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乡村医疗机构执法检查的心得体会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关于对乡村医疗机构执法检查的心得体会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乡村医疗机构执法检查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对乡村医疗机构、乡村医生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来规范行医,制止违法行为,净化乡村医疗市场,保障农民健康安全的活动。通过这一阶段随局卫生执法股对乡村医疗机构检查,就存在的现状加以总结、所存在问题的个人想法加以阐述。一.乡村医疗机构(村卫生所)的现状
多数村卫生所房屋破旧,内部装饰简陋,诊室、药房、治疗室都在一间房屋,有的个别诊所还存在“混住现象”。室内药架、桌面、地面上堆积着厚厚的尘土。地下的纸箱存放着用过的注射器、药瓶、药袋。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药包和几把镊子、剪子就是全部卫生所的家荡。诊所的医生大多为南皮卫校毕业,有的为渤海医学院毕业。身兼着看病、处置、护理的任务。加上使用传统简单的医疗器具很难诊断各种各样的疾病。有的乡医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主要以卖药为主或向医院转诊病人从中获利。由于“以药养医”为主,乡医对自身业务提高学习几乎为零。一村多个诊所,村医年龄层相差大,技术层次不等,相互恶性竞争、相互诋毁现象常有发生。有的卫生所药品很少,不过几十种,但超出范围的药品依然存在,稍微大一点的诊所,超范围用药甚为严重可达几十种。个别乡医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性差,相关的医疗文书如处方、门诊登记(病历)等不健全,书写不规范。
二.乡村医疗机构现状所反映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按一体化诊所标准,一村一所,一所三室(诊断室、观察室、药房)分开;地面、墙面要干净;卫生所内的诊桌、观察床、药柜、药架、治疗台等要整齐一新,布置规范;所有物品定点放置;要配备空调、暖气。现状中由于一村多个卫生所,村医之间恶性竞争,矛盾重重,很难合并一所。农民看病欠帐现象严重,无法正常周转资金;卫生所内对软、硬件资金投入不足,符合一体化诊所标准难以实现。
(2)乡医整体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社区医学人才匮乏;村医技术、知识方面趋向老化。由于村卫生所无固定资金来源,又无专职人员,造成从业人员亦农亦医,素质不高,致使村级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差。乡医普遍对“依法行医”在概念的认识上不尽一致。自我保护性差,对医学文书的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错误的认识中认为“非法行医”只是那些对医疗根本不懂的门外汉,开黑诊所骗钱。其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执业管理条例》中规定医疗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诊疗活动、个人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从事医疗临床活动、医疗机构擅自从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登记注册科目以外的诊疗项目,叫做超范围行医、也是非法行医的一种,严重的要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刚刚毕业不具备“两证”的医生独立从事临床活动、乡医使用《乡医用药目录》范围外药品的、不正确规范书写处方、门诊登记的,这些都属于非法行医。在有的乡医的思维中根本没有这种法律概念。
(3)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费用大幅上升,加大了农民负担。由于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升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的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同时,由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存在后顾之忧,抑制了农村消费,影响了农村医学的发展。农民对农村医疗一体化优势认识不清,支持力不够。
三、针对以上问题我个人想法的阐述。
(一)积极优化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加强乡村卫生组织科学管理。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医疗资源严重贫富不均,机构设置重叠、布局不合理,标准不高、管理不善、技术不强、人才短缺现象制约着农村卫生机构的发展。拓展农村卫生,对农村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推行“一体化管理”非常关键。
1、“一体化管理”要实现市场化、现代化。
①“8U”模式建集团化连锁式农村医疗网络。采用一村多所合并或以优胜劣汰的方式由乡镇卫生院协调设立一村一所;对不能设立一村一所的,要引入市场机制和手段,放大市场,吸引品牌、连锁牵引等方式完善一村一所。“8U”模式(统一法人、统一管理、统一标志、统一服务理念、统一制度、统一工作服装、统一采购药品)来管理;以治疗、防保为主体,以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核心。县卫生局领导为主体,统一进行集团化管理,运用市场无形能量创新卫生改革,增强综合竞争力。以卫生院为载体,连锁式管理,通过低成本运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将乡村卫生市场细分,对医疗服务进行包装;标准化服务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依靠质量、价格、信誉和关系赢得市场,依靠优势经营、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盘活市场。
②农村卫生的发展,着地于以人为本。现实中的村医过度偏向老化,医疗技术落后。社区医学人才短缺。要发展就要吸引人才,建立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可以与正规的中、高等医学院校建立用人合作关系,录用社区医学毕业生,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鼓励乡村医生要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具备学历和资格的乡村医生要逐步淘汰。重点加强现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农村培养适宜技术人才;大力推广中西医技术。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定期“普法”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③“一体化”管理实行计算机网络化。利用现代科技工具实施管理是行业管理趋向,由于农村医疗一体化连锁式管理涉及人群量较大,它不仅可以缩短了办事周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在强有力地促进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各个层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建立县卫生局网络中心,安装“中心系统”,各乡卫生院建立分管中心,安装“子管系统”,各村一体化诊所安装“终端系统”由宽带连接,形成全县卫生一体化管理系统网络。对病人一人一卡,建立健康档案,由村卫生所录入病人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和医保情况。诊疗系统与健康档案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体检、诊疗、随访、疾病管理等更新健康档案。24小时不间断向县网管中心传送各种数据,坐到在县卫生局可随时监测每个病人的用药、检查和各种诊疗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日常监管功能;动态反映并及时掌握各乡、村级医疗机构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加强农村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推行乡村卫生综合执法。1.着力治本,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①对乡村医生进行医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乡医法律意识,使之自觉依法行医。
②强化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散发宣传资料、在集市组织主题活动,提高群众的警惕性。利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
③建立举报制度,开通举报电话。使之非法行医者无立身之地。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正规化监管机构。①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统一聘任、统一培训、统一监管,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统一风纪、统一服装,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统一装备,卫生监督执法统一标准、统一文书。设督察科对监督员监督,确保卫生监督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
②可设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大队,要有固定人员,有制度,有职责。组建乡镇卫生监督执法中队,执法中队作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乡镇派出机构,接受县级执法大队垂直管理。规范所管辖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行医。加大执法力度,反复巡查。取缔集市江湖游医和黑诊所。
最后,我想我们应该积极努力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自身树立适应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和服务的观念;危机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依法规范行医,净化农村医疗市场。使农民在一种温馨的、安全的、放心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尽快实行“合作医疗”真正的让老百姓“看上病、看起病、看好病、不生病”
第二篇: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专项执法检查自查报告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财务管理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中心积极组织,认真开展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收支情况
在财务工作过程中,本单位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医院所有经营活动收入全部纳入财务科统一控制、管理,无乱收费状况。所有业务支出均采取计划申报,经院委会讨论决定后,按需采购,由一把手审查签字报销,对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律拒付。各科办公用品、卫生材料消耗实行量化控制,超支自负。财务科定期对药库、药房和其他科室的帐目及收支进行统计,核对,记帐;在安排支出时,分轻重缓急,保证常规和重点支出需要,既体现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财力可能,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任务,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自2007年7月份开始每月按时将所有会计凭证、帐薄报送XX市卫生局计财科核算中心审核、过账,并由核算中心统一编制财务报表。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直接面向XX办事处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大类九个项目的补助。九个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中心对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要实行专账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情况均接受各级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
三、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会计人员对各项财物、款项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计算、反映、核对等。一方面做到账簿上所反映的有关财物、款项的结存数同实存数一致;另一方面通过账簿记录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无固定资产不入账,公物私用及其他违规问题。
四、票据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山东省财政票据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规定,对门诊和住院专用票据、往来结算票据设置了票据管理台账,准确记录财政票据的领购、发放和使用情况,严格领购、使用、结存和核销手续。书面记录发票入库的起止号码、出库的起止号码及核销情况;按照相关的规定妥善保存在库发票,无票据相互串用问题,无票据丢失、毁损问,也不存在转借、转让、代开票据问题。
五、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我中心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实施内部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时,还未能完全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所规定的要求,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稽核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实行更有力的措施,力求将财务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2月29日
第三篇:乡村医疗机构监督方法
2011年医疗卫生监督科培训材料
村卫生所卫生室执业行为监督
近几年,国家全面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央共投入200多亿元,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努力构建有利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全面落实、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证机制,使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覆盖全体公民。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全县共进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350家,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环境,二是增设和更新了医疗设备,为每个村卫生室增添了10样基本的医疗设备,改变了过去老“三样”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支体温计。
三、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将一个村卫生室的医疗、预防、保健、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主动、方便、快捷优质、低价的综合服务。
近几年,我国处在经济和社会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在诸多领域面临重新分配,社会矛盾重重,由此引发的包含卫生行政违法在内的各种违法活动越来越多,卫生行政违法活动日益隐蔽和复杂。所以加强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权益及相关权益,维护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 展的重要措施和基本保障。成为我们在座所有监督员以后日常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咱们卫生监督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要有一个新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监督与服务相结合,规范执业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1、依法履行法律职责法律法规体现着人民的意志,代表着公共利益。卫生监督机构作为政府的执法机构,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否则,就没有依法履行法律职责,出现严重的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事件,就会依法追究责任。因此依法职责,加强农村卫生监督执法,这是法律法规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1)该进行的日常监督检查必须按计划执行;(2)该实施的行政控制措施必须毫不犹豫的实施;(3)该给予的行政处罚应当视其情节予以处罚;(4)该向上级报告的事件应当及时报告。
2、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在执法过程中,既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又要体现以人为本,法律无情,执法有情。(1)对于首次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以批评、教育、指导为主;(2)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应当重点督促其限期整改;(3)不要轻易使用停业、吊证、关门等处罚措施。
3、依照法律程序办事依照法律程序办事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同时也是规避责任的需要。(1)按照规定书写、送达法律文书;(2)按照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当地政府报告情况,提出意见;(3)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二 主要内容 1村卫生所卫生室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2村卫生所卫生室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 3案例分析
一、村卫生所、卫生室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医疗机构及医疗执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
包括:执业资格、执业范围、执业活动、传染病防控、院内感染控制、医疗废物处理等。
二、相关法律制度
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7章55条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8章91条
3、《处方管理办法》7章59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9章80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7章76条;
6、《消毒管理办法》7章51条;
7、《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7章48条
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7章57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6章48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6章38条
11、《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6章49条 医疗服务法律制度
为保证医疗执业活动规范有序的运行而建立的法律体系,是调整医疗执业活动的法律制度,规范的对象是医疗执业活动。根本目的是保证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医疗服务法律制度 共性特征包括:
(1)实行许可管理制度。(机构、人员、设备、专项技术等)
(2)体现在临床活动中通过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及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监督落实来保证医疗执业活动的规范性、科学性、可靠性。
(3)保证了医患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既保障了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命权,也保护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权利。
现场检查内容(1)
医疗机构的设臵和执业:
1.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医疗机构执业地点是否与核准地点相符;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有效期,机构设臵名称与核准名称是否相符;
4.现场科室是否按《医疗机构科目核定表》的规定设臵; 常见违法行为
一、擅自执业
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或未经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三、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
四、出售、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五、违法发布医疗广告(注解)擅自执业: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从事医疗执业活动。
2、无卫生技术资格证书从事医疗执业活动。
3、医疗机构在本机构以外的场所开展医疗执业活动、或未经许可的单位内部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
4、未办理变更登记,医疗机构改变名称、类别、床位、地点。
常见违法行为:
(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案主要情形: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2、使用通过买卖、转让、租借等非法手段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
3、使用伪造、变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
4、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药店经营机构开展诊疗活动。
5、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诊疗活动。
6、非法医疗机构人员或其他机构承包、承租 科室或房屋并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违反法律条款:
以上6种情形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进行行政处罚:
卫生部关于对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 卫政法发„2004‟224号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
(一)使用通过买卖、转让、租借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
(二)使用伪造、变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
(三)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药品经营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
(四)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 诊疗活动的;
(五)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承包、承租医疗机构科室或房屋并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
二、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承包、出租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并以本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四)、出售、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单位或个人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包括未经核准机关许可使用标有医疗机构名称的票据、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以及病历卡、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检查证明文件、疾病证明、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等医疗文件上标有的医疗机构的名称
取证
现场笔录:
是否正在执业。
是否有医疗行为。
执业行为的主体不是医疗机构。
执业行为的主体使用医疗机构的票据等 询问笔录:
医疗执业活动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就诊人数。
当事双方之间的关系。
各种医疗文件上标有何医疗机构的名称。转让医疗机构名称是否得到核准机关许可。
非法所得金额。(五)、违法发布医疗广告
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发布医疗广告
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
未按《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所审查的内容发布医疗广告 法律依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处罚:
1、责令改正。
2、警告
3、责令其停业整顿
4、吊销有关诊疗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取证:媒体物证收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问机构负责人
非法行医的界定
两种不同意义上 “非法行医”的关系: 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必定包含“刑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
刑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只是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中的一部分。定义:
“非法行医”是指未经法律授权机关批准许可,擅自开业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扰乱医疗管理秩序的行为。行医”是指一切违反法律规范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 主体:单位、个人 违法行为认定: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2.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违规开展诊疗活动; 3.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4.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违规开展诊疗活动 非法行医主体主要表现形式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2)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拒不校验的;
(3)事业通过买卖、转让、租借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开展诊疗活动的;
(4)使用伪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开展诊疗活动的;
(5)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的药品经营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
(6)医疗机构诊疗活动擅自超出登记范围增加诊疗活动科目或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诊疗活动的;(7)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8)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承包、承租医疗机构 科室或房屋并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9)未取得执业医师或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法律责任:
至于进行诊疗行为的是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还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都不影响对其违法性质的认定。只是对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除要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外,情节严重者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刑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 主体: 个人 违法行为认定:
1.“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并实施了“行医”的行为; 2.“情节严重”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造成就诊人死亡”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6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8‟5号)
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惩处非法行医犯罪,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十六 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
(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一)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 功能障碍的;
(二)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第四条 实施非法行医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诈骗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条 本解释所称“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认定。
法律责任:
1.以个人的名义从事犯罪行为还是在医疗机构中以职务行为从事犯罪行为,都不影响本罪的认定;
2.对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在医疗机构中以职务行为实施“行医”行为的,除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法律责任外,还要追究该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行政法律责任;
3.对“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非法行医”的人,依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及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取缔非法医疗机构的参考程序 处理过程
(1)严格按照前述的现场执法检查程序进行调查取证(《现 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诊疗活动现场照片、录像等证据),查明该机构是否属于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2)一经证实有上述违法行为,则依法对该机构予以取缔,清点、收缴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制作《收缴清单》(参考样式见附件二),并要求被取缔者签收。并根据具体情况处以罚款。
(3)做好取缔过程的影像收集。(4)张贴取缔公告。
(5)收缴的违法所得、药品、诊疗器械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现场检查内容(2)医疗执业人员:
1.是否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护士执业证书》; 2.是否超出医师执业类别执业; 3.执业地点是否与核准地点相符;
4.乡村医生是否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现场检查内容(3)
医疗书书写及各种记录是否完善。(处方、患者就诊登记册、紫外线消毒记录、一次性医疗用品销毁记录、传染病报告登记册)医疗机构无处方权的人员开具处方案主要情形:
1、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的;
2、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
3、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 处方调剂工作的。违反法律条款:
《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 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进行行政处罚: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的;
2、使用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的;
3、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
4、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
传染病监督管理
传染病防治的方针与原则 方针:预防为主
原则:防治结合 分类管理 依靠科学 依靠群众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 甲类 鼠疫、霍乱。(2种)
乙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6种)
丙类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复泻病、手足口病。(11种)特殊规定:
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炭疽中的肺炭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医疗机构职责(预防)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救治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臵工作。医疗机构医疗救治职责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例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 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例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疫情报告
责任疫情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 属地管理原则 疫情通报的要求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法定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责任报告单位疫情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 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
是否确定了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等,对制度执行情况是否进行检查;
是否执行首诊负责制,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是否建立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册和住院登记册; 传染病疫情报告卡、门诊日志、诊疗记录、传染病报告登记册、住院登记册是否及时、准确、完整;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否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其内容、方式、时限、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法律责任
(一 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案。
违法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进行行政处罚 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责任单位,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二)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案。违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进行行政处罚:
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原则
全程化安全管理
产生 分类收集 贮存 运送 处理
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臵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责任 组织、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第一责任人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应急方案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设立人员,履行相应责任 措施
—开展人员培训
—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查体 接种 —分类收集、内部转运和暂时贮存 分类收集 禁混
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分别用不同标识的容器收集 《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原料 不得使用聚氯乙烯(塑料PVC)聚乙烯(PE)颜色 黄色
标识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文字说明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
包装袋 正常使用不得渗漏、破裂穿孔 最大容积 0.1m3 利器盒 密闭、无法再次打开 抗撞击 周转箱(桶)能快速消毒、清洗 医疗废物管理要求: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医疗废物暂存处的要求:
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一)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二)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三)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四)防渗和雨水冲刷;
(五)易于清洁和消毒;
(六)避免阳光直射;
(七)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登记:登记内容、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办人签名。自行处臵医疗废物的条件和基本要求 条件: 不具备集中处臵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 要求: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不具备集中处臵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为按要求处臵医疗废物案主要情形: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未作毁形处理;
2、能够焚烧的,应当未及时焚烧;
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未集中填埋。违反法律条款: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进行行政处罚:
1、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2、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3、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检查中常见的问题: 制度不全或没有 未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混有医疗垃圾 收集处无标识 收集袋盛装过满 运送不密闭 无专用运送工具 塑料制品买卖
交给无资质的单位处臵 无记录或不全
无防护设施或不符合要求 无专用收集容器
医院感染管理
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传染病防治法》(2004) 《消毒管理办法》(200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995)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1988) 《消毒技术规范》(2002)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8.11)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臵工作。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臵。(39)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51)紫外线消毒登记内容 : 日常监测、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诊疗物品的要求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对存在较多有机物保护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市、处臵室
布局合理 无菌操作
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消毒液更换 2次/周灭菌物品小包装
打开的无菌物品不得超过24小时 检验科 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用后物品的处理 供应室 布局 无菌物品的贮存 下发 灭菌监测 三种消毒方法选择的原则 首选物理
快速
安全
可靠
特别情况下使用化学法
毒性
腐蚀性 影响因素 生物法作用缓慢 效果有限
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案主要情形: 1.未建立消毒隔离制度,未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对各种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违反法律条款:
《消毒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依据《消毒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现场执法检查参考程序(1)
、准备好现场监督检查所需要的文书
2、熟悉现场检查的内容
(二)现场检查内容
1、医疗机构的设臵和执业
(1)是否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开展医疗活动;
(2)核对机构的执业地点是否与核准地点相符; (3)检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有效期,检查机 构设臵的名称是否与核定名称相符;
(4)现场科室是否按照《科目核定表》的规定设臵; (5)是否存在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承包承租该医疗机构科室或房屋并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情况。
2、人员
(1)是否存在使用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医护活动的; (2)是否存在使用注册地点与执业地点不符的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
(3)是否存在使用未经护士执业注册的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
(4)是否存在医师超出执业类别进行超范围执业的; (5)是否存在使用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人员从事母婴保健类诊疗活动的情况; (6)乡村医生是否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
现场执法检查参考程序(2) 三)现场检查注意事项
1、执法人员在医疗机构检查时不应少于2人,着装整齐,检查前应先出示监督员证,说明来意及依据,并告知被检查人的权利和义务。
2、检查时应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被检查人核对无误后,监督员和被检查人在笔录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3、执法人员可对当事人或有关证人进行询问,并当场制作《询问笔录》,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执法人员和被询问人应在笔录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4、被检查人或被询问人对笔录内容有异议时,可在笔录上说明理由并签名,执法人员应在其后签署姓名和日期。
5、被检查人或被询问人拒绝签署姓名和日期的,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署姓名和日期并注明被检查人拒绝签署姓名和日期的情况,可以请在场其他人员签署姓名和日期作证。
6、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时,经卫生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可先行登记保存,开具由卫生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发的“证据保存通知书”交于被检查人。
第四篇: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实施方案
XXX镇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村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XXX省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XXXX市卫生局关于印发《XXXX市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实施方案》、XXXX县卫生局关于印发《XXX县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审目的及意义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乡村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和实行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制度,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达到改善就医环境、规范执业行为、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目的。
二、评审原则
1、按照“以评促建、以建促评、评建结合、规范发展”的原则;
2、将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工作与推进农村卫生综合改革紧密结合,与满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结合,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3、将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重点评价有机结合,促进评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目标任务
2012年我镇的评审目标任务:30%的村卫生室实现达标。
四、评审周期和单位 第一周期从2012年开始,2015年结束。今年从8月10日起,我镇启动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工作,参加评审的村卫生站:XXXX村卫生站、XXXX村卫生站、XXXX村卫生站、XXXX村卫生站、XXXX村卫生站。
五、评审内容和标准
根据《四川省卫生室评审标准》,重点对村卫生室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功能任务、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村卫生室按百分制评审,评审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认定为“甲级村卫生室”;评审得分在70-89分的认定为“乙级村卫生室”;评审得分在70分以下的认定为不达标村卫生室,整改后六个月方可再次提出评审申请。
六、评审程序及时间
1、自查初评阶段:8月10日—8月30日,各村卫生室对照标准进行自查初评审,并将自查报告和申请材料于8月30日前报镇卫生院办公室。
2、评审阶段:9月1日—10月30日,县卫生局组织评审专家组,按照评审标准和办法,对初评合格的村卫生室进行评审,并将合格的机构报市卫生局。
3、市卫生局抽查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市卫生局对按照县卫生局评审合格的名单进行复查确认,乡镇卫生院抽查30%,村卫生室抽查10%。结果报省卫生厅备案。4评审达村的村卫生室由市卫生局统一报送省卫生厅备案,并授予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统一设计的等级标牌和证书。
七、组织领导
为确保评审工作顺利开展,我院成立乡村医疗机构评审领导小组。
组
长:XXXXXX
镇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XXXXXX
镇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评审办公室设在院办公室,XXXX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相关事宜。
八、工作要求
1、各村卫生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站长任第一责任人,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2、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要组织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认真学习,熟悉和掌握标准。
3、各村卫生室要对照评审标准,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立即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做好迎接评审的准备。
第五篇:对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索
对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索
江岩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
摘要:政府诚信是一个把诚信一般应用于考察政府状况的概念。进几十年来,社会改革北京下的政府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改革日益深入,同时也使政府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我们一行七名学生在深入农村探索能存慈善机制的问题时,遇到听到许多有关政府诚信的问题的事情,因此,我便依据此次所获的资料对农村出现的政府诚信缺失问题加以探索。
关键词:政府诚信,政府诚信问题,制度素质,国民素质
引言:有关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究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外各国对此为题都异常重视,关于政府诚信概念的内涵,赵爱玲女士在《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一书中在时间纵向维度和各国研究横向纬度上加以深刻剖析,为此,我引用赵博士对“政府诚信”这一概念的阐释,述说政府诚信的本质。
赵博士认为政府诚信是将人们通常所说的司法领域的诚信原则应用于考察公法领域的诚信状况。其实质是在诚信主题范围的拓展性研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的政府诚信,一方面作为美德而言,政府诚信是一个关涉政府理念德性和政府形象的范畴。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制度规范而言,政府诚信是对政府及公务人员的制度性规范和专业性要求。而政府诚信问题则是由此引发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系列现象。
政府诚信问题十分普遍。在近几十年来,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化,此类问题频频爆发。例如改革背景下政府个别部门出现一系列利用职权导致寻租问题,腐败问题,信任危机以及政府职能转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较深刻的揭露出当代中国政府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的严重性和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紧迫性。
总的来看,政府诚信是政府存在合理性与价值性的唯一源泉。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对于政府及全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这次深入农村的社会实践,使我深入了解到许多有关政府诚信缺失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我也发现了部分关于政府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同时,我也试图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甚少,我无法拿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列宁指出:“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区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作为一名学生我是无法再广泛的市价中去有效认知这一客观历史现象,但经过前辈所整理的资料,我对政府诚信问题有了一些认识,下面针对我的所见所闻探索引起这类问题的原因。
本次农村实践,我们共对十个农村,二百四十户家庭问卷调查,并走访近百位农村知识文化相对较高,村中威望高,农村党员及宗教成员并对村委会进行访谈及问卷,发现农村慈善组织及许多农村问题的重要因素。
首先,在农村政府与热宁联系的中介是村委会,下面针对村委会出现的问题作以阐释。在许多农村意识里,村委会就是政府,部分村的村民反映村委会成员是支书及上级内定的,官是拿钱买的。折深深动摇了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存在,在大岗李乡户岗村我们了解到退休村干部张大伯的境遇,为官十年,自己连工资都没拿到,并为村子建设投入两万多元的血汗钱,然而退休之后,乡政府
村委会并未将属于大伯的钱归还,村干部公款自用字该村也很猖獗。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处村委会成员外,大部分村民对村委会管理善款不放心,咋慈善组织管理人员选择中多数村民选了村民代表,而非村委会。村委会也是村民代表啊,他们有区别吗?最终我们发现,村委会成员并非真正的村民代表,在慈善经历中,以往的慈善捐款捐赠竟出现村委会捐款摊派的现象,并有少部分村民反映村委会并未公布善款信息,当问到村民是否关心捐款流向时,大家竟说:“关心也没用啊,那是政府的事,我们问着干吗!”村民将事推给政府,而村委会在被问到慈善组织由谁管理,许多干部说我们支持,但不会挑头管理,除非是上级负责这个慈善组织。足见村委会是怕担当责任的。这足见政府在村民中诚信缺失的问题,村民将事推给政府漠不关心,当然就不会对政府所做之事积极响应,这是政府公信度确实的一个表现。
在访谈村民希望由谁管理该组织时,有80%以上的村民反映说必须由村委会参与,或者政府部门。当我们问到原因时,村民回答他们不管就没人管了,由政府牵头好办事,村委会是不可能让慈善组织独立存在的。一个看似村民信任政府的现象,内里原因却是对政府“霸道”行为的愤慨,同时又显得无比无奈。由此足以看出政府什么都管的观念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在我们做实践的地方还存在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是关于社会保障不公平问题。而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村委会与当地政府的较好解决。这一现象足以影响政府信任度。
任祥村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村子,该村总体贫困。其中30%的村民收入低于村平均收入。在走访该村王大娘家时,我们了解到大娘自老板过世后,大儿子在外打工常年不能回家;二儿子天生痴傻,在家经常对大娘大打出手,将家里砸的破烂不堪。同时当年就之老伴的病而一贫如洗,亲戚断交,村委会不管。另外,村中有一老奶奶,本该安享晚年,如今却还负担这一个下肢瘫痪的儿子。两家境遇都是十分艰难,在找村委会帮忙解决取得五保户问题时,村委会却以名额有限为借口而不予理会。而与之截然相反,我们在村中同时了解到一家在村中颇为气派的房子里注有一位颇像贵族的老太太,经济条件如此优厚却大出人意料地吃低保。姑且不探究原因,我们仅从表象就看出政府在农村所出现的诚信危机究竟有多大。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如果一手造成如此现象而无法妥善解决,它将真正成为一大危机。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88年全国教师考核体制改革下的37名教师的境遇,37 名教师自身利益未受到政府保护而含冤二十余年,多次举报上访却终无结果,并出现非法居拘留、冒名顶替等恶劣现象。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武老师去找相关政府部门理论,某工作人员却说:“知道你不想干了(没送礼),就没给你名额。”还有一位老师去讨说法,而“好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这样吧,你回去我们给你弄个低保吃。”不用深入了解这些事,单凭这些话就给人巨大的震撼。体制改革背景下,个别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将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度受到严重挑战。此类事件我们在访谈过程中还有很多。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公信度,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差的示范效应。只有一个守信用的党和政府才能培育起一个守信用的社会;只有政府讲诚信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组织及其公务人员的表率作用。
针对种种政府诚信问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有两大基本要素是影响该问题的关键:即制度和素质。在政府改革的背景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是政府诚信缺失的基本原因之一。同时,国民素质也是影响
政府诚信问题的另一基本要素。在国民素质整体较低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政府工作政策被人误解,致使政府不得不隐瞒某些事实现象。而从国民来看,这也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公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它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任何一次改革的失败与失误,低下的国民素质都是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国民素质是解决政府诚信缺失的基本途径之一。而教育则是这之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倡导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
完善的体制,健全的制度需要在不断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建立.针对政府监督体制的漏洞,相关部门人员要积极投身于监督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邓小平曾这样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针对细节问题,任然需要去探讨。
小结:针对我们本次对农村对农村所做的实践,我认为这次对于政府诚信问题的改革是一个新的契机。当前改革背景下,政府正探寻关于该管什么、该管多少的问题。随着政府机构的精简,许多公益事业必将脱离政府管理,使政府免去其累,避免不必要的政府诚信缺失。而另一方面又对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 赵爱玲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35页
《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 赵爱玲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41页
《列宁选集》 人民出版社 第26页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5页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17页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12页
致谢: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很难完成的,同时还要感谢假期期间我们的暑期调研团队。大家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结束了此次实践活动,完成了各自的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