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Pad应用的十大用户体验设计准则
iPad应用的十大用户体验设计准则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在实际的iPad应用项目中制定更加合理与正确的产品设计决策。我们将共同了解一些你在设计工作中需要认真考虑与贯彻的指导准则。
与众多优秀的产品相同,iPad应用的成功也取决于产品核心价值以及用户体验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游戏之外,多数类型的应用都必需能够在一定的上下文环境中帮助用户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
它应该足够的简单易用,使用户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设置和学习就可以顺利上手。而产品在视觉外观、交互方式、情感联接等方面的表现更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于应用的体验满意度。
1.瞄准核心需求,简化产品功能
优秀的iPad应用通常可以让用户以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完成一个或多个非常明确的任务目标。你需要在产品的概念阶段对功能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摒弃。不妨试着以一种面向目标的思路来判断功能在产品中的存在价值:
针对自己产品的方向及概念模式,设想用户会在哪些典型的需求用例中进行使用,将任何能够想到的需求与任务目标都记录下来。
接下来,与你的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尽量全面的罗列出用户在完成这些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有可能会用到的功能。
然后,在这份功能清单当中提炼出一套能够确保实现需求目标的最精简的功能集合。
最后,还可以向这个最小化的功能蓝图当中增加一些有助于提升产品用户体验的特色功能。来看些实例。Epicurious这 款食谱应用在核心功能的集约方面做的相当到位——没有复杂的界面与操作方式,用户完全可以边学习边实际操作,享受烹饪的乐趣。特别是在横屏状态下,左侧是 很清晰的原料配置清单,而右侧的主要内容区是详细的烹饪操作流程。用户还可以很轻松的通过一个可拖动定位的标记来记录下当前的烹饪流程进行到了哪一步。
另外,关于当前这道食谱的评论及技术提示等相关内容都被集成到了下方的tab视图中,这样即保证了界面的简约清晰,又可以让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很轻松的查看到这些内容。
Whole Foods也是一款烹饪辅助类型的应用,如果用户希望对某些菜谱进行尝试,它可以帮助用户将那些所需的食材配料生成为购物清单。
不过很遗憾的是,这款应用忽略了不同菜谱之间包含着相同配料的问题,使得最终生成的购物清单往往会在某些项目上产生重复的现象。我们可以在下面的截图中看到,香蕉桑出现了三次:
另外,不要到处使用按钮一类的视觉交互元素;在很多情况下,操作控制行为完全可以通过手势来完成。
例如,iOS自带的备忘录并没有常规的编辑模式入口,用户只要轻按界面就可以进入编辑状态;内容也会被自动保存,不需要用户执行相关操作。而iOS 原生的选择、剪切、复制、粘帖等编辑功能都只需要简单的基本手势即可完成。撤销操作相对特殊一些,需要摇晃机身;记得hold住先。
2.打造更加智能化与个性化的产品体验
没人喜欢花钱买回一款应用还必须首先进行复杂的设置才能正常使用。要尽量充分地利用iPad及相关Web端服务的技术能力,对用户在上下文环境中的各方面特征进行更加细微准确的了解与分析。
考虑一下有没可能对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行事历、微博feed、Gmail账户中的订阅或是通讯录等进行合理合法的利用,使你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的内容及功能。
Zite是一款令人叫绝的内容阅读类应用,它会读取用户在Google Reader、Twitter和Delicious账户中的内容信息,分析用户的个人喜好,并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推荐其他内容源当中的相关文章。我(英文原文作者)试着在这款应用中授权我的Delicious账户,五秒钟之内,它就完成了对我曾经收藏过的文章的分析,并基于我的兴趣方向生成了一本完全个性化的杂志,让我可以阅读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新文章。
这类应用与Pandora等服务类似,你用的越多,它们就越了解你,相应的内容输出也就越发的个性化。虽然很多人认为,相比于Zite来说,Flipboard的UI设计及相关的交互体验更加诱人,但Zite依然可以在智能化与个性化等方面占有优势。
下图是Zite自动生成的杂志界面:
3.注意应用产品的上下文环境
根据你的产品所面向的核心需求,考虑用户会在哪些典型的情景环境中进行使用。iPad的常见使用环境包括餐厅、机场、行车途,或是家中的厨房、卧室、书房等。
在你对产品的功能及体验模式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是否有必要考虑使用场景方面的因素对现有设计模式的影响作用?举个例子,对于食谱类的应用来说,用户在厨房中使用时的需求目标与在卧室中使用时的状况也许会存在很大差异。OpenTable主要提供 订餐方面的服务。在它的Web端,餐厅搜索结果的展示形式就是很传统的信息列表。而它的iPad客户端应用的产品概念则体现出了移动应用上下文环境与功能 需求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其默认视图下的用户界面主要由地图与餐厅列表组成,用户可以直接搜索自己当前位置附近的餐厅。相比于Web端的产品模式,iPad应用中的这些功能特色都更加符合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完成相关任务时的实际需求。
Awesome Note也是个不错的例子。它所提供的默认分类方式很准确的反映出了人们使用iPad的常见环境及需求用例。
GroceryIQ是一款购物清单类型的应用,它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允许用户按照不同商店来归纳与筛选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非常符合人们在实际购物需求中的心智模型。
4.考虑多用户与多设备的情况
家庭成员之间通常会使用同一部iPad来完成各自的需求目标;另外,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场景也是很常见的。与手机或个人电脑不同,iPad的个人色彩相对较弱,它更像是咖啡桌上的杂志,具有很强的共享性。
在很多类型的iPad应用当中,账户管理方面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最基本的账户切换,以及对于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账户提示等。对于某些拥有多设备版本的内容类应用来说,账户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iPad和iPhone等设备之间保持内容的同步更新。
举个例子,Flipboard允许多个用户通过不同的账户登录,并会在首页当中显示当前登录账户的名称。
再来看FedEx的iPad应用,虽然其界面整体风格非常灰暗,但登录账户的信息仍然可以很明显的被辨识出来。
而eBay的客户端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用户必须点击左上方的“我的eBay”才能浏览当前的账户信息。
5.打造合理的交互模式
你可以在游戏或是其他娱乐类型的产品中尝试各种复杂炫目的交互效果,不过对于那些时常会被用到的其他类型的应用来说,在导航结构、浏览方式及相应的视觉交互形式等方面还是尽量保持常规与简洁的好。
交互模式的创新固然是推动一款应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绝不能为了追求具有差异化的体验方式而对产品本身的可用性造成负面影响。
Martha Stewart Living杂志的浏览方式很好的将创意与可用性结合在了一起。其中,x轴方向的滚屏操作用于查看不同的文章页面,而y轴上的滚屏则用来在某篇文章当中进行浏览阅读。
针对当前文章页面的内容简介会出现在页面队列的上方,用户不需要进入单篇文章就可以对大致内容做以了解。而队列底部的滚动条则可以很明显的反映出当前焦点所指向的页面在全书当中的位置。
这些看似简洁平实的操作方式却可以给用户带来简单易用、符合感知的良好交互体验。
建议你对各种iPad应用进行体验和尝试,观察它们在交互方面的优缺点。实际上,你可以在不少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细节功能当中发现很多能够体现出交互设计思路的地方。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在下面几张截图中看到一些内容阅读类应用(依次为Huffington Post、New York Times、Zite)在文章关闭方式上的区别:
很多人会在平端iPad时将左手拇指停靠在屏幕的左上角附近,Zite的设计方案使他们在关闭当前文章时可以很轻松的进行操作。
另外,用户还可以在屏幕上点击文章容器之外的任何地方来关闭文章界面。这种方案具有很强的弹性,习惯于以其他姿势使用iPad的用户也可以毫不费力的进行操作。
而纽约时报的iPad应用则允许用户通过双指捏合的方式来关闭文章;另外,文章底部的工具栏中也包含可以回到首页的按钮,而且当文章界面保持打开状态几秒钟之后,这个工具栏还会自动隐藏。
相对于关闭按钮来说,捏合的方式更加自由一些,不需要用户针对某个交互元素进行操作;但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用户有可能需要临时改变双手的位置和姿势,来保证其中一只手可以自如的执行手势操作。
在对各种应用进行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己在细节中的感受,特别要记录下那些会让你觉得很赞的地方,或是那些让你感到操作起来很不顺手、甚至会对操作流程产生干扰作用的交互方式。
找到那些与你的产品属于相同领域的应用,分析他们的功能及体验模式,并考虑怎样在自己的产品中实现差异化。
在很多方面,iPad应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应用市场中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奇炫目的功能及交互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以务实的心态来规划自己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案,避免盲目的标新立异。
6.提供首页视图
人们习惯于首页的概念。首页视图通常可以帮助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进行纵览,并为他们提供常用操作的快捷入口。首页可以为用户带来安全感,让他们在探索功能和浏览内容的时候不必担心在应用软件中迷失方向。
我们一起看看来自NASA的Visualization Explorer,这款应用没有首页视图模式,用户打开它之后会被直接带进最新的一篇内容当中。要浏览其他文章,用户可以点击文章左右两端的箭头来按照顺序逐一查看,或是通过点击左下角的图标来调出文章列表,在其中进行选择。
通过文章列表进行查看的自由度要比第一种方式高一些,但仍会受到容器尺寸规格的限制,列表中的每一个文章条目只能包含一个很小的缩略图以及简短的文章标题,用户无法在这里直接获取关于文章本身的简介内容。
相比之下,Pulse的体验就好了很多。它的首页视图是一个内容导航,用户可以在其中以列表的形式直接查看不同内容源中的最新文章;
每个内容条目中都包括大尺寸的缩略图、文章标题及简介内容(具体情况取决于文章本身),用户可以很清楚的判断出哪些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
在横屏状态下,当用户选择了某篇文章之后,整个首页导航界面会向左移开,完整的文章内容会随之从右侧展开。这是一种非常连贯的交互体验,用户并不会觉得索引与内容处于两个互不相干的界面当中。
而竖屏时,导航结构会在单篇文章当中收拢到界面底部;虽然这种方式与NASA的做法类似,但Pulse始终可以让用户通过更大更清晰的文章条目列表来查看队列中的文章概况。
7.谨慎使用弹出效果
iPad当中,用来帮助用户访问相关内容和导航结构的弹出层效果还是蛮赞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善,这种交互模式也会在操作流程中造成不小的麻烦。在 设计方案中,一定要为弹出层做好高度与宽度上的限制,尽量避免将太多的信息放在其中。我们再次以Awesome Note为例,不过这次的角度相对负面一些。虽然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它默认的文件夹分类方式很符合用户的需求,不过要对这些文件夹进行相关的编辑操作,却 需要在一个弹出层当中进行。其中文件夹的呈现方式与主界面中的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尺寸略有区别;对于这种重要的交互对象集合,如果在同一个界面中以相同的 视觉表现形式重复地出现,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使用户产生迷惑。而且对于文件夹的视觉样式以及相关的编辑操作来说,这样一个弹出层显得有些狭小了。
其实,从容器尺寸与空间利用率的角度讲,我们之前看到的NASA的文章列表弹出层也具有相同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单独打开一个新界面比弹出层更加合理。除非弹出层中的相关操作与当前界面中的内容具有难以阻断的上下文相关性,否则完全可以它们放到一个新的界面当中——可用空间更大,布局结构更合理,阅读和操作都更加容易,为什么不呢。
当然,对屏幕进行纵向分割,将导航结构或是相关功能放在左侧边栏中的做法也是很常见的一种解决方案。Houzz:
Martha Stewart Living:
Flipboard :
8.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启动画面
在传统Web领域,不少网站都会使用基于Flash或其他技术打造的“启动画面”,它们多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加载,用户很容易失去耐心并转身离开。
对于运行在iPad这类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来说,毫无意义的启动画面会更加令人崩溃。如果你的应用在启动的时候需要加载很多内容,而你决定在此期间展示一个启动画面,从而让用户对等待行为的感知程度有所降低,那么至少不要让它保持太久。
最好可以在启动画面当中展示一些已经加载好的简要内容,使用户即使在等待过程中也能保持一种相对连贯的交互感知。Zite在这方面的表现依然很赞,它会在启动画面当中显示一些已经加载好的文章缩略图,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同时,更多的其他内容仍在进行加载。
9.正确合理的使用手势操作
炫酷而实用的手势操作是iPad当中的重要交互方式,不过一定要确保在产品当中以合理的密度在正确的地方使用这种方式。
举个例子,如果当前界面中的主要交互对象是需要通过横扫手势来触发滚动的旋转木马形式的列表视图,那么就不应该再为该界面绑定其他具有全局性的横扫手势了。
如果需要通过手势来触发的交互行为难以被用户轻易的洞察,那么最好在显眼的地方给予提示。Zite在这方面做的同样很棒,在内容分类列表视图中,右下角的提示可以让用户很容易了解到接下来可以通过轻扫来实现翻页。
Discovr是一款音乐探索类型的应用,它将手势操作的提示信息直接整合到了交互对象当中,也就是那个标注着“Tap me”的红圈。
当获取了足够的信息之后,红圈中的文字会变为“Tap and hold me”,提示用户通过长按来完成接下来的操作。这种引导方式可以让用户不必离开当前的交互流程就能快速直接的对关键操作方式进行掌握。
10.让可触控的界面元素易于识别、方便触摸
Jakob Nielsen老师在iPad可用性报告当中指出的“阅读-触控不对等”的问题在iPad应用当中其实是蛮普遍的。
所谓“阅读-触控不对等”,即是指界面中的文字字号可以保证清晰易读,但对于触控操作来说依然显得过小,用户在很多时候很难准确的触摸到,或是压根不知道哪里可以进行触摸操作。
下面的截图来自Martha Stewart Living的广告界面,中间一列带有箭头图标的标题列表其实是可点击的,但用户确实很难察觉到这一点,因为箭头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用来表示可点击操作的图 标,况且它还被放在了左边。在你的设计方案中,一定要将可点击触控的交互元素很明显的标示出来,最好可以做到醒目而美观,让用户不必寻找与思考就能了解到 它们的作用。
Cool Hunting界面上方的图片区域实际上是一组可以进行横扫操作的图片集,但你真的很难发现这一点。其实,不妨在右侧露出下一张图片的一小部分,让用户明白这是一组可以连续浏览的图片集合。
另外,iOS本身在这方面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必须果断吐槽。大家知道,双击Home按键即可从当前界面下方调出多任务栏,但其实在它的左侧还 有一组用于音乐播放的控制面板;另外在默认情况下,锁定屏幕旋转的开关也在这里。这实在是太隐蔽了有木有,为什么不能提供一些可视化的提示呢?
第二篇:基于手机应用的用户体验
基于手机应用的用户体验报告
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是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者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与回应。近年来,智能手机兴起,IT行业更加强调用户体验的必要性。针对手机应用软件的体验,现做如下分析:
一、当前针对物流行业的软件,刚刚起步,在安卓系统上,有的公司也开发了一些软件。比如,司机秘书,配货宝,中国智能物流网等软件。司机秘书:支持全国交通违章查询,智能提示洗车指数和尾号限行,车主还可随时查询最新油价、查违章、知油价、理赔救援功能多,贴心司机秘书保汽车畅行无忧!
配货宝:支持车源、货源、信息发布、专线乐园、GPS定位、签到等功能
中国智能物流网:提供货源信息,物流信息分享给好友功能、搜索附近好友功能、宝典信息(提供附近旅店、餐饮、洗浴、停车场、加油站、4S店、维修店、仓库、配货站、物流公 司、配货代理、搬家公司、快递公司)等功能;
三款软件中,配货宝和智能物流网提供货源车源信息,其信息发布风格类似于微博,字体大方清晰,浏览流畅。其次三款软件的浏览体验中,按钮设置清晰突出,确保用户可以清晰的点击。每个操作都有点击提示。内容方面:不同分类区,分隔清晰。在改进方面,我认为配货宝软件在新发布的物流信息前面可以加NEW,以醒目颜色,这样可以吸引用户,增加交互。同时可以改进根据配货宝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推荐车源货源,或者增加最近跑的线路、最近浏览的信息、可能感兴趣的线路等模块。同一物流企业或联盟的成员可以推荐添加好友功能。也可以加入收藏夹,用户可以收藏配货信息,收藏物流公司信息等(手机暂未装上配货宝,只是一些想法)。
二、其他软件应用:当前手机应用,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生活应用,聊天互动、浏览器、聊天互动、社交、娱乐、导航、游戏、读书、视频等,针对当前各大类热门的应用进行了体验,心得如下:
1、进入界面:拿新浪微博和优酷视频为例,两款软件的进入界面主题明确、色彩鲜明;LOGO图标清晰的展示给用户,并能体现软件的主题:优酷----世界都在看。
2、在用户使用软件过程中,确保进入页面的速度,不要太慢,使得用户浪费太多的等待缓冲时间。
3、当前趋势,在用户首次使用软件的时候,每个软件都会有清晰的使用流程,并且采用清新直观的手绘风格让用户接受,以淘宝网为例:
这种方式,用户能很友好的接受,而且能清楚的告知用户如何使用。
4、按钮设置,每个软件的按钮设置都清晰突出,点击方便,确保用户可以清晰的点击。以人人网为例:
按钮清晰且突出,方便使用。
5、错误提示信息:在填写表单的过程中若填写错误,会弹出提示信息,并且清楚指出错误之处,比较友好。以大众点评网为例:
6、内容分类:各个板块内容分类明确,且间隔清晰。以大众点评网为例,进入后,分为八个板块,各版块分隔清晰,板块按钮大,易于操作。
7、在进入通道方面,为用户提供搜索功能,让有目的的用户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想查看的信息。以淘宝和大众点评为例:
8、内容方面:每个软件应明确自己的客户群体,自己的目标客户、潜在客户。在用户进入软件后,或者用户进入相关模块后,呈现出来的应是用户需要的信息。比如淘宝:进入后,显示的就是各种促销各种销量大的产品,这些都可能吸引客户的眼球,让客户第一时间产生好感。而大众点评在进入模块后,也会呈现许多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在比如团800优惠券,进入后即是KFC和麦当劳,因为这两个店在中国很受欢迎,所以用户第一眼会看到这些信息。
9、信任体验:除了要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第一时间呈现给用户以外,还要告知用户,公司的服务保障,准确的联系方式,服务热线,公司简介等。
10、对于较复杂的流程,应有详细的介绍,可以设置帮组中心来解决。
11、需要填写信息的文本框,应尽量采用下拉框的方式,方便用户填写。特别对于司机,由于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不宜由司机输入信息,应尽量采用让司机选择的方式,填写信息。
12、页面导航:应用软件应有页面导航功能,方面用户寻找自己想查看的板块,同时应在页面显眼位置提供导航,告知用户现在所处的位置。以京东为例:
13、界面排版:首先应采用易于阅读的文字,字体不要太小。另外可对界面增加个性定制,对字体进行大中小设置,方便用户。字体颜色不易太淡,页面底色不易影响阅读。
上面截图为新浪微博和我公司配货宝字体对比,配货宝软件字体颜色偏淡,字体偏小。页面设计应突出重点信息。
第三篇:浅谈用户体验
浅谈用户体验
在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中,若某项工作看不到直接价值,那么这个工作就会是属于二线考虑的范畴,如一个公司里面的销售、市场部分跟财务这些行政部门相比,但行政部门往往就属于较为周边的部门。衡量一个工作或者活动是否有意义,要用它能够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价值来衡量。用户体验作为在中国目前很多公司里面的一个新事物也不例外,其是否可以被推广,取决于老板的看法,取决于老板对于其工作价值的判定。这也是圈内同行需反复探讨、苦苦摸索的事情之一。用户体验在创造着价值用户体验并不仅仅局限在设计方面,用户的消费体验、使用体验、服务体验都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品牌的形象,因此我们还有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成长和发挥。IKEA在卖场中推出各式各样的样板间,让用户在购买前充分体验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感受,以满足用户的购买体验;Apple产品苛刻的追求设计的细节,给用户其他品牌无法提供的品牌体验;海底捞火锅等餐时提供的免费美甲、棋牌、豆浆、小吃水果等服务给用户惊喜的服务体验。看上面的例子似乎用户体验搞好了总是能够带来好处的,这种好处又总是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但是既然开了这个专题可见矛盾和分歧总是存在的。
相比用户体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产品总是为了满足某些用户需求。饿了需要吃饭,是用户的目的需求;泡方便面、吃快餐、吃牛排、炒川菜或者煲个汤,是用户的方式需求。用户体验成了温饱问题解决后,才会考虑的奢侈享受。企业明显抓住了用户的这个心理底线“只要能吃饱,口味无所谓”。即使体验不好,我的产品能够带给用户的其他更重要的价值,可以保证用户即使不开心,还是不得不,或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使用和购买我的产品。
客户体验价值的评价客户体验工作最终服务于公司的商业价值,提升网站访问量、增加产品销售额等,但这些指标又和公司里面的各种其他活动的效果无法分割开来看。怎么证明给老板自己的工作价值成为很多圈内同行苦苦摸索的事情。
这里列举一些可以用来衡量用户体验工作效果的指标,但考虑的广泛的产品领域,这些未必都适用,供参考。
页面访问量:定期的页面访问人数的增减情况。
转换率:浏览关注产品的潜在客户最终实际购买人数比例。以淘宝网站为例,进站浏览商品的用户中到底有多少次访问可以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
客服求助率:产品可用性提高了,用户的投诉和求助电话自然减少,减轻客服压力。培训成本:产品易用性提高了,专业产品的应用培训成本降低。
节省操作时间:对于生产环境的产品,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决定了他的工资产出比。餐厅每个服务人员口袋里多放一把勺子,提高30%的工作效率。
提交者:陈颖佳
2017-9-8
第四篇:用户体验报告
用户体验报告
产品种类:
阅读类APP
产品名称:
网易云阅读
版本:
v4.9.1.60
体验概述:网易云阅读是时下流行的阅读软件之一,其中书籍内容非常丰富,就如《Java编程思想》,在其他几款阅读软件没有找到此书籍,在网易云阅读里可以找到。里面不仅有书籍、书刊还有漫画等,并且大部分是免费的。网易云阅读器不仅有手机版本、还有电脑网页版本、iPad版本,并且完美实现了响应式布局。点击软件后弹出广告,如有最新版本,提示有最新版本更新。进入首页后,顶部是搜索功能,中间是分类图标,下面都是推荐阅读。底部是集成了发现、书架、订阅、账号的功能区。在四个功能区只能上下滑动。体验项目一
产品优点:
① 进入任一书籍中查看详情,点击立即阅读,该本书籍会自动放入到书架上,方便下次查看。
产品缺点:
① 阅读界面不能设置仿照真实书籍页面,真实感欠佳。
② 四个功能模块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滑动,用户体验较差。
体验总结:软件功能比较丰富,但是用户体验有点差,颜色般配一般。
体验项目二
产品种类:
投资理财类APP
产品名称:
陆金所
版本:
ver2.6.9
体验概述:陆金所是一款投资理财类软件。点击软件,首先进入的是自己给自己打的一个广告,然后进入首页。首页右上角只放了免费注册四个字,在繁冗的首页中为了更加醒目、突出。左上角的logo用了简明扼要的陆金所代替。手机banner图用了时下流行的金色和红色搭配,符合常规的做法,并使用了扁平化设计,美观大方。底部集成了首页、投资理财、路米世界、我的账号及更多。
产品优点:
① 在同一款软件中,集成了投资理财和网上商城(路米世界)的功能,很大程度节约了成本,不用单独再去开发另一个app。
② 在路米世界(网上商城)中,营销手段比较丰富,增强人的购买欲。/ 9
产品缺点:
① 登陆页面内容比较简单,就是登陆色块的背景颜色搭配不是很和谐。
② 首页只有一屏内容,不能上下。左右滑动,用户体验较差。
体验总结:软件功能集成投资理财和网上商城,思路可以借鉴,个别细节用户体检较差。
产品种类:
股票证券类APP
产品名称:
中信证券(浙江)
版本:
ver1.01.066
体验概述:中信证券(浙江)是一款股票证券类的手机APP。进入手机页面是一个软件免责条款,然后有提示操作,比较人性化。顶部是搜索框,然后有一款通栏的股票指数,中间是分类信息,然后是新闻信息,底部是集成了首页、行情、资讯、交易、设置等功能区。行情里可以看到股市、期货、贵金属等市场,如想交易,需要先注册,才能进行购买操作。体验项目三
产品优点:
① 数据排列有序,看起来一模明了。
产品缺点:
① 背景界面全黑色,没有显著的色彩搭配,视觉体验效果差。
/ 9
体验总结:软件功能中规中矩,符合常用的股票证券类功能,主要集中在色彩体验感给人不好的印象。
体验项目四
产品种类:
股票证券类APP
产品名称:
大智慧
版本:
v7.72
体验概述:大智慧也是一款股票投资类手机软件。进入软件会有一个切换图的宣传广告,首次进入还会有功能搬家提醒。顶部是搜索功能,然后有股票指数一栏,右侧有一分钟开户功能,中间是几个板块的指数功能,底部是集成了自选、市场、资讯、交易和投顾的功能模块。
产品优点:
① 首页有个红色醒目的开户位置,方便使用者快速注册,跳转到页面注册。
② 功能做的比较简洁,每个功能模块都区分的比较清楚。
产品缺点:
① 背景界面有是黑色,有的是白色,左右切换显得不是很协调。/ 9
体验总结:软件功能做的比较简洁,每个功能模块做的都很清楚。
体验项目五
产品种类:
股票证券类APP
产品名称:
金太阳
版本:
v7.72
体验概述:金太阳 也是一款股票证券类手机软件。点击进入软件之后,首先会让你先注册登陆,点击快速登陆,勾选协议,系统会直接快速登陆。首页集中了软件的所有功能,右上角是用户个人信息登陆,中间是通栏的banner图,下面一点是股票指数,下发是几个功能模块,最底部集成了搜索和设置的功能。
产品优点:
① 功能比较集中,在首页一页就找到所有的功能。
② 股票涨幅有趋势图,使用起来比较直观。
产品缺点:
① 功能较少,不能左右上下滑动,用户体验较差。
体验总结:功能比较简单,色彩搭配也不是很丰富。
体验人
:
体验时间:
/ 9
第五篇:用户体验总结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也就是UE是指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或者使用一个产品时的全部体验。他们的印象和感觉,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还想再来/使用。
一个产品的设计流程大致能用上面这幅图表示:概念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测试;当然,它不完全是一个流水线的状态,很多时候这几项工作是并行的,团队中负责不同工作的成员需要经常交流。同时,整个流程又是个迭代的状态,要不断的设计——测试——再设计……而改善用户体验应该是贯穿这整个过程的。
用户体验设计师所要具备的是一个全局把握的能力,需要了解产品所针对的用户群体,清楚他们需要怎样的服务,什么样的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告诉设计团队怎样根据这些需求去做具体的设计。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因为它是纯主观的,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个 体差异也决定了每个用户的真实体验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全模拟或再现的。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的实 验来认识到。
用户体验主要是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在早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人机界面被看做仅仅是 一层包裹于功能核心之外的“包装”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就是对人机界面的开发是独立于功能核心的开发,而且往往是在整个开发过程的尾声部分才开始 的。这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对人机交互的设计,其结果带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在最后阶段再修改功能核心的设计代价巨大,牺牲人机交互界面便是唯一的出路。这 种带有猜测性和赌博性的开发几乎是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至于客户服务,从广义上说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同产品自身的设计分不开的。客户 服务更多的是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而已经难以改变已经完成并投入市场的产品了。但是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减少用户对客户服务的需要,从而减少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 的投入,也降低由于客户服务质量引发用户流失的机率。
现在流行的设计过程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的概念从开发的最早期就开始进入整个流程,并贯 穿始终。其目的就是保证(1)对用户体验有正确的预估(2)认识用户的真实期望和目的
(3)在功能核心还能够以低廉成本加以修改的时候对设计进行修正
(4)保证功能核心同人机界面之间的协调工作,减少BUG。
最重要的是要让产品有用,这个有用是指用户的需求。苹果90年代出来第一款PDA手机,叫牛顿,是非常失败的一个案例。在那个年代,其实很多人并没有 PDA的需求,苹果把90%以上的投资放到他1%的市场份额上,所以失败势在必然。
其次是易用,这非常关键。不容易使用的产品,也是没用的。市场上手机有一百五十多种品牌,每一 个手机有一两百种功能,当用户买到这个手机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去用,一百多个功能他真的可能用的就五、六个功能。当他不理解这个产品对他有什么用,他可 能就不会花钱去买这个手机。产品要让用户一看就知道怎么去用,而不要去读说明书。这也是设计的一个方向。
设计的下一个方向就是友好。最早的时候,加入百度联盟,百度批准后,发这样一个邮件:百度已经 批准你加入百度的联盟。批准,这个语调让人非常非常难受。所以现在说:祝贺你成为百度联盟的会员。文字上的这种感觉也是用户体验的一个细节。
视觉设计的目的其实是要传递一种信息,是让产品产生一种吸引力。是这种吸引力让用户觉得这个产 品可爱。“苹果”这个产品其实就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能够让用户在视觉上受到吸引,爱上这个产品。视觉能创造出用户黏度。
前四者做好,就融会贯通上升到品牌。这个时候去做市场推广,可以做很好的事情。前四个基础没做 好,推广越多,用户用得不好,他会马上走,而且永远不会再来。他还会告诉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东西很难用。
用户体验设计经常犯的错误是,直接开发直接上线。很多人说,互联网作为一个实验室,我一上线就 可以知道结果了。这当然也是一个正确的理念。但是在上线之前有太多的错误,那么就会大大地影响事态结局。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很准确地作出一些判断,作出一些 取舍,在互联网这个实验室里,才能够做得更好。
用户需求是根本,但用户需求不一定是功能
百度在半年前推出空间,从功能上来说它比较其他同类产品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就是三个最基本 的功能:上传文章,上传图片,交友。这三个功能,所有博客都有做,而且有更多的功能。但是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博客,不管是CSP还是门户网站,都不能解决 一个问题:速度。性能很不稳定,文章上传了,可能登录就进不去了,可能上传的东西没了。其实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速度和稳定性。百度虽然才做博客,但百 度有很大的平台,有很多的服务器,有很大的流量,完全可以从稳定性和速度上把这两个用户体验做好,其次再做一些功能。很难用的产品注定会失败的,这个是非 常关键的。
百度的搜索,可以用五个字归纳:快准全新稳。每一个字可以分解成很多小项,跟所有的搜索引擎 PK,每一个字后面都代表着一种用户体验。一个博客一推出来就有几百个链接,几十种功能,很多网站说我可以这样做,国外都是这样做的,像MYSPACE做 得很成功,我就把它照搬过来。但是很多中国用户其实跟美国用户是不一样的,中国70%的人是30岁以下的,以娱乐为主,而不是信息搜索为主。而美国是 70%是30岁以上的,非常成熟和理性的这一类。很多功能拿到中国,中国人是不会用的。这就是你增加越多的功能,你就越增加产品的复杂性。
怎么完成易用性这个任务
百度就有一个专门做易用性这样的团队,每天请各种用户来做各种各样的调研。
特别提出,不要忽视文字的力量。当年的EBAY,注册一个EBAY的帐户,第一步第二步第三 步。第三步,原来是这样说的:“你只要在你的邮件确认一下你就成功了”。这样一句话,很长。但是用户不是一个一个字去读,他是扫描,他一眼扫过去,他的意 向可能就是成功了。把成功两个字记住他就走掉了,不会再去确认这个邮件了。EBAY后来改成五个大字,叫“快要成功了”。五个大字,非常大。有户一看,我 没有成功,我要做什么事,下面写邮件。所以几个字就让EBAY提升了10%到20%的注册率,相当于每天给他带来一百万的最终价值。
怎么能让用户爱上你的产品
可以通过视觉去改善,去提供一种感觉。这就是为什么百度和Google要做节日LOGO的原 因,因为搜索这个产品也是太普通了。节日的时候做做LOGO,用户产生一种感觉、情感,黏度会更好。这一类的东西我们都可以从视觉上去提高。
百度节日LOGO:
用户体验是一个多背景的梯形团队
为什么多背景呢?首先你要了解用户的需求,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先要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 角度大量研究。然后需要技术人员去模拟UI的技术或者是后台的技术。视觉体验,又要从工业设计这个角度去看。这些事都要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人去做。同时还 要分工程师,产品经理。甚至一些公司高层、市场部的人都要在一起工作。为什么说是梯型呢?因为第一要了解各个专业的人,他们知道些什么东西,你怎么跟他们 合作;第二就是更专业。两方面都要去共同发展。这样整个联系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完整团队。
另外一点很重要,UE设计并非由用户体验部来设计。百度成立用户体验部,是因为用户体验部可以 协助其他部门更专业、更系统地去做用户体验这件事。
百度每天几亿的流量,稍微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说百度搜索结果的摘要,你加 两个字或者是减两个字可能就影响到一百万的收入。百度首页上之前的一句话叫“把百度设为首页”,最早是“设百度为首页”,就改一个字,每天会增加几千个以 上的点击量。用户体验部要做的是指挥,而不是独自做专业的事,要让所有的人一起来思考问题,是跟其他部门在一起工作,提供给其他部门更专业更系统的用户体 验信息,协助所有的人员来做这个事情。
发展
用户体验贯穿在一切设计、创新过程,如用户参与建筑设计和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 设计和改善,用户参与IT产品设计和改善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体验更加得到重视,IT应用设计方面的用户体验逐渐在软件设计、互联 网设计中占据主流地位。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创新模式,也就是面向未来的创新2.0模式,则从更加广阔的领域关注用户体验、强调以人为本,无论是欧盟 Living Lab中的用户体验创新、Fab Lab中的用户直接参与、还是AIP“三验”中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都将用户置于创新的中心地位,而带动用户体验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纵深迈进。
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要素有哪些? 下面分别介绍: 用户体验英文名称为user experience,缩写为UE, 或者UX。是指用户访问网站的 界面、功能时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的印象和感觉,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还想再来/使用。他们能够忍受的问题,疑惑和BUG的程 度。UI,UE,UX,Usability,Accessability,交互设计 ,用户研究…等等一些概念说法很混乱,但其实它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从事这个行业的设计师要做的让用户觉得好看,让用户觉得好 用。
用户体验的要素有哪些?
战略层——网站目标和用户需求
成功的用户体验,其基础是一个被明确表达的“战略”。知道企业与用户双方对网站的期许和目标,有助于确立用户体验各方面战略的制定。然而回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如说起来那么容易。
范围层——功能规格和内容说明
带着“我们想要什么”、“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的”的明确认识,我们就能弄清楚如何去满足所有这些战略的目标。当你把用户需求和网站目标转变成网站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结构层——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 在收集完用户需求并将其排列好优先级别之后,我们对于最终展品将会包括什么特性已经有了清楚的图像。然而,这些需求并没有说明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片段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范围层的上面一层:为网站创建一个概念结构。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
在充满概念的结构层中开始形成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来自我们的战略目标的需求。在框架层,我们要更进一步地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这能让美色的结构变得更实在。表现层——视觉设计
在这个五层木星的顶端,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站用户会先注意到的那些方面:视觉设计,这里,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这将满足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
《用户体验要素-UCD for web》主要是以Web产品作为标准产品示例而开展的一个对用户体验的阐述说明。该书从认识用户体验开始,依次讲解了Web产品中用户体验的各个要素。
笔者对文中的一些产品设计以及元素认识的思考是针对于Web产品这一层面上。故本文的某些观点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
举例,游戏类产品的用户体验和Web类产品的用户体验可能正是恰恰相反的。Web追求更高效的完成某一个行为,“提升效率,减少犯错几率”。但是想想《仙剑奇侠传》,那里面令人抓狂的迷宫设计决不是为了减少犯错几率,而在那些看起来冗长的人物对话,拖沓的故事情节也绝不是为了提升通关的效率。故针对不同的产品,应该有不同的交互设计理念,以及不同产品定位。言归正传,接下来还是看看这本书到底告诉我们了一些什么东西。2.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
功能性产品于用户有广义上的两个意义: 1.2.产品的用途;
产品如何与用户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
用户体验即决定产品如何与用户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恰恰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提升一个产品的整体形象,从而留住现有的用户(提升用户忠诚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口碑传播)。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作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这基本上是以两种主要形式体现出来的:“帮助人们提升效率”和“减少人们犯错的几率”。
只有好的用户体验,才会吸引到用户不断登录你的网站。3.用户体验的要素
一个Web产品的用户体验要素自下而上分了5个层次。战略层为底层,表现层为最上层。可以想象一个产品就像一颗大树一样。从根到躯干,到枝叶,最后到开花结果。1.战略层
产品的经营者想从这个产品得到些什么,用户又想从产品得到些什么。有些战略目标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战略目标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就像腾讯最早在做免费聊天软件,谁都不知道它想要干什么。战略层关注的内容主要为:用户需求以及网站目标。2.范围层(scope)我偏向于把它理解成为功能层,即你的这个产品都可以干些什么。这个产品有哪些功能。例如“weibo.com”,能发图片,发文字,能互相关注,这就是范围层需要考虑的东西。范围层关注的内容为:产品的功能设计和信息的内容需求(定义内容的详细属性)。3.结构层(structure)结构层比较抽象,主要用于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当完成了这个页面的任务以后,用户又要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了导航条上各项的排列方式,而结构层则确定了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导航条上。结构层关注的内容:产品的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设计。4.框架层(skeleton)网页中的图片,文字,按钮,表格不是胡乱摆放在一起的,而是有一个组织结构,有一个布局设计,能达到这些元素之间的最大效果。例:在我需要看数据的时候有一个表格,而不是文字或者其他的按钮。框架层关注的内容: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5.表现层(surface)表现层就用户直接看到的东西,用户看得见摸得到(用鼠标)的东西,像网页上的图片,文字等等。表现层需要关注的内容:视觉设计。
一个好的Web产品绝不是来源于某一个boss的拍脑门,也绝对不是来自抄袭某一个外国网站。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从五个层面自下而上的建立起来的。可以从下图看看如何完成一个Web产品。每一个底层的决定的方案,对会都上一层起到影响的作用,而最终形成一个确定的产品。
在设计产品时需要做好计划。我们常常可能会遇到需求的变更或者根据竞争对手或行业标准去做一些产品上的调整。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产品的设计要足够灵活。即范围层进行一些调整,不会导致结构层完全无法承受。
举个例子:地瓜在最初的时候的需求是只要能够下载游戏就OK,所以就只针对游戏下载做了开发。后面需求变更,满足不了下载软件的条件时,进行结构上的大调整。这样延误了时间也耗费了人力。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对整个产品的定义非常明确,在结构上设计的比较灵活,就能在后面的工作中规避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游戏版本、同一个包名的修改版等等)。4.战略层
战略层定义无非就是明确两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要从这个网站得到什么? 我们的用户要从这个网站得到什么?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有几个关键词:“目标”,“品牌”,“利益”,“页面浏览量”,“用户转化率”等等。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也有几个关键词:“用户类型”,“现场调研”,“市场调研”,“用户模型”等等。
首先我们在做一个Web产品的时候,需要明确自己要做一件什么事,需要在脑中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构想,当朋友或者伙伴问起你:“嘿,这个东西最终到底是什么样的啊?”你能头头是道的说出所以然来,可能当时的想法会很粗略或者很幼稚,但是必须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方向,这样才不会导致在越做越多的功能和需求中迷失自己。最终要明白做这件事,自己到底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指商业目的)
其次,需要想清楚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用户到底想要从这个网站得到什么?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考虑清楚我们的用户是些什么人?是和尚?是道士?是学生?还是白领?这类人有些什么特性?他们为什么会需要我们的产品?他们最终会以什么样得形式留在我们的网站中?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调研方法去研究这些问题。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等。5.范围层
设计范围层需要注意的几点: 收集和筛选需求 其次需要收集需求。需求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由来自用户的,有来自boss的,有来自自己的,有朋友随口提的。但是无论来自何处的需求,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被自己的思维方式限制住,不要太迷信自己,切不可认为自己就是典型用户,认为自己的需求就是用户的需求。2.3. 要去各个渠道,各种方面收集需求。多开展头脑风暴。从表象挖掘深层需求。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战略目标高于一切。分清需求的特性和战略目标。将特性排除在战略目标之外。有时候可能会突发奇想一个点子“我们做一个提醒用户天气的功能吧!这样用户会觉得很温馨,每天浏览我们的网页,都能看到温馨的天气提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的产品到底是要干什么用的,如果是旅游产品,提醒用户景点的天气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一个在线看电影的网站,提醒用户天气好像跟我们的战略目标没有太多相关联之处。 1.需求设计
用积极解决问题方式的心态进行设计,不论最终这个功能的结果是否能使用户满意,但是这个过程必须是使用户感到满意的。要随时以友好的态度面对任何一个功能上的交互流程。2.具体,详细的解释需求。确认开发人员完全能理解设计的意图,不会因为文档或者沟通方面的问题导致产品返工。3.避免主观语气。在功能需求描述中切忌出现一些主观描述词语。例如:“弄得美观一些”,“然后就那样弹出提示”等等。 内容需求
只有当我们把内容需求制定得足够明确,知道我们提供给用户的内容都有哪些属性,才会在后面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得心应手。
我们要确定产品一共有几维的属性?在确定的属性中还有可能增加新的维度吗?这些问题我们都得在设计时候反复考虑。或者使用一个比较灵活的结构承载信息的内容需求。6.结构层
设计结构层需要注意的几点: 理解用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既有的成功的产品中学习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和思考产品,当你的设计和大家的设计表现形式相同却到达了两个结果,这样的设计就是坏的设计,是会困惑到用户的设计。 关注交互设计
用户会有哪些可能的行为,而这些可能的行为又会带来哪些可能的响应?我们的产品应该如何配合用户的这些行为。当用户点击了一个菜单以后,是应该在点击菜单的附近出现选项,还是在另外页面一个不容易察觉的角落出现选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细心考虑和学习的东西。 使用概念模型
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怎样工作”的观点称为概念模型。例如你在淘宝上买东西,你会把东西放进购物车中而不是盒子中,不是盆子中,也不是口袋中。因为购物车有很强的概念模型,用户在理解购物车的功能中要比理解盆子或者盒子更加容易得多。尽可能的去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所以要去使用好的概念模型。 错误处理
首先要从设计上规避一些常见的错误选择出现,然后要去积极地解决每一个级别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确保更高比例的用户能有积极的体验。对一个Web产品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用户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有强烈的挫败感。用户很快就能很容易找到另外一个替代品。 合理的信息架构
需要使用灵活的信息架构。一个有效结构的特点就是具备“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的能力。当有新的需求时,不应该导致重新考虑网站的整体结构。而是在现有的结构中做一些调整就可以满足需求。 结构方法
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node)。节点可以对应产品中的任意的信息片段或者组合,例节点可以是商品的价格属性,也可以是呈现商品的页面。然后节点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信息架构。以下为几种节点构成的信息架构。
层级结构:也成为树状结构,或中心辐射结构。节点和节点之间存在父级/子级的关系。像我们现在的网站“android.d.cn”就是一个标准的层级结构。
矩阵结构:允许用户在节点与节点之间沿着两个或更多的维度移动。例如地瓜可能会在以后做的关联游戏推荐,通过两个游戏之间的标签作为节点进行关联的一种结构。
自然结构:不会遵循任何一致的模式。节点是逐一被连接起来的。这种结构没有太强的“分类”的概念。现在很少能看到这种结构。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经常被见到于Web产品注册流程或者网店商品购买流程之中。 组织原则
组织原则就是我们决定哪些节点要编成一组,哪些节点要保持独立的标准。不同的组织原则将被应用在不同的区域和网站不同的层面。
我们的网站会按照时间或者热度或者下载量对游戏进行组织。这就是我们的组织原则。不同的产品会使用不同的组织原则。微博在个人主页是使用用户发表的信息进行组织,而QQ在个人主页是使用用户关系进行组织。
战略层告诉我们“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范围层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将满足用户的需求”,然后我们在结构层就可以使用这些原则进行节点之间的组织。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与用户谈话并且了解他们的沟通方式,是开发出一个让用户感到命名原则自然的最有效方式。
当时在网游门户部做需求的时候,去了解用户最喜欢把链接叫飞机。所以考虑将新功能叫做坐飞机,但是考虑到是否新增用户是否会理解这个语言的含义,所以还是使用比较传统的叫法。
书中还提到了创建控制性词典、类词词典的方法。和如何建立使用元数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仔细研读该处。7.框架层
在框架层需要非常紧密的将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三个元素结合起来。要像齿轮一样的咬合,才能搭建出比较完美的框架层。
在实际设计中可能会发现这三者的边界变得模棱两可,但是把它们定义为独立的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评估是否已经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通过“界面设计”,用户可以接触到在结构层的交互设计中确定的具体功能。通过“导航设计”,用户可以看到我们网站的信息结构中自由穿行。
通过“信息设计”,用户在网站的信息结构中驻足的时候,他得到是有用的信息,还是一片无用的垃圾? 设计框架层需要注意的点: 尊重用户的习惯;
在设计布局的时候,应该尊重用户的习惯。不能天马行空,让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感到很强的挫败感。应该像电话中数字矩阵的“3*4”布局。让界面的布局和自身保持一致性。 使用合理的比喻方式
尽量让用户少思考就能明白你要传达给用户的意思。例如使用放大镜比喻搜索的意思,用垃圾箱表示删除的意思等等。 界面设计
在一个界面的第一次呈现给用户的时候,仔细考虑每一个选项的默认值,仔细考虑界面中信息的排序方式,用户需要哪些信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任务和目标。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记住用户的最后一次选择状态。 导航设计
在信息空间中,大多数人是不会有太强的方向感的,所以需要设计导航指引人们当前的位置。就是你的网站需要告诉用户“你现在在哪儿?”,“下一步可以去哪儿?” 信息设计
首先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思考,想想什么样得信息结构更适合于用户浏览。就像写作文一样,我们的用户是语文老师,老师认为作为就应该是龙头猪肚凤尾,所以我们把作文写成龙头猪肚凤尾就能得高分,而写成猪头凤肚龙尾就是不行的。我们给用户呈现的信息也应该最遵循用户认为正确的结构进行组合。当时在做地瓜管理列表中呈现给用户的内容时,考虑到用户在管理列表中更希望看到的信息是他的所安装游戏的版本号和大小。所以我们改掉了普通列表中显示星级和评论数的设计,而将用户可能更加关心的信息呈现给用户。 指示标示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把免费的标成绿色,下载按钮用更加显眼的形状或者颜色进行标注。 线框图
线框图是对页面中所有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结合到一起的一个露骨的描述。我们常常使用页面原型进行表达。8.表现层
最终呈现到用户眼前的东西。
需要一个非常好的VI设计和UI设计。让用户能非常快乐的接受你想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审美观比较差的人就不发表什么意见了。)
“有些人会觉得我们的产品比其他品牌的产品功能少,比如我们有七个功能,他们有十个功能,但他们的十个功能可能有七八个都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而我做的功能却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这样的产品才真正有意义。这也就是加减法则,加上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功能,减去没有实用意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