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5:1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第一篇:《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洋不仅对地球生态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着深刻影 响。自古以来,海洋作为渔盐之源便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近代以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深海采矿业的兴起,海洋又成为继大陆之后,人类新的资源希望所在。而海洋作为航运通道在贸易发达的现代世界更是承担着主要的运输职能。同时,海洋作为战略屏障,对一国的安全也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海洋的争夺将成为世界政治斗争的中心议题之一。

我将从两个所了解的方面来探讨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一、海洋带来的巨大经济、战略价值

1、海洋的经济资源价值

我们常说自己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不管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除以 13 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限的陆地资源根本无法长期承受过度的开发。2003 年以来,“拉闸限电”、“电荒”、“煤荒”、“油荒”这些久违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抛开媒体的炒作因素,中国的资源紧张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资源是我们摆脱目前资源困境的重大选择。

2、海洋的战略通道价值

相对于海洋的巨大经济资源价值,海洋作为战略通道的价值为世人所认识的时间更为久远。马汉海权论中所强调的制海权主要是通过控制海洋通道为其全球贸易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国家强盛。确实,作为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海运的量最大,成本最低,而且航路四通八达。有专家推算,陆地运输成本是海运的五倍,空运成本则是海运的五十倍。从国际上来看,海洋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动脉”,每年国际贸易运输 80%以上由海运承担。美国 60%以上,日本 99.6%,西欧45%的石油进口经由海上运输。

二、中国海权和海洋战略的特征

中国的海权应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海权观,主要是指中国在海洋研究、开发、利用等经济方面的能力和影力,以及控制与自己主权利益相关的一定海域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回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适当发展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具体来说,中国的海权与海洋战略应具有如下特征:

(1)中国的海权完全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扩张性的。准确地说,中国的海权是维护中国海上主权的一种海上权利,而非仅指海上力量,更不是海上霸权。这与中国一贯宣称的“不称霸”的外交原则是相适应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我们痛感海权沦丧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发展自己必要的海洋力量。那种恣意指责“中国威胁论”的人是毫无道理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此外,从历史上陆海复合国家的发展进程上来看,穷兵黩武,一味追求海上力量,乃至海上霸权的国家无一不以国家解体、经济倒退的悲剧收场。因此,无论是从外交政策还是从历史教训来看,不搞海上霸权是中国制定海洋战略的根本原则。

(2)中国的海洋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要建立的是海洋经济强国。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发展陆上经济为主,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会维持这种格局。但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海外贸易的扩展,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海洋世纪,只不过这种海洋经济现在还不成熟,还没有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还处于发展之中。中国当前的海洋战略就是在巩固大陆产业的同时,加强薄弱的海洋经济,甚至可以考虑优先发展海洋经济,以适应全球海洋开发的热潮和国际贸易的需要。政治上来看,中国还面临着国家统一的重大历史任务。台湾问题是中国发展海权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但发展海权也可能从另一个角度促进国家统一进程,关键要看中国政府如何巧妙的运用海上力量。所以说,我们强调发展海权,只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慎重行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海权的片面发展。

(3)中国的海权和海洋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是以合作代替对抗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以合作代替对抗是大势所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各国,包括第三世界国家海洋意识的觉醒。关于海洋权益的争夺和纠纷日益通过国际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或者暂时搁置,而不再是以武力来解决。中国必须学习和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借助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其他海洋国家的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者,中国的海上力量相对较弱,没有能力在全球与其他海洋国家展开竞争,甚至不能确保关系自身重要利益的战略通道的安全,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加强与相关海洋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来保证战略通道的安全畅通。当然,这也反过来证明,中国有必要发展一定规模的海上力量。

第二篇: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摘要:海洋曾经是人类的禁区,如今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希望,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大国,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面对海洋强则国家强的当今世界,中国的海上安全环境越来越能引起国人的注意和担心。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意识综合国力军事准备

前言

自从中国建国以来,美日,美韩,在我国东海举行了各种军演,这些形形色色的军演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而实质上这些由美国主导的军演都是针对中国,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战略的产物。也必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三大海域的紧张局势。如钓鱼岛时间的不断升级。东海问题和钓鱼钓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时刻考验中日领导人的智慧也在考验着中国人民的忍耐力。

相对于东海主要由中日两国的矛盾,南海问题牵涉到六国七方,更是是错综复杂。最近几年美国出于遏制中国战略的需要加快了重返东南亚的步伐,越来越积极的插手南海争端。而南海周边国家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中国有意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这些因素都使的南海问题变得日益复杂,也使得南海局势变得日趋紧张。

不管是美国航母进黄海,还是中日争端加剧,还是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都无一例外的影响了我国的海洋安全。也引起了中国人民对中国海洋安全的担心和思考。无论从国际法还是从历史方面看,钓鱼岛、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从东北亚的日韩到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等国为什么要冒着侵犯中国主权和中国对抗的风险去侵占那些主权本属于中国的小岛呢?以下我从我国的海洋意识、综合国力、外交政策和外国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薄弱的海洋意识

中国历来是路上大国,重大陆轻海洋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习惯,中华民族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看不到海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注意提高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使得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长期薄弱。而薄弱的海洋意识又导致我国长期轻视对海洋战略的研究,忽视海军的建设,使得国家的海防相当薄弱,海上力量投送能力也相当低。

二、综合国力不强

中国自古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历来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民族独立战争,几乎消耗了中华民族所有的财富。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建设上的失误又是我国失去20年的发展机会。而同时期的欧亚各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时期。这就使得我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国家实力对比中处于下风,而薄弱的国力又不能支持昂贵的海军建设,这就进一步降低我国威慑周边国家保护我国海域的能力。

三、外交政策不当

长期以来,中国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面对海上的各种争端,我国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这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政策,特别是在我国国力较弱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政策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当南海各国无视中国利益,无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南海油气资源做出实际开发,并有意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的情况下,我国还坚持这样的方针只能使南海问题更复杂,也使得以后解决南海问题的成本更大。

四、外国因素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奉行遏制中国的政策,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甚至西化、分化中国的目地。而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也有意引进西方国家的势力以抗衡中国。这就使得中国海上安全形势日益恶化。

而面对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和各种恶化我国海上安全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我认为我国应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层面上提出系统的解决办法来突破我国面临的海上困境。

一.提高海洋意识,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

面对当前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无疑是当前最紧迫的工作。至于如何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媒体全面关注和深入报道东海和南海争端,引导国人对我国海战略的思考,提高国人的海洋意识;二是利用学校等教育机构宣传和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对于我国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历史和现状,加深学生对我国海洋安全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发展,提高学生们的海洋意识;

三、国家应整合和加强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加强对有争议海域的维权执法力度,并加强立法和行政管理使我国在相关海域的执法有法可依;四是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制定全面的海洋资源开发计划,大力支持和保护国内企业对我国东海、南海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保护我国渔民在相关海域的海洋产业。

二.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全面提高综合国力

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向来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条件。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全面提高低收人者的收入水平,藏富于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降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三是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政治改革,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是要强力推进反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立法,提高民族的向心力。

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面对我国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主权,我国应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武止战。一是要加强军事思想研究,探讨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战法,使我军形成完整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二是加快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武器的装备水平。三是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尤其要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的远洋作战能力、远程机动能力和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四.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面对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的趋向,我国应制定系统的处理办法,以外交为前导,以军事为后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易到难不断化解周边国家在南海、东海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各个击破。应避免周边各国形成同盟对抗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等无关国家插手南海问题。

第三篇:关于中国海洋战略的思考

关于中国海洋战略的思考

摘要 说到海洋,就不得不说到海防,而在近现代中国史上,这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过去数千年,中国以“中央之国”自居,不论是一统天下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四处征战、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都只重视陆上的经营,开疆拓土,征战四方,以上千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奠定了中国领先于世界上千年的强盛局面。但由于忽视了对海疆的经营,使得中国尽管拥有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却并没有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即使是开创世界航海新时代的明朝郑和下西洋,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从此引领中国将目光转向海洋,却成为好大喜功的明成祖炫耀国力、四处施舍的工具。

关键词海洋战略海防中国海军军资

正文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先后遭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六次大规模战争,首都三次沦陷(分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日本侵华攻占南京),人民饱受蹂躏,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战争除抗日战争以外,无不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根源固然在于政府腐败、国力羸弱,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海防虚弱、甚至是有海无防造成的。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都是依靠海军消灭中国海防守军并登陆,最终迫使清政府求和,中法战争虽然陆地上中国打赢了(镇南关大捷),但由于在福建马尾海战中一败涂地,整个战争其实还是输了,甲午战争,中日海军在黄海进行海战,本来略占优势的中国海军由于执行错误的消极防守战略,不敢放手一搏,处处被动挨打,最终没能逃脱全军覆灭的命运。

重温这一段历史,目的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海防名义为防,但必须要采取攻势策略,以攻为守,否则防不胜防,海军就是一个进攻型的军种,不能总是蜷缩在浅水湾里当小鱼小虾,那样随时会被大鱼吃掉,要游进深海当凶猛的大鲨鱼,让人畏惧不敢惹你。海洋与陆地不同的是,除了各个国家的领海以外,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大部分属于公海,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舰都可以自由活动,正如古话所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力者居之。对于濒海国家来说,建立强大的海军可以有效增加陆地的防御纵深。如果我们的海上力量能够充分向前延伸,将利爪伸进大洋深处,那就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防御纵深。对海军来说,大洋有多宽,海上的战场就有多宽。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的海军只能控制离岸1000公里范围,那么别国的海军就可以到离岸1000公里处来打你,如果我们的海军有足够的实力控制海岸线3000公里的范围,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纵深增加了2000公里。战争时期,拒敌于1000公里之外与拒敌于3000公里之外,可能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的战舰耀武扬威,军舰用舰炮近距离轰击中国陆地守军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要避免悲剧重演,就要发展我们的海军,并充分利用广袤的大洋来增加自己的防御纵深,对于中国来说,现阶段遭受陆上侵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主要的威胁来自空中和海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世界贸易对海洋的依存度在提高,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绝,我们已进入向海洋要资源要能源的时代,可以预见,到21世纪后半期,人类的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将来自于海洋,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所蕴含的资源,远非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可比。因此,建立强大的海军,实行积极的海洋战略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2008年年底,中国海军终于走出了国门,远赴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让广大国人为之欢呼雀跃,它与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一样,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能够完全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也不能表明中国海防战略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充其量只能说中国在海洋国防战略上跨出的一小步有益探索和尝试。进入2009年,中国的海洋权益被周边宵小蚕食的局面再度恶化,中国以防守为主的海洋战略再次面临着重

大考验,首先是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方态度趋于强化,其次是菲律宾国会2月17日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化为菲律宾领土,中国南海主权在一次遭到蚕食。在为中国海洋权益受损担心之余,笔者不禁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中国到底应该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海防战略?

从我国在南海等处所处的被动情况来看,我们在海洋权益的维护上基本是见子打子,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以至于当出现一些海洋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大多只能依靠一些外交手段,如发表声明等,但这些外交手段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在此方面已经有过很多先例。其实,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完全就是一种被动性的防守策略,面对大量岛礁被越南等国占领难以收回、而我方又缺乏足够实力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出次下策,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策略其实已经宣告失败。

原因一:搁置争议就意味着维持现状,在越、菲等国占有大部分南海岛屿的情况下,他们是南海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占领的时间越长,对岛屿的有效管辖时间越长,将来中国收回的难度就越大,除非中国有决心动用武力,否则想要收回比登天还难,搁置争议实际是让中国收回这些岛屿无限期拖延下去。你不是搁置争议吗?反正这些岛屿现在被我占着,争议有什么用呢?主权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是实际占领者。你的领土被别人占领了,你只是口口声声说这些领土是你的,却不去想办法收回,而容忍他继续长期占领下去,当几十年以后国际社会都默认了占领国对这些岛屿的管辖权时,你还怎么收回?也许有人说,中国现在还很弱小,首要问题是发展经济,等强大以后再去收回,问题是到底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强大,才可以出手?再发展30年,还是再发展50年?或许是100年以后?那时候就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老大,别人也不会把已经到手并管辖了几十年的岛屿乖乖地交给你,到时我们还得动用武力去解决,一样地要付出巨大牺牲和承受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

原因二:由于南海远离中国大陆,海军力量的弱小导致中国对此地区缺乏有效管辖,“共同开发”对中国来说也成了纸上空话,中国想开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反而是越南等国利用南海离本土较近的优势进行单方面开发,逐步蚕食本属于中国的海上资源,如越南引进西方油气公司进行南海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招标就是例证。

原因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许是一种安抚周边的权宜之计,但当时却并没有借此机会制定一个完整的海洋战略部署来维护海上权益,例如如何发展海军,如何经营南海,将来如何收回被占岛屿、国家法律方面的准备等,都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思维。整个海军直到本世纪初才有较大发展,而数十年间竟未制定过一部关于南海的专门法律。这一切都导致中国在整个南海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

在东海也一样,由于过分强调韬光养晦、中日友好,不敢动用军事资源,甚至在民间保钓运动上也未给予足够的支持,而是一味强调容忍、克制,害怕产生摩擦,影响中日友好大局,此种心理使得日方在此问题上愈加强硬,愈加得寸进尺。

综上所述,中国的海洋战略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过去我们对海洋不重视,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现在是时候转变战略观念了。也许,太空是制高点,但海洋仍是根本,毕竟,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而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要生活在地球上。

第四篇:蓝海战略第一章心得体会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章,写点心得该书作者认为,市场空间是由红海和蓝海两种海洋组成的。红海是那种已经已知的,发展已经很成熟,竞争激烈,只能靠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压低价格等一系列手段进行操作的市场空间。许多厂商长期无限的竞争最终会使这个空间的利润降得很低。而蓝海则完全未知的,这是一种规则尚未建立的市场,不存在竞争。打个比方,向前回顾

一个世纪,很多产业是不存在的,比如健身,管理咨询,资产托管,再比如新兴的第三产业。这都属于曾经的蓝海。它的基石是价值创新,这来源于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者在红海是不可兼得的。因为在红海里,产业结构是既定的。差异化在红海就意味着高成本,厂商一般会选择低成本提供相应的低效用。在蓝海,因为产生了全新的产业结构,使低成本提供差异化的高效用成为可能。一句话,红海是在既定的战场进行激烈竞争,而蓝海则通过改造红海的结构,开辟全新的战场,这是一个不存在竞争的空间。比如ibm,从简单的pc生产者转型为高利润的it服务业巨人。从这种意义上讲,我觉得目前世界知名大公司正在流行的“归核”浪潮是很符合蓝海开拓精神的--剔除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或者说是低收益的成本消耗,用更低的成本,通过结构革新创造更高的效用,从而开拓全新市场。今天下午刚看了点博弈论,我突然觉得这种战略上的东西都可以归纳到博弈的范畴。红海战略是一种常和博弈,总收益是不变的。而蓝海战略则可以算作一种变和博弈,它是通过增加总收益来增加对个别企业李润的分配。

第五篇:读《蓝海战略》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读了《蓝海战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蓝海,什么是红海,红海是竞争很激励的地方,而蓝海是没有什么竞争的一片新天地。

所谓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红海战略是指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是在价格中或者在推销中作降价竞争,他们是在争取效率,然而增加了销售成本或是减少了利润。而蓝海战略是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想范围,开创新的市场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由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

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有已知的市场空间竞争,在这里你相对于你对手是成本比他低,或是比他更加可以达到差异化的战略两者取其一,游戏规则是已经定好的,按照这个游戏规则,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你所要分析的就是竞争态势和已有产业的条件,这是红海战略需要研究的变量和因素。蓝海的开创者根本就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采用完全不同的一套战略逻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创新。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蓝海意味着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在蓝海中,竞争并不存在,因为游戏规则还没有建立,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础,价值创新力图使客户和企业的价值都出现飞跃,由此开辟一个全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蓝海战略者认为市场的边界并不存在,所以思维方式不会受到已有市场结构的限制。

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差异主要有五个方面:红海战略是竞争于现有市场空间,蓝海战略是开创全无对手的市场空间;红海战略打败竞争对手,蓝海战略是摆脱竞争;红海战略是开发现有需求,蓝海战略是创造和获取新需求;红海战略是在价值与成本之间取舍,蓝海战略是打破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取舍定律;红海战略是按差异化或低成本的战略选择协调企业活动的整体系统,蓝海战略是为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协调企业活动的整体系统。

本书通过太阳马戏团的例子,说明蓝海战略是如何创建的,经历30年的不断创新与进化,太阳马戏团蜕变成为涵盖更多表演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剧团。剧团成为了现场演出的革命者,与传统演出有很大差别。太阳马戏团将各种惊险的技巧性表演与超出想象力的舞台舞美装置相结合,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带给观众超越平常的娱乐享受。目前,太阳马戏团在全世界巡演秀加驻场秀总计超过20台,走过了除南极洲之外所有的世界各大洲,其年销售是所有百老汇演出销售的总和。仅2012年其总收入包括票房和衍生品,就超过10亿美元。太阳马戏团的成功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在它进入这个市场时,按照传统观点,马戏行业已是一个不再有吸引力的“夕阳产业”,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的普及蚕食着行业的生存空间。但太阳马戏团走出了一条超越传统马戏竞争的路——把马戏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舞台剧相结合。太阳马戏团没有在请明星艺人、名驯兽师上与对手硬碰硬,它的原创剧目没有动物,也不聘用明星,而是用马戏的表演讲述完整的故事。他们的演出服装艳丽,运用灯光、音效、舞美等技术,把魔术、杂技、小丑等与舞台剧相结合,制造出一种超乎想象的奇妙效果,不仅吸引了马戏爱好者,也赢得了那些经常光顾剧院的观众。这样,太阳马戏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将其他马戏团远远甩在身后,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竞争,享受了独有的高利润。

为了重构买方价值元素,塑造新的价值曲线,本书开发了一套四步动作框架。为打破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的取舍定律,创造新的价值曲线,有四个问题对挑战产业现有战略逻辑和商业模式而言至关重要:

1、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

2、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以下?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到产业标准以上?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通过以上四个问题来创造新价值曲线,归纳起来就是:剔除、减少、增加、创新这四个动作。

那么如何制定蓝海战略呢?主要有:重建市场边界,它包括:跨越他择产业,跨越产业内部战略集团,跨越买方链,跨越互补性产品和服务项目,跨越针对买方的功能与情感导向,跨越时间,构想新市场空间这七个方面;少重全局而非数字,它包括:注重全局,通过绘制你的战略布局图来唤醒视觉和探索视觉,并进行视觉战略展览会进行视觉沟通;超越现有需求,用剥洋葱法对非顾客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选择最大的需求域;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要有正确的战略顺序,杰出效用的测试,对买方体验周期的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它包括六个效用杠杆,从杰出效用到战略定价,找到大众价格走廊,在价格走廊内选定价格水准,从战略定价到目标成本规划,从效用、价格和成本到接受,通过对蓝海创意指数表分析出效用、价格、成本、接受之四个指数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蓝海战略如何执行呢?主要有这些大点:执行蓝海战略中提到了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引爆点领导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引出战略执行的四个组织障碍:认知障碍,政治障碍,动力障碍,资源障碍。关键杠杆就是具有超凡影响力的因素,要冲破认知障碍,跨越资源障碍,将资源重新分配到你的热点上,从冷点调用资源,互通有无,要跨越动力障碍,对准中央瓶,将主导人物置于鱼缸中,将任务微型化推动组织自我变革,推倒政治障碍,要挑战传统观念,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糟糕的过程会破坏战略的执行,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公平过程的力量,公平过程的三E原则,公平过程为何重要,思想和情感认可理论,公平过程和企业组织的无形资产,公平过程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协调价值、利润和人员主张,三项战略主张,实现蓝海战略的协调性,价值主张,利润主张,人员主张,战略缺乏协调的后果,总揽全局;更新蓝海,模仿壁垒,蓝海的更新,个体业务层面上的更新,拥有多项业务的企业在公司层面上的更新;避免红海陷阱,红海陷阱主要有十项:将蓝海战略看作以顾客为导向的战略,认为只有脱离企业核心业务才能开创蓝海,将蓝海战略与开发新技术等同,认为蓝海开创者必须是市场先入者,将蓝海战略等同于差异化战略,认为蓝海战略是专注于低定价的低成本战略,将蓝海战略等同于创新,把蓝海战略当成营销理论及利基市场战略,认为竞争对企业有利,而蓝海战略却将它当成坏东西,将蓝海战略与创造性破坏或颠覆理论等同。

我们可以通过商业画布来分析蓝海战略,其中包括:客户细分、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关键活动,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这九个部分来做一个项目的分析,从中找到蓝海战略,如果你所在的那边海已经变红了,那么请努力找到你的蓝海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持续利润最大化。

下载《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蓝海战略》读后心得体会

    所有的业绩表现,从国家、个人、企业的表现来说,都是付出除以所得到的,这就是你的生产力。创新即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系统性的。当创新是随机的时候,你就看到个体的企......

    《蓝海战略》读后心得体会

    《蓝海战略》读后心得体会 《蓝海战略》读后心得体会 所有的业绩表现,从国家、个人、企业的表现来说,都是付出除以所得到的,这就是你的生产力。 创新即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系......

    四代重歼:有限海权目的下的中国海洋战略

    四代重歼:有限海权目的下的中国海洋战略 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起,海权就与强国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再也看不到成吉思汗时代仅仅凭借陆地单元力量问鼎世界权力颠峰的壮举。现代......

    现代与经典心得体会

    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深圳之行 宋丽娜 四月的深圳已经进入了雨季,整个城市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走进深圳,没有想象中的繁忙,大家工作生活都安安静静,井然有序,让我内心浮躁的情......

    “现代与经典”心得体会

    第十届 “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2010年5月14日到16日,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运河之都,韩信故里,母爱之都的......

    中国海洋战略的意义 军理论文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张宁煜 海洋战略对未来中国海军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2015级视觉151班xx号 张宁煜 【摘要】 冷战结束后,国际海洋政治格局中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准单极霸权结构,......

    《蓝海战略》读书笔记

    《蓝海战略》读书笔记 蓝色令人想起大海,给人以无限发展空间与希望,正如这个字给人的印象,“蓝海战略”就是“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

    《蓝海战略》读后感(精选)

    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 读《蓝海战略》有感 初读此书,感觉文字的字里行间专业性很强,商业术语较多,曾经一度想要放弃换本书看,可是转念一想为了挑战自己的思想境界,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