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2 04: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

第一篇: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

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

本部干部一科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有持续发展的问题,干部队伍建设也有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措施,也是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1、在全市范围内公推选拔副处级领导后备干部人选。2005年4月,我市开展了公开推荐选拔副处级领导后备人选的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开推荐选拔副处级党政后备干部人选。经过公推选拔,确定副处级党政领导后备干部91名,其中女干部19人,占20.9%;党外干部9人,占9.9%。平均年龄39.6岁,其中35岁以下的6人,占6.6%;36至40岁的47人,占51.6%;41至45岁的38人,占41.6%。大专学历的8人,占8.8%;大学本科学历的50人,占54.9;研究生学历的35人,占38.5%,其中有硕士学位的13人,博士学位的2人。南海、顺德等区也采取公推选拔的办法,储备了一批后备干部人才。

2、积极构建有利于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工作格局。市、委为了推动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积极拓宽思路,加强探索,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将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有利于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工作格局。特别针对青年干部普遍历练不足,基层工作经历相对缺乏的状况,注意为青年干部提供多岗锻炼的机会,特别是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主要阵地,丰富了一批年青干部的基层经验。近年来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选派 青年干部到镇和工业园区任职。如2003年8月,我市从市直机关年轻科级干部中,选送42名科级干部到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工作。经过几年的培养,其中一些干部已经成长为所在区、镇的骨干,有的担任了区直部门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二是采取跨区交叉互派方式选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注意把青年干部培养锻炼与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以及固本强基工作结合起来,三批先后选派了203名市直机关干部下基层驻农村,覆盖了市直机关的各个单位。

3、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和使用后备干部。市委重视对后备干部跟踪管理和使用,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和认识后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对表现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后备干部,适时予以提拔重用。2005年4月以来,公推选拔的91名副处级领导后备干部中已有22名已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占总数的24.2%。2005年,市委还专门下发了《关于第一批驻村干部考核表彰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驻村干部,可以提拔重用,任职年限未达到基本年限的,应纳入后备干部名单重点掌握,加强培养锻炼。

二、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1、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仍需加强。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年青干部锻炼成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从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上看,前瞻性和计划性仍需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是没有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后备干部队伍发展规划,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和配套制度建设的系统考虑还有所欠缺。

2、后备干部人才库仍需进一步调整充实。主要体现是后备人才库调整充实力度不够大,后备干部的数量、结构和综合素质与形势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从数量上看,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的要求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从结构上看,主要是专业结构不尽合 理,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熟悉现代经济管理、城市规划、环保、园林设计、外经贸及法律业务的干部较为紧缺,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比例偏低。

3、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渠道比较单一。目前在后备干部培养中还缺少实实在在、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法,表现为培养渠道不够多、方法不够新,力度不够大。如在基层锻炼方面,多用“任职”少用“挂职”,加大了工作难度,在培训教育方面,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明显,通常采用的短期理论培训达不到迅速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的目的。

4、对后备干部的跟踪管理仍需进一步改进。对后备干部的管理仍以表层次的了解为主,对后备干部人才库没有形成分类跟踪、及时更新的机制。

5、后备干部备用结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这几年市管后备干部的储备和使用情况看,在一定层面上存在“备用脱节”、“备而不用”的现象。比如2005年4月经过公开推荐产生的91处级后备干部,还有69名没有提拔使用。后备干部的备用之间的数字差距比较大,一方面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影响了后备干部本身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培养后备工作的认识,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抓好落实。要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观念,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党委要负责研究制订本系统或本单位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的总体规划,提出目标措施。组织人事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规划,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定期分析队伍现状,实行分类指导,形成工作规范。后备干部所在单位要根据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要求,具体落实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党委、党委组织部门、后备干部所在单位要严格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分级管理网络。组织部门每年要组织一次,对各单位在培养和选拔后备工作中落实目标、措施的具体情况进行督查。

(二)明晰思路,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规划是工作的先导,要想后备干部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必须从规划入手,明确工作目标。各级党委要强化统筹意识和规划意识,立足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从全局的高度考虑角度考虑后备干部的储备,从长效的深度考虑培养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根据中央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目标和规划。

一要体现系统性。由于后备干部和现职干部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干部年轻化的实质是保持后备干部与现职干部的良性循环。因此,后备干部工作目标要根据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干部特点来制订。特别要结合我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地分析在今后一段时期干部队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研究编制规划,使党政领导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目标上相协调、结构上相衔接、制度上相配套。

二要体现导向性。要遵循人才成长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用科学的人才观来指导后备干部工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后备干部德才水平的重要标准,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等观念的束 缚,注重真才实学,不拘一格选人才。

三要体现递次性。要树立“大后备”观念,从公务员选录等基础性工作抓起,提前介入后备干部选配工作,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形成后备干部逐级培养、梯次使用的格局。

(三)拓宽视野,优化结构,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 针对当前我市后备干部人才库的状况,要进一步拓宽后备干部推选渠道,改进后备干部推选方式,充实后备人才库的储量,真正建立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队伍。

一要拓宽后备干部推选视野。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注意拓宽视野,促进各领域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物色和选拔真正实绩突出、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作为后备干部。从我市实际情况看,推选后备干部应重视五个领域:(1)注意从国内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和国外留学人员中引进和物色;(2)注意从高校、研究机构中物色;(2)注意从企业、中介组织中物色;(4)注意从先进模范人物、国际国内重大竞赛获胜者、重要评选获奖者中物色;(5)注意从镇、街基层一线物色。

二要改进后备干部推选方式。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把挑选后备干部工作建立在对大批干部全面培养和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体现群众意愿,发动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群众,广泛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引入竞争机制,推荐可采用“三结合”的形式:(1)集中公推选拔与个别专项推选相结合。集中公推选拔就是参照公选领导干部的方式,定期(如两年一次)面向全社会公推后备干部;个别专项推选就是根据后备干部人才库的存量结构,有针对地物色紧缺型后备干部。(2)单位民主推荐和职能机关举荐相结合。单位民主推荐就是由本单位干部在年度考核、年度评议的同时,民主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上报;职能机关举荐就是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和统战部门、妇联、共青团、高等学校、博士后工作部等单位的选才积极性,由这些职能机关和部门向组织人事部门举荐优秀人才,经考试或考察后吸收到后备干部队伍中,主要针对的是党外后备干部、女后备干部和专业性较强的后备干部。(3)内举和外引相结合。即在加大全市范围内推选后备干部力度的同时,针对当前我市党政领导人才和后备人才的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紧缺的党政领导后备人才,增加紧缺型后备人才的储备。这项工作要注意前移选拔环节,可针对当前我市人才队伍的总体结构状况,注重从国内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紧缺人才,并通过基层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作为人才储备,形成“大后备”的梯次培养模式。为各级后备干部培养奠定基础。

三要兼顾后备干部人才数量和质量。一方面,要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储量。根据《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后备人才库要保持充足的数量,一般按领导班子职数正职1:

2、副职1:1的数量确定。按照这一比例要求,我市正处级领导岗位的后备干部应保持150人左右的常数,储备副处级领导岗位的后备干部应保持400人左右的常数。另一方面,要提升后备干部总体素质。选拔后备干部要注重发展潜力,尤其要看思想素质和学习适应能力,不能片面追求数量。

四要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党政领导人才结构,就必须变“缺什么、选什么”为“缺什么、储备什么”,使后备人才库保持合理的结构,既要注重后备干部年龄结构,又要注重知识和专业结构,还要注意妇女后备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后备干部的储备。市管后备干部要以35-40岁的为主体,35岁以下的干部不少于30%,其中30岁以下的干部不少于10%。针对当前我市干部队伍结构 状况,要重点储备三类干部:第一类是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的干部。注重从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拔高层次人才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培养。副处级后备干部要求要有本科以上学历,要注意培养一批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干部,注意发现一批熟悉宏观经济管理、规划建设以及国际经济交流工作的优秀人才。第二类是熟悉基层的优秀干部,尤其是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三农”工作、具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的干部。第三类是优秀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妇女、党外后备干部要有一定比例,女干部不少于20%,党外干部不少于10%。

(四)强化管理,动态跟踪,形成后备干部“优备劣汰”的工作机制

后备干部要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跟踪,及时更新,形成“优备劣态”机制,确保储备质量。

一是实行“交叉分类建档”制度,加强后备干部分类管理。后备干部档案工作必须要摆脱传统的的工作模式,走信息化、网络化的路子,逐步建立健全后备干部信息库,采取“交叉分类、一人一档”的办法,要为后备干部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使用打好基础。从我市实际情况看,交叉分类的类别包括:(1)按层次分类。如市管后备干部可包括正处级后备干部和副处级后备干部。(2)按成熟度分类,包括近期使用类、中期使用类和长期培养类三种。(3)按专业分类。可以包括综合管理类、财经金融类、经贸外经类、规划建设类、政法法律类、科技工作类、宣传文体类、农村工作类等。(4)按气质和性格特点分类。

二是推行跟踪评议和信息分析制度,加强后备干部日常考察。采取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多种手段,及时掌握 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帮助他们及时克服不足,不断改进提高。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分析制度,组织部门要与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加强协调与沟通,单位党组织要定期报告本单位后备干部的任免、奖惩、学习培训、思想动态等情况,对掌握的情况,要定期分析研究。组织部门在考察现任领导班子时,应结合考察后备干部一道进行。

三是推行滚动更新和最长备用期制度,实现“优备劣态”。要在跟踪评议考察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后备干部名单。对那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谦政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群众意见较大或威信不高的;有其他不良表现、不适合作为后备干部的,要及时进行淘汰。同时对新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应及时补充进来,从而使后备干部队伍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要探索建立最长备用期制度。对于现担任正科级职务的副处级后备干部,最长备用期应不超过6年,超过最长备用年限得不到提拔使用,应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对备用时间较长的干部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为这些后备干部的使用创造条件。

(五)重视培养,强化锻炼,多渠道提高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对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的干部,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素质。

一方面,要增强后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要依托全市培训资源组合的成果,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后备干部培训效果。市委党校要把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作为主体班次,培训对象除由各地各部门安排外,党委组织部门可 直接确定一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培训。在教学方式上要积极创新,要继续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积极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到党校讲课,进一步优化培训师资结构,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使更多的后备干部有机会及时接受高层次的前沿信息。

另一方面,要增强后备干部实践锻炼途径的多样性。对干部个人来说,经历就是财富。具有丰富工作经历的干部思考问题将更加全面,把握问题将更加准确,处理复杂问题将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党委和组织部门要重视拓宽后备干部实践锻炼的途径,把后备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压担子,解难题,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具备担当领导重任的综合素质。可以采取的锻炼途径包括:(1)挂职锻炼。具体包括“上挂”和“下挂”两种形式。对于在机关工作时间长,但没有基层经验的后备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工作一至两年,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群众观念,积累基层经验,提高服务意识;对于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但缺少市、区机关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也可以选调到市直机关综合部门或阶段性工作岗位“上挂”锻炼,拓宽视野,提高政策把握能力,增强大局观念。(2)选调参加中心工作。对哪些发展潜力大、有专业特长的后备干部,可以选调参加难度较大、突击性较强的工作,比如在新城区建设、环境整治等重大建设项目中负责某方面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一线领导经验。(3)岗位交流。要合理推进后备干部跨地区、跨部门横向交流,包括机关中层干部的交流,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增强干部的全面发展能力。对正职的后备人选,要实行多种岗位和复杂环境的锻炼与考验,或扩大他的分管范围、职责权限,使他们尽快取得全面领导工作经验后,不失时机的安排到正职或主要领导岗位上。

(六)强调业绩,备用结合,加大从后备人才中提拔使用干部的 力度

后备干部工作要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避免备归备、用归用,培养和使用“两张皮”的现象。要通过后备干部使用方式的不断创新,激发后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后备干部建设的实际效果。

一方面,要坚持后备干部优先使用制度。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把后备干部作为调整充实领导班子的主渠道、主来源,对各方面条件能力比较成熟的优秀后备干部,要及时提拔到相应的领导岗位,其中特别优秀的应及早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凡是没有进入后备干部序列的人员,一般不得提拔任用,对于需要从后备干部名单以外提拔干部的,呈报单位应当说明情况。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踊跃参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后备干部。对德才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以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急需的高学历、高素质优秀人才,可以进行破格或越级使用。同时,要建立后备干部使用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定期研究后备干部的使用率等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工作实绩”作为后备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标准。后备干部优先使用,并不等于是后备干部就必须使用,就必须急于使用。提拔使用后备干部,同样要突出实际能力,强调工作实绩,尊重群众评价,严把素质关。

第二篇: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

一、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1、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仍需加强。近年来我区在加强年青干部锻炼成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从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上看,前瞻性和计划性仍需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是没有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后备干部队伍发展规划,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和配套制度建设的系统考虑还有所欠缺。

2、后备干部人才库仍需进一步调整充实。主要体现是后备人才库调整充实力度不够大,后备干部的数量、结构和综合素质与形势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从数量上看,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的要求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从结构上看,主要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熟悉现代经济管理、城市规划、环保、园林设计、外经贸及法律业务的干部较为紧缺,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比例偏低。

3、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渠道比较单一。目前在后备干部培养中还缺少实实在在、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法,表现为培养渠道不够多、方法不够新,力度不够大。如在基层锻炼方面,多用“任职”少用“挂职”,加大了工作难度,在培训教育方面,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明显,通常采用的短期理论培训达不到迅速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的目的。

4、对后备干部的跟踪管理仍需进一步改进。对后备干部的管理仍以表层次的了解为主,对后备干部人才库没有形成分类跟踪、及时更新的机制。

5、后备干部备用结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这几年市管后备干部的储备和使用情况看,在一定层面上存在“备用脱节”、“备而不用”的现象。比如2005年4月经过公开推荐产生的91处级后备干部,还有69名没有提拔使用。后备干部的备用之间的数字差距比较大,一方面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影响了后备干部本身的积极性。

二、“一考双试”选拔科级后备干部工作的意见

此次“一考双试”制度的实行,是短短3天的培训后进行的。此次考试内容涉及道德修养、廉洁从政、法律法规、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又有实践的广度和宽度。对于我本人来说,既提高了认识,又激发了干劲,极大的体现了区委对红星区广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干部的爱护。此次“一考双试”为我们今后的工作也指明了工作和学习的方向,更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凝聚力量助推红星区实现“十二五”科学跨越发展。对于在新时期新情况下,我们工作中进一步探索社会管理新路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此次区委实行“一考双试”,对于倡导新任职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敲响了警钟,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总体而言,本次培训班考试是我区、乃至本人参加过的几次培训班中组织最周密、管理最规范、内容最丰富、收获最丰硕、体会最深刻的培训班。

通过此次培训考试,是我本人深刻的认识到,要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要把这些优良作风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同时要,加强廉洁自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浅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后备干部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措施。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对向各级领导班子输送优秀人才、推进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为党的事业奠定坚实的领导基础将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后备干

部队伍建设,确保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后备干部健康成长,完善自我、加强修养是前提。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自身的主观努力是确保后备干部健康成长的提和基础。

首先,要克服三种不良精神状态。一是谦虚谨慎,克服“骄”气。不能高估自己、轻视别人,要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否则,就会严重脱离群众,最终使自己丧失成长的群众基础。后备干部要以谦虚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成绩与能力,踏踏实实地努力提高自己。二是勤勉不辍,克服“惰”性。存有“惰”性的干部,总是认为自己已经位列后备干部队伍,该干的事也干的差不多了,无需再在工作上花太多的精力,不思进取。这种心态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后备干部的先进性要靠不懈地努力才能保持住,否则就会有被淘汰的可能。三是扎实工作,克服“躁”气。有的后备干部认为自己已经是“准领导”,因而总是期望能够早日得到组织的提拔任用,等待提拔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失去耐心,表现得心浮气躁,无心实干。这与组织对后备干部的素质要求是相悖的,升迁不应是后备干部工作的唯一目的和动力。

其次,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党政干部处于一定的岗位就必然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后备干部是单位的骨干,是党政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在条件成熟时还有可能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只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练就过硬的领导本领,才能为今后担当重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权为民用的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不是用以谋取私利的手段。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不能在实践中摆正位置,一旦拥有职权就有可能误入歧途。三是服务意识。必须强化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要始终忠实代表好人民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和“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再次,要把握五个努力重点。一要修“德”。为“官”先要做人。常修其德,做到公道正派、人格高尚,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而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如果只为“做官”,忘记做人,就会丧失原则,贻害事业,最终失去民心。二要练“能”。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其素质和能力不可能随着职位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只有不断地学习、锻炼,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只有认真学好党的基本理论,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辨明方向,站稳立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才能认识和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统揽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三要思“勤”。从政要勤,勤政才有希望。干部如果贪图安逸,不勤奋敬业,就不会有前途。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最重要的是立足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的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些不愿奉献,处心积虑钻营,最多只能得逞于一时,终究会被人民所唾弃。只有那些把事业摆在第一位,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塑造起良好的形象。群众心中有杆秤,无论“大”官还是“小”官,只要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就会得到人民的公认和爱戴。因此,应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四要攒“绩”。优秀领导干部不是自封的,而是通过做好工作干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为党政干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年轻干部应该踏踏实实做事,决不能朝三暮四,贪图安逸,而必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不务虚名,争创一流,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后备干部只有不为名利、一心做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真正干出群众认可的实绩来,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领导干部。五要尚“廉”。为“官”清正廉洁,就能树立威信;办事公道正派,就能一呼百应。后备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把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经受住权力的考验,严格自律,遵守法纪。

后备干部健康成长,健全机制、创造条件是保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在后备干部自身不懈努力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这对后备干部健康成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要积极创新观念,营造氛围。一是容错。对他们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不能

第四篇:加强当前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本站推荐)

浅谈当前监狱政工干部队伍中的问题与建议

监狱的政工干部在监狱工作中发挥着人事管理、业务指导、党群纽带、凝聚人心的作用。加强监狱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对于促进监狱思想政治工作,为监狱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狱政工干部队伍中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不高度重视,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监狱政工队伍的长远发展。对此,笔者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谈谈当前监狱政工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

一、当前政工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在一些监狱中,政工干部队伍正面临着“三化”的尴尬局面,即:“政治地位边缘化”、“能力素质薄弱化”、“思想观念僵硬化”。

(一)政工干部政治地位边缘化

当前,监狱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普遍存在政治工作后继无人、工作得不到认可、无人问津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政治工作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政工岗位吸引力下降。很多民警甚至个别领导认为组织、宣传等政工、党群工作是“无用功”,只会增加内耗,对监狱建设和发展的提升作用不大,对政工干部的作用认识不够,工作支持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 是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削弱了民警从事政治工作的积极性。相较于监管改造、劳动生产等其他岗位而言,政治工作在领导特别是基层领导眼中就是一个“没出息、没地位、没名堂”的活儿,干的再多再好也比不上抓生产所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比不上抓改造所呈现看得见的改造成效。三是人员编制少任务重,致使政工干部疲于应付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基层政工干部每天面临各类本岗位或非本岗位的报表、材料、稿件等大量文字工作,很难有时间把精力花在提高工作质量上,只能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长此以往,直接造成了政工干部受“歧视”,政治工作受“冷落”,政治地位边缘化的问题。

(二)政工干部能力素质薄弱化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基层单位政工干部呈现出年龄结构“偏高”、学历层次“偏低”、能力素质“扁平”的现状。这一现状的出现,除了政工干部自身的原因,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干部在选配政工人才存在思想误区,造成政工队伍岗位门槛低。目前,从事监管改造工作的民警普遍具有狱政管理、刑事侦查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而政工干部则几乎没有受过政治工作专业教育,绝大多数人是“半路出家”,专业背景和政策理论水平比较缺乏。主要原因:一是政工岗位“入口”把关不严。在监狱工作中,政工岗位往往被人们视为无关大局的后勤工种,几乎所有人员都能够胜任,在政 工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缺乏具体的标准。导致个别单位和领导往往乐意把女同志、在监管或生产岗位上能力弱的同志或者年龄偏大的同志放在政工岗位;二是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由于监狱对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缺乏长远眼光。他们更乐意把年轻民警安排的监管改造一线工作,总认为政工是女民警或二线民警的事情,导致一些热爱政治工作、综合素质较好的年轻民警因阅历、经验甚至资历等因素限制,无法进入政工队伍;三是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足。当前,监狱不惜“重金”培训狱内侦查、心理咨询、服装加工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却往往把政工干部拒之门外。许多政工干部的专业本来就“五花八门”,专业理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加之长期教育不足,队伍综合素质和干部工作能力始终比较薄弱。

(三)政工干部思想观念僵硬化

一些政工干部总习惯于用资历代表能力、经验代替制度,工作中墨守成规、不善于创新思考,听不进意见和建议,思想观念固化僵化。主要原因是:一是政工干部放松自我学习。有的政工干部缺乏进取精神,不愿主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擅长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办公技术,工作效率和质量始终不高;二是政工干部对新形势下的政治工作要求认识不足,片面以为政工干事的主要职责局限于做报表、写稿件、领物品、开会等单一事务,事业心、责任心不 强;三是政工干部对自我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思想观念消极。一些政工干部认为受年龄、岗位限制认为自己“升迁”无望,是“等退休”的人。干脆降低工作标准图轻松,平时上班迟到早退、资料台账投机取巧甚至偷工减料,思想上闭塞消极。

二、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解决问题,即:提升工作地位、注重人才培养、完善奖惩机制、把准初入关口。

(一)纠正偏差改变认识,切实提升政治工作地位 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改变认识上的偏差,切实提升政治工作地位。政治工作是监狱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监狱事业的兴衰成败,它包括思想教育、党务管理、干部工作、纪检监察、宣传文化等内容,渗透到监狱正常运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好思想教育,有利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筑牢民警的思想防线,提升职业忠诚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党务管理,有利于巩固和建设党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激发党员在工作学习中的模范表率作用;做好干部工作,有利于创造科学而完备的选人用人机制,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优秀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中并管理好使用好;抓好纪检监察,有利于有效提升民警廉洁从政、廉洁从警意识,不断提升廉洁执法水平,维护队伍 执法形象;做好宣传文化,有利于推进监狱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工作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影响作用、塑造作用,真正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氛围。可见,做好政治工作,能够提高民警队伍的战斗力,为监狱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纠正认识上偏差,切实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肯定政工干部的政治地位,才能增强政工干部的信心,提升政工岗位的吸引力。

(二)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切实培养专业政工干部 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一是采取基层“锻炼”与机关“深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养。所谓“锻炼”,就是将人才放在基层政工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目的在于熟悉基层政工岗位的主要任务、工作,培养独立完成政工岗位工作的能力;所谓“深造”,就是在基层实践锻炼的基础上,将人才分批次的安排到政治部(处)、办公室等机关部门进行再学习再提高,从而拓展视野、提升水平,更新理念,丰富内涵。经过一段时间深造后,再重新回到基层,从而培养出具备基层政工经验与机关见识的合适人才。二是

三是采取选送人才到相关院校进行轮训的模式进行培养。结合政工干部的岗位特点,我们应着重加强他们的文字能力、口才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心理疏导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对此,建议将一些有潜力、肯学习、责任心强的政 工干部选派到相关院校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例如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武警上海政治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政治工作培训班,为期10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军地院校,参加全面、系统、先进的政工专业培训,有效弥补政工干部“不够专业、底气不足”的问题,锻造政工干部过硬的专业素质。

(三)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切实激发政工队伍活力动力 要保持政工干部队伍的活力动力,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一套切实管用的考核奖惩机制。一是建立政工干部综合素质考核机制。建议每季度组织对政工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评比,着重从德、才、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按照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视情况对排位靠后的予以处罚(扣个人绩效考核分、撤销职位、更换岗位);二是建立完善工作奖励机制。注重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表现优秀、工作突出、得到群众认可的政工干部建议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例如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并将取得的业绩作为个人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

第五篇:当前消费安全及对策建议

当前消费安全及对策建议

一.消费现状

消费,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下是列举的几个简单的商品消费状况:

(一)手机

我们在购买手机时,大多是通过广告宣传,和朋友熟人的推荐。遇到的风险主要是假货、质量有问题。购买动机时与人沟通的需要,娱乐游戏的需要。

(二)感冒药

通过广告了解,店员介绍,获得信息。存在假药、药效不好、过敏反应的风险,因为身体出现了问题购买。

(三)参考书

老师或同学介绍,或自己到书店查找。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盗版读物,因为学习的需要,扩充知识量。

通过三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我们消费时,遇到的消费安全问题是假冒伪劣产品居多,质量存在了安全隐患,这极大是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下面我们将就消费安全进行详细说明,以食品安全为典型案例。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

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

6、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7、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

8、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

2、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3、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

5、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四、消费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二十二年的光辉历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汽车、保险、教育、旅游、医疗和信贷等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消费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现阶段经济生活中,侵害我们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有的方面也比较突出:新业态带来的非传统类型投诉热点不断增多,食品安全消费形势不容乐观,新的投诉难点不断涌现等等。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日趋增多,网上购物是商家通过专业网站提供交易平台建立虚拟商铺,把欲售商品的照片和相关资料呈现给消费者,供其选择。交易的整个过程打破了面对面交易的传统,消费者在购买时看不到实物,只能看见卖家出示的物品照片,听凭卖家介绍。这种方式给不法商贩带来了可乘之机。所以,加强消费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

一是完善相关立法。有法才可以依,我国虽然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是涉及服务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还远远不够。

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少数执法人员自律性差,更有甚者知法犯法,使消费者投诉取证极为困难。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玩忽职守、知法犯法者给予严厉打击,增强其执业的风险成本。

三是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实行连动行动,做到以较少的社会投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例如我国一些城市中设立12315连动行动,即公安、医疗、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减少投入,切实方便消费者。

四是普及、推广相关法律知识。法律法规的普及和推广应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来抓,使消费者了解最新的与其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法律知识,并使这些法规产生相应的作用。

(二)提升经营者的诚信观念

“诚信”,就是要求经营者及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活动中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的商业道德标准和根本的行为准则,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全面、充分履行与消费者的约定义务,守诺践约,反对规避自身义务及各种商业欺诈行为,促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市场监督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以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为基础,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以诚信为原则的信用交易。从这一点看,诚信是商家的基本商德,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也只有诚信经营,真正把消费者视为上帝,处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从而能够放心坦然地去消费,而不再抱有警惕狐疑的态度。从诚信经营到放心消费,实际上是形成了商家和消费者双赢的有利局面,也会使我们的市场秩序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

(三)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

一是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我国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较为淡薄,据统计,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只有22.3%的消费者能主动投诉,大多数消费者自认倒霉。提高维权意识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步,如不因损失小,怕麻烦等原因而放弃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当然,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并非一日之举,需要全社会消费知识的宣传、消费运动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要逐步普及全民族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宣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维护自身合法消费权益。

二是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消费者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加强相关商品知识的学习,了解有关商品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修期、质量、使用说明等,积极做好消

费前的准备工作,;消费者一定要索要并保存好有关证据,以免口说无凭,如发票、服务合同等原始凭证,以作为消费权益受损时的投诉依据。笔者在处理消费纠纷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投诉时,满腹委屈,但就是拿不出相关证据,从而增加投诉难度和诉讼风险。因此,应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消费者掌握维权、投诉、诉讼等相关程序、内容和要求,增强自身权益保护能力。

(四)为消费投诉、解决消费纠纷问题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保护消费者权益

一是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1)政府对某些服务质量关系重大、而一般消费者又缺乏足够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即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实行专业执照管理,严格把关。(2)单个消费者对诸如食品、药品、交通工具等产品的消费安全程度难以凭个人知识、经验加以鉴定,而一旦鉴定错误,其后果往往是以生命或健康为代价。因此,政府必须制定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二是加强新闻监督。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定期对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量。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发动社会组织和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市场监督检查。

三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利用社会传播媒介和消费者运动,广泛宣传消费者主权意识,形成“讲诚信、反欺诈”、自我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社会舆论,使假冒伪劣商品退出历史舞台。消费,事关国民经济,事关民生百计。在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积极正确的找出相应的对策,切实提高维权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下载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

    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梅同杰 摘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积极探索贯穿于后备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过程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结构......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

    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近年来,XX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认真落实年轻干部“十百千”培养选拔计划,以四种精神大力推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教育干部队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提高教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搞好教育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工作,对加强教育干部......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精选五篇)

    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基石和源泉。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材料(推荐)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措施。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具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后备干部......

    依兰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范文大全

    依兰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依兰县委十分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发现、选拔、培养、推荐等系列程序为后备干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切实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落到实......

    关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 的对策与建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