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总结书
德育课程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总 结 书
学院:应用工程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1125
美好的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感恩的心,需要美好生活来滋养。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担当责任,才能学会自立,才会懂得回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正因如此,一首流行歌曲《感恩的心》才会唱遍大江南北,正是如此,西方的美国和加拿大才会把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传统的法定节日——感恩节。
本次课程让我们明白: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一定要学会感谢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毕生的爱和奉献。我们还要学会感谢老师,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启蒙人,老师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给了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给了我们放飞世界的希望。
本次课程还让我们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那么,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感恩的内涵,还要拓宽感恩的外延。对父母、老师固然要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胸有大恩的人,因为他们在我们心里的地位比较特殊。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感恩世界的多彩,社会的和谐,生活的美好,祖国的强大;学会感谢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对手,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同学们,有几句歌词说得好:“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让我们珍惜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吧,今天,我们有幸,全校师生共聚于此,感受“感恩教育”带来的巨大震撼。
同学们,水有源,树有根,做人应怀感恩心。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从今以后,常怀一棵感恩之心,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于心,感谢于行”。“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让我们记住今天这个值得感谢的日子吧,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将一颗感恩得心把感恩付诸与实际行动。对于父母,一声甜甜的称呼,一杯暖茶,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点细微的进步,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对于老师,一句精彩的问题回答,一次认真的作业书写,一次独立的考试,一节安静的晚自习,一次尽心尽力的卫生值日,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感恩。
谢谢大家!
2012年12月
第二篇: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策划书
德育课程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策 划 书
学院:应用工程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1125
一、活动缘起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于是我们在校园内开展“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感恩节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的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们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帮助他人,勤奋学习,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快乐和幸福。
三、活动时间:
四、组织机构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1、《感恩教育倡议书》进行全员发动; 第二阶段:开展阶段
活动一:感谢父母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珍惜父母辛勤劳动果实,崇尚惜时如金、发奋学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知恩图报的优良品质。
活动内容: 1、2012年12月——1月初,开一次“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德育课程 主题班会。
2、各班级开展“父母辛苦知多少”讨论活动,让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关爱、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算一算家长为自己所支出的费用、投资总额;体察父母赚钱养家的辛苦,用感恩之心来看待父母。
3、本学期学唱二首歌曲。如:《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儿行千里》《白发亲娘》、《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爱的奉献》等歌曲,可以自选。----宣传部负责。活动二:感谢师恩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校、成人成才,树立文明礼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活动内容:
1、本学期开展“感恩老师见行动”:尊敬老师,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敬礼、问好,应从多方面去尊重。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行为规范、课堂常规,不惹老师生气;主动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各班级自行创意。2、11月份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黑板报宣传---宣传
部负责
3、开展“我向对老师说一句最感激的话”,以班级为单位将其制作成作品,第三阶段:评比阶段(项目)
1、公开主题班会
4、黑板报
5、“我向对老师说一句最感激的话”作品展示
6、汇报演出 感言:
本次活动一定离不开各位班主任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学生会、班团干部的鼎力相助,但愿活动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真正让每位学生“感恩于心,回报于行”。非常感谢大家!
2012年12月
第三篇: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演讲稿
《感恩于心,感怀于行》演讲稿
尊敬的xxxxx 我是来自07级计算机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于心,感怀于行》。
水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使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尚且知道感恩,那我们岂不更应该学会感恩,常怀感恩吗?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当国家把第一笔助学金发放到我的手里时,我便记住了那一刻。当时,我以一颗激动的心感受着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伟大的祖国从来就没有忘记过我们这些需要她帮助的贫困孩子,她以自己宽大的双手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在她温暖的怀抱中感受着她那无尽的爱。
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要感恩于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于社会,因为它给予我们安定的生活环境,感恩于自然,因为它给予我们无私地爱,感恩? 感恩于社会吧,在风平浪静的今天,没有战火,没有硝烟,有的只是安宁的社会和仁义的国家。看不到伊拉克的战火,看不到阿拉伯人的哭泣,看到只有这充满欢乐的社会。
感恩于政府吧,它是一个和平、稳定,并且蓬勃发展的政府,它曾领导人们摆脱压迫,真正站起来;它曾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使人们开始富强起来。更重要的是,在2007年,它颁布了令所有中职生欢呼的助学金政策。
感恩于老师吧,是他们为我们辛辛苦苦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老师,光有补助金,又有什么意义呢?文化课老师教给我们基本的知识,专业课老师教给我们日后在社会立足的本能。
感恩于父母吧,是谁为我们准备早餐,是谁为我们的冷暖担心,是谁为我们在冬天准备棉被,是谁在夏日为我们打摇着薄扇,是父母啊,无私地奉献,毫不所取,不求回报。
在此,我要感谢国家,是他们给了我安心学习的机会,让我不再为家庭的经济状况而烦恼,是他们让我有了积极的心态,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是他们激励我在理想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勇敢地挑战自我。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亲爱的老师,是他们给我知识的甘甜雨露,是他们的辛勤培育托起了我美好的明天。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享受了来自祖**亲的温暖与关怀,我们更不要忘了我们的责任。曾经见过这样一句话“最大的罪恶是无条件的获取。”当我拿到助学金时,我明白我要肩负起一个崇高的使命,那就是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篇二: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总结书 德育课程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总
结
书
学院:应用工程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1125 美好的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感恩的心,需要美好生活来滋养。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担当责任,才能学会自立,才会懂得回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正因如此,一首流行歌曲《感恩的心》才会唱遍大江南北,正是如此,西方的美国和加拿大才会把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传统的法定节日——感恩节。
本次课程让我们明白: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一定要学会感谢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毕生的爱和奉献。我们还要学会感谢老师,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启蒙人,老师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给了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给了我们放飞世界的希望。
本次课程还让我们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那么,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感恩的内涵,还要拓宽感恩的外延。对父母、老师固然要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胸有大恩的人,因为他们在我们心里的地位比较特殊。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感恩世界的多彩,社会的和谐,生活的美好,祖国的强大;学会感谢你
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对手,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同学们,有几句歌词说得好:“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让我们珍惜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吧,今天,我们有幸,全校师生共聚于此,感受“感恩教育”带来的巨大震撼。
同学们,水有源,树有根,做人应怀感恩心。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从今以后,常怀一棵感恩之心,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于心,感谢于行”。“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让我们记住今天这个值得感谢的日子吧,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将一颗感恩得心把感恩付诸与实际行动。对于父母,一声甜甜的称呼,一杯暖茶,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点细微的进步,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对于老师,一句精彩的问题回答,一次认真的作业书写,一次独立的考试,一节安静的晚自习,一次尽心尽力的卫生值日,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感恩。
谢谢大家!
2012年12月篇三: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
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
——记吉祥花园中学2015届毕业生感恩母校赠匾活动 7月2日上午,吉祥花园中学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刚毕业的初三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为感谢学校的培育、关爱之恩,学生自发向学校赠送“不忘母校恩 永记师生情”“桃李满天下 雨露润春华”两块牌匾。学校组织了简洁隆重的赠匾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巩利军主持。家长代表作了真诚的讲话,向学校及初三全体教师送上了诚挚的谢意,随后与孩子们一起向学校赠送感恩匾并合影留念。
校长杨勰接受赠匾后代表学校对毕业同学与家长表示感谢,他说:“小小牌匾凝聚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对教师的感激”,表示“学校承载着社会与家长的重托和期望,展望未来,吉祥花园中学一定会成为一所令人民满意的学校”,祝毕业同学金榜题名。
最后,巩利军副校长还号召参加仪式的初
一、初二学生要努力学习,以2015届毕业生为榜样,奋勇争先,做一名优秀的初中生。篇四: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作者:杜雪丽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1期 【活动背景】
天镜之星是我校特有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每月都有一个主题。十一月争创的阳光笑笑奖的主目的要是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实施过程】
1.学习细则,正确认识 在月初的第一周晨会和班队课上学习阳光笑笑奖的争创细则:学会手语歌《感恩的心》;坚持每天为父母做贴心事(例如,捶背、倒茶、分担家务、自己理书包、叠被子、整理房间等);举行“难忘瞬间分享会”,交流家人疼爱自己的亲情故事;父母填写“感恩在行动反馈单”。月底在板报中展出优秀评价单。当然,仅仅让学生了解争创的要求还不够,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不能为了争创而应付。因此,每一项细则的执行和考评都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例如,学会手语歌这个要求全班学生在音乐课和活动课上学习都能学会,但学会不是目的,应该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以及明确学会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要唱给谁听,我为什么要唱歌给他们听,他们为我付出了什么。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些,活动才有意义。2.每周一个主题,强化行动
第一周主要是学会手语歌,懂得感恩。在第一周的周五进行考核,每个学生都会演唱,然后交流家人,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谈一谈这首手语歌可以表演给哪些人听,在班级内掀起一股感恩潮。
第二周开展“一日小当家”主题活动,让学生坚持每天为父母做贴心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会扫地、拖地、叠被子,再学会洗衣、择菜、洗碗,最后学会给父母捶背,帮父母招待客人。并将每日学会的一件事让父母记录在“一日小当家反馈卡”上,然后在班级里开展“小当家技能比赛”,评比表现优秀者。
第三周召开班队会,学会感恩,分享我的亲情故事,制作孝心卡片。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每天为自己做了哪些事,然后用几句话将今天的感受记录下来,最后通过一周的观察体会和回忆过去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写出自己最受感动的亲情故事,在班内交流,并让全班同学谈谈自己今后应当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升华感恩之心。最后请学生制作孝心卡,将要对父母表达的感谢话语和自己今后的承诺记录下来,送给父母,以示感谢。
第四周继续坚持落实行动,父母参与反馈。第四周的周四下发“感恩在行动反馈单”给学生家长,根据学生一个月的行为习惯,体贴父母,做家务等的情况给予学生公正真实的反馈,周五时全班展示每一个学生得到的反馈,然后将表现好的学生的反馈单布置在黑板报上,并全班投票选出本月的争创活动获胜者。3.学会感恩,奉献自己的爱心
结合学生对父母的关爱的理解,让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以及社会上一些关心、帮助和爱护自己的事,学会懂得感恩,并通过日行一善的形式来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些小事可以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是周末去做义工,可以是帮助受伤的同学整理书包,最后通过小报的形式,展示大家做过的善事,弘扬感恩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亮点呈现】 1.在生活中懂感恩 从生活细节中观察记录和“一日小当家”活动入手,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悟来自父母的关爱,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进而懂得教师同学和朋友对自己的付出和帮助,通过暖心话、孝心卡、小报墙表达心中的感恩,感悟生活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行动中内化精神
仅仅明白父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恩惠只是最浅层次的理解。通过具体的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助人者的艰辛和父母老师的立场,从而在深层次地挖掘他人精神品质和行动力量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回报他们,进而产生要将这种爱传递下去的强大动力,通过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3.周周主题系列化,来源于已定规则而又不拘泥于内容 每周都有明确的目标,注重在活动中的体会师生、家校之间的互动,将一条条死板的规则转化为学生要参与的实践活动,并拓展到学校和社会层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为何要感恩,在家长和教师的反馈中懂得自己小小的行动就能让他们感动。这样的系列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爱的理解,促进他们表达爱的强烈情感,他们将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人的爱,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表达空洞的心得体会。
【反思提升】
1.重视情感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当然。对幸福的来之不易,他们缺少感受、体验;对别人的辛勤付出,他们缺乏感谢之情和感恩之心。面对社会转型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通过在课堂中渗透,在争创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引导他们常怀一份感谢之情和一颗感恩之心,真诚地努力回报别人的付出,并将爱心传递下去。那样,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2.知行合一,回归生活
德育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应从实际生活着手,于细微处育人,在实践中感悟,在总结中提升。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进而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使学生明白自己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父母、教师、朋友和社会的恩惠。
编辑 李 姣篇五: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
赵 淑 琴
大连市开发区第十三中学
活动主题 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
大连市开发区第十三中学赵淑琴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准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子课题,具有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过程、基本方法等。2.通过各种“实践体验”活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等事例的搜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家长、老师、社会的调查采访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通过“活动汇报总结”,学生能用流畅的语言,文明、大方、从容自信的姿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4、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通过活动,真正能够抱着感恩的心去悦纳老师、悦纳父母、悦纳社会,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活动内容
本主题共分三个活动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与交流
汇报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
在《活动总结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汇报。如:幻灯片、文字资料、图片、影像、展版、小短剧等形式。活动实施
1、通过教师的情境导入,学生讨论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
2、通过参与策划活动,学会制定活动方案能对活动过程进行预测,提高组织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组员分工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善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
【活动过程】
1、播放一段视频,引入问题情境切入活动主题。
2、组建合作小组(指导学生以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探究小组)。
3、制定活动方案,绘制调查表、调查内容,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做好分工。
4、强调计划的周密性与可行性,每一个环节都要做详细的记录。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利用通过调查、采访、实践活动等各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通过对“父母”“老师 ”、“他人”、“社区”等调查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体贴、孝敬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专心听讲,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以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和谐相处,以报答同学的帮助之恩。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公益事业,遵守社会公德,以报答社会的关爱之恩。增强本领,守纪律,讲文明,树新风,以报答党和人民的培育之恩。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以报答大自然的赐予之恩。
3、初步学会运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获取资料,制作幻灯片。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走向家庭、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去实践,实施和完善小组的计划,并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感恩的理解与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我们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对学生的活动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利用网络、报刊图书 等资源,搜集有关的感恩故事、案例、图像资料并采用作摘录笔记、电子储存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3、根据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活动,搜集资料,记录活动感受,总结经验,培养社交能力。
4、整理分析、处理获取的各种资料,找出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和推荐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资料,并输入软盘。
5、指导撰写论文、倡议书。引导各小组根据各自搜集的文稿、图片、影像调查表统计图进一步加工整理,推荐出本次活动的展示材料。
5、设计好展示汇报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6、指导学生制作展示课件,短剧的彩排及活动成果展示汇报活动。
【活动目标】:
1、学生能用流畅的语言、文明、大方、端庄的姿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2、比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汇报,在汇报中,感情真挚,更加体会到。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过程】:本活动展示分四块进行。
1、教师运用简单的语言导入活动,激发学生进入活动的热情。并宣布活动主持人。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各小组进行活动的过程及活动成果的展示汇报。
第一小组“感恩父母”、第二小组“感恩老师”、第三小组“感恩社会”、第四小组“感恩他人”、第五小组“感恩大自然”。
3、学生进行活动总结,畅谈活动感受,在活动展示汇报中学生更加认识到:学会感恩,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要懂得感恩,经常怀揣感恩之心去感受生活,;学会感恩,要做一个感恩的人,永远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恩惠。
4、指导教师对活动进行简短的概括总结。
5、手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结束活动。
活动评价
1、评价内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过程的完整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团队合作的协调性、活动成果的丰富性。2.评价方式: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3、评价标准根据教师拟订的评价表格,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第四篇:感恩于心,感恩于行
感恩于心,感恩于行
感恩,中华之传统美德;感恩教育,学校之德育根本;知恩感恩,人生之善行本源。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与道德的其他方面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有才是小人,无才无德是愚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德才兼备的人。但是我想所谓德才,首先应是德,德之后才是才,也就是说只有先有德再有才那才是我们所谓的人才。而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
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基点,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加之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促进和保障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感恩主题系列活动背景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状况直接关系到新世纪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逐渐抬头,人们的感恩思想受到冲击,呈现出感恩精神缺失现象。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职校学生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精神空虚,缺乏动力,不求上进,比吃、比喝、比穿、比玩,就是不比成绩,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栽培,他人的帮助。
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主要表现: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淡薄、拜金主义倾向严重。造成感恩品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的欠缺,淡化了感恩教育;学校教育的偏失,轻视了感恩教育:社会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感恩教育;中职生自身素质的不足,遗忘了感恩教育。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职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缺失。这类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在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在2011年将德育工作重点全面的转移到感恩教育上,加强中职生的感恩教育成了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课题。根据学校的相关精神,按照学校领导的相关指示,我校各个部门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感恩教育的认真分析,对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价值、中职生感恩品质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我们身边的同学,大部分同学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在得到帮助的同时感激别人,可是真正去做的人却很少。对于感恩只是心中的一丝想法,而没有去实践的问题,我们觉得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得到感恩教育不够。
二、感恩主题系列活动目标
依据上述原因分析和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从“以人为本,爱为核心,精心经营”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根本,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鲜明的专业特色、鲜明的校本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孝亲尊师、仁爱平和、笃行精技、诚信明耻”的八优学生。力行传统文化,以孝亲尊师为突破口,以礼义教育为切入点。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传承孝道“能知恩、会感恩、尚报恩”的教育活动,并将其确定为2011年的德育工作重点。学校德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任务,教给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引导他们勇于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好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储备。德育还应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传递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指导他们关爱他人也自尊自爱,引导他们体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三、感恩主题系列活动形式
1、营造感恩氛围,构建感恩校园。通过升旗、重大节日的纪念,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及为社会服务意识;开展全校性的感恩教育讲座;从师生互相问好开始,形成了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我们有幸请到了为大家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同时还请到了各位同学的家长一起来参加这次会议。
2014年4月我校邀请了中国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的著名专家曹斌老师举办了《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
曹斌老师引导学生重温儿时成长往事,感念父母师长的恩情,用一句句深情的话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诠释着“感恩”的深刻内涵,在场的家长、老师、学生无不深受震撼,泪眼婆娑。还有同学走上讲台,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现场气氛非常感人。家长、老师们听着同学们真切的感言,万分欣慰,转眼间,已泣不成声。
目前,感恩业已成为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学生中也逐渐形成争当“感恩”之人,争做有“孝”之子的和谐氛围。
2、由师开始,感恩传递。学校投入专项资金,购置《弟子规》教材,并组织了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自习研读、学习《弟子规》,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动员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做“能知恩、会感恩、尚报恩”的模范。由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从而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促使学生懂得了“能知恩、会感恩、尚报恩”的“三恩”教育。各科任课教师也在自己的课堂上融入了感恩教育,很多学生称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
3、身体力行,感恩于心。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在学校各个系设立文明监督岗,让学生通过观察监督学生校园生活行为,感受其影响,指出污点,发现闪光点,亲身体验,触动心灵深处,重拾那些被自己遗忘的宝贵财富。学生通过全员参与,履行文明监督岗的职责,真正实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的效果。
4、家校合作,共建感恩。学校召开了校级家长委员会会议,并时常邀请知名专家为我校师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各个系都分别召开了系级家长委员会会议。发挥了家长学校积极作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联系网。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感恩之心,有效地让学生做到知恩、感恩、报恩。
5、丰富多样,多彩感恩。通过开展班级主题班会、板报评比等一系列感恩活动,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利用墙体、板报,广播、和橱窗,宣传优秀人物,表扬、奖励优秀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构筑了文明和谐幸福的校园。
(1)主题晚会。活动领导机构:组
长:王学旺。副组长:王文亮
续广全
余勇
张森林
赵成义。成 员:任雅萍
郭强
于海峰
李建华
冯建明
张树旺
化许平
屈保银
成志俊
各班班主任。活动范围:高
一、高二全体师生。
时间安排: 11月25日下午活动时间:经贸系彩排。11月25日晚自习:机电系彩排。11月26日下午活动时间:计算机系彩排。1月26日晚自习:艺术系彩排。12月2日下午3:00开始:经贸系交流。12月3日下午3:00开始:机电系交流。12月9日下午3:00开始:计算机系交流。12月10日下午3:00开始:艺术系交流。
(2)诵读弟子规。本届《弟子规》背诵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9月中旬——2015年1月上旬):以班以系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背诵理解训练活动。第二阶段(2015年1月中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以系为单位分别进行。
第二阶段的比赛加强了各班级的凝聚力,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存感恩中快乐生活、开心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陶冶性情,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经典教育,感受“孝”道熏陶。营造了出浓厚的校园感恩教育的文化氛围,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引导了学生热爱背诵,还能快乐感受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文化!
活动形式:
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5-8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各部比赛时间(下午15:00—17:30):机电系:2015年1月13日(下午15:00——17:30);经贸系:2015年1月14日(下午15:00——17:30);艺术系:2015年1月14日(晚19:00——21:20);计算机系:2015年1月15日(下午15:00——17:30)
(3)“感恩、宽容、理解、关爱”主题黑板报
各班的班主任老师对黑板报的设计及制作十分重视。各班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制作,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参加。黑板报版面设计新颖、独特,画面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感悟融入到实际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诸多习惯中,学生在选材、制作、欣赏的过程中再次受到感恩理念的熏陶教育,可谓融欣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评比过程中,各系各班的黑板报各有特色。各种风格黑板报的呈现,为同学们积极学习并践行“感恩、宽容、理解、关爱”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4)主题班会。百善孝为先,育人己作则。举行“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2014 年12 月2 日,经贸系292班举行了一次“百善孝为先”的主题班会。班会以一首《感恩的心》开始。继而播放了一段《跪羊图》的视频,看完这段视频,老师、同学们上台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大家都在忏悔,觉得自己平常对父母做得很不够,今后一定要学会珍惜,学会孝敬父母。曹蓓蓓老师在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时,不时流泪,父母之恩,恩重于山,吴老师与父母之间的感人事迹,以及张老师发出的“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生遗憾,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同学都感动地掉下了眼泪。
通过这次班会,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平常对父母做得不够,都表示今后应该好好学习并实践《弟子规》,做一个孝顺之人。
(5)观看视频《众里寻你 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我校于12月16日晚组织2000余名师生在各班教室进行了集中观看。
此次颁奖典礼以人物专题短片的形式介绍了2014的10位“最美孝心少年”。同学们看到了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却要每天照顾患病妈妈的5岁女孩;看到了用捡拾的废弃材料为高位截瘫的爸爸制作电脑架,帮助他开网店创业的阳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对死亡却与患病的母亲不离不弃,梦想20年后成为一名厨师的坚强小姑娘„„“最美孝心少年”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质朴善良的话语使同学们不禁潸然泪下,内心受到深刻的灵魂洗礼。
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把“孝心少年”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传递到全社会。
(6)班级文化建设。2014 年11 月20日下午,我校由德育处、各系政教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联合检查验收组对班级文化创建活动进行第一阶段的检查验收。
班级文化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班级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构建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有利于各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立规矩、懂感恩、促就业”为主题,各班经过半个学期的精心策划、准备和充实,班级文化创建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初步完成。
6.校企合作,渗透感恩。通过学生在企业实习生活与学习,深切体验企业文化和工业文明精神,结合“三恩”的教育感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四、我校感恩教育取得的成果。
学校开始试行学习力行《弟子规》的教育工作。在很短的时间里,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家长学生和老师的高度认同。现在的教育活动是《弟子规》系列教育的深入和发展,是《弟子规》教育生活化和常规化的体现。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德育效果目前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
1、学生掌握了一些传统文化理念,人心积极善良,能自觉主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班级活动。
2、学生能怀着感恩的心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3、学生的爱心得以升华,互帮互助,关爱同学。
4、学生也更加勤俭节约,能够体会父母的辛劳。
5、学生的文明礼仪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校将继续以先学做人、后学技能为治学名言。我们全体教职工将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使德育教学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我们要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外吸引力和对内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通过感恩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找到一把开启幸福人生大门的钥匙,同时,也为教师找到一把开启幸福人生大门的钥匙。
以感恩教育为措施,用科学发展观做引领,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把我校办出特色,办成家长满意的学校,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第五篇:感恩于心 感恩于行
感恩之心 感恩于行
感恩就是能够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并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单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还有许多人在你背后为你创造和奉献。
感恩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一种责任。但是现在却偏偏被人们所忽视。他们无视父母多年的养育,把年老的他们当成累赘,千方百计地想撇下他们。所谓的“敬老院”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之地,使他们“名正言顺”地撇下了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是中国历来就有的古训。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他人,更不会主动的帮助他人。”作为子女,我们要打开心窗,学会感激,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的确,一个连父母都不感激的人,那他还会感激谁呢?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回报的人,那他又能拿什么来帮助别人呢?
现实生活一些有关感恩的言论也比比皆是。就拿大学生来说,一些受助的大学生面对面对他人的资助,表现出心安理得,这不禁让人心寒。作为一个大学生,连最基本的素养都没有,不仅丢了大学生的脸面,更是令学校蒙羞。就连一个小学生也懂得受人好处,说一声“谢谢”是最基本的礼貌,怎么到了大学生这里,却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呢?这也得从我国的教育模式说起。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多与学习理论接轨,缺乏实际的操作;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却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即使有这些相关的知识,学习它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与实际联系不了多少。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思想道德上的缺陷。缺乏感恩之心,使他们把别人的资助当成是理所应得。不但没有感激之意,而且资助也未用到实处。从“知恩不报非君子”可以看出先辈们对报恩有多么的重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先撇开涌泉不谈,就连“滴水”相报他们也都做不到。只有知恩必报,才能让施恩的人继续发扬他们的慈善热情。
之恩于心,感恩于行。我们要用行动铭记感恩,不要让感恩只在言语间流传。这种言行不一的虚假做法,只会让更多的人效仿,没有任何作用。只有行动的坚持,才能让感恩更好的传承。
记得我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里面讲到。做父亲的要把年迈的老人抛弃,于是叫上儿子,把老人装进框里,一起把老人抬到一个偏僻的山里丢下,当做父亲的准备离开时,他儿子对他说:“以后等你老了,我也要把你送到这里来吗?”这一说着实让着做父亲的吓了一跳,一阵深思后又把老人抬了回去。就这么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稍带些幽默气氛。但是其中蕴含的确是深刻道理。我们都做不到感恩,又凭什么让后代对自己感恩呢!
没有感恩之心,何来感恩之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人道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新中国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道理”。而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又是什么呢?无非就是“知感、感恩”吧。
感恩之心铸就感恩之行,感恩于行,传递感恩之心,用行动铭记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