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的理论创新
论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的理论创新
“新基础教育”具有典型意义。本辑推出的6篇文章,尽管视角、风格各异,但共同之处都在于:力图把以“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为标识的“新基础教育”置于理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中,在不同的层面上,回答两大问题,即它作出了什么样的理论贡献,形成了何种“中国话语”“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我们相信,无论是“理论贡献”,还是“中国贡献”,都既具有“时代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改革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发出的时代之声,作出的时代贡献;也有“世界意义”,它是中国教育改革者带来的只有“在中国”的教育改革,才可能带来的思考与经验,并因此深刻影响世界教育改革的格局。
如何策划、引领变革,如何消解变革所催生出的诸多矛盾,如何在学校日常研究性变革实践中提升领导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这是变革时代学校领导与管理遇到的新挑战。“新基础教育”对于学校领导与管理这一领域的诸多认识与表达,既指向对“学校变革”的领导与管理,也指向“学校领导与管理”自身在学校变革历程中的重建。在一定意义上说,“新基础教育”在学校领导与管理领域的研究,既创生了反映中国经验的学校变革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创生了新的学校变革研究方法论。一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的前提性认识 在一个变革日益频繁的时代,学校领导与管理不仅面临如何领导和管理变革的课题,而且也面临主体及其实践自身变革的课题,这种自身卷入其中的变革历程,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校变革的复杂性,也对学校领导与管理主体的智慧和专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基础教育”在长达二十多年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构建、交互生成式的变革性“研究·实践”中,逐渐凝练出了关于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前提性认识。1逻辑前提:学校是基础教育变革的基本单位
以学校为基础教育变革的基本单位,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确立的关于学校变革问题的重要逻辑前提。在对“期望构建的新型学校的整体形态与特质”的“蓝图设计”中,“新基础教育”的首倡者叶澜将“重心下移”作为新型学校五大特质之一。在学校领导与管理维度上,重心下移不仅意味着承认并尊重学校作为专业性教育机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学校教育实践的自主管理权,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建设起能让广大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机制,改变学校教育行政中科层制与金字塔的结构。基于“重心下移”的学校变革设计与实践,固然涉及学校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最核心的聚焦点,则是学校内生变革力的培育。
受制于科层制的集权管理模式,我国中小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层级多、权力上收、学校办学自主性偏弱、变革内生力不足等问题。如果说,在依循常规运行阶段,学校管理的工作重心是依规范与秩序运行,那么在变革阶段,“价值领导”“决策规划”“秩序重建”等新课题则会凸显成为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核心命题。学校变革最核心最持久的力量,一定是学校的内生力量。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古得莱得在对学校变革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把学校的概念抽象化”是自上而下的、外部驱动的学校变革的最大问题。一个被严重忽略的“教育常识”是,“学校和它的教育工作与国家体系中其他的机构很不相同,甚至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没有一个通用的指南可以用来指导所有学校的工作”。因此,无论是教育决策,还是教育学术研究,抑或是教育变革实践,重新确立“以学校为教育变革基本单位”的理念,这应当是学校变革研究与实践的前提性认识。近年来,家长、社会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与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教育服务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尽管受到诸多外部力量的极大制约,但学校变革的领导、管理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应当主要由校长和教师共同承担,这依然是一个基本事实。由此出发,造成目前大部分学校变革内生力不足的原因虽不是唯一,但主要应该归因于学校内部的主体状态。可以说,学校变革内生力的开发与培育,不仅是面对不断更新和提升的教育需求的一种因应性策略,也是当今中国学校在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态中“学会生存”的问题,是学校通过转型性变革实现自身时代再生的问题。
2成事成人:学校领导与管理的价值观重建
近年来,对学校教育“目中无人”现象的反思,可以看作是对原本应当持存“以人为本”理念的学校教育之异化问题的批判。变革中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如何合理地处理“人”与“事”的关系,这既是一个老的管理难题,也是变革新生态中催生出的新挑战。
“新基础教育”在学校领导与管理的价值观层面强调“成人”与“成事”的内在统一和相互融通,这是学校变革背景下领导与管理价值观在目的与手段关系意义上实现双向转换与统一的创造性表达。这一表达既突出了“成人”与“成事”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呈现出了对二者在增量发展中实现双向转化的期待。“新基础教育”将这种新的关系态,通过“在成事中成人,用成人促成事”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在这里,“成人”与“成事”并不存在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问题。“在成事中成人”强调的是变革主体的自我成长,是在变革实践中,借助探索、尝试、反思、重建而逐渐实现的。它既表达了以“成人”作为“成事”之目标取向的变革价值论,也表达了变革主体在“成事”中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观。“用成人促成事”则意味着变革中的实践主体,凭借自我在变革实践的发展,提升谋事、做事、“成事”的能力和智慧。由此可见,学校创造性的变革实践,既是变革学校具体事务,提升实践合理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变革主体在变革实践中提升变革实践智慧,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3生命自觉:学校变革主体内生力的开发与培育
学校教育自身的复杂性与变革的生成性、不确定性相叠加,无疑会增加学校变革的风险。所谓学校变革的价值领导,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风险中、在多重利益纠缠中作出合理的价值选择。而这需要变革的领导主体对自我、对学校发展所处的现实生境有深切的把握,同时又具有突破现实的勇气和引领变革的智慧。正是基于对学校变革复杂性和变革主体自我反思性的深刻认识,“新基础教育”始终将“生命自觉”视为学校变革主体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生命自觉作为人的精神能量所能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其最直接的表现形态是个体的主动性意识和能力。它具体表现在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中,以及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中所具有的主动性。“个体实践的主动性,对处于今日变化急剧、生存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大增时代中的每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具有主动性意识与能力,是个人把握自身命运、实现生命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实现了生命自觉的学校变革主体不仅能够认识自己,还能够认识自己所处的特殊生境。因此,一个生命自觉的学校领导不仅懂得自我、他人;懂得团体、社会;也懂得在对昨天、今天、明天的综合把握中,在对自我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中着意策划、自觉实践,从而为学校发展和自我提升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变革主体的生命自觉并不等同于对自我和学校发展的既有现实的当下影像,而是更多表现为自觉创造新意象,从而为变革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引导。
二学校变革主体交叠性关系态的构建与阐释
几乎所有的学校变革项目,都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在一定意义上,教师参与变革的心态与姿态,是决定变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常识。但是,教师并不天然地欢迎变革,实践中也很难实现每个教师都主动参与变革。因此,培植一种积极的“变革文化”,便成为学校变革过程中领导和管理工作的核心课题。在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起始性问题是重构学校变革过程中的关系态,使教师意识或体验到变革是一种“属己”的事业。基于这样的思考,“新基础教育”以“责任人-合作者”的关系态来解读学校变革中不同责任主体的交叠性关系状态。
1关系形态:不同层次中的“责任人-合作者”
构建学校变革主体的“责任人-合作者”关系,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它不仅是学校变革过程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性质表达,同时也是每一个变革主体的工作角色双重定位的表达。学校领导与管理者应该从改变自身角色定位入手,撬动教师实现由单一角色向双重角色的转换,促进多重交叠的关系结构的形成和巩固。
在“新基础教育”的合作学校中,学校领导层中的“责任人-合作者”关系意味着,校长作为领导层的第一责任人,应当自觉承担学校变革的全局责任。相应地,学校领导集体内的其他成员,则应当作为合作者,与第一责任人协同承担学校领导与管理职责。需要申明,校长的全局责任并非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过度执着于“细节决定成败”可能造成对学校领导格局的矮化。校长作为学校领导层的第一责任人,主要应聚焦于学校整体发展方向、目标、路径、组织、制度、文化等一系列关涉全局问题的布局。对责任和使命的准确判断和自觉承担,并不等同于对权力的垄断和决策规划过程中的独断。事实上,将领导与管理工作进行重心下移并作合理分布,恰恰是体现新型学校特质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将“重心下移”、组织的扁平化改革和网络化沟通作为领导与管理变革中的重要课题。
在学校各中层组织中,“责任人-合作者”关系意味着,各中层组织负责人作为分管领域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自觉主动承担起策划、领导、组织、管理职责,在创造性地推进部门工作的同时,为每个成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氛围和空间。这意味着,中层组织的负责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也不单纯是学校决策传达链条中的一个简单环节,而是一个有领导力、创造力和责任感的负责人。与此同时,中层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则应当自觉成为第一责任人的合作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主张和培育的合作者,“并不是简单的操作者和执行者,而是明确自己责任范围和明晰组织价值与目标的人,是善于把整体的策划和方向,化为自己的创造性思考和行动的人,是在决策过程中积极贡献信息、智慧、问题和经验的人”。
除了学校领导层和中层组织之外,学校内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组织类型,也应自觉建构变革中的“责任人-合作者”关系形态。2关系动态:双重角色的交叠与转化
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既存在部门分立、条块分隔,又表现为领域交叉、职能交融。“新基础教育”所构筑的“责任人-合作者”关系,不是一种绝对的角色固化、功能固着,而是强调角色的交叠与转化。无论是校长,还是学校内部各组织、部门的分管领导或负责人,都是自己所负责领域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又应该成为其他领域第一责任人的合作者。例如,校长作为学校领导层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应该是其他工作领域的合作者。这一方面意味着,校长不应不恰当地干预甚至替代各分管副校长、各组织部门负责人基于内部分工原则而行使的分领域领导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校长不应将自身僵化地固着在领导层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从而游离于学校具体工作之外,而应该自觉地以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各分管领导和部门第一责任人所负责的领域工作中。这种角色的交叠互换,反映的是学校变革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常态,也因此应当成为每一个变革主体自身在变革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的参照。
强调双重角色的交叠和转化,其内在的依据,一是源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主体角色的流动变迁性,二是源于学校教育所承担的“育人”使命的综合融通性。就前者而言,主体角色的流动,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会伴随责任的变化。一个不能及时调整角色、主动承担新责任的变革主体,难以在复杂的变革历程中实现人与事的协同发展。就后者而言,育人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融通性,决定了学校领导与管理架构中的每一个责任主体,都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固着在一个僵化的角色上。例如,年级组长是年级组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又因承担某一学科教学任务成为教研组、备课组中的合作者。第一责任人只有更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才能赢得合作者的尊重与信任;而合作者只有改变旁观心态,主动贡献个人的智慧、能力与经验,才能将自我发展融入学校变革的历程中。这种关系形态与动态,是变革中的学校领导与管理获得持久内生力的重要资源,也是“新基础教育”关于变革主体关系结构的创造性表达。
三对学校领导与管理复杂性的透析与阐释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既是学校教育中因素众多且彼此关联而形成的自然特性,又是变革推进过程中各种问题、利益、矛盾相互纠缠、碰撞、交融乃至“增生”所产生的效应。1复杂思维:正视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的复杂性
“新基础教育”的首倡者叶澜是国内教育学研究中最早倡导复杂思维的学者。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看来,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变革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学校变革的认识和实践,必须坚持复杂思维。“不掌握复杂理论的实质,我们无法开创基于改革的新境界„„学会使用关键的复杂性理论概念来设计和指导更有威力的学习系统。我们需要推动并相信变革的进程,同时认识到它的不可预测性。”置身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革过程中,如果不具备复杂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轻则容易失去重心,偏离方向,重则可能导致全盘崩溃。对于学校领导与管理主体而言,在一个变革变得日益普遍而频繁的生境中,所谓的“变革领导力”不仅仅是引领变革、接受变革、驱动变革向前推进的能力,还应当包含拒绝变革、整合变革、中止乃至终止变革的意识和能力。“新基础教育”强调学校领导与管理者(尤其是学校领导者)的变革辨析力和决断力,并以此引导变革预案时的综合设计,直面变革过程中的各种突变和逆转,正视诸多偶然、意外和危机,从而在变革的过程中创生和增进变革的领导智慧和综合运筹能力。“变革过程既是一个尝试消解矛盾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矛盾不断产生的过程;既是一个利用资源、消耗资源的过程,也是一个集聚资源、重组资源的过程。如此复杂的发展态势,是对变革主体思维品质的挑战,同时也是打磨和锤炼系统性思维方式、品质的最佳机遇。”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的复杂性,“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才意识到,对于一种不断孕育新问题、创生新特质的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研究,“不可能用简单的‘理论+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或者‘从经验到理论’‘由理论到经验’,这样一些理论与实践单向、外在关联的方式来完成。它需要建立起两者更为丰富的关系,需要在一系列转换过程中,实现新理论与新实践的建设„„它需要通过承担、参与这一研究的高校专业研究人员和中小学实践一线的人员各自内在观念和行为的转换,以及两类人员的相互沟通、持续合作才能实现”。依托这种深度介入的合作研究,“新基础教育”揭示出了学校变革管理中的两大核心任务“形成秩序”与“推进变革”之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复杂关系,借助动态转化、相互生成、多元整合的复杂思维,呈现出了二者之间相反、相倚、相生的矛盾统一关系。
2深度介入:方法论创新与理论实践的交互生成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如何提升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合理性,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学校变革必然遭遇的实践课题。在这个意义上,“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的研究方式,呈现出的是一种学校变革研究方法论的创新。这种创新,既渗透于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主体对话中,也呈现于变革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的融通过程中。无论是对变革生境中的领导与管理问题进行合理阐释,还是期望以理论来引领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变革实践,都需要首先克服两个根本性的区隔:一是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分化;二是教育理论与变革理论之间的隔离。对于前者,罗伯特·布斯特罗姆等人的阐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填平研究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单单是矫正不当沟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如何使理论更具实用性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有权决定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人的问题。它还包括着研究者和实践者双方首先承认,然后坦然面对不安定、舍弃自满和彼此不信任的态度的问题。”对于后者,迈克·富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教育理论和变革理论之间有一个细微却重要的差别,尽管这一差别不是绝对的,但是从理论双方的角度了解这一差别则是有益的。许多改革者遭遇的尴尬就是,虽然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但在实践中他们宝贵的观点或是被忽略或是被误解。由此值得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只有两种理论相结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实现上述的双重跨越与沟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变革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首先需要走出由彼此的工作场域区隔所造成的隔离,让研究的力量、品质进入日常实践,让实践的丰富性、生成性进入研究。因此,“新基础教育”所关涉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无论是系统性策划,还是分领域推进,都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交互生成的研究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在对变革的核心进程进行介入式研究的基础上,创生变革理论,在理论-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实现二者的双向建构与交互生成,从而形成学校变革理论与实践在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的融通。“研究性变革实践”,这一反映“新基础教育”研究特质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这种变革理论-实践的相倚相生和双向建构特性。
第二篇:变革与创新管理
变革与创新管理
一、案例:三个和尚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三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 了。这是协作的办法,也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由三个和尚没水喝,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关键在于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发扬了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故事新解,给我们新的启发!
二、变革
1、什么是变革
1)人员、结构或技术方面的任何改变 ; 2)变革是一个组织的真实写照 ;
3)变革管理是每一个管理者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管理者的工作变得复杂。
2、变革的力量 1)外部力量:
市场 – 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政府法律和条例 – 变革的频繁推动力
技术 – 所有行业的变革来源
劳动力市场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变革以吸引和留住这些急需的高技能员工
经济 – 利率、预算赤字和汇率的不确定性
2)内部力量:
最初产生于组织的内部运营;
力量可能包括战略、劳动力队伍、新设备和与员工的态度。3)管理者作为变革推动者:
变革推动者 – 作为催化剂并承担变革过程管理责任的人。任何管理者都可能成为变革推动者。
外部咨询人员 – 对于更大范围的变革而言带来更急剧的变革。
3、变革过程的两种不同观点 1)风平浪静观 :卢因的三步骤模型
解冻 – 可通过以下方式为变革提供准备:增强驱动力,使行为脱离现有状态;减弱制约力,这种阻挠的力量使行为维持现有平衡状态 ;现状 – 被认为是风平浪静的 ;变革 – 转向一个其他的平衡状态 ; 再冻结 – 确保变革持久使得新状态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将变革看作对组织平衡状态的一种打破。
2)急流险滩观:更适合不确定与动态的环境,与日益由信息、思想和知识主导的新时代的动态环境相适应。管理者必须在不断的急流中保持机智,管理者面临着持续的变化。今天,管理者必须作好有效且有力的变革管理的准备,因为他们的组织与工作领域面临着变革。
3、变革的三种类型
1)结构:工作专业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跨度、集权化、正规化、工作再设计及整体的结构设计
2)技术:工作过程、方法和设备
3)人员: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
三、变革管理
1、发动变革:
○1识别需加以变革的组织领域
○2将变革行动付诸行动
○3对变革的阻力加以管理
2、变革的类型 :
1)结构变革 – 组织的正式设计、分配职权以及决定正规化程度
2)技术变革 – 变革工作的开展方式
方法和设备的改变,行业内竞争与创新因素的结果,自动化 – 以机械取代人力的一种技术变革,计算机化 –近来最明显的信息系统变革。
3)人员变革 – 员工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组织发展(OD)– 借以改变人员及人际间工作关系的本质和性质的各种方法或方案,旨在使得个体和群体更有效地合作。
3、应对变革的阻力 : 1)抵制变革的原因
使已知的东西变成模糊不清和不确定的,威胁到在现状中已作出的投资,顾虑变革并不符合组织的目标和利益。2)减少阻力的技术
一系列可用来减少阻力的技术。3)组织文化变革
组织文化阻碍变革是因为它是由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因素构成的。
组织文化会成为变革的一种特别的阻力,对情境因素的认识,使得文化更有可能变革,大规模危机出现、领导职位易人、组织新而小、文化力弱。
4、如何实现文化变革?
企业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围绕企业的关键目标和核心竞争力来设计工作流程,信息化使得企业中的沟通和协调更加充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级减少。企业中更多的权利授予基层员工,员工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决策管理中去,尊重和信任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企业中的管理实践变革,必然带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挑战,企业文化要随之改变,创造支持变革并使变革维持下来的企业环境。企业是人的组织,只有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创新。
这是个社会大变革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广泛传播共享使得创新和变革活动更加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企业只有不断的变革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势在必行。
企业文化要支持企业技术和观念意识的发展变革,与时俱进。但文化有很强的惯性力量,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力,因为现存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管理作风和基础结构都可能成为变革的目标。企业文化变革是人的变革,是人的观念和行为的改变。
变革对员工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企业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利益受到损害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反对变革。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阻力。
企业文化的变革阻力是无法完全排除的,但在变革实践中人们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可以将变革的阻力减少到最小。需要一个全面的、协调的战略,展示现有文化是无效的,推行新的“做事方式”,强化新的价值观。如果能产生变革,那也是迟缓的。保护新的价值观,以免回到原有熟悉的做法和惯例中。
5、变革管理中的新问题
诸如组织文化变革、员工压力的处理以及如何成功地进行变革等当今的组织变革议题,已成为管理者关注的关键问题。当组织文化不再支持组织的使命时,管理者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组织的文化?管理者可以做什么来处理当今动态和不确定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问题?管理者如何成功地应对发动和实施变革的挑战? 1)持续的质量改进
持续的、小规模的、渐进的变革,改进现有的工作活动,依靠基层人员参与决策制定。
2)流程再造
使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产生激烈的、急剧的变革,始于工作方式的全新设计(确定顾客需要设计、出能满足这一需要的工作流程),要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共同参与。3)处理员工压力
什么是压力? 一个人在面临与其愿望密切相关的机会、限制或要求时的一种动态条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且重要的,经常与限制和要求相伴随,有压力未必就是件坏事情,潜在压力转换为现实压力的前提是: 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相当重要。
压力的根源 :存在于与组织有关的因素及员工自己生活中的个人因素,任何形式的变革都有造成压力的可能,在重大议题上的不确定性。
减缓压力 :控制某些组织因素,员工要有与职务要求相对应的能力、增进组织的沟通、减少模糊性。绩效计划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提供绩效反馈、职务再设计、降低工作厌倦与超负荷。对个人的压力提供帮助,一般的考虑 不易为管理者直接控制、伦理方面的考虑。
可行的方法 :员工咨询、实践管理方案、举办各种健身活动。
四、案例分析:HTC的变革与创新
1、HTC简介
HTC,即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igh Technology Computer Corporation),也简称宏达或宏达电,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手机,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省桃园县。HTC公司于1997年由董事长王雪红,董事暨宏达基金会董事长卓火土,与总经理兼执行长周永明所创立。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发展出强大的研发能力、开创了许多全新的设计和产品的创新,并为全球电信产业的业者和经销商推出技术领先的PDA及智能手机产品。
2、宏达的发展战略: 1)涉及范围广
HTC是国际性的代工厂,其销售客户群着眼全球,目前已经知道的就有很多家,我们常见的包括:
* 国内的DOPOD:一般是6系列和5系列。* 香港的QteK:名字很奇怪,叫做QteK 7070,8080等,不过其发行数量较少。
* 英国O2电讯:中国香港被英国殖民了100年,英国的商业触角很深,所以O2在港也很牛,在香港就可以方便地买到O2系列了,分XDA若干代子孙。
* 法国Orange:Orange公司是一家法国电信运营商,1994年,该公司正式步入英国市场,2001年该公司的英国分公司,连续四次荣膺英国移动客户满意研究榜首。
* 德国T-Mobile:T-Mobile是一家跨国移动电话运营商。该公司拥有1.09亿用户, 是世界上 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之一。
* 北美AT&T:该公司OEM的产品到大陆的较少,比较有数量的就是SX56(多普达686)2)敢于创新
* 2007年底:HTC推出了另一款TyTN II手机,采用了全键盘设计。
* 2008年底:HTC一次发表了旗下三款手机,Touch HD、3G和Viva。后两者标榜平价,HD由于其大屏幕触控设计,再度创造了话题引起瞩目。
* 2009年初:HTC发表了Diamond 2钻石机升级版,提高了一些细节部分,也加强了一些人性化部分,又再度引起话题。
* 2009年底:HTC发表其有史以来引起最大轰动以及争议的手机 HTC Hero。它是HTC第一款支持多点触摸的手机。* 2009年11月:HTC发表了旗舰机型HD的最新升级版本HTC HD2,使用了1GHz的CPU和电容触控屏幕,将WM手机的硬件配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 2010年4月16日:HTC发布了HD系列迷你版HD MINI,采用了windows mobile 6.5操作系统。
* 2010年6月:宏达电宣布,将投入1100万欧元收购软件开发商Abaxia。
* 2010年10月11日:HTC对外宣布将于11月份推出五款基于Windows Phone 7的机型HTC EVO 4G将在今年夏天由运营商Sprint正式发售,于6月4号正式上市.是全球第一个4G手机。
* 2011年5月21日:HTC首款平板电脑HTC Flyer问世。3)种类多、更新多
Htc宏达从97年到至今,多样性一直是宏达的特色,不仅系统更新速度快,机型变化也是快的离谱,引领着每个时尚时代的变化。
* 2011年7月21日:HTC与新浪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新浪微博智能手机HTC微客,并正式面向中国大陆市场发布首款平板电脑产品HTC Flyer。
* 2011年9月15日,HTC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的中国联通沃3G战略定制产品HTC灵感正式登陆中国市场。4)默的精神
多年来,在全球知名通讯大厂背后默默努力,让这些知名大厂的产品得以在全世界的,市场上发光和发热。
一种默默耕耘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企业精神,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企业的根本。
3、HTC发展的启示:
HTC从一个代工厂转变为引领全球的品牌公司,短短不足20年的崛起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成功是需要有一个与自己的发展相对应的策略的。
* 销售的范围广,学会通过合作的方法把自身推广,拓展出去,成功往往取决于对自身在市场的知名度,及分布。
* 敢于创新,市场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要敢于创造不同于市场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下个是市场变化的会是自己。
* 种类要多,更新要快,在市场里,没有什么是回经典不变的,不要妄想跟上市场的节奏,要用自己的节奏去影响市场。
* 企业的文化所带来的企业精神是一种发展和吸引人才的关键,也是一种力量。
五、结合我国情况,谈谈我国大部分所面临的问题及如何去做?
我国企业繁多,但大部分都为代工厂,缺少属于自己的特色及品牌,我们所缺少的是一种属于自己的创造力,而需要的是一次转变。
1、方向——方向是一个企业所需要的,也是企业本身特有的,是企业的发展主心骨。
确定方向需要考察市场,对实现之前的,现有的,及未来的做一个宏观是上的考察。发展方向在发展的道路上,允许小部位的更改,但不可以影响主体。
2、策略——策略在方向之后,策略分长期与短期。长期稳定不变,短期繁动变化。
3、特色——特色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代工厂所最缺失的。这是唯一可以坚持的一点,只有属于自己的的特色,才有属于自己的产品。
4、精神——精神是企业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国企业另一个忽略的的理念。这是一种不同于所在的信念,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比例较大的地位,也是我们所值得深思的。
第三篇: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
一、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时,还是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二、新基础教育理论学术观点和体系
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其核心理念是: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越来越吸引国人的耳目视听,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愈显示生命的内在活力。
“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以下简称“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在探索性研究结题后,课题组成员于1999年5月紧接着开始了推广性、发展性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5月结题。
(一)新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
作为“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延续性项目,发展性研究与前者相比较,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发展性的区别。在探索性研究中,主要对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尚未进入到学校整体变革的层面;主要对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发展性研究将“学校变革”的主题,集中和提升到“学校转型性变革和创建新型学校”上,确立了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的研究目标,明确了“成人成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方式,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转型性变革研究,达到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与学校整体转型相互实现的目的,以实现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相互推进和更新。
(二)新基础教育的主要论点
1、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精神,要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2、服务目标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3、生态教育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4、教育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5、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6、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7、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8、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9、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双七条”是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10、教师定位
“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即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即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即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11、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12、教师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13、模式问题
我们要警惕模式问题。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14、课堂操作
在课堂实践中到底应该什么做,这个创造空间应该还给教师,不用去做那么细致的规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受、他的一些想法去做起。我们不是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这样的创造的冲动,要他生长出智慧来,要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主动地、自主地创造的人。“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在这里,“新基础教育”的艰难也就在这里。
这种把丰富复杂、变化不居的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程序化的单一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最根本的缺陷,它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智慧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不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受到压抑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三)新基础教育的“好课五标准”
1、有意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3、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表演。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所以,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就是以上所说的“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四)教育的生命基础内涵
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生命基础”这一命题的内涵是:
1、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
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
3、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让师生的生存基调变为被动受控,是对生命原生状态的扭曲,是学校在人本身的自然生态上的严重破坏。所以,“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上的返朴归真。
(五)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新基础教育”理论是有关学校转型的教育变革理论。对于学校转型这样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使命,5年、1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还远远不足以实现。“新基础教育”研究虽已结题,但仍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二是如何深度介入学校研究,集中在几所学校,以创建品牌学校为目标,全方位、全面地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使学校整体发生深刻变化。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对一些关系到“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第四篇: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梁柳飞
九月四日,阴。
我的心情也和云一样阴沉。因为,今天要交读后感,而且要交《新基础教育论》的读后感。
不幸的是,那本书我连书皮都没有摸过。
步入学校,在三三两两的教师群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亭亭玉立,傍在雀二小的桂花树下。她不怒自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她便是“铁面校长” :王――伶!
我已笑不出了。我以前没见过王伶,但也知道她的故事。王伶是全柳州最出名的核查官,她十八岁出道,至今已查出了八万六千四百一十二本复制作弊的作业。她才不过二十九岁。
最近三年,教师界十大复制作弊电脑高手,就有八个死在她手上,死得很难看。
三楼。课件制作中心。
“李临,读后感用百度搜索,然后复制一篇行不?”我问。李临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呢?”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忽然道:“我倒有个法子!” 李临立刻问:“什么法子?” 我站起来,看着大楼外的圆水泥柱,深深吸一口气:“大家都在这里一头撞死。”
风轻吹。
我当然没有撞死。我找到了一个稳妥的办法――自己写。办公室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放着一本厚书,形式高雅的教师桌旁坐着一个人。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现在叶教授告诉我们应该多表扬,多一点人文。对于一些其他的肤色、体形较特殊的学生,黑炭、竹竿这样的词要少说。老师应该这样对他说:你别看我黑,我满脸放光辉!你别看我瘦,我浑身是肌肉!(叶教授没说放光辉,是本人友情提供的)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哗啦啦的继续往下翻看,“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这点对班主任很有用。
我认为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经典台词:“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文章最后,叶教授还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不是你学习了多少使你成功的,而是你采取行动的多少使你成功。这话说得真不错!
看完后,我突然感觉:
大海啊!都是水!骏马啊!四条腿!叶澜啊!书真美!
第五篇:历史性变革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
历史性变革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新征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为什么能够进入新时代?
极不平凡的五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1)经济方面
我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阵营。我国GDP从2012年的15万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19.89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将超过21万亿美元。2016年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2)科技创新方面
我国科技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科技水平跃居世界第二阵营。我国研发投入呈现高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资国,接近美国研发投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3)国防建设方面
国防实力再上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二阵营。我国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4)综合国力方面
综合国力再上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17.58%提高至2016年的20.08%。
(5)全面深化改革方面
五年间,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社会发展方面。
(6)社会发展方面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世界减贫奇迹,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2亿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7)在外交方面
我国积极拓展外交布局。“一带一路”建设,杭州G20峰会成功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方案顺利促成等,显示了影响战略资源配置与游戏规则制定的能力明显提升,成为世界领导者和国际政治议程的重要推动者。(8)在党建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三个“意味着”: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新时代的内涵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
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变: 1.民主革命时期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至1952年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3年以后,在土地革命任务完成以后,国内主要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改革开放以来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接着出现。
第一,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有助于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
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第二,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鲜明深刻。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横向:不平衡;纵向:不充分
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只能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消除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5.新时代的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四个伟大”
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新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形成条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2.主要内容(八个明确)1.总任务; 2.社会主要矛盾;
3.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四个自信 4.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6.强军目标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8.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精神实质: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基本方略
新思想对治国理政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基本方略,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
基本方略十四个方面:赋予新内涵,先富后富,顶层设计。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如何理解“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它主要是回答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三、新征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
1.战略安排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五位一体建设
(1)经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政治建设: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党的十九大准备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从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始启动,提出议题,广泛征求党内外各方意见和建议。开展调研工作,中共中央组织了59家单位针对21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同时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专家,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形成后,进入中央审议过程,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还专门听取了部分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许多意见都得到了采纳。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都经历了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全党全军全国范围内,集中国政治智慧之大成,不仅包括党内的智慧,也包括民主党派智慧、学者专家智慧,从而形成政治共识,最后完成政治决策。这样的民主是有优势的,是管用的。
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报告强调意识形态:
讲成就: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讲问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
讲方略: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讲征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意识形态内涵: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艺术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基本方略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什么强调两个方面?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4)社会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十七大报告指出:2020年: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5)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3.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
两个坚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一个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一个“统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一个根基: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三个着力点: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六个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
习近平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信马列信“大师” 刘志军的“靠山石”
胡建学,因缺桥,改国道穿水库建桥(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