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

时间:2019-05-12 05:5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

第一篇: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

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

新解读-互联网+大赛 新诠释-互联网+内涵 新案例-大数据与AI

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解读分析 冠军:浙江大学杭州光珀科技有限公司 亚军:北京航空空航天大学

季军:南京大学分子精准调控的吸波导磁材料及工业解决方案 东南大学全息3D智能炫屏-南京万事屋科技有限公司 大赛获奖项目共性分析

1高校产学沿用及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大赛主旋律 2面向学生群体的参赛项目仍然普遍

3结合优势专业、当地人文和产业特色的项目容易获得认可 4具备创客元素的作品受到评委青睐

5产品和商业模式是否得到市场验证是项目关注重点 6创业能力和团队互补性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7抢抓风口的参赛项目容易受到关注 OFO为例

我懂你不懂-占领商机 你懂也没用-设置壁垒 你和我都懂但是坑很多 开源共享 创新的框架BIT Businessmodel商业模式-共享经济 Industryinsight行业洞察力-供给侧改革 Technology科技-AI/AR/VR 建议

科技创新 痛点发觉 内容聚焦 表述清晰

B2C就是最常见的公司把商品卖给个人的模式,简称企业对个人的电子商务。C2C就是指个人之间的商品买卖模式,简称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 B2B就是公司把商品卖到其他公司的一种模式简称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精益画布

从最小可行性产品设计,开始逐步验证想法,试错调整 结合精益画布,反复打磨项目,寻求产品与市场的匹配 大

数量 形态 变化 相对性 标准 来源

第二篇:互联网和大数据下的管理创新

互联网和大数据下的管理创新

----公司

一、企业概况

限公司,2000年建厂,2007年3月份由公司(以下简称金隅股份)控股,是我省唯一一家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土资源部联合扶持的“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名单”的企业,是石家庄市重点企业。年生产熟料近750万吨,熟料、水泥年出库能力逾1000万吨的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总资产35亿元,现有职工2200余人,下设三个生产分公司以及混凝土搅拌站。三分公司5000 T/D二档短窑熟料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节能示范生产线,采用了代表中国水泥最高水平的先进技术与装备,是全国节能减排的样板工程。

一、二分公司矿山拥有我国长江以北最丰富的优质低碱高钙石灰石矿,储量达2亿吨。公司生产线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是目前中国北方单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水泥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普通硅酸盐52.5、42.5水泥;矿渣硅酸盐32.5水泥;粉煤灰硅酸盐32.5水泥。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大市场。

二、基于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发展情况及成效

2013年至今,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紧紧围绕指标任务,细化管理、注重创新,在水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遭遇严冬的困难形势下,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公司牢牢抓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紧紧把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与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公司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发挥后发优势。(一)完善网络基础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光纤骨干网覆盖三个分公司,为信息化的集成提供了高速公路,并且对其关键核心硬件进行了升级改造,以H3C S7506E为核心的交换机汇聚各个公司。局域网涉及到办公楼、销售楼、化验室、磅房、仓库及矿山,并逐步向生产车间延伸。中心机房的UPS 电源为5台应用服务器提供不间断服务。企业网与互联网通过Watchgurad防火墙进行隔离,出口带宽升级为60Mbps的宽带接入,同时配备了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用以规范员工上网行为,使之合理有效的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升级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1、生产控制系统数据的采集与应用

公司所拥有的五条生产线及两条余热发电机组全部采用DCS系统控制,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完善、优化技术参数,有效地加强了对设备运行的管理,保障了节能作用,设备的运行和监控得到了提高。对三个分公司生产现场下料计量设备进行改造、对主机与附属设备电能表进行加装与改造、对DCS控制系统升级,为2014年增上可视化生产能源管理系统打下了基础。2、OA办公系统的改进

2013年对OA办公系统进行了完善改进,使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及职能部室用OA系统实现了合同、请示、各种计划等的流程审批;公文的发放;各种公告及通知网上公示;并实现了移动办公,保证了公文、公司各项业务快捷高效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费用。

(三)研发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1、供销及质量管理系统

为适应水泥板块的快速发展,及时掌握水泥销售定单、出库及质量情况,开发了一套供销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对各公司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将各公司的统计报表、产品销售、产品发货、物流调度、检验报告、原材料供应等进行了采集与整合。研发了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燃材料及水泥、熟料产品从检验设备上实时采集数据的功能,使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正确的掌握进出厂产品的质量情况,实时调节各种生产材料的配比,极大地提高了产品销售、生产控制能力,及产品质量,为公司的统一协调奠定了基础,为销售信息化、生产自动化提供了保障。

2、磅房无人值守门禁物流管理系统

磅房无人值守门禁物流管理系统首先在二分公司试用,通过企业局域网将电脑终端与数据库连成数据网络,实现企业从进厂门卫;磅房过磅;收、发产品等环节实现了一卡通的功能。根据水泥企业每天有大量原材料及成品在场内外流动的特性,尤其是发货与采购业务,涉及资金大,管控环节多,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等问题,通一卡通的实现,减少了公司进、销流程节点,使物流更加顺畅,进出车辆更加方便,大大节省了车辆在厂的滞留时间,方便了用户。而且磅房的过磅人员也进行了大幅度精减,公司实现了减员增效,堵塞了此业务的各类漏洞,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3、NC管理系统

为实现财务集中化管理,建立和完善集团化财务监管模式,提高财务的监控力,保障财务有效控制各种风险,公司于2012年12月开始实施NC系统,现已正式上线运行。通过NC系统,公司可以对所属各分公司集中进行原材料采购、成本核算,尤其增加了库存管理模块后,使采购与使用部门能够及时对原燃材料及备品备件的库存情况进行掌控与调拨,保障了各分公司各种材料的合理库存,大大节省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并实现了对经营行为的事前编制、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功能。

4、设备巡检管理系统

为加强设备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公司率先在二分公司运行了设备巡检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设备的日常巡检管理为重点,以设备运行维护为核心,实现对设备的温度、振动、巡检周期进行收集,通过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科学的找出设备缺陷和异常状态,及早发现设备隐患,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把设备故障消失在萌芽状态,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要重视,机构需健全,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代表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思想。

(二)理清公司各项业务,有科学的总体规划,详细的实施计划,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三)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化为原则,建设系统。依据企业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有针对性的制定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不盲目跟风。

(四)提升应用模块,整合系统。对企业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建立业务与数据统一关联的应用系统。

(五)积极学习先进理念,快速反映市场。邀请专业公司给予规划指导。

(六)以网络为基础。硬件是信息化推进的基础,公司每年都要拿出一专项定资金进行升级和扩容。

(七)与外部合作,向高水平看齐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五、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整合

信息化应用系统对集中管理、资源共享起到高效快捷的管理作用,但由于股份与子公司、子公司内部等原因,应用系统彼此独立,不能互相兼容,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系统的融合,在项目上重复建设既浪费资金又消耗人力。

(二)网络安全问题

信息化应用建设在网络基础之上,信息化程度越高,对其依赖性越明显。网络安全问题运行在后台,已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问题,办公与生产隔离制约了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两网合一,生产安全和经营数据又面临安全保密问题。

(三)缺乏创新与眼界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司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发展、完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和积累其他成功企业经验,进一步加强人员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与配置。为今后是走自主研发还是与外部合作的道路做出抉择。

六、2014年两化融合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 7431万元,将对全公司47个变电室、3台余热发电机组6台锅炉及蒸汽管网、水道管网等进行集中远程化实时监控、扁平化管理。新增自动化能源管理平台所需软件、硬件设施,升级DCS控制系统和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更新或新增能源计量设备约1200台(支)。该项目建成后,总计年节电2633.88万kWh,折合节约标煤9218.58t;节约蒸汽43200t,折合节约标煤5555.52t;节约燃煤折标煤12600t,合计节能折算标煤27374t,年减排二氧化碳(CO2)68161t,减排二氧化硫(SO2)790t,实现经济效益2562万元。

2、建立物联网智慧矿山管理系统

物联网智慧矿山系统将物联网自动感知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采矿科学相结合,设计原则是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矿山、智慧矿山。物联网智慧矿山系统由智能生产、智能交付、环境监测、自动定位、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移动综合查询等模块组成。此项系统将可通过实时的信息采集与数据交流,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数据的交互共享,并通过处理层对数据进行解析,将信息及解决方案、措施反馈给相应的设备,从而实现矿山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手段。

2014年4月18日

第三篇: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

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互联网”成了当今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在人们感到惊诧、甚至来不及作出反应之时,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始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及不同层面。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深远的。面对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及文化的广泛

应用和普及,企业管理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本文着重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略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一、管理理念创新: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到“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与此相适应,在企业管理理念上,也正在经历一个新的转折:相对于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以其未来学家的深邃眼光较早地洞悉到这种变化的趋势,并将这种由社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知识的“赋值”称之为“符号财富”。他甚至深刻地提醒世人:没有人会因为苹果计算机公司或IBM公司的物质资产而购买其股份。起作用的并不是这些公司的建筑物或机器设备,而是其市场推销能力和社会关系、其公司管理的组织能力以及雇员们头脑中的那些突发奇想。它们所代表的不过是另一些象征性符号而已,而且已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

托夫勒的话绝非一个未来学家的奇思妙想,更非要到遥不可及的将来才能在一般的企业中变成现实,在IT行业以外的一般制造业中也早已被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耐克(Nike)鞋业公司,在市场上可谓独占鳌头,但它并不直接生产和制造鞋,它的资产是“耐克”商标、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敢夸下海口:“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被烧毁,它可以凭可口可乐的牌子重新起家”。在新的企业兼并浪潮中,许多企业就是为了获得无形资产而进行兼并,或以无形资产作为兼并其它企业的本钱。

这一事实表明,传统企业本身的结构、内容和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正如美国进步政策研究会(I)技术创新和新经济项目小组主任罗伯特·D·阿特金森(RobertD.Atkion)博士与该会技术政策分析家拉诺夫·H·科尔特(RanolphH.Court)在其合著的《美国新经济——联邦与州》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美国联邦及各州的新经济增长状况后指出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这一点存在广泛的认同,这也是对新经济认识的一个确切的方面。”“知识日显重要意味着无形资本的净积累(如教育、研究与发展等方面)比有形资本的净积累(如建筑物、交通、道路和机器系统等方面)增长的更快。在联邦财政资助方面,无形资本占联邦财政资助有形资产的比重从70年代的60%提高到现在的93%。在商业中也有同样的趋势。在60年代和70年代,平均股票溢价收益中约有25%应归功于已报告利润的变动。到了90年代早期,这个比例下降到低于10%。这个变化部分地可归功于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传统会计无法核算的无形资产(如研发、商标和雇员专利知识等)这个事实。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至少已经和有形资产旗鼓相当,而且有形资产价值中的更大部分取决于无形资产的投入。”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教授更是早就明确指出,知识已经成为知识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并一语道破真谛:“知识是唯一的经济资源。”

二、管理模式创新: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将注意力关注于人、财、物、供、产、销等环节,此一时,彼一时,无所谓轻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从物品生产转移到以智慧为基础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占据经济学思想最长久的一个假设——报酬递减。实际上,在互联网极大普及的经营环境下,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和传统的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在行为上有非常不同的特点。传统的物品生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有形资产的消耗而逐步缩小。与之有别的是,知识在其自身作用下(生产、分配、使用)是在不断增长的,它可以创造以前从来不存在的市场,引起并产生更多的创新,因此,应该是“报酬递增”,即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特定市场中的企业,其获得的优势在竞争中也是不断增强的。这些企业在管理行为、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有别于传统企业的新特色,在管理模式上事实上正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新尝试。

借助网络技术,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中的环球网进入数据库,还可以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获取公司的专业技术知识。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在于太容易将数据与知识、信息技术

与信息相混淆。随着资产无形化的日益发展,随着知识在企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随着人们获取的数据不断增加,对数据进行筛选、分享及利用的困难也变得更加尖锐了。于是在许多企业纷纷出现了一批新式高级经理人员,其头衔为:“知识主管”、“学习主管”、“知识资本经理”、“知识管理经理”,等等。一些著名公司(尤其是知识型公司)在知识管理方面已

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从管理模式的角度看,面向知识管理的公司决策者面临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交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以行动和知识的创新更快地反馈循环来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作出反应。”

在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应该在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知识共享、促进企业知识流动。企业还应该充分利用外部知识网络,加强对网络中知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识资源。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资源,企业应该针对其在知识开发中的独特性,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管理组织创新:从金字塔型的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到网络型的扁平化的水平管理

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中的经理革命》一书中曾经写道:“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成长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张过程;二是资本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过程。”“由一组支薪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就可恰当地被称为现代企业”。这种被称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成了当今美国工商企业制度中的标准形式,也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参照系。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原料供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在互联网广泛应用和普及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是靠不断找出市场需求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的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大多来自有待解决的市场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识别问题所需要的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个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只有这种价值才不易被模仿。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创新和服务将代替控制和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管理的许多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沿用那种按职能分工、条块分割形成的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那就无法对外来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基于此,1993年出现了‘企业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原来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形成以任务或合同为对象的有关职能专业人员的组合。而这种变革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网络在企业内部的普遍覆盖。”这样的发展趋势,导致企业纷纷压缩纵向距离,造成了企业结构向水平化、横向化的构造运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经理阶层。”中层经理的职责是协调下层部门的工作,从下级收集信息,转给其它的下级或向上级汇报。由于传统体制下等级森严,信息往往难以迅速反映到高层。正如国外有的研究者注意到的,最糟的情况是:报告被净化了,数字被修饰了,信息被隐藏和隐瞒,甚至被伪造。而在新的技术背景下,计算机可以代替中层经理的搜集、传递、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的工作。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一个普通程序员可以将有关信息直接传送给远隔千山万水的总部的CEO,一下子跨越了传统管理的许多层级和诸多需要汇报、请示的环节,加快了企业信息的反馈速度,更消除了金字塔型等级制的官僚作风,使得高层与基层直接对话成为现实可能,从而某种程度地使中层经理成为多余。

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新的企业形式,如网络型企业应运而生,某些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为人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样的企业结构象网而非金字塔。与传统企业根本不同的是,网络型企业中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这样的网络结构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每一个结点的创新,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中层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对解决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是一剂良药。

四、管理方式创新:从消极地适应市场到积极求变创新

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计算机科学家张亚勤先生最近曾经说过:“计算与通信的有机结合是网络革命的最大特征。Internet的蔓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联通。”张先生的话是不无道理的。在这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前景充满着不确定因素。互联网正在覆盖管理空间,管理的范围已经从本土进入全球,管理文化从同质交流进入与异质共存,管理对象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管理组织从垂直进入水平状态,管理指令从日常语言到网络语言,管理内容从主要对生产要素的管理到对知识要素的管理,这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经营环境中,企业的兴衰成败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能否具有审时度势、举重若轻、应付自如的素质。

在网络化时代,企业经营者必须破除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的保守思想,消极地适应市场,企图守业,已难以维继。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机遇存在于变革之中,其核心在于创新。要主动地去推进变革,甚至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破坏”,成为变革的先行者,而不是被动地在变革出现之后才去应付经营环境的变化。比尔·盖茨在微软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曾充满激情地写道:“纵观商业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他们的行事方式僵化死板,满足于自己的成功,而没有意识到世界不论有无他们都将变化。所以,对微软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适应变化的能力,我们能迅速抓住新的行业方向,随着技术的进化,不断重塑了自己,从而始终保持了成功。”

处在激变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从常规阶段进入创新阶段。新世纪的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讲,将是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和扁平,将注重平等与尊重、创造与直觉、主动与创业精神、远见与价值控制,将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相互依存,从而不断创造优势,为赢得未来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应该是从科学走向科学加艺术的管理,是求变和创新的管理。

第四篇:讲座与创新能力

内容摘要: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家创新能力不足,日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本文分析了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探讨了日本研究生教育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与做法,以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和借鉴。

关键词:日本;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以家电、汽车、钢铁为龙头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风靡一时,创造了战后经济复兴的神话,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浪潮带动了很多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而日本却成了这次浪潮的看客。不仅如此,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停滞期。面对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经济的持续低迷,日本开始反思过去引以为荣的引进、消化、吸收、改进的技术发展之路,并逐步认识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决定这个国家在新时代的国际地位。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确立日本在新世纪的竞争优势,继续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日本政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技立国”战略,提出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新口号,强调日本要彻底告别“模仿与改良的时代”。“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政策对日本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1998年10月,大学审议会发表了一份观点十分鲜明,对二十一世纪日本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咨询报告:《二十一世纪的大学与今后的改革对策——在竞争环境中闪耀个性的大学》。报告提出了“大竞争时代”的概念,认为“强化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重要课题”。报告强调以实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大学基础研究和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的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新的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1988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21世纪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与今后改革方针政策》中指出:“大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所有学术领域基础研究的中心在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担负着培养研究者和具有高度专门能力人才的任务,因此大学院(研究生院)在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扩充和加强研究生教育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据文部省《学校基本调查报告书》显示,1990年日本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仅有约9万人,到2005年已达到约19万人。在过去15年里,日本研究生的数量增长了10万多人。截至2005年,日本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共有462所,占全部大学数量的74.3%。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日本研究生教育也出现了师资队伍短缺、质量降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倾力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成立于1984年的日本大学审议会一直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列为审议咨询重点之一,并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如《关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弹力化》、《关于21世纪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与今后改革方针政策》、《关于修订学位制度及研究生教育的评价问题》、《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充实》、《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数量调整问题》、《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审议结果》等,从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形式、目的、内容、数量、学位制度等方面全面讨论了研究生教育问题,并指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构筑具有国际化魅力的研究生教育的新理念,并把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改革的思维基点,把丰富的创造力作为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高度统一

1988年,日本大学审议会提出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弹力化》等有关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报告,并对《国立学校设置法》进行了修改,建议在现有大学研究生院的基本组织体制之外,成立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机构。这种新的研究生教育机构称之为“研究生院大学”,是以大学之外的研究机构为基础组建而成,特许有权招收研究生和授予学位。日本第一所国立研究生院大学“前沿研究研究生院大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到2000年已发展到6所。新成立的前沿研究研究生院大学整合了18个国立学术研究机构,拥有6个学科、22个研究方向,涵盖了从人文到自然学科的不同领域。日本研究生院大学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拥有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拥有单一大学难以比拟的大型研究设施、高水平实验设备及种类齐全的专业研究资料,可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3)由于各研究机构有大量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内重大课题,经费充足,研究生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前沿课题的研究;(4)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5)频繁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6)学生培养实行指导小组制,一名学生一般由一名主导师和2~3名研究人员负责指导。由于导师们就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做科研的同时,有义务为学生授课与指导学生,所讲授的课程和指导的领域就是他们的研究领域,因此能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和研究指导中去。日本研究生院大学依托国家科学研究机构,采用“两段式”教学模式,利用优势资源大规模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革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式,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本普遍认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才能进行知识创新。因此,日本研究生教育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课时达到60%以上。为了突出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在日本研究生教育课程中,还增设了富有弹性的“选择必修课”,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经历、兴趣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开设多门选择必修课,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在增强了必修课的灵活性的同时,满足研究生的求知欲,使研究生急待学习的课程在选择必修课中能找到。在课程设置中,几乎每个学科都开设了前沿进展和研究讨论课,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触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为了适应现代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在研究生课程上重视学科渗透和交叉,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学习课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日本大力推进专题讲座制度(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一专题进行的讨论课、研讨会)。在日本各大学每周每个学科定期举行1次,由2名研究生作主讲,主讲内容是相关专业的英文文献综述。这种情况下考查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检查主讲人是否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能否从大量的文献中精选出代表本学科前沿性的问题,正确理解,准确表达,这种形式的研讨会使每位参与的研究生创造性思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日本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行“大讲座制”。日本研究生教育由研究生院负责实施,下属基层单位是研究科,研究科下再设讲座。不同研究生院的建制和培养目标可能不同,但对研究生培养的指导形式基本一致,即实行讲座制。日本讲座制最早从德国引进,每一讲座由1名教授、2名副教授、1~2名讲师和助教、1名教辅人员组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大

学认识到讲座制比较封闭和僵化的缺陷,将讲座制改组为由若干名教授组成的“大讲座制”,并打破传统学科的隶属关系,有些学科甚至文理工兼有,如“人间信息学科”。讲座的教授和副教授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学科,甚至来自企业,与企业共设讲座。“大讲座制”不仅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研究生充分借鉴相邻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拓宽了研究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创造性成果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以科学研究为牵引,注重课题探索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日本研究生院作为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在课程、教员资格以及修学条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都重视“课题探索能力”的培养。所谓“课题探索能力”主要是指一种“能主动应对变化,能独立探索将来的课题,并能立足于广泛的视野对课题进行灵活而综合的判断的能力”,而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具有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自主且综合地思考而后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日本研究生课题研究是在多数教师指导下开展特定选题的科学研究,研究生进入课题较早,在选课、修课之前,科研题目、研究计划已经拟定。选题之后需要经过文献查阅、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等阶段,导师为研究生的科研提供基本的技术方法和思路。科研活动的过程驱使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向着更加宽广、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科研中得到的相关信息,在分析、处理、定论的过程中要应用各方面的基础知识,难点、疑点问题还迫使研究生去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或请教他人。最后,这种知识的积累转而又可成为科研的实力和动力。在课题研究牵引下的“学习一科研一学习一科研”发展链中,实现了二者相互渗透、双边互动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博士(后)万人支援计划”,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日本政府清楚地看到,要使日本的大学科研富有创造性、国际性并能够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必须注重科研队伍建设,而构成将来科研骨干的正是当今的青年研究者,加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迫在眉睫。1996年,在内阁通过“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之际,日本启动了“博士(后)万人计划”,由文部省、科学技术厅、通商产业省和农林水产省等共同出资,计划到2000年对1万名博士课程毕业的年轻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支持,从政策上、经费上支持和资助博士从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激励博士做出重大创新成果。该计划通过以下形式实施:(1)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主要针对未满34岁的在学博士生和博士毕业生,每年提供150万日元的科研经费;(2)海外特别研究员。主要面向在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工作和期望在这些机构工作的未满34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提供充足的经费到国外进行科学研究;(3)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要邀请拥有博士学位、毕业未满6年的国外青年科研人员来日进行科研活动,除提供往返机票、生活费和家属补助外,一般每年提供科研经费150万日元;(4)联合研究。对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以上研究能力者,原则上未满40岁,在实施开拓性研究计划的机构继续进行研究项目期间,每天提供1.2万到1.5万日元的研究费和各种津贴;(5)非常任研究员制度。对国立大学(研究生院、附属研究所)和大学共用机构的博士课程毕业者,满35岁,每月提供31.8万日元的资助。

总之,日本大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体现了如下特色:(1)设立研究生院大学,从科学研究延伸到高端人才培养,实现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高度统一;(2)教育目标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并按教育目标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及教法;(3)课程设计强调创新

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发挥其专长和创新意识;(4)教学方式弹性化。注重个别化,开设多种选修课程供学生选读,教学方式除基本理论讲授外,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5)重视过程培养,强调创新意识的发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题研讨会,激发其热情,发挥其创新意识及设计能力。为全面推进日本二十一世纪“创造立国”的战略构想,发挥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以往历次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开放性、创造性和国际化趋势,并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二十一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急剧扩展和变革时期,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尽管日本国情与我国不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及文化背景等存在较大差异,但日本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经验和做法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和借鉴。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

第五篇:大数据 讲座总结

大数据挑战及其未来研究领域讲座学习心得

信息学院

计算机技术

2015级14班

xxx

2201514058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计算机类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为了让师生紧跟技术发展,河北科技大 学信息与工程学院举办了关于大数据的讲座,大家积极参加,认真听讲,受益匪浅。

该讲座主要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应用领域、制约因素、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及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关键思考因素,来对大数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讲解。

大数据(BigData)是指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海量和多样化是对大数据的数据量与数据类型的界定;快速是对大数据获取、处理、分析速度的要求;价值是对大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的意义和目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是大数据的来源。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其规模容量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处理、分析并使用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处理、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新规律、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变革,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大数据首先是数据量大。随着更多互联网多媒体应用的出现,数据的类型不断增加,诸如图片、声音和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占到了很大比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迅速对产业、市场、经济、消费者需求等各方面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并快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生产、运营、营销策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数据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从海量且多样的内容中提取用户行为、用户数据、特征并转化为数据资源,并进一步加以挖掘和分析,增强用户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数据的产业化,伴随着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不断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不断产生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生态链的构建初步形成。按照数据价值实现流程主要包 括生产聚集层、组织与管理层、分析与发现层、应用与服务层。大数据的行业应用会促使大数据产业链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包括对大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服务,产业链的最终用户也可以是产业链的上游大数据资源拥有者。随着每次数据产生到数据价值实现的循环过程,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复杂度不断加深、数据创造的价值不断加大,同时,也加速大数据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美国将大数据从商业行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十二五”规划已将大数据作为建设重点,各级政府也着手建立大数据库,进入了大数据管理时代。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IT巨头布局大数据战略的重要集聚地。随着网速的大幅提升,数据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快速获取、处理、分析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大数据的挖掘及分析给企业科学决策,政府节约开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文化教育创新以及金融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使得常规技术已难以应对大规模数据量的处理需求,存储技术问题、管理成本问题和安全隐私问题是极大的挑战。构建大数据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基础平台;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合理利用政务信息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加强龙头企业招商力度,提升产业服务技术能力;是发展大数据较为关键的考虑因素。驾驭大数据的能力已被证实为领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打破数据边界,绘制企业运营全景视图,做出最优的商业决策和发展战略。金融行业在大数据浪潮中,要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夯实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能力;重点推进大数据人才的梯队建设,打造专业、高效、灵活的大数据分析团队;不断提升企业智商,挖掘海量数据的商业价值,从而在数据新浪潮的变革中拔得头筹,赢得先机。

在如此快速到来的大数据信息革命时代,大数据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领域,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许多思维需要转变,许多技术需要研究。掌握大量数据,需要考虑有多少数字化的数据,又有哪些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带来有价值的用途?在大数据时代制胜的良药也许是创新的点子,也许可以利用外部的数据,通过多维化、多层面的分析给我们日后创业带来价值。

下载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20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数据讲座学习心得

    大数据讲座学习心得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我们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生的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大数据时代是......

    互联网+与企业创新文化

    互联网+与企业创新文化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那么在“互联网+”......

    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最新解读

    最新-DCCI2010年度数据发布: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及中长期变化趋势解读 发布日期:2011-01-11 15:35:34 作者: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Adworld2011互动营销世界在2011年1月7日拉开帷幕......

    互联网与大数据思维 的文献综述

    【题名】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 【作者】郭大蕾 【学号】 【系别】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前言】 “大数据”的提出由来已久,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个领域的数据量都在迅......

    新技术讲座体会-大数据

    新技术讲座体会 大数据时代微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这个概念就是街头巷尾热议的时尚名词,2013年这一概念依然是炙手可热的话题,有关大数据的信息......

    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则最为直接和深远。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

    浅谈大数据运用与侦查监督工作创新

    浅谈大数据运用与侦查监督工作创新 阳原县人民检察院 侦监科 李素芳(科长) 崔力(科员)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爆发,世界逐步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党在十八届五......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河道环境[推荐]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河道环境 智能监控系统(REMS) -----为确保大英青山绿水保驾护航 一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1、201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