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第二学期美学考试内容
《美学》练习题一(最新)
一、填空题
1.1750年,德国哲学家 鲍姆加登 的《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或美学之父。
2.本质论美学是 古希腊 形成的以追问 美的本质 为中心的 美学传统;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 基督教神学 为主宰的美学 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至19世纪的以 理性问题 为中心的美学。
3.美学的中国化过程先后通过三条渠道实现:日本、西方(西欧)、前苏联。
提出将审美教育纳入到现代教育方针及体系中的是 蔡元培,1918年他又提出 美育代宗教主 张,强调美育可以在中国起到宗教在西方所起的那种支撑民族精神的作用。
4.明末清初,梁启超先后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率先突出了审美与艺术对于社会变革的特殊促进作用。他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的小说乃文学之最上乘的论断,有力地促进小说取代诗歌而成为现代文学的中心文类。
5.30-40年代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走向学理化建设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宗白华和李长之。其中朱光潜的著作《 文艺心理学 》和 《诗论》 在美学的学理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宗白华提出了以 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为代表的现代美学理论。
6.从学科属性看,美学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从研究对象看,美学 是研究审美沟通的学科
7.审美体验是发生在瞬间的 直觉,是对 生命理想形象 的顿悟,是个体的亲历
感兴,美体验可以分为 审美体验 和 泛审美体验 两类。
8.在西方,柏拉图的迷狂
说代表了有关审美体验的开拓性论述。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论可称为 感兴论。
9.惊羡体验 是现代中国人对于新的现代性景观的震惊与羡慕体验。现代中国人对于自身孤独与飘零境遇的体验属于 断零 体验.现代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感世与愤时交织的体验称之为 感愤体验体验。现代中国人对自身古典传统神韵的怀旧体验属于回瞥体验体验。
10.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许多美学家都从各自角度关注现代审美精神问题,如梁启超的 论小说之力,王国维的 论“悲剧”,宗白华的 论“节奏”,李长之的 论审美“人格”,李泽厚的 论审美“积淀”,可谓各呈异彩。
11.高雅艺术作为艺术家个体审美体验的结晶,突出不媚俗的独特个性。主导艺术具有明确的教化性或群体整合性。民间艺术的创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或传承性。
12媒体是指当代社会中向受众传播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的 文化生产 组织。媒介是利用 媒质 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
13.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国文学,属于 文字媒介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宋代至清代文学与绘画中 手工印刷
媒介起主导作用。
14.大众传媒从技术形态角度,可分为机械印刷媒介和 电子播放媒介两种形态。电子播放媒介主要有 电影、广播 和 电视 三种形态。
15.符号是人们用来表达意义的 物质形式。符码是依据一套组织规则编排并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所赞同的 符号系统。
16审美符码具有指称的不确定性,文化的共识性,组合的多维性,传媒的依存性。
17.抒情文本符码的典型是诗歌文本符码,具有表层和深层的审美特征,其深层特征是隐喻性。
18.普罗普的叙事功能理论是一种审美文本的 编码 理论;罗兰。巴特的五种符码理论是一种审美文本的 解码 理论。
19.审美文本是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 符号表意系统。它具有几个特点: 符号性、功利与无功利间性、感兴性和语境关联性。
20.审美文本具有多层次结构,包括兴煤层、兴辞层、兴象 层和 兴味层。
21..悲剧和喜剧是在西方历史中表现突出的审美价值形态。阳刚与阴柔
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对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方式和生存体验的独特个性。
22.悲剧在西方文化历史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在希腊时期,主要是 命运-悲剧。在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 性格 悲剧。在近代西方,主要是 时代 悲剧。
23.反审美是指对于传统审美方式的有意反抗或消解形态。反艺术指的是利用传统的非艺术物品进行艺术实践的行为及其价值形态。
24泛悲剧是传统悲剧向日常生活泛化的结果,是传统悲剧的宽泛化日常化或世俗化形态 25.审美语境具有历史具体性、符号建构性 和开放性。
26.文化语境包括四个主要构成要素: 基本价值体系、文化压力、审美惯例、和文化原料
27.语境交融是指审美沟通中各种语境相互交叉、融会并共同起作用的状况。主要有文化语境、政治语境和经济语境之间的交融。
28.古典主义艺术的鉴赏心里主要表现为 虚静和领悟。现代主义艺术的鉴赏心理主要表现为 焦虑、震惊与荒谬感。后现代主义的鉴赏心理主要表现为 晕眩、破碎感 和 丑的感受。
29.审美鉴赏的形态主要有三种
个性化的鉴赏、专家型的 鉴赏和 服务于市场的鉴赏。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大致分为几种类型: 被动式鉴赏者、主动式鉴赏者和游牧主体式鉴赏者
30.精英文化是指由少数文化人创造或欣赏,蕴含其 个性化趣味 的审美文化。它具有 批判性意蕴、个性化创作、形式美的独创和兴味深长几个特点。
31.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 传输、按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大量市民获得 感官娱乐 的日常文化形态,包括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等等等。它具有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形式的流行性和模式性、观赏日常性和效果的娱乐性和 商业机制的制约作用几个特点。
32.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在于 自娱自乐。主导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教化性。
26.中国古典性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空灵蕴藉。中国现代性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实中含空。外来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奇异而逼真。
27.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传播主体具有 虚拟化 和 交互性 ;网络文化的文本形态是 界面形态 ;网络文化的传播精神是狂欢化。
28.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抵抗性、风格化 和 边缘化。
二、思考题 1.美学
美学的定义: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2.审美沟通
审美沟通是人们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得人生意义的生成、传播与通达的过程,它具有七要素:审
美体验、审美鉴赏、审美文本、审美语境、审美符码、审美媒介和审美文化。3.审美体验及其特征与作用
特征及作用:
一、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能起到升华本能、解放情感、焕发生命的作用。
二、审美体验具有历构性。能使人打破现时约束而游心千载,极大地拓展精神空间
三、审美体验具有超构性、预构性。能使人超越现实局限而成功地伸展向无限的精神空间,把过去唤醒到现在、又把现在无限地伸展到未来,达成生命的完整体,因而蕴蓄了一种巨大的创造潜能。4.诗意启蒙
诗意启蒙是一种通过审美或艺术感染手段去实现大众教化的启蒙形态其代表有:梁启超的 论小说之力,王国维的 论“悲剧”,宗白华的 论“节奏”,李长之的 论审美“人格”,李泽厚的 论审美“积淀” 5.审美媒介的作用
一、接触与情境:沟通过程的第一环节。
二、主导与叠合:审美活动的多重选择。
三、媒介的变化:世界的演化与文明的变迁。
四、媒介甚至在整个社会变革或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起着革命性作用。6.审美符码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
一、具有指称不确定性、二、具有文化共识性、三、具有多维组合性、四、具有传媒依存性,即审美符码依传播媒介的改变而改变其意义。
作用:
一、审美符码兴发了审美体验。
二、展示了审美文本的意指。
三、是审美沟通的中介 7. 审美文本
审美文本是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 符号表意系统。它具有几个特点: 符号性、功利与无功利间性、感兴性和语境关联性。8.反审美与反艺术
反审美与反艺术,是对同样或相近的事情的不同侧面的表述;反审美侧重于揭示与传统审美相抵触的内涵,反艺术侧重于表述与传统艺术相浡逆的内涵。它们都是指对传统审美方式和艺术表达展开自觉地消解行动。
反审美是指对于传统审美方式的有意反抗或消解形态
反艺术指的是利用传统的非艺术物品进行艺术实践的行为及其价值形态。9.审美语境及其特征与作用
审美语境:是指审美沟通中的语境,是指发信人与收信人之间据以实现文本沟通的特定语境。
特征:
1、历史具体性
2、符号建构性
3、开放性。作用:
1、规定审美文本指向
2、是审美文本意义发生变化
3、赋予审美文本以开放性
4、导致审美文本呈现出衍生意义 10.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审美语境的一种类型,是发信人与收信人之间据以实现文本沟通的社会符号性情境,包含以下因素:
1、基本价值体系
2、文化压力
3、审美惯例4文化原料 11.语境交融
语境交融是指审美沟通中的各种语境之间相互交叉、融会并共同起作用的状况,主要有文化语境、政治语境和经济语境之间的交融
12.回到语境 回到语境意味着返回并重建那使审美沟通得以发生的原初的具体的文化与历史情境中,以便恢复我们对审美文本的真切体验。回到语境,要求我们将问题置放到当时的特定现实情境中;意味着理解作家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其独特的体验方式;还要关注特定时代作家的斗争策略;也需要考虑到作家的具体操作战术。13.审美鉴赏及其作用
审美鉴赏是指收信人对审美文本进行鉴别和赏析从而与发信人实现审美沟通的过程。
作用:
1、审美鉴赏使隐含在审美文本中的价值具体化
2、在鉴赏活动中,鉴赏者的期待本身可以产生一种选择作用
3、鉴赏活动会影响审美文本生产形式和特征
4、鉴赏活动会影响或塑造审美产品的价值和意义取向,甚至成为对产品保持压力的一种手段。13.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是指当代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与传统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也宽泛地指历史上与审美和艺术相关联的各种符号表意行为及其成果。
14.精英文化精英文化也称高雅文化,是指由少数文化人创造或欣赏、蕴含其个性化趣味的审美文化。理性沉思是构成精英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表现为: 批判性意蕴、个性化创作、形式美的独创和兴味深长几个特点。15.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 传输、按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大量市民获得 感官娱乐 的日常文化形态,包括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等等等。它具有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形式的流行性和模式性、观赏日常性和效果的娱乐性和 商业机制的制约作用几个特点。
16.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在计算机网络传播和人际双向交流中形成的符号表意行为及其成果。既包括借助网络媒介传输的文化,如完善该行新闻、学术等,也包括在网络传播中生成的文化,如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传播主体具有虚拟化和交互性;网络文化的文本形态是界面形态;网络文化的传播精神是狂欢化。
17.青年亚文化 是指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抵抗性、风格化 和 边缘化
第二篇: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简介: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是在学院党委直接领导、团委的有效指导下独立开展学生工作的群众组织,是学院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有效途径,是热心服务于广大同学的学生组织机构。
本会坚持以服务同学为宗旨。广泛联系和团结同学,以充实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为目的,全面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广大同学各种能力及技巧,实现同学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本会代表全体同学积极配合学院做好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增强广大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师生的交流与共进思想。努力为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作出应有的奉献。
本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及正确建议,努力在工作中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方针精神:勤奋、务实、团结、奉献
主席团介绍:
【主席团】主要负责学生会全面工作,召集主持会议,综合各部门工作计划,提出工作目标,定期听取检查各部门工作情况并作出总结及指导,做好学生会干部思想教育工作,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部门介绍:
【秘书处】学生会秘书处是学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它各部门联系的桥梁,直接对学生会主席团负责。处理学生会资料、事务。秘书处作为学生会的枢纽部门,是学生会各部门开展活动的单位和转辙点的重要机构,也是学生与学生会之间及学生会内部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习部】负责组织各班学习委员开展工作,及时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协助教务处搞好教学评估工作、各项竞赛活动以及指导各班学习委员做好学生处和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的工作并组织举办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报告会、演讲会及学习经验交流会和指导和监督各系学习部工作。
【纪检部】对例会进行考勤,管理例会秩序,并把相关情况向秘书处汇报。督促同学们自觉遵守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监督院级干部、系级干部的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有权处理不合格的学生干部,肃清干部不良作风,维护干部形象;为主席团和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值日时间,保证工作效率。
【生活部】组织各系生活部、各班生活委员开展工作,及时反映广大学生对生活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后勤管理处搞好后勤工作;及时反馈同学们对膳食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带领同学们参与伙食民主管理;组织并管理好膳食委员会,对饭堂卫生定期进行检查,促进饭堂伙食质量的改善;指导和监督各系生活部工作。
【宣传部】负责组织各系宣传部、各班宣传委员开展工作,配合团委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团的有关决议;负责学生会各项活动宣传报道的规划和组织安排;充分调动一切宣传的积极因素,办好海报、横幅、宣传专栏等工作,负责重大节目板报、海报组织出版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系宣传部工作。
【勤工部】是以贫困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部门,为其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帮其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传达学院对贫困生的关爱;协助学院学生处搞好勤工俭学工作,为勤工俭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调解和解决勤工助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好人好事登记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系勤工部工作。
【体育部】组织各系体育部、各班体育委员开展工作,配合体育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组织好各种体育比赛,活跃校园文体气氛;协助文艺部做好文娱活动场地设施及布置工作;在校运会期间协助学院体育部做好各种比赛项目的筹备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系体育部工作。
【女生部】组织各系女生部、各班女生委员开展工作,负责全院女生的思想工作,关心和处理好女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及时反映她们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女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教育,提高女生自身修养;开展多种具有时代女性特色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全面提高女生综合素质,丰富女生校园生活。
【网络信息部】加强与院内外各宣传部门及新闻单位的联系,积极投稿,负责各系学生会通讯工作的管理;通过问卷调查、设立信箱、现场采访等方式,了解校内外各热点,并及时反馈学生对学生会的建议和意见;搞好院学生会网站的建设、收集、整理,及时发送信息,通过互联网宣传院学生会。
【楼委会】负责宿舍区的学生自律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章现象的发生;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充满个性的生活园区文化氛围;维护学生权利,对与宿舍相关的各类问题予以解决;执行学院有关宿舍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指导和监督各系楼委会工作。
【外联部】对外联系与学生会活动有关的单位或个人,做好各项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外联系学生活动的各项资金赞助;负责接待到我院访问、学习的外校师生;指导和监督各系外联部工作。
【学术部】根据同学们求知成才的需要,筹划和组织学习竞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学术活动,并协助学校组织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等重大学术、科技活动;加强与各社团协会的交流,联合举办各种科技学术活动;加强与各高校学术部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促进跨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文艺部】完成主席或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全院学生的文艺和文化娱乐活动;协助学校组织好各种文艺汇演工作;组织各系文娱部开展校园文娱活动;负责院学生会各职能部门举办活动时的文艺节目的安排组织;指导和监督各系文娱部工作。
精品活动:
女生文化节:
女生文化节是为了引导女生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世纪女性而举办的活动。使女生们在自己的节日里留下美好的记忆,并从心底感受到做女生的幸福。同时还可以促进男女同学之间的珍贵友谊,丰富大家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的学术气氛,锻炼同学们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新星杯”友谊篮球赛: "新星杯"友谊篮球赛以篮球为载体,以运动为媒介,为刚入学不同系的大一新生建立起沟通和交流的友谊桥梁,同时,加强各系学生相互交流,培养良好的同学感情和团队精神。宗旨为"以球会友,弘扬友谊,赛出风采"。
宿舍文化节:
宿舍文化节是丰富宿舍文化生活,释放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魅力,展现当代青少年的多才多艺,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情感。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生活情趣,提高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营造时尚,典雅,文明的宿舍。
宿舍形象设计大赛:
宿舍形象设计大赛是为了提升学生宿舍文化品味和文化素养,增强同学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优雅、和谐、具有专业特色、绿色环保,勤俭节约的良好宿舍文化氛围,强化宿舍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而举行的活动。
第三篇: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协会2010—2011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协会 2010—2011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自本学年以来,我们电子协会在院团委、院学生社联以及广大同学的支持下,顺利开展了各项活动,为学院的文化活动出了一份力,同时也使协会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回顾这学年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工作情况具体如下。
为了构建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浓厚学术氛围;发扬我们协会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服务学院广大师生和社会。协会在校内外举行义务维修活动,为大家解决电器问题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广大会员都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同时,义务维修活动也是我们协会的品牌活动。
3月10日,我们在南、北区宿舍校道开展本学期的第一次校内义务维修活动。活动中,我们为广大同学修复了很多电器,我们的维修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有所收获,能学以致用,同时亲身体验到了为同学服务的乐趣。经过多次开展校内义务维修活动,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各方面的技术也接近成熟,为校外义务维修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内义务维修活动中,最值得我们欣喜的是,会员十分积极配合工作,热情十足,工作准备也很充分。各方面都 有了质的飞跃,这一股新兴力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电子协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4月17日,我们协会21名同学组成电器义务维修队,在指导老师黄礼万老师的带领下,在岗列镇马曹小学开展义务维修活动。本次活动当地村民拿来了电风扇、电饭锅、电蚊拍等各类电器共112件,维修队一直忙到下午6点多才结束本次活动,为村民修复了85件电器。义务维修队成员发扬雷锋精神,学以致用,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受到了马曹村民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此次校外义务维修活动开展得还算顺利,大家都很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时间安排也比较合理,同时我们攻克了很多困难,维修好了很多电器。但是,在某些细节问题上仍存在考虑不周和不足之处,部分知识还有待提高。毫无疑问,这次校外义务维修活动为我们暑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带来很大的借鉴价值。
5月9日,电子协会举办的第四届电子制作大赛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了同学们对电气方面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参赛选手了解开发设计电子电路的过程,从中学到许多与作品相关的课外知识,通过一种自学的方式去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毅力和自学能力,同时参加电子制作大赛为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良好契机。各组同学团结合作完成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体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次比赛 历经一个多月,不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而且还得到赞助商红天马服装城的大力支持。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的改进,比如:活动前准备还不够很充分;参观比赛的人数不多;同学们参赛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等。从整个过程和评比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激发同学们的自主研究、团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电子电气的基本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广大学生的电子技术水平及电子操作能力,配合我院的教学模式。
2011年5月底至6月初,筹划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学院团委的指示,以文化宣传扶贫服务,电子协会围绕建设“幸福广东”,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的主题,努力争取组织一队“义务维修宣传家电服务队”,积极投入到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这一学期中,协会干部认真参与和完成社联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指导老师的引导和全体成员共同策划下,协会仍然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我们的会干在这半年的实际工作中本身也收获不少,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宽。当然在活动和工作中,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策划时间短,准备的活动资源不足,但在以后的工 作中,我们会不断去发现和改进,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我们的协会建设得更好。最后,我们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协会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自我,继续以热忱的态度为广大师生服务。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协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美学复旦大学中文系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复旦大学中文系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考试形式:开卷
请从以下四题中任选两题回答(每题50分):
一.请举例说明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要超越个体眼前直接的功利性。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为什么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请简要比较崇高和优美的审美特征。
四.请结合鲁迅关于“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观点谈谈你对悲剧基本(审美)特征的看法。
复旦大学中文系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标准答案
一.请举例说明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要超越个体眼前的直接的功利性。
答案要点:
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又具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当主体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价值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井进行情感体验。他所看重的绝不是对象的物质功利性和有限的实际用途,而是对象的精神意义,是对象令人精神愉悦的特性。人们之所以欣赏大理石筑成的雅典娜神殿,并不是因为大理石的原因;人们之所以欣赏黄金制造的王冠,也并非因为黄金本身,它们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根本上是因为它们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即能唤起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并使人获得充分审美享受的精神魅力。每一个有过审美经验的人,大约都会同意:当你沉人审美体验时(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无论是欣赏自然之美还是艺术之美),恐怕都会有暂时忘却世俗的利害关系,超脱对物质实存或其他利益具有的欲念,否则.审美活动便会中断,审美经验便会被打破。比如,一位而对着一个放满红苹果、青梨、紫葡萄的盘子全神贯注地进行静物写生的画家与一个涎水直流,一心想伸手抓过这些水果张口吃掉的人之间,会发生多么不同的经验!在后者这种贪吃的功利俗念的支配下,审美经验决不可能发生。再如,延安时代,一次文工团为人路军演出《白毛女》,当演到地主黄世仁逼死杨白劳时,一位战士冲上去,就要向“黄世仁”的演员开枪。这位战士是把台上的演戏当成生活的实事了,他这种以现实的利害关系的眼光来看戏,实际上就打破、中断了审美活动。不过,审美活动虽然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却并不意味看它与功利性绝缘。相反,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英国学者柏拉威尔在《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一书中指出:“对马克思来说,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表达的手段一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构成的手段。人类和禽兽之间一个重要的不同是,人类不仅为了满足自己身体上的需要和冲动才从事劳动,而且也‘按照美的规律’形成形态。因此,文学满足人的一种需要,它像其他艺术一样,创造和形成欣赏文学的感受能力。因此,这才有可能谈到‘生产性的消费’。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自我构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本体件活动。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为什么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美学是历史性地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认可历史中曾有的美学研究对象,它们对那个时代的美学思想是适宜的,也是那个时代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如果说柏拉图论美的理念不对,柏拉图应该谈审美关系,那么,柏拉图也就不是柏拉图了。同样,我们要谈的美学对象,是美学发展到今天所应该有的对象。我们也认可,随着美学的发展,未来美学研究的对象还是会变化的。在今天的视野中,历史中曾有的美学对象都有不足之处。超然的理念是没有的;审美经验以主体的存在与主、客分立的模式为前提,这种范式也早被现当代思想所抛弃。比较而言,人与现
实的审美关系是较适应的,因为它既解决了审美现象的主观性,又照顾了审美现象的客观性;同时,它还容许了社会与历史的视角。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也有一些缺陷:一是过于哲学化,许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常直接研究人的实践、人的自由等问题,没有区分美学的哲学基础与美学自身的问题,将美学问题直接等同于哲学问题,置审美的特殊性于不顾;二是还留有认识论阶段主、客分离的痕迹,没有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与现实的关系,对先有人、现实,再有人与现实的关系,还是先有关系,再有人的自我体认、认同与对现实的构建这一涉及当代思想范式的原则性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
今天美学对象的确立,可以在充分尊重历史、尊重审美现象的基础上,作这样的思考:美学应超越主客分立模式,把集中体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容主、客体于一体的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其次,美与艺术在今天已没有冲突,审美已成了艺术的首要功能,审美活动最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活动中,故而,艺术活动可以成为美学重点的、典型的研究对象;再次,如果我们追索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根据,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实质上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作为整体的人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可视为一种导致特殊效果(如自由、和谐、健康)、富有魅力的生存与实践;而人的生存与实践首先是一种关系,人是在生存中体会到自我的,是在关系中认识自己的,人只有在某种独特的审美关系中,才能体认到审美主体,感受到审美经验,同时构建起“美”的事物即审美对象来。在此意义上,审美关系同时也就是一种生存、一种实践,它和人的总体性生存与实践一样,具有社会性,也具有历史性。
故而,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我们可以说:美学是对现实中以艺术活动为典范(重点)的审美活动进行思考、解释的学说与理论;具体说来,美学应将美与艺术等审美对象放在一种能集中体现审美关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中加以考察;进而可以说,美学应通过对人的生存或实践的考察来把握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并在这种活动与关系中来理解审美经验,理解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理解艺术活动,理解“美”这种观念或价值的诞生与应用,等等。
三.请简要比较崇高和优美的审美特征。
答案要点:
1.崇高的特征是恐怖、可怖性;优美的特征是优雅与秀美,具有可爱性。崇高的对象是巨大的力量如狂奔的烈马,或者是体积和面积的广大,如天空。优美的对象是小、娇弱的东西。
2.优美的对象与人之间容易形成无阻碍的和谐、自由关系,崇高的对象使人产生抵抗,对象压抑着主体,只有主体处于安全境地时,心灵才能超脱庸常,激发起抵抗力,产生胜利感,达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
3.面对优美的对象时,人内心的感性和理性是和谐的,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在对象身上完美体现,优美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肯定。崇高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间接肯定,在产生崇高的心理过程中有冲突,有一个由痛感向快感转换的过程。
四.请结合鲁迅关于“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观点谈谈你对悲剧基本(审美)特征的看法。
答案要点: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悲剧的几种基本审美特征。
1.悲剧的主角具有崇高价值。只有“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踩实值得珍惜的东西,倘若是恶贯满盈的罪犯,其毁灭将不会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也无法构成悲剧应有的悲壮感。
2.最终的结果是“毁灭”。思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讲到,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客观历史条
件的制约,但具体的人的实践行为却可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当一种代表历史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实践行为付诸实施时,它自身当然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但这种实践行为印往往会因为缺少现实根基而遭致失败,这就构成了实践主体的悲剧要素。
3.“看”突出了悲剧形态对于审美主体的触动。
4.悲剧中往往充满挫折、痛苦、死亡,主角要极力去抗争、挣扎、超越才能产生美感。消极地忍受不能产生力度感和悲剧美。
5.悲剧体现的是强烈的矛盾和冲突。
6.悲剧也能引起人的快感,引发人的同情和怜悯,净化人的情感。
第五篇: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二教育学考试
09级江思海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狭义的教育为学校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地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3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生产或者即将会生产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
4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和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或科目)的总和,它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之中。
5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6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它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7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亦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8直观性原则: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道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
9潜课程:又称“隐蔽课程”它是指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
二.简答题
一,班主任工作任务与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4协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影响5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成绩6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二,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等级性2工具性3专制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三,教师成长的途径:1专业学习2专家引领3同伴互助4个人反思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1备课2上课3课外辅导
五,我们国家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1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3培养学生执着的科学精神
七,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者指出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为法
八,学生的特点:1主动性2未完成性3开放性4独特性5创造性
九,教育现代化的特点:1教育发展的开放性2教育发展的动态性3教育发展的民族性 十,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1教学的整体协调原则2理论联系的实际原则3启发创造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直观性原则7巩固性原则 三应用题
一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以下材料仅供参考,实例在试卷上应该会有)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2、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
09级江思海整理
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4、研究能力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讲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目前教师的教研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09级江思海整理
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应自觉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
要更新教育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称为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二.联系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式原则?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发扬教学民主
三.怎样理解教是为了不教
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习,最优质的“教”,是不“教”而“教”,是把学生巧妙带入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情境的“教”。我们的“生本高效课堂”研究以“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为基本思路,追求的是“高效率、高质量”的精彩课堂。“要找到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对夸美纽斯的这一追求,我们当不懈努力。
附带选择题(仅供参考,非试题,可不看)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b)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5.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d)是教育的重要条件。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规律。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b)。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09级江思海整理
8.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b)。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1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b)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11.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c)。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c法 D.自我教育法
1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b)。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d)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4.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b)。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1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b)。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6.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d)。
A.新授课 B.复习课 c.技能课 D.综合课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09级江思海整理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延时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创新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职业角色的多样化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教学大纲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学校教育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学生身心发展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模象直观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作业检查与批改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教育者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