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

时间:2019-05-12 05:0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

第一篇: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

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

一、定义: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二、上下拉电阻作用:

1、提高电压准位:a.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b.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

2、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3、N/A pin防静电、防干扰: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同時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4、电阻匹配,抑制反射波干扰: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5、预设空间状态/缺省电位:在一些 CMOS 输入端接上或下拉电阻是为了预设缺省电位.当你不用这些引脚的时候, 这些输入端下拉接 0 或上拉接 1。在I2C总线等总线上,空闲时的状态是由上下拉电阻获得 6.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输入端如果是高阻状态,或者高阻抗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随机电平而影响电路工作。同样如果输出端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输出端仅仅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电源到元件间的叫上拉电阻,作用是平时使该脚为高电平

地到元件间的叫下拉电阻,作用是平时使该脚为低电平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范围由器件来定(我们一般用10K)+Vcc

+------+=上拉电阻

|+-----+ |元件| |+-----+

+------+=下拉电阻

-Gnd

一般来说上拉或下拉电阻的作用是增大电流,加强电路的驱动能力

比如说51的p1口

还有,p0口必须接上拉电阻才可以作为io口使用

上拉和下拉的区别是一个为拉电流,一个为灌电流

一般来说灌电流比拉电流要大

也就是灌电流驱动能力强一些}

三、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四、原理:

上拉电阻实际上是集电极输出的负载电阻。不管是在开关应用和模拟放大,此电阻的选则都不是拍脑袋的。工作在线性范围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是讨论的是晶体管是开关应用,所以只谈开关方式。找个TTL器件的资料单独看末级就可以了,内部都有负载电阻根据不同驱动能力和速度要求这个电阻值不同,低功耗的电阻值大,速度快的电阻值小。但芯片制造商很难满足应用的需要不可能同种功能芯片做许多种,因此干脆不做这个负载电阻,改由使用者自己自由选择外接,所以就出现OC、OD输出的芯片。由于数字应用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和截止区,对负载电阻要求不高,电阻值小到只要不小到损坏末级晶体管就可以,大到输出上升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就可,随便选一个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一个电路设计是否优秀这些细节也是要考虑的。集电极输出的开关电路不管是开还是关对地始终是通的,晶体管导通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导通的晶体管到地,截止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负载的输入电阻到地,如果负载电阻选择小点功耗就会大,这在电池供电和要求功耗小的系统设计中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电阻选择大又会带来信号上升沿的延时,因为负载的输入电容在上升沿是通过无源的上拉电阻充电,电阻越大上升时间越长,下降沿是通过有源晶体管放电,时间取决于器件本身。因此设计者在选择上拉电阻值时,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在功耗和速度上兼顾。3.从IC(MOS工艺)的角度,分别就输入/输出引脚做一解释:

1.对芯片输入管脚, 若在系统板上悬空(未与任何输出脚或驱动相接)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此时很有可能输入管脚内部电容电荷累积使之达到中间电平(比如1.5V), 而使得输入缓冲器的PMOS管和NMOS管同时导通, 这样一来就在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直接通路, 产生较大的漏电流, 时间一长就可能损坏芯片.并且因为处于中间电平会导致内部电路对其逻辑(0或1)判断混乱.接上上拉或下拉电阻后, 内部点容相应被充(放)电至高(低)电平, 内部缓冲器也只有NMOS(PMOS)管导通, 不会形成电源到地的直流通路.(至于防止静电造成损坏, 因芯片管脚设计中一般会加保护电路, 反而无此必要).2.对于输出管脚:

1)正常的输出管脚(push-pull型), 一般没有必要接上拉或下拉电阻.2)OD或OC(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型管脚,这种类型的管脚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实现线与功能(此时多个输出可直接相连.典型应用是: 系统板上多个芯片的INT(中断信号)输出直接相连, 再接上一上拉电阻, 然后输入MCU的INT引脚, 实现中断报警功能).其工作原理是: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 OD型管脚内部的NMOS管关闭, 对外部而言其处于高阻状态, 外接上拉电阻使输出位于高电平(无效中断状态);当有中断需求时, OD型管脚内部的NMOS管接通, 因其导通电阻远远小于上拉电阻, 使输出位于低电平(有效中断状态).针对MOS 电路上下拉电阻阻值以几十至几百K为宜.(注: 此回答未涉及TTL工艺的芯片, 也未曾考虑高频PCB设计时需考虑的阻抗匹配, 电磁干扰等效应.)1, 芯片引脚上注明的上拉或下拉电阻, 是指设计在芯片引脚内部的一个电阻或等效电阻.设计这个电阻的目的, 是为了当用户不需要用这个引脚的功能时, 不用外加元件, 就可以置这个引脚到缺省的状态.而不会使 CMOS 输入端悬空.使用时要注意如果这个缺省值不是你所要的, 你应该把这个输入端直接连到你需要的状态.2, 这个引脚如果是上拉的话, 可以用于 “线或” 逻辑.外接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输出的其他芯片.组成负逻辑或输入.如果是下拉的话, 可以组成正逻辑 “线或”, 但外接只能是 CMOS 的高电平漏极开路的芯片输出, 这是因为 CMOS 输出的高, 低电平分别由 PMOS 和 NMOS 的漏极给出电流, 可以作成 P 漏开路或 N 漏开路.而 TTL 的高电平由源极跟随器输出电流, 不适合 “线或”.3, TTL 到 CMOS 的驱动或反之, 原则上不建议用上下拉电阻来改变电平, 最好加电平转换电路.如果两边的电源都是 5 伏, 可以直接连但影响性能和稳定, 尤其是 CMOS 驱动 TTL 时.两边逻辑电平不同时, 一定要用电平转换.电源电压 3 伏或以下时, 建议不要用直连更不能用电阻拉电平.4, 芯片外加电阻由应用情况决定, 但是在逻辑电路中用电阻拉电平或改善驱动能力都是不可行的.需要改善驱动应加驱动电路.改变电平应加电平转换电路.包括长线接收都有专门的芯片.

第二篇: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的作用总结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的作用总结

一、定义: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

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二、上下拉电阻作用:

1、提高电压准位:

a.当 TTL 电路驱动 COMS 电路时,如果 TTL 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 COMS 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 3.5V),这时就需要在

TTL 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b.OC 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2、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3、N/A pin 防静电、防干扰: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同時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4、电阻匹配,抑制反射波干扰: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 扰。

5、预设空间状态/缺省电位:在一些 CMOS 输入端接上或下拉电阻是为了预设缺省电位.当你不用这些引脚的时候, 这些输入端 下拉接 0 或上拉接 1。在I2C总线等总线上,空闲时的状态是由上下拉电阻获得 6.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输入端如果是高阻状态,或者高阻抗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

随机电平而影响电路工作。同样如果输出端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输出端仅仅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从而提高 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电源到元件间的叫上拉电阻,作用是平时使该脚为高电平地到元件间的叫下拉电阻,作用是平时使该脚为低电平上拉电阻和下拉电 阻的范围由器件来定(我们一般用10K)+Vcc

+------+=上拉电阻 |+-----+ |元件| |+-----+

+------+=下拉电阻

-Gnd

一般来说上拉或下拉电阻的作用是增大电流,加强电路的驱动能力

比如说51的p1口

还有,p0口必须接上拉电阻才可以作为io口使用

上拉和下拉的区别是一个为拉电流,一个为灌电流

一般来说灌电流比拉电流要大

也就是灌电流驱动能力强一些}

三、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四、原理:

上拉电阻实际上是集电极输出的负载电阻。不管是在开关应用和模拟放大,此电阻的选则都不是拍脑袋的。工作在线性范围就不

多说了,在这里是讨论的是晶体管是开关应用,所以只谈开关方式。找个TTL器件的资料单独看末级就可以了,内部都有负载电

阻根据不同驱动能力和速度要求这个电阻值不同,低功耗的电阻值大,速度快的电阻值小。但芯片制造商很难满足应用的需要不

可能同种功能芯片做许多种,因此干脆不做这个负载电阻,改由使用者自己自由选择外接,所以就出现OC、OD输出的芯片。由

于数字应用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和截止区,对负载电阻要求不高,电阻值小到只要不小到损坏末级晶体管就可以,大到输出上升

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就可,随便选一个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一个电路设计是否优秀这些细节也是要考虑的。集电极输出的开关电

路不管是开还是关对地始终是通的,晶体管导通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导通的晶体管到地,截止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负载的输入电

阻到地,如果负载电阻选择小点功耗就会大,这在电池供电和要求功耗小的系统设计中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电阻选择大又会带

来信号上升沿的延时,因为负载的输入电容在上升沿是通过无源的上拉电阻充电,电阻越大上升时间越长,下降沿是通过有源晶

体管放电,时间取决于器件本身。因此设计者在选择上拉电阻值时,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在功耗和速度上兼顾。

3.从IC(MOS工艺)的角度,分别就输入/输出引脚做一解释:

1.对芯片输入管脚, 若在系统板上悬空(未与任何输出脚或驱动相接)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此时很有可能输入管脚内部电容电荷累积

使之达到中间电平(比如1.5V), 而使得输入缓冲器的PMOS管和NMOS管同时导通, 这样一来就在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直接通路, 产生

较大的漏电流, 时间一长就可能损坏芯片.并且因为处于中间电平会导致内部电路对其逻辑(0或1)判断混乱.接上上拉或下拉电阻

后, 内部点容相应被充(放)电至高(低)电平, 内部缓冲器也只有NMOS(PMOS)管导通, 不会形成电源到地的直流通路.(至于防止静电

造成损坏, 因芯片管脚设计中一般会加保护电路, 反而无此必要).2.对于输出管脚:

1)正常的输出管脚(push-pull型), 一般没有必要接上拉或下拉电阻.2)OD或OC(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型管脚,这种类型的管脚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实现线与功能(此时多个输出可直接相连.典型应用是: 系统板上多个芯片的INT(中断信号)输出

直接相连, 再接上一上拉电阻, 然后输入MCU的INT引脚, 实现中断报警功能).其工作原理是: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 OD型管脚内部的NMOS管关闭, 对外部而言其处于高阻状态, 外接上拉电阻使输出位于高电平(无效中断状态);

当有中断需求时, OD型管脚内部的NMOS管接通, 因其导通电阻远远小于上拉电阻, 使输出位于低电平(有效中断状态).针对MOS 电路上下拉电阻阻值以几十至几百K为宜.(注: 此回答未涉及TTL工艺的芯片, 也未曾考虑高频PCB设计时需考虑的阻抗匹配, 电磁干扰等效应.)

1, 芯片引脚上注明的上拉或下拉电阻, 是指设计在芯片引脚内部的一个电阻或等效电阻.设计这个电阻的目的, 是为了当用户不需

要用这个引脚的功能时, 不用外加元件, 就可以置这个引脚到缺省的状态.而不会使 CMOS 输入端悬空.使用时要注意如果这个缺

省值不是你所要的, 你应该把这个输入端直接连到你需要的状态.2, 这个引脚如果是上拉的话, 可以用于 “线或” 逻辑.外接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输出的其他芯片.组成负逻辑或输入.如果是下拉 的话, 可以组成正逻辑 “线或”, 但外接只能是 CMOS 的高电平漏极开路的芯片输出, 这是因为 CMOS 输出的高, 低电平分别由

PMOS 和 NMOS 的漏极给出电流, 可以作成 P 漏开路或 N 漏开路.而 TTL 的高电平由源极跟随器输出电流, 不适合 “线或”.3, TTL 到 CMOS 的驱动或反之, 原则上不建议用上下拉电阻来改变电平, 最好加电平转换电路.如果两边的电源都是 5 伏, 可以直

接连但影响性能和稳定, 尤其是 CMOS 驱动 TTL 时.两边逻辑电平不同时, 一定要用电平转换.电源电压 3 伏或以下时, 建议不要 用直连更不能用电阻拉电平.4, 芯片外加电阻由应用情况决定, 但是在逻辑电路中用电阻拉电平或改善驱动能力都是不可行的.需要改善驱动应加驱动电路.改

变电平应加电平转换电路.包括长线接收都有专门的芯片.

第三篇:[基本元件]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

[基本元件]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

80years 发表于 2006-11-16 10:35:00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

=================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 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 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 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

拉不下来了。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 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选10K可用。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设计时管子的漏电流不可忽略,IO口实际电流在不同电平下也是不同的,上述仅仅是原理,一句话概括为:输出高电平时要喂饱后面的输入口,输出低电平不要把输出口喂撑了(否则多余的电流喂给了级联的输入口,高于低电平门限值就不可靠了)

在数字电路中不用的输入脚都要接固定电平,通过1k电阻接高电平或接地。

1.电阻作用:

l 接电组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

l 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

l 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

l 上拉和下拉、限流

l 1.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

2.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

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

l 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l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反之,l 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

2、定义:

l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l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

l 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l 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3、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

l 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l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

l 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

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l 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也就是你同学说的灌电流

-------------------

有可商讨的地方。、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电阻串联才是实现阻抗匹配的好方法。通常线阻的数量级都在几十ohm,如果加上下拉的话,功耗太大。

电阻串联和拉电阻都是阻抗匹配的方法,只是使用范围不同,依电路工作频率而定

2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缺点有2。1 TTL输出地电平时,功耗大。2TTL 输出高电平时,上拉电源可能会有电流灌到TTL电路的电源,影响系统稳定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应该不会。做输入时,上拉电阻又不吸收电流。做输出时,驱动电流为 电路输出电流+上拉通道输出电流。电阻的容性特征很小,可忽略。

42. 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怎么回关断呢? CMOS电路的输出级基本上是推拉时。输出地电平时,下面的MOSFET关断,上面的导通。高电平时反过来。该条只适合OC电路。阅读全文(567)| 回复(2)| 引用(1)

回复: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

kk(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1-16 11:57:00

Good!

回复: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

sunhuibo发表评论于2006-11-16 19:47:00

太多了,可否一言以蔽之

第四篇: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

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

【解析考点】

1、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电感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用感抗来表示,XL=2πf L,线圈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2)线圈的作用:线圈有“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特征。

(3)线圈的应用

①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很大。对低频交变电流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即“通直流、阻交流”。

②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小。对低频交变电流阻碍小,对高频交变电流阻碍大。即“通低频、阻高频 ”。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但自由电荷没有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流,表现为交流电“通过”了电容器。

(2)容抗: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大小的作用 Xc=1/(2πf 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3)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

第五篇:论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

论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

摘要:公共关系在这个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愈加重要,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公关关系,甚至是我们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关系着一个人的公共关系状况。所以,我们要重视公共关系的学习和运用。关键词:公共关系 个人推销 个人形象的重视和自身素质的提升 交往沟通能力的提升

公共关系在我们生活中愈来愈重要,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个人或许很有才能,对事物也很有见解,只要给他个施展的机会,他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但这个机会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公司,老师或领导总是喜欢把机会给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可见,公共关系是很重要的一关。没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寸步难行,就更不用说什么成功了。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成绩、能力等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始终没有好的发展,问题出现的关键就是公关没有做好,刚从大学走入社会,对人际关系掌握不好,没有人给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空有一肚子才华却无处可施,于是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公关,公关是我们一步步迈向成功的基石。

公共关系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首先,第一印象是致关重要的因素,即使我们的长相并不出众,但一定要时刻让自己衣着得体干净。其次就是见面问候和礼仪了。无论和谁交谈首先要从无关紧要的、对方感兴趣的事谈起,一步一步进入主题。这样才不会显得唐突,才会让他人慢慢接受自己,让人了解自己。还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拥有自信,让他人信服并觉得你是一个可用之才,才会给你机会。

公共关系利于个人形象的重视和自身素质的提升。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往往由其个人形象、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综合而成。少数人由于轻视了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表现,给他人留下负面的印象,阻碍了组织及个人的发展空间。而公共关系传递给了我们关于个人形象至关重要的观念意识,要求我们个人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尽量地修饰自己的外表、仪容,注意衣着打扮,保持得体的形象和风度,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公共关系还有利于个人交往沟通能力的提升。现代社会中,一个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其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一个人如果要事业有成,也必须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只有15%靠专业技术。而公共关系强调沟通传播与双向交流,公关人员要和各类公众打交道,掌握社交的技能和方法是基本的能力,这对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总之,在个人的发展中,公共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学习,处理好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公共关系,我们才能更好的取得成功。

下载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电路中上下拉电阻作用的个人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自尊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自尊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自尊即自我尊重。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

    业务员对个人总结[合集]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

    个人对营改增作用的看法

    对于“营改增“的认识 对于“营改增”,我认为是这是税制改革的进步,顺应了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趋势,是完善中国流转税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当下经济增速缓慢,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

    论领导的个人魅力对管理的作用

    论领导的个人魅力对管理的作用摘要:所谓领导,即在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机构中拥有中心权力的人,企业的业绩的好坏,往往与领导的指挥部下工作、协调资源分配、激励士气的能力息息相关......

    浅谈工作日志对个人及企业的作用(5篇)

    工作日志对个人及企业的作用 工作日志,就是每个人记录每天的工作,并记录着一些工作的完成情况,写工作日志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好帮手。 1、总结自己一天任......

    人才测评对企业个人有何作用

    人才测评对企业个人有何作用?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her)认为:“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杜拉克同时强调:没有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的类型有很多,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趣缘关系,业缘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下级关系、师生......

    个人对珠算小总结(模版)

    个人对珠算小总结: 本人在银行上班,要求学习珠算 ,从开始背口诀到练习打算盘并提高速度,一开始用口诀边念边打,速度很慢,经过求助同事和自己思考练习,总结了一下几点,觉得可以提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