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4:0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

第一篇: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

1.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目的: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

3.学校体育目标: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5.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运动动作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采用多种锻炼方式,以达到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6.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6.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6.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

6.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7.体育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8.体育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9.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中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与要求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向、目标、教材范围、教材体系安排、教材比重以及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等。

10.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体育动作。

11.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12.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14.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总称。15.体育课程资源(狭义):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

16.体育学习(狭义):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学生有目标、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健身能力的过程。

17.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18.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19.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辅助活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

26.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7.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础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8.课时计划:又称教案,是指对一次课的目标、内容及其安排顺序、时间分配、组织教法、生理和心理负

荷等作具体安排的教学文件。

29.课余体育竞赛: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比赛。

20.大众体育:是以健身、健美、娱乐、医疗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1.竞技体育:是一种借助竞技运动这种形式,而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活动。22.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3.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24.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 25.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30.课的结构:指一堂课教与学的活动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等。31.专项密度:课中某项活动运用时间与总课时时间的比例。

32.教学手段:是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所使用的物质形式的中介物,如人体模型、教具、媒体或设备。

33.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如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

34.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35.完整教学法: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的方法。

36.分解教学法: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37.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即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满足学生的需要,或给学生以选择权。

38.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学习或复习教学进度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发展体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39.持续训练法:是在较长时间里,用较稳定的60%左右的强度,不间歇的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40.重复训练法:是不改变动作要素、结构及负荷数据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而且练习间歇保证机能能力基本恢复后(心率110次/分以下),再进行下次练习的一种训练方法。

41.间歇训练法: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心率120-140次/分)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42.变换训练法:是只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变换练习的负荷、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综合训练法:就是把重复法、变换法、间歇法、竞赛法等结合起来运用的方法,它可以集诸法之长,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他是从实用运动生理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技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学科。

2.能量系统:是指提供ATP在合成的能量供应系统。依据不需氧或需氧方式的份额不同分为三个系统,既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3.肌电图:是指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图形。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4.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5.脊髓反射:人们把那些潜伏期短、活动形式固定、只需外周传入和脊髓参与的反射活动称为脊髓反射。包括牵张反射和屈肌反射。

6.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包括状态反射、翻正反射和直线旋转正负加速度运动反射。7.牵张反射:定义: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肌肉反射性缩短的反射。

8.屈肌反射:概念:当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9.状态反射:概念:头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

10.翻正反射:概念: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11.内分泌: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将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直接释放到体液中并发挥作用的分泌形式。12.激素: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激素。

13.应激:机体遇到意外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缺氧、高温、冷冻以及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性综合反应,以增强机体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减轻对人体的损害。此增强抵抗力的适应性变化叫应激。14.应急:在情绪激动、疼痛、创伤、缺氧、寒冷、剧烈肌肉运动等紧急情况的刺激下,儿茶酚胺的分泌剧增,有利于机体与环境作斗争,以渡过紧急状态。这种生理过程被称为应急反应。

15.血液循环:心脏和血管组成了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流动,称血液循环。15.氧离曲线:是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关系或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和氧结合量随氧分压的高低而变化的,呈S形曲线非直线相关

16.呼吸运动:胸廓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进行有节律性的运动。他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17.运动性血尿: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看得见的血尿称运动性血尿。18.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以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19.肌肉力量: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20.相对力量:是指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21.吸氧量: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22.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的恢复期,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23.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

24.有氧工作能力:是指人的有氧供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最大吸氧量、维持最大和次最大吸氧量的能力。25.乳酸阈:人体在从事有氧供能的渐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时的值接近,可是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为乳酸阈。

26.运动性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7.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28.运动定向:经过基础阶段实践的观察和检验,挑选各方面条件优越,有发展潜力的儿童少年参加运动项目的专门训练。

29.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移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素质。是指控制动作的力量、时间、空间参数的能力.30.碱储备: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简称碱储.31.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亚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

32.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常见表现形式。33.运动负荷阈:指体育课或训练课中适宜生理负荷的低限至高限的范围。

34.训练效果:运动训练的本质就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给予集体各器官系统一系列的生理负荷刺激,使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积极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运动能力,这一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就称为训练效果。

学校体育学

1.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方向:特征:(1)学校体育整体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低、经费低、受传统文化意思的影响;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差距较大(2)学校体育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区域性:沿海与内地;城乡;校际间(3)科学理论基础逐步形成,但实践中广度不广,深度不深。科学研究十分繁荣,但运用到实践中的不多(4)体育思想多元化。增强体质,运动技能,全面发展,社会适应,健康第一等思想(5)出现了强制性、规范化、制度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已被列入教学计划(6)竞技功能得到开发,并形成体系。体教结合,小、中、大学里都成立有体育代表队。趋势:目标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同化;课余体育训练逐步加强。方向: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体育教育的自主化;学校体育教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2.什么是个性,举例说明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及基本要求: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有:⑴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⑵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能起稳定作用⑶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起调整作用。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有:⑴善于识别和承认学生的个性⑵辩证处理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新颖教法。

3.简述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身体:(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较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组织的血液循环、骨密质增厚、使骨骼更加结实粗壮,抗折性提高,肌肉收缩更加有力强健,关节更加灵活,这些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可能使骨骼变长,对青少年学生的身高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提高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灵活性,提高大脑综合分析能力。体能包括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3)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体育活动在严寒、酷暑、风雪等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心理:(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为智力的开发奠定生物基础。学校体育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蕴含着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的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体育锻炼过程中大脑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焦虑消除忧郁,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发展:由于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运动过程的趣味性、运动环境的复杂性,能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多种情感;运动的集体性,可以让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运动竞争性,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奋战的乐观主义精神。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美感和理智。(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在体育教学和运动竞赛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勇气,磨练意志;在长期艰苦锻炼中使学生坚韧不拔,培养良好意志品质。(5)培养与形成健康个性:体育活动都是学生身心处于动态中的身体活动、游戏及教学比赛。在思维活动与集体活动紧密结合的运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显示和发展。增强自信与自尊,是个性得到发展,形成良好健康的品质。

4.论述儿童少年心血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胸廓较小,气道较狭窄,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肺容积小,肺活量较小,呼吸调节机能较弱。高中后这些特点均有提高和完善。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到青春期心脏达成人水平,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低。(2)根据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①活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课程的密度应小一些,中间休息的次数应多些。②为发展心肺功能,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15~17岁后,可参加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可适当进行长距离训练,而超长距离项目训练则建议在20岁后进行。③在练习中必须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作过多的屏气。④要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和量都要严格控制;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照常参加,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不宜做举重等憋气力量练习,需定期检查,加强医务监督。

5.论述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变行;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伸展性、灵活性、柔韧性较好,但牢固性较差;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细长,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2)根据儿童少年的运动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该注意:①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全面身体煅炼,避免一侧肢体或局部负荷过大。②采用负重练习要注意负荷量,注意各肌肉群的均衡发展,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注意小肌肉和伸肌的力量练习,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③在生长发育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此时宜取伸长肢体练习,弹跳或支撑自己体重的力量练习,此时期避免从事专业性力量练习。

6.依儿童少年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儿童少年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①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重视铁、钙等元素的摄取。②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性练习,以提高体内糖原的贮奋量,增强心脏功能,增加最大吸氧量。但时间和距离应比成人短。

7.依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①体育活动项目要注意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②不宜作过分精密、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多安排以游戏和模仿性质为主的各种基本技能的活动,在进行耐力练习时,应考虑要经常变换肌肉的活动方式。③教学中既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④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特点,女生的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8.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依据):(1)学生的需要: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从内容维度上看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从时间维度上看学生当前的需要也包括学生长久的需要;从学习性质来看,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生天赋的自发需要,也包括学生后天的体育过程中形成的自觉需要。(2)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所谓体育学科的功能是指体育与人的个体、社会相互作用过程,表现出来的相对特殊社会作用与效能。体育学科具有以下功能:增强学生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

9.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为:(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0.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及其突出特点:主要目标: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突出特点:基础性和强制性。

11.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1)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

12.体育实践课的学科特点(1)反映“技艺性”特点——身体练习;(2)反映“情意性”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4)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

13.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即知识技能、身体发展、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4大功能)

14.手段论体育价值观与目的论价值观的比较分析:(1)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强调,运动的目的在于运动的过程之外。其特点是认为体育运动手段和社会需要高于个体的满足与发展,强调了现实体育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外延功能。(2)目的论价值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于运动自身及运动着的人本身,即把目标定位于运动本身和运动主体的人的自身,它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和实现自身的发展。其特点是始终把人的满足和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最高的价值定位,同时它不否定手段的重要性意义,并认为只有个体得以充分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才更有利地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3)综观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手段论价值观和目的论价值观两种不同的体育观影响了不同时期体育课程的目的、内容、实施和评价。(4)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手段论体育观逐渐向目的论体育观转化是世界体育价值观发展的一个

共同的趋势。

15.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包括:(1)生物学基础:人体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2)心理学基础: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特定作用。(3)教育学基础:体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教育改革对体育课程的的导向。(4)社会学基础:体育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保存、传递和重建体育文化。(5)哲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增加了人文关怀,科学承认的是事实,人文成人的是价值,人文所做的是价值判断。

16.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1)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轻视教学结果。(2)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贴近班级学生喜爱练习的氛围。(3)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体现人文气。(4)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7.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18.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2)根据体育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5)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19.体育课程实施主要参与者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是学生、体育教师、体育科研员、校长、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努力合作的事。(1)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以高度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学生参与并考虑体育是什么和怎样来实践,这本身就是他们真正体验实际课程的一部分。(2)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是提高体育课程水平工作的中心任务,体育教师要参与体育课程变革活动。体育教师要不断利用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机会去发展关于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和知识的不同看法,在理智上扩展自己,干预挑战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范围。(3)体育教研员:是体育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督者。体育科研员提供方向和指导并确保体育教师具备实现体育课程变革的技能,根据具体情况和参与者来改变策略。他们需要为新体育课程安排更多的会议和在职培训。(4)校长:在推进体育课程实施中具有主要作用,校长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障,在学校体育环境、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等精神与物质的保障。(5)家长和社区成员:结合社会各团体的不同观点使体育课程实施顺利进行。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来自学校外部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了解体育课程进而支持体育课程改革。20.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特性:(1)现实性,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性;(2)适应性,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过程;(3)创造性,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体育教师是自己课堂里的体育课程决策者、设计者、开发者。21.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问题:(1)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发展。(2)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3)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系统。22.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效果。

23.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理念: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学会与课程目标和自己过去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可观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2)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4)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4.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包括课程内容资源:竞

技运动项目的改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场地设施资源:现有器材设备的改造、自然地理资源的利用。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体育工作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利用体育特长生、班干部,让他们帮助指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其他人力资源如有体育特长的家长、社区指导员、关心学校体育活动的社团、企业和俱乐部。

25.如何开发与利用体育信息资源?体育教学中,对于技能(如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搜索有关知识,并组织观看背越式跳高动作课件,让他们在欣赏和思索中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方法。另外,在篮球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上篮球规则和欣赏课。在奥运会期间,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里观看并收集有关体育竞赛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欣赏和激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运动员身上学习他们为国争光的情怀,敢于向自己挑战,向困难决不屈服的斗志。

26.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及特点:意义:1)增强学生的体质 2)发现和培养人才 3)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4)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规律化,5)巩固体育课的效果。特点:1)规定和自觉相结合2)锻炼的内容的多样化和生活看见的广阔性3)群众性和灵活性 4)普及性和提高紧密结合 5)补偿性与独立性。27.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评价:身体训练水平的评价、技战术水平的评价、运动成绩的评价、运动员输送率的评价。

28.论述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三者的关系?答:⑴相同之处: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在活动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⑵不同之处:①主要目标或任务不同:体育课教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课外体育锻炼:侧重复习、巩固、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课外运动训练:侧重提高少数有竞技运动潜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②要求不同:体育课:必修课,具有强制性。课外体育锻炼:多数情况下是自由、自愿,不具有强制性。课外运动训练:只对有条件且经过选拔的少数学生实施。③内容不同:体育课:受体育教学大纲的限制。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样,一般不受限制。课外运动训练:与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身体和技战术训练。④组织形式不同: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外体育锻炼:灵活多样,一般不作形式上的要求。课外运动训练:按训练计划,以队、组或个人的形式。⑤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体育课:负荷较为适中。课外运动训练:负荷适中,较明显的个人和项目特点。课外运动训练:较大的负荷,较明显的个人和专项特征。⑥效果评价不同:体育课:方法和标准不因人而变,具有统一性。课外体育锻炼:方法和标准灵活多样。课外运动训练:根据专项技术和相应竞赛规则进行评价。⑶三者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29.试论述课余体育锻炼不同于体育课的特点:可从体育课的规定性、同一性、时间场所的局限性展开论述课余体育锻炼各个特点的优越性,及其对增强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发展个性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30.试论述课余体育锻炼与《全民健身》的关系:学生参加课余锻炼活动,既是《全面健身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可使学生巩固体育课堂所学,进一步选择自己喜好的运动项目,逐渐形成特长,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各自的才能,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走向社会后,既是《全面健身计划》的积极参加者,又是开展群众体育的骨干和指导者等方面加以论述。

31.试述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从有利于吸引和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促进改革学校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从竞赛的形式、项目、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见。

32.重复训练与间歇训练的主要不同点:(1)重复训练法间歇时间充分,间歇训练法间歇时间不长,并有严格规定(2)重复训练法要求在机体达到基本恢复,心率恢复到110次/分以下时进行下一次练习(3)重复训练法强度大,约达90-100%,间歇训练负荷强度可根据训练任务,在30-80%之间调整。

33.采用竞赛训练法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时要目的明确;要加强比赛训练的组织工作;及时对运动员进行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教育。

34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意义有:能吸引和激发师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积极性;有利于检查、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总结和交流经验;有利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广泛开展的有力杠杆迷失普及与提高的有利因素。

35.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运动竞赛的名称;竞赛的目的的任务;竞赛的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及各个单位运动员人数、分组办法;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竞赛办法--确定名次的方法、计分方法及竞赛规则;报名办法:各个项目按规定的参加人数,运动会的报名资格,报名及报道任期;奖励办法,奖励名额及奖励方式;特别规定及注意事项,运动服、各单位队旗、号码顺序和尺寸,运动员资格审定及处理规定等。

36.体育教师特殊专业能力?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体育教师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能吃苦耐劳,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很大。体育教师要情绪稳定,能时刻感染学生。

37体育教师作用:是体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创作者;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精心培育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忠诚体现者;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锻炼身体习惯的启蒙者和倡导者

38体育教师职业特性: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工作的示范性和创造性;工作的艺术性和感染性;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集体性。

39.体育教师职责: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做好教学、训练的后勤工作;加强体育宣传、培养体育骨干。

40.体育教师的全面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训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社交活动能力等

41.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提高的方式有:(1)在职自学(2)开展教研活动(3)学术研究活动(4)短期培训(5)函授 42.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有:教学设计技能;课堂组织和运用口令的能力;语言表达和动作示范的能力;课外体育组织能力;组织竞赛与裁判能力;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

43.简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1)性格: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及良好的心理学品质,热爱本职工作、谦虚好学,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是体育教师不可缺少的。2)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底蕴以及良好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应在具备体育专业知识通识的基础上,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与专项知识并做到与时俱进,保证自己知识结构的完整并符合时代的要求。3)专业能力: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包括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体育教师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能吃苦耐劳,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很大;体育教师要情绪稳定,能时刻感染学生。上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各项条件,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根本;全面的业务能力是前提;广博的知识是理论基础;充沛的精力、健壮的体魄是物质基础。44.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1)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2)有教育价值。(3)目标描述要准确。(4)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5)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6)合理的目标分类。(7)及时调整。

45.试述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及目标之间相互关系: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中,应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为主要任务,这是由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是完成体育教学其他任务的基础。只有以传授知识技能为基础,以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知识为指导,才能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 探索、自我联系与发现,在大量的身体练习中去加深对知识、原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不断培养其独立自我锻炼的能力、自我设计与评价的能力、自主学习与调控的能力、组织比赛与裁判的能力、相互保护与帮助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练习、独立串联、运用、编排与创新的能力等。通过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今后乃至终生在各种生活工作条件下去自觉坚持身体锻炼,实现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反过来,通过培养体育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体育,促进进一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因为要掌握技术、技能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因此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技能活动能力都是较好的刺激和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身体有较好的作用。当学生的体质因此而增强后,再

学习新的、难度大的知识技术,就会减低学习新技术、技能的难度,有利于知识技术的任务完成。另外,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娱乐性、教育性、美育性的特点,及教学环境的开发度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里过程与个性品质、思想品德与作风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品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术的效果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总之,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在教学中全面加以贯彻。应该从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入手,把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能力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时,可有所侧重。

46.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47.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48.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体育教学目标:即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所要得到的效果。(2)体育教学内容:即教什么或学什么的具体内容。其既包括了教师教的内容,也包括了学生学的内容。(3)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绝对不可缺乏的因素,必须依靠体育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体育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如较全面的运动技能水平、良好的组织能力等。(4)学生:体育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而组织的,没有学生就没有组织教学活动的必要和可能,因而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A.认知前提: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之前已有的经验储备,如运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水平的基础等。B.学习能力:对知识信息的理解能力。C.情感特性:学生对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和情感类型。(5)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其广义,包括体育教师在课内和课外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6)体育教学环境: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7)体育教学反馈

49.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50.常用体育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有: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A.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如何运用讲解法:第一,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第二,讲解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教育性;第三,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第四,讲解要有启发性;第五,注意讲解的时机和形式。B.口令与指示。(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有:示范法、演示法、采用多媒体技术、保护与帮助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

每一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内容和任务,然后再转到下一个作业点去,作完一轮可再重复下轮练习,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方法。循环练习法的主要作用:有利于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如何运用循环练习法:第一,科学设计循环练习的方案; 第二,各练习站的练习内容和手段不宜太难;第三,注意运动负荷的控制。(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有: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有: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学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比赛法。

51.简述体育教学中运用示范法的基本要求: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现。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一种方法。要求: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选择示范位置和方向时应注意:A.示范应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情况、安全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方位进行;B.应避免让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示范。D.示范要与讲解结合

52.简述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的基本要求:讲解是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方法、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讲解形式有:直陈法、分解法、概要法、侧重法、对比法、提问法、联系法。讲解的要求: 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性;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53.完整法教学的优缺点?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的、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致于破坏动作结构和出现动作节现象其缺点是:不易于较快的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54.分解法教学的优缺点?分解法是指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或段落,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动作教学方法。其形式:单纯分解法、递进分解法、顺进分解法和逆进分解法。优点 :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较快的掌握动作。缺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55.准备部分的教学内容?课堂常规:整队、教师动员、检查服装、处理见习生、游戏、队列队形练习等;一般性准备活动: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体操、武术操、各种游戏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而安排,如模仿体操、专门游戏等等。

56.体育教学有哪些特点:(1)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体力和智力活动的相结合性(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4)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5)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6)体育教学过程具有社会交往性(7)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具有复杂性。

57.评价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具体内容:运动练习的强度、持续时间、练习密度和数量是构成运动负荷的基本因素。每次课的平均心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课中练习前后心率变化范围大小以及休息间歇是否合理;课后学生心率恢复如何课后反馈如何。

运动生理学

1.简述糖的补充与糖的储备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1)研究表明,短时间运动不需要补糖,而长于1小时的运动可适量补充糖。因为短时间运动时体内血糖仍保持比较高水平,而长时间运动,由于肌糖原大量消耗,可能出现血糖下降,此时补糖是有意义的,通过补糖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取,从而及时补充运动时糖的大量消耗。主要的补糖方式有:基础膳食中补糖(赛前4天,与合理训练相结合效果更加)、运动前补糖(赛前20分钟,液态糖为宜)、运动中补糖(最好为低渗含糖饮料)、运动后补糖(运动后即刻至6小时内)。运动中补糖主要是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运动中糖的氧化能力。(2)正常情况下,肌糖原储量较为稳定,一次性大量摄入糖并不能有效地增加肌糖原的储备,只有高糖膳食和耐力运动结合起来,才能使肌糖原储备适度增加。肝糖原的储备在运动中对维持血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合理膳食与适宜训练相结合,亦可增加肝糖原的储备。肝糖原必须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再供给活动的肌肉持续的能量供给。增加肝糖原和肌糖源储备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简述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①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能量统一体理论提示,不同的运动项目其主要的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在

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时,应着重发展在该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供能系统。②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当确定应着重发展的供能系统之后,可根据能量统一体理论选择相适应的和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3.依据影响运动时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析不同性质运动的能量供应。运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主要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而两者又呈反比关系。运动强度大,维持时间必然短;相反要维持长时间运动,运动强度一定要小。①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它包括爆发式非周期性和连续式周期性最大强度运动。最大强度的运动必须启动能量输出功率最快的磷酸原系统。由于该系统供能具有快速可动用性特点,因此,首先动用CP供能。当CP供能接近极限时,如运动还须持续下去,必然启动能量输出功率次之的乳酸能系统,表现为运动强度略有下降,直至运动结束。这样的供能运动一般只能维持2分钟左右,以无氧供能为基础。②长时间中小强度运动,该运动由于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相对要小,它适应最大有氧工作能力的范围。如马拉松等,必然以有氧供能为主。由于脂肪氧化时,动员慢、耗氧大、输出功率小等特点,故运动的前期必须启动糖氧化供能,后期随着糖的消耗程度增加而逐渐过渡到以脂肪氧化供能为主。但运动时的加速和最后的冲刺阶段,仍动用糖的无氧供能方式来提供能量。③递增强度的力竭性运动,运动开始阶段,由于运动强度小,能耗速率低,有氧系统能量输出能满足其需要,故启动有氧氧化系统(主要是糖的氧化分解)。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当有氧供能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时,仍不能满足因强度增大而对ATP的消耗时,必须动用输出功率更大的无氧供能系统。因磷酸原系统维持时间很短,所以此时主要是乳酸能系统供能,直至力竭。④强度变换的持续性运动,这种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特征,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的混合性一类运动(如各种球类、技击对抗类项目等)。其特点是:以CP供能快速完成技战术的配合,间歇时靠有氧能力及时恢复的持续性运动,运动中乳酸能参与的比例相对较小。如果血乳酸含量过高,说明CP供能和有氧快速恢复能力下降,运动中乳酸能参与的比例过大。这是导致此类运动过早疲劳、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4.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

5.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肌电图:用适当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变化引导、记录得到的图形(1)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和肌肉的传导速度可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是体育科研常用的电生理指标。(2)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肌肉疲劳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可用肌电的肌电幅质和频谱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3)利用肌电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收缩时,其肌电积分值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张力越大肌电积分值越大

(4)进行技术动作分析运动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运动中的肌电记录下来。然后据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值,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其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6.肌肉的工作形式:A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负荷移动方向和肌肉用力方向一直,肌肉做正功)。等张收缩(非等动收缩);是肌肉在恒定负荷下做缩短说所时,其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一种收缩;(非等动收缩发展力量只有关节力量最弱点得到最大锻炼。)等动收缩:是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同等强度的收缩;(随着关节角度的张力强弱,改变负荷的大小;等动收缩发展力量使肌肉在关节整个运动范围都得到最大锻炼。)B拉长收缩(离心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肌肉张力方向和阻力相反,肌肉做负功)。其起制动、减速、克服重力等作用。C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肌肉没有做功但仍消耗能量,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姿势等作用。

7.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研究表明,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改造的。即专门性的训练可使慢肌纤维变、为快肌纤维或反之,即:慢肌纤维→快C纤维→快肌纤维。运动训练对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影响:训练可使骨骼肌组织壮大,肌肉功能得以改善。此与肌纤维增粗、肌原纤维增多,即肥大和肌纤维数量增加(增生)。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耐力训练明显地使肌纤维中的线立体的数量和体积增大,容积密度增加,从而使线立体蛋白增

加,使线立体中琥珀脱氢酶、细胞色素C等酶的活性增加,提高了有氧氧化能力。训练对无有氧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乳酸脱氢酶活性;研究认为骨骼肌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改变肌纤维类型。

8.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训练(1)血红蛋白中的亚铁在氧分压高时(肺内)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低时(组织内)分离;也与二氧化碳分离和结合,不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吐故纳新。由于Hb相对稳定,能敏感反映身体机能状态,训练中常用其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2)Hb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值,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Hb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和压积增多,粘滞性增加,血流阻力加大和心脏负担加重,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一系列不适应和紊乱,因此应保持Hb在最适度。(3)Hb存在个体差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评定运动员的Hb含量。

9.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怎样做才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加速疲劳的消除?(1)单位时间内静脉回流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心脏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2)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大部分流向运动的肌肉,为了加速疲劳的消除,就应促使肌肉中大量的静脉血液快速流回心脏,进行肺循环,从而使静脉血动脉化,清除其中致疲劳的代谢废物。(3)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应先慢跑或走一段时间,同时注意加深呼吸,等到机体平缓一些后,可以降低体位或平躺,若是以下肢为主的运动,还可以躺着举起双腿,并抖动。慢跑或走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骨骼肌的肌肉泵的作用,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深呼吸是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压,增加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压力梯度,促进静脉血回流;而降低体位或平躺则是克服静脉回流时重力的阻碍作用,使血液回流更容易,举腿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回流。10.有训练人和一般人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不同。(1)安静状态下和从事最大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变化区别是安静时两者的每分输出量相等,但运动员的心率低,故每搏输出量大最大运动时,两者心率都可达到一样高度,但运动员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提高的幅度远大于无训练者,运动员心脏对训练的良好适应(2)经过训练心肌细微结构会发生改变,ATP酶活性增高,肌浆网对钙离子的储存、释放、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加快;冠脉供血良好,心肌收缩力增加(3)运动不仅使心脏形态与机能产生好的适应,也可使调节机能改善。有训练者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11.运动时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1)呼吸型式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型式称腹式呼吸;以肋间肌运动为主的呼吸型式称胸式呼吸。(2)呼吸的形式、时项、节奏应与动作技术变换相适应,随技术动作进行自如的调整,这既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配合完成高难动作也可推迟疲劳产生。在运动过程中呼气与吸气要与运动动作相配合,呼吸节奏也要与技术动作互相配合,周期性运动采用有节奏的、混合性呼吸,使运动更加轻松协调,有利于创造好的运动成绩。进行体育运动时在完成胸廓需固定而便于发力的动作(如支撑悬垂、倒立)时,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完成腹肌需紧张的动作(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时,应以胸式呼吸为主。

12.何谓心力储备?包括哪几部分?运动对其有何影响? 答:(1)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能力,称心力储备或心泵功能。(2)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3)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安静心率,而心率储备是通过增加心率而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能力,运动训练并不能提高最大心率。尤其是耐力训练降低人体安静心率从而提高心率储备。通常舒张期储备最少,运动时机体主要通过动员心率储备和收缩期储备而使心输出量大幅增加,正因为如此,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加心率储备和收缩期储备,最终提高心力储备,提高心脏泵血功能。13.什么是运动性蛋白尿?尿蛋白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1)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2)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微量的蛋白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被视为尿蛋白阴性;尿蛋白阳性率及尿蛋白量与运动强度、运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运动生理学界常采用这一指标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监控。①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大时,运动员易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而且尿蛋白量随之增加。②观察运动机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机体适应能力差,则尿蛋白阳性率增高,而且尿蛋白量也增加。③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运动量时,尿蛋白量相对稳定。(3)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量减少。运动后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不宜在不同人之间用尿蛋白指标来比较其负荷量、训练水平和机能状况;而对同一个体来说,尿蛋白却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

14.发展肌肉力量应遵循哪些原则?(1)超负荷原则: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

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超负荷力量训练能够不断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从而使其产生相应的生理学适应,导致肌肉力量增加,而采用低于平时负荷则不能有效的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加。力量训练的超负荷训练是一个持续而渐进过程,应保持持续训练、负荷的递增应该循序渐进,负荷递增过快或者过大,容易导致过度训练和肌肉损伤,反而不利于肌肉力量的增加。(2)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不一致,对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发展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应包括直接用来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全部肌群,并尽可能使肌肉活动的类型、能量代谢类型、肌肉收缩速度、力量练习的动作结构以及时间-动作关系与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一致。例如100米运动员的腿部后蹬力量是在某一关节角度的瞬时爆发力,所以在力量训练过程中需要在膝关节120度时进行力量训练,且在训练过程中尽可能缩短肌肉发力时间,才能较好地符合专项运动的需要,达到较好的力量训练效果。(3)安排练习原则:力量训练是由多种力量练习组成的,而练习的顺序可以直接影响训练效果。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力量训练的强度、运动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要求。在年度周期计划中,力量性运动项目准备期的力量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低,以刺激肌肉体积增加;而随后的力量训练期和比赛期力量训练量减小,训练强度增大,提高肌肉力量或者爆发力。

15.试述力量训练的方法。等长练习: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等长练习。应用此训练方法时,可以使肌肉在原来静止长度上做紧张用力,也可以在缩短一定程度上时做紧张用力。等长练习的优点是肌肉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重量较大,因此是发展最大肌肉力量的常用方法。等张(向心)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叫向心等张力练习,负重蹲起、负重提踵、卧推、挺举等均属于此类。向心等张力量训练法的优点是肌肉运动形式与多数比赛项目运动特点相一致;在增长力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协调性。缺点是力量练习中肌肉张力变化具有“关节角度效应”。离心练习: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离心练习,属于动态力量的训练方法,肌肉在负重条件下被拉长的动作均属于此类。研究发现,肌肉在进行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30%左右,因此该力量训练方法能够对肌肉造成更大的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发展肌肉横断面积和肌肉力量。离心力量训练法的不足之处是训练后引起肌肉疼痛的程度较其他方法明显,原因可能是离心收缩容易引起肌肉结缔组织损伤所致。等速练习:等速练习又叫等动练习,它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训练器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进行等速力量训练时,等速力量训练器所产生的阻力是和用力的大小相适应的,只要练习者尽最大的力量运动,肢体的运动速度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是恒定的,而在此活动范围内的各个角度上,只要练习者尽全力运动,产生的肌肉张力最大。因此,等速力量训练法事实上是一种可以使肌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满负荷”工作的力量训练方法。研究认为,等速力量训练法是发展动态肌肉力量较好的训练方法之一。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超等长练习。运动训练中常用的多级跳和“跳深”等练习都属于此类方法。目前,超等长练习主要用于爆发力的训练,其生理依据是肌肉在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时,可借助肌肉牵张反射机制和肌肉弹性回缩产生更大的力量。研究还发现,在超等长练习之前先进行短暂的大强度负重刺激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动员运动单位参与随后运动,从而强化超等长训练的效果,这种练习方法称为复合超等长力量训练。

16.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氧供充足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有氧工作的重要因素。而运动中氧的供应受多种因素制约。(1)心肺功能 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的活动吸进肺,并通过物理弥散作用与肺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交换。因此,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优秀的耐力专项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影响下,使心脏的形态与机能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内腔扩张,心容积增大,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其表明心脏的泵血机能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以适应长时间持续运动的需要。(2)骨骼肌特点 当毛细血管血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中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有氧耐力的好坏不仅与心肺功能或氧运输系统有关,而且与氧的利用能力有关。心输出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的中枢机制,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其本身的特点是决定VO2max的外周机制。(3)神经调节能力:长期进行耐力训练,能够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能够改善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 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其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 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在长时间耐力练习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从而节省糖原的利用。

17.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及要素(1)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高原训练法(2)训练要素(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发展有氧耐力进行的持续性练习中运动强度非常重要。强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动员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潜力,有效发展有氧耐力;强度过大,持续时间必然缩短,供能系统向无氧代谢途径转变。一般以超过本人VO2max50%强度运动是有氧能力显著提高,个体乳酸阈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有效办法。运动持续时间对训练效果会产生明显影响,一般认为,耐力训练产生的效果最低限度时间为5分。持续时间取决于强度,强度低,持续时间长。

18.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无氧耐力、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1)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代谢时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能力,又叫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无氧训练。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靠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2)肌肉内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与无氧耐力:肌肉内无氧酵解能力取决于肌糖元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3)缓冲乳酸能力与无氧耐力:肌肉无氧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将影响血液的PH值,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变化不大,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与碳酸酐酶的活性。经常的无氧耐力训练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4)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19.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1)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无氧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发展无氧耐力的间歇训练中应注意练习强度、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的组合与匹配,以运动中能产生高浓度乳酸为依据。因此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较短,练习时间一般长于30秒,1-2分为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动用糖酵解供能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无氧耐力。(2)缺氧训练: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方法:即可在高原环境中进行,也可在平原特定条件下模拟高原训练,同样可以获得一定训练效果(利用低压舱或减压舱)

20.为什么说乳酸阈比最大吸氧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1)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最大吸氧量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乳酸阈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通常血液乳酸浓度4 mM/L,大约为最大吸氧量的60-80%。由于个体的差异比较大,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激剧上升的开始起点并不都是4 mM/L,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4-7.5mM/L之间。因此,此时的拐点也称为“个体乳酸阈”。(3)最大吸氧量反映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最大的氧量,而乳酸阈则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激剧堆积时的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利用率%(%VO2max)。其值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反之,有氧工作能力愈低。(4)由于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难以提高,而提高乳酸阈的水平可以改善肌肉的有氧能力,而在乳酸阈强度下训练,肌肉的有氧能力的提高不受最大吸氧量的限制。可能会出现优秀耐力运动员多年训练后,最大吸氧量没有增加,而乳酸阈却明显提高。所以,乳酸阈比最大吸氧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21.分析“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形成原因(1)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运动员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变化,这种状态称“极点”;“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稍减慢运动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这些不适感觉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2)“极点”是某些运动项目正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中,它产生的原因与进入工作状态原因相似,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与肌肉活动对它的需要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的PH值向酸性变化,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急剧增强。这些功能的失调又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出现了“极点”。(3)“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渐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消除;同时运动速度的下降又减少了乳酸的产生,这样机体的内环境逐步稳

定,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呼吸”。

22.何谓“极点”?影响因素有哪些?产生原因?(1)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运动员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变化,这种状态称“极点”(2)极点反应的强弱和第二次呼吸出现得早晚,与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赛前的机能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如中长跑极点的反应较明显;训练水平较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越迟。(3)极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运动开始时每分吸氧量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肌肉活动对氧的需求,造成体内缺氧或氧供不足。乳酸堆积,血液PH值向酸性方向偏移,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急剧增强,这些功能的失调又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出现了“极点”。

23.简述机能评定的常用的生理学指标。主要分别在运动、循环、呼吸、中枢等系统(1)运动系统:肌肉力量、肌电图、关节伸展度、骨骼特征肌肉力量“肌力评定有最大肌力、爆发肌力、肌肉耐力 有等长力量、等张力量和等动力量三种形式 肌电图:利用肌电图进行振幅、频域和时域分析,从而对肌肉兴奋程度、机能状态进行评定关节伸展度:测定受试者相关关节活动幅度,评价柔韧性骨骼特征:骨密度随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增加(2)循环系统:系统指标有心脏形态,结构和心血管功能指标。主要表现在为运动使安静时心率缓慢和心脏功能性增大。力量性运动员表现为心肌的肥厚、而耐力性运动员为心脏容积的增大。(3)呼吸系统和能量代谢指标:通过肺活量仪,气体分析仪测得肺活量、时间活量,肺通气量,最大肺通气量,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呼吸肌耐力。(4)神经感觉系统机能指标:灵活性、反应时、稳定性。

24.准备活动的目的或生理意义(1)准备活动是人为的利用肌肉活动来引起各器官系统发生条件反射性和非条件反射性活动的变化。(2)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互相协调性加强,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3)准备活动还能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从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预防运动损伤。增强皮肤的血液流和降低泌汗阈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身体过热。使运动员正式参加比赛或训练时取得好的运动成绩。(4)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主要因素,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应以体温上升为主要标志。

25.疲劳易产生的部位与判断的生理指标(1)最易产生的部位:大脑、突触、神经肌肉接点(2)判断疲劳的生理指标:肌力测试、神经系统功能测定、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感觉器官功能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生物电测定心电图、肌电图等。

26.实践中如何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实践中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指标有:(1)血乳酸:运动时最大乳酸值下降,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2)血尿素:在一次训练课后的次日晨,血尿素超过8.0mmol/L,表明运动量过大,机体有潜在疲劳;(3)血氨: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血氨变化相对较低,运动性高血氨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4)尿蛋白:在大运动量训练期,如果晨尿中出现蛋白,可能是疲劳或过渡训练的表现;(5)尿胆原:安静状态下高于2mg%,且连续2-3d,是疲劳的表现,应调整运动负荷;(6)HR: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是疲劳的征象之一;(7)Hb:大负荷训练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或低于正常值是疲劳的征象之一;(8)血睾酮(T):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睾酮水平下降;(9)皮质醇(C):当运动后血皮质醇仍高于安静水平,就会导致机体分解代谢过于旺盛,较高的血皮质醇水平会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使运动员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10)血睾酮/皮质醇比值(T/C):如果血清T/C比值出现大幅度降低,则有可能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有潜在疲劳,不利于恢复。

27.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如何实践恢复过程?(1)运动中恢复: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根据恢复过程的阶段性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合理运用积极性休息,避免过早出现疲劳。(2)运动后恢复: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充分利用物理、营养和心理手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防止疲劳积累。(3)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

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积极掌握超量恢复的个性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超量恢复的生理优势,以获得较高的运动能力。28.结合运动实践阐述疲劳特点:运动性疲劳是一个极复杂的机体功能变化过程。由于运动的负荷和性质不同,疲劳特点亦不同。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如短跑、跳跃等的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如长跑、长泳、公路自行车等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如球类等,其技术动作的不断变化是加深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由于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极易产生疲劳。在静止用力练习时,如竞技体操,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憋气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29.试述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及其实践意义。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速度不同。(1)磷酸原恢复很快。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原在20-30s内合成一半,2-3min内可完全恢复。磷酸原的恢复主要靠有氧氧化供能(乳酸能系统也可参与)。根据这一规律,在进行短距离重复跑时,间歇时间应控制在2-3min左右,不可过短或过长。同时,每次跑后可多做些深呼吸,以取得更多的氧量。(2)肌糖原恢复速度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另一个是膳食。在长时间中小强度运动后,食用高糖膳食比食用高脂高蛋白膳食恢复速度快,因此,应多食用高糖膳食。在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后,无论食用高糖膳食或普通膳食,其肌糖原的恢复速度相同。

30.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动作技能相互间的良好影响促进教学和训练?运动技能之间的影响,各种运动技能在很多基本环节或附属细节方面有着相近或相同的动作,在实践中彼此会产生相互影响,这些影响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可能有良好的作用,也可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影响,而尽力消除不良影响,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1)良好影响: 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互良好影响,表现为原有的运动技能可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或同时学习几种运动技能可以彼此促进,或新的运动技能形成后有助于原有的运动技能巩固和完善。如在武术学习中,掌握了里合腿的动作,就有利于旋风腿的动作学习,这是由于动作之间的基本环节有相同之处。在学习与原有动作结构相似的动作时,大脑皮质内原已形成的运动条件反射中的基本环节,即可作为新的运动动力定型的基础,只需补充某些附属的环节就可形成新的运动动力定型。2)不良影响:运动技能之间的不良影响是指原有的运动技能妨碍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新形成的运动技能破坏原有的运动技能,当同时形成几种运动技能时相互妨碍。例如,新学蛙泳时,原来所掌握的自由泳双腿打水技术就会妨碍新动作蛙泳蹬水技术的掌握,这是由于两种不同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所致,如果有些附属环节相同,而主要环节不同,往往是那些比较容易或已经巩固的动力定型,干扰新的、较复杂的、较不巩固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复杂的。一般来说,为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把基本相同的动作编成一组进行教学,在选用诱导性练习时,诱导练习动作的基本部分要与正式动作接近或相一致,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作用。在教学安排中也应考虑不同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确定合理的教学顺序。如先学前滚翻,后学鱼跃前滚翻等。

31.高原应激对心肺功能影响(1)高原低氧环境会给正常氧运输带来不利影响。海拔高度升高最大摄氧量逐减,使有氧工作能力下降(2)高原时氧分压下降,引起肺通气过度,又会造成过度换气,易发生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因此,高原缺氧时,同时存在通气加快和减慢对抗的两种调节机制,而肺通气的增加是主要的,可以提高肺泡氧分压,利于氧运输(3)高原时由于肺内血氧不足,靠加大循环来代偿。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出量没增加。每分输出量的增加靠心率的加快,可以补偿运输氧能力下降 32.高原训练对人体产生生理作用(1)肺部及酸碱平衡:肺通气量增加,肾脏排出碳酸氢盐减少(2)心血管: 高原适应后,随着携带氧气能力和对氧的亲和能力提高,最大心率和心输出量均有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主要因为每搏出量降低,但心率减慢也有作用。(3)血液成分局部: 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糖酵解酶活性降低,氧化酶活高耐力提高,运动后血乳酸浓度下降。长期受高原应激,瘦体重和脂肪明显下降,在骨骼肌质量下降同时存在肌纤维变小的现象,这是对高原环境的有利适应,它可缩短氧气从毛细血管扩散到线粒体的距离(4)免疫功能与激素分泌较低的高原训练使耐力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力提高,高原训练会使运动员血清睾酮降低,皮质醇升高。

33.如何根据机能评定结果监控运动量(1)生理指标检查: A 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引起的变化,即使大运动量也必须在2-3天内恢复。适宜运动量晨脉变化每分不超过3-4次;血压变化范围在10毫米水银柱内;体重减少不多于0.5公斤。血压明显持续上升或肺活量、体重明显持续下降,说明运动量偏大,有疲劳积累的

征兆B 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变化评定运动量,用反应深度和建立分化抑制的准确程度来评定皮质机能的恢复情况。如反应速度不变或加快,分化能力不变或提高视觉基强度不变或下降,说明皮质机能恢复良好,反之说明运动量偏大,恢复不好,疲劳未消除C 有些项目,身体局部负担过大,但整体反应不明显,可用肌电图研究肌肉活动潜伏期。未消除疲劳的肌肉,收缩和放松潜伏期均延长,后者突出(2)运动员自我感觉及教育学观察

34.计算运动时的能耗量有何意义(1)运动的剧烈程度(即运动强度)与能耗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能耗量作为参数来划分运动强度。(2)测定运动时能耗量还可以了解人体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单位时间能耗量越少,所完成的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效率是人体运动时的能量利用率,也称“运动的经济性”,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工作性质(动力性、静力性)、动作或技术熟练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3)运动后能量消耗的测定结果通过与基础代谢率的比对,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恢复与否的一项参考指标。(4)计算运动时的能耗量,依据能量平衡定律进行人体的身体成份控制,已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35.应激反应与应急反应的关系:(1)应激反应与应急反应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对包括进行剧烈运动在内的紧急状况的适应能力。(2)交感-肾上腺系统和糖皮质激素对剧烈运动时的人体功能能力的动员和体内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3)二者刺激相同,反应的途径不同,应激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应急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

36.简要说明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7试述体育运动对血管功能的影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进人体心血系统的形态,机能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心血管系统的良好适应如下:①出现窦性心动徐缓:长期进行耐力性训练可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减弱,从而表现为安静时心率减慢,可降至36—40 次/分。②每搏输出量增多:经长期训练,有训练者可出现安静状态下心率慢而每搏输出量较无训练者为多,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有训练者心力贮备潜力大,每搏输出量可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③运动性心脏肥大:长期从事静力性或力量运动的运动员,可由于超负荷刺激使心肌内核糖核酸含量增加,从而使心肌纤维内蛋白质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心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心肌粗壮,同时肌肉作长时间强烈收缩,压迫血管,使后负荷增加,产生以心肌增厚为主的心脏适应性增大;从事耐力性运动者则由于运动持续时间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多,心室容积增大,增加心脏前负荷而肌纤维被拉长,从而出现以左心室腔增大的适应性变化。

38.测定脉搏和血压的意义(1)脉搏: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而产生的规律性搏动,正常情况下与心率一致,实践中可用测量脉搏代替心率测定,意义:a 安静时一般人和运动员心脏机能差异不明显。通过定量或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变化和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给于恰当判断 b 心率测定还可检查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其训练水平有意义c 运动中的心率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映,生理学中常用其来表示运动强度。(2)血压:也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运动实践中广泛应用,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a 清晨卧床时与一般安静时血压较稳定,通过测量可以对训练程度和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训练水平提高后安静时血压略有降低。如果高于同龄组15-20%,持续一段时间不复原,也无别的升高诱因,可能是运动负荷过大所致。高于20%左右且持续两天则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b 判断心血管机能,根据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及心率升降幅度及恢复状况c 运动时,根据其变化判断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运动后合理反映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当下降。一般,收缩压随强度加大而上升。大强度负荷时收缩压可达190mmHg或更高而舒张压波动不大。

39.运动性尿蛋白成因及影响因素:正常人在运动以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公认产生的原因是因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影响因素如下:(1)运动项目(2)负荷量和负荷强度(3)个体差异(4)机能状况(5)年龄与环境

40.运动性血尿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看的间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成因:(1)可能是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血量减少,出现暂时性肾脏缺血、缺氧和血管壁的营养障碍,而使肾的通透性增高,使原来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红细胞也发生外溢形成运动性血尿。(2)运动时肾脏受挤压、打击,肾脏下垂造成肾静脉压力增高,也能导致红细胞渗出产生血尿。因此运动性血尿可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受运动项目、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环境和身体适应能力等因素影a 跑步、跳跃、拳击,球类运动后血尿发生率较多。b 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加的过快时如冬训、比赛开始阶段,血尿也多。c 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如过度训练也会有大量的血尿产生。d 严寒(冬泳)和高原条件下训练,也容易造成运动血尿 41.力量素质的可训练因素(1)肌纤维的收缩力:训练可使肌原纤维收缩蛋白含量增加,肌原纤维增粗,肌细胞内肌糖原等能源物质大量储备,有关代谢酶活性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提高肌肉收缩力(2)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从而提高肌肉力量。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运动中枢同步兴奋能力和运动中枢间机能协调能力来实现的。(3)肌纤维类型:无论训练能否改变肌纤维类型,能使其产生适应性变化。耐力训练能使肌纤维有氧代谢酶活性、毛细血管网数量与体积、肌红蛋白含量、慢肌纤维面积百分比增加;速度、力量训练能使无氧代谢酶活性、快肌面积百分比增加。42.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1)肌源性因素:肌肉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初长度、关节运动角度。(2)神经源性因素:中枢激活、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3)其它因素:年龄和性别、激素作用、力量训练。

43.做准备活动应注意问题(1)准备活动的强度根据运动员赛前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低安排.(2)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些全身性活动,身体微微发热后再做专门性练习,即与比赛或训练相似的模仿练习。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度、强度、大小及与正式参赛之间的间隔长短,应根据年龄、季节、训练水平而定,年龄小训练水平差或温暖的季节中,准备活动不宜持久,与正式参赛之间间隔2-3分较为适宜。

44.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区别(1)赛前状态是各种条件刺激下自然产生的一种反应,不易受人意志控制(2)准备活动是人为的利用肌肉活动来引起各器官系统发生条件反射性和非条件反射性活动的变化

45.如何理解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运动训练是人为的,有目的地按照计划给机体施加系统化适宜的运动刺激,使机体产生预期的适应性变化。

46.人体进入高原的生理反应(1)最大摄氧量:氧分压—最大摄氧量—运动成绩下降;对运动能力影响,耐力项目影响明显,高强度,短时间和技术为主运动无明显影响(2)肺通气量:(3)心血管反应(4)高原反应症状

47.高原训练应注意事项(1)适宜高度: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2高原训练强度:根据训练水平,比赛的强度和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阶段(3)持续时间: 最少3周,最适宜4-6周(4)高原训练后到平原比赛的最佳时间: 耐力项目下高原后4-5天,中长距离为10-14天,短距离为20-26天

48.少年儿童易产生疲劳的原因(1)儿童大脑皮层神经兴奋性高,抑制性差,活泼好动需氧量大,一旦机体缺氧便引起疲劳(2)新陈代谢旺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能较成人差,能源物质储备少,对缺氧的耐受性和负氧债能力明显较低。一旦机体供氧不足会很快造成工作能力下降导致疲劳

49.赛前状态的人体机能变化:比赛或运动前,人体机能会有一系列变化,表现为:脉搏频率加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汗腺活动加强,血糖升高

50.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1)运动员面临的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越近,赛前机能变化越明显。(2)运动员的情绪、思想、训练水平和比赛等因素。兴奋程度不同,51.赛前状态对人体工作能力影响(1)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使在训练和赛前,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神经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利提高运动成绩(2)如运动员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常表现过度紧张如急躁、食、睡、肌、咽。如过低,则表现运动员对比赛淡漠、全身无力。上述两种变化都会降低运动成绩。

52.试分析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一定年龄特征:(1)身体素质呈自然增长:不同素质增长速度不同,呈波浪式非等比增长;同一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发展也速度也不同。(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按照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特点和基本趋势,男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女子可划分四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停滞下降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3)身体素质增长顺序性:自然增长,男子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增长领先;其次是下肢爆发力;臂肌和静力性耐力较晚。女子7—13岁时与男子一致,13—17岁期间速度、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增长领先,其次是腰腹肌力量;臂静力性力量、耐力最晚,且有停滞下降趋势。男女力量和耐力素质出现高峰的时间要比速度素

质晚。

53.氧离曲线的特征及生理意义,影响因素概念与特征:是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关系或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和氧结合量随氧分压的高低而变化的,呈S形曲线非直线相关.特征与生理意义:S 形上段显示氧分压在60-100mmhb时曲线坡度不大即使氧分压从100mmHb降到80mmHb时,血氧饱和度仅降低了2%,该特点对高原适应及轻度技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保持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在60mmHb以上,血样饱和度仍有90%,不会造成供氧不足,上升段对肺换气有利。下段显示氧分压在60mmHb以下时曲线逐渐变陡,说明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浓度明显下降,氧分压为40-10mmHb时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浓度会大幅度下降,释放更多的氧供组织换气。该特点对保证代谢旺盛的组织需更多的氧有利。因此,曲线下段对人体组织换气大为有利。2影响因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和解离受多种因素影响,会使曲线位置偏移a 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及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增多都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曲线右移,血液释放更多的氧反之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体温降低、PH值升高及产物减少.54.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1)能量耗竭学说(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保护性抑制学说(5)突变理论(6)离子代谢紊乱(7)自由基学说(8)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9)中医理论

55.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1)变化:运动前的呼吸加深加快是大脑皮质对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反应,为运动做准备。运动开始后肺通气量骤升,是由于大脑皮质在发出冲动使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发出冲动到达脑干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的变化规律:运动强度低时,主要是潮气量增加。运动强度增加,主要是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增加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2)调节机制:神经因素-运动前的通气量增加是条件反射性的,运动开始后大脑皮质发出时肌肉收缩的冲动同时,液发出动到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体液因素-主要是PH、PO2、PCO2他们随呼吸呈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和变化率增加,在运动通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运动时体温升高,提高了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56.影响最大吸氧量的生理因素(1)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2)遗传因素(3)年龄、种族性别因素(4)训练的影响。

57.人体生理机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功能特点(1)神经调节:内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特点为作用迅速、调节准确、范围局限、时间短暂;(2)体液调节:机体细胞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3)自身调节:人体自身的适应性反应,特点为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性大。

第二篇:运动生理[定稿]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

脂肪:是细胞能量的主要存储形式,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组成,又称三脂肪酸甘油

或甘油三酯。

ATP化学名称是三膦酸腺苷,由三个膦酸分子和一个腺苷组成。

肌肉的特性包括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它们是肌肉活动的基础。

肌肉的物理特性指它的伸展性、弹性和黏滞性。

肌管系统: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性囊管状结构。

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可分为: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

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受体:是指那些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核中对待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发生特异性

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受体特征:1.饱和性2.特异性3.可逆性。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和营养作用2.分离和绝缘作用3.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4.营造神

经元活动的微环境5.辅助神经元迁移6.脑损伤修复作用7.免疫功能。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客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肌肉力量分为:最大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

肌肉耐力:以一定负荷或速度,能重复的次数或所能坚持时间的工作能力。

有氧耐力: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1.氧运输系统的功能2.骨骼肌的特征3.神经调节能力4.能量供应特点 持续训练分为:变速持续和匀速持续训练。

间歇训练: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间歇方式的组合训练。

间歇训练的种类:1.短距离间歇2.中距离间歇3.长距离间歇

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如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到起动所需的时间。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

位移速度: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或通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第三篇:神经生理试题

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和抑制 B.感受和处理信息

C.记忆与思维 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E.正反馈与负反馈

2.B类神经纤维包括

A.有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 B.皮肤的触压觉传入纤维 C.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D.有髓鞘的植物性神经节前纤维

E.有髓鞘的躯体传出纤维

3.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B.与直径成正比 C.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D.不受温度的影响 E.与刺激强度有关

4.同一骨骼肌细胞在接受其运动神经元的冲动刺激后产生的2次终板电位中,第2个终板电位的振幅发生了变化,幅度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因为

A.切断了运动神经元 B.在浸泡液中加了肾上腺素 C.在浸泡液中加了去甲肾上腺素 D.在浸泡液中加了箭毒

E.在浸泡液中加了钠离子

5.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不变 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6.下列对电突触的叙述哪项是惜误的 A.突触间隙大约为2nm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 D.突触延搁短

E.通常为单向传递

7.一次神经冲动,自神经向骨骼肌传递时 A.终板膜的通道对Na+和K+均通透 B.递质与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 C.可被阿托品阻断

D.必须经总和后方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既可引起肌细胞兴奋,又可使其抑制

8.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间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不衰减 C.时间延搁D.电化学反应 E.易疲劳

9.关于细胞司兴奋性化学传递特点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通过化学递质 B.不需Ca2+参与 C.兴奋呈单向传递 D.有时间延搁 E.易受药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10.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休结合

D.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电位除极化达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l1.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除极化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D.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E.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1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

A.Na+、K+、Cl-、尤其是对K+ B.Ca2+、K+、Cl-,尤其是对Ca2+

C.Na+、K+,尤其是对Na+ D.K+,Cl-,尤其是对C1-

E.K+、Ca2+、Na+,尤其是对Ca2+

1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

A.Na+、K+、Cl-、尤其是对K+ B.Ca2+、K+、Cl-,尤其是对Ca2+

C.Na+、K+,尤其是对Na+ D.K+,Cl-,尤其是对C1-

E.K+、Ca2+、Na+,尤其是对Ca2+

14.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除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姓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15.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

16.交互抑制也称为

A.除极化抑制 B.回返性抑制 C.树突—树突型抑制D.侧支性抑制 E 突触前抑制

17.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少 B.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除极化抑制

18.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A.周围性抑制 B.侧支性抑制 C.除极化抑制D.回返性抑制 E.交互性抑制

19.M受体

A.位于骨髂肌神经肌接头的肌膜上

B.位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 C.可被酚妥拉明阻断 D.可被儿茶酚胺激活 E.位于自主性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

20.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 A 纹状体 B.脑桥核 C.丘脑中线核群D.疑核 E.脑干中缝核

21.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 A.γ-氨基丁酸、甘氨酸 B.谷氨酸、门冬氨酸 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酪氨酸

E.乙醚胆碱

22.含去甲肾上臃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位于

A.脊髓前角 B.低位脑干 C.黑质、脚间核D.中缝核 E.纹状体

23.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A.γ氨基丁酸 B.甘氨酸 C.乙酰胆碱D 去甲肾上腺素 E.5-羟色肤

2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主要递质是

A.γ-氨基丁酸 B.甘氨酸

C.乙酰胆碱 D.谷氨酸、门冬氨酸

E.5-羟色胺

25.关于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血管收缩 B.妊娠子宫收缩 C.扩瞳肌收缩 D.小肠平滑肌收缩 E.竖毛肌收缩

26.关刊L茶酚肤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血管舒张 B.子宫舒张

C.小肠平滑肌舒张D.心脏活动减弱

E.支气管舒张

27.阿片受体的阻断剂 是

A.赛庚啶 B.的士宁 C.心得安 D.纳洛酮 E.育亨宾

28.多巴胺递质系统包括

A.蓝斑核 B.中缝核 C.脑桥网状核D.黑质一纹状体 E.低位脑干

29.下列哪一项属于胆碱受体

A.M、α B.M、β C.M、α1和β1 D.M、α1和β2 E.M、N1 和N2

30.一般认为.既可作为突触前抑制,也可作为突触后抑制的递质是

A.多巴胶 B.甘氨酸 C.5-羟色胶D.γ-氨基丁酸 E 去甲肾上腺素

31.下列哪种物质可吼断突触前抑制 A.士的宁 B.利血平C.氯醛糖D.荷包牡丹碱 E.赛庚啶

32.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33.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具有许多突起 B.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 C.具有支持作用 D.没有轴突

E.没有细胞分裂能力

34.脑损伤与缺氧可引起脑组织水肿,其主要表现为 A.脑组织细胞间隙水肿 B.神经元肿胀 C.星状胶质细胞肿胀 D.少突胶质细胞肿胀 E.小胶质细胞肿胀

35.应用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后,电刺激肠壁可引起肠肌舒张,其递质可能是

A.乙酞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三磷酸腺苷D.5-羟色胺 E.cAMP

36.丘脑

A.是所有感觉传人纤维的换元站

B.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C.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 D.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投射系统

E.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

37.非特异投射系统

A.由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质投射 B.向大脑皮质投射的区域狭窄,引起特定的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将出现角弓反张现象 D.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E.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田呈同步化慢波

38.对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投射罕皮质特定感觉区,有点对点的关系

B.主要终止于皮质第四层,再转而与大锥体细胞的胞体形成突触联系

C.阈下兴奋易于总和,产生扩布性兴奋 D.引起特定感觉

E.切断特异传导通路的动物将出现昏睡

39.丘脑中发出特异投射纤维的最大核团是 A.内膝体 B.外膝体 C.后腹核D.外侧腹核 E.丘脑前核

40.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A.联络核 B.髓板内核群的联络核

C.接替校 D.接替核和髓板内核群

E.接替核和联络核

41.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起始细胞群是 A.接替核 B.联络核 C.髓板内核群

D.接替核和联络核 E.联络核和髓板内核群

42.关于皮质体表感觉区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重要投射区 B.第一体感区的传人投射具有交叉的关系

C.体表区的空间投射分布是倒置的,而头面部代表区的分布是正立的

D.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感觉分辨能力的精细程度有关

E.第二体感区的投射分布也是倒置的

43.传导慢痛及内脏痛的纤维主要是 A.Aα纤维 B.B类纤维 C.Aγ纤维D.C类纤维 E.Aδ纤维

44.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刺痛 B.慢痛 C 定位不精确D.必有牵涉痛 E.对牵拉不敏感

45.痛觉的感受器可能属于 A.机械感受器 B.化学感受器 C.温度感受器 D.触压感受器 E.牵张感受器

46.关于脊髓休克的下列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

B.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

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

D.脊髓休克的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

E.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切脊髓,不再导致休克

47.脊髓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C.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节作用 D.失去了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E.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

48.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的紧张度

A.增强,但能恢复正常 B.降低,熊恢复但与正常不同

C.降低,但能恢复正常 D.增强,但不能恢复正常

E.基本不变

49.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衙位神经元对脊髓的影响 B.肌肉洪血减少 C.肌肉受到病毒的损害 D.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E.神经肌接头的功能丧失

50.反射时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刺激的强弱 B.感受器的敏感性

C.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D.中枢突触的多少 E.效应器的敏感性

51.脊髓背根是传入神经,腹根是传出神经,不能反向传递,这一规律称为 A.施他林定律 B.最后公路原则 C.Date原则 D.贝-麦定律 E.辐散原则

52.在下列现象中,哪个存在着正反馈

A.腱反射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D.肺牵张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53.屈肌反射和肌紧张

A.感受器相同 B.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前舌的效应器为屈肌,后者主要为仲肌D.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E.都能引起肢体的位相性运动

54.屈肌反射与腱反射 A.感受器相同

B.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前者的效应器都是屈肌,后者的都是伸肌 D.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E.都有维持姿势的功能

55.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腱反射 D.肌紧张反射 E.翻正反射

56.去大脑动物仰卧时,伸肌紧张性最高,俯卧时则伸肌紧张性最低,这一现象称为

A.翻正反射 B.探究反射 C.颈紧张反射D.迷路紧张反射 E.腱反射

57.牵张反射使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

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

58.当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B.梭外肌收缩

C.梭内肌收缩D.核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E.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多

59.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人冲动减少 B.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C.牵张反射加强 D.梭外肌收缩 E.梭内肌舒张

60.肌梭感受器受刺激时

A.只在刺激初期有短暂的冲动发放,以后便停止 B.刺激全过程中都有冲动发放

C.神经冲动沿无髓神经纤维进入脊髓

D.神经冲动从后根进入脊髓,经脊髓丘脑前束上传到丘脑

E.对其他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61.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时

A.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B.对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对脊髓的闰绍细胞起抑制作用

D.对其他关节的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62.腱反射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A.是多突触反射 B.肌肉的收缩几乎是一次同步性的收缩

C.感受器为腱器官D.可由重力作用引起

E.主要表现在屈肌上

63.腱反射是 A.外感受性反射 B.行为反射 C.单突触反射D.紧张性牵张反射 E.腱器官引起的反射

64.当某一伸肌被过度拉长时,张力便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伸肌肌梭过度兴奋 B.屈肌肌梭过度兴奋 C.屈肌肌校完全失负荷 D.伸肌的腱器官兴奋 E 伸肌的腱器官完全失负荷

65.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

A 发动牵张反射 B.直接支配梭外肌纤维使其收缩 C.使肌梭在肌肉收缩时放电停止 D.直接控制运动神经元

E.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66.γ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出现 A.同肌的校外肌纤维收缩 B.同肌的腱器官兴奋 C.同节段的拮抗肌弛缓 D.Ⅰa类神经纤维放电增加 E.Ⅱ类纤维放电减少

67.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骨骷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的收缩

B.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C.牵张反射在抗重力肌表现最为明显 D.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E.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

68.下列哪种情况最能说明去大脑僵直是由骨骼肌牵张反射亢进引起的 A.刺激网状结构易化区,引起僵直B.横断脊髓后.断面以下僵直消失

C.刺激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僵直D.切断腹根传出纤维,僵直消失

E.切断背根传入纤维,僵直消失

69.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 A.肢体痉挛性麻痹 B.脊髓休克 C.去皮质僵直 D.去大脑僵直 E.腱反射加强

70.有关脑干网状结构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既有抑制作用也有加强作用

B.网状结构的抑制作用有赖于高级中枢的存在 C.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影响可通过改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来实现

D.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网状结构易化系统占优势,可导致去大脑僵直 E.切断去大脑动物脊髓背根,去大脑僵直现象仍存在

71.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经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为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 D.弥散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

E.电刺激时出现同步化脑电图

72.人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下列哪一项是不会见到的

A.运动共济失调 B.肌张力减弱

C.平衡失调 D.安静时出现震颤,做精细运动时震颤消失

E. 以上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而缓解

73.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 A.肌张力降低 B.偏瘫 C.静止性震颤 D.意向性震颤 E.位置性眼震颤

74.下列关于小脑前叶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接受大脑皮质发出的冲动 B.接受躯体传入冲动 C.影响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D.不影响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E.调节肌紧张

75.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

A.感觉迟钝 B.肌张力降低 C.意向性震颤D.运动共济失调 E.静止性震颤

76.震颤麻痹主要是下列哪个通路受累的结果 A.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易化通路 B.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抑制通路 C.黑质-纹状体胆碱易化通路 D.黑质-纹状体胆碱抑制通路

E.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

77.治疗震颤麻痹的最佳药物是 A.左旋多巴 B.依色林 C.利血平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78.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

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易化通路 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抑制通路 C.黑质-坟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 D.黑质-纹状体胆碱抑制通路

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神经元病变

79.支配远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在 A,中央后回3-1-2区 B.中央前回6区

C.中央前回4区 D.运动辅助区 E.第2运动区

80.下列对皮质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有交又的性质,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双侧性的

B.功能定位总的分布是倒置的,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分布为正的

C.肌肉的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代表区愈大 D.人工刺激所引起的肌肉运动反应为协同性收缩 E.运动区的基本功能单位呈柱状结构

81.下列哪条通路不属于锥体外系 A.网状脊髓束 B.顶盖脊髓束 C.红核脊髓束 D.皮质脊髓束 E.前庭脊髓束

82.边缘系统不包括

A.大脑皮质边缘叶 B.苍白球 C.隔区 D.杏仁核 E.下丘脑

83.下列哪种神经元联系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链锁状联系

84.运动单位是指

A.一个运动神经元 B.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运动神经元群

C.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肉群 D.一束肌纤维 E.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85.根据神经元在反射孤中的地位,可分类为 A.胆碱神经元,肾上腺素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C.多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D.中枢神经元,外周神经元

E.Ⅰ类神经元,Ⅱ类神经元,Ⅲ类神经元,Ⅳ类神经元

86.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轴突 D.始段 E.轴突末梢

87.肾上腺素神经纤维末梢的受体阻断剂是

A 育亨宾 B.心得宁 C.苯苄胺 D.心得乐 E.阿托品

88.突触前膜的突触前受体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轴突末梢合成递质 B.促进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C.减弱轴突末梢合成递质 D.减少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E.调节轴突末梢递质的释放量

89.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神经系统的支持组织

B.可以转运代谢物质,使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C.构成血-脑屏障,使血液中的物质有选择地进入脑组织

D.胶质细胞增生,可以填补神经元死亡所造成的缺损,井能代偿神经元的功能

E.在外周和中枢均形成髓鞘

90.下列判定神经递质的条件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A.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该递质

B.合成的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递质可与突触后膜更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井可被相应的酶破坏或被回收

D.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E.突触前神经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

91.下列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肌紧张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肌萎缩明显 D.巴宾斯基征阳性

E.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92.快速叩击跟膳时,由于刺激了下列哪种结构而引起与隔肌腱相连的肌肉发生收缩 A.胜器官 B.肌梭

C.触-压觉感受器D.痛觉感受器 E.皮肤感受器

93.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包括 A.网状结构易化区和小脑前叶两侧部B.前庭核与小脑前叶两侧部

C.前庭核与网状结构易化区D.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网状结构易化区 E.网状结构易化区

94.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功能不包括下述何种结构的核团

A.纹状体 B.丘脑底核 C.黑质 D.红核 E.杏仁核

95.人类基底神经节调节功能障爵,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肌肉强直 B.肌张力障碍

C.随意运动完全丧失 D.静止性震颤

E.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

96.对肌紧张不正确的叙述为

A.是维持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C.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是通过网状脊髓束实现的

D.脊休克时该反射的反射弧被破坏

E.属于牵张反射的一种

97.脑干网状结构的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加强肌紧张作用 B.有抑制肌紧张作用

C.去大脑后,加强肌紧张作用增强D.去大脑后,抑制肌紧张作用减弱

E.去大脑僵直时,运动神经元活动提高,故主要属α僵直

98.丘脑非特异系统与下列哪项无关 A 嗅觉传导道 B.视觉传导道

C.听觉传导道 D.头面部温痛觉传导道

E.四肢、躯干温痛觉传导道

99.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质,无点对点关系 B.与皮质的各层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C.不能单独激发皮质神经元放电 D.切断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动物仍保持清醒 E.不引起特异感觉

100.一侧枕叶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 A.同侧眼 B.对侧眼

C.双眼全部 D.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

E.同侧眼鼻侧和对刺眼颞侧

101.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为

A.Ⅰ类纤维 B.Aδ纤维 C.α纤维D.γ纤维 E.Ⅰ和Ⅱ类纤维

102.人类小脑损伤时出现 A.肌力增强 B.肌张力降低

C.肌张力不变D 肌张力先亢进后降低

E.肌张力先降低后亢进

103.视觉代表区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皮质D.颞叶皮质 E.岛叶皮质

104. 动区卞要位于

A.中央前回 B.小央后回 C.枕叶皮质D.颞叶皮质 E.岛叶皮质

105.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甘氨酸 B.P物质 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E.多巴胺

106.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所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 γ-氨基丁酸 E.乙酰胆碱

107.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十烃季铵 B.六烃季铵 C.阿托品D.心得安 E.酚妥拉明

108.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哪种离子内流有关 A.K+ B.Na+ C.Ca2+ D.Cl-E.H+

109.能够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称为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后电位

110.γ僵直的机制是

A.高位中枢使闰绍细胞活动增强

B.高位中枢首先提高。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转而使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增强 C.高位中枢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敏感性增加,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 D.高位中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降低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E.高位中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111.总和的结构基础为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链锁式联系

112.支配校外肌的传出神经纤维为

A.Ⅰ类纤维 B.δ纤维 C.α纤维D.γ纤维 E.Ⅰ和Ⅱ类纤维

113.萎缩性瘫痪是由于

A.中央前回运动区全部损伤 B.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C.纹状体受损 D.黑质病变 E.小脑后叶受损

114.黑质纹状体束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甘氨酸 B.P物质 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E.多巴胺

115.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妊娠子宫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116.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B.支配几乎所有脏器 C.紧张性活动 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在应激反应中活动明显加强

117.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B.不支配某些脏器 C.紧张性活动 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在应激反应中活动明显减弱

118.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119.副交感神经对代谢的影响是

A.促进甲状旁腺索分泌 B.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C.促进糖原分解 D.促进胰岛素分泌 E.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120.关于下丘脑主要功能的叙述哪项正确

A.为皮质下较高级交感中枢 B.为皮质下较高级的副交感中枢

C.为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D.为皮质下重要的运动中枢

E.为内脏、内分泌和躯体运动的整合中枢

121.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A.边缘叶 B.中脑网状结构

C.延脑背侧区 D.下丘脑外侧区

E.下丘脑腹内侧核

12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A.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B.要有完整的大脑皮质 C.要有非条件刺激 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E.无关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

123.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非条件反射

124.新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为 A.棘波 B.K-复合波 C.β波 D.α波 E.θ波

125.下列哪一项是与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

A.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C.乙酰胆碱、多巴胺和5-羟色胺

D.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E.γ-氨基丁酸

126.下列哪一生理活动的中枢不在延髓

A.消化道运动 B.呼吸运动 C.水平衡调节D.血管运动 E.心脏活动

127.大脑皮质角回受损将导致

A.运动失语症 B.感觉失语症 C.失读症D.失写症 E.穿衣失用症

128.下列关于语言优势半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现象 B.与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

C.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D.往往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 E.成人优势半球受损,常有语言障碍

129.一侧枕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 A.同侧眼视网膜 B.对侧眼视网膜 C.同删跟颞侧和对侧跟鼻侧视网膜 D.同侧眼鼻侧和对侧眼颞侧视网膜 E.同侧眼颞侧和对侧视网膜

130.一侧枕叶皮质受损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双眼全盲 B.两侧眼全盲

C.对侧眼全盲 D.双眼对侧偏盲

E.双眼同侧偏盲

131.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受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D.右侧头面部 E.双侧头面部

132.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中脑网状结构 C.脑桥D.延髓网状结构 E.脊髓灰质

133.下列关于曲张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神经与效应器发生接头联系的结构

B.为神经末梢上的结节状装置 C.内含贮存递质的小泡

D.只存在于肾上腺素神经束梢 E.在中枢内即为突触小体

134.摄食中枢位于 A.下丘脑前区 D.下丘脑后 C.下丘脑内侧区D.下丘脑外侧区 E.乳头体核

135.呕吐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

136.刺激视上核可引起 A.瞳孔扩大 B.糖尿病

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D.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E.生长素释放

137.逆行性遗忘症的机理可能是

A.第一级记忆发生扰乱 B.第二级记忆发生扰乱 C.第三级记忆发生扰乱 D.第一级记忆至第二级记忆过程发生扰乱 E.海马环路的损害

138.第二级记忆的机理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新的突触建立 B.海马环路的活动

C.脑内蛋白质的合成 D.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

E.隔区的活动

139.电击头部或脑震荡可能导致 A.逆行性遗忘症 B.顺行性遗忘症

C.近期记忆受损 D.远期记忆增强

E.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140.次要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A.特异感觉 B.躯体运动调节

C.非语词性的认识功能 D.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E.内分泌调节功能

141.右侧大脑皮质顶叶损伤的病人常出现 A.失读症 B.失写症 C.感觉性失语症 D.穿衣失用症 E.运动失语症

142.下列关于皮质诱发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感觉传人系统受刺激引起 B.出现于皮质某一

局部区域

C.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组成 D.主反应为先负后正的电位变化

E.是一种研究皮质功能定位的方法

143.下列哪项指标较适用于检测睡眠的深度

A.体温变化 B.唤醒阈或脑电 C.呼吸变化D.脉搏变化 E.血压变化

144.引起睡眠的主要中枢核团是

A.尾核和壳核 B.黑质和丘脑后腹核

C.丘脑中线核群 D.下丘脑腹内侧核

E.中缝核和蓝斑桉

145.人类的第三级记忆机制是

A.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 B.海马环路的活动

C.与脑内新的突触联系的建立有关 D.与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E.与维生素B1的作用有关

146.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暂时联系的接通

A.发生在大脑皮质中两个中枢之间 B.发生在丘脑联络核团内

C.发生在延髓和小脑之间 D.发生在基底神经节内 E.与脑内各级中枢活动均有关

147.下列哪个脑区的损害不会引起语言功能障碍 A.颞上回后部 B.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

C.大脑皮质顶叶 D.布洛仁—三角区 E 大脑皮质角回

148.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形成

E.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引记忆的过程

149.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B.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 C.促进记亿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D.促进食欲和消化

E.促进脑电图的同步化

150.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D.具有第一和第二两个信号系统

E.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答案

1.D2.D3.B4.D5.D

6.E7.A8.B9.B10.D

11.B12.C13.D14.E15.B

16.D17.C18.D19.E20.E

21.A 22.B 23.C 24.D25.D

26.D27.D28.D29.E30.D

31.D 32.E33.E34.C35.C

36.C37.D38.E39.C40.E

41.C42.E43.D 44.C45.B

46.B47.C48.B49.D50.D

51.D52.C53.C54.D55.D

56.D57.A58.B59.C60.B

61.E61.B63.C64.D 65.E

66.E 67.E 68.E 69.D 70.E

71.E 72.D 73.D 74.E 75.E

76.A 77.E 78.C79.D 80.C

81.B 82.D83.E 84.B 85.D

86.A 87.E88.D89.E 90.C

91.B 92.D 93.E94.C 95.D

96.E 97.A98.D 99.D100.E

101.B102.C 103.A 104.A 105.B

106.C 107.C108.B109.C110.C

111.C112.B113.D114.D115.D

116.E117.C118.D119.C120.E

121.E122.D123.D124.C125.B

126.C127.C128.A129.C130.D

131.B132.D133.D134.D135.B

136.D137.B138.C139.A140.C

141.C142.D143.B144.E145.C

146.E147.C148.D149.C150.D

第四篇:学校体育学考研试题整理

学校体育学考研复习资料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提高技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2.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情感的发展、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培养与养成健康的个性。

3.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以及协作精神。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4.加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本要求: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二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四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5.学校体育: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6.体育学科的功能:一、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二、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三、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情操。四、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智育活动效能。五、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交能力。六、传承与发展体文化。

7.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8.实现我国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9.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一、反映“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二、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四、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

10.体育课程的功能: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

即知识技能、身体发展、情感意识、社会适应

1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四、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业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13体能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一、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二、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三、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四、根据可操作性和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五、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11.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一、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发展。二、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三、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四、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状系统。

12.实施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可靠有效、互动性、可行性、灵活性、突出重点

14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兴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强调体育课程方案的使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主张根据学校或班级实际情境在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诸方面对体育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体育课程计划为适应具体实践情境和学生特点而进行的调整,体育课程实际情景为适应体育课程计划而可能发生的改变。在过程中实施者应该对课程方案进行修订,甚至改变,以适应其自身的目的、创生取向

13.如何提高课程改革的接受程度:充分依靠全体参与者共同协作、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以发展的观点对待体育课程改革、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时机

14.体育学习的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运动经验,提高运动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15.体育与学习的特征:一、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二、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三、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四、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五、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16.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阶段划分: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动作阶段、反馈阶段

17.体学习策略的指导:一、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兴趣。三、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四、为学生提供灵活运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识训练。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18.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二、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四、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19.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一。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二、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

20.课外体育活动:课前、课间和课后在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些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对具有运动特长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发展体能、掌握参训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为进一步的专项运动训练奠定身体、心理、技术、战术和思想品质的良好基础,为全面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体育骨干。

22.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的评价、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健康行为的评价

24身体训练:指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增进学生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改善体型,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大好基础的训练过程。

23.课余体育竞赛: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24.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多样性

25.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

43.论述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三者的关系。

答:⑴三者的相同之处: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⑵三者的不同之处:①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体育课教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课外体育锻炼:侧重复习、巩固、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课外运动训练:侧重提高少数有竞技运动潜力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②要求的不同:体育课:必修课,具有强制性。课外体育锻炼:多数情况下是自由、自愿,不具有强制性。课外运动训练:只对有条件且经过选拔的少数学生实施。③内容的不同:体育课:受体育教学大纲的限制。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样,一般不受限制。课外运动训练:与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身体和技战术训练。④组织形式的不同: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外体育锻炼:灵活多样,一般不作形式上的要求。课外运动训练:按训练计划,以队、组或个人的形式。⑤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体育课:负荷较为适中。课外运动训练:负荷适中,较明显的个人和项目特点。课外运动训练:较大的负荷,较明显的个人和专项特征。⑥效果的评价不同:体育课:方法和标准不因人而变,具有统一性。课外体育锻炼:方法和标准灵活多样。课外运动训练:根据专项技术和相应竞赛规则进行评价。⑶三者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44.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体育课的开始阶段,人体要克服从安静至运动的惰性,这种惰性包括了物理、生理两个方面。物理惰性是指身体特别是肌肉需要预热,被人们称为热身运动;生理惰性是改善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水平,逐步地提高机体内部的能量供应,适应运动负荷的逐步提高。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由逐步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课将结束时,为使学生由运动状态向安静状态过渡,有必要放松肌肉、消除局部疲劳、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使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20.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1,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2,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3,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5,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体育竞赛方法:

淘汰法: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比赛任务,确定优胜者。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除第一名外,其余名次很难反映出该竞赛的真实水平,相互学习的机会也相应减少。为了弥补其不足,可采用种子法、补赛法等方法作为补充、循环法:分为单循环、分组循环、双循环

单循环形式能较客观的反映竞赛的真实水平,但比赛日期较长,故参赛队不能太多。

分组循环一般在参赛队较多情况下,为了既节省比赛日期和比赛场次,又能客观的反映出各队名次。

双循环能充分发挥各队水平,但赛期较长,学校课余竞赛一般不常用。

顺序法:可使参赛者的竞赛条件基本相同,对抗性强,竞赛激烈,有利于创造好成绩,但费时较多,在参赛者较多的情况下难以评定全部名次。如参赛人数较多,可先进行资格赛,合格者才能参加正式比赛。

轮换法:一般在竞技体操和综合性项目采用,这种方法能节省比赛时间,但参赛者同时比赛的项目不同,条件不一致,竞争气氛也不浓。

2、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答: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增强学生的健康方面是相一致的。

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现代体育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2>

探究式学习法

<3>

发现式教学法<4>

合作学习法

<5>

领会教学法

41、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具体效果目标是:(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课外运动训练原则: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三、周期性原则:

四、适宜运动负荷原则五、区别对待原则:

47、教职责:(一)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二)教书育人,全面关系学生身心健康;(三)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四)搞好课外体育工作;(五)协助学校和教研室做好各项工作;(六)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

41发展体能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使学生通过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促进身体形态、功能、体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要求: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破薄弱环节;正确处理发展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合理选择内容。

二、适量性原则:科学适量地安排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使学生承受恰当的生理负担。

要求: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特点安排课的生理负荷;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关系;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与内部数据的关系;使学生具备自控与检测负荷的方法和能力。

三、持续性原则:注重各学期、各学年和各段发展体能的持续性。

要求:持之以恒;合理间隔。

四、健康性原则: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健康,养成良好身体姿势和健康卫生习惯。

要求:全面理解和贯彻教学大纲;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

42.课的基本结构:准备部分:目标: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精神和注意力;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内容: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内容选定应具有全面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渐进性。基本部分:目标:学习、复习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教材,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内容:基本教材和乡土教材,以及辅助性、诱导性练习。组织教法:①将新的、较复杂、速度和灵敏性教材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把体力性教材放在后面。②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安排好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转移性练习和体能练习。③安排好练习密度、生理和心理负荷。④安排好练习形式。

结束部分:有组织地结束课的教学活动。做好整理活动和小结

3、学科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由于学科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在体育课程目标设置上,强调体育科学本身的价值,课程要为科学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因此该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以科学发展为前提,而很少考虑社会与学生对体育的具体要求。在具体课程目标设置上,强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各种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使每个学生能达到增强体质,掌握专项体育运动技能,甚至都能成为专门的“体育”人才。

4、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学生本位课程模式又称为人本主义模式,其主要教育思想就是人本主义思想。学生本位课程模式主要体现的是“学生中心学校”或是“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学生本位的课程模式强调通过身体练习,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出学生的潜力,由此其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少考虑到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目标: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好运动技术,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的模式注重的不是体育成绩的好坏,而是重视教学的整个过程。

6、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定量的评价方法往往只能对能够通过计时、计量外显示的行为进行测量与评价,比较适合于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做出评价,对于学生的体育学生态度,锻炼习惯,意志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合作意识,健康行为等很难采用计时、计量的方法。采用定量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情况,导致体育与健康学生评价。应该将定量与定性评价想结合的,以衡量学生整体体育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7、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是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期末的考核,考试等,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学习目标。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做出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看,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

21、竞赛规程内容:体育竞赛名称,目的,任务和要求,时间地点,参赛单位人数,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报名办法,注意事项等。

三、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1、学生因素:考虑从内容维度、时间维度和学习的性质三方面看学生的需求2、社会的需要:考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对学校体育的要求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考虑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本身的发展形式和趋势

23.竞技运动项目改造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遵循动作技能规律和体育健身原理,在学生可接受基础上,1.简化技术结构,减小运动难度,使其既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2.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技比赛规则,使其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

4.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调整和转换竞技运动特点,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更多的考虑教材的健身健心,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

24.竞技运动项目改造?

1.修改内容——去掉不适合学生整体健康发展的、复杂的内容,弱化竞技成分,淡化终结性的“达标”评价内容,不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调整器械规格,改变器械功能等。3.简化技术战术——降低那些需要经过系统训练才具有的技术、战术要求。4.改造场地器材——使场地器材适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能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5.举例说明现有器材设备的开发、利用与改造?

1.各种球类——排球或足球被用作为“抢花炮”的器材;实心球可以被用来投掷,也可以被用作障碍物、标准物,还可以被用于打保龄球。

2.跳绳——绳操、跳绳、二人三足跑、三人角力、拔河等;3.栏架——跨栏,还可以用作钻圈的障碍物等4.橡皮筋——替代栏竿、跳高横杆等。5.对体育场地进行改造——在标准篮球场边线外安装多个不同高度的篮球架,供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选用;降低排球网的高度,缩小排球场地,使其成为软式排球;合理利用小型健身房等;雨天利用课桌拼接乒乓球台;降低体操器械的高度;综合运用运动场区等。

另外,培养学生动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如自制沙袋、接力棒、毽子、滚铁环、呼啦圈、体操轻器械等。

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1)用教育的观点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2)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3)选择运动项目(4)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5)可行性分析

20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二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过程。三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要。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倾向。五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

22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善于认识与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体育教师应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认识与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差异的存在,并以此为前提对学生世家引导和教育。其次,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高尚的,有效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最后,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正规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场地、器材、规则等都有统一要求,运动动作的完成质量与水平也都是非常显性的,容易导致整齐划一、齐步走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学的要求,对运动进行改造与创新,应帮助与引导学生建立和实现共同目标与个人目标,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不同的技术风格。

24教育改革对体育课程的导向

(1)从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的转移:学科中心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成长,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能力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把体育课程的价值导向学生的主体发展,实现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2)从精英教育到全员教育:精英教育具有狭义的体育课程观念,素质教育以提高整体干吗素质为根本宗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3)健康第一理念的确定:由于体育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关注了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测评,导致了局部性的单纯生物观的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提出,对单纯生物观的体育教学客观上起到了纠正的作用。(4)教师角色的变化:体育教师经历了一个由执行者向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变化,在素质教育指导下,体育教师扮演引导、激发、指导的角色。

25终身学习的概念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终身学习的特征:平等性、终身性生活性、发展性、理想性、主体性(1)终身学习必须具有学习化社会的前提,也就是社会必须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2)这种学习不能是一种终极性学习方式,而应该是一种终身性的学习方式,是持续人一生的学习方式。(3)终身学习还必须要求打破某一种教育机构垄断教育的局面,必须实现社会处处是教育、社会无处无教育的学习化情景。

4: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两个方面来完成的。

其中课外体育活动又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

30.处于基础阶段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在进行技术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一)要抓好基本技术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专项技术的基本功,为今后继续提高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二)技术训练必须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表象,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应将基本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结合并贯穿于全过程,使基本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相得益彰(四)除了要求学生运动员按统一的技术规格训练外,还应考虑到个人特点。(五)在选择技术训练内容时,不仅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而且要注意符合技术之间的迁移规律,尽量避免技术的消极迁移和相互干扰。

根据学校体育发展趋势,论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1、宏观上把握教育的发展趋势动向。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学习时代。我国的教育也由为国家为社会服务转向为儿童的发展服务,教育要培养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们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力。从宏观上把握课改的理论背景、教学思潮动向。在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做好本职工作。

2、微观上消化理解《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课程改革是围绕素质教育展开的。特别是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首当其冲的是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做为体育教师必须知道,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中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体育教学上要做到(1)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注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是课标中提出的体育健康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必须读懂弄通,并用于教学实践。

总之,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只有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具备了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增强了终身学习的意识,体育教师才能由经验技能型向科研型转化。

3、从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视角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终身体育观的提出,意味着体育教育效果的周期延长。由于终身体育教育效益显示的滞

后性,决定了终身体育教育布置的超前性。因此,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不仅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还要预见到终身的需要,学校体育的宗旨将使学校体育教育朝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可分为三点目标:(1)

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培养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运动教育的能力。(2)

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对运动的兴趣,掌握运动的方法。(3)

培养对健康和体力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掌握运动的技能,以主动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对健康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全面要求。校体育势必将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发挥着振兴中华,强盛国力,繁荣社会,丰富生活和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与体力素质的功能。

在“个性时代”的发展需要下,打破原教育的“划一性”、“硬直性”,朝着以“自由”、“自律”、“自择”、尊重和丰富个性的方向发展。在学习内容上,在强调共同性的同时,通过以学生个人选择为基础的方法来扩大每个学生的选择机会,创造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环境,充分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6、论述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只有正确认识、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设计与实施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的课程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如何教会学生善度余暇时间已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以及学校体育功能的拓展,给学生全方位的体育是跨世纪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需要。在学校体育中不仅给以学生身体教育、竞技体育,还要给予健康、娱乐教育及生活教育,要在增长学生体质的前提下,使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其身心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为适应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为“知识经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体力、和个体差异,还要研究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指导方法。在学习内容上,在强调共同性的同时,通过以学生个人选择为基础的方法来扩大每个学生的选择机会,创造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环境,充分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1、体育教学有哪些基本方法?举例分析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选用

(一)、语言法(讲解法重点)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2、口令与指示3、口头评价4、口头汇报5、默念与自我暗示(二)、直观法:1、动作示范法2、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3、采用多媒体技术4、助力与阻力5、定向与领先(三)、完整与分解法

1、完整练习法

2、分解练习法(四)循环练习法(重点):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一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内容和任务,然后再转到下一个作业点去,作完一轮可再重复下轮练习,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方法。循环练习法的主要作用:有利于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五)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六)游戏与比赛法

2、浅析体能发展在体育教育中的意义

所谓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运动能力一般是指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要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以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发展体能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发展体能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发展体能必须按学生的身心发展、机体适应性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发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从而促进身体形态、功能、体能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三)、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四)、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五)、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5.特点?1.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2.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3.工作任务繁重复杂。4.体育教师的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3、举例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及其角色功能的发挥

课堂教学中所有活动都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师生间的关系必须相互融洽、相互配合才能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现代教育中要求: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领航者,除了应该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卓有成效的组织教学能力以外,更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言行上的沟通,积极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而努力。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讲究和谐之美。和谐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之一。体育教学中更加要求这种师生间的关系:教师既威严又不失亲和力,师生之间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一种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做良师,一定要先成为学生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课,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最终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6、比较发展体能和掌握技能的特点和意义,并分析二者在体育教学中的关系

所谓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发展体能的意义: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发展体能的特点: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要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以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发展体能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发展体能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发展体能必须按学生的身心发展、机体适应性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发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效果。

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26.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应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技能的方法。运动技能:是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的进行运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是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形成关于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和身心发展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自尊与自信,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社会适应: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一定的社会责任。

第五篇:生理总结内分泌

昆明医科大学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含有许多腺泡,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围成,中间腺泡腔内为胶质状甲状腺球蛋白(thymoglobulin,TG)。甲状腺素由腺泡上皮细胞合成后,释放到腺泡腔内进行储存。

甲状腺素:

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占90%、活性低、半衰期长 三碘甲腺原氨酸(T3):占10%,活性高、半衰期短 1.合成原料:碘,甲状腺球蛋白。

2.合成机制:腺泡聚碘→碘的活化→碘化酪氨酸→缩合耦联→贮存→释放→运输→灭活

(一)甲状腺腺泡聚碘

1.过程:肠道吸收碘→血浆I-→甲状腺上皮细胞I →腺泡腔I 2.特点:①聚碘过程是逆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转运过程;②钠-钾泵提供能量,维持细胞内低钠(硅巴因可抑制);③钠-碘转运体介导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3.临床:放射I检测甲状腺功能

(二)I-的活化(Oxidation of the iodide ion)1.过程:I-→I0(碘原子)、I2、I-酶复合物

2.特点:①需过氧化物酶(TPO)催化;②缺乏TPO将导致甲状腺肿

(三)酪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昆明医科大学

1.腺泡上皮细胞可合成甲状腺球蛋白(TG)2.碘化指活化I取代酪氨酸上的H 3.TG被碘化生成一碘酪氨酸MIT、二碘酪氨酸DIT、MIT和DIT耦联生成T4、T3

4.TPO参与碘的活化、酪氨酸的碘化和耦联等 5.硫氧嘧啶、硫尿类药通过抑制TPO活性治疗甲亢

(四)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 1.贮存

部位:在甲状腺球蛋白上形成,贮存在腺泡腔中

特点:贮存于细胞外;量大,供50~120天用。碘多时,DIT含量增多,T4含量增多碘缺乏时,MIT含量增多,T3含量增多

2.释放

甲状腺上皮细胞形成吞饮小体→与溶酶体融合

→{TG被水解;T3、T4释放入血液;MIT和DIT脱碘被重新利用;TG被水解} 3.运输

入血后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等),仅游离型的有活性

4.代谢

(1)半衰期:T3 —1.5天;T4—7天(2)主要降解方式是脱碘:

T4在外周脱碘酶的作用下转变成T3或r T3(80%)

昆明医科大学

进入肝脏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降解(20%)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通过影响转录、生物氧化和膜转运功能来发挥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⒈产热效应

(1)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脑、肺、心、肝、骨骼肌、肾)

(2)提高Na+-K+-ATP酶的活性。脂肪酸的氧化增强(3)T3产热作用比T4强3-5倍(e.g 甲亢、甲减)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蛋白质:生理情况,蛋白质合成增加(T3、T4作用于核受体,使DNA转录)。

T3、T4过多,蛋白质分解加速(尤其是肌蛋白分解而至肌无力)。T3、T4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少,引起粘液性水肿(肌无力但组织中的粘蛋白增加)。

(2)脂肪:

降血脂—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增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

升血脂—促进胆固醇的合成 分解> 合成(甲亢患者血脂低)(3)糖:

昆明医科大学

升血糖—促小肠吸收糖,增加糖原分解 降血糖—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甲亢患者:血糖升高(甚至糖尿),随后快速降低 协同效应:使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升糖作用增加

(二)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1.对骨、脑发育重要

骨: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长骨生长 脑:促脑发育

2.幼年缺乏T3、T4可引起呆小症(cretinism)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影响胚胎期脑的发育

2.对已经分化成熟的NS:易化儿茶酚胺的作用(e.g 甲亢、甲减)

(四)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T3、T4使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上调→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CO增加;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降低。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 1.下丘脑TRH促进腺垂体TSH的合成和释放(1)TRH受其他信息影响:

TRH释放增多:寒冷刺激;TRH释放减少:生长抑素(2)TRH作用于腺垂体途径:

垂体门脉系统。通过先释放入脑脊液,再转入门脉系统

昆明医科大学

2.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

(1)作用:促进TH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和肥大

(2)TSH调节途径:AC-cAMP-PKA途径;

PLC-IP3/DG-CaM/PKC途径

(二)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调节缺I →T3、T4释放增加→对腺垂体负反馈减弱→TSH增加→腺垂体增生肥大(地方性甲状腺肿)

(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1.自身调节:无神经、体液因素作用时,甲状腺可以根据血I水平对自身摄I及合成进行调节。特点:能力有限,缓慢 2.I增加→初:合成增加

过多I:甲状腺聚I消失(Wolff-Chaikoff效应)更多I:对高I适应,合成增加

(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交感神经促进TH的合成和释放 副交感神经抑制TH的合成和释放

昆明医科大学

第四节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

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甲状旁腺素对血钙的调节是经常性、长期的,是最重要的激素

(一)生理作用(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⒈促骨钙入血(快速效应和延迟效应)⒉促肾小管重吸收钙,而抑制磷重吸收 ⒊促25-OH-D3羟化,促进小肠的钙磷吸收

(二)分泌调节:血钙浓度的反馈调节

二、降钙素(calcitonin,CT):由甲状腺C 细胞分泌,降低血钙和血磷

(一)生理作用

1.增强成骨细胞活动,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使骨钙沉积,降低血钙(对儿童血钙的调节作用较重要)。2.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磷

(二)分泌调节:血钙水平的调节(血钙浓度增加,CT分泌增多)

三、1,25-(OH)2维生素D3

(二)生理作用

1.促小肠重吸收Ca2+,使血Ca2+↑;2.促进肾脏重吸收Ca2+、磷;3.调节骨钙的沉积和释放。

(三)生成调节

1.血钙、血磷水平;2.甲状旁腺激素(PTH);3.其他激素。

公卫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二大班

周成鹏

201004053

下载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生理总结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

    植物生理+总结材料

    试述光敏色素与植物花诱导的关系?一般认为光或Pfr的绝对量,而是与Pfr/Pr的比值有关。对短日植物来说,在光期结束时,Pfr占优势、Pfr/Pr比值较高不利于开花,转入黑暗时,Pfr/Pr 比值降低......

    Nyfa10年农学植物生理试题总结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30分)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

    北京体育大学2003-2004试题——运动训练学

    北京体育大学2003-2004试题——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2004年运动训练学(75分)(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15分)1、运动成绩2、程序训练法3、无氧耐力二......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1

    1.学校体育学 :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真题考研真题04-10年(生理+解剖)

    北京体育大学04-09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真题 04年 生理: 名词解释:兴奋收缩耦连 局部兴奋 有效过滤压 简答:1。比较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2。简述组织或细胞兴奋及恢......

    生理复习总结(精选五篇)

    第一章 绪 论 兴奋性:是指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阈强度:能够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 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  与兴奋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