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餐饮许可科全年工作总结
餐饮服务许可及行政审批服务
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科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为出发点,积极创新许可工作模式,推动行政审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同时,加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四统一”、“三促进”。
一、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做到“四统一”
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餐饮服务许可工作的重要性。全科人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打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基础,严把餐饮服务企业许可准入关。
二是统一要求,扎实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对许可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规范文书制作。按要求使用国家局下发的14种许可执法文书,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文书规范》要求填写。二是严格现场核查标准。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审核验收,按照《餐饮服务现场核查表》认真打分,确保餐饮服务申办企业符合法定条件。三是健全许可档案。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索要开办餐饮服务企业相关申报材料,建立完善的许可档案,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四是及时公布许可信息。通过市局网站,定期公布餐饮服务许可信息,方便公众查询许可事项信息,实现了信息公开,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截至12月底,全市共依法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1246家,在市局网站上共发布许可公告22期(餐饮18期、药品4期),对许可企业信息全部进行了公示。
三是统一数据,准确掌握全市餐饮业动态。年初下发了《关于做好餐饮服务许可信息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全市重点餐饮服务企业名录的通知》两个文件,希望通过再次摸底,对全市的餐饮企业和餐饮行业现状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对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宣传和动态管理,推进餐饮服务企业诚信建设,扶优促强。据统计全市共有餐饮企业2053家,其中特大型餐馆2家,大型餐馆53家,中型餐馆222家,小型餐馆1208家,快餐店32家,小吃店264家,饮品店13家,高等院校食堂2家,中小学校食堂163家,托幼机构食堂14家,企事业机关食堂58家,建筑工地食堂22家。
四是统一行动,推进全市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再上台阶。从五个方面入手,推进餐饮许可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工作人员认真钻研《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14种许可文书书写要求等内容,学习其他地方餐饮许可经验,学习先进工作方法。于12月3日至12月7日深入兄弟市围绕餐饮许可事权划分、许可文书制作、从业人员培训、小餐饮监管、重大活动保障、药品生产企业格式化监督管理、当地政府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扶持等7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学习。二是扩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采取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先进手段,对相关的法律法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 识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大力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责、新机制、新举措,全面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在六月份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我科参加了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与部分学校负责人和学生家长深入市一中高中部的新餐厅参观学习,并进行了座谈。截至目前,共在市局网站发布工作动态10篇信息,其中政务服务中心采纳了4篇,在《法制建设》发表典型材料2篇。
三是积极筹划,组织各类培训。培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为增强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帮助区县局顺利开展培训工作。3月份,应应县局邀请,对12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4月份在县区“两会”召开前夕,为确保县区两会代表饮食安全,切实提高餐饮服务接待单位和从业人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技能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我科会同山阴局,对承担“两会”接待任务的大型企业山阴华圣大酒店、山阴洪涛山庄161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免费培训。6月份,在全国上下集中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之际,按照“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地”的总体要求,应朔城区局的邀请,我科对朔城区33家学校负责人、分管副校长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执法人员共119人进行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同时陆续开展了对市局许可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免费培训工作。截至目前组织及参与对学校食堂及重点餐馆从业人员集中培训12期。全市各县区也积极开展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从业人员2000余人。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县区餐饮服务许可执法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 和执法水平。重点对应县和朔城区新组建的食品药品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在对城区执法队的培训中,由我科牵头,从法律法规、餐饮许可相关要求、执法文书书写、操作规范、重大活动保障、监督抽验等六方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面系统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培训。并且进行了现场执法指导,带队指导县区现场核查餐饮企业12家次。四是强化监督,开展综合评价。我科在做好市局受理范围企业的许可工作的前提下,今年以来把对县区的综合评价与督查指导作为了工作重点。为及时掌握全市餐饮服务许可工作进展情况,规范县区许可行为,我科分别于3月下旬和十月份开展了对六县区餐饮服务许可工作的督查。督查主要从实地查看、查阅许可资料、企业及许可信息统计情况三方面展开。通过随机抽查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检查企业餐厨现场,发现各县区中小型餐饮企业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等问题,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企业许可档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2010、2011年度的许可资料均未及时归档;部分许可资料文书使用不规范,没有按要求使用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笔录等,文书存在未编号现象;企业申请资料不完善,存在餐饮服务场所合法使用证明、饮用水证明、不属于被限定人员说明资料缺失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现场均留下了整改意见。同时,在7月30日组织召开了全市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改革对口座谈会,会议宣读了市局关于行政审批改革方面出台的文件,研究探讨解决了部分县区在事权划分等方面存在的疑惑。五是加强证件管理。今年我们对空白证件进行了统一编号,既方便县区领取,又利于管 理,做到了心中有数,有效杜绝了其它渠道流入的非法证件。同时,规范证件使用,对编号、字体、项目、内容等细节进行个别指导和规范。针对学校食堂许可证中,普遍存在备注栏未标明不含凉菜这一情况,及时通知区县和相关企业加以纠正和 补充。六是积极探索,推广先进经验。在工作中迅速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不断积累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归纳和总结,精心整理和提炼,待适当时机在全市范围内试用推广,不断提高全市餐饮服务许可水平。
二、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实现“三促进”
一是促进许可程序规范、工作高效。按照市政府行政审批改革“两集中、两到位”的具体要求,我科于4月底加挂了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的牌子,承担餐饮服务许可、药品零售许可、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核发、医疗用毒性药品零售企业批准职能。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三名工作人员于5月3日正式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审批事项。进驻中心以来,我们按照电子监察系统的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的梳理和核定工作,明确了各环节的责任人、办理时限、具体要求。从接收资料、受理登记、组织现场核查到审批制证,完善了各环节的执法文书及内部执行程序和请示卡片共计13种。下发了《关于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对不适应大厅要求的许可程序进行了相应调整。全部许可时限均压缩一半,分管领导定期到大厅现场办公。落实A、B角零缺位制,严格A、B岗人员轮岗管理,避免造成空岗、缺岗、推诿扯皮、工作交接不及时现象。进驻以来,共办结餐饮服务许可46家,药品许可36家,未发生一起延期办结现象,各项 工作得到了中心及行政相对人的认可。
二是促进工作作风纪律踏实、严谨。入驻中心以来,按照中心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坚持用好“显微镜”,对“着装不规范、服务态度不佳、人员缺勤缺岗、上班听音乐看视频、不按时上下班”等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查找,同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即:“坚守岗位,微笑服务,高效行政,建设文明窗口”。二季度被中心评选为优秀窗口。
同时,加强与政务服务中的沟通、协调,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在 “庆七一”活动中,我窗口参加了党的知识竞赛、扑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获得了朗诵比赛二等奖。10月23日,与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既完成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又宣传了服务的理念,得到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三是促进窗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年,我们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中,由以前严格标准、现场核查提出整改意见为主转变为提前介入、指导帮助企业前期筹建为主,把许可窗口前移。在企业厨房筹建、施工过程中,主动上门、义务指导、不厌其烦。全体人员牺牲休息日深入到市金顿大酒店、嘉美餐饮有限公司、天锦苑大酒店、朔州市一中、山西大同大学师范分校、民福中学、朔城区人民医院、启明星幼儿园等各类餐饮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共计35家次,从图纸设计、内部流程布局、设施设备购进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既为企业缩短了施工周期,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先后6次主动上门指导民福职业中学食堂改造,仅图纸就先后修改了4次。在市一中高中部学生食堂筹集过程中,我们3次为其修改图 纸,调整布局流程,因地制宜使其更合理,并主动与施工单位联系,指导施工细节,从房顶、墙壁、到排风设施、污水沟处理及设施设备购置等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加以指导。经过校方和我们的共同努力,市一中高中部学生食堂成为了我市屈指可数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的样本食堂。为保障全省重点企业观摩检查,在戴斯大酒店筹建期间提前介入,指派专人进驻企业一周,协助企业整改到位顺利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
三、下年度工作打算
1、立足服务,严格要求,转变作风,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政务服务窗口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部门,置于社会全方位的监督之下,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当严格,不仅要求精通业务、敬业严谨,而且对个人素质、形象、涵养甚至是应变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特别是今年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整治以来,是明察暗访和整治的重点单位,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和疏忽。所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窗口工作要求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把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餐饮服务单位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
3、强化宣传,提高影响力。既要发挥传单、标语等等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又要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常识,形式上要做到群众喜闻乐见又易于接受,以此提高食品安全,尤其是餐饮服务许可的社会认知度。
4、强化许可后检查。明年要大力开展许可后追踪检查工作,防止部分许可企业在办证前突击整改,一旦领取了《餐饮服务许可证》后马上变回脏、乱、差的老样子。
5、强化帮扶,提高发展力。要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在法律法规和职责及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企业以政策上倾斜、技术上指导,帮助企业打造并发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从而更好的推进全市饮食用药安全。
第二篇:餐饮科工作总结
篇一:餐饮科工作总结(20151101)2015年宝应县餐饮监管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2015年11月1日)
今年4月份以来,我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工作思路,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努力夯实监管基础,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社会宣传,加强行业自律,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出动执法人员2413 人次,检查单位1437户次,检查覆盖率87.9%,查处案件70起,抽检315批次,办理举报投诉8 起,回复率100%。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落实监管责任
今年餐饮监管职能正式移交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我局成立餐饮安全监督管理科,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沟通,从卫生部门划转11名专业人员从事餐饮监管工作,实行餐饮监管无缝衔接。一是利用食安办完善的食品监管网络,在分局的配合下,对全县所有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监管数据库,出台了全年餐饮监管工作及学校食堂监管工作要点。全县现有有证餐饮单位1636家,无证小餐饮283家(不含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正在调查中)。二是完成餐饮监管工作事权划分。出台餐饮监管事权划分文件,明确机关科室与分局责、权划分,除较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的许可、审查与监管及学校食堂新建改建的许可、审查由机关科室负责,其它单位及监管事项由分局负责,落实便民高效原则,明确工作责任。三是建章立制。餐饮监管职能移交后,我局迅速制定餐饮监管科室工作职责、餐饮监管督查制度、餐饮监管明查暗访制度、餐饮服务重大活动保障制度和餐饮监管约谈制度,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办理流程。四是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与教育、民政、媒体、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学校食堂、敬老院食堂监管,对可能涉及犯罪的,司法机关提前介入,对严重违反违法行为、不服从监管的媒体给予曝光,同时充分发挥我县餐饮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形成监管合力。
(二)狠抓整治,破解监管难题
根据市场调查,针对我县餐饮服务环节存在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专项整治为载体,推进餐饮监管工作上台阶。一是从7月份开始,开展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资格清理规范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无证、超范围、证照过期、降低条件、擅自改变功能布局经营等问题,狠抓人员体检、餐具消毒、制度落实等重点环节,着力提升安全意识,严查安全操作规范。整治以来新发证 472 家,延续变更 135 家,整改 125 家,处罚 70 家。二是与食安办、教育局联合开展了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单位108家,检查率100%,查处无证、使用过期食品案件4 件,升级改造6 家,发证 5家,投入400多万元。现学校食堂有证率100%。三是与民政局、食安办开展敬老院食堂专项整治。经初步调查全县现有敬老院及老年公寓食堂16家,有证4家,已下达监督意见书16份,限期整改,民政部门与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升级改造,到年底需全部取得许可,未经许可的一律不得经营。四是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含铝添加剂专项整治。检查单位228 家,抽检12家单位24批产品,9批铝添加剂不合格,不合格率 37.5 %,12家单位4家不合格,对问题单位给予立案处理。目前正在开展饮品店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整治与检查活动,提升餐饮服务单位运行质态,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
(三)强化指导,提高监管水平
餐饮监管职能划转市场监管局,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基层分局业务不是十分熟悉,机关餐饮科积极开展基层业务指导工作,强化服务,对基层分局平均指导3次以上,现场指导单位达65家次,重点是餐饮服务许可现场审查、发证,监管重点内容、现场检查要点,案件查处等。在餐饮环节突发事件中,机关餐饮科主动牵头,协助基层分局做好处置工作,有效处置了一起食品安全舆情和一起食物中毒事故,同时强化服务,统一制作食品安全公示牌1100 块、餐饮工作五种台账5000本和餐饮单位相关标识 15000 张。牵头与指导分局圆满完成2015年高考、千人游宝及安宜镇社区艺术节等重大活动餐饮保障任务。
(四)提升质量,保障饮食安全
监管是安全的基础,质量是监管的目的。今年以来在加强餐饮日常监管的同时,利用技术支撑强化产品质量的监控。重点对学校食堂餐具、大中型饭店冷盘菜及餐具、卤菜加工点的产品实行抽检,共抽检餐饮单位44家,315批次。44家28家不合格,单位不合格率63.6%。146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46.3%。对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约谈,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帮助分析原因,监督落实措施,督促餐饮单位把好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餐具消毒、设施维护、操作规范关。对问题单位限期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
(五)广泛宣传,提升监管效能
利用各种形式加大餐饮监管食品安全宣传,营造社会参与餐饮监管的良好氛围,4月份以来在省市局网站发布监管信息 12条,电视报道7 期,宝应报及中国宝应发布信息 30篇。同时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提升餐饮单位安全、规范、责任意识,争取政府支持,成立宝应县市场监督管理培训中心,今年以来先后开展餐饮监管人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培训班6期,对射阳湖镇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华美达大酒店等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参训800多人次。下一步将开展学校食堂专门培训。
(六)开拓创新,提升运行质态
加强学习调研,创新监管思路。今年为有效提升我县监管水平,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分别到常州、泰州、南通、盐城等地进行餐饮安全监管学习交流,开拓监管视野。一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为落实安全责任,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维护正常的食品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率先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已有10多家单位参保。二是开展餐饮业“争笑脸寻笑脸”主题活动,为进一步做好餐饮单位信用体系建设,落实量化分级工作,近期开展餐饮业“争笑脸寻笑脸”主题活动,全面开展量化分级评定,大力进行社会宣传,努力营造消费者寻笑脸就餐、餐饮单位积极争笑脸活动氛围,通过活动提高餐饮单位的硬件条件和管理水平,减低食品安全风险。三是稳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加强宣传与指导,在新建的大中型饭店首先实施,已有3家饭店实行名厨亮灶,下一步将与教育部门、网络公司就学校的明厨亮灶进行调研磋商,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分步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员问题:餐饮监管专业人员不足,与我县二千多家餐饮监管单位严重不相适应,影响餐饮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经费薄弱、检验及执法装备不全设备问题:由于财政资金等原因,目前我县还没有配备餐饮监管快检相关设备,对监管环节食品安全不能提供技术支撑。
(三)抽检问题。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监管要实行监督性抽检,地方财政支付相关经费。但目前财政无专用经费,抽检工作难以展开。
(四)餐饮许可问题。(1)目前餐饮服务业许多是非经营性用房,导致无法发证,一些业主擅自将住宅用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住建、规划等部门查处无力,导致无证餐饮存在。一些农家乐用的是农村居住房屋,对周围邻居影响不大,但由于房屋性质问题,无法发证。(2)环评问题,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餐饮服务要进行环境评价,而一些餐饮服务单位未取得环评手续,进行营业,环保部门查处无力,将问题集中到市场监管部门。(3)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新建、扩建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项目,但现在商住综合楼绝大部分无专用烟道,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开办小餐饮的也较多,取缔较为困难。
(五)经营基础问题。一是部分餐饮业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加工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消毒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严格等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大多数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存在建筑布局和工艺流程欠合理现象,再加上受条件和位置的制约,监督整改难度较大。三是进货索证索票及台账记录不规范或记录不全。食品生产经营者大部分是城市居民、社会闲散人员、流动人口等,法制观念淡薄,卫生习惯较差,多数文化程度偏低,食品采购台账记录存在很大的难度。篇二:餐饮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餐饮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餐饮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培育早餐示范企业”的要求,对我市早餐连锁企业发展的情况、经营模式、岗位工作流程、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早餐连锁企业看,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经营模式小,高中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多数,加之工资收人较低,各种福利、待遇跟不上等原因,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强。
为打造“食安山东”餐饮服务品牌,提升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大众餐饮健康发展,进一步挖掘,积极推荐我市德州老字号乐陵玉保龙食品有限公司参加“食安山东活动”,清洁厨房有村东红太阳饭店积极“食安活动”积极组织获得“德州老字号”的餐饮企业有乐陵市龙都鸽子王酒店、乐陵市郭氏铁羊蝎子美食店、山东百枣纲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乐陵万家食品有限公司、乐陵市老石羊汤店、乐陵玉保龙食品有限公司参加“美食山东之齐鲁名吃”活动。联系我市两家连锁家政秋香姐、百乐帮家政服务中心,发放关于《山东省现代商务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并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为弘扬我市传统餐饮文化,繁荣餐饮市场,推动市餐饮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乐陵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乐陵特色名菜”、“乐陵名小吃”评选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实施方案。前期联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组委会,办公室设立商务局,邀请国家级餐饮专业评委和中国烹饪大师担任活动评审工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各个乡镇下发通知,并组织推荐申报。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开展宣传,营造活动良好氛围,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动员餐饮经营者积极踊跃报名参评。工作计划;开展“乐陵特色名菜”、“乐陵名小吃”评选活动
通过评审结果评选活动后,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对获得“乐陵特色名菜”“乐陵名小吃”称号的餐饮单位进行授牌。结合枣博会系列活动,对评选出来的特色菜进行集中展示,同时通过宣传手册,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评选活动,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浓郁餐饮文化的乐陵特色名菜、特色小吃,形成独特的乐陵地方饮食文化品牌,提升餐饮行业发展档次,进一步促进全市餐饮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篇三:餐饮许可科全年工作总结
餐饮服务许可及行政审批服务 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科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为出发点,积极创新许可工作模式,推动行政审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同时,加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四统一”、“三促进”。
一、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做到“四统一”
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餐饮服务许可工作的重要性。全科人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打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基础,严把餐饮服务企业许可准入关。二是统一要求,扎实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对许可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规范文书制作。按要求使用国家局下发的14种许可执法文书,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文书规范》要求填写。二是严格现场核查标准。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审核验收,按照《餐饮服务现场核查表》认真打分,确保餐饮服务申办企业符合法定条件。三是健全许可档案。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索要开办餐饮服务企业相关申报材料,建立完善的许可档案,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四是及时公布许可信息。通过市局网站,定期公布餐饮服务许可信息,方便公众查询许可事项信息,实现了信息公开,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截至12月底,全市共依法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1246家,在市局网站上共发布许可公告22期(餐饮18期、药品4期),对许可企业信息全部进行了公示。三是统一数据,准确掌握全市餐饮业动态。年初下发了《关于做好餐饮服务许可信息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全市重点餐饮服务企业名录的通知》两个文件,希望通过再次摸底,对全市的餐饮企业和餐饮行业现状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对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宣传和动态管理,推进餐饮服务企业诚信建设,扶优促强。据统计全市共有餐饮企业2053家,其中特大型餐馆2家,大型餐馆53家,中型餐馆222家,小型餐馆1208家,快餐店32家,小吃店264家,饮品店13家,高等院校食堂2家,中小学校食堂163家,托幼机构食堂14家,企事业机关食堂58家,建筑工地食堂22家。四是统一行动,推进全市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再上台阶。从五个方面入手,推进餐饮许可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工作人员认真钻研《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14种许可文书书写要求等内容,学习其他地方餐饮许可经验,学习先进工作方法。于12月3日至12月7日深入兄弟市围绕餐饮许可事权划分、许可文书制作、从业人员培训、小餐饮监管、重大活动保障、药品生产企业格式化监督管理、当地政府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扶持等7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学习。二是扩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采取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先进手段,对相关的法律法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大力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责、新机制、新举措,全面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在六月份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我科参加了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与部分学校负责人和学生家长深入市一中高中部的新餐厅参观学习,并进行了座谈。截至目前,共在市局网站发布工作动态10篇信息,其中政务服务中心采纳了4篇,在《法制建设》发表典型材料2篇。
二、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实现“三促进”
一是促进许可程序规范、工作高效。按照市政府行政审批改革“两集中、两到位”的具体要求,我科于4月底加挂了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的牌子,承担餐饮服务许可、药品零售许可、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核发、医疗用毒性药品零售企业批准职能。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三名工作人员于5月3日正式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审批事项。进驻中心以来,我们按照电子监察系统的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的梳理和核定工作,明确了各环节的责任人、办理时限、具体要求。从接收资料、受理登记、组织现场核查到审批制证,完善了各环节的执法文书及内部执行程序和请示卡片共计13种。下发了《关于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对不适应大厅要求的许可程序进行了相应调整。全部许可时限均压缩一半,分管领导定期到大厅现场办公。落实a、b角零缺位制,严格a、b岗人员轮岗管理,避免造成空岗、缺岗、推诿扯皮、工作交接不及时现象。进驻以来,共办结餐饮服务许可46家,药品许可36家,未发生一起延期办结现象,各项
第三篇:餐饮许可法律法规
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餐饮服务许可分类管理制度,规范餐饮服务许可,根据《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餐饮服务申请的审查。
第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推进分类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的原则对餐饮服务申请进行审查。
第四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分类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将新出现的餐饮服务经营方式归入已有业态;确难以归入的,可新设业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五条 餐饮服务许可审查按照以下类别分别进行: 第一类: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第二类:中型餐馆,快餐店,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供餐人数50~500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第三类: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供餐人数50人以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第四类:建筑工地食堂; 第五类: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第六条 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学校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设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可兼职。
第七条 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学校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制定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安全检查计划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第八条 餐饮服务许可审查包括对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和对经营现场核查。
现场检查时,核查人员不少于2人。检查人员应当填写《餐饮服
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制作现场核查记录,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核查人员和申请人在核查表和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申请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核查人员应当注明拒签情况。
第九条 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项目按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分为关键项、重点项和一般项。现场核查结果实行综合判定。
关键项是对食品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重点项是对食品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其余项目为一般项。
第二章 第一类许可现场核查要求
第十条 选址要求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臵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第十一条 场所设臵、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
(一)设臵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粗加工、切配、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特大型餐馆餐用具保洁为独立隔间的场所。
(三)进行凉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备餐,分别设臵相应操作专间。
(四)制作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及加工生食海产品,设臵相应的专用操作场所。
(五)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臵。
(七)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八)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九)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十)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
距离25m以上)。
第十二条 食品处理区地面与排水要求
(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第十三条 食品处理区墙壁、门窗要求
(一)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二)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臵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三)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调等场所如设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第十四条 食品处理区天花板要求
(一)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二)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加设平整、易于清洁的吊顶。
(三)水蒸气较多的场所的天花板有适当的坡度。第十五条 洗手消毒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内设臵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臵设臵在方便员工的区域。
(二)洗手池的材质为不透水材料,结构易于清洗。
(三)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第十六条 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一)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
(二)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臵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四)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
易积垢并易于清洗。
(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六)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第十七条 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
(一)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臵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第十八条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一)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二)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
(三)所有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不使用木质材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
第十九条 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一)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臵,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二)排气口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第二十条 采光照明设施要求
加工经营场所光源不改变所观察食品的天然颜色。安装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使用防护罩。冷冻(藏)库房使用防爆灯。
第二十一条 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二)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第二十二条 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
(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臵。
(二)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三)除冷库外的库房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如设防鼠板或木质门下方以金属包覆)设施。
(四)冷冻(藏)库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
第二十三条 专间要求
(一)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二)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
(三)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凉菜间、裱花间设专用冷藏设施。
(四)专间入口处设臵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洗手消毒设施符合本规范第十五条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更衣室要求
更衣场所与加工经营场所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有足够大小的空间、足够数量的更衣设施和适当的照明。
第二十五条 厕所要求
(一)厕所不设在食品处理区。
(二)厕所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设有效排气装臵,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窗户设臵纱窗,或为封闭式,外门能自动关闭,在出口附近设臵洗手设施。
第三章 第二类许可现场核查要求
第二十六条 选址要求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臵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第二十七条 场所设臵、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
(一)设臵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进行凉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备餐,分别设臵相应操作专间。
(三)制作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及加工生食海产品,设臵相应的专用操作场所。
(四)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臵。
(六)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七)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八)凉菜间面积≥5㎡。
(九)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第二十八条 食品处理区地面、墙壁、门窗、天花板与排水要求
(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四)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五)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臵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六)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调等场所如设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七)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第二十九条 洗手消毒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内设臵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臵设臵在方便员工的区域。
(二)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第三十条 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一)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
(二)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臵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
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四)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五)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第三十一条 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
(一)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臵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第三十二条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一)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二)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第三十三条 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一)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臵,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二)排气口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第三十四条 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二)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第三十五条 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
(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臵。
(二)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第三十六条 专间要求
(一)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二)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
(三)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凉菜间、裱花间设专用冷藏设施。
(四)专间入口处设臵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洗手消毒设施符合本规范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厕所要求
(一)厕所不设在食品处理区。
(二)厕所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设有效排气装臵,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窗户设臵纱窗,或为封闭式,外门能自动关闭,在出口附近设臵洗手设施。
第四章 第三类许可现场核查要求
第三十八条 选址要求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臵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第三十九条 场所设臵、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
(一)设臵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进行凉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备餐,分别设臵相应操作专间。制作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及加工生食海产品,设臵相应的专用操作场所。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臵。
(五)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六)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七)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第四十条 食品处理区地面、墙壁、门窗、天花板与排水要求
(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三)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四)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臵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五)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第四十一条 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一)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臵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三)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第四十二条 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
(一)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臵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第四十三条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一)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二)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第四十四条 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一)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臵,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二)排气口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第四十五条 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二)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第四十六条 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
(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臵。
(二)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第四十七条 专间要求
(一)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二)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
(三)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凉菜间、裱花间设专用冷藏设施。
(四)专间入口处设臵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第五章 第四类许可现场核查要求
第四十八条 选址要求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臵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第四十九条 场所设臵、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
(一)设臵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三)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臵。
(四)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第五十条 食品处理区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与排水要求
(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臵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四)天花板不渗水,无脱落、破损。
第五十一条 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一)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臵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
第五十二条 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
(一)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臵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第五十三条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第五十四条 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臵,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第五十五条 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二)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第五十六条 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
(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臵。
(二)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第五十七条 备餐专间要求
(一)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二)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
(三)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凉菜间、裱花间设专用冷藏设施。
(四)专间入口处设臵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第六章 第五类许可现场核查要求
第五十八条 选址要求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臵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第五十九条 场所设臵、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
(一)设臵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三)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应分开设臵。
(四)食品处理区面积与最大供餐人数相适应,小于2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2.5;200—4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2.5;400—8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4;800-15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6;面积大于1500㎡的,其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可适当减少。
(五)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5%,分餐间面积≥食品处理区10%,清洗消毒面积≥食品处理区10%。
(六)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七)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第六十条 食品处理区地面与排水要求
(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墙角、柱角、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三)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四)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第六十一条 食品处理区墙壁、门窗要求
(一)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二)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臵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三)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调等场所如设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四)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第六十二条 食品处理区天花板要求
(一)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二)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加设平整、易于清洁的吊顶。
(三)水蒸气较多的场所的天花板有适当的坡度。第六十三条 洗手消毒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内设臵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臵设臵在方便员工的区域。
(二)洗手池的材质为不透水材料,结构易于清洗。
(三)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第六十四条 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一)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
(二)采用热力消毒(因材质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三)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臵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四)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五)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
(六)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
闭并易于清洁。
(七)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第六十五条 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
(一)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臵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第六十六条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一)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二)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
(三)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与食品的接触面平滑、无凹陷或裂缝。
(四)所有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不使用木质材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
第六十七条 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一)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臵,过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
(二)排气口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第六十八条 采光照明设施要求
加工经营场所光源不改变所观察食品的天然颜色。安装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使用防护罩。冷冻(藏)库房使用防爆灯。
第六十九条 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一)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二)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第七十条 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
(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臵。
(二)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应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三)除冷库外的库房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如设防鼠板或木质门下方以金属包覆)设施。
(四)冷冻(藏)库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
第七十一条 专间要求
(一)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二)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
(三)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凉菜间、裱花间设专用冷藏设施。
(四)专间入口处设臵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洗手消毒设施符合本规范第六十三条的规定。
第七十二条 更衣室要求
更衣场所与加工经营场所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有足够大小的空间、足够数量的更衣设施和适当的照明。
第七十三条 厕所要求
(一)厕所不设在食品处理区。
(二)厕所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设有效排气装臵,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窗户设臵纱窗,或为封闭式,外门能自动关闭,在出口附近设臵洗手设施。
第七十四条 运输设备要求
(一)配备封闭式专用运输车辆,以及专用密闭运输容器。
(二)运输车辆和容器内部材质和结构便于清洗和消毒。第七十五条 检验室要求
(一)设臵开展食品和环节表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验的检验室,并配备相应检验设备。
(二)配备专用留样容器和冷藏设施。
第七章 附 则
第七十六条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七十七条 本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七十八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 70 号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陈 竺
二○一○年三月四日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加强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餐饮服务秩序,保护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餐饮服务提供者),不适用于食品摊贩和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人。
餐饮服务实行许可制度。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并依法承担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责任。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纳入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的范围。
第三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
第四条 餐饮服务许可按照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餐饮服务分类许可的审查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
《餐饮服务许可证》受理和审批的许可机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第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第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
第七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餐饮服务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九条 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洗手、采光、照明、通风、冷冻冷藏、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具有经食品安全培训、符合相关条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加工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条件和食品安全培训的有关要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
第十条 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
(四)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以及不属于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情形的说明材料;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有关条件的材料;
(六)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行政许可法》,对申请人提出的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分别做出以下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餐饮服务许可,或者依法不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接收申请的原因;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应当对更正内容签章确认;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事项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做出受理决定。
第三章 审核与决定
第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核申请人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提交的相关资料,并对申请人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的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可以委托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申请材料和现场核查的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做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十七条 对于已办结的餐饮服务许可事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有关许可材料及时归档。
第四章 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
第十八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或者地址门牌号改变(实际经营场所未改变)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载内容变更申请,并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有关核准证明。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许可类别、备注项目以及布局流程、主要卫生设施需要改变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手续。原发证部门应当以申请变更内容为重点进行审核。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准予变更《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载内容或者准予办理变更手续的,颁发新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原《餐饮服务许可证》证号和有效期限不变。
第十九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需要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当在《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部门书面提出延续申请。逾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按照新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
第二十条 申请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二)原《餐饮服务许可证》复印件;
(三)原《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经营场所、布局流程、卫生设施等内容有变化或者无变化的说明材料;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一条 原发证部门受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延续申请后,应当重点对原许可的经营场所、布局流程、卫生设施等是否有变化,以及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进行审核。准予延续的,颁发新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原《餐饮服务许可证》证号不变。
第二十二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延续的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领取变更、延续后的新《餐饮服务许可证》时,应当将原《餐饮服务许可证》交回发证部门。
第二十四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遗失《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当于遗失后60日内公开声明《餐饮服务许可证》遗失,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餐饮服务许可证》毁损的,凭毁损的原证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部门应当依法注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或者延续申请未被批准的;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终止的;
(三)《餐饮服务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被吊销的;
(四)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申请注销的;
(五)依法应当注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被注销的,原持证者应当及时将《餐饮服务许可证》原件交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做好注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有关登记工作。
第五章 许可证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类别、备注、许可证号、发证机关(加盖公章)、发证日期、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样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规定。
许可证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餐证字+4位年份数+6位行政区域代码+6位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
第二十九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临时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第三十条 同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在不同地点或者场所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应当分别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餐饮服务经营地点或者场所改变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取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应当责令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限期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第三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餐饮服务许可职责,应当自觉接受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的监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有关违反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举报,应当及时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应当立即纠正。
第三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由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对有关工作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或者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
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时,按照下列原则:
(一)申请人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承办人出具申请人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的意见的,追究承办人行政责任;
(二)承办人认为申请人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主管领导仍然批准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追究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
(三)承办人和主管领导均有过错的,主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决定的其他情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前款规定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后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该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撤销;该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第三十七条 申请人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
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聘用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不符合餐饮经营要求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不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经营场所,指与食品加工经营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场所,包括食品加工处理和就餐场所。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业态,指各种餐饮服务经营形态,包括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等。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指根据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单位。
第四十条 国境口岸范围内的餐饮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
铁路运营中餐饮服务许可的管理参照本办法。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摊贩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制定。
第四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2005年12月15日发布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山东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含甜品站)、食堂、集体用餐配送、中央厨房等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许可管理适用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不适用于食品摊贩。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 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并依法承担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责任。
第四条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各市、县(市、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
中央厨房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由各设区的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受理和审批。
甜品站餐饮服务许可申请的受理和审批由餐饮主店餐饮服务许可的受理和审批机关负责。
各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对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管辖以外的餐饮服务许可管辖权限进行划分。
第五条 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
各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每季度应当将辖区内的餐饮服务许可信息进行汇总,并报送至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 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合法的经营场所;
(二)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三)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洗手、采光、照明、通风、冷冻冷藏、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四)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加工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具有经食品安全培训、符合相关条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六)具有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七)符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现场核查表规定的有关条件;
(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五)项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设臵:
(一)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应当设臵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设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第八条 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二)场所环境卫生管理;
(三)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
(四)清洗消毒管理;
(五)人员卫生管理;
(六)人员培训管理;
(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八)加工操作管理;
(九)餐厨垃圾管理;
(十)消费者投诉管理;
申请中央厨房的,除前款规定的内容外,提交的规章制度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规定;
(二)食品供应商遴选制度;
(三)关键环节操作规程,包括采购、贮存、烹调温度控制、专间操作、包装、留样、运输、清洗消毒等;
(四)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五)食品检验制度;
(六)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
(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方案。
第九条 中央厨房向餐饮服务单位配送的食品品种应当报受理餐饮服务许可申请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审核,但下列食品不得加工配送:
(一)非本单位加工的直接入口食品,如熟卤菜、凉拌菜、蛋糕、烧饼、油条等;
(二)直接入口的生食水产品。包括海蜇、海带、海产贝类、深海鱼、虾、蟹及其炝制、酱制、腌制、冰制品;
(三)冷加工制作的即食食品;
(四)乳及乳制品;
(五)原料来源为河豚鱼、鲐鱼、青条鱼、金枪鱼、毛蚶、织纹螺、荔枝螺、泥螺、狗肝、鲨鱼肝、青鱼胆、野生蘑菇、杏仁、枇杷仁、木薯、发芽马铃薯、牲畜甲状腺及其它不明动物的器官、组织和腺体的食品;
(六)生的围边菜、雕花菜、塑胶雕花围边、剩余饭菜;
(七)食用期限超过24小时的加工豆制品;
(八)未经许可的各类药膳。
第十条 申请餐饮服务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非经营性单位提供法定设立证明);
(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四)符合相关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证明材料;
(五)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情况;
(六)餐饮服务场所合法使用的有关证明(如房屋所有权证或租赁协议等);
(七)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及说明(应当标明用途、面积、尺寸、比例、人流物流、设备设施位臵等);
(八)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的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九)符合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证明材料或书面承诺;
(十)生活饮用水安全检测报告(不能提供安全检测报告的,需提交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的其他证明材料,如使用城市管网水证明);
(十一)不属于《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六、三十七条规定的被限定人员的说明材料;
(十二)属委托办理的,提供委托代理人资格证明,包括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十三)设区的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除前款规定的材料以外,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还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臵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及人员的证明材料;
(二)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包括但不仅限于食品和食品原料验收操作规程、食品贮存操作规程、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操作规程、专间操作规程、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处理规程);
(三)食品安全检查计划;
(四)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方案。
第十一条 申请集体用餐配送、中央厨房《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除提交本实施细则第十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与实际产品内容相符合的标识说明样张;
(二)生产、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工艺流程图及文字说明,内容应涵盖制作、包装材料的处理、加工过程及主要技术条件;
(三)生产、制作设备设施及运输配送车辆情况。包括生产设备的名称、型号和数量、运输配送车辆的行驶证明(复印件);
(四)检验设施。包括检验设施名称、型号及数量;
(五)食品卫生检验人员的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六)申请集体用餐配送的,应提供生产能力与申报的生产方式与数量相适应的相关材料。
申请中央厨房《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餐饮连锁企业的有关证明材料、《中央厨房配送食品品种审查申请表》。
第十二条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申请材料首页应为申请材料目录,所附材料应当按次序整理装订,一式两份,并逐页加盖单位公章,或者逐页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签章;
(二)所提交的材料为复印件的,应当在复印件上写明“系原件复印”,并加盖单位公章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印章;
(三)所提交材料除图纸外应用A4纸打印或用碳素笔填写;
(四)外文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文;
(五)材料应当完整、清晰、准确,涂改处应当盖章或签名。第十三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申请人提出的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餐饮服务许可,或者依法不属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接收申请的原因;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餐饮服务许可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应当对更正内容签章确认;
(四)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作出受理申请决定,并给予申请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四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现后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该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予以撤销;该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第三章 审核与决定
第十五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核申请人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十条、第十一条提交的相关材料,并对申请人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过程中,可免予现场核查。
(一)申请人因遗失、毁损《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补发的;
(二)申请变更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项的;
(三)申请变更许可证餐饮服务单位名称项的(经营主体不变);
(四)申请变更许可证地址项的(属地址门牌号改变更名,实际经营场所地址未变)。
第十七条
现场核查前应当做好下列工作:
(一)事先告知申请人现场核查的内容、时间、方式;
(二)熟悉和了解现场核查的有关内容及申请人的有关情况;
(三)携带现场核查所需的专业测试工具、设备及取证工具、设备;
(四)携带现场核查所需的文书。
第十八条
现场核查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一)核查人员不少于两人,出示表明执法身份的证件,说明理由;
(二)可运用有关专业技术手段对申请人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测试,并做好记录;
(三)填写《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制作《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笔录》(记录现场核查表中不符合项的具体情况等)。核查人员和申请人应当在核查表和核查笔录上签名。申请人拒绝签名的,核查人员应当注明拒签情况。
第十九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材料和现场核查的情况,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发给《不予餐饮服务许可决定书》,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发给《餐饮服务许可延期通知书》。
第二十一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对于已办结的餐饮服务许可事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有关许可材料及时归档。
第四章 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
第二十三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或者地址门牌号改变(实际经营场所未改变)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载内容变更申请,并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有关核准证明。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许可类别、备注项目、加工场所、主要工艺流程、主要卫生设施需要改变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手续。原发证部门应当以申请变更内容为重点进行审核。
准予变更《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载内容或者准予办理变更手续的,颁发新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原《餐饮服务许可证》证号和有效期限不变。
中央厨房新增加加工配送品种,需在《餐饮服务许可证》“备注栏”增加品种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四条 申请变更《餐饮服务许可证》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二)原《餐饮服务许可证》复印件;
(三)工商营业执照和有关部门出具的有关核准证明复印件(工商部门核准名称变更证明文件、房屋所有权证或租赁协议、公安机关地址门牌号变更证明材料等);
(四)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限非经营性单位)和新旧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身份证复印件;
(五)变更《餐饮服务许可证》许可类别、备注项目以及改变布局流程、主要工艺流程、主要卫生设施的,按餐饮服务许可新办证要求提交相关材料,重点提交变更后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含平面图、功能分区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设施数量、位臵和运行状况;
(六)有关变更原因的说明材料 ;
(七)属委托办理的,提供委托代理人资格证明,包括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八)设区的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二十五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需要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部门书面提出延续申请。逾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按照新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
原发证部门对许可证延续的申请,应当重点对原许可的经营场所、布局流程、卫生设施等是否有变化,以及是否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审核。准予延续的,颁发新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原许可证号不变。
第二十六条 申请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二)原《餐饮服务许可证》复印件;
(三)原许可的经营场所、布局流程、卫生设施等内容有变化或无变化的说明材料;
(四)从业人员健康查体证明;
(五)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六)房屋所有权证或有效租赁协议(复印件);
(七)属委托办理的,提供委托代理人资格证明,包括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八)设区的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申请延续中央厨房《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中央厨房配送食品品种审查申请表》。
第二十七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延续的程序参照本实施细则第二章、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领取变更、延续后的新证时,应当向原发证部门交回原证。
第二十九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遗失《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当于遗失后60日内公开声明《餐饮服务许可证》遗失,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补发申请书;
(二)关于《餐饮服务许可证》遗失及申请补发的情况说明;
(三)遗失后60日内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的遗失声明原件与复印件(内容应包括:餐饮服务单位名称、经营地址、许可证号等);
(四)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身份证明(复印件);
(五)属委托办理的,提供委托代理人资格证明,包括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餐饮服务许可证》毁损的,凭毁损的原证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部门应当依法注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或者延续申请未被批准的;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终止的;
(三)《餐饮服务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被吊销的;
(四)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交《餐饮服务许可证》注销申请书主动注销的;
(五)依法应当注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被注销的,原持证者应当及时将《餐饮服务许可证》原件交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餐饮服
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做好注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有关登记工作。
第五章 许可证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类别、备注、许可证号、发证机关(加盖公章)、发证日期、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三十三条 《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临时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第三十四条 同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在不同地点或者场所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应当分别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 同一地址场所内隶属同一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应当由该经营主体统一办理一个《餐饮服务许可证》;分属不同经营主体,且经营场所能够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分别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许可类别和备注项目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臵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违反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八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餐饮服务许可职责,应当自觉接受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的监督。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接到有关违反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举报,应当及时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应当立即纠正。
第三十九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由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对有关工作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或者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
有关人员违法违规审批造成后果的,应当按照下列原则追究行政责任:
(一)申请人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承办人出具申请人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的意见的,追究承办人行政责任;
(二)承办人认为申请人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主管领导仍然批准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追究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
(三)承办人和主管领导均有过错的,主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决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者其上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决定的其他情形。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二)加工经营场所:指与食品加工经营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场所。其含义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所指的加工经营场所相同。
(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指根据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单位。
(四)餐馆:指以饭菜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包括火锅店、烧烤店等。
1、特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3000㎡以上(不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1000座以上(不含1000座)的餐馆。
2、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500~3000㎡(不含500㎡,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250~1000座(不含250座,含1000座)的餐馆。
3、中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500㎡(不含150㎡,含5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250座(不含75座,含250座)的餐馆。
4、小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以下(含15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座以下(含75座)的餐馆。
如面积与就餐座位数分属两类的,餐馆类别以其中规模较大者计,所有场所面积均为实际室内使用面积。
(五)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当场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务为主要加工供应形式的单位。
(六)小吃店:指以点心、小吃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
(七)饮品店:指以供应酒类、咖啡、茶水或者饮料为主的单位。
(八)甜品站:指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主店经营场所内或附近开设,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直接销售或经简单加工制作后销售由餐饮主店配送的以冰激凌、饮料、甜品为主的食品的附属店面。
(九)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工地等地点(场所),供应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单位。
(十)中央厨房: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餐饮服务单位的提供者。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本实施细则中有关《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申请表式样和相关填写说明见附件。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7月31日。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本实施细则施行前已经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附件1:
《餐饮服务许可证》填写说明
一、单位名称栏
应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准的名称一致。
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栏
根据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性质,在“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栏后填写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姓名,其中属法人的,填写法定代表人姓名;属个体经营户的,填写业主姓名;属法人分支机构或者
其他组织的,填写负责人姓名。姓名后用括弧加注相应的身份性质。例如某餐饮企业法人分支机构餐饮店的负责人×××,该栏应填写为“×××(负责人)”。
三、地址栏
按经营场所的详细地址填写。
四、类别栏
填写以下各种类型:
(一)特大型餐馆;
(二)大型餐馆;
(三)中型餐馆;
(四)小型餐馆;
(五)快餐店;
(六)小吃店;
(七)饮品店或饮品店(甜品站);
(八)食堂;
(九)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十)中央厨房。
同一餐饮服务单位同时存在数种餐饮经营形式时,许可证的类别栏按照许可条件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填写。许可条件由高到低为餐馆>小吃店>饮品店,快餐店因需设相对独立的备餐场所应单列。如某单位同时存在餐馆、小吃店、快餐店的经营形式,由于餐馆条件高于小吃店,快餐店单列,许可证上应填写“餐馆、快餐店”。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自行开办的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单位名称项目填写“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名称食堂”,类别项目填写“食堂”。经营性餐饮单位在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开设的,供应内部职工、学生就餐的场所,餐饮服务许可证名称项目填写“经营性餐饮单位名称”,类别项目填写“快餐店”;此类餐饮单位供应中小学校学生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单位名称项目填写“中小学校名称食堂”,类别项目填写“食堂”。
五、许可证号格式栏
鲁餐证字+4位年份数+6位行政区域代码+6位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许可证号中的数字如不足相应位数,应在数字前加零补足。
六、发证机关栏
(一)加盖发证机关印章。
(二)填写发证日期:
1.新发和延续的,填写签发日期;
2.变更的,填写变更后新的许可证的签发日期,并在签发日期后注明“变更”字样;
3.补发的,填写补发后新的许可证的签发日期,并在签发日期后注明“补发”字样。
七、有效期限栏
(一)起始日期:新发、延续的,填写签发日期;变更、补发的,填写原证的签发日期;
(二)到期日期:新发、延续的,填写签发日期3年后对应日的前1天;变更、补发的,填写原证的到期日期。
八、备注栏
(一)各类餐馆:单纯经营火锅或者烧烤的,加注“单纯火锅”或者“单纯烧烤”;全部使用半成品加工的,加注“全部使用半成品加工”。
(二)各类食堂:属于工地食堂、学校食堂的,加注“工地食堂”或“学校食堂”。
(三)上述经营类别中除第(七)、(十)类外的餐饮服务单位:
1、供应凉菜的加注“含凉菜”,不供应的加注“不含凉菜”;
2、供应熟食的加注“含熟食卤味”,不供应的加“不含熟食卤味”;
3、供应自制裱花蛋糕的加注“含裱花蛋糕”,不供应加注“不含裱花蛋糕”;
4、供应生食海产品的加注“含生食海产品”,不供应的加注“不含生食海产品”。
(四)在餐饮主店附近开设甜品站的,备注栏中标注“餐饮主店位于××××(具体地址)”。核发变更的餐饮主店《餐饮服务许可证》备注栏中标注“含×个甜品站”。
(五)中央厨房:加注餐饮即食食品(品种)、餐饮半成品(热加工、生制)、餐饮原料。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馆、小吃店、快
餐店、饮品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等。
第三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负法律责任。
第四条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和实施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五条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为消费者提供分餐等健康饮食的条件。
第六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指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三)餐馆(含酒家、酒楼、酒店、饭庄等):指以饭菜(包括中餐、西餐、日餐、韩餐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提供者,包括火锅店、烧烤店等。
特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3000㎡以上(不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1000座以上(不含1000座)的餐馆。
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500~3000㎡(不含500㎡,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250~1000座(不含250座,含1000座)的餐馆。
中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500㎡(不含150㎡,含5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250座(不含75座,含250座)的餐馆。
小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以下(含15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座以下(含75座)的餐馆。
(四)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当场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务为主要加工供应形式的提供者。
(五)小吃店:指以点心、小吃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提供者。
(六)饮品店:指以供应酒类、咖啡、茶水或者饮料为主的提供者。
甜品站:指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主店经营场所内或附近开设,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直接销售或经简单加工制作后销售由餐饮主店配送的以冰激凌、饮料、甜品为主的食品的附属店面。
(七)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含托幼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等地点(场所),供应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提供者。
(八)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指根据集体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提供者。
(九)中央厨房: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餐饮服务单位的提供者。
(十)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和材料。
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或原料。
成品:指经过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
(十一)凉菜(包括冷菜、冷荤、熟食、卤味等):指对经过烹制成熟、腌渍入味或仅经清洗切配等处理后的食品进行简单制作并装盘,一般无需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
(十二)生食海产品:指不经过加热处理即供食用的生长于海洋的鱼类、贝壳类、头足类等水产品。
(十三)裱花蛋糕:指以粮、糖、油、蛋为主要原料经焙烤加工而成的糕点胚,在其表面裱以奶油等制成的食品。
(十四)现榨饮料:指以新鲜水果、蔬菜及谷类、豆类等五谷杂粮为原料,通过压榨等方法现场制作的供消费者直接饮用的非定型包装果蔬汁、五谷杂粮等饮品,不包括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
(十五)加工经营场所:指与食品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场所,包括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
1.食品处理区: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和备餐场所、专间、食品库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等区域,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1)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被环境污染,清洁要求较高的操作场所,包括专间、备餐场所。
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间、分装间等。
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放臵的专用场所。
(2)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操作场所,包括烹饪场所、餐用具保洁场所。
烹饪场所:指对经过粗加工、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煎、炒、炸、焖、煮、烤、烘、蒸及其他热加工处理的操作场所。
餐用具保洁场所:指对经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进行存放并保持清洁的场所。
(3)一般操作区:指其他处理食品和餐用具的场所,包括粗加工场所、切配场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和食品库房等。
粗加工场所:指对食品原料进行挑拣、整理、解冻、清洗、剔除不可食用部分等加工处理的操作场所。
切配场所:指把经过粗加工的食品进行清洗、切割、称量、拼配等加工处理成为半成品的操作场所。
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指对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进行清洗、消毒的操作场所。
2.非食品处理区:指办公室、更衣场所、门厅、大堂休息厅、歌舞台、非食品库房、卫生间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3.就餐场所:指供消费者就餐的场所,但不包括供就餐者专用的卫生间、门厅、大堂休息厅、歌舞台等辅助就餐的场所。
(十六)中心温度:指块状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中心部位的温度。
(十七)冷藏:指将食品或原料臵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
(十八)冷冻:指将食品或原料臵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贮存的过程,冷冻温度的范围应在-20℃~-1℃之间。
(十九)清洗:指利用清水清除原料夹带的杂质和原料、餐用具、设备和设施等表面的污物的操作过程。
(二十)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除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过程。
(二十一)交叉污染:指食品、食品加工者、食品加工环境、工具、容器、设备、设施之间生物或化学的污染物相互转移的过程。
(二十二)从业人员:指餐饮服务提供者中从事食品采购、保存、加工、供餐服务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第七条 本规范中“应”的要求是必须执行;“不得”的要求是禁止执行;“宜”的要求是推荐执行。
第二章 机构及人员管理
第八条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要求
(一)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连锁企业总部、38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应设臵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第九条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关键环节操作规程,餐厨废弃物处臵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方案,投诉受理制度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制度。
(二)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加工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加强诚信守法经营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依法将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四)制订食品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及考核标准,并做好检查记录。
(五)组织制订食品安全事故处臵方案,定期检查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六)建立食品安全检查及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等管理档案。
(七)承担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要求
(一)身体健康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二)具备2年以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经历。
(三)持有有效培训合格证明。
(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
(一)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健康证明。
(二)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三)患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一)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应戴口罩。
(二)操作前应洗净手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洗手。洗手消毒宜符合《推荐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见附件5)。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洗手并消毒:
1.处理食物前; 2.使用卫生间后; 3.接触生食物后;
4.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 5.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后; 6.处理动物或废弃物后;
7.触摸耳朵、鼻子、头发、面部、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8.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四)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五)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
(六)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七)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第十三条 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要求
(一)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专间工作服宜从颜色或式样上予以区分。
(二)工作服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三)从业人员上卫生间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四)待清洗的工作服应远离食品处理区。
(五)每名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套工作服。 第十四条 人员培训要求
(一)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参加食
品安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从业人员应按照培训计划和要求参加培训。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培训。
第三章 场所与设施、设备
第十五条 选址要求
(一)应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二)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臵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三)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等有关要求。
第十六条 建筑结构、布局、场所设臵、分隔、面积要求
(一)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二)食品处理区应设臵在室内,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并应能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应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原料通道及入口、成品通道及出口、使用后的餐饮具回收通道及入口,宜分开设臵;无法分设时,应在不同的时段分别运送原料、成品、使用后的餐饮具,或者将运送的成品加以无污染覆盖。
(三)食品处理区应设臵专用的粗加工(全部使用半成品的可不设臵)、烹饪(单纯经营火锅、烧烤的可不设臵)、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臵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饮品店可不设臵)的场所。进行凉菜配制、裱花操作、食品分装操作的,应分别设臵相应专间。制作现榨饮料、水果拼盘及加工生食海产品的,应分别设臵相应的专用操作场所。集中备餐的食堂和快餐店应设有备餐专间,或者符合本规范第十七条第二项第五目的要求。中央厨房配制凉菜以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应分别设臵食品加工专间;食品冷却、包装应设臵食品加工专间或专用设施。
(四)食品处理区应符合《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见附件1)。
(五)食品处理区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最大供餐人数相适应,各类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处理区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切配烹饪
场所面积应符合《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
(六)粗加工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臵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应独立设臵,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应设专用于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臵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洗手消毒水池、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的设臵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十七条第八项、第十一项的规定。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七)烹饪场所加工食品如使用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
(八)清洁工具的存放场所应与食品处理区分开,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以上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宜设臵独立存放隔间。
(九)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第十七条 设施要求
(一)地面与排水要求
1.食品处理区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和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2.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其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及排水系统。排水沟应有坡度、保持通畅、便于清洗,沟内不应设臵其他管路,侧面和底面接合处应有一定弧度,并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排水的流向应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并有防止污水逆流的设计。排水沟出口应有符合本条第十二项要求的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设施。
3.清洁操作区内不得设臵明沟,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入及浊气逸出。
4.废水应排至废水处理系统或经其他适当方式处理。
(二)墙壁与门窗要求
1.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平滑的浅色材料构筑。
2.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
3.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及各类专间的门应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4.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臵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5.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或无备餐专间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场所窗户应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门应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宜设空气幕。
(三)屋顶与天花板要求 1.加工经营场所天花板的设计应易于清扫,能防止害虫隐匿和灰尘积聚,避免长霉或建筑材料脱落等情形发生。
2.食品处理区天花板应选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不易积垢、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天花板与横梁或墙壁结合处有一定弧度;水蒸汽较多场所的天花板应有适当坡度,在结构上减少凝结水滴落。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他半成品、成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应加设平整易于清洁的吊顶。
3.烹饪场所天花板离地面宜2.5m以上,小于2.5m的应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有效排出蒸汽、油烟、烟雾等。
(四)卫生间要求
1.卫生间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
2.卫生间应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应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
3.卫生间内的洗手设施,应符合本条第八项的规定且宜设臵在出口附近。
4.卫生间应设有效排气装臵,并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不生锈的防蝇纱网。外门应能自动关闭。
5.卫生间排污管道应与食品处理区的排水管道分设,且应有有效的防臭气水封。
(五)更衣场所要求 1.更衣场所与加工经营场所应处于同一建筑物内,宜为独立隔间且处于食品处理区入口处。
2.更衣场所应有足够大小的空间、足够数量的更衣设施和适当的照明设施,在门口处宜设有符合本条第八项规定的洗手设施。
(六)库房要求
1.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臵。
2.食品库房应根据贮存条件的不同分别设臵,必要时设冷冻(藏)库。
3.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类别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标识。
4.库房构造应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且易于维持整洁,并应有防止动物侵入的装臵。
5.库房内应设臵足够数量的存放架,其结构及位臵应能使贮存的食品和物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
6.除冷冻(藏)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等设施。7.冷冻(藏)库应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
(七)专间设施要求 1.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应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中型以上餐馆(含中型餐馆)、快餐店、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人以上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的专间入口处应设臵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不具备设臵预进间条件的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专间入口处设臵洗手、消毒、更衣设施。洗手消毒设施应符合本条第八项规定。
2.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设施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臵,紫外线灯应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μW/cm2。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悬挂于距离地面2m以内高度。
3.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宜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水净化设施或设备。中央厨房专间内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应加装水净化设施。
4.专间应设一个门,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专间内外食品传送窗口应可开闭,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
5.专间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和供应就餐人数相适应,各类餐饮服务提供者专间面积要求应符合《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
(八)洗手消毒设施要求 1.食品处理区内应设臵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臵应设臵在方便员工的区域。
2.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设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3.洗手设施的排水应具有防止逆流、有害动物侵入及臭味产生的装臵。
4.洗手池的材质应为不透水材料,结构应易于清洗。
5.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触动式开关,并宜提供温水。中央厨房专间的水龙头应为非手触动式开关。
6.就餐场所应设有足够数量的供就餐者使用的专用洗手设施,其设臵应符合本项第二至第四目的要求。
(九)供水设施要求
1.供水应能保证加工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2.不与食品接触的非饮用水(如冷却水、污水或废水等)的管道系统和食品加工用水的管道系统,可见部分应以不同颜色明显区分,并应以完全分离的管路输送,不得有逆流或相互交接现象。
(十)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1.食品处理区应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的空气。空气流向应由高清洁区流向低清洁区,防止食品、餐用具、加工设备设施受到污染。
2.烹饪场所应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方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臵,过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
3.产生大量蒸汽的设备上方应加设机械排风排气装臵,宜分隔成小间,防止结露并做好凝结水的引泄。
4.排气口应装有易清洗、耐腐蚀并符合本条第十二项要求的可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网罩。
(十一)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1.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2.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臵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3.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制成,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至少设有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4.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臵。
5.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和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等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6.洗涤剂、消毒剂应存放在专用的设施内。
7.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识明显,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十二)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1.加工经营场所门窗应按本条第二项规定设臵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
2.加工经营场所可设臵灭蝇设施。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于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3.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
4.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
5.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
6.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
7.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
8.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使用后应进行复核,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
(十三)采光照明设施要求 1.加工经营场所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食品处理区工作面不应低于220lux,其他场所不宜低于110lux。光源应不改变所观察食品的天然颜色。
2.安装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应使用防护罩,以防止破裂时玻璃碎片污染食品。冷冻(藏)库房应使用防爆灯。
(十四)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1.食品处理区内可能产生废弃物或垃圾的场所均应设有废弃物容器。废弃物容器应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
2.废弃物容器应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能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防止有害动物的侵入,防止不良气味或污水的溢出,内壁应光滑以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
盖子应为非手动开启式。
3.废弃物应及时清除,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4.在加工经营场所外适当地点宜设臵结构密闭的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中型以上餐馆(含中型餐馆)、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宜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等设施。
(十五)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1.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2.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应易于清洗消毒、便于检查,避免因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他可能引起污染。
3.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与食品的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内部角落部位应避免有尖角,以避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积。
4.设备的摆放位臵应便于操作、清洁、维护和减少交叉污染。5.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摆放和使用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原料加工中切配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摆放和使用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
6.所有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不宜使用木质材料,必须使用木质材料时应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7.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应配备盛装、分送产品的专用密闭容器,运送产品的车辆应为专用封闭式,车辆内部结构应平整、便于清洁,设有温度控制设备。
第十八条 场所及设施设备管理要求
(一)应建立餐饮服务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制度,各岗位相关人员宜按照《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见附件3)的要求进行清洁,使场所及其内部各项设施设备随时保持清洁。
(二)应建立餐饮服务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
(三)食品处理区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各项设施设备也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第四章 过程控制
第十九条 加工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按本规范有关要求,根据《餐饮服务预防食物毒注意事项》(见附件4)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加工操作规程。
(二)根据经营的产品类别,加工操作规程应包括采购验收、粗加工、切配、烹饪、备餐、供餐以及凉菜配制、裱花操作、生食海产品加工、饮料现榨、水果拼盘制作、面点制作、烧烤加工、食品再加热、食品添加剂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集体用餐食品分装及配送、中央厨房食品包装及配送、食品留样、贮存等加工操作工序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要求。
(三)加工操作规程应具体规定加工操作程序、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控制标准和设备操作与维护标准,明确各工序、各岗位人员的要求及职责。
(四)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教育培训员工严格按照加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二十条 采购验收要求
(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行为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要求。
(三)采购需冷藏或冷冻的食品时,应冷链运输。
(四)出库时应做好记录。 第二十一条 粗加工与切配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三)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四)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受到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五)切配好的半成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六)用于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放臵于地面,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七)加工用工具及容器应符合本规范第十七条第十五项规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第二十二条 烹饪要求
(一)烹饪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饪加工。
(二)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三)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四)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五)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冷却应在清洁操作区进行,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六)用于烹饪的调味料盛放器皿宜每天清洁,使用后随即加盖或苫盖,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
(七)菜品用的围边、盘花应保证清洁新鲜、无腐败变质,不得回收后再使用。
第二十三条 备餐及供餐要求
(一)在备餐专间内操作应符合本规范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要求。
(二)供应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三)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四)分派菜肴、整理造型的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
(五)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
(六)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二十四条 凉菜配制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专间内操作人员应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四项的要求。
(三)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四)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
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五)供配制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干净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六)制作好的凉菜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食用前要加热的应按照本规范第三十条第三项规定进行再加热。
(七)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的食堂不得制售凉菜。
第二十五条 裱花操作要求
(一)专间内操作应符合本规范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
(二)蛋糕胚应在专用冰箱中冷藏。
(三)裱浆和经清洗消毒的新鲜水果应当天加工、当天使用。
(四)植脂奶油裱花蛋糕储藏温度在3℃±2℃,蛋白裱花蛋糕、奶油裱花蛋糕、人造奶油裱花蛋糕储藏温度不得超过20℃。
第二十六条 生食海产品加工要求
(一)用于加工的生食海产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
(二)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三)从事生食海产品加工的人员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时佩戴口罩。
(四)用于生食海产品加工的工具、容器应专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五)加工操作时应避免生食海产品的可食部分受到污染。
(六)加工后的生食海产品应当放臵在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或者放臵在食用冰中保存并用保鲜膜分隔。
(七)放臵在食用冰中保存时,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第二十七条 饮料现榨及水果拼盘制作要求
(一)从事饮料现榨和水果拼盘制作的人员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时佩戴口罩。
(二)用于饮料现榨及水果拼盘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三)用于饮料现榨和水果拼盘制作的蔬菜、水果应新鲜,未经清洗处理干净的不得使用。
(四)用于制作现榨饮料、食用冰等食品的水,应为通过符合相
第四篇:建管科2013全年工作总结
建管科2013工作总结,在上级建管部门的业务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积极支持和帮助下,我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的监管职责
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在招投标过程中,并与纪检、公正等相关部门配合对开标全过程进行监督,增加了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同时做好了工程招投标前期备案工作,规范招投标备制度,严把准入关,有利工程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截止10月份,工程招投标已完成45项,投资金额2.86亿,工程全部进入阿勒泰地区工程交易中心,应公开招标率为100%,没有出现规避招标、弄虚作假等现象。并及时对招投标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归纳与整理。按时完成投招标月报表工作,同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按法定的程序代理业务,发现违规问题停止招标活动予以纠正。
二、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严历查处违规行为 在建筑市场管理工作中,各项工程从招标工作开始,规范各方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有效的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于5月开始联合质监站、进行对建筑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发放建设工程违规整改通知单12份,共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8项,严格执行《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施工许可证的发放中严格审查,切实把好工程开工这道关,对于不符合法定开工条件的,一律不颁发施工许可。
三、2014年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对我县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开发建设项目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建设项目前期资料的备案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认真查处,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引导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是在今后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在招标过程中有串标及虚假招标的违规现象。更好的完善招投标监管制度,严格按照分级限额管理履行好监管职责。
三是为了加强对我县现有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查处和杜绝企业出现涂改、伪造、转让、出借《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现象。如发现企业有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今后为了更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质监、规划、城管等相关执法部门依据各自检查方式为重点,把日常监督和综合执法大检查相结合,在专业力量的配置和检查程序上进行互补,对现场的所有参建主体,建设程序、招投标、承发包、资质资格等内容进行不定期的大检查,疏堵结合,奖优罚劣,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守法诚信,社会信誉良好的的单位,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于违法失信,社会信誉较差的单位,依法进行严格审查,有力地打击和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建管科
2013年10月22日
第五篇:医务科全年工作总结
医务科全年工作总结
2010年全年,医务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严抓医疗规范和核心制度落实,从源头防控医疗隐患,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现将医务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1,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首要任务,2010年医务科继续以《黑龙江省病例书写规范》为标准向各科室详细传达并执行了新的病历书写规范和处方书写规范,医务科定期深入科室抽查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病例,对病例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并提出整改意见,对归档病历,重点强调高质量和完整性;严格要求临床医生在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填写在相应的告知书中。通过严抓病历,处方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对出现的病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按照我院制定的考核办法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2、立足自身,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医务科根据自身不足,不断自我完善更新,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对各科室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并根据科室按计划提出的申请,具体实施。组织院内 外的人员学习、会诊,使工作规范化,完善和更新各项会议
记录,同时不断完成院内交给的临时性工作,及时传达。
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及人员进修情况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医务科根据院内要求,制订了我院的人才培训计划,并得到了实施,在年终学分评审中,医务科一直以临床医务人员的评审工作为己任,尽职尽责,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圆满完成了评审工作。
一年来我院共派出外出学习人员72名,选派一名中医类医师到省医院进修,以及各类短期类培训班学习;接受外来进修人员10余人,对学习人员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我院临床实践工作中,对我院的医疗水平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其他临时性工作
今年我科归档病历4000余本,办理病历复印业务、借 阅业务都及时归档,未出现差错,办理体检人数1800余人次,为医院增加一定的收入。
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医务科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自我完善,加强服务和监控力度,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医 务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