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有感(改)
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有感
时值首汽集团“懂法知规守纪”主题教育月,并借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契机,为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我于近期阅读了公司党总支推荐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理论学习机会,使我提高了自身的党性修养,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感触颇深。
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十分向往中国共产党,党的神圣扎根于心,最终自己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大组织。参加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是如此的匮乏,借此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从一定程度上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一些了解,全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卷制度自信与中国政治改革、组织起来,再造人民、激活人民社会、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这本书分析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不仅旗帜鲜明的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而且诚挚地指出在新技术的时代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和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更多的是指引我们该如何在新时代、新的要求下去完成党的建设工作,如何更好地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两个道理:一是办中国的事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对于我们搞企业来说,也必须坚信这两项道理,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一个国企,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并且只有信仰我们的员工,深入一线关心员工的冷暖温饱,我们的企业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新生代党员,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不仅是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要求,还要运用多种手段去发动、组织广大党员、群众集聚到党组织身边,以促进自身企业的经营发展,还要及时向身边的党员、群众传递党的历史、理念、新的政策等,以提高大家思想觉悟的先进性,同时辅助党总支加强公司廉政风险的防控与监督,用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党的理论学习,将自身的成长摆入公司的经营发展中,在工作与实践中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切实发挥一名党员该有先锋模范作用,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发扬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为实现党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最新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心得体会
读完本书,看到了五位作者高扬社会主义理念,直面“中国问题”,以贯通中西、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文明、政治、基层、社会、经济等五个方面,直面“中国问题”,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题,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与挑战,并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和深感困惑的一些重要问题。中国走什么道路、举什么旗一度成为20世纪末大家争论的焦点,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贫富差距的加大,官员腐败的上升,矛头又直指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让制度自信根植于中国大地,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大道之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本书分析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不仅旗帜鲜明的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而且诚挚地指出在新技术的时代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和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如何没有好的理论作指引,犹如盲人摸象?本书作者从文明、政治、社会、经济、基层五个领域分析得失,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植根于中国发展现状基础上的思索无疑是客观、理性和深刻的。五位年青学者旗帜鲜明地反对把问题归结为“体制”、归结为所谓“威权”体制、归结为所谓“一党专制”。历史证明,古今中外的所有国家都需要为解决新问题而不断调整政策,在政策调整中走向进步和文明。
作者思考的是大问题,是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可以说,这本书是与八千多万中共党员的对话,探讨如何将中国共产党重新打造成一个充满理想精神的先锋队;这本书是与几十万党政干部的对话,探讨如何重新激活中共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这本书是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探讨如何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理解中国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这本书是与西方那
些戴着有色眼镜的观察家的对话,奉劝他们抛弃那些分辨率极低的理论范式,学一点中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
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中,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得通?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又如何驾驭资本?中国社会主义如何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中国政治制度是否适用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把基层重建为以劳动人民为依归的共同体?如何把越来越多元和流动的中国社会重新组织起来?
书中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面对国内外异常强大而又灵活的资本力量,中共党建的核心在于通过思想与制度建设保持政治主体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在于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提出“评议式民主”的新思路;提出加强党的经典体系建设;提出把人民组织起来、落实基层直接民主的基层善治之道;提出保护人民的结社意愿、以人民社会包容公民社会的社会建设思路。
今天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体制、对中国共产党、对官员和社会出现了不信任。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如《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把朝鲜战争描述成了炮灰脑残战争,说雷锋精神、狼牙山五壮士故事是虚构的等等彻底抹黑中国的虚假文章或以点概面的夸张新闻全面的丑化和诋毁中国人。最后往往又归咎于“体制”,以此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前进的道路上,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一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道之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五位青年学者编写面成,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诠释了毛泽东那段著名的话:“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误观点,尽快掌握网络文化正能量与防御体系新理论加以引导。相信,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仰人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没有达不到的目标。火光在前,路在脚下,让我们怀抱希望和信心前行,坚信中华民族必将真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读《大道之行》一书的感想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读《大道之行》有感
陆陆续续花了将近半年时间,阅读了《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读的很认真,但也觉得有些吃力: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新概念多,理解上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总结深刻,需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思考;见解独到,必须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此书分析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不仅旗帜鲜明地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而且诚挚地指出在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五位学者秉承了中式民本主义而非西式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不断告诫说:一旦脱离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将成为泥足巨人,只有去动员和组织群众,党才成为党而非脆弱的行政机器;群众组织起来了,才成为人民;有了人民,才有人民的权力和权利;有了人民的权力和权利,党的肌体才能不腐败,党才能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五位学者还旗帜鲜明地反对把问题归结为“体制”、以及所谓“威权”体制、“一党专制”。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版本
之前对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一直理解的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没有象此书作者们分析的那么透彻:社会主义有1.0、2.0、3.0版本。公有制加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1.0版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2.0版本;目前,我们正在探索、推进的应该是社会主义的3.0版本:对那些能切实改善大多数人福利的领域(如居住、畅通、平安、生态、基础设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加大投入,并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尽力对与人类生存相关的领域进行“去商品化”,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从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确实跨越了从私有制到公有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的各种发展模式,尤其是现在要“去市场化”,感觉是最应该推进、也是最迫切的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向钱看,只抓利润,偏颇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国计民生方面的发展;老百姓进不起医院看不起病;小孩上好一点的学校需要到处托关系走后门;食品安全越来越让人担心;政府的诚信在逐渐丧失;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道德文化体系在逐步垮塌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对我们的执政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明确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条道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革命先烈、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历尽曲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更需要丰富。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
当年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是什么?两党的目标似乎没什么不同,都是打倒军阀、平均地权、民族解放。孙中山先生反复讲的三民主义似乎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党更进一步讲的是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主人。
然而,两党又有两个根本区别。第一,国民党在平民百姓中没有根,共产党则植根于平民百姓。第二,国民党总要扮演上帝,给人民“送慈善”;共产党则要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让人民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没有根的国民党迅速蜕变成了新军阀,根本就完不成平均地权和民族解放的任务。共产党深深植根于普通人民,动员人民,组织人民,以组织起来的人民力量为上帝,共产党时时惦念每家每户的疾苦,人民也就坚决支持共产党,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把“最后一块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个儿子”交到共产党手里。
我们党执掌政权已经六十多年了,要高度警惕共产党的“国民党化”,要警惕“烂根”现象!广大群众支持共产党执政,不是因为过去获得的利益,不是因为将来可能获得的利益,更不是因为抽象的利益,而是因为具体的、眼下的利益。改革政策仅惠及少数人,要啃的“骨头”就会越来越硬,路也会越走越窄。正象书中所论及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万能的,更不会自动顾及公平、均等和团结。当社会领域也开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时,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开始被老百姓戏称为“新三座大山”。
近40年前,我国的大政方针从“无产阶级专政”变为“改革开放”,政治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八大后,党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两个100年到来之际,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反映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无比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三、关于竞争性选举、执政
从百度上的检索得知:竞争性政党体系是一国政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模式,又可区分为优势一党制,两党制,两党半制,温和多党制,与粉碎多党制。萨托利则分为极端多党制、有限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独大制。
从字面上来看,竞争性政党体系似乎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能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似乎哪个政党获得的选票多、这个政党就应该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就应该由这个政党执政,这个体系很能迷惑人。
看了《大道之行》这本书,才能清晰的了解到,西方政治体制用以确认人民对官员的授权的主要手段就是竞争性选举,有其优点:第一、程序上有强烈的戏剧性,给受众留下强烈的印象,从而获得一种政治效能感;第二、将怨气引导到当权者个体身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保护。但是,其自身也有明显弱点,第一、在选民缺乏基本的共性的前提之下,政党在选举动员中很容易将选民中的差异与矛盾放大,从而激化许多社会矛盾;第二、竞争性选举很容易成为资本“俘获”政治的中介环节。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及其复杂的大国而言,在中高层引入竞争性选举,上述两大弱点可能会很快就会凸显出来:首先,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宗教情况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是当前已经非常复杂的边疆地区,无疑将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其次,如果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控制政局,那么“共同富裕”就会沦为一句空话。
所以,中国的竞争性选举,只能按照中国的方式进行:从基层民众开始进行村民选举、居委会选举和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在这几类直接选举之外就是间接选举,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选举要服从于党的“集体交接班制”,即便有差额,竞争性也是有限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就明确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体现了党、国家、人民的意志,是我们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根本大法。
总的来说,本人通过阅读此书,觉得有三个根本的问题是清晰的而且应该是坚定不移的:第一,办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第二,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才能领导人民;第三,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将中国建设成为民主、富裕、强大的国家。总之归结为一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四篇:读《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有感
读《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有感
原创: 林凯鸿
花了四个晚上的时间,终于把书看完了,马上来写写自己的感想,这也是对自己对别人的承诺。
这本书就像历史,真的要写详细的话要从头到尾复述一次,就没必要了,大多数的故事在网上都可以查的到,我想总结这本书给我的就四个关键词组,经历、价值观、快乐工作、面向未来。
先说经历,马老师创办阿里前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失败,包括他高考三次,求职无数次被拒,辛苦创办的黄页和外经贸部网站最终离他而去,这些经历都历练了他非常强大的内心以及更加坚定了他内心的信仰,就是想创办一个中国人创办的伟大企业,如此纯粹,如此坚定,给了他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创办阿里。
哪知创办阿里后还有更苦的日子在后面,面临泡沫快倒闭,强大竞争对手的攻击,非典,假货,淘宝十月围城等等故事,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必须去经历种种,磨炼自己的内心,磨炼自己的信念,最终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但凡成功的人,总有非常多痛苦不堪的经历,也正因为苦,成功的路上才不堵,因为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对于我们目前来说,正值人生奋斗时期,希望自己不要怕吃苦,多去经历,多去磨炼,吸取教训,不断去解决问题,再往前走,未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我相信。
第二个词是价值观,以前对于价值观总感觉是很虚的,有看过很多企业把价值观写在墙上,但最终也没落地,所以一开始也没把它当回事,直到看到阿里,如此坚定地捍卫价值观,但违反价值观的,不管业绩多好,一律开除,你业绩不好可以给你机会,但唯独价值观不好一定走人,而且价值观每个季度都会考核,所以这也是落到实处,让人敬佩。
这也可以对标我们自己,自己信仰什么,坚定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必须围绕自己坚定的东西去开展,这样你的人生路上才不会那么的迷茫,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结果导向地去做,慢慢地,你的人生也会拥有很多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下去,甚至一起做一番事业。
第三个词是快乐工作,在阿里,总感觉大家并没有大公司那样等级分明,戒备甚严,很多人每天都是嘻嘻哈哈,但又努力地工作,想想在阿里待五年十年的老员工那么多,就知道如果工作不开心,也不可能坚持那么久,对我们来说,快乐工作是我们所追求的,但离开了阿里,无法保证每个工作环境都像他一样,只能说选择一份你自己相对认可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然后用心投入,简单点,适当地多为别人考虑点,一点点去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吧。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面向未来,有一个句子说得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踏实做事,也要看到未来,阿里的打假,事业群改革,孵化创业项目,提倡五新战略等等,这都是她未来做大做强的趋势判断,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无法准确地去预判,但起码要做到实时关注实事,了解最新的信息,我很喜欢傅盛说的一个词“极度开放”,放开自己的心胸,去关注新的事物,去关注跟你不一样的人,去倾听,去分享,慢慢去沉淀自己,给自己梳理阶段性的规划,然后实践调整,才能做到很好地面向未来。
啰嗦地也差不多了,个人体会,给自己做个总结,明确并坚定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好一份工作,全身心投入,保持快乐,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去经历更多,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第五篇:读《教学大道》有感
读《教学大道》有感
本学期,我们拜读了《教学大道——写给语文教师》。书中内容丰富:有从教材编写出发;有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也有从教师得教学出发„„慢慢地阅读,细细地品味,它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说起阅读我不禁有点惭愧,踏上讲台将近三十年,然而在这半辈子的人生历程中,我对阅读还是孜孜不倦的,但是读与教学教育有关的却不多。其实不可谓“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而变得目光短浅,我们整天的埋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自己教语文却不阅读文学作品,不关心文学理论,只把语文当作工具,教识字,教写字,教技巧,强调训练、训练、再训练,这就造成了教学视野的封闭与狭窄,所以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学能力也没有长进。看着名教师们开口理论,闭口原理,引经据典,不得不承认语文老师必须有良好的阅读意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专心的读书人,在不断阅读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
读书虽不多,不过,回想起来,我们的学习机会还是挺多的,比如听课、业务学习、钻研教材等,就连现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也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因为学生的作业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连我们这些当了几十年老师的也从没遇到过的答案都出来了,因此你这个老老实也要通过查找才知晓答案呀,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而我们这些当了教师特殊的职业的意味着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总之,读完此书,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这样才能不断地成长,真正为国家和社会的教育做好自己应做的基本工作,也才能真正地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标准。“多读书,读好书”是对的,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遵循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