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郎松林《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习作》心得体会
鲁古完小:郎松林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一、如何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
这个课题应该从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来源于你的思考,来源于你的想法和研究。课题不能大,要宜小,便于操作。如:“学生在学习中合作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就过大,属于规划课题。
我想把这个课题分割开来,主要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与社会、家长的交流等等。而这里面每一个问题又可以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多样表达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之中的。其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都应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下面,我结合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简要地谈谈对教师个人小课题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个人小课题的范围
“教师个人小课题”是指: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或是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有价值的困惑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均属“小课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具体的研究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或是改变学生的行为等等。“小课题”强调教师个人独立承担研究任务,独立享有研究成果。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师在实践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现象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其他问题。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引导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成为一个实践教育家,使教师在工作、生活、研究、认识方面提高一个档次。
三、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要求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基本特点。
1、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对学生的研究,而恰恰对学生的研究就是今天我们教师最缺乏的。
2、教师搞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课堂的研究,主要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中出现某种特殊情况的研究等。
四、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注意点是什么
1、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研究方向,要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的数据对表现的事实进行分析。
2、作为“小课题”研究者应十分注重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研、教科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
3、“小课题”研究者,应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积极参加校级以上成果评选,发表论文,公开推广等。
4、“小课题”研究者,应严格遵守学校及上级部门的教育科研学术规范管理条例,注重科研方法,讲求科学精神。
四、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应该来自于疑问,也就是问题。课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核心,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搜集材料,观察试验,研究推理等,寻求解释的方法,探求解决的途径,最后达向未知彼岸的过程。比如,我们发现,在上学路上,某个路口经常堵车,心中自然会发生这样的疑问:“同样的道路,为什么这里会堵车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去现场观察,看看这个路口什么日子、什么时间堵车,堵车跟哪些具体因素有关,诸如道路设置、车辆质量、交通违规、红绿灯频率、指挥不利、天气变化等,而在这些因素里面,哪一些可以控制,通过什么方式手段可以控制,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尝试提出解决或缓解的办法。这才是研究。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该追求为什么,怎么样。
(二)以需要出发进行探究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常规的生活和工作问题,许多是靠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就能很好解决的。但也有问题是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解决不了的,这就得诉诸科学探究。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性,别人研究过、做过的工作,在我这里可能仍需探究,因为条件有差异。教育科研有创新性科研、验证性科研和推广性科研之分,各自创新程度和创新点有区别,但终究都得有新意。但研究时要明白:
1、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组织开展,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
2、怎样开展小课题研究?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反思、调整,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开展小课题研究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阶段性总结、成果的撰写汇编等易被忽视。这些在“彼时彼刻”才有的思绪及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这时才去追忆、收集,为时已晚。况且,一个研究成果的推广,需要有文字资料,而所有这些也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
4、如何处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两者在学校教研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的一种教研形式。两者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而且常规教研想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必须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对策的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五、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第二篇:高文惠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鲁古完小:高文惠
通过读《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这本书,我终于弄清楚了课题研究和论文的不同点,认识到了想搞一个课题研究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是揭示小学教育领域的本质和规律,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而论文的撰写相对来说较简单些,完成起来容易些。因此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也只是写过一些教学论文。虽然在现在的环境里,自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的实现是艰难的,但是以后的社会要求教师要向研究型教师转型,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都需要我们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课题进行研究,因此今天对课题研究的写作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选题要因地制宜,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的来源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至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书中告诉我们要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2、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中小学生学业失败现象的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再如: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在哪: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学校原因?家庭环境问题?还是学生的德、心、身问题呢?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
总之,对教育科研的进一步认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将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将科研课题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论文
一、打造动态数学课堂,开展多样学习模式
动态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讲解学习内容,更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动态生成课堂的创设需要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开展,让学生通过多样学习开发多样思维。
1.利用游戏教学,促成动态生成性的有效教学
由于小学生刚刚从学前过渡到小学阶段,课堂形式也从活动和游戏为主的课堂转化成正规课堂,因此会因不习惯而产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气氛。例如,在“乘法”的学习过程中,无概念的死记硬背中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接龙游戏”和“摸牌游戏”让学生变相记忆。将全班学生作为参与与游戏的人员,然后利用接龙的方法进行乘法口算,比如说一位学生说出“3×4=12”,那么下位学生就要说出“4×4=16”,以此类推。
2.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相联系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往往抱有一定的敬畏心理,这也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拿现实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混合运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布置成“超市”,将学生的角色设定为“收银员”和“顾客”,通过教师开出的清单进行购买活动。教师可以将清单列出,如“买20元的肥皂,买3袋洗衣粉,买两袋膨化食品”等,然后给他们一定面值的“纸币”,通过学生的购买和收银员的计算,教师会要求购买者计算是否正确,而收银员不仅会担任计算工作,对于盈利情况也要进行计算。
3.开展竞争学习的活动,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小学生都存在渴望被关注的心理,也会在课堂上勇于表现,并且希望获得老师的称赞,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心理开展数学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而对于竞争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活动。例如,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题目,以小组参赛方式进行“解题比赛”,获胜的小组和个人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
二、结语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得知,动态生成性的科学依据在于小学生在该时期所具有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需要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只有将这种课堂模式加以完善、优化才能打造真正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数学课堂,这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第四篇:马勇芹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鲁古完小:马勇芹
参加课题研究以来,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这次我读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时有一点体会,我认为课题研究课题的选择比较重要。
如何寻找或选择课题研究课题,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研究课题?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教学研究课题。
1、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寻找研究课题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活动情境及练习的配置等问题。面对教材的编排,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些都可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的问题。
2、从教学的困惑中发现问题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惑,有点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以往采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可总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如果改变一下原来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是否可以改变原来的课堂教学结构,把班级授课制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并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活动。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又如,新数学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数学实践中遇到这样的困惑:多媒体教学中究竟是情境创设重要,还是复习就的知识重要?再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的小组合作才是有效的?解决这些疑问或困惑,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但实践者可以将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探寻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篇:段坤昌学习《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鲁古完小 段坤昌
最近几天,我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一书,感觉收获很大。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知道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撰写论文。体会如下:
一、了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特点
1.针对性。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存在一定的疑惑和需要。不知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缺乏一定的写作基础,担心课题研究出不了成果。《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从小学数学教师应开展怎样的研究,如何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方面,给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应用性。根据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的需要,结合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体会,选择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素材,采撷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案例,并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启示一线教师研究要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入手,研究数学教学中的现象与规律。
3.可操作性。《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各章节重点阐述“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形成研究成果”,在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的前提下,侧重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
二、如何做课题研究
在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人们在关注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更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对教师提出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研究者的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欲望异常强烈。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科研上存在“畏难”与“困惑”。《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为我们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开展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要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选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三)做好方案
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有所收获。我将为此而好好努力。
三、如何撰写论文。
本书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介绍撰写论文的意义和基础方法,供我们参考借鉴。帮助我们广大教师拓展视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选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使教学在不断的研究中创新。
(一)、了解撰写教学论文的意义
第一,它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可以成为一种压力,“逼着”自己去读书,去啃那些原本并不熟悉的教育理论著作。这种压力不是一种外在压力,而是一种自我奋进的内驱力。每写一次论文,就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论文写得多了,理论素养自然也跟着提高了。
第二,它有利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由于了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还存在什么不足,进而采取行动,改进自己的工作。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意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了解,则可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更不可能有效地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它可以促进教师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可以“逼”着教师去广泛收集信息,增长见识,看看在某个问题上别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自己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这样就容易确定论文的写作角度和重点。如此,信息多了,视野宽了,教师研究和处理问题是就会站得更高。
(二)、了解新课程新理念
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改革教学首先就要具有敏锐的超前的意识,建立新的教育观念。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课程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三)、能有系统地掌握教育教学理论
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这次课题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教学理论课程,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每个教师都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近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一味地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具体指导。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知识“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而学生则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尽管在以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中,我也比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这并不等于我就重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这几次主题鲜明、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学习,使我真正从思想上、本质上认识到: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条件下,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是实现这种转轨的重要内容。这次学习给我们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使我们焕发出无限的教育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