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现实意义1
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转变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一个重大科学论断。全面理解这一判断的根据、内涵及其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全面解读报告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必然,理论本质和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
我党自成立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局,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导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党正确认识了这一矛盾,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我们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根据1956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的时候是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后是初级阶段,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奔小康”是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还是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于是,中国是不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摆到我们面前。党的十七大在肯定“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同时,提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党的十九大深入分析今天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已不限于物质文化领域,而是包括了民主、政治、公平、民生、安全、环境等更多方面,体现为更广泛、高品质、求均衡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通过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呈现出了比改革开放初期的更快发展和更高水平。相对于人民群众的广泛需要,社会在生产上的问题在于发展与共享不平衡,优质供给不充分。这种矛盾状况的形成,有生产技能的问题,有分配的问题,也有社会公正不到位、运行机制不灵活等方面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多种新的制约因素。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意义
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我们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基本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判断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主要依据,又表征着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推动社会发展运动的矛盾体系中,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至关重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能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而就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党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的确定,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这种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对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提出新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其丰富内容就是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各种重大问题的系统回应。同时,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确立使“五大发展理念”具备了更加牢靠的理论依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扭转目前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只有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化作我们各项活动的自觉追求,贯彻到一切工作及其各个环节中,才能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时指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发展战略,强调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策略方针。这一切安排部署,都是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质上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从中彰显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新时代国家战略方略的规定意义。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新要求
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提出的核心问题。新时代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为引领。转变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解决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制约性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使全体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充满获得感,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追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有绿的生活环境,需要有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有绿色生活产品。因此,要重新认识自然,重新回归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绿色发展环境。
更加注重发展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均衡发展。“美好生活”描绘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体现在经济、法制、科教、医疗、养老、生态、文化和制度等各个方面的美好愿景,核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方面均衡发展,既关注物质财富创造,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要专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既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又要推动发展与改革成果的共建共享,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及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和发展需要,明确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也正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价值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只有人民幸福,民族才能复兴。
第二篇: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的科学论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新论断的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科学内涵,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新要求,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历史定位以及主要矛盾新变化新论断的重大意义,对于正确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不仅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79年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党的十九大做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逻辑起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和提高。今天的中国,不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发展当中依然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矛盾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民生活需要也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如此矛盾两方面对立统一,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必然演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新要求,还必须看到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中蕴含的“不变”,那就是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个“不变”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因“变”而忘记了“不变”。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谋划“五大建设”,必须把发展重点放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上。为此,要坚决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下大力气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继续加强实体经济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最终形成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高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的发展方式。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张恒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与理论向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10-13.[2]金民卿.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N].解放军报,2017-12-04(007).[3]张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应对策略[J].甘肃理论学刊,2018(01):15-19.
第三篇:浅谈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
浅谈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
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 姓名:徐永江 学号 :201201490022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从和谐社会的自生性和能动性角度来理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得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参考价值,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关键字 社会和谐 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要正确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的关系。学界对此已达成了一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是前提和基础;化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是目标和价值归属,二者本
质上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和谐是以差别、差异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使各种差异形成一种内在的合力,实现一种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真正产生协调与和谐。一 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双方在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下达到“动态平衡”。这种动态的平衡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而整个社会就在诸多矛盾的平衡中发展变化了。第一.毛泽东、邓小平的矛盾观,毛泽东的《矛盾论》就是一部系统阐述矛盾问题的著作。毛泽东在著作中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并且对矛盾规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毛泽东在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灵活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在汲取毛泽东“矛盾规律”认识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根据当前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治国方针。邓小平在时代的背景下辨证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让中国的经济走向了腾飞。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基本矛盾
从古至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所有社会中。社会也在其矛盾变化中发展了。要么前进,要么倒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但是,1936年的苏联却错误地认为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适应。没有矛盾。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导致苏联慢慢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但是并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法去发展经济。邓小平拨乱反正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
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减少发展中的对立面,即不和谐因素;改革经济、政治体制中的弊端。对发展中的积极因素继续深化改革。使发展中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达到“动态平衡”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从体制上让社会更加和谐。
(三)社会和谐与现阶段主要矛盾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面对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人们的需求很难被满足。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显得格外突出。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清醒认识及妥善的处理就变得格外重要。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中心环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自然也就变成了“先进”的社会生产,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可以实现了。
二、社会矛盾的根源
(一)物质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
物质利益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在量和质上呈扩展之势。量表现为社会矛盾数量剧增;质表现为群体性、对抗性矛盾的特点。但是,绝大多数社会矛盾表现的是物质利益矛盾,物质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一方面,物质利益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核心。研究利益首先必须明白需要。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作为需要主体对需求对象的直接诉求,它反映了人作为需求主体对需求对象的直接依赖关系。利益是在需要基础上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分配关系。人的需要在经济关系中表现为利益关系,离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就不可能理解利益。利益的特性是现实的社会性,如果说社会关系在本质上表现为利益关系,那么物质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而人就是创造财富和享受利益的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现实的社会矛盾也凸显出物质利益矛盾的尖锐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社会生产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投资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等的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导致了物质利益矛盾的大量出现。所以,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问题主要是经济利益矛盾。
(二)思想价值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文化根源
社会矛盾的产生既有经济上的根源,又有文化上的根源。第一,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是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矛盾根植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其本质是社会物质利益矛盾的反映,但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此,文化上的矛盾或者说是思想价值上的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一个深层次原因。第二,现代社会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行为方式自由化,也使思想价值趋于多元化。这种思想价值矛盾既表现于社会层面的矛盾,又表现于思想观念的冲突。社会意识形态里各种思潮、消费观念和生存方式的差异等,都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第三,在中国,由于受历史和外界的影响,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价值观念仍然很有市场,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这也是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第四,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很完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仍然有待树立,自由自觉主体的思想价值仍然缺乏,人性之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存在的。
三、发展是解决物质利益矛盾的有效途径,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没有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才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有效化解资本性逻辑的统治,避免出现工具理性的张扬和价值理性的衰微,避免将社会关系演变为一种货币关系。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或排除各种社会矛盾,需要努力建成一种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为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或制度化的保障,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有序的状态下得到不断地调整和解决。
四、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虽然物质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但是物质利益矛盾必须通过有效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来协调。大量事实表明,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体制机制缺乏有效性所导致的,体制机制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体制机制的有效性不够,不能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体制机制的滞后性,使得它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等等。构建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既然体制机制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那么,和谐社会之建构当然也就需要增强体制机制的活力,特别是要增强体制机制的有效性。这种体制机制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关系,并具有自身新陈代谢的能力。这种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因为,第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本质上反映了发展的本质。同样,体制机制的建立也应该遵循此原则,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第二,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性社会的影响要有充分的估量.从大量的社会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来看,这是与体制机制的封建宗法性延续密切相关的。行政过程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等,这些问题在本质上都是封建宗法性的表现,并严重地侵蚀着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和活力。虽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封建宗法性的逻辑仍然是很强的,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人为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消解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故此,需要对宗法性逻辑进行批判,避免它侵蚀社会的肌体。
五、可持续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竭动力
创新性的思想价值可以使社会的软环境获得一创新,使社会处于永恒的发展之中,因而,它也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这是因为:只有思想价值的创新,才会使社会和谐在深层次领域获得完善和发展,而思
想价值的创新性也蕴涵着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性;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和谐,才可以获得新的解决思路,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新的质的飞跃。纵览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甚至可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思想价值创新发展史。既然说思想价值的创新性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创新性又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那么,也可以说可持续性是社会和谐的不竭动力。思想价值的创新性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思想价值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才有和谐社会的不断前进,为社会和谐提供一种发展的软实力。
总之,社会和谐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它本质上具有一种自生性和有序性,具有一种新陈代谢的能力。虽然社会矛盾产生既有经济和制度根源,又有文化根源。但是,解决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就是为社会培育一种新陈代谢能力,而不仅仅是表层化矛盾的化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有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才能放开手脚。目前存在的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多半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带来的。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面对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只要我们本着在发展中探寻和谐之路。在和谐中善于发展,一定能够化解矛盾,把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熊月之:和谐社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3】王伟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I"-1,题131.实事求是,2005,(3).
【4】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及解决思路01.红旗文稿,2005,(10).
【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第四篇: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
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
崔 莉 芳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
一、建国以来党对社会矛盾的界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在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尚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最紧要的工作是尽快恢复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尽快解决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国民党残余的问题,将精力尽可能多的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刘少奇在八大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首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极低,生产力水平低,正致力于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正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时的中国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依然不高,人口多,物质文明还不 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二、十九大提出的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依据 当今的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增长到八十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一)从社会需求看
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将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表现在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由量转到质的追求,例如买东西不再问有没有,而是看质量好不好,工作之余出现了更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样的生活中,如果还单纯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多方面的需求。
(二)从社会生产看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 问世。”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很多领域已经领先于世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就会给人们带来质疑,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三)从发展目标看
“十九大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整整提前了十五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就会使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缺乏底气,不具有强有力的信心。
三、从新界定社会矛盾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首先要了解人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党看到了人民的需求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辽宁省,辽东、辽南地区的发展就比辽西北快,比辽西北好。我们的党能够实事求是揭示国家发展现状。能够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 布局很不均匀。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势必影响到教育公平性、收入水平、养老保障和居民日常生活品质,对幸福的追求,对安全的追求,获得感等。这说明,进一步推动我国发展,既要从全局解决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也要解决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生产力发展不充分问题。实事求是阐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社会矛盾的转变,切实解决中国社会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十九大提出的社会矛盾转变的问题,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当下的国情,民情,实事求是的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在理论上做出的科学判断。
第五篇: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关于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重要政治判断,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论的基础或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发展。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走过了有些国家用10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一判断,认识到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巨大发展,很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二位,生活用品短缺状况已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同时,我们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里讲的“变”和“没有变”,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的不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经的初始阶段,而是我们落后所决定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至少上百年。今天,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却仍处在世界比较靠后的位置,其他不少方面也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所以,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变”和“没有变”,着眼点都是强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就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先用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十五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报告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所作的部署,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举措。这些新思想、新方略、新目标、新部署,都是由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等重要判断而来。因此,读懂十九大报告,必须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和“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