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5:0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

第一篇:“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

“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

今天在镇中心小学参加了“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课堂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展开,可谓节节有亮点,从不同的角度,给我很多的启示。活动中,孙丽萍老师分别对《蟋蟀的住宅》,《月光曲》,《渔夫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充分关注文体,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挖掘了文本有效的训练点,凸显语言文字的运用。研讨课后,孙丽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明确了活动主题“关注文体,凸显语用”的含义和意义,接着结合课标来详谈如何将语言运用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相结合,凸显语用,让每个老师受益匪浅。还强调“关注文体”,但要避免过渡文体化教学。

此次的观摩课和讲座,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关注不同文体的课堂教学,凸显语用,把语文教学带回家,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站在课程高度,依据年段,分层落实,关注文本,把握目标,用“课文”教“语文”,教“语言”,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巧妙融合,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带给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收获是丰厚的。“关注文体,凸显语用”,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相信,在教研员孙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老师会看到更多美丽的教育风景,体会到更具意义的教育快乐!

第二篇:基于文体意识 发展语用能力

基于文体意识

发展语用能力

【摘 要】当语用成为教学的关注焦点时,就要警惕缺少思维含量的语言运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富有思维含量的语用能力,需要用一定的文体意识找寻文中隐藏着的语言规律。用文体意识观照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应对文体语境中的不同表达及不同年段中的同类文体加以关注,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朝着更为本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语用能力 文体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缺少思维含量的语言运用,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如追求片面的语用,将“语用”仅理解为书面语言的操练,没有“理解”参与的语言“运用”,不是完整的思维过程。又如,脱离语境的语用,忽视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舍弃语境来理解和运用语言,也是不可取的。再如,学生在照样子写句子时,只把原句中的个别词进行机械的无意义替换,并没有激活其生活经验,更没有将感知认识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运用表达。

那么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思维含量的语用能力呢?

一、寻语用规律亟需文体意识

利用语言规律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用思维,提高语用能力,是语用教学的真正目标。作者特定的思维结构、语言形式、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等,会以不同的文体呈现,相同的文体有相同的内在规律,请看几种文体的比较:

可见,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描写方法、结构特征等有着显著差别,不同的文本隐藏着不同的语言规律,这规律就是学生习得语言运用的基础,基于文体意识,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有吸收才有表达,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思维参与到由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中,从而拥有言语智慧呢?笔者在实践中推导出这样的模式:

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直面文本,对文本提供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然后关注语义内部的规律或特定语境下的得体表达,引导学生认识特殊表达与特定文体之间的关系,最后才能实现语言运用。要把握好这关键的中间环节,就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文体意识,在文本中挖掘出语义内部的规律,分析特定场景下的得体表达,最终让学生产生有效的再表达,将言语智慧投向语言运用实践。

二、用文体意识关照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不同文体的具体功能、目标及阅读方式加以关注,基于文体意识,就能更好地发展语用思维,培养语用能力。

(一)关注文体语境中的不同表达

在语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增加思维含量,就得关注文本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重点挖掘文本在不同文体语境下的独特“意蕴”。

1.描写方法――据文体语境区分

一个词用得好不好,一种表达方式妙不妙,单独考虑意义不大,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体语境中,其巧妙之处方能显现。以环境描写为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五年级下册《白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六年级下册《各县特色的民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

上述三例同属环境描写,《穷人》是小说,其目的是为了烘托桑娜忐忑的内心世界;《白杨》是散文,其目的是为了反衬白杨的可贵品质;《各具特色的民居》是说明文,这里的环境描写就是为了交代清楚客家民居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学生如果能结合文体的具体语境来领悟其要义,就知道自己运用时也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实践。

2.表现形式――与文体语境相合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诗歌以“意象”组合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寓言常把简单的道理隐藏在简短的故事中;散文通过情境来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说明文也是小学教材中一类典型的文体,准确严谨是它突出的表现形式。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月球之谜》在阐述不解之谜时,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进而论述其神秘之处。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独有的表现形式进行语言迁移,让学生在交流收集的资料时模仿文本,先介绍月球的奇怪现象,然后根据独特现象进行提问,最后利用资料进行论述。这样的语用教学既利用了说明文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与文体语境相融合,让学生的语言运用做到文“适境”,言“得体”。

3.结构特征――随文体语境而变

不同文体的结构是文本语境的载体,如《桂林山水》是总分结构,《颐和园》按游览路线展开。我们的语用教学,要抓住文体的结构特征进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一篇脉络清楚的游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找过渡段,先画出作者游览的线路图,再学导游根据线路图介绍行程的主要途经地及景点安排,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语用实践。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这样的文体结构后,能改变自己写游览文章时最常用的“先到哪里,然后到哪里,再到哪里”的形式,将合适的结构形式在同类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不同学段中的同类文体

各类文体分学段反复呈现,教师要明确各学段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体现这类文体的教学价值。以童话为例,不同的学段,语用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应是不同的。

1.第一学段:激发阅读兴趣

第一学段的童话,情节有趣,易于认知,目的在于让学生喜爱阅读童话,在兴趣中感知童话的美好。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师可这样设计。

(教师播放课文静音动画)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想请小朋友们做做配音演员,可要看仔细了!

学生根据插图试着给画面配音,创造性地加上动作表演讲述。

在这里教师利用给动画配音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也培养了听说读多方面的语用能力。还可采用角色扮演、交际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

2.第二学段:体会语言特点

第二学段童话的学习要求集中明确:“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这就要求更多地去关注童话的语言特点。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时,可这样设计。

师:大家品读了一个个奇妙的画面,探寻到了花园变化的原因,接下来,又将发生什么呢?请发挥你的奇思妙想,续编奇妙的故事吧!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续编童话,以巩固对童话奇妙语言特点的体会和运用,引导他们进入对童话的理性把握阶段。当然,还可以借助围绕童话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对童话这种文体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3.第三学段:领悟主题表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第三学段极少数同类文体的经典代表,我们更要利用好它进行教学,如结构上的多次反复、对于人物命运的关注等,教学时可这样设计。

师:对比课文的前、后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师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痛苦与欢乐,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中,我们发现了文章的结构。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还会产生追问。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继续就主题结构进行提问。

上述教学涉及体会童话的结构特点,关注主题表达的深刻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思维的矛盾,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就是童话类文本学习更进一步的要求,达到了抓住本质的高度。

我们要基于文体意识,因文而异地选择语用资源,发展语用思维,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朝着更为本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臧松刚,阎宗学.语用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审视与重构[J].小学语文教学,2013(8).[3]熊生贵.语文教师需补一课:语用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3(1).(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小学 314400)

第三篇:因文而异 凸显文体

因文而异 凸显文体

摘要:基于三维目标统整的课程视野下,教师的教学预设能自觉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共性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却往往忽视每篇文本所独具的个性,目标预设未能凸现文体特色与文本个性。本文通过对小学阅读教学常见的三类文体教学现场监控与诊断,指出当下阅读教学三维目标预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提出依据文体特性科学设置三维目标的策略,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不同文体 三维目标 预设策略

在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当下,教师基本上已形成一种自觉的课程意识――基于三维目标统整下的语文课程,从目标预设到课堂实施都能做到心中有三维。然而老师们师在关注三个维度这一共性的标尺的同时,却往往忽视每篇文本所独具的个性,未能凸显文体特色。

其实,任何一套教材所选课文文体多样,题材广泛,各具特色。如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中,除了最常见的记叙文之外,还有童话、说明文、游记、散文、议论文等等。正是这些不同文体的课文,才使语文教学凸显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无穷魅力。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未能深入发掘文本除共性外其独具生命张力的个性,存在严重的模式化、划一化倾向,高喊“齐步走”,众人同归,千篇一律,使阅读教学呈现“千人一面”的奇特景象,致使阅读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失的现象。

本文试着通过对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三类文体(叙事性文体、说明性文体、诗词)的课堂观察与诊断,剖析三类文体在预设中一些具有共性的偏失现象,发掘具有文体特色的个性化预设策略,提出基于三维目标统整视野下,依据文体特性预设三维目标的策略,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一、叙事性文体:凸显叙事言语特色目标。

1.叙事性文体的特点。

叙事性文体是最常见、用途最广泛的文体,是小学阅读教学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它包含一切具有记载、叙述意味的文章,包括小说、散文、戏剧、通讯、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

2.叙事性文体目标的缺失。

案例一:

师: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生:我感受到母亲很爱巴迪。父亲对巴迪的要求太严格了,但他也是为了巴迪能写出更好的诗。

生:我觉得用“糟糕透了”来评价真是太苛刻了,如果是我早说哭了,我觉得接受不了。

师:谁对谁非呢?再认真读一读描写父亲和母亲评价的句子,想想他为什么这样评价?

生:这是巴迪写的第一首诗,虽然不怎么样,但母亲知道他需要鼓励。母亲“精彩极了”的评价是为了激发巴迪的信心,让他写出更多、更优秀的诗。

生:父亲是针对巴迪当时洋洋自得的心情才评价“糟糕透了”,他是不想让巴迪沉浸在自满中,想给他泼点“冷水”,让巴迪清醒,看到自己的不足。

师:两种迥然的评价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生活中你经历过这样的评价吗?

案例一的教学中,教师把怎样正确理解母亲父亲的评价作为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表面上看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拓展了文本,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却淡化了能力维度目标与过程方法的目标训练,忽视了叙事性文体的表达方式、表达特色等内涵的关注,以至于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3.叙事性文体目标的缺失的应对策略。

对于这一类叙事性的课文,如何依据文体特色有效进行预设,使得共性与个性目标相得益彰?能力与方法维度目标并重?关键在于教学中要凸显叙事言语特色目标。

案例二:

师:听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评价,巴迪的心情如何?请默读1至4自然段,重点读读描写巴迪心情的句子,体会巴迪心情的变化。

生:刚写完诗的巴迪有点得意,听了母亲的评价变得很激动,内心感到很自豪、然后是急切地想得到父亲的赞赏。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巴迪的心情变化?请大家再深入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字词。

学生交流从描写巴迪心情、神态及等待时间等词感受到巴迪的心情变化。

师:这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巴迪得到表扬后的心理状态,他是多么渴望父亲也能像母亲这样评价自己,可是父亲不但没有赞扬他反而给出了“糟糕透了”的评价,面对父亲的批评,巴迪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变化的呢?默读课文,用刚才圈画词句的方法学习巴迪心情的变化。

师:作者对人物细腻的心理描写,使我们真切体会到人物的变化,一个鲜活、形象的巴迪凸现在我们眼前。在我们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方法,使文章更加的生动、鲜活。

“课文只是个例子,我们要通过教学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案例二中的教师正是从这种指导思想出发,不仅指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揣摩巴迪心情的一系列变化,而且指导学生学习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赏读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刻画人物的写作奠定了基础。这样教学,真正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所特定目的,即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途径,从而达到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说明性文章:凸显言语运用技能目标。

1.说明性文体的特点。

所谓说明性文体即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新课程下的说明性文章比传统定义的说明文更宽泛一些,即除了典型的说明文以外,还将游记、科学小品等艺术手法更浓厚的课文也可以列入其中。这类课文包罗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以及现代高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内容极为广泛,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传授科学知识。

2.说明性文体目标的缺失。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案例一:

1.读题质疑。

2.自由读课文,读准音,读通文,想想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3.说说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共同讨论得出电脑网络“神奇”的特点。

第四篇:西园教育办车厝小学《关注诗歌文体 落实语用教学》

诗歌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西园教育办车厝小学

郭秀银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定义了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我们,最为关注的应该是如何让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在小学阶段的各种文体中,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诗歌的语言无疑是最具张力的。优秀的诗歌,足以打开读者心灵的窗口,愉悦孩子的性情。我们只有从诗歌的文体出发,引导学生读诗、诵诗,带领学生徜徉在语言的丛林里,浸润文学经典的滋养,才有可能使他们真切体会到诗歌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诗歌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追随诗人的思想轨迹,领悟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共鸣。当你掌握了诗人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那么要解诗题也就容易多了,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诗题往往是蕴含着“诗眼”,它是诗人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解开了诗题,那么就领悟了诗歌的灵性之所在。

二、读诗句,明诗意。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是语言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必须从语言入手,只有从语言入手,品味诗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并落实“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对诗歌中重要词语的品读、鉴赏应当把握好,它能将学生思维推想高潮,沉浸在诗歌世界之中。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诗歌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因为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以《早发白帝城》为例,笔者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逐渐显示出彩云、山、水、小船,让学生边讲,教师边演示,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学生不但在朗读能力得到发展,口语能力也逐步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欣赏诗句的能力,达到感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启想象,入诗境。

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除了让学生多读,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诗歌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因此,在教古诗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跳跃的感情串联起来,把省略的意境串联起来,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诗人的情感,进入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如教《山行》这首诗时,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两句,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知识的积累,用语言描绘秋天里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指导诵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教师则利用课件显示出一片红色的枫林,创设出一幅色彩鲜艳、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在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学生领会了诗的意境,想象并领略到诗中的美。

四、悟诗情,吟诗歌。

吟诵,乃古诗之根本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笔者有幸听过上海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执教《咏鹅》,戴老师在经典诗文教学风格可谓独特,自己被深深地震憾了。用戴老师自己的话来形容古诗中的读,那就是:有时候要把诗读在手势上,有时候要把诗读在脸上,有时候要把诗读在声音上。也许你会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做法,只是教给孩子吟诵的方法,加上对平仄读法的强调,加上对吟、唱的指导,加上最后的手之舞之。但学生们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慢慢地跟着戴老师陶醉地走进了诗中。特别是他用手做鹅脖子那情景,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学着他的样子,舞了起来,并且摇头晃脑地读起古诗来。让人仿佛走进古人的世界里。当学到最后一句时,戴老师说:“用你们的声音让清波漾出门外去。”学生也配合得非常好,真的随着老师的手势把尾音拉得很长。学生刚开始还觉得可笑,慢慢地,他们不笑了,他们用心地学习这种独特的学古诗法。慢慢地,他们的吟、唱、舞也成了一种需要。古人的吟、唱方式谁也没有见过,并且可能也不会这么简单地定位于“平长仄短”。但能抓住这个大致的规律,将方法简单化,让小学生容易接受,并带他们到诗的意境中去领悟诗情,这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开创。

虽说教无定法,但有章可循也是必要的。如果平时能多关注诗歌独特的文体特点,琢磨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关注语言形式,那么语言文字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也就顺理成章。当然我们应当把准学习语用的学段目标,以及每个学段对学习诗歌的具体要求,到位而不盲目越位。最终才能带孩子们不断地发现语言文字里隐含的蕴妙。

第五篇:语用视角,让神话教学凸显语文味

语用视角,让神话教学凸显语文味

[摘 要]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视角审视文本,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关键词]神话教学 语文味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从关注文本的内容向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转变,以品味文本的语言为抓手,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高度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类文本由于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神话类文本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呢?

一、悉心体悟,感受神话语言的独特魅力

神话类文本内容新颖,人物具有神秘色彩,语言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这是夯实学生表达精确鲜活、形象具体的极好范例。因此,神话类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在感受神话文本特有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语言的品析能力、鉴赏能力,为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如,《开天辟地》一文,用了“渐渐”“缓缓”“几千万年”等表示速度缓慢、经历时间长的词语展现天地演变的漫长历程,衬托出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咀嚼神话独到的语言规律,品味对仗和夸张等手法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神话文本独有的语言魅力之中。课文第七自然段更是将这一语言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将盘古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自然界事物进行有效对接,将巧妙的比喻融在九个句式相同的语言体系中,充分凸显了神话文本的表达特点。通过整体感知读、师生配合读、小组对抗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品析语言,体悟语言式,达成品析、积累语言的教学目标。

二、搭建平台,开掘神话语言的实践价值

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对神话人物顶礼膜拜,渴求具有神话中的某种超能量,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梦想。这种对神话故事特有的情感依赖,本身就是教学神话类文本的有效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引领学生在神话故事中体验、感受人物经历的神奇,从而为学生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创设情境,铺设平台。例如,笔者在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中,设置了众神前来劝说普罗米修斯顺从、屈服的情节,引导学生站在普罗米修斯的角度尝试对众神的劝说进行回绝,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人物的高贵品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依循神话类文本内容特质和表达特点,为学生创设语言历练的平台,让学生在感受人物中,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炼串联,推进神话语言的完整复述

复述课文是语用训练的高级阶段,也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路径。教学时,在熟读课文、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复述参与神话故事的重新构建。在复述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神话类文本语言的体悟、内化和运用,更能深入理解神话内容,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再现神话的神奇魅力。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本语言深入品析,展开想象,并为复述设置相应的线索,从而使学生的复述既有基本的骨架支撑,同时也血肉丰满。

在复述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内化悦纳了文本语言,并经历了神话文本的创作过程,还原了文本的原始面貌。这样使神话的本质在学生的意识中充分扎根,神话人物独有的人格魅力也就相应镌刻在学生心里。

四、触类旁通,拓展神话文本的阅读范畴

我国是文明古国,除了经典的诗词之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大语文观的视角,将课内的文本教学拓展到更多到神话文本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神话文本的深刻认识。还是以《开天辟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课文之后,就围绕神话传说中的创世、抗洪、战争等主题,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同类主题神话文本的阅读比较中提升效益,为学生踏上文学阅读之旅奠定基础。

在语用的观照下,神话类文本有了更为实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责编 韦 雄)

下载“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文体,凸显语用”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尊重差异关注发展凸显个性

    尊重差异关注发展凸显个性(二) ——扬长教育理念下的“生本”评价 动态性评价——关注发展 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新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

    关注表达形式 凸显“语用”目标一《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例析(5篇模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堇山小学 刘充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方亮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

    句子教学应关注什么——基于语用背景下的句子教学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 张敏华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词和词组只能表示一个概念,句子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句子在表达思......

    关注文本文体特点,提高语文阅读效率(推荐)

    关注文本文体特点,提高语文阅读效率 【摘要】文章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依次对记叙文、说明文、古诗词等文体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教师要善于从纷繁的语文文本中建立起......

    关注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

    关注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 古井小学 周宗华 2014年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在泰安举行,山东省小语会理事长李家栋老师就本次活动做了简短说明。 李家栋老师指出,本......

    关注后进生心得体会

    关注后进生心得体会 前两天听了黄爱华老师的学术报告,我受益匪浅。对黄老师的:“小学的数学老师也许应该学学幼儿园的老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不太重视“一个也不能掉队......

    关注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关注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吴秀侠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随之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从家庭来看,监护......

    关注校园水污染 心得体会(模版)

    关注校园水污染 ——心得体会 我发现:我校水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人们乱扔乱排放生活垃圾造成的。因为我校人多,而周围没有垃圾清理池,所以大家为了方便,就乱扔垃圾。还有就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