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_百度文讲解

时间:2019-05-12 05:4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_百度文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_百度文讲解》。

第一篇: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_百度文讲解

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 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激发中小学干部教师队伍内在活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青厅字[2013]16号)等法规政策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教育实际,现就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覆盖面,改善校长、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和再次配置,推进区市域内优质校长、教师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校长、教师管理制度和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我市教育现代化全面实现。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实施原则。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实现科学合理流动,充分发挥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正效应,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

(二)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结合地区特点,关心交流校长、教师的实际困难,完善配套措施,解决校长、教师后顾之忧,保障交流工作实施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三)统筹实施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把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现代化区域(学校)建设、学校一体化(集团化)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步推进。

三、范围和方式

(一)范围。原则上在同一区市范围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之间进行校长、教师的交流。本意见中所称“校长”是指学校校级管理人员的统称。

(二)方式。校长、教师的交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镇和乡村学校的区市,以城乡学校之间交流为主;没有乡村学校的市辖区,以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为主。鼓励各区市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共享校长教师优质资源,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鼓励建立区域中小学网络联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分享优质学校教育资源。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具体方式由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四、交流条件

(一)校长: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满2个聘期(每个聘期为3年),男校长55周岁、女校长50周岁以下。

(二)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6年或以上,男教师年龄50周岁、女教师45周岁以下。

(三)其他因工作需要或本人志愿申请交流的。

五、相关政策

(一)校长、教师交流,人事关系随之转移的,一般在新的学校任职(任教)6年内不再次交流;人事关系不转移的,教师每次交流的期限原则上为3年(最低不少于2年),校长每次交流的期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每个交流期结束后一般6年内不再次交流。

(二)校长、教师交流比例每年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0%。同一学校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交流,同一班子每次交流人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三分之一。校长、教师交流应与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培养紧密结合,每年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的交流可参照校长或者教师的相关要求,由各区市自行确定。骨干教师的范围包括具有区市以上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中小学名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称号的教师。

(三)怀孕、产假、哺乳期以及患有重大疾病人员在规定的假期内暂不安排交流;校长距离任年龄不满一个聘期的不安排交流。

(四)在评选推荐市级以上各类荣誉及学术称号时,被评选人近5年来具有1年以上交流任教工作经历的优先;新提任正职校长原则上要有不少于两个学校的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任职经历,优先任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校长。

(五)教师交流原则上在暑假期间进行,校长交流操作时间按照校长职级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人员应于每年8月15日前全部安排到位。

(六)交流人员中出现的拒不到岗、不履行岗位职责等违纪违规行为,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办法》等组织人事管理相关法规,视情节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等。

六、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应建立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校长、教师交流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明确校长、教师交流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政策,共同促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根据本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校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校长、教师交流中长期规划和年

度交流计划。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防止行政行为的简单化、机械化。要正确处理均衡与发展的关系, 妥善处理好校长、教师交流与学校办学特色传承的关系、教师交流与教师队伍整体稳定的关系、尊重教师个人诉求与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关系等,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持续性和实效性。要做好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校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校长、教师交流取得实效。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及区市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加强联系协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提供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统筹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完善“区(市)管校用”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实现由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统筹管理校长、教师的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委托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会同区市编委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及时研究解决校长、教师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机构编制部门:各区市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公室等三部门<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44号),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将编制分配到各学校,同一区市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明确和强化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市域内义务教育校长、教师的统筹管理,为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人社部门:视情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推动区市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的总体均衡。农村学校可留有一定数量的中、高级岗位,用于培养引进急需人才。根据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安排,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适当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基础上,保留交流教师在原学校聘任的教师职务岗位等级待遇。

财政部门:切实保障参加交流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并制定优惠倾斜政策。对从城镇交流到农村偏远地区的校长、教师,给予一定的交通、生活补助。对工作

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校长、教师,发放农村教师岗位津贴。优先保障到农村交流的教师使用居住教师周转房。

(三)强化考核管理。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纳入对区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体系。各区市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校长、教师交流档案,细化校长、教师交流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加强对交流工作的指导、考核、评价和监督,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第二篇:义务教育学校县域内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机制,不断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证。

二、工作原则

(一)有序流动。县相关部门要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把教师校长交流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交流制度,明确交流程序与要求。

(二)突出重点。增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镇和乡村学校的县,重点推动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向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要重点组织、引导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流动、由超编学校(园)向缺编学校(园)流动。

(三)分步推进。2015年开始,县城周边学校进行试点,2017年在全县推开,逐步进入制度化、常态化阶段,2018年实现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基本均衡的目标,接受省验收。

(四)公开规范。建立教师校长交流办法、程序和结果公开、公示制度,规范操作,严肃纪律,加强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切实防止违纪违规现象发生,防止产生不良影响,维护教师队伍稳定。

三、交流范围和比例

教师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岗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凡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5年的专任教师均可交流。学校每年交流轮岗一般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应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30%。

校长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6年的均可交流。同一所学校班子成员每次交流人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30%。

没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教师必须有计划交流;对没有达到交流时间或可不纳入交流范围的教师,以及没有达到城区学校任教规定年限的教师,本人申请要求交流或支教的,经现学校同意并报县教育局批准也可纳入交流或支教对象范围。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名师,本人自愿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返聘,不占单位编制,定向帮扶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待遇通过协商解决。

四、交流形式

(一)轮岗交流。以行政指令为主,有计划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轮岗。县教育局根据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培养、优化、工作需要,制定交流实施方案和指导计划,经学校根据实施方案和指导计划推荐参与交流的对象,由县教育局研究,统筹安排,公示结果。校长交流由县教育局根据规定、结合实际分统一组织,组织部门配合实施。轮岗型交流对象均随迁人事关系。

(二)服务交流。以对口支教为主,由县区教育局下达计划,城区学校推荐人选,县教育局组织实施。服务型交流期限原则下少于1年,交流期间人事、工资保留原学校,福利待遇不变。

(三)调动交流。由县区教育局审核安排,城区超编学校选派教师,调整调入缺编的农村学校工作。

(四)其他交流。城镇学校新招聘的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首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并纳入服务型交流计划;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可以走教的形式到村校、教学点支教,相关学校将实施情况报县教育局备案;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乡村学校校长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五、政策保障

(一)校长选拔。从2015学年起,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原则上应有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或有3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

(二)评先评优。从2015学年起,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评市级及以上先进、省特级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名师)时,原则上须具有累计2年以上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推荐各级各类先进,选拔高一级骨干、名师时,向在农村学校任教的骨干教师倾斜。

(三)职称评聘。城区教师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务(职称)须有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累计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申报评审中级职务(职称)须有农村学校任教累计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在乡村学校任教连续3年以上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在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一定的中、高级岗位,专项用于评聘交流教师。对服从行政指令型交流的教师,原没有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对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骨干教师,取得高一级专技职务未聘的,可聘任高一级专技职务;已聘上所评专技职务的,可在同一专技职务内高聘一级。

(四)待遇保障。城区学校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的,在交流期内享受省、市关于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等相关待遇。原在城区学校担任中层干部的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期间,交流期满回原校的,原则上由学校统筹安排中层职务。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优先使用教师周转房。

(五)考核奖惩。服务交流及以其他形式交流到农村学校的城区教师,由县教育局组织学年考核,优秀比例单独核定,不占接收学校的比例。轮岗交流、调动交流的教师,由所在学校负责考核。学年考核评为“基本合格”的交流教师,由教育局调整其工作岗位。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统一调配,自规定时间起10日内不到新单位报到上班的教师,作旷工处理,直至按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师资配置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上到下的一项刚性政策要求。各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优化师资配置的政策精神,取得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把政策宣讲到位,耐心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工作要细、方法要活、举措要实,努力消除教师思想上的疑虑,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教师自觉参与交流。学校干部和党员教师要争当先锋,争做示范,以更高的姿态,更优良的作风,主动参与交流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实施。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县里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以教育局为主、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教师校长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县实施办法,组织和协调好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实施办法经县政府批准后执行,同时报市教育、人社、财政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和学校班子成员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交流工作的领导,根据政策规定及学校实际情况,集体研究确定本校教师交流计划和交流人选。每年6月下旬县要制定下学年计划,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后,于秋学期开学前严格组织实施。要及时发现、解决教师交流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平稳、按期完成交流工作。各接收学校要主动关心交流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充分发挥交流校长教师的作用。

(三)加强协作配合,履行工作职责。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行“省级指导、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形成联运机制,共同推进。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力争用5至8年时间在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逐步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要积极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为推进校长交流轮岗提供保障。县教育局要强化教师资源配置的主体意识,主动地做好教师干部交流的系统规划,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抓好落实。组织部门要按干部管理权限,会同教育部门全力推进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优先任用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的人员担任校长,及时做好交流轮岗校长的任免;编制部门要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采取互补余缺、有增有减的办法,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财政部门要积极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人社部门要做好行政指令性交流人员的调动工作,履行好岗位设置的宏观调控职责,并根据编制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中小学岗位设置方案,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

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为了切实有效推动工作的开展,根据省上“实施意见” 精神,县政府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县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体系,严格督促考核,确保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赣县教育局 2015年12月

第三篇:浅谈《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

浅谈《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

岗的意见》

由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一经颁布,就在教育界以及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市(县)区域内进行校长教师脚轮轮岗,这意味着名校长、名教师有可能流动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这一点,是喜是忧,其实多说无益,最明显的也是最实际的就是喜忧参半。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教育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对解读这部《意见》也有了比较专业的看法。

在我国,由于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的差异,使得家长“择校热”一直高烧不退,一窝蜂地想让自己的孩子挤进优质学校,而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则很少人问津,由教育发展不均衡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又困扰着发展进程。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破解教学发展不均衡、为“择校热”退烧,成了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这部《意见》究竟有没有治疗这个教育顽疾的功效呢?《意见》作为教育部颁布的一部重量级的教育政策,应该说它的能量还是十分看好的。

首先,《意见》具有明确的利益倾向,目标性明确、权威性和强制性。作为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它的政策地位可见一斑,因此秋风扫落叶,事实上各地对它也只能“不得不就范”。在这样的权威性的震慑下,这个校长教师轮岗制度要推而广之已经板上钉钉。

然而,校长、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轮岗势必会引起学生家长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稳定性的担忧。校长教师轮岗并非简单的岗位交流,必然涉及到教学理念、办学质量、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必须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才能让“师资轮岗”真正起到缩小教育发展差距的作用。因此,在《意见》中指出,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选拔管理制度,保证校长教师队伍更趋合理。

第二,《意见》的导向功能与协调功能也十分突出。《意见》旨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标明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方向。针对我国目前各地的教育实力的落差,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异以及在教育环境上的差异等等,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校长、教师轮岗选拔管理制度,明确了轮岗这次的“轮岗制度”并非是一次简单的、临时的试验,而是具有深思熟虑的战略的考量。表明我国在教育改革上的坚定立场,以及把教师轮岗制度贯彻完善的极大决心,这次改革不会背离初衷、南辕北辙,将集中力量搞好薄弱地区、薄弱院校教育水平的作用,为实现教育事业的长足不屑奋斗。

另外,这个《意见》还具有鼓励性和规范性政策的性质,而不仅仅表现为具体政策的执行。在鼓励性上将,这将充分调动人民教师奉献祖国,投身教师的光荣事业,以此为核心对轮岗后的校长、教师定责任、定方向、定任务,明确校长、教师在轮岗交流期间的奋斗目标,并将实现确定的责任、任务等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对考核评估优秀的校长、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及时调换那些工作倦怠、缺乏激情的校长、老师,保证校长、教师们更具紧迫感和责任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在规范性上讲,为确保教学成效不缩水,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结合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学校当前发展现状的认识,完善奖励补助制度,提供后勤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校长、教师轮岗势必需要他们重新适应新同事、新环境、新学生,还可能给他们带来交通、生活等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完善校长、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给轮岗交流的校长、教师发放适当的补助,从经济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更安心、专心地投入工作,从而避免因轮岗交流造成的不变影响整体管理和教学质量。

当然,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破解这一难题必然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光靠《意见》还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但我们仍有信心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的跟进确保校长教师轮岗制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进而逐步缝合现存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差距。

第四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定稿)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 k j.oM文

章 来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

为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合理配置,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陕教规范[20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合理配置教师校长资源,全面提高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校长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工作原则

1.科学合理。遵循义务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动员社会各方支持,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在各镇、办辖区内部和城乡之间教师校长支教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城乡教师校长双向合理流动。

2.公开规范。规范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程序和办法,各校交流轮岗方案经教职工讨论、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公开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对在交流轮岗工作中徇私舞弊、优亲厚友、打击报复的校长给予严肃处理。

3.积极稳妥。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工作重点和进度,循序渐进。

4.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引导教师、校长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交流轮岗。

5.促进发展。保持和发扬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三、总体目标

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不断扩大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覆盖面,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教师、校长资源的初次配置和再次配置,推进全区优秀教师、校长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校长管理制度和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全区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行“区管校用”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四、交流轮岗对象和比例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所有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校长(含副校长和同职级人员,下同)和教师(含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等,下同)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具体情况如下:

1.校长:校长在同一学校、同一岗位任职满8年的,必须进行交流轮岗。同一学校班子成员每次交流人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30%。

2.教师:男性50周岁以下、女性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满6年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各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学年交流轮岗的人员,一般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名师等)、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不低于交流总数的30%。

3.没有达到交流轮岗条件的人员,个人有意愿流动的校长和教师,根据个人申请,经学校和教体局批准后可纳入统一流动。

五、交流轮岗方式

结合xx区学校实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先分片区交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双向交流,最终达到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具体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方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调编性交流。首先实行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交流,使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人员编制数与学校实际所需人数达到基本平衡。镇、办辖区内部和跨镇、办辖区同时进行,由教体局根据各相关学校的核定人员编制数和实际在编在岗数下达交流轮岗指标数,学校负责落实。此类交流轮岗人员由区教体局会同区编办、区人社局等部门一并调整编制等人事关系。

2.镇、办辖区内部小学校际间交流。镇、办辖区内部有多所学校的,以中心小学和离镇、办集镇较近的小学与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及教学点之间交流,中心小学负责组织实施。

3.农村初中学校校际间交流。以优质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为主。由教体局根据各校应交流人数和科目配套情况下达交流指标,学校负责落实。

4.城区初中与初中、小学与小学校际间交流。以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为主。由教体局根据各校应交流人数下达交流指标,学校负责落实。

5.城乡学校之间交流。主要采取分片结对、建立联盟学校等方式进行交流,分片结对和联盟学校情况由教体局划分,交流轮岗指标由教体局根据应交流轮岗人数和科目配套情况逐年下达指标,学校负责落实。

6.按照教师队伍管理的有关规定,新招聘教师原则上先分配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后纳入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计划。以上2——5类交流轮岗人员的编制等人事关系原则上不调整,交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流轮岗人员名单一式三份,分别报区教体局、区编办、区人社局备案。

六、交流轮岗时间

从2014年9月启动,2016年全面实施,每位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时间应不少于3年。

七、实施步骤

(一)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推进。2014年秋季进行试点。区教育体育局根据各学校学生数、班级数,核准各学校实际需要的教职工数,按照学校类别、区域划分进行交流,以片区交流为主,交流面达到10%;2015年扩大推进,在全区范围内交流,交流面达到30%;2016年全面实施,实现全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二)交流轮岗工作的基本程序

1.制定交流轮岗方案。各学校要对交流轮岗对象进行排查摸底,统计掌握交流轮岗人员基本情况,根据该《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方便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方案和学计划。

2.个人申报。凡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校长都必须申报,并填写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登记表。

3.学校推荐。学校根据《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个人申报情况和本校教师队伍实际,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交流轮岗人员,及时告知本人,并做好思想工作,按时到交流学校报到上班。

4.组织调配。校长交流轮岗由区教体局根据工作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需要统筹安排。

八、保障措施

1.校长选拔。选拔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有交流轮岗工作经历或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以后逐步过渡到必须具有交流轮岗工作经历。2.职称晋升。建立导向机制,每年在空岗范围内预留一定的中、高级职称岗位,专项用于评定交流轮岗教师校长的职称。今后,中小学教师评定高一级职称时,凡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应有交流轮岗工作经历或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以后逐步过渡到必须具有交流轮岗工作经历。

3.岗位聘任。对主动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和校长,在职称岗位聘用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保留原聘教师职称岗位级别;没有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岗位的交流轮岗教师和校长,由区教体局会同区人社局在空岗范围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岗位等级。

4.评优评先。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选特级教师、区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时,参评人须具有交流轮岗工作经历或农村学校的工作经历。其他层次的评优评先也要在同等条件下,把交流轮岗工作经历作为优先考虑的依据。

5.培养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的教师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紧缺学科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教师的业务水平。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名师名校长等推荐评选,以及骨干教师培训中,优先向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倾斜。

6.工作考核。交流轮岗教师的考核和绩效考核由流入学 校负责,流出学校做好配合工作。

7.城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到农村学校的享受农村教师生活交通补贴。

8.区教体局纪检组对各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拒不执行交流轮岗工作安排,或虽然参加交流轮岗,但或学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人员,三年内不得评优评先、不得晋升职称、不得晋升岗位等级、不得提拔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城区学校交流轮岗教师校长三个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者,可申请返回原校工作。否则,三年期满将人事关系转到农村学校。

九、部门职责

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行“市级指导、区级统筹、以校为主”的工作机制,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按照率先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逐步统一全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岗位结构比例、公开招聘、岗位聘任、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工资待遇、退休教师管理和服务。用2-3年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区管校用”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1.区教体局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并结合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各相关学校贯彻执行。根据学校布点调整情况和学校学生数、班级数等变化情况,合理科学的分配各校实际所需教职工编制数。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以确保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2.区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积极支持区教体局全力推进校长交流轮岗工作。

3.区编办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按需配备、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教职工编制的动态管理。

4.区财政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按照财政管理体制,为城乡交流轮岗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用于城区到农村交流轮岗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和交通补助,按照同一镇、办辖区机关干部标准执行。5.区人社局负责对学校教职工人事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根据交流轮岗计划,及时调整中小学校职称岗位设置方案,以适应和满足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岗位聘用的需要,调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积极性。&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nbsp;中共

xx

部       xx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xx区

局             xx区财政局     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9月1日k j.oM文 章 来

第五篇:1-《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解读

《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解读

日前,省教育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意见》自2015年3月3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0年3月30日。

以校长教师流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字〔2014〕4号),都对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我省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校长、教师资源在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流动性差、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导致城区出现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见》即是在此背景下出台。试点先行、逐步推开,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均衡 《意见》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均衡发展的原则,着力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教师队伍内在活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师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工作目标是,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市、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基本均衡的目标。

文件规定,校长交流轮岗人员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不超过2届(每届任期一般3-5年)。教师交流轮岗人员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已聘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超过两个聘期(每个聘期一般3-5年),应当交流轮岗。交流轮岗重点是: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文件强调,城镇学校、省市规范化学校、已聘高中级教师职务达到或超过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的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0%,其中初中段高级教师、小学段高中级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教学能手和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等要占一定比例。交流轮岗形式有: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团队交流、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等。

交流轮岗方式:一是个人申请交流。符合交流轮岗要求的校长、教师本人提出申请,或不符合交流轮岗要求但自愿申请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经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进行交流。二是学校推荐交流。学校根据教师交流的有关规定和本校教师队伍实际,制订交流计划。主要依据教师在本校连续任职时间和个人申请,确定符合规定条件的校长、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交流,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实施。三是岗位竞聘交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岗位空缺情况,统一组织县(市、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校长、教师参加岗位竞聘,择优交流轮岗。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辖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校长和教师队伍均衡配置要求,制定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案,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激励机制、保障措施有力

关于激励机制,文件规定,积极探索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设立中小学高级、正高级教师岗位,适当增加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和薄弱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在特级教师评选中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适当倾斜。在职务(职称)评聘和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中,要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正高级教师职称和评选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含城镇学校交流、支教教师)、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教师交流到新的学校后,按原有的教师职务及岗位细分等级聘用。优先任(聘)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校长。在薪酬福利、评优表彰等工作中,要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倾斜,对从城镇交流到农村偏远地区的校长教师,加大倾斜力度。加快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切实解决到农村任职任教的校长教师食宿问题。加强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针对性培训,纳入各级校长、教师培训计划和项目,并予以优先安排。对参加交流轮岗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在有关评先树优活动中优先考虑。

文件此次明确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遵循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地应建立教育、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校长教师交流联动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科学编制校长教师交流中长期规划和交流计划,共同促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体系,作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

下载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_百度文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市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_百度文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