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03:2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第一篇: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木瓜九年制学校 郝巧琴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迅猛,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凭借其优良性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现在,个人电脑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而且还能处理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的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它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采用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可代替目前多种家用电器,为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丰富的信息有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的资源,这使多媒体进入课堂成为必然。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科技力量的巨大推动下,在新课改东风的吹拂下,多媒体不仅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而且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在教学上的普及应用,引发了一场教育技术的革命。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国内外在多媒体教学这一领域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多媒体不仅在教学中初步运用,而且还将得到广泛的推广,但在其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解决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现状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实现了从单一学科知识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强化实验效果,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并出现了运用多媒体却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用多媒体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相冲突等新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最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二、项目研究的保障

(一)硬件投入提供支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近两年不少学校开始有自己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等,形势发展十分喜人,拥有齐全多媒体技术设备对不少学校而言,已不再是个梦想。不过在多媒体技术中,要运用到许多设备,如投影机、计算机、摄像机、电视机、编辑机、高保真功放音箱、DVD等,这些设备价格贵,它们都依赖于经费投入,这对一般中小学校来说难以承受。但我校十分重视教科研的经费投入,特别是近几年来,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新建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以及两个网络教室,;学校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脑,每一台电脑都联入互联网;每一位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这一切为我校真正地实施大规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软件建设搭建平台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教师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备课、上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充足资源,有用的素材是很难以做到的。我校非常注重教学软件素材的收集和整理。素材收集的途径通常有三种:一是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教学软件、录像、DVD资料等;二是通过Internet由网上下载获得,并经常通过其他专业教育网站链接到一些中学教学资源库,如科利华教育教学资源库、K12学科资源库、国之源网络教学资源库等;三是利用已有设备软件自行设计、处理、制作课件。近两年我校明确由数学教研组牵头组织教师收集整理软件资源,还鼓励其他各学科教师自己制作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件用于教学实践。同时由教研室组织人力把教案、课件、论文等素材剪辑、加工处理,为全体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三)教师培训夯实基础

在学校强势引入现代教学技术的办学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我校全体教师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都意识到总是用传统模式一成不变地教学是跟不上教育改革潮流的。作为教师不进行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决不是一位优秀教师。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都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很快采取了有力的措施,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取经,重视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培训。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机会,精心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培训,确保全体教师均熟练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夯实了基础。在相关活动中数学组教师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自己快速准确掌握多媒体技术,而且及时给其他组的教师提供技术指导。

三、项目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内容

1.学会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制作多媒体课件; 2.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就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开展问卷调查,总结研究得失,撰写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方法

1.实验法:通过选择对照班级,开展实践研究,及时总结得失; 2.资料收集法:收集、积累相关的课件制作资料及研究资料; 3.问卷调查法:开展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电脑统计,综合分析研究对象的发展状态,积累较为客观的科学的研究资料。

(三)研究的过程

开题之后,我们按照科研要求,规范、系统地实施项目计划,充分发动组内教师,认真扎实地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1制作完成第一批成品课件及配套教案(初中数学第一、二册),选择好班级开展实践研究。

2.制作完成第二批成品课件及配套教案(初中数学第三、四册),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得失,调整研究方向。

3.制作完成第三批成品课件及配套教案(初中数学第五、六册),开展问卷调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经验,推广做法,这一阶段的研究任务由全组成员共同完成。

四、项目研究的成果

(一)显性的成果 1.本校课件资源不断充实

在目前的中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好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利途径。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但网络资源中可供直接下载的多媒体课件数量终究有限,又常常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太契合,况且使用别人制作的课件来上课,是很别扭的,自己的思路和风格无法发挥,溶于课件中的思想、进程思路、表现方式、体系结构和技巧运用与自己的风格可能相去甚远,教学效果往往不好。所以课件的精心准备和合理运用就成了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否最优化运用的关键。为此,课题组不定期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制作的常识,如基本操作、编排与修改、创建交互、动画、课件页的切换、课件的打包与解包等,要求教师们在交流和合作中提高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大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和观摩评价多媒体示范课及公开课中都有明显收获,参与的热情更高。几年来,组内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和精心遴选的课件刻录成光盘,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方便。

2.相关教学论文有效积累

在学习课件制作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实践经历的基础上,课题组的教师们又变得不“安分”起来。他们积极解决课件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渴望交流课件制作技巧与经验,交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课题组正确引导,积极创造条件,邀请专家到校开办讲座,并请本校有写作论文专长的教师加以指导。这几年,课题组教师们撰写了数篇相关论文,其中,《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教学设计》等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这些表现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推动了学校教科研事业的发展。

3.数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由于数学课较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上课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良性运作,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考试成绩在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等数据上都有大幅度提高。

(二)隐性的成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使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教育网络,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相互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按照个人需求进行。教学的内容、时间及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个人意愿选择,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新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3.培养了教师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把目标定位在教师学会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上,教师乐此不疲地上网搜集大量多媒体课件,尝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教研组组织的交流及个人私下交流中普遍提高了操作能力,有效地组织教学。条件成熟后,我们要求教师努力自制课件。教师们热情投入,多渠道学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走内涵发展之路。多媒体课件必须能正确表达学科的知识内容、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教师们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设计,相互提醒指点,精心制作课件,力求图像、动画、声音、文字设计合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文字醒目,配音标准,音量适当,快慢适度,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使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符合教学规律,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4.提高了教师组织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们对运用多媒体组织实施教学的感性认识丰富了,理性认识提高了。他们普遍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应努力探求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发挥多媒体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信息的特性进行教育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多媒体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感触很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不能让现代教学手段全盘取代传统教法

不少教师在组织多媒体教学时,师生双向交流少,亲和力不强。屏幕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学生无法承受。整堂课中,教师抬头与学生正面交流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多数时间里老师全神贯注于桌面,点击鼠标,表演课件,让课件这他山之石,未能用来攻玉,反而砸了自己的脚。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取代传统的教法。课件的使用、录音朗读带及唱片的选择、运作要适时,符合教材情景需要。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让师生都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转。

(2)学生不能从学习的主人沦为无聊的看客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学生的学,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文字、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无聊的看客,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和优美音乐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学习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课堂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收获甚微,课堂教学不能取得预期的高效率。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在设计课件和组织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张有弛精神饱满,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3)多媒体不能从教学辅助手段升格为师生的中枢神经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有些教师怕操作失误,就让计算机老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这样的课便成了“流水课”。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包括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灵动的思想、智慧的火花也不应被程序化的课件束缚住。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课题的结题不应是研究的结束,而是更加深入研究的开始,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无疑可以大大丰富课堂知识容量,它的文字、声、图像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发挥学生的潜能,但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教师、学生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认识和审视。

(二)教师有待与多媒体教学一起成长。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使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培训,让他们能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中真正唱起主角。现在的学生,经常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来吸收大量的信息,但是网络学习的目标意识、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还迫切需要加强。如果他们能够掌握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就能在数学课上与老师密切配合,让数学课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效率最优化。

2015年7月2日

第二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中的误区四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兴趣 创新 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根据本人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课堂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只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象“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4、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九年级数学“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中的误区

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有独特的动画效果,能清晰地展示知识的产生、变化、发展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是学习的主体依旧是学生,是人,机器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过程。它对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一味的借助课件,而忽略了统教学,因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着教学效果。

1、只重“高效”,忽视教师的教学

部分教师针对“多媒体技术改变了教师板书费时、课堂节奏缓慢的历史,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存储在电脑中,教学只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多媒体成了“电子黑板”,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效的“机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初衷何在?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高效”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多媒体技术,较多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只重“展示”,忽视学生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追求多媒体的快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过多展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上,忽视这些画面、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快节奏的教学频率,使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课堂得益的是少数学生,荒废的却是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为全部的学生学习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调查、质疑、探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这才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

3、只重“形式”,忽视教学效益

现在的“多媒体风”,使教师在教学中过重的追求使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体,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小黑板完全能够实现的。这种“杀鸡用牛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笔者认为教无定法,只要是教师的教学贯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新意,教学效果良好,就应当提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新一轮教改会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又一次革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于应用教学,而是高层次整合。但整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前面的道路艰难而曲折,计算机技术又在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相信持之以恒,大胆把计算机当成辅助工具用于教学实践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

摘要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下,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新的教学观念,转变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初中数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二者的构建模型并辅以实例,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信息化提出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构建模型

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和网络信息日新月异,同时,以构建模型为基础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正日趋成熟,从而使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由环境的刺激引发人的行为上的反映,就是说学生是被动地学习;以构建模型为基础的数学教育强调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互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自愿性。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构建模型的优势。

2现代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模型的特点

2·1 独立型

主要是利用INTERNET和校园网进行与教和学有关的资讯收集。此种途径对于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初中学生和中学教师来说,是最简单易行的。因为它不需掌握数学软件知识,只要会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内容并能下载文件即可。

学校教育离不开德育,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有关数学史教育,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讲授初三几何中圆的知识的时候,我就布置了上网查找〈〈割圆术〉〉的有关资料的课外作业。结果,90%以上的同学都知道了是刘徽独创的割圆术,比德国的托勒密计算的圆周率要精确一些,比古希腊阿基米德的方法要简单,并以中国的灿烂文化自豪。利用学生的猎奇获新的心理,通过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有目的的漫游,获取全面的相关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动手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所以,只要是简单的素材资讯查找,教师尽可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构建。同时,教师自身需要补充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2·2 演示型

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简单代替黑板和教具,起到演示方便快捷和单纯增大课堂容量的作用。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只能叫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演示型的整合技术往往是教师利用word和powerpoint做几张简单的幻灯片,在课堂上不停的变换画面,结果是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但也不是说,演示型毫无优点,只是要做到适时适用。我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做了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又如: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演示型整合方式不能完全代替黑板和教具,但如果能做到有机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建构学习,会起到形象直观,节约时间和教具,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交互型

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媒介,依托网络和数学软件包等工具,把学生的自主建构学习与老师的主导有机整合。交互型整合主要以网络环境教学手段为主,这就要求了数学课件制作的科学性、开放性、互动性;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网络技术和网页制作技术,精通数学软件包,比如:MATHEMATIC3.0,《几何画板》等,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几何画板》的应用有较高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建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必须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做数学,在做数学过程中,体验感受数学,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交互型整合方式正是基于新课标,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构建模型实证分析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目的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变被动的听和练为主动的探索和运用。通常我们认为交互型整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整合,因此下面以《圆的切线的识别和特征》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例来进行实证分析。

3·1

课件制作设想:数学是现实生活的数量化和抽象化,就是说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起源的,同时,数学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在本堂课的引入和高潮部分都以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巨大魅力。课件以网页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分为7个页面,学生可以自由切换。但是,在页面的排列上按照知识的科学性为序,从产生到运用,从易到难,方便学生自学。同时,例题以中考题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改编,增强了开放性,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最后,本课件强调了师生的互动性。3·2 教学过程举例:

(1)切线的引入-------观察与思考

问题(1)下雨天,转动着的雨伞上的雨滴是顺着伞的什么方向飞出去的?问题(2)砂轮转动时,火花是顺着什么方向飞出去的?这是两个关于切线的十分形象的生活事例。我于是做了两张FLASH动画,形象的再现了雨滴和火花的飞溅情况。当动画播放之后,所有同学都被吸引了,教室立刻有了议论的声音。我放开他们去议论,控制火候,然后引导学生把实物图抽象成几何图形去研究切线如何识别。

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欣赏动画,动手画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发挥他们的抽象想象能力,又锻炼了作图能力,体现了知识产生于实践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理念。

(2)知识探索 ① 如图: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腰AB为直径的⊙0交BC于D,DE⊥AC,请说明DE与⊙0相切。

如果条件稍做改变,⊙0过点B,但半径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其他条件不变,即DE⊥AC,是否DE与⊙0相切还成立?为了让学生观察到问题的本质,我让所有学生用鼠标选定点O,并拖动它移动,从而观察线段DE的运动情况。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抓住问题的本质,很快写出了说明过程。② 画图说明以三角形的一边为直径画圆,使该圆与另一边相切,则该三角形是

三角形。本题看似简单,其实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是先画了三角形,然后以某边为直径画圆,结果发现问题不容易解决,因为事先没考虑到是直角三角形。但是,如果此题在几何画板上解决就显示出了现代教育手段的先进性。如下图,先画三角形ABC,然后以AB边为直径画圆,发现没有边与圆相切,但是此时只需拖动点C调整其位置让边BC与圆相切。

本堂课是常熟市级新教材(华东师大版)课改公开课,当时,我请了一个学生到我的计算机(主机)上演示给学生看。开始学生也不知道怎么让一边与圆相切,我稍加提示,学生便做出如上的探索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并自由建构的过程,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③ 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CM,⊙O的半径为

CM,当圆心O从点A出发,沿着AB---BC---CA运动,回到点A时,⊙O随着点O运动而移动。

(i)求⊙O首次与BC边相切时AO的长。(ii)在⊙O的移动过程中,圆跟三边总共相切 次。(iii)在圆O运动过程中,在三角形ABC 的内部,圆O未经过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呢?

这道题是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且本题体现了运动观点,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想象能力。为了提升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本题感性认识的质量,来加强他们对本题的理性认识,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工具可以实现⊙O在三边上的连续运动过程,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同时,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四边形工具给圆在三角形内的运动部分加上阴影,如上右图,十分准确的展现了解决问题(iii)的思维过程。

(3)应用举例:如下左图,两个同心圆以O为圆心,若大圆的半径R=5CM,小圆的半径r=3CM,则AB= CM,圆环的面积是

。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发现R、r、AB之间的关系4(R2-r2)=AB2,从而让学生逆向思维由AB的长便可以求圆环的面积。

由此,向学生展示如上右图的环行钢管的横截面,让学生去思考在只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如何知道横截面的面积。本题放在第七个页面‘后花园’里,并且有详细答案的超链接,学生可以自由点击浏览,在各个页面间进行自由切换,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可重现性,让学生根据自身所需去侧重解决自己的难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结论

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构建模型,并且对交互型的构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模拟实际生活模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因此,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而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向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必须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强与课程教育的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自愿学习的课堂氛围,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建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与教育[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5] 穆晓东,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的有效途径[J] 上海:数学教学,2004,(7):8~10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数学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因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理论性,而成为令教师与学生头疼的一门学科。多媒体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提供形象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

一、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部分及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他们自愿的去学习数学。

二、充当电子黑板,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二是理论性强。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这些理论性强,思维难度大的内容,则宜采用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不宜融入过多。比较难的定理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推理,才有利于师生思维同步。教师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必用演示,需要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就不要马上展示一个直观的画面,需要让学生动手计算画图时就不要融入多媒体技术。但是,对于有些信息量大、内容较多的章节,可利用多媒体的“电子黑板”功能。如把讲课内容设计成模块结构:概念产生的背景,内在联系,实际应用,归纳总结等制作成“电子教案”,并在某些模块中通过超级链接播放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不仅省去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和有效。

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智力、才能。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做出决定的能力。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书本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例如,在几何教学中,一题多解问题,在传统课上只有给一种或几种答案,而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所有的答案,造成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然而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不但可以把所有的答案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的题目做成动态题目,使学生各尽所能,真正变“选马”为“赛马”,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着学习,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充实直观内容,能够较彻底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程度,充分传达教学意图。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丰富表现手段可以很好地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有些知识的获得学生感觉很困难,有些地方需要向学生展示过程,但有些不便于操作,有些操作又不太可行……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帮你大忙了。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就有一节《截一个几何体》,在开始截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可以师生共同动手操作,但当问题越来越复杂时,操作难度就加大了,这时学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操作成功,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来帮助展示。比如我们截正方体最多能截出几边形这个问题,学生很难想象最多能截出六边形,操作起来也有难度,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截出六边形这一过程,以突破难点,让学生加深印象,这就很好地发挥了多媒体的形象直观的优势。再比如八年级数学《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学生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往往在代入点的坐标时把横坐标和纵坐标混淆,代错位置,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利用不同颜色将它们区别开来,并设置成“闪烁”的效果,这样,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横坐标代x,纵坐标代y,并且印象深刻,难以出现错误。所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地方还有不少,我们要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卫辉市上乐村镇第二中学 苏振玉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广泛应用,已经把数学带入了各行各业。近几年来,计算机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和手段,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这在初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多媒体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这些图形运动比较直观,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这样,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2、应用多媒体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通过媒体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的升华和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立体图形时,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在学生观看时,结合课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复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在制作各张幻灯片画面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幻灯片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尽量使得求解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3.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Z+Z”智能教学平台里,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画出来,你还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4.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

5.应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优化教学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过多,学生抓不住重点,前后内容联系困难。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使教与练的容量大大地增加。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先让学生观看一组由三角形组成的各种图案,以此来揭示课题:认识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进行观察、测量、比较,来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组成元素。再让学生对现有的三角形图片和纸片进行分类,教师来归纳总结三角形的分类情况。最后,再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强化知识点。这样融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教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材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

1.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激发学生兴趣

我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设计采用了三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许多漂亮的包装盒,你知道它们是由哪些形状的硬纸板围成的呢?等学生回答后,我从计算机中调出粉笔盒、茶叶罐(圆柱体)等几种包装的展开图,学生集中精神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中,设计插入一个程序几何画板绘制的图象,使学生豁然醒悟;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技巧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幻灯片中,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能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

课堂45分钟让学生眼睛一直盯着荧光屏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我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情商。例如在《不等式的应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在上课20分钟时加入情景问题:“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后由于惯性作用,要继续往前滑行一段才停。在某段路面,一种汽车刹车距离S(米)与车速X(千米/时)有如下关系:S=0.055X+X2/160,当车速X在[60,80]时,求刹车距离的最小值。”在师生讨论和操作、计算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数学在交通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又体会到站在不同角度观察者的感觉和情景。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现代教育技术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课。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

教学中的应用

卫辉市上乐村镇第二中学

下载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结题报告

    课题阶段性总结 尼三中数学教师:黄冬霞 我们学校数学组的课题是《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研究的子课题是《数学课堂练习变式训练的研究》,我经过一年......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付同会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简阳市玉成乡回龙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毛琼 摘要: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论述了现代信......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赵恒梁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与学过程和教与......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上课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让学生自己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亲自做,也就是说学生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字号 电邮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 课堂教学三阶段之教学反思研究 教学学术:高校提升教学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以及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谷城县城关镇城内小学 王富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媒体技术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