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科学基础最新考题总结
#名词解释(5*4)
1、萤石结构:Ca2+作立方紧密堆积 ,F-充填于全部的四面体空隙,八面体空隙全部空着,因此在八个F-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空洞,为阴离子F-的扩散提供条件。
2、反萤石结构:晶体结构与萤石完全相同,只是阴、阳离子的位置完全互换。
3、正尖晶石
答:在尖晶石AB2O4型结构中,如果A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B离子占据八面体
空隙,则称为正尖晶石。(A)[B2]O4。
4、反尖晶石型结构
答:如果半数的B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A离子和另外半数的B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则称为反尖晶石。(B)[AB]O4。
5、二八面体:在层状结构硅酸盐晶体中,二八面体以共棱方式相连,但八面体中的离子被其他两个阳离子所共用,因而称为二八面体。
6、三八面体:仍共棱方式相连,但八面体中的离子被其他三个阳离子所共用,因此成为三八面体。
7、位移性转变:这种改变不打开任何键,也不改变原子最邻近的配位数,仅仅使结构发生畸变,原子位置发生少许位移。是高低温转变,所需能量低,属于可逆转变,转变速度快。
8、重建性转变:是破坏原有原子间的化学键,改变原子最邻近的配位数,是晶体结构完全改变。使晶体结构完全改变原样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需要破坏化学键,所需能量高,有些是不可逆转变,转变速率慢。
9、同质多晶现象:相同的化学组成,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却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10、类质同晶现象:化学组成相似或相近,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11、弗仑克尔缺陷:正常格点离子和间隙位置反应生成间隙离子和空位的过程。特征:当晶体中剩余空隙比较大时,如萤石CaF2型结构等,容易产生弗仑克尔缺陷。
12、肖特基缺陷:正常格点位置的离子跃迁到晶体表面的位置上,在原来的各点留下空位。
特征:当晶体中剩余空隙比较小,如NaCl型结构,容易形成肖特基缺陷。
13、置换式固溶体:亦称替代固溶体,其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结点上,替代(置换)了部分溶剂原子。
14、间隙式固溶体,亦称填隙式固溶体,其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
15、稳定扩散:是指扩散物质的浓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扩散过程,使用菲克第一定律可解决稳定扩散问题。
16、不稳定扩散:是指扩散物质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一类扩散,这类问题的解决应借助于菲克第二定律。
17、本征扩散: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中由于热起伏引起的扩散。
18、非本征扩散:由于杂质引入引起的扩散。
19、一级相变:相变前后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级偏微商不等。特点:有相变潜热,有体积变化
例:晶体的熔化、升华;液体的凝固、气化;气体的凝聚以及晶体中的多数晶型转变等。
20、二级相变:相变时两相化学势相等,其一级偏微熵相等,而二级偏微熵不 等。
特点:无相变潜热,无体积的不连续性,只有热容、等压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的不连续。
21、均匀成核:组成一定,熔体均匀一相,在温度下析晶,发生在整个熔体内部,析出物质与熔体一致。
22、非均匀成核:有外加界面参加的成核。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滑移方向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称为刃型位错。位错线与滑移方向相互平行的位错称为螺型位
#简答题(5*5)
1、NaCl型晶体
由负离子(Cl-)构成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形成四面体和八面体空隙,而正离 +子(Na)占据其全部八面体间隙。Na-Cl八面体以共棱的方式相连而成。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均为 6。一个晶胞含4个NaCL分子。
2、解释在AX型晶体结构中,为什么NaCl型结构最多?
答:在AX型晶体结构中,一般阴离子X的半径较大,而阳离子A的半径较小,所以阴离子做紧密堆积,阳离子填充在其空隙中。大多数AX型化合物的r+/r-比在 0.414—0.732之间,应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即具有NaCl型结构;并且NaCl型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较高,那么有些在0.732—1.00之间的晶体,其晶格能相差很小,且由于极化结果,也趋向于NaCl型结构,所以AX型晶体结构中,NaCl型结构最多。
3、用NaCl结构理论解释水泥熟料中死烧MgO和CaO结构的不同?
答:NaCl结构是一种立方面心格子,其中阴离子按最紧密方式堆积,阳离子充填于全部的八面体的空隙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水泥熟料中死烧MgO和
CaO结构与NaCl结构,结构非常稳定水化速度缓慢,会影响水泥的安定性。但由于Ca2+半径比Mg2+半径大得多,因而在CaO结构中,O2-被“撑开”,这样,CaO结构不如MgO的结构稳定,游离CaO水化速度比游离MgO要快些,游离CaO加热即可水化,而游离MgO经压蒸才能水化。
4、表征硅酸盐晶体的化学式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并进行比较。答:表征硅酸盐晶体的化学式方法有两种。
1)氧化物法,即把构成硅酸盐晶体的所有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和顺序全部写出来,先是+1价碱金属氧化物,其次是+2价,+3价的金属氧化物,最后是SiO2。例如,钾长石的化学式写成K2O·Al2O3·6SiO2;高岭石: Al2O3.2SiO2·2H2O 2)无机络盐表示法,是把是构成硅酸盐晶体的所有离子按照一定比例和顺序全部写出来,再把相关的络阴离子用中括号[ ]括起来即可,先是+1价、+2价的金属离子,其次是Al3+和Si4+离子,最后是O2-或OH-离子。如钾长石为K[AlSi3O8],高岭石:Al2[Si2O5](OH)4。
5、硅酸盐结构的共同特点如下:
1).结构中基本结构单元是[SiO4]四面体,Si—O—Si键夹角为145o。
2).[SiO4]四面体的每个顶点上的O2-离子最多只能为两个[SiO4]四面体所共用。3).两个相邻的[SiO4]四面体只能共顶相连,不能共棱或共面连接。
4).[SiO4]四面体中心的Si4+离子可以部分的被Al3+离子所取代,取代后结构本 身不发生大的变化,即所谓同晶取代,但晶体的性质却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为材料改性提供了可能。
6、岛状结构——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硅氧四面体以孤立状态存在,它们之间通过其它正离子的配位多面体连结。
特点:硅氧四面体之间没有共用的氧。氧离子除了和一个硅离子相连外,剩下的一价将于其它金属离子相连。结构中Si/O比为1:4
7、组群状结构:2、3、4或6个【SiO4】四面体通过共用氧连接形成单独的络阴离子团。
9、层状结构:层状结构是每个硅氧四面体通过3个桥氧连接,构成向二维方向伸展的六节环状的硅氧层。化学式可写为【】
8、高岭石结构特点:
高岭石结构是1:1 型:一层硅氧四面体和一层铝氧八面体相连。在铝氧八面体层中,每一个Al离子和四个OH-离子以及二个O2-离子相连.这种两层型结构单位在 ab平面内无限伸展,在c轴方向是两层的结构单位重复排列.高岭石结构中,离子的取代很少,化学组成较纯净。由于是1:l 型结构,在组成中氧化铝和氧化硅含量的比值较高(46.33%, 39.49%)。结构中,每两层与两层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氢键,因为在铝氧八面体层中有一层是OH-离子。由于氢键较分子键强,因此高岭石结构中,结构单位层之间的水分子不易进入,可以交换的阳离于容量也小。
从结构上说明高岭石、蒙脱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差异的原因。
高岭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较小,而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较大。因为高岭石是1:1型结构,单网层与单网层之间以氢键相连,氢键强于范氏键,水化阳离子不易进入层间,因此阳离子交换容量较小。而蒙脱石是为2:1型结构,复网层间以范氏键相连,层间联系较弱,水化阳离子容易进入复网层间以平衡多余的负电荷,因此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较大。
9、蒙脱石的结构特点:
蒙脱石是2:1型结构:即两层硅氧四面体中夹一层铝氧八面体层。在铝氧八面体层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Al3+被Mg2+离子所取代,为了平衡多余的负电价,在结构单位之间有其它阳离子来平衡。
蒙脱石(Mx nH2O)(Al2-x Mgx)(Si4O10)(OH)2化学式中的M为其它阳离子。在蒙脱
石中,一般是Na+和Ca2+离子,而且以水化阳离子的形式入结构。蒙脱石中,硅氧四面体的Si4+很少被取代。水化阳离子和硅氧四面体中O2-离子的作用力较弱,是分子健连接,因而这种水化阳离子一定条件下容易被交换出来。c轴可膨胀以及阳离子交换容量大,是蒙脱石结构上的特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蒙脱石层间是分子健连接,晶胞C轴长度随含水量而变化,所以晶体易于膨胀和压缩。所以通常称为膨润土。具有很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Na、Ca、Mg、Al、H等正离子均有强的交换性。
10、架状结构:硅氧四面体的每个顶点均为桥氧,硅氧四面体之间以共顶方式连接,形成三维“骨架”结构。结构的重复单元为SiO2,Si/O为1:2
12、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及特点。
1)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产生及缺陷浓度与气氛性质、压力有关; 2)可以看作是高价化合物与低价化合物的固溶体 3)缺陷浓度与温度有关,这点可以从平衡常数看出; 4)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都是半导体。
13、为什么非计量化合物都是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
N型半导体:阴离子空位的产生,束缚了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发生迁移,而形成电子导电,可以看作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结构中产生正离子孔穴,引入电子孔穴,在电场作用下运动而导电,可以看作P型半导体。
在非计量化合物中,有阴离子缺位型、阳离子填隙型,这两种缺陷都产生电子导电,所以是N型半导体材料。还有阴离子间隙型、阳离子空隙型,这两种缺陷都产生电子空穴,在电场作用下运动而导电,所以是P型半导体材料。
14、影响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化学组成。
硅酸盐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相差很大,可以从10-2变化至1015 Pa·s; 组成不同的熔体在同一温度下的粘度也有很大差别。
1)0/Si比 2)一价金属氧化物 3)二价金属氧化物 4)高价金属氧化物 5)阳离子配位数——硼反常现象 6)混合碱效应 7)离子极化的影响 8)其他化合物
15、表面张力影响因素:
1)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增加,体积膨胀,相互作用变为松弛,表面张力降低。温度反常现象
对硼酸盐熔体,随着碱含量减少,表面张力的温度系数由负逐渐接近零值,当碱含量再减少时dσ/dT也将出现正值。这是由于温度升高时,熔体中各组分的活动能力增强,扰乱了熔体表面[BO3]平面基团的整齐排列,致使表面张力增大。B2O3熔体在1000℃左右的dσ/dT≈0.04×10-3N/m。
2)表面张力与组成的关系 结构类型相同的离子晶体,其晶格能越大,则其熔体的表面张力也越大;其单位晶胞边长越小,熔体的表面张力也越大。总的说来,熔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则表面张力也愈大。
A)O/Si比,一般说O/Si愈小,熔体中复合阴离子团愈大,e/r值变小(e是复 B)合阴离子团所化学键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16、两种假说 1)微晶学说: 玻璃结构是一种不连续的原子集合体,即无数“微晶”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微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可以是独立原子团或一定组成的化合物和固溶体等微观多相体,与该玻璃物系的相平衡有关;“微晶”不同于一般微晶,而是晶格极度变形的微小有序区域,在“微晶”中心质点排列较有规律,愈远离中心则变形程度愈大;从“微晶”部分到无定形部分的过渡是逐步完成的,两者之间无明显界线。2)无规则网络学说: 玻璃的结构与相应的晶体结构相似,同样形成连续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玻璃的网络与晶体的网络不同,玻璃的网络是不规则的、非周期性的,因此玻璃的内能比晶体的内能要大。由于玻璃的强度与晶体的强度属于同一个数量级,玻璃的内能与相应晶体的内能相差并不多,因此它们的结构单元(四面体或三角体)应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排列的周期性。
17、提出氧化物(AmOn)形成玻璃时,应具备如下四个条件: 1.网络中每个氧离子最多与两个A离子相联;
2.氧多面体中,A离子配位数必须是小的,即为4或3。3.氧多面体相互连接只能共顶而不能共棱或共面。
4.每个氧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是与相邻多面体共有以形成连续的无规则空 间结构网络。
18、石英玻璃和石英晶体的结构特点
结构:由[SiO4]形成的完整网络,所有的氧都是桥氧,结构中无断网。Si-O-Si键角可以在120-180度之间旋转变化,最可几144度。网络连续、无序。性质:粘度高,使用性能好。但熔制温度过高
19、玻璃的通性 1).各向同性 2).介稳性
3).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过程是可逆的与渐变的
4).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20、玻璃的四个基本结构参数:
X----每个多面体中非桥氧离子的平均数 Y----每个多面体中桥氧离子的平均数 Z----每个多面体中氧离子的平均总数
R----玻璃中氧离子总数与网络形成离子总数之比 X + Y= Z; X + Y/2= R;
玻璃的许多性质都取决于Y值。Y越大,网络的连接程度越大。
桥氧离子数占氧离子总数的百分数等于(Y/2R),其值越大,网络的连接 程度越大。
22、一致熔化合物: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与正常的纯物质一样具有固定的熔 点;
熔化时,产生的液相与化合物组成相同。
不一致熔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发生分解;分 解产物是一种液相和一种固相;液相和固相的组成与化合物组成都不相同; 区分:与正常的纯物质一样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产生的液相与化合物组成相同。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发生分解;分解产物是一种液相和一种固相;液相和 固相的组成与化合物组成都不相同。
23、如何促使介稳的方石英转变为稳定态的鳞石英?
生产上一般时加入少量氧化铁和氧化钙作为矿化剂。这些氧化物在1000度左右可以产生一定量的相,石英和方石英在此液相中溶解度大,而鳞石英在其中溶解度小,因而石英和方石英不断溶入液相。而鳞石英则不断从液相析出。
24、判读三元相图的几条重要规则及他们的作用是什么?(1)连线规则。判断界限温度走向。
(2)切线规则。判断界限性质。(3)重心规则。判断无变量点性质。
(4)三角形规则。判断结晶产物和析晶终点
29、杨德尔方程
优点:在抛物线速度方程基础上采用了“球体模型”导出了扩散控制的动力学 关系。适用于反应初期、G较小时
不足之处:杨德尔方程虽然采用了球体模型,在计算产物厚度时考虑了接触界 面的变化,即利用反应前后球体之体积差算出产物层厚度x。但在将x值代入抛物线方程时实质上又保留了扩散面积恒定的假设,这是导致其局限性的主要原因。
30、金斯特林格方程——三维球体模型
优点:金斯特林格采用了杨德尔的球状模形,但放弃了扩散截面不变的假设从 而
导出了更有普遍性的新动力学关系。金斯特林格方程具有更好的普遍性。不足之处: ⑴以稳定扩散为基本假设与实际不符。(2)没有考虑反应物与生成
物密度不同所带来的体积效应。(3)有局限性,限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近的情况。
32、烧结的定义
压制成型后的粉状物料在低于熔点的高温作用下、通过坯体间颗粒相互粘结和物质传递,气孔排除,体积收缩,强度提高、逐渐变成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坚固整体的过程。
33、烧结的推动力
1、能量差:粉状物料的表面能γSV与多晶烧结体的界面能γGB之差。物料在粉碎
2、压力差:颗粒弯曲的表面上存在压力差
3、空位差:颗粒表面上的浓度与内部的浓度差之差称为空位差
34、扩散传质的动力学关系:
初期:表面扩散显著(影响因素:烧结时间 原料起始粒度 温度起决定性 作用)
中期:晶界和晶格扩散显著
后期:气孔完全孤立,位于顶点,晶粒已明显长大。
影响扩散的因素有:1)晶体组成的复杂性2)化学键的影响。3)结构缺陷的影响。4)温度与杂质对扩散的影响 #综述题(2*8)
一.影响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因素有哪些?
(1).原子或离子尺寸的影响 以r1和r2分别代表半径大和半径小的溶剂或溶质原子(或离子)的半径,当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可以形成连续固溶体。当处于15%-30%之间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只能形成有限型固溶体.大于30%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很难形成固溶体或不能形成固溶体,而容易形成中间相或化合物。因此Δr愈大,则溶解度愈小。
(2).晶体结构类型的影响 若溶质与溶剂晶体结构类型相同,能形成连续固溶体,这也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3).离子类型和键性 化学键性质相近,即取代前后离子周围离子间键性相近,容易形成固溶体。
(4).电价因素 形成固溶体时,离子间可以等价置换也可以不等价置换只有等价离子置换才能生成连续固溶体
二、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1、反应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化学组成与结构是影响固相反应的内因,是决定反应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条件。反应物中质点间的作用键愈大,则可动性和反应能力愈小,反之亦然。在同一反应系统中,固相反应速度还与各反应物间的比例有关。
2、反应物颗粒及均匀性的影响
颗粒尺寸大小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对固相反应起影响的。
1)物料颗粒尺寸愈小,比表面积愈大,反应界面和扩散截面增加,反应产物层厚度减少,使反应速度增大
2)2)同一反应物系由于物料尺寸不同,反应速度可能会属于不同动力学范围控制。
3、反应温度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固相反应速度达到重要外部条件。一般随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动能增大,反应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
4、压力和气氛的影响
对不同反应类型,压力的影响也不同。在两相间的反应中,增大压力有助于颗粒的接触面积,加速物质传递过程,使反应速度增加。
但对于有液、气相参与达到反应中,扩散过程主要不是通过固体粒子的直接接触实现的。因此提高压力有时并不表现出积极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对于一系列能形成非化学计量氧化物的物质,气氛可直接影响晶体表面缺陷 的浓度和扩散机构与速度。
5、反应物活性的影响
实践证明,同一物质处于不同结构状态时其反应活性差异甚大。一般说来说晶格能愈高、结构愈完整和稳定的,其反应活性也低。因此,对于难熔氧化物间的反
应和烧结往往是困难的。为此通常采用具有高活性的活性固体作为原料。例如Al2O3 + CoO → CoAl2O4反应中,若分别采用轻烧Al2O3和较高温度煅烧
制得的死烧Al2O3作原料,其反应速度相差近十倍,表明轻烧Al2O3具有高得多的
反应活性。6.矿化剂及其他
矿化剂:在固相反应体系中少量非反应物物质或某些可能存在于杂质常会对反应产生特殊的作用,这些物质被称为矿化剂。矿化剂作用:
1、矿化剂能影响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的速度;
2、矿化剂与反应物形成固溶体,使其晶格活化,反应能力增强;
3、降低液相粘度,提高扩散速度;
4、与反应物形成低共熔物,降低体系共熔点,改善液相性质;
5、有定向矿化作用。#相图题(2*5)
1、下图为生成一个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判断三元化合物N的性质;
(2)标出边界曲线的温降方向(转熔界线用双箭头);(3)指出无变点K,L,M的性质;
(4)分析点1,2,3的结晶路程(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变化)。
1.如图为生成一个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1)判断二元化合物S的性质;答:(1)化合物S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
(2)判断界线的温度变化方向及界线的性质;(2)温度变化方向及界线的性质见图(3)写出无变量点的性质和平衡关系式; E:最低共熔点。L→A+S+C P:单转熔点。L+B→C+S
(4)分析并写出点1,2的析晶路程。
1、在如图所示的相图中完成下面各个问题
(1)画出此相图的副三角形,并说明根据什么;(E为三元化合物组成点)(2)画出各个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并说明根据
(3)分析界线性质,说明根据;
(4)判断低共熔点、单转熔点、双转熔点?并说明根据;
(5)写出P点的析晶路线。(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变化)(6)P点的最后析晶产物是什么?说明判断根据。
1、判断二元化合物S点的性质,标出晶界曲线的温降方向(转熔界线用双箭头),试完成下图上配料点1的结晶路程。
1、S点是二元不稳定化合物。
2、降温方向,见图
3、结晶路程: #反应方程(3*3)
第二篇:数控技术基础考题
《数控技术基础》考题
2004.4
一、简述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10分)
二、简述常见数控机床功能特点,并说明其对现代模具制造的重要意义。(15分)
三、简述刀具半径补偿及刀具长度补偿的概念及作用。(10分)
四、请自己设计确需数控铣加工(请特别注意前面文字!)的平面零件并手工编程(编程平面为X-Y面,Z=0),刀具补偿号为05,要求在试卷上画出图形,然后写出程序并加以解释和说明。(25分)
五、试说明UG的平面铣削、型腔铣削、三轴曲面加工在数控编程中的适用范围,并简要说明其参数设定要点。(30分)
六、谈谈你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的了解,试论述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选做题:
1、如果必做题的第四题需要深度方向的分层铣削,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2、除了UG以外,你对何种CAD/CAM软件较为熟悉?其总体功能与UG比较有何特点?
注意事项:
1、考试方式:开卷;
2、试卷要求:字迹工整的手写版;
3、参考资料:课堂笔记、超星电子图书及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科技论文;
4、独立完成;
5、除了第三题的基本概念以外,其它题目的正确答案均不唯一;
6、4月28日各班班长收齐试卷,交至东八楼213(梁培志,62219440);
7、需要其它资料或帮助的同学,请在考试后发邮件给我。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考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
1、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1)连通性;(2)共享。
3、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4、IAB下面又设有两个工程部:(1)因特网工程部IEIF(负责短期);(2)因特网研究部IRTF(负责长期)
5、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1)因特网草案(2)建议标准(3)草案标准(4)因特网标准
6、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7、在网络通信技术中有三种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
8、按照不同作用范围网络可以划分为:(1)广域网WAN(2)城域网MAN(3)局域网LAN(4)个人区域网PAN
9、网络中的时延:(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
10、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2)语义(3)同步
1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的体系结构: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12、物理层描述的特性:(1)机械特性(2)电气特性(3)功能特性(4)过程特性
13、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1)单向通信(2)双向交替通信(3)双向同时通信
14、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15、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16、ADSL技术把0~4kHz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17、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DMT调制技术。
18、域名系统DNS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域名转换为IP地址。
19、com(公司企业)、net(网络服务机构)、org(非赢利性组织)、int(国际组织)、edu(美国专用的教育机构)、gov(美国的政府部门)、mil(美国的军事部门)。
20、根据域名服务器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域名服务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1)根域名服务器(2)顶级域名服务器(3)权限域名服务器(4)本地域名服务器
21、域名的解析过程:递归查询、迭送查询
22、FTP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主进程、从属进程
23、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24、HTTP的默认端口号80。
25、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应具有三个主要组成构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和读取协议。
26、一种协议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或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SMTP协议;而另一种协议用于用户代理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邮局协议POP3.27、电子邮件从A的浏览器发送到网易的邮件服务器时,使用HTTP协议。
28、SNMP的网络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SNMP本身、管理信息结构SMI和管理信息库MIB。
29、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1)点对点信道(使用PPP协议)(2)广播信道(使用CSMA/CD协议)30、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帧。
31、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32、共享信道技术的两种办法:(1)静态划分信道(2)动态划分信道【包含随机接入和受控接入两类】
33、以太网的两个标准DIX Ethernet 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和IEEE的802.3。
34、以太网使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确定碰撞后重传的时机。
35、以太网规定了一个最短帧长64字节。
36、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
37、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38、MAC层的硬件地址48位。
39、从路由器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三种:单播帧、广播帧、多播帧。
40、网桥的工作步骤:自学习、转发帧。
41、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
42、(1)物理层使用的是转发器。(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是网桥。(3)网络层使用的是路由器。
43、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
44、ICMP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45、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五种:(1)终点不可达(2)源点抑制(3)时间超过(4)参数问题(5)改变路由(重定向)
46、常用的ICMP询问报文有两种:(1)回送请求和回答(2)时间戳请求和回答
47、因特网就把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两大类:(1)内部网关协议IGP(常用协议RIP和OSPF协议)(2)外部网关协议EGP(常用协议BGP的版本4)
48、其实多播组的标识符就是IP地址中的D类地址。
49、IP多播使用的协议是IGMP。
50、运输层的端口是16位的,HTTP协议80位。
51、UDP是面向报文的,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52、TCP连接的端口叫套接字,它由IP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53、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因此可以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拥塞控制这个问题。这样,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法。
54、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
55、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1、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2、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3、HTTP使用了面向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
4、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
5、集线器不能隔离碰撞域,但交换机和网桥可以。6、10Mb/s与100Mb/s连接不能用集线器,但可以使用交换机。
7、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8、虚拟局域网可以隔离广播风暴。
9、万兆网不使用铜线,只使用光纤。
10、IP地址在互联网传送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硬件地址一定发生变化。
11、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12、PING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ICMP的例子,它没有通过运输层。
13、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1、简述DNS解析过程
答:当某一个应用进程需要把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时,该应用进程就调用解析程序,并成为DNS的一个客户,把待解析的域名放在DNS请求报文上,以UDP用户数据报方式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使用UDP是为了减少开销)。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查找域名后,把对应的IP地址放在回答报文中返回。应用进程或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后即可进行通信。若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回答该请求,则此域名服务器就暂时成为DNS中的另一个客户,并向其他地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
2、如何在广播信道上实现一对一通信?
答: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种就是广播通信方式。但我们并不总是要在局域网上进行一对多的广播通信。为了在总线上实现一对一的通信,可以使每一台计算机的适配器拥有一个与其他配适器都不同的地址。在发送数据帧时,在帧的首部写明接收站的地址。现在的电子技术可以很容易做到:仅当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适配器ROM中存放的硬件地址一致时,该适配器才能接受这个数据帧。配适器对不是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帧就丢弃。这样,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就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3、请解释CSMA/CD协议。
(1)以太网使用的协议是CSMA/CD,意思是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2)“多点接入”就是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协议的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
(3)“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也在发送。如果检测出已经有其他站在发送,则自己就暂时不许发送数据,必须要等到信道变为空闲时才能发送。(4)“碰撞检测”也就是“边发送边监听”,即配送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自己在发送数据时其他站是否也在发送数据。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其适配器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进行无效的发送,白白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4、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答:(1)思路:虚电路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数据报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2)连接建立:虚电路服务,必须有;数据报服务,不需要。
(3)终点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数据报服务,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
(4)分组转发:虚电路服务,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数据报服务,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
(5)当结点出故障时:虚电路服务,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数据报服务,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6)分组顺序:虚电路服务,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数据报服务,到达终点的时间,不一定按发送顺序。(7)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虚电路服务,可以由网络负责,也可以由用户主机负责;数据报服务,由用户主机负责。
5、请说明ARP协议的工作过程。
答:(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它的内容包含A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以及B的IP地址。(2)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
(3)主机B的IP地址与ARP请求分组中要查询的IP地址一致,就收下这个ARP请求分组,并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ARP请求分组是广播发送的,但ARP响应分组是普通的单播,即从一个源地址发送到一个目的地址。
(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6、请描述在划分子网的情况下,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答:(1)从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IP地址D。(2)先判断是否为直接交付。对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逐个进行检查: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看结果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把分组进行直接交付,转发任务结束。
(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
(4)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用其中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其结果为N。若N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
(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7、理想的路由算法应具有如下特点: 答:(1)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5)算法应是公平的(6)算法应是最佳的
8、RIP与OSPF协议的区别。
(1)RIP协议的特点: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2)OSPF协议的特点: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发送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向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
9、对地址为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如何处理?(1)先修改此报文中的所有项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X,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1.(2)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以下步骤:若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目的网络N,则把该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若下一跳路由器地址是X,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若收到的项目中的距离d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更新。
(3)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相邻路由器记为不可达的路由器,即把距离置为16。(4)返回。
9、如何理解运输层复用和分用功能?
答:运输层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复用和分用。“复用”是指在发送方不同的应用进程都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协议传送数据。“分用”是指接收方的运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后能够把这些数据正确交付目的应用进程。
第四篇:知识产权基础考题及答案(2012)
知识产权基础
(2012 春季)
考试时间:2012 年 月 日 考核方式:开卷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30 题,每题1 分,共30 分)多项选择题(10 题,每题2 分,共20 分)判断分析题(4 题,每题5 分,共20 分)案例分析题(3 题,每题10 分,共30 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简称为(B)A. WTO; B.WIPO; C.WPPT; D.TRIPs。2.WTO 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B)A WIPO B TRIPS C WCT D WPPT 3.“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始于(C)A 1999年 B 2000 年 C 2001年 D 2002年 4.将国防知识列入知识产权的是(A)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欧盟
5. 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C)A 设计未来 B 鼓励创新 C 天才创新家 D 今天创造未来
6.《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一文件发布于(D)
A 2005 年 B 2006年 C 2007年 D 2008 年
7.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A)A 原告就被告 B 被告就原告 C 由法院确定 D 原、被双方协商确定 8.知识产权是一种(A)。
A、无形财产权 B、所有权 C、诉讼权 D、债权 9.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诉前禁令”是指侵权行为(C)A 已经发生 B 即将发生 C 正在实施 D 即将实施 10.“和解”是(D)
A 在法院的协调下当事人双方达成的纠纷解决方式 B 在政府的协调下当事人双方达成的纠纷解决方式 C 在国际仲裁机构的协调下当事人双方达成的纠纷解决方式 D 由纠纷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的纠纷解决方式
11.1993 年3 月5 日,周某就其发明M 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专利申请;其后又于1994 年2 月3 日就同样的发明M 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根据国际优先权原则,中国专利
第五篇:2014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基础考题
2014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基础考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威塞克斯小说
2、十四行诗
3、意境
4、阳湖派
5、新传奇
6、期待视野
二、简答(4选3,每题10分)
1、萧红作品的文学特色
2、简述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3、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特色
4、简述文学批评的基本类型
三、论述(6选3,每题30分)
1、赵树理、汪曾祺的小说与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关系
2、分析里克尔的诗《豹》
3、中国古代有许多总集,诗、词、小说各举一例。
4、美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灯与镜》所提出的文学理论四要素能否概括现代文艺理论实际情况,并说明理由。
5、从叙事结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边城》与《围城》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