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
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广州市海珠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7日
作者: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办公室
【编辑录入:book】
产业转型是城区转型的核心和动力。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提升城区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海珠区紧紧围绕“转型”开展工作,就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发展方式转型促进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促进城区转型。
海珠区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产业发展现状
海珠区是位于广州市中部的一个岛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7万人,外来人口80.3万人,共174万人,辖18个街道、257个社区。海珠区原来是一个老工业区、老城区和城乡结合区,现正逐步转型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603.66亿元、区财政收入27.37亿元,分别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和近两番。
二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海珠区三次产业比例由五年前的0.7:38.4:60.9调整为0.4:17.9:81.7,第三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和税收增长的主力。海珠区近年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详见表一。
三是会展、总部经济龙头作用明显。以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整体搬迁到海珠区琶洲为契机,发挥国际会展中心总面积世界第一的优势,积极做好环境综合整治、配套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在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保利地产、广东钢铁集团、广东电网等知名总部企业落户海珠区。目前海珠区共有总部企业74家,其税收占全区的三分之一。
(二)产业发展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我们将认真贯彻胡总书记的指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近年来,海珠区产业能够顺利转型,一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海珠区新的功能定位和新的产业布局,二是区内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当前,海珠区产业转型又迎来三大机遇:
一是中心城区功能提升的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在这一定位下,海珠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能更好地承接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并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海珠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无疑将更强大。《纲要》提出扩大“广交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加快国际生物岛等项目建设,都跟海珠区有直接的关系。《纲要》和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提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将为海珠区发展高端产业,淘汰低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建立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现代服务业区位提升的机遇。广州市“南拓”“中调”战略的深化实施,对于改善海珠的发展环境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创造了条件。随着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新电视塔等新地标落成,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广州市最近确定的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功能区中,琶洲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白鹅潭地区三个涉及海珠区。这些为海珠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强大动力。
三是会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机遇。海珠区拥有两个“第一”:“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和“世界第一大”的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最近,广州市出台了《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产业集聚、培育品牌、交流合作、产业链条、支撑体系、扶持服务等六大方面提出22条发展措施,并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亚洲会展名城和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这对海珠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重大机遇。目前琶洲会展商务区日益成熟,以会展中心为龙头、广交会为名片、周边展馆和配套设施共同发展的会展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增强,将有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海珠区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高、两低”:
(一)人口密度高
目前海珠区人口近180万人,每平方公里约1.99万人,减去水域面积16.31平方公里和万亩果林10平方公里,达到每平方公里2.8万人,远高于国际标准每平方公里1万人。据前几年测算,规划批出的住宅建筑面积共231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每套住房80平方米、住进三人计算,批出的住宅将引入居住人口约87万人,加上海珠区现有人口,将超过200万人。由于海珠区原来是老工业区、城乡结合区,在城区转型过程中,居民呈现出“五多”,即困难群众多、失业人员多、转制居民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员多。这么大的人口规模将给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二)建筑密度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区的范围发展和扩大后,一方面形成一批城中村,导致环境“脏乱差”;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密度大,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到2010年,全区建设用地65.84平方公里;农用地10.23平方公里,为万亩果林保护区;未利用土地16.1平方公里,全部为水面积。也就是说,如果海珠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必须通过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进行二次开发。
(三)土地利用效益偏低
主要表现为城中村土地的利用水平低。目前海珠区20个村,共有各类集体建设用地37.89万平方米,绝大部分属于低效建设用地。表现为“三低”:一是容积率低。除了住宅用地外,工业、商业的容积率均低于常规标准。工业仓储用地平均容积率为0.68,小于0.8的标准;商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为0.85,低于2.5的标准。二是产业档次低。多为简易工业厂房、旧仓库和旧工业小区,多用于作坊式经营,难以发展高端产业。三是土地产值低。主要用于发展五金、皮革、制衣、印花、加工机械等小规模工业和批发市场,出租价格低廉,单位土地产值较低。如海珠区一些二手车市场每平方米土地月租金还不足十元。
造成集体土地利用效益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甚至仍然延续原有农村土地政策,难以进行高标准建设开发。二是集体建设用地缺乏明确指引,规划控制指标偏低,造成建设用地总量偏大、单元规模偏小、离散程度高、功能分区不明确的土地利用形态,不利于集约和高效用地。三是集体土地缺乏有效流转,土地市场化程度低,造成村社社员及集体所建的物业出租比较低廉。
(四)经济质量和效益偏低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低端产业比较多。经摸查全区共有37.69万套出租屋, 其中4.77万套物业用于生产经营,均为小制衣厂、小作坊。仅南洲街属下三个村就有50.4万平方米物业,以经营小饮食、小百货等为主。这些低端产业不但对国家财税收入没有任何贡献,而且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偏小。据统计,全区共有生产经营单位近10万户,个体户就有近8万户。呈现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分支机构多、总部企业少的局面。2009年全区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5户,且大多为批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三是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比重为81.7%,但其中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了42.8%。前几年摸查发现,全区109个专业批发市场占地约120万平方米,而年纳税额仅有7000万元。曾对全区不同行业纳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一些行业的效益和税收普遍较低,详见表二。
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
按照省、市部署,海珠区加快推进“双转移”、“退二进三”工作。海珠区有9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纳入广州市“退二进三”计划,总占地280万平方米。去年已搬迁、停产、关闭了43家企业,腾出了128万平方米的用地空间。作为原来的老工业区和城乡结合区,海珠区工业外迁后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村社产业如何升级?这是海珠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海珠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结合实际,推进产业转型。作为中心城区,必须走产业高端化的路子。海珠区“退二进三”的重点是“退二优三”、“退二强三”:“优三”就是指优化提升第三产业的结构和效益,“强三”就是指增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总体思路是:努力建立以会展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会展产业。广交会是中国第一展会,2008年已从越秀区整体搬入海珠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市把国际会展中心放在海珠区,极大扩充了海珠区高端服务的总量,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海珠区作为广交会的主办地,积极构建会展服务体系,大力促进会展服务行业发展,促进形成完整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会展经济产业链,使其成为海珠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琶洲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商务配套项目建设,继续做好知名展会和会展企业的引进、培育工作,办好每年一届的会展经济论坛,不断扩大琶洲会展影响力。
(二)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产业分工的高端环节,是城区从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向增强功能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以会展经济为带动,积极发展高档次写字楼,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琶洲,促进总部聚集区建设。另一方面,在“退二”中积极留住工业企业总部。在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的同时,争取企业把研发总部、销售总部留在海珠。区工业龙头企业珠江啤酒集团计划部分啤酒产能转移到南沙新基地后,将原厂区改造为企业总部,打造成为国内外啤酒知名企业的总部、会展、贸易基地。
(三)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海珠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手段。近年来海珠区创意产业发展逐步加快,位于区科技产业基地的广州市希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被工信部列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之一。在“退二进三”中,工业旧厂房、旧仓库由于历史的沧桑感,能激发创意人员的创作灵感,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较佳载体。海珠区抓住省、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机遇,大力引导工业企业搬迁后发展创意产业。原广州纺织机械厂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建成以服饰、时尚、文化为主题的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被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市重点创意创业基地,现在有30多家服装名企进驻,引进了如刘洋、屈汀南等全国服装十佳设计师。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省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星文化星城和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
(四)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化提升。积极发展中高档次零售业、文娱消费业、现代物流业,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优质零售网点。加快推进全区109个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展贸交易市场转型,重点抓好中大布匹市场,以及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周边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引导“退二进三”腾出的用地发展高级商务楼宇、星级酒店,提升传统商业档次,满足居民需求。原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仓库改造成集购物、餐饮、体闲为一体的大型社区购物中心—燕汇广场,已建成开业。广州橡胶十一厂完成搬迁后,正在建设经营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海珠区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40多所,在广州市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科技单位的密集程度名列前茅。经过多年的努力,海珠区逐步培育和聚集了一批有一定技术和创新水平、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今后将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推进创新型中心城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借助广州大学城和官洲国际生物岛的辐射作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加快区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力争建成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创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以产业转型推动城区转型的措施
(一)加快建设三大功能区,谋划高端服务业新布局
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三大功能区建设,将产业升级转型的空间布局落实到功能区建设上来。
一是加快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建设。琶洲岛面积10.5平方公里,是广交会所在地,2009年琶洲地区展览面积占广州市九成以上,海珠区被授予“中国会展名区”称号,琶洲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我们将重点加快推进琶洲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商务配套设施建设,整体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国际一流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是加快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建设。这一区域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贯通珠江前、后航道,面积约16平方公里。该区域北有新电视观光塔、南有中交集团南方总部、中有海珠湖。其中,广州新地标——广州新电视观光塔将在亚运前投入使用;投资38亿元的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已在中轴线南部奠基,珠江后航道10公里江岸线将成为总部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产业园功能区;规划用地2248.3亩的海珠湖将于亚运前完成主体工程,成为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上的靓丽景观。海珠区将以新中轴线规划实施为契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吸引现代行政办公机构、商务机构和服务机构进驻,打造独具岭南文化特色,以行政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广州南中心区。
三是加快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建设。这一区域北起洲头咀、南至丫髻沙,工业大道以西、珠江以东,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珠区将借助广州市实施重点功能区规划的机遇,大力促进沿江地区创意产业、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滨水商务区的发展,重点推进太古仓创意产业园和工业博物馆等建设。
(二)加快“三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集约经营、节约利用,是破解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瓶颈”的希望所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旧改造”战略决策,为老城区释放发展高端产业的空间,提供重要的产业资源,激发了老城区的发展活力。海珠区城中村、旧城区、旧厂房改造地块超过700块,总面积28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0%。通过对低效“三旧”用地改造,引导那些技术含量低、产值低、效益低、污染高的企业迁出海珠,腾出土地引进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推动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一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海珠区有20个城中村,面积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如果按照平均改造一个城中村项目投资50亿估算,全区城中村改造总投资共需1000亿元。城中村改造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城区特别是城中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促进城中村居民收入增长。当前重点推进琶洲、新城市中轴线南段等地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力度保护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源,对有价值的黄埔古村进行改造,按照古建筑和古港文化结合的思路建大型主题景区,建成后将成为海珠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二是加快旧城区改造。在旧城更新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如对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黄埔古港、岭南画派发祥地——十香园进行修缮保护;拥有潘家大院、青砖屋群、骑楼街、红楼群、基督教河南堂等古建筑的南华西街正积极申报首届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争取各方支持推进历史文物的连片保护。下一步将推进南华西地块二期、草芳围地块、海珠南广场地块改造建设。
三是加快旧厂房改造。早些年,海珠区工业外迁后土地大多用于房地产开发。为此,海珠区一方面向广州市积极建议,争取把外迁工业企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公共配套用地和公园绿化用地,另一方面积极向企业做工作,引导其发展高端产业。针对村社旧厂房中存在产权手续不全、布局分散、集约度不高、土地使用率低的问题,海珠区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旧厂房进行改造。近期,南华西第五工业区10万多平方米的旧厂房,整合改建成海珠创意园,引进了40多家科技型、工业设计和文化艺术类企业进驻。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好省、市“三旧”改造的政策,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采用连片改造等方式对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把目前分散零乱的旧厂房和村社经济用地,适当集中起来,形成一片,进行集约经营,实现产业关联,提高厂房的使用效益。
(三)以四大环境为保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代表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近年来,海珠区先后出台《海珠区扶持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区领导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帮助解决困难,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政务环境。如加强琶洲会展周边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整治,积极协调解决会展企业、参展客商的“停车难”、“吃饭难”等问题。我们将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和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坚持区党政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肃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城区管理和社会管理,保一方平安稳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全力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切实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民生实际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做好亚运会场馆的安保工作。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海珠区着力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城区宜居水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采用政府租地模式建成三大果树生态公园。对全区74条河涌进行全面整治。我们将以海珠湖建设为契机,大力促进河涌整治、万亩果林保护和全区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区内100多公里绿道网建设,加快形成海珠“江、涌、湖、园、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江岛生态系统。
四是营造良好城区环境。近年海珠区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年来新增道路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九纵九横”路网系统。今后将一方面继续完善道路网络,重点加快环岛路建设。海珠区是个岛区,环岛路建成后将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景观性道路,可以环岛欣赏珠江一河两岸城市风貌,也可以作为环岛马拉松和自行车等比赛场地;二是作为交通主干道,把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三大功能区贯穿起来。环岛路全长42公里,已建成14.5公里,下一步将全部打通。另一方面加强居民休闲场所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大元帅府广场和洲头咀公园活动文化广场项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又是当前的紧迫工作。海珠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必由之路。我们将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全力以赴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海珠区“双转移”和“退二进三”的实施,将吸引更多的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集聚,是推动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的强大动力。
第二篇: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 2011-07-13 ] [字号:大、中、小] [关闭窗口]
按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思路,落实“4+8+8”产业发展规 划,即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提升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广电光伏、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信息通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八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加快 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招商选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了重洽会、紫金山峰会、第三届中国服务外包大会、中央省重点企 业对接会、金秋恳谈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组织开展了赴欧洲、新加坡、台湾地区等一系列对外重大招商活动,中电55所江宁基地、中兴通讯三期项目、华电亿智 能电网基地、OLED项目等相继落户。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18%。
以“千企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滚动式推进1000家成长型企业实施“六个升级”,即科技创新能力 升级、企业信息化建设升级、企业规模升级、企业管理升级、品牌质量升级和企业人力资源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2%。
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对光伏风电、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进一步聚焦重点,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项目。2010年全市风电光伏等八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08亿元,增长29%,占全市工业 比重达27%;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60%,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首家软件名城称号;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26.5亿美元,位居全国首位,服 务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6位。
第三篇:以全面深化改革求发展促转型
以全面深化改革求发展促转型
16户国有企业完成股权重组,注册成立抚顺龙晟国有资本集团公司;抚顺热电厂依法破产、抚顺铝厂政策性破产基本完成;启动市直党政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在抚顺县、新宾县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专项清理民生领域证明材料,沈抚新城成立行政审批局,试点区直审批项目集中审批„„2015年抚顺市以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动作频发,各领域改革异彩纷呈。
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市场环境持续改善
抚顺市坚持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为先手棋和当头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服务效能大幅提高,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39项,公布了权责清单,保留职权1440项,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3601项。深入落实辽宁省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指导意见,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间由275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以内。沈抚新城成立行政审批局,将各职能部门的部分审批权限及审批职能调整到行政审批局,试点区直审批项目集中审批。调整市直机构设置,市物价局并入发改委,市煤监局并入安监局,成立市不动产登记局。清理了民生领域证明材料,保留需要社区(村委会)开具的证明材料16项,取消60项。
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快,积极推进“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启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已办理“三证合一”登记业务5310件。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互联网+”工作已经起步,清原县成功晋升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县,沈抚新城电子商务示范区晋升为省级电子商务集聚示范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全面理顺,全口径取消收费46项,缓征收费8项,当年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9993万元。
国有企业改革破冰前行,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抚顺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改革重组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制定出台了《抚顺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应子方案,坚持“一企一策”,整合全市16户企业资产股权127亿元,注册成立抚顺龙晟国有资本集团公司。重点企业破产清算进程进一步加快,抚顺热电厂申报依法破产,抚顺铝厂政策性破产和厂办集体职工安置等工作已基本结束。开展驻抚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启动市直党政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完成42户工业企业分立改革。
推动设立了城市发展产业基金、创业投资产业基金、中小企业扶持基金三个产业投资基金,融资规模达9亿元。建立2亿元过桥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推进抚顺农信社转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重组做强做大抚顺沈抚农商行。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舆论引导能力大幅提升
抚顺市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切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市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广电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实施方案》,以“辽东网”为试点,打造省内重点新闻网站,为新老媒体融合积累经验。加强手机APP建设,“生态清原”“即时新抚”“宜居顺城”等8个县、区的手机客户端上线,阳光政务、旅游景点等生活资讯受到网民的关注和肯定。开通了“雷锋频道”,为宣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建设雷锋城提供新的平台和保障。
大力推动文艺院团改革,稳步推进市满族艺术剧院转企改制和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革。推动抚顺丰远热高乐园、抚顺金信园古玩艺术市场有限公司晋升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嘉?秤笆游幕?集团开展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倾力打造大型实景剧《印象抚顺》。
社会事业改革持续深化,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抚顺市聚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努力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以政府为引导,推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寰球公司辽宁分公司的合作和其他单位参与的“1+3+X”科技孵化器建设,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及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确定28项科技成果进行先期转化和孵化。实施项目牵动,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共申报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项目14类138个,选定市本级科技项目48项,安排财政科技资金2140万元。
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改革试点。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取消择校生,城区省示范性高中报名录取实行平行志愿,城区第一批、第二批省示范性高中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总结推广清原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验,在抚顺县、新宾县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7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社会办医由398家上升到523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农村实现全覆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自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抚顺是我省重要的水源地,肩负着保证辽宁人民饮水安全的重大责任。抚顺市委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大伙房水源一级保护区退耕实施方案》,推进完成一级保护区退耕工作,确保水源质量安全,制定出台了抚顺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意见。把环境质量和重点治污工程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各县、区、各相关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发布。大力加强环保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建立了环保与公安部门合作执法的有效机制,实现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全面实施污染减排攻坚战,基本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指标,完成47项燃煤锅炉脱硫以及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污染治理工程,关闭污染严重的小冶炼、小水泥等企业40多家。全力推进蓝天、绿水工程,拆除213台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开展了浑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大伙房水库和浑河监测断面自动监测站,查处违法建设项目企业21家,查处违法排污企业52家,责令停止建设企业7家,责令停产企业12家,责令限期整改或限期治理企业9家。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突出,核心作用显著增强
抚顺市通过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以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抓手,全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截至2015年底,按照村阵地300平方米以上、社区阵地4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村阵地530个、社区阵地253个,以“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经常”为原则,分别制定了农村、社区组织阵地管理使用办法,全力保障阵地使用常态化、规范化。
以农村“三向培养”工程为抓手,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大力开展“三向培养”工程,创新采用“招生入学,单体培养”的办法,保证有关资金和政策等“开放性”资源优先支持。目前,全市“三向培养”对象总数稳定在5000人左右。有697名“三向培养”对象进入村“两委”班子,占村干部总数的21.8%。
以选派第一书记为抓手,全面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先后从市、县、区、乡镇机关选派两批99名局级后备干部和处、科级领导干部到后进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定了考勤登记、跟踪考核、工作奖惩等制度,统一印发《第一书记工作手册》,逐个签订目标责任状。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到后进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使99个后进村全部实现了晋位升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以解决县乡干部“走读”问题为抓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县、区通过建设乡镇图书阅览室、改造干部宿舍、优先提拔重用等政策措施,为乡镇干部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加强制度约束,印发了《抚顺市规范县乡干部“走读”若干规定》《乡镇领导干部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认真执行和督查〈意见〉的通知》等制度规定,形成杜绝“走读”、服务基层与群众的长效机制。
以整合基层服务资源为抓手,创新服务群众党建载体。坚持把积极引导、创新思路、总结推广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法,全市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新意、成果明显的服务群众载体品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清原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模式。
第四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五篇:我县产业转型
我县产业转型“独辟蹊径”
gx.lcxw.cn更新日期:2011-9-14 9:33:28点击:129
近年来,我县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引进高新产业,拓宽创新渠道,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中“独辟蹊径”。
升级改造
传统产业开“新花”
是淘汰传统产业,另辟蹊径找出路,还是通过改造升级,让传统产业开新花?经过对传统产业的调研和论证,我县采取了后一种方式。
几年前,冠星集团还是一家以生产低支纱为主的企业,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生产线也落伍。我县深入分析企业发展前景,为其找准发展定位,支持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集团审时度势,提高纺纱支数,投资改造老生产线,开发出50支—120支纯棉精梳纱、无接头纱等16个新品种,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启动第二步发展战略,实施高档磁力纺和倍捻丝光扩建、染整线项目。目前,该企业生产规模达到60万纱锭,年实现销售收入近60亿元。
高端定位
新兴产业育“奇葩”
我县瞄准战略型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固定资产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项目,规划构建精品钢板、纺织服装、机械机电制造、农产品深加工、旅游物流、新能源等六大百亿产业。
围绕新能源产业,相继实施了力润30万吨改性燃料、三力8000立方米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冠洋30万吨新型燃料项目等环保新能源项目。这些项目与原来的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互为依托,初步形成新能源、新能源设备制造、环保产品制造的产业布局。今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申士LED节能照明、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及整车制造、大唐光伏发电等一批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节能环保型项目落户。实施了马颊河世界运河之窗文化产业园、华屹动漫文化产业园、中华第一梨园和武训纪念开发等旅游项目,旅游业成为无烟、低耗、高产的新兴支柱产业。
谋求突破
创新发展“千支秀”
我县积极搭建企业“借脑引智”平台,以“科技联姻”拓宽传统产业研发和创新之路,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目前,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7.51亿元,同比增长29.9%。
鲁科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3.6兆瓦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可实现海陆两用和在3600米高海拔运行,为国内最大,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通亚集团与西安交大合作,研制出节能型陶瓷内加热坩埚,填补了国内空白,获两项国家专利,使镀件成本每吨下降300元,企业计划投资5.2亿元建设的年产2000台陶瓷内加热坩埚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