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草现代农业建设探讨
烟草现代农业建设探讨
作者:徐枫 更新日期:2010年7月9日
烟草在线专稿
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对发挥烟草产业的龙头作用、解决农业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提高烟叶生产种植和质量水平、增加和保障烟农收入、减轻烟农繁重的体力付出、提高烟叶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就现代农业模式在现代烟草农业应用中的问题以及烟叶生产如何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政策支撑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供应、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化分工的明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时代趋势。实践证明,建立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是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目标与意义。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是烟叶产区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要加快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就需要弄清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目标,明确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意义,理清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和加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政策措施与组织体系。
1、现代烟草农业的目标。概而言之,现代烟草农业就是利用现代的物质条件基础、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组织管理理念发展烟叶产业,使烟叶生产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充分提高烟叶生产的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环境。其目标主要包括:具有较高程度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基本烟田具有较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科技应用水平,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层次,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高;具有独特的品牌烟叶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具有专业的烟农队伍和完整的技术培训推广体系。
2、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意义。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对发挥烟草产业的龙头作用、解决农业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提高烟叶生产种植和质量水平、增加和保障烟农收入、减轻烟农繁重的体力付出、提高烟叶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规律,对提升烟叶整体水平、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瓶颈。
毫无疑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必须抓住生产关系中的决定因素:土地和生产者(烟农)。在现代农业的建设模式探索中,部分地方在土地流转和生产者组织管理上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这些探索成果,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新型现代农业建设“试验”模式并不一定适应或者说现阶段不适应烟草农业的建设,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应当在此基础上寻求更为科学的方式与途径。目前,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两个方面,即土地流转形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对生产者缺乏科学的组织、引导。
1、关于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实行改革开发以来,中央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土地所有权只有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而土地的经营权是农民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组织生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是土地股份制公司化组织是探索现代烟草农业改革的一条路子,也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最终要走和不可回避的道路。这条道路什么时候走,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当前推行这种土地流转模式尚不成熟更需谨慎,这样做,等于是把农民推向了市场的前沿,在当今中国农民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的情况下,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来下赌注,规避决策者责任,对农民来讲风险太大,对社会和谐稳定风险更大。市场是无情的,假如农民拿土地入股(对大多数农民来讲,也只有土地入股),公司经营的利润和风险是对等的,如果出现风险,势必要拍卖土地使用权,如果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基本生存的条件都失去,必将产生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可见当下不适宜采取这种模式。
其次是当前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没有发挥土地的规模效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方式,是农民生产什么就向市场卖什么,市场是被动的,而不是积极的,农业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是消极被动的。由于土地经营权归千家万户农户所有,且分散生产,各自为阵,在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时,就形成不了产业,形成不了规模,形成不了品牌,形成不了气候,农民自己富不起来,村级组织也富不起来,最终农民增加不了收入,得不到实惠。究其原因,就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与市场严重脱节,优势产业难以集群土地资源优势,集约化经营程度使小农经济的传统阻碍农民土地资源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科学流转、生产方式革新、组织流程再造显得尤为紧迫。否则长此已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将是一句空话。可见,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建设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对生产者重在组织与引导,农民是农业的生产者,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多、山多地少的国家,烟叶生产大部分又集中在相对比较落后的山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平原也好,山区也好,农业生产对所有部门来讲,都有站在农民角度思考问题、研究生产方式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生产者就意为着要从事生产,农民离开土地不生产,去干什么?打工毕竟是少数,有效组织、引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自然就成了烟草行业的社会责任。生产往往是被动的,引导、培训、激励才是正确之路。引导就是要引导农民认识市场、适应市场,为以后全面适应市场打基础;培训就是要让农民有适应市场能力;激励就是要让农民在引导和培训的基础上,在参加生产过程中有实惠,偿到甜头,得到利益。纵观当前的烟叶生产,我们仍然缺乏对烟农的科学组织与引导,这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烟叶生产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如何推进以集约化生产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已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以农民为主体的集约化专业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平台。面对已经发展了的新形势,烟叶产业如何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发展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积极思考的一件大事。现代农业只能是专业化生产。就烟叶生产而言,笔者认为:烟叶生产要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呢?
1、选择适宜区域作为烟叶专业化生产区域。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首先要优化布局、规模种植。烟叶规模种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现在一些地区户均种植达10亩以上,有的种烟大户达到几十亩,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必将对烟叶生产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在重点烟叶产区,在实行基本烟田保护的基础上,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比如,实施“千亩千村工程、加强烟叶专业新村建设,就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探索。
2、以市场为纽带建立专业化组织。烟草行业是一个专卖专营的行业,市场相对稳定,而且,通过这几年控产、控量的治理,全国产销基本平衡。在这种前提下,烟叶生产可以大力推行“公司+专业化组织+烟农”的生产组织模式,所建立的专业化生产组织是建立在烟农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这样农民有稳定的收入,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基础设施相对优化,产品市场稳定,具有生产投入保障,自然灾害防范体系健全,农民在参与生产过程中有可靠的社会养老保证。笔者认为,建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化组织体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基础保证:一是市场相对稳定。烟草行业专卖专营,其市场在“双控”下是稳定的;二是强化专业管理。以烟农为主,要通过企业、烟农和专业化组织反复协商确定专业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烟草公司应当派出得力人员参与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服务烟叶生产紧密型的专业组织;三是土地合理流转。烟农以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出租,将土地租赁给专业化组织,专业化组织对其给予一定的租金,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3、以烟农为生产的参与者。按照专业化生产的规模,专业组织应以本地农民为主,经过培训,选择适合烟叶产业发展的生产者,让大多数烟农经过培训能参加生产,烟农在接受新的经营理念的同时,保持农耕其地,让农民在生产中提高现代烟草农业的意识。
4、以利益共享为发展空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根本保证。烟草公司在国家确定的经营利润中,应拿出一定的资金注入到专业组织,与专业组织在经营烟叶中产生的收益,共同形成专业组织的原始资本积累,增强发展后劲,同时为保障烟农的既得利益提供财力支撑。
需要稳定的相关政策支撑。
在现代烟草农业的过程中,政策支撑是关键,需要稳定现有的政策,针对发展的新情况,研究出台烟叶专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新政策,合理、有序地引导、组织烟叶专业化生产。
1、稳定市场是前提。烟草行业要继续执行“双控”政策,从市场角度保护烟叶产区烟农的利益。
2、保持烟叶生产投入政策的连续性。以中央支持“三农”和工业反哺农业为支点,制定稳定和适应发展生产的投入政策。
3、保持稳定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稳步改进和完善烟叶基础设施,让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与生产需求保持配套。
4、制定和规范利益分配政策。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积极性。
5、建立专业化组织人员培训机制和体系,明确烟草公司的社会责任,帮助农民提高专业化生产技术水平,引导和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化的能力。
6、规范烟草公司在参与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核算标准和科目。
7、规范专业化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投入及产权归属问题。
8、规范烟叶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防治的投入问题,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9、规范新技术推广费用的问题,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水平质量。
总之,现代烟草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可能会不断出现。而要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要长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中,一条基本的经验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必须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既要解放思想、积极主动,又要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因为,现代烟草农业的最终成效,还需要群众评价
第二篇:烟草站建设
烟草站既是行业政策的宣传者、烟草科技的推广者,又是烟叶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上级部署的具体执行者。“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作为烟草行业最基层的部门,烟草站“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需要与行业内、外各级各部门打交道,与广大烟农打交道,可谓事无巨细、责任重大。特别是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以后,烟草站职能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国家局提出,基层烟草站在巩固烟叶收购功能的同时,要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烟叶工作站,突出抓好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落实、合同签订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工作,不断充实完善“组织生产、收购烟叶、供应物资、指导培训、技术服务、基层建设”等功能。烟草站站长作为一站之首,要在加强管理方面多用心思、多花力气、多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烟草站规范化水平,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烟叶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烟草站管理水平,重点在于管好几个人,理清几种关系,说好几句话。
1、管好几个人。在坚持“严”字当头,管理员工队伍的同时,烟草站长要着重管好几个人。首先是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都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烟草站站长是烟草站的“领头羊”,要带头成为勤奋学习的表率,努力工作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让广大干部职工心服口服,自觉自愿跟着你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其次是副职。副职作为站长的参谋助手,其工作积极性和个人能力如果能够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将使站长“如虎添翼”,反之,则会成为站长的“掣肘”和工作上的阻碍。因此,在工作中要发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精神,在把握全局与方向的前提下,将权力下放,充分调动副职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增进班子团结来加强烟技队伍的管理,落实措施,推动工作。再次是报账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加强报账员管理,就是抓住了财务管理的关键。要加强对报账员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教育,以及必要的检查监督,确保烟草站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理清几种关系。一是理清与局(分公司)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烟草站与局(分公司)是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对于局(分公司)的决策、决定以及要求,要坚决贯彻执行,并且要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把思想统一到局(分公司)的安排部署上来,统一到局(分公司)的有关要求上来,与局(分公司)始终保持一致。二是理清与局(分公司)各股室之间的关系。烟草站与局(分公司)各股室之间虽然是平级的关系,但各股室是业务的具体主管部门、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业务指导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于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要虚心接受,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督促要真诚欢迎。三是理清与乡镇之间的关系。烟草站与乡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隶属于乡镇,但又在其属地;发展烟叶生产想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些市场经济,但是少了又怕乱。因此,在当前状况下,要与乡镇多沟通、多联系,争取乡镇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理清与乡镇其他站所之间的关系。随着烟叶产业的发展,烟草站与乡镇其他站所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如新建密集式烤房,就牵涉到与土地所、供电所沟通协调的问题。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与乡镇其他站所多接触,建立友好关系。五是理清与烟农之间的关系。烟农是烟草站的衣食父母,烟草站是服务烟农的窗口。要切实做到时时想着烟农,事事为着烟农,永恒追求烟农满意。
3、说好几句话。一是说好信任的话。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对烟技员说“相信你,你能行”,既是对烟技员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烟技员工作责任心的肯定。说好信任的话,能够进一步激发烟技员的工作热情,促使烟技员不遗余力地干好工作。二是说好表扬的话。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赏。一项工作结束后,对于表现好的烟技员要毫不吝惜表扬和赞赏的语言,对他们说“很不错”、“干得好”、“有创意”,让他们有种被肯定的感觉,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不是被遗忘的,是优秀的,不是平庸的。三是说好感谢的话。虽说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是对于员工付出的辛勤劳动,还是要常怀感激,常说感谢,让员工感到温暖。说好几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绝对真诚。如果不是真情的流露,而是虚假的敷衍,说了还不如不说。
烟叶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基础,“烟叶稳、行业稳,烟叶兴、行业兴”,烟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如何做到规范化要求,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随着国家局提出的“着眼基层、重心下移、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工作方针,基层烟草站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烟草站作为行业管理中的最基层单位,既是联系上级与烟农中间的纽带,又是全面展示、树立我们行业良好形象的窗口,加强基层站管理,充分发挥烟草站功能,应当成为我们考虑的问题。
加强烟草站管理应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加以考虑,外部因素首先要完善烟草站设施建设,通过标准化改造与新建,改善、解决基层站原先的落后脏乱差的局面,同时通过站设施配套建设,一方面改善烟技员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通过功能区的划分,能够更好的为烟农服务,今年全省推行的“一打三扫、原先原调”收购模式,对烟草站的功能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不断满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才能为从事烟叶生产提供保障硬件条件。
外部因素还应当从“人”字作好文章。以人为本,这是基层烟草站管理的核心。怎样做到“以人为本”,管好烟技员这支队伍呢?前面提到的完善站点设施、改善生活条件,这是为烟技员提供良好的外在物质条件,通过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使烟技员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另外,应该适当提高烟技员待遇,以待遇留住人,这是烟技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论提出,我们的发展靠人力资本,而不是其他什么资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烟叶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到烟叶烘烤,从病虫害综防到密集式烤房建设,都有相关特定的规范技术要求,烟技员正是在这些工作中充当主力军的角色,他们要把规范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通过新技术的普及,带动烟叶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而适当提高烟技员待遇,合理分配收入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能够让烟技员全身心投入工作,让发展的成果大家共享,共享的时间能够持久、层面水平高、不倒致平均主义。在烟技员管理方面,还可以从用事业留住人、用感情留住人、用文化留住人进行有益的探索,烟技员管理在基层烟草站管理中相当重要。
加强基层站管理内部因素包括制度建设和突出服务功能。外部因素是做好基层站管理的前提与保障,而内部因素是做好基层站管理的基础与要求,制度建设应该包括站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站务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岗位行为规范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如食堂卫生、仓管员工作职责、张贴烟草专卖法条文、公示收购价格政策与廉政监督电话等,通过站务制度的健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绩效考核制度应注重几个原则,一是重点突出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原则,二是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原则,三是量化考核与单项考核相结合原则,四是做到业绩为主与奖优罚劣相结合,五是做到公正考核与员工认同相结合,对烟技员、考核的内容不宜过多,应注重可操作性,如考核中可以重点突出收购任务、烟叶质量(包括上中等烟比例、担烟均价、亩产值等指标)和生产阶段重点要抓的主要技术措施推广,如稻草回田溶田、密集式烤房建设等内容。
服务功能包括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和收购管理服务。烟技员要做好烟农培训工作,通过下乡指导、集中培训、播放技术宣教片、语音信息技术平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做培训工作。对于新技术、新产品,应当提倡试验、试点、小范围示范、推广等程序,让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够真正让广大烟农接受喜欢的新技术、新产品生根、开花、结果。收购管理服务应当包括初分预检、编码收购、挂样收购、质量跟踪、检查指导、便民服务、廉政承诺等方面内容。收购通过规范管理(如编码收购“一打三扫”),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如实时视频监控、烟叶收购在线支付系统),有仅可以提高收购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防止“人情烟、关系烟”等不良现象发生。烟叶收购工作是烟叶生产一年工作最后的环节,涉及到烟农、企业、工厂、政府等多方利益,能否做好收购工作,做到平衡收购、原收原调,是检验我们基层管理水平的标志,也是我们“关爱烟农、共同发展”的最直接体现,收购工作好坏,事关烟叶生产发展大局。
一是“广”,即涉面广。全县2个标准化烟叶基地单元下辖6个基层烟草站,14种烟乡镇、147个种烟村、2987户种烟户,可谓点多面广种烟散,除土市、洪观、太平、新圩、早禾相对较集中连片外其余的几个乡镇都是散种为主,给生产中的育苗、大田管理、集中烘烤都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给人员和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
二是“大”,即责任大。烟叶生产全和收购工作都是集中在基层烟草站进行,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各形各色的烟农,特别是农用物资供应和烟叶收购期间往来人员多而杂,造成生产物资、收购资金、烟叶仓储及调运等方面的安全责任重、压力大是其一;再则就是涉及种烟面广,有一部分乡镇种植面积少而分散,全乡百拾亩烟叶分散在几个村种植,造成培植(技术)员技术指导困难,员工工作责任要求难以落实而导致工作压力加大。
三是“远”,即距离远。蓝山县烟叶种植集中在东面和东北面的几个乡镇,而东南和西南以及西北的一些乡镇虽说有烟叶种植,但是面积不大而且分散,更主要的是离基层站所在地较远,基本都距站里十几公里甚致几十公里,给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和烟农交售烟叶都带来不少的困难,使规范操作和安全监管都存有鞭长莫及之势。
四是“老”,即人员老。蓝山县员工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个别烟草站甚致平均年龄达到50岁以上,首先是由于人员老化导致观念陈旧,接受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管理理念较差,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其次是由于交通不便让这些年龄较大的员工每天坐摩托车下乡进行技术指导,本身就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五是“粗”,即管理粗。目前由于分公司实行财务报账制,基层烟草站由于没有财务管理人员住点管理,财务人员只是定期下站进行清资盘点,下站的时间又相当有限,而基层烟草站的财、物较多,即使财务管理人员下站清资盘点也只是择重弃轻,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对基层烟草站的物资大部分是由烟草站负责人管理,而站负责人肩负着人员管理、生产安排、技术指导监督、农用物资供应分配、烟叶收购的计划落实与安排以及接待安排等等巨大工作压力,对于物资或者说一些低值易耗品、家具用具等小件物资的管理上就有所放松,而导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加大生产成本的增加。
基层烟草站思路之我见
一是“整”,按实际情况进行有机整合资源。“整合”是时下又一新鲜词汇,它含义着大企业对小企业的吞并,也含义着企业之间的联合做大,而笔者在这想要表达的“整合”是要将分公司下属部门各烟草站的人、才、物按实际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职能效益,将责任层层落实,做到职责分明,达到让全体干部员工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并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有效工作。但在整合时有个问题是值得考虑,就是人事问题:在现阶段如果要将二站或三站合一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多名站长和副站长的去留问题呈现出来,这个问题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大局稳定。因此,本人认为采取提一管三的办法比较稳妥,也就是说在整合的几个站里挑选一名管理水平较高、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站长任单元主任,相应提高半个行政级别,其他人员职级不变,只是管理的职责相应地进行量化细化,实行有效考核考评。这样对于单元人员的可调配空间相对要大些,对于工作效率必然也相对会好。
二是“新”,努力更新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不论科学发展到什么境界,做应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人”,没有人的操作任何尖端设备都不可能实现其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每一次大的改革行动之前都必须先做好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要思想通了,任何事情都好解决,不管是烟站整合也好烟站管理也摆,都离不开广大中层干部和员工的支持和理解,所以说在烟站整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人、财、物的有效整合,“人” 始终是放在第一位。
三是“考”,按新的要求建章立制加强考核。基层烟草站有效整合后,紧接着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行有规可依,并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考核当中去,尽可能细化到人、财、物管理的各个细小工作当中去,使之形成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做事的工作氛围。
四是“规”,按新的任务规划烤烟种植区域。依靠政府力量把全县适合种植烤烟的水田、愿种烤烟和想种烤烟这部分农民的水田实行有效整合并进行田改,然后做好部分不愿种烟人的思想工作进行水田调整,使烤烟达到连片种植、连片管理的目的,充分地发挥烟水烟路的有效作用和病虫害防治的统筹统治作用,节约管理工时,提升大田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五是“细”,认真切实地细化员工管理措施。有了规章制度的制约、切实具体的措施和广大员工的支持,接下来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在烟草站的管理上管理人员必须在思想上有预见性、工作中要做到细心周到。所谓有预见性就是要按工作常规提前有准备、有计划、有预安排,在接到上级任务后以免造成慌乱。“细” 就是要了解每个员工的心理动态、工作能力、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等等,尽可能地做到越详细越好,这样才能因人施任、因人施责,对什么员工安排怎样的工作、安排他到哪个岗位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细” 就是服务要细、检查也要细,在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多了解、多关心他们的困难,分析其原因并极积帮助解决困难、分析困难;对布置下去的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善于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尽可能地处理在萌芽状态,以免事态扩大,同时也减少处理问题的难度。“细” 就是在烟草站物资管理上要细,在烟站整合后每个单元的报账员要管理好本单元的财和物,要实行盘点清资制,把所有的物资物品记录在案、落实到管理责任人头上,定期盘点清算,丢失要赔,正常损坏要按报损程序报损。
第三篇:关于建设现代农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鸡西市现代农业建设的调查报告
前言: 调查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
调查时间:2012年2月5日至2012年2月10日
调查对象:黑龙江省鸡西市红星乡的农民,年龄主要在三十岁至五十岁之间,文化水平一般为初中,但有一部分为小学文化。
姓名:尹园鑫学号:101242143联系电话:***
摘要: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我市面临的主要问题,立足于解决此问题,我市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一系列方针与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建设现代农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与红星乡农民的亲身交流,我了解了我市建设现代农业的成效与进程,也发现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并对出现的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转变
参考文献:现代农业建设——唐明良2006
鸡西日报
鸡西新闻网
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困扰我市经济发展的长久问题。农民的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这些都是我市面对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注重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为奋斗目标,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与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过去的五年内,逐步提高了农民的人均纯收入。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是2006年的2.5倍;三次产业比重为26.5:43.5:30,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业总产值实现127亿元,比2006年增长106%,这些都是我市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通过阅读了有关现代农业建设的书籍,并查阅了我市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相关资料,大体总结了我市针对现代农业建设所采取的方针政策:
1.坚持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发展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
2.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不懈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由低端农业像高端农业转变,由大地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变,由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
3.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积极发展蓝莓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农业示范带建设,稳步提高粮食产量。
4.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5.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
大体了解我市农村目前的发展状况之后,在过完年的正月十四,我去往了红星乡,看望仍然居住在农村的舅姥一家人,更重要的也是去真切的感受一下农村的变化,亲自看看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当我到达了红星乡时,真的被眼前我看到的景象震惊了,原来在几年的时间里,这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眼的早已不是几年前所见的破旧不堪的小房子,替代的是重新修葺过的宽敞明亮的平房,安装的都是塑料门窗,有的人家甚至盖起了二层小楼,赶上是春节,更是每户人家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宣示着今年的丰收与幸福。真的足以看出,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到了舅姥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问好过后,闲聊时,我感慨着农村的巨大变化,也偶然从舅姥那得知就在我来的前一天,在村里还发生了一件非常热闹的大事。原来,我市围绕着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水利化和合作化,举行了“四下乡”活动,将近年来比较成熟的农业实用新技术作为集中示范的主要内容,展开了示范活动,并派遣了一些知名的专家对村民进行答疑。而红星乡恰好是这次活动的主会场。据舅姥的描述,当天的场景很热闹,市里派来了很多专家,她的几个儿子都去村政府听了关于养殖方面的讲座,而且还有现场培训。几个舅舅也表示,这对他们来讲很有用,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可以引
进一批新的作物进行养殖。舅舅们还说,这种活动已经举办过很多次了,他们每次都去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耕种中,粮食的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而且学会了饲养农畜,赚的钱比以前多很多,生活质量自然也是越来越好了。看着舅姥一家人生活的很好,我也很开心,同时也为我市建设现代农村所取得的成效感到骄傲。随后,我又随着舅姥走访了几户邻居,大家也都纷纷表示,现在的农村跟以往不一样了,引入了很多高科技技术,他们紧随着发展的方向走,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了。就这样在红星乡待了几天,受到了舅姥一家人的热情款待,也切身的体会了一下农村近几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到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可喜的成果的同时,根据我了解到的发展政策以及实际的调查走访,也发现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现代农业建设的问题:
1.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民队伍的不全面性
我市采取的是积极倡导农民引进新技术,学习新方法的方式,可是,实际过程中,有些农民并不能意识到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性,并没有参与到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潮流中,仍然坚持原有的老方法,老途径,成为了阻碍现代农业建设的一股势力。使现代农业建设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农民技术水平的局限性
引进新的品种种植,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农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即使是敢于挑战的农民,也面临着饲养技术的匮乏,农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农民仍然持有怀疑,不敢尝试,担心会赔本,这些都导致了,建设现代农业想要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成效,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3.农民人口素质的普遍低劣性
农民的人口素质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有限,文化水平程度高的几乎都不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农民甚至没怎么上过学,字都认识不全,对他们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理解掌握也不是那么容易。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需求,只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较容易的接受和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方法。因此,文化水平正是阻碍农村快速发展的一个障碍。
4.资金的相对匮乏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民手中的钱有限,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这也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只有国家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的建成现代农业。
以上是我认为在我市现代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并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市应该实行一系列转变以及解决方法,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1.应该转变倡导方式,由以往的示范带动转变为全面推动,保证农民都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中,保证现代农业建设的全面进行。
2.应该转变帮助方式,由传统的简单培训转变为帮助建立生产模式,管理方式,帮助农民成功的引进新物种,帮助农民真正的掌握新技术。
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他们具有接受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接受和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方法。因此,应该将教育资源,人才与知识及时的送到农村,满足农民接受知识的要求,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的基本需求。
4.倡导农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接受新知识,共同分享经验成果。农民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才是发展的最佳捷径。
5.加大政府关于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对于农业发展要大力支持,只有政府和农民一同努力,才能早日建成现代农业。
后记:
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建设现代农业,也是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方法。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齐心协力,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的建成指日可待,农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第四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解决“灯下黑”问题
2008年,示范区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示范区人普遍认为,杨凌现有的示范点规模小、零星分散、尚未形成集中连片、大规模的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示范区要实现“二次创业”,就必须解决眼前“灯下黑”的问题,“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迅速成为举区一致的共识。去年年底,杨凌示范区按照“现代农业看杨凌”的定位和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利用杨凌新发展规划中提出的8.3万亩农用地,开始启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一规划被上报省发改委后,很快得到了立项批复。
将要建成的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一轴、一心、八园”组成,“一轴”是指建设一个景观轴,“一心”是指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八园”是指园区由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共八个园,规划用5年时间建成。建成后将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食用菌、良种、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等八大产业。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园区成为杨凌农高会实物展示平台,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园区。经过示范区人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目前八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等工作都在有序、快速推进当中,核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举区一致
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年初,示范区及杨陵区政府各级领导多次来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调研,在两级领导的敦促下,先期建设的万亩粮食良种基地、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万亩林果花卉苗木繁育基地、万亩奶(肉)良种繁育基地、20万头良种猪繁育基地等“五个万”工程由杨陵区各乡镇及单位抽调专人分片包干,他们吃住在园区,抓紧时间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已经成立了36个果蔬专业合作社,“五个万”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标准化设施示范园中官村西甜瓜基地生产的“一品官村”西瓜,绿色无公害、汁甜爽口,张贴的二维码标志,让西瓜有了身份证明,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凤凰网等知名媒体争相报道。记者日前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了解到,截至7月27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大棚墙体2285座,安装骨架2238座。同时,建成中棚240多亩、168座。在园区建设中,示范区人还积极探索推行合并调整、反租倒包、企业租赁、自愿互换、入股合作等五种土地流转模式,流转土地1万余亩,确保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地需要。现代农业创新园六个连栋温室大棚钢架结构正在紧张安装中,企业孵化园已吸引了10多家科技含量高、示范推广大的企业入园,国际合作园等园区的修建性规划已经全面完成。
记者在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看到,示范区人个个干劲十足,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八个园区的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记者了解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成,将会吸引更多来参加农高会的群众和企业驻足参观,让来杨凌的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带得回”。
第五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二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小区。2010年全市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小区380个,较上年341个增长11.4%。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范提升:在全市341个特色农业小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百园提升”工程战略。园区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集中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中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 2 集聚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先进科技示范区和安全生产展示区
3、打造一批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推动已建肥东白龙长王、肥西官亭马河湾、丰祥、肥西严店苏小、西郑岗、长丰造甲宋岗,在建的肥东八斗大张、长丰杨庙十井、长丰朱巷庞孤堆、梁圩七个万亩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项目园区建设;着力推动包河东大圩万亩蔬菜园艺观光产业园、包河牛角大圩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园,肥东陈集乡陈集村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肥东民族乡万亩亩设施栽培产业园、元疃镇丰宝万亩食用菌产业园、撮镇镇建华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园,长丰以水湖为核心万亩设施草莓产业园、吴山车左、桥冲万亩南冬瓜旱作农业示范园,肥西以高刘为核心万亩大葱种植产业园、三河以西湖为核心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园十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4、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发展:将大圩镇东大圩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区与烟墩丙子渔场、万亩湿地生态保护区和牛角大圩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融为一体,打造环巢湖15公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园区;立足庐阳、蜀山区生态区位优势,将庐阳蓝斯凯、禾润农业园区、千亩设施栽培园区和千亩早西瓜基地,与蜀山区汤氏园艺、林艺园艺、蜀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串联成珠,打造环北城15公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园区;以马鞍山 3 现代牧业2万头奶牛养殖园区、民族乡万亩设施栽培基地为核心,新安、健达、旺盛、宏峰、桂和、鑫华、鑫顺、发忠众多养殖园区,及丰宝、福泉、金色大地、汇景农业、新世野等众多种植园区星罗棋布,打造全省一流店白路20公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低碳农业,与肥东新城农产品加工园区遥相呼应;将三岗苗木产业园、严店万亩露地蔬菜产业园、三河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园链接成带,两侧一公里分布着存安苗圃、山河园林、湖光葡萄、田野菌业、景南农业、西湖莲藕、丰隆莲藕、昌隆莲藕等众多农业园区,着力打造合铜路15公里高效农业产业园区
四、工作重点
1、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紧紧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结合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土地复垦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立足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要突出主体产业,综合性产业园区明确一个适合当地的主体产业,专业性园区要形成鲜明特色,园区主体产业产值比重要达到70%以上。园区要达到一定规模,实行连片开发建设,发挥规模效益。
2、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道路交通畅通,水、电、通信等配套。充分运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4 先进养殖设施等先进设施,提高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园区要积极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展示基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种苗中心。
3、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园区建设要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着重抓好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生产性投入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主体,逐步做大做强。要突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依托入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园区及其周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挥园区技术优势,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积极推动园区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定认证。
4、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园区建设要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在建设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有条件的可以在园区内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切实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5 物流企业的衔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5、加强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规划指导、业务支持和资源整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园区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强化对入园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的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面掌握园区建设有关情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宣传推广,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将其作为引领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出成效。要认真抓好园区规划,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事项。积极搭建园区建设产业载体平台、产业融资平台、产业培训平台、产业政策平台、产业服务平台,推进各类园区建设。
2、加大政策扶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认真落实XX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整合高效设施农业、规模高效农业、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建设等财政扶持资金,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一批农业招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园区领域。各地配套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园区建设向优 6 势产业带集聚发展。
3、加强认定管理。市、县(区)要认定一批市、县(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为加强市级园区建设,市农委将配套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和考核评比办法,实行申报认定制,动态管理、能进能退,会同有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核,授予“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予以认定授牌。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附: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一、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农业园区的农田整治要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种植业类园区要求土地平整,地块方正,朝向一致。亩均配置沙石机耕路6米左右,主路宽4.5米,支路宽3.0米,两边衬砌路肩,农机具下田作业便捷;亩均配置排灌水沟(渠)10米左右,排灌分系,合理配置泵站、农电、库房等设施。畜禽型园区要求畜舍排列整齐,结构合理,环境清洁卫生,配有沼气池,80%的粪尿 7 通过沼气处理或其它生态利用。水产型园区要求鱼塘排列整齐,布局科学合理,水深符合养殖品种要求,鱼塘塘埂有护坡或驳坎,并有足够的宽度,不漏水,园区内有机耕路,且平整、坚实,道路畅通。电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齐全。
二、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③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达1000亩和500亩,区域性规模分别达3000亩和1500亩;④生态休闲观光园区:以种养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主导产业集中连片达3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达1500亩以上;以苗木花卉和经果林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500亩和300亩以上,区域性面积分别达1500亩和1000亩以上。
三、具备一定的科技应用水平。园区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主要生产技术居市内领先。具有良好 8 的技术开发能力,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研发基地。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培训能力,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传播基地。具有一个以上的技术依托单位。具有较大的科技投资力度,用于科技试验、示范的投资占整个园区投资中的比例每年不低于5%。
四、建立较完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产业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环保政策和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符合XX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产业布局要求。园区有明确的科学规划,已纳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与城市、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农田保护区有关要求。二是有明确的实施主体:核心示范区主要建设单位或实施主体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三是具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园区所在地的土壤、水分、大气等环境因子应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
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核心区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其中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的30%以上,经济效益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20%以上,园区辐射周边农户年增收10%以上。经济效益:主导产业经济效 9 益突出,其中设施蔬菜种植园区经济效益每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露地蔬菜种植园区经济效益每亩纯收入2500元以上;经济林木及果业园区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设施林果园区经济效益每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畜禽养殖园区经济效益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20%以上。生态效益:各园区农田林网化面积达80%以上,平衡施肥面积达7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氮肥当季利用率达4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