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04:4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

第一篇: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

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

内容摘要:自然法思想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产生时间最长、绵延时间最久、流派人物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法学流派,其在西方法律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作为第一本系统阐述自然法观点的重要著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本文主要将该书进行了简要的脉络梳理,并对自然法的现实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关键词:自然 自然法 实证法 道德

引 言

《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这本书是德国作者海因里希·罗门所著,罗门是乔治敦大学教授,在1938年逃出第三帝国到达美国之前,既不是学者,也不是大学教授,而是一位接受过民法与教会法训练的律师,在魏玛共和国瓦解和纳粹党崛起期间,投入其相当大的精力从事基督教社会活动。该书1936年以德文出版,1946年以英文出版,在“希特勒法学”在德国最猖獗的时期产生,该书使罗门被纳粹监禁,但也使罗门在美国获得学术荣誉的著作。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罗门是法律实证主义无情的批判者,但其并不全然批评方法论的实证主义①。他也承认,所谓的分析法学,但是,把法律的到的断定从实证法的法学中打发走,这样的方法论的实证主义者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世界观的实证主义者。在当时的德国,希德勒统治的黑暗时期,对于追溯实证法的道德基础和目标的“陈腐的不可知论”的历史与哲学源头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① 罗门将实证主义分为两种,一种他称为世界观的实证主义,其主张人定法是暴力的一种投射,即法律的力量是一位主权者的命令,主权者的指令体现的是自然、历史或阶级的力量,这种实证主义是从形而上的、科学的或意识形态的角度谈法律;第二种实证主义则是方法论的,其追随者致力于表面上看起来更为中庸的研究纲领,他们把法律描述为其实然状态,而不诉诸形而上学甚至道德的分析。

一、对《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的脉络梳理

《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这是自然法学术史上第一部将西塞罗、阿奎那和胡克(Richard Hooker,1554-1600)代表的古典自然法理论同革命性的自然权利理论区分开来的著作,“希腊关于法律(毋宁说是关于各种法律的)的哲学形成之初,因而也就是在自然法哲学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一个人所周知的区别,且一直延续至今,亦即关于自然法的两种认识之间的区别。一种是革命性的、个人主义的自然法观念,它与自然状态的基本学说密切相关,也与国家乃是一个以自愿契约为基础的社会单位的概念密切相关,据此观念,国家乃是任意的、人为的,是由功用所决定的,并非在形而上学意义上所必需的。另一种关于自然法的观念则以一种形而上学为基础,它认定,并不存在一个在‘法律’之先的神秘的自然状态,相反,人生活在并且应当生活在法律之中——这种自然法,人们宁可称之为保守的,尽管这多少有点不恰当。更为重要的是,神乃是最高立法者的观念,与后一种认识有密切关系”①。罗门将这种区分追溯到早期希腊智者与赫拉克利特的分歧,认为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权利观和早期智者有共同之处,而赫拉克利特则直接影响了柏拉图,成为古典形而上学自然法传统的第一个思想资源。②虽然,罗门教授对经验主义的态度,因其对极权主义中理性的自负的极度厌恶,而可能缺少一种更宏大的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这段论述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狂信者给予忠告的价值。作为一名新托马斯主义者③,罗门认为,“自然”一词在这里(指纳粹德国)所遭到的扭曲比在霍布斯、休谟或功利主义那里更为荒唐。“自然”指每一个体的理性的自然,或指人的理智和自由意志的禀赋,尊严、自由和个人的创造性正是以它们为基础的;它也不是指存在和应然的普遍秩序,超验的理性现实。相反,自然被转换成为一个完全唯物主义的概念。它被看成是血,遗传的生物特性总和,是动物性的,被剥夺了其人格的和精神性价值。经过这样的变质之后,自然的律法就只有一个原 ①②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页。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7页。③ 信托玛斯主义:19世纪末出现于西方的一种基督教哲学的新形态,罗马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亦称新经院哲学。它渊源于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是一个具有完整的以上帝为核心、以信仰为前提、以神学为根据的宗教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则:有益于日耳曼民族的就是正当的——就仿佛一种被无产阶级扭曲的自然法只有一个原则,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就是正当的。①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自然法的观念史,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自然法遗产到自然法的复兴。下卷,作者详细论述了自然法的内涵与外延、结构、性质、内容以及与实证法的关系。自然法的哲学观念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由赫拉克利特提出,之后自然法便在智者与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们的辩论中逐渐闪现,来自斯多葛学派的西塞罗则极大的传播了自然法的理念,以至于“内在的法、正确的理性、自然权利”等概念为古代世界的学者们所接受。罗马时代的法学家们将法律调整的对象从希腊城邦公民扩展到世界共同体,自然法也因此进入到永恒哲学的范畴。随着基督教信仰开始统治古代西方世界,自然法也进入到经院哲学时代。由于自然法与基督教哲学具有某些天然的契合点,永恒的、不变的、作为指导人类达到“善即当行”的自然法在上帝身上得到存在与应然的统一。圣托马斯基于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内在关系,得出实证法与自然法实质不相冲突的结论,于是在此后的数千年中,自然法学派主张自然法高于实证法并蕴含在实证法中,并以自然法的原则作为法律的最高判定准则,即“恶法非法”;而实证主义者则竭力否认自然法的存在,将其降格为道德伦理规范,并坚持实证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自然法最终称为道德的捍卫者,如果人民是主权者的话,那么法律当然称为主权者的命令,虽然还没有奥斯丁的分析法学派那样赤裸裸的贬低。更可怕的是,在历史中我们已经看到,这种自然权利的自然法很有可能成为极权主义对妄图消灭人类社会多元化的工具之一。经历过纳粹统治的罗门教授对于自然权利的自然法的过分扩张和古典自然法长久地被忽视这一事实而产生的忧虑,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自然法越来越遭到来自各方的围攻,历史法学派彻底否认自然法的存在,而承认实证法。“在实证法之外不存在法律,构成某种自然法概念基础的东西,恰恰就是这个世界神圣秩序的那些概念和规范„„既不具有必要的确定性,也没有法律的拘束力”;功利主义则把国家意志做为法律的来源,自然法被归为道德或伦理规范,认为与法律的制定毫无关联。此时自然法只能在永恒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中拥有一席之地。但是,正如作者所言“人总是难以抑制其对正义的渴望„„一旦严峻而贫瘠的 ①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8-139页。

实证主义冬天变成经久不衰之形而上学的春天,它就会发芽。因为自然法的理念是不朽的。”实证法不能填补法律的所有缝隙,由于实证主义只承认形式的合法性,那么实体的正当性就无法得到解决;另外,国际法是正在形成之中的法律。不存在实证主义基础,因此只能通过某些理性与自然性来推导,这说明在国家意志之外,确实存在另一个法律渊源,实证主义在这里出现裂口。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时代中出现的极权主义,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更深层的法律基础来对抗极权主义,由于极权主义者是通过形式上的合法来取得国家意志,因此这种抵御只能建立在永恒的自然法观念之上。通过对极权主义恶果的反思,自然法的理念重新归来,并实现了两千多年来的再度复兴。

在下卷当中,作者用哲学的方式论证了存在与应然的关系,万物皆是存在,存在则是不完美的实存,人通过感知的方式,运用理智来认知单个的具体存在,而知识则是人对共相的普遍的一致性认知,这种认识接近于存在的本质,人要不断通过认识来适应存在的变化以达到对存在更深层的认知;而事物的尺度在于其本身,事物则通过“化”的方式达到自身的完满,或者说“善”。一切事物就是通过接近本质方式以期克服自身的不完美性,而上帝是最完美的存在,终极的规范和最高目标,万物的本质形式皆来源于上帝的理念,这个世界的秩序也就是合乎上帝本质的秩序,上帝即是存在与应然的统一。

在理智与意志的论述中,作者的阐述尤为深奥。人的理智先于上帝和人的意志,而永恒法即是世界的秩序和上帝的意志,那么对无自由无理性的被造物来说,永恒法是一种绝对必然性的秩序,但对于理性的、自由的被造物来说,它是一个应然的秩序,一种自由的道德律。

关于科学的结构,作者认为形而上学是所有学科的知识根基和顶点,因为各门学科都是从特有的角度研究存在,而形而上学能够就存在本身的原理和动因提供最深刻的知识。形而上学通过实践性理智而成为了道德哲学,自然法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以道德和法律的统一为目标。总而言之,形而上学是法律哲学的前提和顶点,而后者的对象就是自然法。

圣托马斯认为,“法律是行为的规则和尺度,据此,人们被诱导进行某些活动或克制进行某些行动。”①这种规则是一种应当,而非强制,由于人具有自由意志,且自由意志预设了理性,人的行动的自然就是合乎理性的。因此,理性的自然提供了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同时又调节了人的行动,由此可以推出,法律是“属于某些理性的东西”。②它引导人们的行动达至共同之善。法律的制定确实基于意志的活动,但不主要是意志,若无理性的活动,而是任意的指令,则“将具有无法无天的性质,而不具有法律的性质”。③因此作者认为,法律的本质上是理性。

在道德与法律方面,作者通过举例来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所有的法律都需要某种道德基础,而实证法需要接近道德的意志。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的规范,必然具有强制性,而道德是比实证法更高级的规范,道德的秩序即是法律秩序的基础。

自然法似乎无处不在,但却又难以确定,它不同于实证法的实在和确定,也不同于唯理主义的逻辑和规则。圣托马斯说过,“从属于道德科学的东西,大体上是可通过经验知晓的”。④因此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自然法的内容,狭义的自然法主要是“当行公道,不为不义”和“让人各得其所”,在自然法的认知原则中,善、公道、正当都是符合自然理性的最高原则,而通过这些不证自明的首要原则进行正确的演绎推理,形成更多规范,但是由于各种具体情况的极端复杂性与易变性,正确的演绎推论会无比困难,此时实证法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自然法所显而易见的只是这些首要的、自明的和永恒的原则与推论;另一方面,运用这些原则会受到激情、分歧的利益以及私欲的扰乱,以至于出现错误。

自然法也包含着实体性的、充实着内容的规范,它保障与实现的是每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理性的存在的权利,即“人的权利”的存在先于一些实证法,它是自然存在的。“让人各得其所”这个自然法理念就不依赖于实证法而得到实体上的体现。还有生命与财产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财产私有的权利,这些都是通过自然的律法所赋予的神圣规则,也是最符合人性和社会性的属性,实证法可以对其加 ①②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版,第173页。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版,第174页。③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版,第176页。④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版,第186页。

以承认和扩展,但它们的正当非是来源于实证法。进一步而言,家庭、民族、社会的必要性存在,皆是出自人的理念,而不是国家,它们具有永恒性。家庭先于国家,其目的和功能也不可能为国家所取代,它拥有一些自然权利,由实证法加以保护。自然法能够通过法律的合道德性构建出一个宏大的、完满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秩序,并给予国家以真正的伦理基础,这是实证主义所永远欠缺的。

二、研究自然法的现实意义

登特列夫在《自然法:法哲学导论》的导言中坦率地承认,追溯自然法的学术史是一件异常困难的工作,因为自然法观念的变迁并不存在连续的历史,其中存在断裂,于是他就放弃了这件困难的工作,而是从自然法概念的功用角度来开始阐述。登特列夫这种选择是为了思维的清晰起见,因为在现代法哲学中,自然法不仅是一种古老而又不合时宜的哲学,它的意义的极度模糊不明也使得对“自然法”概念笼统无语境的运用变得毫无意义。有太多互相抵牾的学说都声称自己来自“自然法”,也有太多的政治意识形态都在借用自然法的包装,从马丁·路德·金的“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到阿道夫·希特勒的种族清洗,从“天人合一”的浪漫理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冷酷断言,都可以找到“自然法”的痕迹。而在阿奎那、霍布斯、斯塔姆勒、富勒、菲尼斯(John Finnis, 1940-)这些都以自然法标榜立场的思想家之间,除了他们使用的关键词的表面一致之外,也很难发现实质上的共通之处。①

自然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框架性法律(framework law),是最基本的法律。他通常不给予我们可直接适用于实际生活所涉及的情势之下的当下行为的具体规范。还有,自然法不宣称,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治理形态乃是惟一可以接受的政治组织模式;但它却是告诉我们,任何治理形式,即使是那些装饰了民主制度的服饰的治理形式,若他不承认人和家庭的根本权利,就是暴虐的,因而局可以正当的予以反抗。最后一点,自然法不说,联合国安理会的具体形式是好的、高效的;但它确实禁止不应为了某大国的“安全”而仅仅从便利的角度考虑牺牲一个小国的独立。① 柯岚:《“自然”与“自然法”概念的古今之异——关于自然法学术史的一个初步反思》,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

永和的自然法的这种品质,将自然法提升到历史的不断的变化的实证法之上,它使得自然法既是立法者的理想,也是既有法律的评判性标准,这种品质使得自然法能够支配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行使本身。① 一方面,自然法具有普适性的特征,与古罗马法中的“市民法”不同,它不分时间与空间效力而广泛、平等地适用于所有地域或主体。不难看出,这个特点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打磨上“国际公法”的印痕,它为法律全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脚注。在现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法律的融合和趋同也将成为潮流所指。两大法系虽然在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各国都分别在其法律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范例。从此来看,这种法律的趋同之势也受着自然法“目的论”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法观念的本质特征使其得以重塑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它给人灌输以“追求正义和衡平”的血液,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始终因自觉地持有这种进步的理念而不逾越法律的尺度,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每个人都将这种“正义”内化而无需法律甚至是暴力强制性的实施和贯彻。②由此,最优化的思想将外化为最合理的法律体制亦即宪政,对于完善各国仍存在一定缺陷的司法制度提供了理论模型和追求目标。

结 语

自然法思想是贯穿于整个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始终,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自然法思想经过新自然法学派的倡导后复兴,重新进入主流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的视野。其观点对于我国的立法、司法均有相当深刻的意义。对于自然法思想的研究不应止于此。正如罗门教授所言“人总是难以抑制其对正义的渴望„„一旦严峻而贫瘠的实证主义冬天变成经久不衰之形而上学的春天,它就会发芽。因为自然法的理念是不朽的。”

①②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40页。

王珉、岳阳:《浅析自然法观念的历史意义》,载《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2]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10年版。

[3] 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 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5] 柯岚:《“自然”与“自然法”概念的古今之异——关于自然法学术史的一

个初步反思》,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

[6] 柯岚:《失其本性的自然法——读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

>》,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4期。

[7] 王珉、岳阳:《浅析自然法观念的历史意义》,载《经营管理者》,2011年

第1期。

[8] 吕丽娜:《对自然法三个问题的粗浅理解》,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4月第1期。

第二篇:哲学感想

我 哲学杂感摘自国平

张耀强喜欢看女孩子的美丽的脸蛋,但我的目光是纯洁的,只有痴情,没有色情,我不是刻意如此,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说的矫情一点,是潜意识中自我发现的肉向灵的升华。

事实上内心充满迷茫,激昂的高调就常常透出一种病态。一个作品如果对于作者自己没有价值,它就对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具有这种价值,自救是任何一种方式的前提,如果没有自救的觉悟性,救世的雄心就只能是虚荣心,功名心和野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喜欢做君王或民众的导师,事实上只是做了君王的臣僚和民众的优伶,那部分原因也许在这里。

当我做着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别人的褒贬是不重要的。小事可以互相责备,大事必须同心协力。

爱情的回报就是相爱时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更在于相爱时的付出和给予的满足

我一败涂地又如死了一回,也更加深入的活了一回。

如果世上有完美,也只存在孩子身上,婴儿是神的作品,尚未遭到人手和岁月的剥蚀。

有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人一失足成千古传奇。

所谓恋父和恋母情节,与其说是无意识固结于对父母的爱恋毋宁说是固结于被父母所爱,固结于被爱,爱就难免会有障碍了。人生的终点是死,是空无,在终点找不到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可是当过程也有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都一样,何必在乎过程呢?

着眼于过程人生才有幸福和痛苦可言,以死为背景,一切苦乐祸福都无所谓了。因此当我们身在福中时,我们尽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避免破坏眼前的幸福。一旦苦难临头,我们又尽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脱当下的苦难了 http://www.cyol.net/

第三篇:院史感想

院史感想

“根源蒙古,花开巴蜀,响誉神州”——何氏骨科造福人类。身为何氏企业的一名员工,深感自豪!通过这一次的院史的学习,我已找不出更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对院长崇敬之心,对医院的依赖之情。医院在院长的带领下经历过无数次风风雨雨,而如今为我们呈现出一道道彩虹,让我们在这个家园里幸福的生活。我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来阐述“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或要为护理事业做什么贡献的天使情怀。我只深深的体会到我的梦想在这个八一骨科美丽的舞台上逐一实现:

我是来自大巴山区的农家女,三十多年前,我们那个山村被国家例为贫困山区,那时的父母一心供我读书,目的只希望我能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时的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繁华,也不知道祖国有多辽阔,只知道读书。通过9年的教育我领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重点高中,一份是职业卫校,高音喇叭在山头不停的宣传我就是我们那个村飞出的凤凰,那时的我是父母的骄傲。手拿着两份录取通知,不知何去何从。听我们村长说职业学校出来,就有技术,可以在城里做工,就这样我选择了从事医学行业,不过那时就根本不知道护理和护士有啥关系,没有识过字的父母说可能就是做宾馆服务员。在开学第一天,一位学长在学生会上说:我们是当代有作为的中专生。我当时好生羡慕,对身旁同学说,他好能干,是中专生哦!结果全班同学大笑我一场。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护理专业是做什么的。面临毕业分配时,因为家里拿不出五千元给接收的县医院建院积资,就被分到乡卫生院,面对破烂不堪的卫生院,我所有的梦都被破灭了。但不甘心的我又返回学校请求老师能给我帮助,当时班主任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把我介绍到了成都军区机关医院,那时我还不敢告诉父母我放弃铁饭碗当起打工妹。怕他们的付出是一场空,只是说是直接分到成都部队医院了,我父母高兴得几天都睡不着觉。孤身一人来到这个大都市,抬眼望去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而不再是绵绵起伏的高山。但好景不长,在医院工作了四年,暂且不说当时医院对合同工的另眼相待,就说他们医院对合同护士必须实行每五年更换一次的制度,让我再一次陷入困境之中。眼看只有一年就要面临失业,脑海里一片迷惘,我该何去何从?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能让我生命有转折的人,得到他的帮助,让我到八一骨科医院应聘护士。记得第一次面试,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站在院长的办公室门口,久久不敢敲响他的门,因为生怕这一次的希望就此消失,生怕贵为一院之长的领导不会给区区的一个小护士机会,正在我六神无主、坐立不安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非常和善的声音问我找谁?我猛的转身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找院长,我是来面试的。院长用钥匙打开办公室后,亲切的说到:进来吧。院长的和蔼可亲像一股暖流松散了我所有绷紧的铉。贵为院长能这么平易近人的和一名护士交谈我是第一次感受到。院长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把以前单位的事情办好后就回来报到。当我回到前医院递辞职时,院方说我应该提前半个月打报告,我说我提前一个月辞职,前医院让我考虑清楚,说一个用人单位不可能空一个月的位置等着你回去,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一个月后会是什么样,那一个月我觉得是我人生最漫长的日子,因为两家医院隔得很近,所以我几乎每天下班都要跑到八一骨科医院来看看,站在医院大楼门口,想像自己将能成为其中一员。看见身装工作服的医生护士,我都不敢正眼相看,生怕识破而拒之门外。

一个月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八一骨科医院一名护士,看见全院职工同心同德、攻坚克难、誓求发展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后,我不再迷惘,不再为自己是打工妹而自卑,再也不觉得护士这个职业比别人低一等,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在人格面前是人人平等,感受我们护士的社会地位等到尊重。我终于可以自豪的告诉妈妈我不再漂泊。

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记得铁饭碗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的压力。而如今在医院这个苍天大树下保护下,我们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身为人母的我不再后悔当初放弃铁饭的决定。在我与医院共成长的十几年光阴里,见证医院所走过的辉煌历程,一座座住院大楼拔地而起,收治病人屡创新高,具有何氏骨科特色主派的中西医结合现代化专科医院家喻户晓。《何氏骨科》品牌响誉着神州,造福着人类。梦想中国谈梦想,我的梦想在医院的这个平台得到实现,品偿到人生的价值。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会铭记院长的训导,脚踏实的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来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八九病区:杨晓

第四篇: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

自从选了这一门课之后,诸多的感触与思绪紧紧地缭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首先,能跟着蓝老师您一起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这一门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连的学科不仅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幸福。幽默的教学方式、标准的言语讲学、精美的课件制作、积极的课堂互动、规范的板书设计……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地调动了我的学习热情,无形之中也都推动着我去努力、去学习、去奋斗;其次,在老师的积极教学与耐心指导下,我对中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课程学习当中,我不仅深刻地明白了:文化间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而且还进一步地认识到了文化交流也会带来的积极的与消极的社会影响。中日、中朝、中印、中西文化交流次数的频繁与交流领域的广泛,在前期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社会文化的进步与祖国命运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同样的也因为交流的深入和广泛也给各国带来了不少的文化冲击与战火喧嚣……。从这些如此真实的史实中,我清楚地明白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两面性,是积极与消极相伴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最后,在课外交流活动课中,我学会了团结与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等等。随着活动课的开展,我们小组成员积极备战。不管是前期的组织筹划、还是中期的节目训练、又或是后期的登台表演,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魅力与亲身实践的快乐。交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一个简单平台,它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展现民族本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推动民族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通过文化交流的继续深入与持续发展,我有理由相信: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将会日益兴盛、日益绵长。千言万语也抵不过我的真情流露,抵不过我的感情抒发与思绪飘扬。我很庆幸自己选了这一门课,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能够持续聆听蓝老师讲学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展,因为这一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明白了: 交流的魅力与交流的灿烂。

第五篇:实证法学的新阐释与自然法观念陷阱

一、自然法观念批判与实证法学的源起

无证是古典自然法理论,还是随着20世纪自然法的复兴而呈现的新康德主义和新经院主义的崭新形式,最终自然法的价值判断必归结于一些伦理概念或者蕴含于概念中的伦理命令.这些构成自然法观念轴心的伦理概念,如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已为我们所熟悉.从亚里斯多德,西塞罗直至近代的格老秀斯、卡瑟勒因等,无不以其推崇的某个或某些伦理概念展开其法理学构架,并视这些“先验”的伦理观念为实在法的判断标准和效力来源。

但是,认真的实证主义者却无视这种“先验”的思辩方式,而对占据了自然法理论核心地位的正义、自由、平等一类概念加以拷问.他们发现正象其他道德教化一样,这些动人的词藻内容模糊含混。它们不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动;而且既便在一个静止的时点上,其边缘和界线也是无法确定.当诵读这些教化时,你或会产生愉悦之感;但当面对真正需要决断的活生生的个案时,它却顿时哑然失语.这些名词更多地传达了一种情感倾向和偏好,而绝非一种确定的规范.它们内涵的也不确定性也总是被那些怀着明确利益目的的阶层和团体利用,而? 晌亲笆魏脱诒握媸道嫠咔蟮牟势欤?br> 但正义、自由、平等、秩序这些伦理命令却掩盖了真实的利益冲突,诱使法学的思维从不同利益的判断和平衡这一正确的视角偏离.由这些伦理观念把持的自然法学必然充斥了形而上学的内容.一旦面对生动具体、交织着利益纷争的事实上的法律问题,这种自然法的思维进路不仅会无效和失灵,于增进社会福利的实际价值毫无助益;而且,更为严重是阻碍人们睁开眼睛,面对社会现实,去考察经济利益、政治愿望、当时的一般观念等现实存在的直接决定法律内容的诸种因素,去探寻在此诸多因素制约下可欲的利益平衡点。

在作者看来,做为对古典自然法理论的反动,实证法学正是源起于对被视为“自然法”的上述伦理概念的怀疑、失望和对自然法思维进路的批判.无论是分析实证主义(analytical positivism)、社会实证主义(sociological positivism),还是被称之为Vienna circle 的逻辑实证主义,实证主义首先是坚定地将伦理观念从法律和法律理论的轴心地位移开。完全不同于那种视法律为某种可以由一些“先验”的伦理规则合乎逻辑地推演,因而也当然具有真理性的体系的幻想;实证主义者简单而明确地承认法律就是一种社会事实。正是!这种态度,使我们可以平静地观察和剖析过去和现存的法律和法津制度,考察此种法律和法律制度生成的原因——是怎样的不同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和妥协,能够表达于政治的不同利益诉求的分力合而决定了既成法律这一平衡点。

这样才有可能摆脱对自由、平等一类词汇喋喋不休的重复;实在地深入探视隐藏在既成法律下面的,从不同方向着法律走向的经济利益、政治考量、不同群体的不同道德观念的碰撞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伦理情感等诸种社会因素。倘若不从自然法观念的束缚中摆脱,我们恐怕不可能睁开眼睛正视这一切,而是继续着“自由”的喃喃呓语。

二、一种新实证主义观念

(一)在对自然法批判和放弃了对伦理价值的迷恋、膜拜的基础上,历史上的实证主义者便分化出不同流派,采纳了各自不同的分析进路。分析实证主义将目光锁定在法律制度中提取出的基本观念、概念和特点,而社会实证主义则更多地关注影响实在法制定的各种社会因素4。对法律观念、概念或不同社会因素在法律和法律制度构建中的权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又持有各自不尽一致的看法。

作者在此承袭前文中对自然法观念批判的视角,试图初步阐释自己的实证主义观念。此种观念!虽然难掩其粗糙,但作者有理由相信:它不是一种无意义的重复或简单的转述。

(二)1.在作者看来,法律是主权者在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主张间预设的平衡点。法律本身即是一种价值评价与调配的过程。在世俗社会中,法律构成原初的评价标准,而没有什么自然法的更高层级的正义理论能推衍出法律这一价值评判的体系。

此种标准目的是确立不同利益冲突间的平衡。这种评价体系做为历史的社会产物,是不同利益集体通过其政治媒介均试图将平衡点移向于已有利的一方,而在民主框架下以民主手段相互斗争形成的平衡结果。而国家以中立的面目颁行,这种模式化的一般性的描述遂被强令遵行。任何个案中偏离此平衡点。则司法者只能依此法律规则恢复其预设平衡状态。

2、这样,法律的实质便清晰地凸现为利益的平衡。此处之所谓“利益”,不可将之狭隘地仅仅理解为经济利益。任何个人、集团或阶级的可表达政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欲求,均可纳入“利益”的语义。至于这种“欲求”的内容,可能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判断,也可能在直接、表层意义上仅仅表现为一种政治意愿或一种普遍习惯思维的作用。但此种欲求必须能表达和作用于立法或司法过程,否则在其进入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视野以前,对法学而言也无多大助益。

3、此处的“平衡”,即鲜明地表达了与自然法理念截然不同的分析进路。法律所施行的利益魇屎驼庵值魇实慕崧郏皇抢醋杂谀持窒妊榈墓勰钔坡鄣慕峁遣煌婕旁诓欢系亩氛屯仔写镏碌钠胶狻7烧庖皇痉缎缘钠胶庋旧砑词瞧胶獾慕峁庇忠蚬仪苛Φ淖饔枚晌蠢锤霭钙胶獾谋曜肌?br> 此种在既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探求不同利益诉求的较为稳定的一般平衡的努力,是每一个健全理智的政治国家所必不可少。但所取得的平衡又有一日终将被打破。所以法律须学会在变化的条件下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点,并且,这一过程本身即面临着一个在维持相对稳定与适应变化的形势间保持平衡的问题。

4、法律从其形式和渊源上看乃是“主权者”预设的一般性规范。显然,作者直接援引了奥斯丁“主权者”的概念,并且与其“法律是主权者的一种命令”的看法并无实质差异。当然,虽然亦认为法律效力来源于主

下载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之感想(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哲学观念论之自由主义传播(5篇范例)

    新闻哲学观念论之自由主义传播 作者:胡兴荣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09-10-13 17:16:53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奠基时代,近代英美自由......

    哲学感想(大全五篇)

    1. 你的口舌没有权利去决定别人的思想,这个权利只属于他自己的实践。 2. 人通常是在受辱中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的。 3. 在不受关注时,自怜不但不会使你好受,反而会让你的心情更......

    家具史感想

    家具史感想 学了一本的的家具史让我产生了很多疑惑,在家具史的历史中觉得很多家具的产生只是一件发明的产物,发明与设计有着什么联系还要在弄懂。发明与设计有什么区别有待学......

    服装史感想

    服装史感想 甘婉雯 1400450204 我对服装本来就很感兴趣,对于这门可以让我纵观中外数千年服装文明发展的课程我更是非常喜欢。 通过一系列文字,图片还有影片比较生动深刻的了......

    学习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之感想(精选合集)

    学习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之感想 在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能从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

    哲学与人生感想

    与上帝合一 ——上帝在一切之中,一切在上帝之中。一切都来自上帝,又都回归上帝 在听完刘老师关于埃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后,感受良多,作为神秘主义运动中最伟大的多米尼克教师,查过百......

    管理哲学的一些感想

    《管理哲学》的一些感想 哲学,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学科。在大多数人眼里,它是深奥晦涩的代名词。但同时,人们不得不承认,哲学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哲学,你会知道思......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考研真题

    科学技术哲学 考试科目:科学技术哲学 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一、 简答题(选4题,每题12分,共48分) 1、 列出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和自然哲学的主要著作(至少4种) 2、近代欧洲哲学中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