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 华衡亿兴农富民工程总结
泰兴市科普情况汇报
华衡亿生猪规模养殖基地 专家组 戴璐君 钱丽萍 朱晓波
自从兴农富民工程协调小组下达开展“2011年全国科普日”集中服务活动的通知以来,华衡亿生猪养殖专家组在农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滨江镇兽医站和永新村委会以及华衡亿猪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紧扣“倡导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泰兴”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结合合作社对科技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从猪场安全生产、循环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能源,倡导科学生活,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项目区内社员科技素质,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活动开展发来实施情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1.我们采用丰富多彩的宣传和指导方式,使基地能得心应手地应用新的养殖技术。专家组在这次活动期间,把推广生猪生态、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节能节水养殖技术、培训猪场工作人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通过培训讲座、现场咨询、观摩操作、经验交流、发放技术资料、实地指导,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合作社成员分析问题等多种形式以及电话联系、发放资料、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引导猪场改良生猪品种和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技术,目前合作 1 社引进长大母猪头,采用控制用水技术等;使合作社成员开始应用低碳实用技术,如猪舍标准化的设计,全价颗粒和粉料饲喂,猪病防治技术,仔猪培育、三改两分技术、沼气池建设、干湿分离等。
2.积极指导合作社推广应用三改两分再利用的新技术。近年来,由于规模养殖粪污引起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瓶颈,项目组积极指导猪场应用了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沟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固体粪便采用堆积肥技术治理模式。合作社现已建成长50米,宽10米的粪便堆积简单分酵车间1个,建成干粪贮存池510立方米,从而达到对固体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制成初级有机肥。液体尿污采用沼气池、三级化粪池、厌氧池发酵沉淀处理模式,已铺设污水排放地下暗管1500米,建污水收集池300立方米,建一级氧化池400立方米,建二级氧化500立方米,建三级氧化池400立方米,建晒渣台500平方米,购置污水提升及固体液体分离机等机械2台,对污水进行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以后,进入氧化塘进行曝氧,使污水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或灌溉农田、果园,从而使猪场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同时要求猪场推行规范化生产,将企业增收与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实行清洁养殖,改善了场区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场区可持续发展。
3、利用1000立方米沼气池发电,改善猪场环境。猪场 利用建成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采用沼气发电,供应猪场生产区用电需要,对猪场的粪污进行发酵和沉淀,用沼气照明,冬季为仔猪保育提供暖气,烧饭、夏季防暑降温等,大大地减少猪场的用电。沼渣、沼液用于肥田,不仅节约了肥料的使用,增加蔬菜的产量,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蔬菜,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
4.推广生态健康养殖集成技术,确保生猪养殖效能最大化。近年来,人民生活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起关注,国家对食品安全控制要求提高。为此,项目专家组要求,合作社采用生猪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猪肉安全。专家组向猪场指导应用生猪无公害的三个控制技术革新,即在源头上把握生猪品种引进的质量,生产中对饲料、添加剂的控制,杜绝违禁药物的使用,终端环节要求,运输车辆清洁和消毒等。同时做到环境控制、质量控制、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生态养殖等技术在合作社和谐有序有机结合使用,众而能最大效能发挥生猪养殖的潜能。本次活动在项目专家组和猪场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指导方式有效和多样化,便于养殖户推广应用,实施效果显著,得到合作社成员的一致好评。项目专家组今后将在“兴农富民工程”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以合作社成员增效,确保了项目单位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节水节能,效益最大化,使项目能上一个台阶。
第二篇:安居富民工程上半年总结
加托尔塔依农场2011年上半年
安居富民工程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安居富民工程会议精神,落实安居富民工作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下面,就我场上半年来安居富民工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县上给我场下达的富民安居任务是450户。其中一队15户,二队25户,三队41户,四队46户,五村79户,六队38户,7队27户,八队33户,林业队24户,楼房122户。截止6月25日,我场已开工的450户,已拆除危旧房328户。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一是调整充实了以乡长为组长,一名党委委员为副组长,9个村(队)的支部书记和蹲点干部为乡富民安居办成员。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场长和各大队成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村、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三是场设两名场抗办干部,负责工程材料发放、监督工程质量和验收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积极推行《富民安居工程施工工序管理卡》制度,建立一户一卡,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二是建立场、村(队)两级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追 究制,存在有质量问题的,要求限期整改或一律推倒重建。
三是对富民安居工程建设材料发放情况每季公示一次。四是各村(队)严格按照实施城乡富民安居工程建设要求,做好修建富民安居房职工的调查摸底统计工作。
五是在实施城乡富民安居工程时,实行分类管理负责制。对于加固建房的富民安居房,由场党委、管委、乡抗办、村委会三级负责实施监督和管理。场富民安居办具体负责富民房屋建设材料发放、工程进度统计和质量验收工作。
(三)严把工程建设质量观
一是实施乡富民安居工程严格遵循规划的要求,坚持以原址建设为主。实施城乡富民安居工程建房,高度控制在3.4米以内,以砖混结构为主,各行政村按照村总体规划,向比较集中的居民点靠拢,实行集中连片,防止乱建现象,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现有耕地。
二是乡对各村(队)实施富民安居工程完成情况,列入目标考核范围,进行统一量化考评。
三是各村(队)积极动员农民,发扬互助精神,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劳动。并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成立农民施工队,加快富民安居工程建设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能及时发放安居富民工程建房所需红砖; 二是农民家中缺少建房资金,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富民安居工程是自治区、地区和县委、政府今后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民心工程”。今后我场将继续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以加快推动我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克服困难,确保我场富民安居工程圆满顺利完成。
1、认真总结我场富民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经验,加强机制建设,强化各级组织管理。
2、进一步加强对各村、队富民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3、加强对富民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4、明确各级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明年我场富民安居工程任务顺利完成。
托尔塔依农场安居富民办公室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百名专家兴农富民项目汇报材料(普丰)
百名专家兴农富民项目汇报材料
根据项目要我专家组4名同志对广陵镇泰兴市普丰养殖场进行指导,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状况
普丰畜禽养殖场位于广陵镇北首木行村,总占地面积637亩,其中畜禽养殖130亩,年产值3.5亿元,其中畜禽养殖产值3500万元,年收入1840万元。所在木行村3260人,人均收入7600元。通过自筹、银行贷款今年投资980万元将所有的猪禽进行了改造,目前正拟建一座600立方米的沼气池,成立了泰兴市普丰园水产经济合作社,会员120人。
现饲养母猪1178头、种公猪28头、饲养生猪5460头,年上市生1.5万头,饲养草三黄鸡2万羽,是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员单位。
通过普丰畜禽养殖场带动周边大由、木行、顾周、龙王等村13户农户饲养生猪,每户饲养都在100头以上,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按排就业劳动力89人。
二、主要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
母猪来源上海种猪场、品种为长白、大约美系杜洛克。自动漏粪系统、沼气池的应用,生态养殖。
专家组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从畜禽防疫饲养管理等
方面着手,引导畜牧生产。
三、开展的活动
结对帮扶周边13个养殖户,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辐射户经济效益,争取项目资金达100万元。
现场会:泰州市人大、省供销社、省水产局等现场。获得的荣誉,泰州市龙头企业,江苏省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江苏省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泰兴市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所在村农民对其一致好评。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四篇: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仲夏的皖北大地,麦浪翻滚,瓜果飘香!一位80岁的老人,手抚麦穗,一脸欣慰的微笑,身旁是一群笑得合不拢嘴的麦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位老人正是提出实施“小
麦高产攻关”的“设计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
为了大地的丰收,像胡教授这样情系“三农”的安徽农大人,一代代、一批批地投身科技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踏遍江淮大地的每一寸热土,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富民、创新、育人的“大别山道路”。
教授成为农民富裕的“使者”
25年前的大别山区,“松枝当灯,辣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1984年,安徽农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片曾为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红色土地。植物学家来了,动物学家来了,机械设计的专家来了„„各科各类的农大教授带着各自的看家绝活,默默地迈出了“大别山道路”艰难的第一步。
“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这是金寨县广为流传的一句话。20多年前,年近花甲的安徽农大教授宛志沪发现,山区特殊的高山低温气候,适合种植经济价值极高的西洋参。她和同事一头扎进扶植引导山民种参的活动中,第一次把西洋参“请”到了大别山。20多年来,从最初的两户参农到现在的家家山民都想种,西洋参在金寨县伴着宛志沪和她的学生两代人扎下了根,给高寒山区的山民带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西洋参已经在金寨县结出了“致富果”,仅在金寨县的种植面积就达2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年纯收入10多元,被山民视为致富的“仙草”。
山青、水秀、人勤,致富路在哪里呢?几年前,在山民们的迷茫中,朱世东教授走进岳西的高寒山区。通过反复调研、论证,他大胆地把江南“水乡名媛”——茭白,“落户”在这里。在他的扶持下,平常农家的“一碟小菜”,如今已成为“经济大餐”。2008年,岳西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4.3万亩,产值1.5亿多元。仅在石关乡3104户居民中,种茭白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就有1144户。
一位教授,一项产业,一方富裕起来的农民。25年来,这些曾经因山多地少、气候阴凉而经济落后的山区、老区,在农大教授的帮助下,逐步由原来的“对抗型农业”,向现在的“适应型农业”转变,把地方上的“小盆景”变为“大风景”,形成引领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皖南的茶产业、绩溪的蜂产业、贵池的“秋浦花鳜”、舒城的油茶、怀远的石榴„„这些产业的背后,蕴藏着农大人几多艰辛和汗水,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奉献。他们被农民朋友称为“泥腿子教授”、“扶贫状元”、“丰收的使者”。
“让知识走出课堂、走进山林田野,让科研成果走出温室、让人才走出校门、扎根基层”。秉承这一办学理念,农大师生播种着科技兴农之火,把丰收的喜悦印在农民的脸上,把党的关怀刻在农民的心坎。近年来,该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有100
多项成果发展为地方主导产业,使数十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字牌科研成果带起“甜蜜的事业”
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是安徽农大在80年办学历程中积淀的精神,这也是“大别山道路”的精髓所在。
土灶加炒锅是传统制茶方式,不仅茶叶的产量低,而且茶农们的工作量大。这曾是困扰茶叶专家李尚庆的一桩心事。从下放知青到大学教师,几十年间,他踏遍了安徽的大小茶乡。2006年年初,随着国内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在休宁县荣山茶场投入使用,我国制茶业从此走上了全自动流水线操作之路。“成本下来了,可品质却提升了,他让我们老百姓也能喝得起猴魁了!”人们感叹着。在距风景秀美的绩溪龙川风景区不过数公里的山丘上,竖立着一只巨大的蜜蜂塑像,不仅告诉着往来游客,著名蜂业企业“五蜂园”到了,更是为绩溪亮出了“安徽养蜂第一县”的亮丽新名片。2008年,该县蜂产业总产值达1.35亿元,蜂农人均收入4.3万元。这是一项货真价实的甜蜜事业。
今年64岁的绩溪县瀛州乡农民洪德升,1980年就开始养蜂。因为只有“土经验”,十几年来的养殖规模一直是几十箱。一遇到病害,蜜蜂就可能全部死亡,血本无归。1997年,余林生教授来到绩溪县扶贫。他帮助老洪引进新品种、对蜜蜂进行科学管理和病害防治。现在,老洪一家优良蜂的养殖规模已达900多箱,单箱产值从箱均800元提高到1200元。如今,洪德升一家年纯利润近70万元。
25年来,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字牌科研成果,在农大教授手中诞生,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领龙头企业群“龙”起舞。学校先后与20多个市(县、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与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创新,不仅引领了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助推器”。仅“十五”以来,安徽农大就承担涉农项目1700多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专利120多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7项,聚集起7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山林田野成为最好的学校
25年来,安徽农大秉承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让知识走出校门、让人才留在农村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农村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为地方培训了各级各类人员200多万人次,数万名毕业生在基层奉献青春,为安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985年9月,对于革命老区金寨县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安徽农大与金寨县政府携手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日制县属农业专科班开学了。第一批林学、蚕桑两个专业的70名大专生喜气洋洋地走进了课堂。被老区人民称为“希望之树”的大专班一办就是13年,先后开设了11个专业,培养了410名毕业生,相当于10年间分配到金寨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如何为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安农人不懈的追求:2003年,学校开展单独招生培养乡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试点工作;2004年,学校向安徽省提交尽快实施“大学生人才兴村工程”的报告;2005年,学校向省人大和政协提出了在全省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的议案和提案;2007年6月,揭开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序幕。目前,该校已先后在10多个市县开班,招收学生2000多人。
一张明白纸,万亩高产田。在蒙城县和凤台县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何时播种、何时追肥、如何田管,麦农们都有统一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马传喜教授的明白纸。马传喜是农业部小麦专家、省小麦高产攻关技术组首席专家。从小麦播种、田管到收获,他始终活跃在小麦主产区,他走到哪儿就把课堂带到哪儿。他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光盘被各地电视台竞相播发,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江淮大地。“我来蒙城5年多了,目睹了我县农业的发展变化,亲身参与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感谢安农大的专家、教授为蒙城县所作的贡献。”蒙城县县长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无限感激的肺腑之言。
走村入户授农技,田间地头办学堂。近年来,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明白纸60余万份,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培养“农趣”、激励“农志”、提高“农技”,安徽农大围绕“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农”字上做足了文章。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知识力量”,切身感受农村对农业技术人才的渴求。该校依托近200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开辟校内试验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热情。学校还从2003年开始,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拿出专款20万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近50%的毕业生活跃在基层,在广阔的田野放飞青春的梦想!“对农业院校而言,农村一线是展现才华的‘大平台’,是技术集成、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是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田’。”安徽农大党委书记赵良庆说,“我们需要走出象牙塔,到基层去,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把技术带下去,把问题带回来,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保证教师扶贫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学校把这些教师课时量减半,并且把有无下基层扶贫的经历,作为评职称的硬性条件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繁荣,农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引领这种变革的中坚力量就是知识和人才。作为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的宝库和集散地,安徽农大还将把“大别山道路”的旗帜立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第五篇:2011兴农富民工程西桥银桑套栽项目组工作总结
兴农富民工程西桥银桑套栽项目组工作总结
在市兴农富民工程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在张桥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3年来,我们西桥银桑套栽项目组紧紧依靠西桥村党总支、村委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狠抓500亩银桑套栽示范园的推广、巩固和提高工作,强化桑树、银杏生产管理,千方百计增养蚕种,增产银杏,全面提高了蚕茧、银杏质量,取得增产增收的好成绩。全村500亩银桑园近3年平均亩效益达5500元/年,比3年前平均每亩每年增收1500元。
银桑套栽在栽植方式上实现了“上层结银杏,中层产桑叶,下层长蔬菜”立体配套,效益上达到了“近期效益以蚕桑为主,中期效益以蚕桑银杏互补,远期效益以银杏为主”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克服了蚕桑因茧价波动,效益不稳,以及十多年后桑园逐年老化,效益下降的矛盾,又有效解决了银杏栽植后5至8年内无效益以及大小年影响、产量不稳的问题;既稳定了蚕桑生产,又促进了银杏业的发展,远远高于纯作桑园和银杏园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双嬴”。银桑套栽生产模式 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的较好选择。现将项目组3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所在村基本情况
泰兴市张桥镇西桥村由原西桥、通江两村合并而成,全
村总人口2846人,耕地面积2610亩。西桥村经过多年的探索,特别是在西桥银桑套栽项目组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探索出以银桑套栽为重点的高效模式。
二、近三年来的主要工作
针对西桥村的生产实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突出把林业作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的骨干项目来抓,大力推广银桑套栽高效栽培模式。3年来的我们西桥银桑套栽项目组主要围绕以下5点开展工作:
1、正确宣传茧丝绸行情,宣传市场经济规律,动员和组织群众强化桑园管理,合理间作,千方百计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千方百计保住桑园面积。
2、大力推广和实施“银桑套栽”高效栽培模式,攻单产、上质量,建设高产高效的银桑精品工程,确保增产增效。
3、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力推广桑蚕新品种苏菊×明虎、新桑品种育71-
1、方格蔟的推广率达95%。大力推广桑蚕新技术,重点推广和应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技术,千方百计省工降本,提高蚕桑的比较效益。
4、继续强化秋蚕防范农药中毒的有效机制,真正从源头上杜绝禁用农药流向蚕区,建立健全村规村约,安全用药,规范用药,千方百计确保秋蚕安全,千方百计提高秋蚕产量和效益。
5、大力推广银杏丰产树型培植、早果丰产、超小卷叶蛾防治、扩穴施肥等技术。
三年来,我们狠抓技术培训,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3年共举办培训班18次,受训达2400人次,累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7500份。春期培训以强化桑园管理,增养蚕种,提高产量为主,秋期培训以防毒防病为主,确保秋蚕安全生产,确保秋蚕稳产高产。在银杏市场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推广银杏早产丰产技术和银杏树科学授粉等关键技术,银杏产量、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我们经常性地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田到田的技术辅导,使关键技术适时准确地应用到当前蚕桑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科技示范户蚕业科技水平,并能结对带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入户巡查,特别是蚕儿饲养期间,及时了解蚕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宣传推广蚕桑生产新技术,把握并解决蚕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蚕桑生产稳产高产。及时了解群众的新需求、新动向,引导群众科技致富。
三、项目组主推的新技术
1、留足营养面积,确保银桑均有正常的生长空间 银桑套栽初期,由于桑树从栽植后就一直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长势比较旺盛。为防止新栽银杏树受到影响,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挖除了银杏树四周一米范围内的原栽桑树,预留和留足了银杏树的营养面积。二是通过修剪,控
制桑树枝条的过度伸展,以确保银杏树有适宜的生长空间,在冬季节,引导群众套栽了适销蔬菜,由此既协调了银、桑、菜高矮杆结合的正常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又大大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2、筹划科学施肥方式,促进银桑相互协调旺盛生长 为促进银桑相互协调,旺盛生长,我们筹划了科学的施肥方法。针对桑树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的特点,为防止桑树“抢肥”,影响白果树旺盛生长。我们一是采取施足银杏树旺盛生长所需的肥料,同时采取扩穴施肥方法,诱导和促进银杏树根系向外伸展,增强吸收功能。二是加大可能“抢肥”桑树的施肥量,同时在白果树树冠下向外挖环状小沟,切断少量桑树须根,减弱部分桑树的“抢肥”能力,从而确保了银杏树的旺盛生长,实践证明上述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西桥村350亩银桑,不仅树型好,而且长势旺。
3、实施银桑速生丰产高效益配套技术
我们通过实施蚕桑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广育71-1新品种桑树和苏菊×明虎新蚕品种,进行品种更新,全面推广嫁接大佛指银杏优良品种,实施银杏树早果丰产技术,迅速提高了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银桑套栽的高效益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整合,建立和完善了银桑高效益配套技术。
4、大力推广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
3年来,我们在科学施肥、人工授粉、合理整枝、病虫
害防治、疏花疏果等方面大力推广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银杏产品,提高了银杏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项目组主推的新模式
我们以村为单位,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1、全村统一施肥方法和施肥标准,分户实施,保证了银杏、桑树的旺盛生长。
2、全村统一实施银桑病虫害防治措施,根据虫情预报,统一用药品种和治虫时间,不仅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还保证了蚕桑的安全生产。
3、全村统一配发蚕种、蚕药,统一消毒标准,分户实施,保证了蚕种质量和消毒效果。
4、全村统一共育模式,统一共育标准,分户管理,保证了蚕桑生产的丰产丰收。
为确保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我们组织开展了“一带头,两考核”活动,“一带头”就是村组负责人带头承包银桑园,带头实施新技术,成为高产示范户。“两考核”就是村委会将指标分解到组,对所有分工干部进行月度和年终两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工资待遇挂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五、三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3年来,通过广大干群和项目专家组的共同努力,全村500亩银桑园近3年年平均增收275万元,平均亩效益达5500元/年,比3年前平均每亩每年增收1500元,人均年增收入300元。
该村注册成立了“泰兴市西桥银杏生产联合社”,该村生产的“泰兴白果”获“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0%,生态优良,村容整洁、村风文明,近几年来,该村获得了“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绿色江苏建设模范村”、“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西桥银桑套栽项目组 2011年7月20日
附件:近年来拍摄的相关专题片目录
近年来拍摄的相关专题片 1、2006年至2010年每年8月份请市有线电视台到西桥村银桑园现场拍摄了“建立秋蚕防毒机制、确保秋蚕安全生产”的“农业科技之窗”专题片。2、2010年5月请市有线电视台到张桥镇西桥村春蚕养蚕现场拍摄了“银杏彩虹”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