的、不合规章的思想观念,彻底打消人心中对安全事故存在的侥幸心理,增强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真正的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做到安全生产。
3、继续深入地开展反“三违”,并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自2010年我公司开展反“三违”活动以来,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但是这项活动要认真总结,研究其发展特点,不断地完善、改进和提高。因此,要着力创新反“三违”检查考核措施,形成体系,强化其单位自查、综合检查、联动互保、奖优罚劣等手段,加大对反“三违”的监管力度,全面增强反“三违”的效果,从源头上控制“三违”现象的发生,使“三违”象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绝无滋生土壤。
4、加大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属地安全。要求 外来施工在工程施工的同时,安排部署和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所在单位对外来施工现场负有安全监管责任,并将其纳入公司区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加强对其现场安全检查、监管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等项工作。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所在单位及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考核工作,对不符合有关安全生产规定要求的一律严格处罚,绝不手软。通过一系列规范管理措施,努力实现属地安全生产效果。
5、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规范职工安全作业行为。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的作用是从源头上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切实做好安全标准化知识宣传的基础上,在全公司各岗位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作业,大力倡导每个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并实行有效地监督、考核、评价等手段,不断检验安全标准的执行力,从而,用安全标准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的。
总之,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是打造平安企业的必要条件。我们一定要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狠抓安全生产,为我公司经济建设和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浙江兰良实业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6日
第四篇:教师科学发展观演讲稿——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
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农学院党委一贯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于2008年成立 “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在着力帮助大学生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一个目标,坚持预防为主,力求拓展教育空间
院党委积极贯彻《石河子大学大学关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委员会》会议精神,相应成立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学院场地、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提供场地,并划拨专门经费,按照专业心理咨询室的场地物质需求来进行建设,并成立“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
自“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以辅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和调节力”的工作目标,根据不同时期需要,与大学生进行谈心活动,从中实现“早关注、早识别、早转介”的服务功能,并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实行二级网络,坚持引导为先,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学院注重构建“院级——班级”为主体的二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根据学院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特点,按小班配置班主任,各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邀请校友现身说法等形式,坚持用正面教育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做到“两个增强”即增强责任感、主动性;“两个调动”即充分调动学生心理社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成员、班级心理委员的积极性;“三个沟通”即与学生沟通、班主任沟通、家长沟通。
学院邀请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老师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心理培训,并根据不同时期需要,对问题学生采取个别访谈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隐患,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及时干预,重点关注,鼓励班级开展团体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等特色活动。
在班级中推选出人缘好、沟通好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并由心理委员结合班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班级英语四六级交流会、“快乐心灵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教会他们善于发现同学中的异常现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辅导和干预。
三、推行五心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学院定期召开辅导员例会,探讨案例,提高自我认知与解决学生常见问题的能力,确保“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始终推行五心服务,即对学生要有爱心、接待学生要有热心、引导学生要有诚心、服务学生要有耐心、咨询学生要有宽心,并制定了《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章程》、《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值班表》,并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知识宣传普及、学生谈心活动、教育活动渗透等途径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学院每年认真组织新生进行心理普查,针对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反馈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并加强在重点时段(新生适应期、就业考研期、春冬病灶期)对重点对象(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求职困难、心灵受挫的学生)加强了解与沟通,切实做好危机排查;通过心理测试、橱窗、宣传板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素质;举办“责任· 公德”大讨论、“民汉亲·互助情”互助成果展、“让青春在基层闪光——校友见面会”、“关爱生命快乐成长”团体训练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据统计,每年参加大学心理健康月收益学生达百余名,开展或参加心理健康培训不少于2次;围绕心理辅导、就业辅导、助贷咨询、学业困惑等学生达千余名。
几年来,学院通过 “早关注、早识别、早转介”,转介到绿洲医院5人,休学后按期毕业2人;未出现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恶行事件,1名老师被评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咨询老师”。
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章程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平行渗透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交流的场所,特设立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好服务。
一、“绿舍心晴”心灵驿站人员组成“绿舍心晴”心灵驿站是面向全院学生的咨询服务机构,主要从事大学生谈心活动,并由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组长:艾尼瓦尔副组长:李智敏
成员: 兰国伟提力克吾斯曼王勤郭一敏
二、“绿舍心晴”心灵驿站宗旨
为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心理适应与自我发展,提供谈心服务,使大学生能够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缓解情绪困扰,协调人际关系,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正确对待及处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就业、民族意识等问题,并促进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绿舍心晴”心灵驿站任务
1、以学生为中心,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面向学生开展谈心活动,做好大学生人生导航工作。
3、在全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和研究工作。
四、“绿舍心晴”心灵驿站服务内容
1、发展型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对象属于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谈心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并发挥自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2、适应型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对象是心理基本健康,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烦恼和心理矛盾冲突的学生。谈心活动目的是帮助其解除困扰,减轻压力,改善适应能力。
3、障碍型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对象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由于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谈心活动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和谈心活动,寻找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