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标本兼治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马圈子镇 李劲松
一、积极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大力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党员干部中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既是我们的工作特色,也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必须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要着力治理好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负起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二、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些看似很小的问题,稍不注意,很可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激发社会矛盾。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三、继续推进效能建设,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我县在行政效能建设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但仍存在个别问题。我们要以打造好的政策环境、构建好的引资平台、抓实好的政务服务等为目标,切实加强优化政务服务。
四、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必须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
五、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准确把握监督重点,要将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干部人事制度、财政性资金使用和单位财务管理、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的情况作为监督党政主要领导的重点。必须多方拓宽监督渠道。要把各种监督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内、人大、政府专门机关、政协、司法、群众、舆论等监督主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寻租”,努力推动公共权力的透明运行。
六、继续推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良好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作风,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改进作风作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青龙、促进富民强县的切入点。
第二篇: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综合治理
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切实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新浦区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日)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区《食品安全法》落实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11年以来,在市、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综合治理,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主线,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诚信经商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地沟油”等各项专项、专题整治活动,努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有效保证了全区食品卫生安全,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近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浦区作为连云港市中心城区,现辖2镇、6个街道和1个1个经济开发区,省属云台农场、岗埠农场分布境内。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60万人。全区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936 家,其中生产加工企业45户,食品生产小作坊20户,餐饮企业1280家,生猪屠宰企业2家,集体食堂32家、学校食堂37家,食品流通企业(批发、零售)3522 家,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近3万人,体检合格率达99.5%以上,五病调离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并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与各责任单位、镇签定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制定出台《2011年新浦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确保人员、管理、措施、经费“四到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面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责任体系。推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对在食品卫生管理中违法审批、监管不力、处罚不严以及为违法经营者充当保护伞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因疏于管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而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二)广泛宣传,强化监督,不断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经营户法律意识和诚信意
识,利用节假日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时机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安全“六进”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展出宣传图版180余次,有效扩大食品安全工作影响、使食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强化行业培训。组织编写《食品销售行业卫生基本常识》,累计举办各类食品安全培训班5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和法律意识。定期召集新浦地区种养殖基地、食品生产、销售、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座谈,发布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信息,扩大食品安全工作知晓率。组织市场、超市等经营单位参与食品放心工程,帮促企业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开展12期2600余人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传播媒介,及时报道食品安全工作进展,广泛宣传诚信经营单位,曝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办案件,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监督举报,形成整治食品市场秩序的强大舆论氛围。今年以来,在电视台、日报、网站等发表相关信息报道100余篇(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三)创新举措,标本兼治,依法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一是强化种养殖环节监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个,面积23万亩,完成 5 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加强对种养殖、生产基地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区镇联防联控机制,遏止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流向市场。二是强化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力度,严把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受理、审查和到期复查换证关,今年我区共有6家食品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8家食品企业顺
利完成证书到期延续。开展网上年审,全区目前已完成13家企业年审网上受理与审查。实施生产厂商与食品经营单位挂钩制度,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纳入动态监管体系,引导大型超市和通过认证的生产厂商签订经营合约,定点采购、统一进货渠道。三是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强化对我区乳制品和散装食品等重点食品、销售食用农产品和现场制售食品等重点场所的监管,积极推进常用食品、节日食品及季节性食品的抽样检验工作,狠抓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办工作,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完善“12315”投诉网络建设,逐步构建“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市场开办者自律、经营者自管、消费者监督”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在全区组织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打击“地沟油”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规范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行为,确保食品流通安全。四是强化餐饮消费环节安全监管。把好卫生许可质量关,今年以来,共新增许可和延续单位271户,审核餐饮许可证258户,确保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100%。突出抓好对学校、幼儿园、工地食堂及农家乐、小餐饮店、流动摊点的监管,做好重大活动及重要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全区无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联动作战,重点打击,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联合执法形成制度常态化。由区食安委牵头组织,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每月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共同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二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已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打击“地沟油”、餐饮具消毒专项整治、节假日及
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十余次专项整治活动,全区全年无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在此期间,全区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800人次,检查社会餐饮单位1142家,学校食堂32家,建筑工地食堂26家,其他集体食堂8家,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22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1家,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40家,规模生猪养殖户12户次。教育培训从业人员1268人次,发放宣传手册3500余份,督促各餐饮单位增添小型消毒柜400余台,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添加剂2家,没收销毁不合格火锅底料300余公斤,捣毁一家凉粉“黑作坊”,并首次在我市查获“茅台酒”“五粮液”香精,省、市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效遏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二、存在问题
2011年以来,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展开、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无证照非法生产加工经营食品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群众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制观念,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三是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和监管人员匮乏,不能全面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求。
三、今后努力方向
2012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针对当前食品卫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
一是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常识,通报整治成果、曝光典型案例,提高食品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针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及季节性消费为重点时段,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净化市场环境;继续推进“12315”网络建设、“餐饮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等特色工作,提升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三是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抓好执法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依法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食品卫生检测设备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优质技术。
四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预警制度,积极开展食物中毒危险性评估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和预警通报,提高群众规避食物中毒风险的能力。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管理制度、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大力推进预防腐败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这是党中央反腐倡廉方针的重大战略转变。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要求上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
一、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方针的重大战略转变,所涉及的领域更宽,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具体到湖南省,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教育。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到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方面,把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 1
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教育活动中,要总结推介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掀起学赶先进的热潮。要加强警示教育,使干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微杜渐,拒腐防变。同时,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促进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2.完善制度。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要抓紧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础性制度。要完善从决策到执行全过程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各项制度;完善党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完善有关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政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制度;等等。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规定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二是抓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配套性制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的配套性制度。针对本地本部门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定和制度。三是注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统一性。既要针对突出问题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制定新的规范,又要注重规范与规范之间前后贯通,相互承接,保持一致;既要注重制度创新,又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既要加强实体制度建设,又要加强程序制度建设;既要有执行和落实制度的要求,又要有惩处违反制度、破坏制度行为的措施,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3.强化监督。要按照权力制约的特点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干部选拔任用、司法活动、行政审批、财政资金使用、资产经营管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等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条例,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健全巡视制度,切实抓好对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人大、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专门机关监督的权威性。扩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建立健全审计结果的处理机制。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4.深化改革。要深化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贯彻《党
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着力解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上岗”、“带病提职”的问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预防和治理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重点,创新审批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有效防止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中腐败行为的发生;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消费改革,遏制相关领域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深化经济监管方面的改革,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减少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中的腐败;逐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减少公务人员腐败行为的发生。对于已经全面推行的改革措施,要继续深入推进;对于条件已经成熟、正在推行的改革措施,要加大推行力度;对于全面推行一时条件尚不成熟的改革,如公车改革等,各地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进行改革试点,不断积累经验,为改革积极创造条件,然后全面推行。
5.维护纪律。要突出抓三件事: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加大组织处理力度;二是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三是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当前,要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
批权违纪违法的案件,重大工程项目中发生的案件,金融、土地管理、物资采购等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基层的以权谋私的案件。对任何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追究。
二、真抓实管,狠抓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
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已经作出明确、具体的部署,现在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做到“三个落实”。
1.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重要职责。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好不好,风气正不正,与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能否切实负责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够管住自己,管住领导班子,管住下一级党政“一把手”,管住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带头树一方正气,这个地方和单位的风气就好,领导班子就有凝聚力。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亲自抓,其他成员要分别负起职责范围内的直接领导责任。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对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工作局面。
2.落实工作部署。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要按照中央
和省里的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确保惩防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落实真抓实管的措施。当前,要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跑官要官”,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参加赌博等问题的专项治理;重点抓好纠正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教育乱收费等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程建设招投标、产权交易、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等领域中问题的治理和规范。各地各部门还要结合各自实际,重点抓好本地本部门在党风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认真抓好监督检查。发现有不落实的情况,要认真分析查 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篇:减轻农民负担须坚持标本兼治
减轻农民负担须坚持标本兼治
韩长赋
减负工作从治重治乱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民负担问题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事关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经济社 会发展的要求和农民负担问题的不断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抓住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回顾减负工作的历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负担,着力治重治乱
从1990年开始,针对农民增收相对困难,农业税费负担名目繁多,农村乱收费、乱罚款和集资摊派愈演愈烈,农民负担日渐加重、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中央及时把减轻农民负担提上“三农”工作的重要日程,摆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措施,治重治乱。
控制负担水平。1990年国务院发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明确提出农民负担实行定项限额;1993年国务院决定对涉农收费项目实行先停后清;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规定合理负担坚持定项限额,一定三年不变。规范负担管理。1991年国务院颁布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对农民应承担的费用项目、审批程序、奖励与处罚等作出规定。
强化领导责任。1996年中央作出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的决定,明确减负治乱的13条具体规定,实行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经过治重治乱,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基本控制在5%的限额内,减轻农民负担地方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逐步健全,但农民税费负担仍然过重。
第二阶段:多予少取,推进税费改革
从2000年开始,针对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已有减负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负担过重的问题,中央继续加大减负工作力度,部署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加 强农民负担监管。中央在1999年到2002年连续4年召开全国减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实行 “四项制度”,即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期间,按照中央要求,农业部及时出台村级范围内筹 资筹劳管理规定,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启动税费改革试点。2000年中央下发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确定在安徽省以省为单位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份,2003年在全国范围推开。
逐 步取消农业税。2004年中央决定选择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多数省份降低农业税税率,全面落实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政 策;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延续2600年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对农民“少取”的同时,中央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 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使农民得到国家财政的直接支持。
这个阶段农民承担的税费大幅度减少,全部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每年为农民减负1335亿元,农民负担监管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仍然存在。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防止负担反弹
2006年以来,针对造成农民负担重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中央及时部署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全面推进“三项”重点改革。2006年中央明确提出农村综合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 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也逐步推开。
加 大惠农政策力度。中央逐步强化惠农政策,不断增加“三项补贴”资金,又实施了农资综合补贴,2010年“四项补贴”总额达到1345亿元。同时,建立了能 繁母猪、生猪良种补贴等制度。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建立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2006年国办发出减负工作意见,要求新阶段减负工作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 坚持标本兼治,坚持预防与查处结合,有效防止 负担反弹。几年来,通过加强监管、推动改革、健全制度、促进发展,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2007年国办出台了新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 法,2008年以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由启动到全面展开,既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又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这个阶段减负工作继续深入,农村改革由内部改革转向城乡联动改革,各级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对防止负担反弹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减负工作从治重治乱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这是继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之后,又一项最重大改革。不仅使农民普遍得到实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带动了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与进步,而且体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向,迈出了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新步伐。二是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专门面向农民的各种税费,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投 入的力度,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三是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事)件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以来,全国既没有发生因农民负担引发死人伤人的恶性案件,也没有发 生严重群体性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案(事)件,农村社会进一步稳定。四是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农民在农业生产及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 面得到国家补贴补助的项目不断增多、数额不断增加。五是农村干群关系逐步改善。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减负工作的不断加强,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基 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由原来的催粮催款,到为农民提供服务,遇事与农民商量,干群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农民衷心拥护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进一步巩固。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重要经验
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民负担的表现形式不同,对减负工作的要求也不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采取不同措施,增强减负工作的针对性。
农民负担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减负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抓住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农村税费改革中,取消了大批收费项目,建立了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度。坚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农民负担问题,建立农民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控制负担、防止反弹。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缺是农民负担重的一大原因,只有坚持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形成城乡、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减负工作的考核制度,将减负工作作为考核和任用各级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减负工作的整体合力。
第五篇:坚持标本兼治以案促改心得体会-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学习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在单位集中组织的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学习中和我个人凑时间自学发生在我市我县的典型案例中,再次深刻体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通过发生在本地区、本行业的典型案例分析,也让我领悟很多,曾经是我们县委主要领导的王子全,身居要职,在位时还经常被我们津津乐道,而如今却成为阶下囚,悔不当初,不修身律己,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导致身败名裂,身陷水深火热之中。通过这阶段的学习,警示党员干部,让所有党员干部以案促改,做到防患于未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教育引导,夯实思想基础。意识是行动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思想动态,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举动,向杜绝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先要摆正思想。一要组织基层干部学习政治理论,讲廉政党课,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关心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二要加强法纪教育,增强法纪意识。组织基层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及相关制度规定,引导基层干部心存戒惧,知法懂法守法,坚守纪律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三是要加强廉政教育,增强廉洁意识。通过讲廉政党课、学习勤廉典型、观看反腐倡-1利益密切相关的惠民政策落实、征地拆迁、民政救灾救济、涉农补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等民生领域的监督检查,进行全方位有效监督。采取定期巡查、明查暗访、集中检查、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增强群众的监督意识。
四是强化执纪问责,增强对法律纪律的敬畏之心。用严明的纪律来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强化纪律审查工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惩处一个、震慑一片,使基层干部不敢腐。一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用好五级联动解决群众诉求平台,公开接访部门、接访场所、接访人员、接访电话、举报邮箱,引导群众通过正当途径信访;对来信、来电、来访、网络举报所反映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认真调查,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信访人。二是加大惩治力度。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持续高压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有案必查,决不姑息迁就;及时通报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起到震摄和教育作用。三是提高腐败成本。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要让其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舆论上都付出代价,形成有力震慑,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用心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不仅仅要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更要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洁自律-3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懂得知足常乐;要做到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时时刻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图小便宜,在思想上要求进步,反对贪图享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透过自己在政治和业务技术方面的提高,踏踏实实工作,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为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腐败分子的下场说明了: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