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兵学文化》后的感想
读《中国兵学文化》后的感想
前几天,整理自己的书柜,偶然翻出了自己中专时候读过的一本书,――《中国兵学文化》。这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丛刊之十一。
中国兵学,贯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像儒学、易学及其他几种主要演说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应当读一些此类书籍,读什么“兵”的书籍呢?我觉得,这关系到一个怎样对待中国兵学文化的问题。如果就兵学言兵学,把兵学仅仅看成是谈论兵戈剑戟、攻占杀伐,或者扩展为战略学、战术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军事建设等一类的学科,那么,这本书确实与我们无干。然而,如果突破具体的兵学内容,透过兵学本身,着重发扬其文化意识内涵、思维特色与人文睿智,虽然也会看到体现兵学特点的“雕弓宝剑”和“残钺折戟”,但看到更多的东西却是藏在其背后的中华民族的人文意识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底蕴。这本书正是沿着这一条思路研究的,它研究的不是纯粹的兵不理论,而是兵学文化意识。
在这本书里,给我启发最深的要算是第七章《兵学与中华文化》中的第三节《兵学文化与现代意识》。
应变意识
“应变是依据事物本身的性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变换行为方式。”
“应变意识同其余几种兵学文化意识一样,是体现兵学特点的特殊文化意识,它培养人们机智聪慧的心理和快速反应能力,调动人们的全部机敏与智慧,对所处的困境能通达权变。” 孙子说过:作战的计划是必要的,但已有的计划即使天衣无缝,也难以预见战争中的意外情况。为此,必须启动人的应变能力,这叫做“为不可测”、“巧能成事”。这人“为”和“巧”就包含了善于应变的意思。
做课的过程正是一个这样的过程,课课堂上,总有这样那样的偶然事情发生,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生搬硬套教学设计,而应当启动自己的应变能力,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在战争中之所以重视应变,是因为战争自身是一种急速变化着的事物。从事战争的人,对每一次战争,每一次战役,及至每场战斗,都应依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迅速作出恰当的反应。”
第二篇:读文化苦旅感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
初读《文化苦旅》你会觉得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游记而已嘛,为什么总有人念念不忘余秋雨,又念念不忘这部《文化苦旅》呢?到底是余秋雨成就了《文化苦旅》,还是《文化苦旅》点缀了余秋雨呢?它的苦到底来源于何方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步入这次文化的苦旅吧。经过慢慢品味,才发现每个角落中总藏着中华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在这里不断地呈现,也许正因为此次的旅途涉及了大量的文化历史而称之为文化的旅程。至于文化苦旅中的苦的来处,也许这正如余秋雨自己所说的那样“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吧。而我们在旅途中所看到的风景也许只是历史呈现的一种载体,而当我们慢慢体会其中的文化遗迹时,我们才发现有那么一丝淡淡的忧伤却潜藏于残景之后。就如一道风景曾经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历程,而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只是一片废墟。也许这会让你去努力回忆它魅力之处,但更多的却是为它的逝去而痛心,为文化的遗失而烦恼。苦便是在深切感悟后的深深忏悔吧。在一切经历、体验后的感悟中总是离不开苦,衰退的文化让人将历史的灰色变成心中的苦涩;如今璀璨的文化也会给过去的暗淡填了不少淡淡的苦味。也许这也是在<<文化苦旅>>中获得的些许收获吧,因为我们的那么一丝痛代表我们还有着那么一丝觉悟,那
么至少说明我们的文化还没有完全被遗忘,我们的文化还有重新辉煌的机会。因为我认为感悟到苦往往就意味着心的觉醒。
<<都江堰>>不过是<<文化苦旅>>中的小小一篇,但要说起都江堰它也是可以与长城并肩的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因为它的水利作用,而且是它把四川孕育成天府之国,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浩大的工程居然出自一位对水利完全不懂的外汉--李冰。《都江堰》的写法也许平常但也是一种适宜用于平常的写作中的手法.当我们欲言此物时,何不像他那样先描彼物.<<都江堰>>的开篇就赞许长城的工程宏大,接着慢慢引入话题,不断地凸显都江堰的独特之举.而其中的“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就实实在在地占据了渺远的时间。”这不更好地将都江堰的优势展现地琳琳精致了嘛。作者又认为它毫不夸张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确实如此,民族之所以延续,因为有了标志性的象征,而都江堰已很好地代表了这样一个强悍的民族。
民族应该感谢都江堰,更应该感谢给了她生命的李冰!然而关于李冰,人们能追想到的更多的也只有这样一座小有名气的的都江堰,作者也这样称赞道“因为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也许正是这个疑惑才使我们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虽然未学过水利然而凭着“以生命为学校,死钻几载”的精神,终于总结出治水三字
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直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这种治水的韬略竟被替代为治人的计谋,这不就是人类的智慧嘛!与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相比,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这正是他被世人永记的原因,民族的延续也正因为有了这样高尚的起点才变得强大。
李冰留给人们的思考就如都江堰留给我们的深思那样丰富而美丽,这也是李冰赐予都江堰最珍贵的礼物。
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试水位,这“三神石人”的其中一尊就是李冰雕像。因为人们懂得了唯有哪里才是他最适合的岗位。然而我们却应问问自己:活着应该站在何地?死了又该立于何处?也许还会有人觉得这样一个问题是好笑的,但这种职业精神如今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
看到“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人一点的人” 这句话,你难道不为人类的这种行为而无地自容吗?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旅程,更是人类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洗礼吧。若果你的心还能为之有所触动,说明此次苦旅还是有价值的。无论是苦涩后的回味,还是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都将是一种旅途的收获,更应该是民族历史进程中的收获。
通过《都江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也不单是一位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师—李冰,更应该是一个民族
所在的精华与衰败的缘由。
让你与我心中的那一丝疼痛化作奋起的动力。将民族的华丽再次呈现吧,取而代之的不再是让你隐隐作痛的苦旅,而是一趟文化的盛典!一本文化艺术修养的作品往往能让我们对生命多了一份灵动的诗情画意,《文化苦旅》就这样丰富着我的思绪,而我将继续品读它其余的精华。
从此次文化旅程中,我们看到了都江堰的自然风光,也跟随着它穿越时空看到了悠远的历史踪迹。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我们在其中也有所领略。但我相信在《文化苦旅》中藏着的秘密远大于我此时所看到的,那么就让我们一同研究,一同发现那更深层的真谛吧。乔晓光2013-9-25
第三篇: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从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一门“乡村社会学”中整理出来的14篇论文。
第一篇是《乡土本色》,文中说,“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翻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土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那些被成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我家是重庆的,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奶奶一直担心我水土不服,会发烧,拉肚子,似乎把水土不服看成了一场大病。奶奶用塑料袋装了我家房子旁边的一块泥土让我带到北京。奶奶说,“你不舒服的时候,就用这土泡水喝就好了。”我到学校整理床铺,装柜子的时候顺手就把奶奶给我的泥土扔了。我在随便扔掉那块泥土时没有想到我的祖先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深深的爱,我觉得自己是有罪过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安土重迁的,人们要守着祖屋,守着祖先的坟墓,守在出生的这片土地上。如果谁落魄变卖了祖屋,祖辈留下的财产,都会被认为的不孝的。古老的部落里,如果人们犯了通奸,杀人等重罪,受到的惩罚就是流放。不让有罪得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就像剪头发的刑罚一样。从这儿可以看出,古老的时代,人们有多么爱自己脚下的土地。舒婷的《致橡树》里说,“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艾青在《我爱着土地》中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句诗里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美丽的地方,都对祖先曾生活过的土地有深深的爱。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台湾,有多少人民想要回到熟悉的土地;在海峡两岸,有多少牵绊与思念。余光中的《乡愁》里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真的感觉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人们似乎都不再爱这片土地,只想着那儿的社会福利更好,教育资源更好。政府官员让自己的儿女,妻子都移民到海外;那些娱乐明星,有钱的商人都移民到国外;在高校的学生也希望留学,然后能够移民。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移民到国外的人,就往城市里移,为了在城里买房让父母拿出一辈子的血汗钱或者自己一辈子都在赚钱买房。人们似乎不再有安土重迁和流放的观念,农村的人都认为能在城里买房的孩子是有出息的,人们认为能过移民到国外是幸运的,高贵的。真的为此感到疑惑,也感到伤心。都说人不能忘本。乡村的土地是我们民族的根,历史一定是先有了农业再有商业工业的,人们得先填饱自己的肚子;也一定是现有零散的乡村才有城市的;而我们民族的文化也是从乡村中发源的,比如说人们在插秧的时候跳的秧歌舞,24个节气是根据人们播种收割的时节形成的。可现在的政府却要什么“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业用地与农民的宅基地“增减挂钩”。这真的不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如果不是政府太过于愚蠢,连自己的根在那儿都不知道,就是因为不道德,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剥削农民。
文中还说,“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我读《人类婚姻史》的时候,记得作者说,部落里的人如果有通奸的事情发生,是因为部落里的人接触了白人,是旅行者或者商人还有一些不道德的学者把这些习惯带到了部落。之前,他们的部落里是几乎不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我的一个来自西藏的同学告诉我说,他们那儿现在有一些假和尚,他们剃着光头,穿着和尚的衣服,在街上向游客兜售佛教的护生符之类的商品,假和尚一般不能骗过当地的牧民,只能骗游客。这些假和尚晚上就去酒吧喝酒,很疯狂。连宗教信仰都成了骗人的把戏。虽然历史书里说,宗教是为了政治统治,而且寺庙里的祭司能够得到许多的好处,也有讲神父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故事。可这些跟假和尚真是两回事,我相信藏民对佛教淳朴的信仰,有的人一辈子的目标只是为了到布达拉宫朝圣一次,他们走一步路就跪拜一次,膝盖和额头上都有许多血迹,他们如果赚钱都只是为了能够到布达拉宫朝圣。因为旅游业,商业对西藏的开发,假和尚这样的骗术渗透到了人们淳朴的宗教信仰。就像通奸是白人带给部落一样,这些假和尚的骗术也是现代社会带给西藏的。天啦,在那块有着蓝蓝的天空,夜间满天明亮的星星的土地上,这些罪行是永远也无法原谅无法弥补的。
一些农村人民朴实,勤劳的美德都在受到到现代性堕落,功利的侵蚀。
第二篇文章是《文字下乡》,作者写道,“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作者认为,乡下人到了城里听见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被司机骂为“笨蛋”;而城里的学生看着田里长着包谷,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应该说这些城里的学生小姐都是“白痴”吗?
韩愈在《师说》里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怎么有人连这些道理都不能明白?这些是现代化对乡村文化,对传统的偏见。人们总是容易自以为是,就像人们对疯癫的偏见一样,或者二战时,西方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文革时期,人民对右派资产阶级的偏见。经过时间的轮回,谁又知道被关在疯人院的,被关在集中营被屠杀的,被叫做“牛鬼神蛇”人民的公敌的这些人,也许代表着真理呢?我们又怎么敢对乡村心存偏见呢,更何况,农民是我们的祖先。
作者通过举出“行话”“象征”的例子,再一次论证文字只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绝不能说不识字就是愚蠢。“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得。”“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塞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
我们宿舍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语言,就是把家乡的方言拿出来比一比。在重庆表达“谈恋爱”说“耍朋友”,我们的同学都会理解为,欺骗玩弄一个人。温州人说“昨天”是说“昨夜”,就像我们学英语语法时的点时间和段时间,这时“昨夜”不在表示夜晚这一个点时间,而表示夜晚之前的一段时间,他们用一个分界点表示了之前的一段时间。而重庆话里的“今天”是“曾朝”,很有古文的意思。我的同学说,温州人很喜欢打牌,他们打牌都是搭伙的,当搭伙的那个人不帮忙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说,“炸弹不炸带回家呀。”还会说,“跟你搭伙,今生痛苦。”在重庆“宝气”有许多的含义,如果骂一个人,“他真是个宝气。”是指这个人很傻,知道的装不知道或者不知道又硬说知道,喜欢出风头,让人苦笑不得。这些意思是加起来,而不是选其一。我不能让我们宿舍的同学明白如果重庆人骂你是“宝气”是什么意思。除非有许多的语境。西安的同学更是误解,她说,“宝气”在她们那儿就是指一个人穿着珠光宝气。
比如说,我们平常说的“露馅”,要让一个外国人学真的很难,因为他们平常都不曾吃过饺子。《人类婚姻史》里还提到,在部落里,娶了女人的男人都要回避自己的岳丈岳母还有小舅子,所以当人们见到许久不见的朋友时会说,“你为什么要避开我,难道我是你的小舅子吗?”有的部落里有给成年的女儿磨牙的习俗,如果人们说,“她该磨牙了。”表达的意思有许多,“她成年了,长大了,该找个婆家了。”要理解这些话必须有相同的经验,这也是保护这个部落的天然屏障。
这样,谁又可以因为自己会说政府规定的标准话而自豪呢?“群体越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越复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越有限,于是语言也越趋于简单化。”只能说这样的标准话是最没有意思,最没有文化的语言。如果有人因为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话或者国际通用的英语,而认为有理由瞧不起一口方言的农民工,那这人真是个笨蛋。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里说道,“所有的标准,语言,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统一,都只是为了政府的统治。政府对于说着一口方言,各式各样度量单位的人民是没法统治的。所以政府推行标准,规定学校,医院,法院等场所必须说标准话。”还有理由为自己被统治了而感到自豪吗?
当然,北京话并不是政府规定的标准话,北京话与温州话,重庆话一样有意思。
费孝通先生说,“我绝不敢反对文字下乡运动。”反正我倒是不认为文字下乡有什么好处。人们不必认为农民不识字就让人同情,一定要去帮助他们。他们都是面对面的交流,有语言就很好啦,声音,肢体语言。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说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时常都会有“语言不能表达我的心意”的感觉。有些时候,什么话也不用说,情人的一个眼神中包含有无数的含义。文字有些时候倒是交流的障碍。在有需要的时候,人们自会“结绳记事”,用烽火传达有敌军的的信息,用信物比如说母亲的手镯就代表了一个男人对女人的衷情。我想如果农民都不用阅读,也不用书写,那他们为什么需要识字呢?
清华大学教授赵元任先生是研究方言的专家,他经常到各地考察,录下当地人的一些发音。我真的很崇拜赵元任先生,他能表演一个节目“全国旅游”,就是学生说出地名,他就能说出当地的方言。可是,即使有许多像赵元任先生这样的专家研究方言,录下发音,使方言的一些稀有的发音不至于像嵇康的《广陵散》一样泯灭,消失。可这样的保护是完全不够的,也可以说是讽刺的。就像许多的法律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一样,人类的贪婪,活生生地用电锯锯下大象的象牙做成高贵的象牙筷,扒下貂的皮毛制成奢侈的貂皮大衣,当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时,政府又颁布法律禁止猎杀。没有什么生物像人类一样可怕。就像彗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一样,一个物种必然有它的兴起,繁荣,灭绝,这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却没有人可以说有的民族是低微的民族,我们要让它灭绝,这样的罪行是无法得到原谅的。人类的一些习俗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的改变,消失,沧海桑田,就像地球上先有厌氧生物再有需氧生物,人类的祖先从四肢行走进化到直立行走一样,这些都是自然的,可是决不能说乡下的习惯是粗俗的,应该被城里的文明所取代,这就像是拼命捕杀稀少的动物一样,怎么可能得到原谅。人们只有珍惜自己祖先留下的语言,习俗,保护好它们,不使其受到外来者的侵蚀。
我也不知道我们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虽然我也挺喜欢英国的文学,绅士,我也喜欢能读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能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欣赏英文歌曲。可我认为,如果我都不需要留学,也没想过要成为一个翻译,为什么学校非要让我们学英语呢?而且在一个没有语境的环境中为了考试靠背单词学英语。真难想象,远古的人们创造文字是为了让不同语言的人背单词。真是说不过去的。
第四篇:读《千字文》感想——传统教育文化篇
《千字文》读后感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修身、处世、农艺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因流传甚广,以致文书编卷,都采用“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兄弟民族地区也出现了满汉、蒙汉文的对照本字。由于历代不少大书法家都曾书写,更使《千字文》至今仍是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
《千字文》,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
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
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也曾盛赞《千字文》为“绝妙文章”.《千字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是用整整一千个不同的字连缀成篇,书中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格言谚语,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阔,天文地理,自然社会,无所不包,这正是它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此外,琅琅上口、易记易背的形式,也是它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全篇采用四字句,简要精练,押韵合辙,音调铿锵,易于背诵,这样才更适合做幼儿的启蒙读本,让国人从小就可以接受这部书带给他们的启迪,也可让书中的知识伴随他们一生.《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 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而本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懂得孝顺父母,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人的一生短暂,应该活的精彩,应该让自己的人生没有污点,作一个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的人,同时还要莫以自己的长处笑话别人的短处,正所谓“己所不欲,莫施于人”想想如果别人时常笑话你的缺点,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所以做人还是应该厚道一点,这样才不失一个君子的作为.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千字文》的第三部份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这一部分讲述了京城的广大,极力描绘都邑的宫殿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并且还介绍了一些历史著作,还有一些建功英雄所受到的赏赐以及他们尊贵的地位和他们的财富,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当时的刑法.《千字文》第四部份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不仅如此文中还介绍了处身治家之道,处身者,以小心为要,要机智,不被金钱所诱惑,不为名利而改变,凡事以善为本;治家者,以本富为重,要勤恳劳作,要与街坊邻里友好相处,要作好防御的准备,要精通各种技术,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使自己致富.《千字文》一书与其它古典文学一样,都是教化人们的思想,教人为善,讲述知识,告诫人们要尊老爱幼,以及一些人生哲理,让人可在此获益匪浅,但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还介绍了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和历史事迹,使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的历史.《千字文》可谓是历史著作中的佼佼者,作为儿童启蒙读本的它为儿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更有许多的做人道理,让他们可以明辨是非,更让他们拥有了简单的道德观,让他们知道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些人生哲理的注入会让他们对日后平淡却快乐的生活充满希望.《千字文》这部书将会与历史同在,永远的流传下去,让万代后的炎黄子孙仍然可以看到他们的先祖的生活,他们的先祖为他们留下的为人之道.在沧海中拾贝
枭瞰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你会被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征服。这些中华民族的珍宝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精髓所在,他把这个中国印牢牢的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在而在这悠长古老的文化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这苍海中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他是中国的骄傲,文明的自豪。
《弟子观》圣人训一代传一代、《三字经》一脉传一脉、《大学》孜孜学子,牢记心中。读圣贤之书,与圣贤对话,明圣贤之理,能圣贤之脉,厚圣贤之德,得圣贤之智,这些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和后代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在这些明珠中,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一个民族若没有振奋积极的精神和高尚的美德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已经深深的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经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中华大地,似洄洄清泉,滋滋甜甜、沁人心脾,洗净心灵中的污秽。
他们是弥足珍视的宝藏,他们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他会告诉每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文化和民族的品质。
传承文明 完善自我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本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将他们发扬光大,尽一名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但是,现在正处在21世纪的我们,面对着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形势,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现在的我们只是盲目的学习知识,追求高尚的物质生活,而没有注重精神文明的提高。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有名的礼仪之邦。然而,祖先们的优良传统我们又继承了多少呢?
当我忽然之间再拿起《弟子规》《道德经》等圣贤之作时,不禁有所深思,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做的跟书上写的一样。对待长辈,我们是否做了一个真正的孝子,对待他人,我们是否做了一个正人君子,我是否做了一个有道德、有礼貌、有素质的好孩子。
在当今时代,有许多人尽管他们有发达的头脑,足够的能力,但却缺乏道德品质。有多少领导企业家锒铛入狱。他们的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做人。也许现在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圣人的训诫,也许他们只会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根本不会理会道德与不道德。
回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不禁有些羞愧,从小就读圣贤之书,明圣贤之理,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却相差甚远。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未来祖国的建设,我们不仅要学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继承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否则,即使有了知识,也是社会的败类。既然我们能通圣贤之脉、厚圣贤之德、得圣贤之智。我们就把它发扬光大。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祖先们的训诫,做一个有品质、有道德、有美德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
“人之初,性本善……”还记得《三字经》吗?彩色的插版,那时侯深深的吸引了我。
那时,是我深爱的一本书,其中有歌颂伟人的,例如:毛主席,刘少奇……,还有讲道德,讲礼节的。通过它我还真学了不少呢!以前的我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拿出来翻看,时不时还背出几句话。那时的我年少无知,并不能完全理解那几个字中的深刻道理,不过,现在的我虽不说是成熟,但也会对它有个一知半解。
颂伟人,简单几个字中,却将他们的事迹歌颂,他们爱祖国,爱人民,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永世学习;歌礼节,几行字中却道出做人的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赞祖国,伟大的祖国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是伟大祖国勇往直前的动力。《三字经》虽没有网络小说般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但读过它的人却被其影响颇深。它并非不言情,而是说博爱;他并非深奥,却在浅处酌藏真谛,讲文明懂礼貌,爱祖国爱人民,以小见大,国之昌盛,全因小事而积累;民之团结,都因礼而联结。情、礼相连,让人们更友爱,互助精神,永远扎根在中华儿女心中。他们因国家的兴盛,兴奋不已,国家也因他们而骄傲不已。
我,新一代的学生,新潮的服装,怪异的礼念,虽不愿与众“同流合污”,但谁也不能更改,我爱我的祖国!
第五篇: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5篇
【导语】《红星照耀中国》它描绘了第一个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苏区的故事,并将他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都写进了这本书。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篇一】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
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争的重重疑问,以一名美国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我们现在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可以接受的教育,不妨好好想想,是谁让我们过上了这充满阳光与微笑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要也不能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在那民哀国殇、狼烟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同仇敌忾,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忧国忧民,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为人民奋斗着。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本书语言朴实,深入阅读,仿佛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和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篇二】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近代一场壮烈的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千血肉筑长城,同仇敌忾中国魂。本书中最令人震撼的章节莫过于长征——一段传奇佳话。
长征之路,艰难险阻,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跨越了十四个省份。在漫漫长路中,自然条件犹如随时出招的暗器,对红军这支庞大的队伍肆意侵袭。红军面临的不只爬雪山、过草地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行径,终年积雪的山脊寒风刺骨,峡谷大江汹涌险峻。可是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红军战士仍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是红军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共同担起了伟大的革命理想。更重要的是,在如履荆棘般的长途跋涉中,在敌人连续不断的围追堵截的紧张情况中,在军队实力悬殊极大的情况下,红军以极富智慧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勇气节节制胜。虽然在长征中有千千万万的战士倒下,但长征精神深入人心,又有数以万计的人民加入了这段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以持久不衰的力量拯救了整个中国。
我敬佩红军因为他们把任何物质置于精神之外,他们坚信“一个国家没有独立,民族将前景暗淡”。他们用最实际的行动唤醒千万中国人民,使置身于水深火热中的黑暗社会底层的农民能够拿起武器,与红军战士一样听从红旗的指挥,为了中华民族的兴亡而奋不顾身地血战到底,这也正映证了中国的人民即便杀戮也不愿低头。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他们在中国的版图留下一抹鲜艳的红色。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的精神撼动人心。
每一位红军战士仅凭一双草鞋一杆土枪,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有着共同的梦想,于是踏上了长征的征程,我深深为他们而感动。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每当我沉迷于做无用的事时,想一想伟大的先烈,他们用血肉成就了今天的生活,我们应当无比珍惜,从当下开始好好学习,不愧对于每一位革命先烈。
长征精神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红星,正照耀着世界。
【篇三】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
《红星照耀中国》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生命危险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开了心里的疑惑。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却仍不脱孩子气,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还有第三篇中对毛泽东的外貌描写,面容消瘦是一个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半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还描写了彭德怀,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影像。
第三篇中还写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事,表现了毛主席的性格特点,如毛主席在街上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作者起先没认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像中国农民一样质朴的人。他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节。
作者还写了,毛主席对作者写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从来不加任何检查,使作者尽力弄到能说明苏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材料,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对毛主席的敬佩、赞美之情。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值得我们仔细读。
【篇四】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
莽莽大西北,平沙无垠,不见人烟,蓬断草枯,胡雁哀鸣,又是一个“狂暴”的日子,黄沙对于大西北来说是很稀松平常的东西。恶劣,荒凉,是最让我先想到的两个词语,汗水渐渐打湿我的衣衫,一阵狂影,把我带到了几十年前。
斯诺,美国记者,他来到红色中国,也许是冥冥中一种缘分,他被授意为当权者撰写歌功颂德的文章,可他不肯违背良知,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来到了苏区。
到了这里,才发现外界所谓的“土匪根据地”都是骗人的,相反,这里是有生气的,他发现了表面死气沉沉的中国偶尔冒出的一丝生机的源泉。
在同中央领导人的谈话中了解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这使他对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对社会有了新的理念,他赞叹红军是伟大的,并对长征表示十分钦佩,他断言长征只是一次战略性撤退,最终的胜利不是掌握在拥有先进武器美国武器的国民党中,而是看起来很普通的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因为斯诺从亿万劳动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朴实,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他们坚信胜利是属于中国亿万万劳动人民的。
哈,红色,朴实无华的红色,它不仅仅是希望的颜色,更是万千前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下的江山。
冲锋号的响声已经吹起,亿万的中国人民不再恐惧,有的只是革命的利益,沉睡的雄狮啊,它已经站起,将黑夜变成白天,将深蓝染成暗金。醒来吧,雄狮,将过去深埋,抬头向前,迎来的终将是美好的明天......大西北,我会记住你的,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今为卫星导弹中心,前方,五颗红星渐渐升起,照耀华夏大地。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魂!
【篇五】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