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生关系 教育质量的支点学习心得
师生关系
教育质量的支点
——读《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江庄中学
王利侠
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关系,师生关系构建了教育的基本生态,支撑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是一个很特别的社会群体,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的群体。而每一个个体都有他不同的性格特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便随之高起来。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相当高的心理期待,希望他是自己的偶像,尤其是小学时代,学生对教师是一种盲目的崇拜,她们把老师奉若神明。初中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中时代,这种崇拜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质疑,所以高中时代的学生对老师的期待是很矛盾的,既有崇拜的心理,又有质疑的心理。因而高中时代的师生关系是很微妙的,师生既有一种心心相惜之感,又可能有一道无形的墙。处理好了,一切管理都顺利了,处理不好,整个教学都难以进行。传统教学一方面强调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力量,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另一方面强调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而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简单复制教师的讲授内容,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其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独立性、主体性的最终丧失,教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视师生关系,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确立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阐述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确立现代学生观是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现代学生观包括: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1)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的,尤其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认知规律;(2)小学生具有学习的巨大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主体。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知识能力、个性人格发展的基础,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
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于学生。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第一,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
现代科学知识的无限增长,学校教育想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所有知识的传授已不可能。所谓“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做了很好的表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第二,从学生的教师到学生式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教师教学生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将从学生身上得到收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育老师,他们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成长发展。此外,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教师应该像学生那样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师应该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并且应意识到它首先应该适用于自己。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构成的角色关系,它规定了师生相互的地位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另一个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将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在教学中对话,接纳、尊重和信任对方,没有控制和强迫,不以任何或明或暗的方式,将任何态度强加于学生,有的只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交流、沟通,相互的启发、补充。一方面,通过建立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角色关系,从而实现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师生情感心理交往,达到爱生尊师、心理相容。
首先,处理师生关系的第一要义是尊重,互相尊重,尊重人性,尊重人格。不可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完全否定他,最好先表扬,肯定他的优点,再点出有待加强的地方,喜爱得到肯定是人之常情,概莫能外。学生得到你的认可,便能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一种认同感,产生好感,学生才有可能听进去教师的观点。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一个学生,如果犯错误了,可以找学生单独聊,他会觉得这是对他的关爱,也不会在心理上产生反感,否则,纵然教师是出于关心,学生也会觉得很丢面子,学生会认为教师在找他茬。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每个学生就好比一个孩子,我们养育自己的孩子并不要求他将来一定要回报于我们,而当我们传授给孩子知识后却总是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这样的观点致使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学生日常的丁点儿失误就会令我们小题大做,大动干戈。其实归根究底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爱孩子,而教育一旦离开情感,一切都无从谈起。
从中我有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要爱学生,学会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爱去赢得爱,用爱去化解许多的矛盾。爱我们身边的人,无疑是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也懂得去爱护和关心别人,尤其是当老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爱的滋润,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心也一定会影响到日后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我们要相信自己对学生付出的爱越多,就会获得学生越多的爱,所以我们要学会包容学生的一切。
其次,最好不要因为几个学生的吵闹而彻底否定所有学生的优点,而只要点出具体哪位学生,也不可以课堂上否定全体学生。一来这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二来,一旦彻底否定所有学生,就容易引起学生公愤。这样以后的课堂教学就无法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好。学生选择喜爱什么科目和他是否喜欢这门课的教师是密切相关的。要努力让学生进入我们的科目,爱学生,爱这个科目,用一个教师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去感受学科的魅力。一个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最好不要设计第三方,课堂上如果有问题,不要有点小问题就往班主任那告状。一方面,维持一个课堂纪律是一个教师必须有的能力,如果不能维持好课堂纪律,那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而维持纪律的最高境界是用一个教师的个人素质去吸引感化学生,让他不仅遵守纪律,而且热爱这个学科。如果课堂纪律不够理想,我们就要反思是不是我们的课堂不够精彩。另一方面,有点小事就往班主任那说,学生也会不尊重你,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学生更是如此。也许和学生间多点义气,课堂能更和谐。当然,很多涉及的是安全责任等方面的事情,还是必须要让班主任知道的。与整个班级交流时,要庄重,与学生个别交流时,就可以轻松点。要想在生活上帮助学生,一定要注意形式,要尊重他的感受和隐私,因为帮助的最高境界是尊重。
再者,不断完善自我,尽显人格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优秀品质。在当前的教育中,不仅仅是知识方面要不断提高和充实,在个人修养,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必须不断的提高,以广博的兴趣爱好、豁达的态度和凛然的正气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就学生而言,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主动积极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在共同的研究中,与教师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
一句话,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让教学顺利进行,也才有可能谈起教育。而这,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用心领悟的艺术。
第二篇:《寻找教育新支点》学习心得[定稿]
《寻找教育新支点》学习心得
今天上午,听了曲青亚老师的讲座:关于寻找教育的新支点并兼谈课堂教学的艺术!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针和教学过程与重点;如何上好一堂理想成功的课程等等。
听完曲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述后,让我开始认识到作为刚步入教师行业的新老师,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班级管理经验的欠缺,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去弥补,去学习。
曲老师说:“学生兴趣的激发比分数更重要;习惯的养成比分数更重要;方法的习得比分数更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数更重要;个性的张扬比分数更重要。” 细细回味一下这句话,这里强调的是更重要,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分数是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指标;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坐标;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所以说,分数重要但是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就拿兴趣和个性来说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那么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厌倦,然而,如果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那么不管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会像红酒越放越香一样变得越来越感兴趣,这点很重要,特别是对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心理学上我们都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就算集中了时间也不会长久,最多坚持十五至二十分钟,但是他们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那么这个时间的持久性就很难估计了,所以说兴趣的激发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再说说个性,我们教师培养的不是统一规格的“零部件”,我们培养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祖国花朵,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变成“乖乖儿”,我们要使他们在共性中体现出个性,很多事实证明,个性张扬怪异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蠢材,他们也可能是天才,在鸡窝里孵蛋的爱迪生、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的爱因斯坦等等,他们只是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所以碰到这类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耐心一定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总的来说,我们在评价和看待一个孩子的时候不能陷入“唯分数论”当中,我们要全面客观的看待,“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第三篇:如何正确把握师生关系(张莹学习心得)
如何正确把握师生关系
苏州市实验小学 张莹
这次培训,《师生关系中的师德》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不禁对师生关系展开了新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特别强调:“改革课程实施过程中依赖课本和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
传统教学一方面强调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力量,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另一方面强调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而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简单复制教师的讲授内容,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其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独立性、主体性的最终丧失,教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视力师生关系,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确立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阐述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确立现代学生观是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现代学生观包括: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1)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的,尤其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认知规律;(2)小学生具有学习的巨大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主体。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知识能力、个性人格发展的基础,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
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于学生。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第一,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
现代科学知识的无限增长,学校教育想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所有知识的传授已不可能。所谓“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做了很好的表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改变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既要注重“双基”,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从学生的教师到学生式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教师教学生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将从学生身上得到收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育老师,他们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成长发展。此外,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教师应该像学生那样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师应该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并且应意识到它首先应该适用于自己。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构成的角色关系,它规定了师生相互的地位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另一个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将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在教学中对话,接纳、尊重和信任对方,没有控制和强迫,不以任何或明或暗的方式,将任何态度强加于学生,有的只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交流、沟通,相互的启发、补充。一方面,通过建立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角色关系,从而实现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师生情感心理交往,达到爱生尊师、心理相容。
第四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学习心得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学习心得
为保证日常保教与时俱进,发展教师主观能动性,在园长、业务院长的引领下,我们积极自主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学习新理念,补充自身知识储备,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作为一面镜子,从中发现自身保教方面存在不足,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此次讲座帮助我们老师进一步理清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关系与区别,让我们能够更有方向性、目的性地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应用到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去。以下是我关于保教方面的一些感悟:
环境与资源方面:我们准备的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种类比较丰富,适合各种活动的需要,基本都是有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和使用的。比如我们的自主游戏材料和个别化学习材料等都是有标记的,通过图片形式让幼儿便于取放和使用。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游戏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幼儿选择材料、摆弄材料、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我们运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将各个活动区域的材料划分清晰。我们在摆放游戏玩具、用具的柜子上粘贴不同图片;将自主性游戏中各式积木、娃娃、汽车等玩具、废旧材料等按照不同类型放在小箱子里,画上图案,粘贴在相应的部位,以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某处。
师幼互动方面还有欠缺的是我们组织的形式以个别活动或集体活动为主,小组探索的活动比较少。指南上说到在小组和个别化活动中要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医院探索以及运用材料;提供幼儿互动与互相学习的机会,关注并支持同伴间自发的合作。我们可以多提供一些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多产生同伴间自发的合作。例如可以创设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环境,环境中结合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墙面布置中的“朋友树”,幼儿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一棵树。还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友爱,怎么样才是合作。比如故事《大狮子与小老鼠》,能唤起幼儿参与讨论与交流的激情,从而得出“原来强大的和弱小的之间也能合作互助”的道理。在活动区里投放利于合作的材料,如提供幼儿合作组画的图画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玩具,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技能。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成果展示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2.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的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3.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也要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指南的一点思考,以后会更努力继续钻研《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不断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第五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学习心得
学习《关于全面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2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在全校集中开展了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专项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明确上级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把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并且给每位教职工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在现阶段,《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是一份关于高等教育办学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颁布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紧密结合高等院校提高素质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有
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学院社会地位和声誉努力奋斗。
****系:****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