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呼秀珍老师心得体01
学习呼秀珍老师心得体会
十里塬中心小学 任伟绒
呼秀珍老师是咸阳教育的一面旗帜。通过学习胡秀珍先进事迹,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呼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呼老师当班主任、当语文老师的细节知道得更全面了。近期我校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习活动,我更加系统地学习了呼老师教育教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了解了呼老师一家是“雷锋式家庭”,我对呼老师是更加地崇拜和敬佩。
呼老师就在我们身边,近20年里我们逐渐深入了解了呼老师成为一代名师的全过程,知道呼老师也是由一名普通教师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呼老师成长的过程和方式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能模仿和复制的,甚至我们们整个教师群体都可以批量复制。
简单地说,呼老师能做到的,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呼老师能够成名成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可能,只要我们有这个信心,并且付诸行动。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爱”,是呼老师事业成功的基础。1.爱学生。
“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离开了爱,则一事无成。”呼老师如是说。
因为心里有爱,呼老师把教案不仅仅写在备课本上,而且牢记在心里。因为心里有爱,呼老师总结出了“爱生四法”:(1)对学习好的学生,从严要求,爱得长远。(2)对中等学生不断鼓励,步步推进。(3)对调皮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诚相待,宽容耐心。(4)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处处体谅,悉心关怀。
与呼老师相比,我虽然也爱学生,但是,爱的方法有差距。2.爱教师岗位。
作为任课老师,呼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爱教师岗位,首先要爱课堂。
作为班主任,呼老师连续27年当班主任,连续27年所带班级被评为优秀班、文明班。呼老师的秘诀是四个下功夫:在培养上下功夫,在活动上下功夫,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教育艺术上下功夫。爱教师岗位,还要爱班级。
学习呼老师先进事迹后,我在备课方面更加用心,完全使用“永威模式”,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来备课,在培养学生看书、自学的态度和方法上力求突破。另外,在布置作业时,我坚持提前做完作业,根据课时内容布置作业,针对作业中的难点和错误,及时给学生指导,提示,辅导,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在批改业时,及时记录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做好作业讲评工作。
呼老师说:“民族要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老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 呼老师还说:“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 确实,师德是社会的底线道德。只要师德尚存,师风犹在,整个社会道德就将屹立不倒。
目前,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偿家教,比如,混日子,不下功夫,只抱怨学生差……这些现象有时很令人泄气,影响到我自己的工作热情。学习了呼老师的优秀事迹后,我认识到之所以让我泄气,根源还在于我的思想认识不够彻底。我把我的事情做好,我把我的师德建设好,就不会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了。《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关键是提高自身抗病毒能力,提高自己抗干扰能力。因此,我还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为全社会的师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我学习呼秀珍老师的两点体会。记住了三“爱”,坚信“人皆可已成尧舜”,就一定能够鼓舞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做得更好。
站好最后一班岗
十里塬中心小学 刘淑会
呼秀珍在教育园地度过了47个春秋,她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因为爱,她把一课课教案不仅写在备课本上,而且牢牢记在心里;因为爱,面对调皮学生多了几分宽容和耐心;因为爱,她自学的脚步从没有停;因为爱,她辛苦忙碌伴终生。她爱课堂,认真上好每节课。她爱学生,一个不放弃。她爱班主任工作,舍得下功夫。她认为:“能工作是幸福,做奉献是天职。”
学习了呼秀珍的事迹,我有诸多感受,最能触动我灵魂的一点是:她退休后被返聘,仍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忘我地工作,时刻以一颗爱心净化社会环境,力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处处用赤子之爱加工出晶莹剔透的灵魂,使每一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全面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高素质的公民做着不懈的努力。面临退休的我,在精细化管理、走动式管理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与老同学比,心理也觉得不平衡。学习了呼秀珍的先进事迹,我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虽然不可能在教育战线工作47年,但也应该认真工作到退休的那一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呼秀珍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也非高不可攀,它启示我们:普通人身上蕴藏的道德力量何等伟大,平凡道德践行所创造的精神价值何其巨大。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从现在起,我将以呼秀珍及罗老师等为榜样,从以下几方面优越。
一、不断加强学习,用新的教育理论和信息以及名师经验,指导教学及管理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坚持每周挤出一节课时间认真读书、看报,及时做笔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育信息,改变自己,与时俱进,像呼秀珍那样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细节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去做,坚持每周听两节课,及时评课,真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案、作业、听课记录、各种计划、质量分析、总结、笔记等,在检查中力求认真仔细,重视每一个环节,切忌粗枝大叶。通报时力求客观、准确。坚持认真值周,按时到岗,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课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加强资料管理工作。取他校之长,补我校之短。全面整理三年来教导处的所有资料,重新归类,淘汰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重点整理后进生的转化情况,建立后进生档案,以供将来其他老师借鉴。对转入、转出学生逐人按要求办理或补办转学手续。
四、尽心尽职做好教务工作。教导处是校务会与教师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是学校决策的执行和组织机构,工作头绪繁杂,棘手问题在所难免。作为教导主任,坚持一切从工作需要出发,顾全大局,心胸开阔,上下左右团结协作,真诚相待,彼此尊重,注意方法,努力创造相互信任,心情舒畅,自觉工作的环境,保质量地完成一切教务任务。
在这最后一年的工作中,我将与同事一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岗位,思想上不能松懈,行动上不能马虎,善始善终,从小事做起,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篇:学习呼秀珍老师心得体01
学习呼秀珍老师心得体会
十里塬中心小学任伟绒
呼秀珍老师是咸阳教育的一面旗帜。通过学习胡秀珍先进事迹,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呼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呼老师当班主任、当语文老师的细节知道得更全面了。近期我校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习活动,我更加系统地学习了呼老师教育教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了解了呼老师一家是“雷锋式家庭”,我对呼老师是更加地崇拜和敬佩。
呼老师就在我们身边,近20年里我们逐渐深入了解了呼老师成为一代名师的全过程,知道呼老师也是由一名普通教师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呼老师成长的过程和方式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能模仿和复制的,甚至我们们整个教师群体都可以批量复制。
简单地说,呼老师能做到的,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呼老师能够成名成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可能,只要我们有这个信心,并且付诸行动。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爱”,是呼老师事业成功的基础。
1.爱学生。
“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离开了爱,则一事无成。”呼老师如是说。
因为心里有爱,呼老师把教案不仅仅写在备课本上,而且牢记在心里。
因为心里有爱,呼老师总结出了“爱生四法”:(1)对学习好的学生,从严要求,爱得长远。(2)对中等学生不断鼓励,步步推进。(3)对调皮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诚相待,宽容耐心。(4)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处处体谅,悉心关怀。
与呼老师相比,我虽然也爱学生,但是,爱的方法有差距。
2.爱教师岗位。
作为任课老师,呼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爱教师岗位,首先要爱课堂。
作为班主任,呼老师连续27年当班主任,连续27年所带班级被评为优秀班、文明班。呼老师的秘诀是四个下功夫:在培养上下功夫,在活动上下功夫,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教育艺术上下功夫。爱教师岗位,还要爱班级。
学习呼老师先进事迹后,我在备课方面更加用心,完全使用“永威模式”,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来备课,在培养学生看书、自学的态度和方法上力求突破。另外,在布置作业时,我坚持提前做完作业,根据课时内容布置作业,针对作业中的难点和错误,及时给学生指导,提示,辅导,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在批改业时,及时记录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做好作业讲评工作。
呼老师说:“民族要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老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
呼老师还说:“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 确实,师德是社会的底线道德。只要师德尚存,师风犹在,整个社会道德就将屹立不倒。
目前,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偿家教,比如,混日子,不下功夫,只抱怨学生差……这些现象有时很令人泄气,影响到我自己的工作热情。学习了呼老师的优秀事迹后,我认识到之所以让我泄气,根源还在于我的思想认识不够彻底。我把我的事情做好,我把我的师德建设好,就不会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了。《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关键是提高自身抗病毒能力,提高自己抗干扰能力。因此,我还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为全社会的师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我学习呼秀珍老师的两点体会。记住了三“爱”,坚信“人皆可已成尧舜”,就一定能够鼓舞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做得更好。
站好最后一班岗
十里塬中心小学刘淑会
呼秀珍在教育园地度过了47个春秋,她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因为爱,她把一课课教案不仅写在备课本上,而且牢牢记在心里;因为爱,面对调皮学生多了几分宽容和耐心;因为爱,她自学的脚步从没有停;因为爱,她辛苦忙碌伴终生。她爱课堂,认真上好每节课。她爱学生,一个不放弃。她爱班主任工作,舍得下功夫。她认为:“能工作是幸福,做奉献是天职。”
学习了呼秀珍的事迹,我有诸多感受,最能触动我灵魂的一点是:她退休后被返聘,仍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忘我地工作,时刻以一颗爱心净化社会环境,力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处处用赤子之爱加工出晶莹剔透的灵魂,使每一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全面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高素质的公民做着不懈的努力。面临退休的我,在精细化管理、走动式管理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与老同学比,心理也觉得不平衡。学习了呼秀珍的先进事迹,我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虽然不可能在教育战线工作47年,但也应该认真工作到退休的那一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呼秀珍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也非高不可攀,它启示我们:普通人身上蕴藏的道德力量何等伟大,平凡道德践行所创造的精神价值何其巨大。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从现在起,我将以呼秀珍及罗老师等为榜样,从以下几方面优越。
一、不断加强学习,用新的教育理论和信息以及名师经验,指导教学及管理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坚持每周挤出一节课时间认真读书、看报,及时做笔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育信息,改变自己,与时俱进,像呼秀珍那样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细节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去做,坚持每周听两节课,及时评课,真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案、作业、听课记录、各种计划、质量分析、总结、笔记等,在检查中力求认真仔细,重视每一个环节,切忌粗枝大叶。通报时力求客观、准确。坚持认真值周,按时到岗,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课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加强资料管理工作。取他校之长,补我校之短。全面整理三年来教导处的所有资料,重新归类,淘汰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重点整理后进生的转化情况,建立后进生档案,以供将来其他老师借鉴。对转入、转出学生逐人按要求办理或补办转学手续。
四、尽心尽职做好教务工作。教导处是校务会与教师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是学校决策的执行和组织机构,工作头绪繁杂,棘手问题在所难免。作为教导主任,坚持一切从工作需要出发,顾全大局,心胸开阔,上下左右团结协作,真诚相待,彼此尊重,注意方法,努力创造相互信任,心情舒畅,自觉工作的环境,保质量地完成一切教务任务。
在这最后一年的工作中,我将与同事一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岗位,思想上不能松懈,行动上不能马虎,善始善终,从小事做起,为自
己的教育教学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篇:学习呼秀珍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呼秀珍事迹心得体会
4月8月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呼秀珍老师的事迹报告,报告会上,呼老师以“加强师德修养,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主题,用亲身的经历、真实的案例和切实的感受,诠释了“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的教育真谛。呼秀珍老师50余年的教育生涯和她的感人事迹,深深感染了我,她提出的“爱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师德;爱学生,一个都不放弃就是师德;爱班主任工作,探究教育艺术就是师德”的师德理念赢得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的阵阵掌声。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之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小而言之,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师之魂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我们老师面对的多是普通生,甚至是差生。不要抱
怨学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学生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许多老师下班时间仍伏案批阅,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严爱结合,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用爱化作行动,去抚慰学生的心灵。让我们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公平公正、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是师之本
梁启超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读书可以忘记打牌,打牌忘记读书。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己,但确实还很不够,多读书是唯一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试想想,学生在知识上不犯错,他们岂不是可做你的老师;在行为上不犯错,他们岂不都成了圣人!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为学生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学生在教育中不但端正了自己,还学到了宽容和理解。
我常想,如果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每天好心情,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和快乐。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第四篇:学习呼秀珍心得体会
学习呼秀珍心得体会
首先我体会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才会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教师最大的乐趣。学习呼秀珍心得体会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读到呼老师的演讲稿中说道,她从教的四十七年中,教书育人以“德”为本,爱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就是师德。爱学生,一个不放弃,这就是师德。她以郑鹏同学为例,给我们讲了她在工作中如何让一个中下等的学生找回自信,学习成绩蒸蒸日上的。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之感动的。这就是她所说的爱学生。她兢兢业业的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热情,他的优良素质体现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之上,他的事迹给我更多的激励,我要以她为榜样,将我的工作做的更好。所以我想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文化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呼老师的报告,特别是她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入党的那种不变的信念,让人钦佩!她的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因此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标准》,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要勇于承认,勤于创新。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公正,因材施教,逐步掌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学习呼秀珍心得体会
二、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的落实没有期限,服务的态度永不过时,兢兢业业工作,实实在在做人,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他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总之,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相信所有的教师都会体会到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拥有这些,对于自己就是很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博爱之心作为师德教育的纽带,它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的。学习呼秀珍心得体会
第五篇:学习呼秀珍心得体会
学习呼秀珍事迹心得
“能工作是幸福,做奉献是天职。我每天怀着无比感恩的心,认认真真培育每一个学生、讲好每一节课。”这就是呼秀珍老师从教工作的真实写照。呼秀珍同志是中铁一局咸阳道北铁中退休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共产党员。1965年参加教育工作,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当教师和班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40多年来,她敬业乐教,矢志改革,雕璞成玉,成果丰硕。此外,她还以家庭为纽带,带动家人爱岗敬业、助人为乐,不断传承着雷锋精神,塑造出新一代的雷锋家庭。呼秀珍老师的事迹让我感动,使我深受触发。我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的精神,干好自己的工作。
一、学习呼秀珍老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呼秀珍老师能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作为基层工作者的我们,也应该爱好我们的事业,融入我们的爱。因此,首先我们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宣传和实施。其次,农村形势复杂多变,不仅需要知识,也需要经验,就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基层工作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我们只有对群众有感情,有真感情,才能对群众有好态度,才能和群众贴心交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有的放矢,解决群众的棘手问题,而不是全面开工,秀秀花样,做做样子工程。
二、学习呼秀珍老师助人为乐、勇于实践的务实作风。“如果我有一棵快乐草,我会给你,希望你快乐!如果我有两棵,就你一棵我一棵,我们都快乐!如果有三棵,我会给你两棵,因为我希望你比我更快乐!”这是呼秀珍的另一人生写照。她不仅仅只是爱事业、爱学生,而且她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她也给予自己的爱,为他们而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她教导子女,爱民报国,照顾他人,也时刻为社会奉献着爱心。她这种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做起的务实作风,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接过这爱的接力棒,继续传承。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面对村民的问题,我们要深入调查,搞好协调,寻求对策,予以解决;面对个别群众的上访,我们要耐心倾听,化解矛盾,并搞好群众之间的关系;面对同事和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多沟通,多交流,从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帮他们渡过难关。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处处为他人着想,处处忍让他人,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多些关心,少些伤害,让爱充满人间。
三、学习呼秀珍老师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她的教学口号。她敢于改革,变备教案为备学生,让“死教材”变活;变知识型教学为能力型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体现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动人,以境感人,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了磁石般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快而牢的掌握知识。创新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农村情况复杂多变,乡镇干部不单单只是履行简单的职责和义务,而是要转变职能,为群众方便、快捷地做好服务,实现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型农村。因此,我们就要大胆创新,敢于实践,走前人未走之路,寻别人未用之良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而不能按部就班,无所事事,贻害一方。
时代需要行动者,社会需要热心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因此,我们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无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让我们都有一个博大的爱心,爱事业,爱人民,乐于奉献,敢于吃苦,这样,雷锋精神就会永远传承,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