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香港赌客的菠菜心得(共)
先介绍我自己:
(1)除了女人,我就最喜欢钻研赌技;
(2)我是数据分析派的投注人,我相信一切都有数据可寻,相信数据会重复出现;
(3)已没有买马十年,不买的原因是赢了一笔钱;另外买马实在是太复杂的游戏,对脑力及体力都是超沉重的负荷;
(4)买球2年多,盈余仍不停增长,由最初的几百元至今百多万;
为什要要分享我的投注策略给各位知道?
因为我从以前买马的时候到现在买球,见到太多人输,但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会输..真的是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注心得,我亦绝对尊重每一个人的投注心得,但如果小弟将我个人的小小成功经验同大家分享,希望对一些朋友有点启发或者反省,从而有所收获,那么也都算是回馈社会了。正所谓:钱一个人的赚不完的,要大家一起去赚。总之各位对我的愚见认同的就来看看,不认同的就当作是我在放屁吧。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愚见认为要作为成功的投注人,当然要有一些必要的因素,例如(A)本钱;(B)周详的投注计划;(C)稳定的心理质素; 等等...但我以前从买马及现在买球,都认为有两个投注人的死穴,其实是必须冲破的,否则都可能很难赢到大钱...这两个死穴就系:
(1)输了想赢回来 ── 骤眼看来,这是很自然的事...但往往就是会令到投注人越输越多...对付的方法是:一开始已有全盘的投注策略编排,有时间性,有目标,和要有上佳稳定的心理,那就不会因为“输了钱”而影响投注,从而越输越多。
(2)冷门的不敢去买 ── 普遍的人都有一个错觉,就是认为热的会比冷的大机会;或者越热越有机会...结果会热的会买多些,或者全部身家买下去...但冷门的就算会买,都只是小注...这样就真是比较难赢到钱的...因为在数学上(不要忘记我是数据分析派),冷热的机会应是一样的(以主客和为例,同是1/3)。比如一条好简单的习题大家试试:我有$200买马,要买一条Q一拖二,一条Q有八倍,一条有二十倍,你会怎样去买呢?小弟的买球程序是分三个部份的:(A)赛前分析;(B)投注;(C)赛后检讨;
先说我是怎样去做赛前分析:相信每一位师兄在买球之前,一定会分析球赛啦..要不然怎么会去买呢?但大家又怎么样分析的呢?你会从那方面去分析一场球赛呢?当你去落实要去买一场球时,又有什么理由支持你去买这场球呢?我见过好多球友都是有名的球队派或喜欢心中球队派,他们只会不停追捧。我亦见过主胜/客胜派。总之是林林总总,什么人都有。当然我不会评论大家怎样去分析球赛啦,但我就会从以下十四方面去研究每一场球的。
(1)近十场赛事;
(2)主/客场成绩;
(3)主/客场入球;
(4)主/客场入球模式;
(5)主/客场失球模式;
(6)双方近五年对赛成绩;
(7)下场对手;
(8)伤兵(包括出场阵容);
(9)天气;
以上的九个方面,都不用过多去解释的,有好多师兄比我做得好多了。但我想说的是以下的五个方面。
(10)赔率 ~~ 不只是普看主客和及亚洲盘的赔率,还要尽可能参考不同庄家的赔率。另外亦要顾及球队在这种情况的赔率下的以往的表现。另外临场的赔率变动也是一个参考;
(11)盘路 ~~ 不只是最近或今季的盘路,都要看以往对相同对手的盘路,及主/客场的盘路;我亦会归纳以往球队在同一时期的盘路作为参考;
(12)猜测教练想法(目标)~~ 好简单,就是假设你是那球队的领队,你会在今场球会有什幺样的目标呢? 当然没有教练想输球...但都要看现实呢。有引起教练会在某些场次时真是会求一分的,那当然就会在出场阵容中反映到了。
(13)最近球队新闻 ~~ 球队最近有没有正面/负面的新闻? 都会对该场球员的士气等等,或多或少都有影响。最经典的一次是上年欧冠,车路主场对比锡达斯,车仔球员受怀疑强奸案困扰,结果比锡达斯爆大冷。
(14)假球可能性 ~~ 这点就真的是“靠猜”了...所以纯系一个参考...但相应在赔率上都可以有一些端倪看到一些的...
可能大家必定会在分析球赛时,用以上某几个方面去分析,亦会从某些方面分析出一个结论,从而去买一场球。但我想提出的是,某一两个方面(FACTOR)对一队有利...其实未必全部FACTORS都对那一队都有利的。往往很多朋友就是因为只看到那一两个有利的FACTORS而没有看到那些不利的FACTORS,从而作出一个错误的投注决定。
我的分析法就系:一场波之中,尽可能综合更多的Factors,哪支队有利的Factors多就买哪支队。但有以下的事情请注意:~~周六及日每日都有几十场球,实在没有可能全部分析...故只宜集中火力分析一些较为熟悉的联赛(例如四大联赛啦);~~每次的赛后检讨中(例如检讨得/失球的模式),其实可以帮到下一次的赛前分析好多的;~~可能有朋友会问/骂我,要花这幺多时间才能赢到可能好少钱,值不值呀?时间都金钱啊...我的态度就是:不辛苦又怎么能得世间财......钱喔...如果没有心思熟虑过就胡乱去投注,那还不是不一个明智的人呢? 我以前投注赛马,都算赢得很多啦,我的朋友会说我运气好...但我只会平静的同他们说:我不是运气好的,我辛苦研究时,你们看不到而已...我赢回来的钱真的不是不劳而获的。
今次我会分享我在投注时,要留意的40个FACTORS。这40个FACTORS说穿了其实是在投注时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或者可以话系在投注时应该有的态度和不应该有的态度。所以其实是有20个FACTORS,分开正负(必须/避免)两面的。
(1)必须:投注过关
避免:投注单头
足球的赔率不及赛马的,赛马可以投注在一场的WQ等,可能已有不错的回报;但波你买一个单头,可以赢到几多钱先?所以买波要赢钱,必须要买过关。咁至于过几多关才适合呢?我有一位读数学的朋友同我仔细分析过,其实过三关至四关系最适合的,无论在风险及回报上都算系比较平衡。
(2)必须:冷门过关
避免:热门过关
意思并不是全买冷门的过关...热的就唔买...而系热门在赛前分析绝对利好后,同时在赔上又有值搏率就可以买。如果买埋d:1.2x1.35x1.4...正所谓中左都冇肉食...(但就好似都几多人会系咁买的...因为佢地跌入左我最初讲的的2个投注死穴之一:冷的唔敢买,热就以为越热越稳阵...)
(3)必须:两瓣过关
避免:单头过关
这点要分享多一d了。以买一条3x1为例子,每关都只买一瓣的话,中的机会率是多少呢? 其实只是1/27。因为每关投注人只有一瓣(33.33%)机会中,马会/庄家有两瓣(66.66%)机会赢你钱...对投注人好不利...唔中的机会其实好大的...咁点样将投注人从不利变为有利呢?
如果我在这3关之中,有2关都是选两瓣的,那么中的机会就会提升到4/27,比三关只选一瓣高了四倍的命中率。但可能你会问:要买4条飞,咁泛本...另外本钱大了,回报亦低了...咁我会咁念的:冇错,的确买的4条飞之中只有一条系有机会中的,足足有三条会浪费,但亦唔好忘记,我系有4个机会会赢到钱的,比起只有唯一的一个机会可以赢到钱,系咪会有利得多先? 另外有 关回报少了的问题,冇错,因为本金多了,自然回报的百分比会细左,但我又会问一个问题,我地买波系咪想中波先? 中波是必须要的嘛。假设有人买一条3x1中正会有30倍,但有人用以上的方法买四条3x1,到最后中了有8倍,你地会点买呢? 我就一定会拣后者,因为要中波先最紧要...前者只要开侧少少...就算有30000倍都冇中...因为系“唔中”...
(4)必须:冷多热少
避免:冷少热多
假设用以上的原则去买四条3X1,赔率分别为: 22倍 20倍 18倍 16倍 我就必定会 22倍 及 20倍 那两条买多D的,18倍 及 16倍那两条买少D...咁点为之多...咁为之少呢? 我就普遍会用(4,3,2,1)的比重去买的。即是我在计划之内会用$1000去买这四条三关的,咁我就会分别用$400,$300,$200,$100不同的注码去买,绝对不会用平均(即$250)去买的。
(5)必须:补本投注
避免:忘本投注
又用以上的例子,可能有朋友会问:点解比重一定系(4,3,2,1)姐?
我用(5, 3.5, 1, 0.5)唔得吗? 博就博到可以赢多D嘛...但唔好忘记我地唔系生神仙...当然我地想一投注就中...但如果开侧D...我地可能赢唔到多钱...但至少都唔可以SHU钱呀...若果真系开那条0.5的,就会输左$200了...正所谓中三关都要SHU钱...边有咁低能架...另一个问题:就系四条都唔中呢? 咁就系赛前分析出的问题了...并不是投注的部份出错。如果系中了那条0.5的而SHU钱,就系投注部份出错,因为冇设立补本投注,盲目追求高回报。
(6)必须:以少博多
避免:以多博少
这点表面看来好简单,但就正正好多朋友都会犯的错。无他的,衰贪心小利而已。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经评论当时实力俾佢自已强的袁绍,曹操话袁绍:小利就搏晒命...大利就畏首畏尾...(大致系咁的意思啦)。有不少人肯用一万元买曼联1.5倍的W,以为赢硬嘛...但就算俾你赢了,你咪得50%的回报?完全唔值得...
(7)必须:本钱要够
避免:算住度住
投资投注乜都好,最紧要是有本钱,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有关本钱我有两点的理解:(A)本钱的多少与你的储蓄有莫大的关系,投注本钱占你的储蓄越细越有利。假设你有10万的储蓄,只将1万拿来做投注本钱,咁相应上心理负担会冇咁大。另外就算真系输晒1万,都仲可以有机会用多1万来进行另一个计划。如果一开始就用3万5万做本钱,心理负担会大多,输晒后进行另一次计划亦比较难有信心去推行了。(B)如果唔够本钱,算住度住去买,就会好容易错失一些赢钱的机会,或者系赢得少或者输埋添;所以我以前提过一些想跟我学买波的朋友,我第一样叫他们做的系储钱(当然如果已有积蓄的就唔使啦),跟住叫他们将部份做投注本钱。那些餐搵餐食餐餐清的,我叫佢地唔好去买波的。
(8)必须:订立目标
避免:毫无目标
任何计划都要有目标的,投注计划亦唔例外。好多朋友只系希望:赢D...赢多D...这不是目标,只是一种渴求。要达成一个计划的目标是有方法、步骤及时间的。以我为例,我2年前用1万做本钱,目标系在3个月将累积盈余达到5万,如果提早达成就再订立另一目标,不能达成就修订及检讨。
(9)必须:止蚀预算
避免:没有止蚀
有了本钱,有了目标,到止蚀预算了。我经常都会问自己及朋友,那本钱会打算投注几多次(日)后,就会输晒呢(姑且称为”输清比率---LRR”)? 我自己就定为20。以1万为例,20次当会输晒,故我每次是会投注$500的。当然可以选择LRR进取些或保守些。另外当1万真系输晒,咁会否再来一之投注计划? 我是会的,但我就不会有2次以上的。
(10)必须:保持注码
避免:注码飘忽
这点真要详细分享了。先讲注码飘忽:意思就系唔好按自己的喜恶来加大/缩少每次的注码。咁系违反了整个投注计划的。但系在投注计划内,又系会有每次注码不同的事呢,以下会详细说明。保持注码的意思,其实应是保持LRR。假设投注失利,盈余少于一万,每次$500的投注是不会缩减的,因为有LRR=20嘛。但如果盈余是正数呢?例如去到$15000,咁我的LRR又不变(其实我一直以来LRR都冇变过),每次的投注就系$750了。盈余去到$50000,每次投注就系$2500。雪球是会不停的滚大。但这会引申到有3个致命的问题/心理障碍:
(A)赢左钱,自然想去花花的,这是人之常情,亦系一件好事呢。但其实赢左就去花左佢,变相在计划中系少左盈余的,盈利的增长亦会拖慢。咁就要睇番大家投注的最终目标系乜了。如果你的目标系定时有D闲钱去花,咁亦无可厚非。但我...我的最终目标唔系咁简单呢,我希望能提早退休,我就会咁念:咁辛苦做赛前分析都系想可以快D提早退休...所以我就唔会乱花那些盈余了。我会保持
在本钱之中,继续滚大。
(B)唔怕得罪讲句,相信大部份师兄都未必系大老板啦...每月的人工相信介乎几千到几万挂。当盈余滚大时,LRR又不变,咁其实每一次的投注可能会等如(或超过)你一个月的人工的。每次照计划去买,可能一次两次就做到,但次次做就未必得...如果加埋有三几日投注失利,就更加动摇信心... 咁其实亦都系人之常情。我自己亦遇到过这情况。但我那时会念:我深信我这套投注策略系掂的嘛。咪所以继续咯,冇退缩过。另外有朋友都会好惊讶问过我:哗,你一日买波买成2、3万咁犀利架...我那时冇可能同佢讲解我整套投注策略,故我只可以咁答佢:你赢左$500,会否介意输番$20or$30? 佢话唔介意。咁我咪话:一样姐。有五十万的盈余,又点会(应)介意输二、三万?
(C)当盈利不停增长时,会不期然会念多左野的...例如心雄的希望买大D...保守的希望守住胜果...买细左...又会有”割禾青”派,取番部份出来,唔再输番俾佢...又会有增加LRR派...等等。我就冇特别对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评论,毕竟每人都不同,我只有提醒大家:你最终的目标系乜先? 你点做都好...系咪一个最理想的做法去切合你最终的目标?
所以我一直
以来都只将赢番来的放在本钱之中。
(11)必须:次次计算
避免:追回所失
每次(日)的投注,赢也好输也好,都算啦。实在不宜分早场夜场。早场赢夜场想追赢多D都未必系咁坏,因为最多输番俾佢,当冇玩过而已...但就好容易养成一个坏习惯...万一早场输,就会比较难抑制想在尾场赢番的冲动...犯错的机会就会多了...
(12)必须:详尽/客观分析够
避免:福至心灵/投入感情
好多投注足球的人,只会用不多的时间去做赛前分析;正如我的分享之中,赛前分析至少有十四方面要考虑,若果只顾及三四个方面就决定投注,实在冒险。另外,有不少的朋友有睇开波的,亦有自己喜爱的球队,或会受「名牌球队」效应而影响。我个人的看法是:足球只是令到我赢钱的工具,不应投入感情。好象股票般,应该不会对你买的股票有感情挂? 但似乎有不少朋友就系犯了这个「钟意球队」或「名牌效应」的错误。
(13)必须:自行研究
避免:听信报纸/他人
做详细的赛前分析,的确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花的时间又长...(我习惯认真度一场波,往往要两小时...)但有一句名言:唔辛苦又点得世间财?辛苦的自行研究完,所得的回报是绝个属于自己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夺去。有时往往当中了时,是一份成功感大过金钱的回报呢。现今信息**,要获得球彩的信息太容易,那些在报章/电台/电视等等的所谓名家...唉...佢地都系一个普通人
而已...我地又点知道佢地凭什么而得出结论? 佢地又会否只因为一两个有利的factor就已建议人买其中一队? 再者,那些乜乜擂台比赛...十个八个所谓名家参加...往往只有一两位能赢钱...我地又可以信得谁? d名家买波掂,就唔系写报纸做电台啦...
引申到另一事,就系自行研究的心得,应否与人分享? 我的态度系否定的。因为各人有各人买波的方法或态度。一来自行研究的心得是经过辛苦而得来的结论,何须与人分享? 二来俾左人,佢赢左又唔会分d俾自己的;输左就会怨你...结果系永远都对自己冇好处...既然系对自己冇好处的事,点解又要做?
所以小弟觉得世上最冇用的人,就系只识问人攞心水/贴士的人,佢地不去自行研究,只想不劳而获的得到好处。
(14)必须:敢于出击
避免:畏首畏尾
我最多的投注的是3X1。其中一关是铁胆。其余两关会买两瓣。咁当然在选择买两瓣的场次之中,自然会选一些赔率高的了(例如:和~3.2及客~3.2)(又例如:和~3.6及客~3.9)。当然绝不会选些赔率低的了(例如:主~1.9及和~3.3)(又例如:主~1.7及和~3.2)。
还记得人有两个投注的盲点吗?(1)冷的唔敢买(2)输左想赢番 想赢钱的确要冲破这两个盲点的...所以当经过详细的赛前分析后,得出结论那场波,赔率高的一队(即被看淡的一队),是断定不会输的话,买它的两瓣是有利的。这就是敢于出击的第一个意义也。其实一个好简单的比例计算:好多人可以用几百,就赢到几千(姑且当10倍的利润啦)。数学上来说,点解又唔可以几千赢到几万? 或者几万赢到几十万? 又或者几十万赢到几百万呢? 都系一样10倍利润之嘛? 愚见以为,当盈余去到一定程度时,又不改变LRR的话,故可能每次的投注,不其然会与自己的每月的收入/资产等等作比较的。一有这比较之下,往往会出现不知的畏首畏尾恐惧...原按计划是买$10000的,变为买$5000,盈利的增长就拖慢了。
为要克服这类的畏首畏尾,而要敢于出击。我会不断提醒自己:我深信的我的赛前分析是详尽的,亦相信自己的投注策略行之有效,我现在的钱亦是从「无」变成现在的盈余...其实又有所足惧呢?这就是这点的第二个意义。
(15)必须:逐次蚕食
避免:孤注一掷
这好似系老生常谈,似乎不须太多的讲述。其实不是的...当人曾经有一定程度的盈余时...但偏偏输番部份...这时候就会陷入其中的一个盲点「输左想赢番」这点了...孤注一掷的行为亦最容易出现。例如盈余本是有10万的,输输下变成得7万,往往这时候就会容易做出「大手投注」的事,因为心理上是会好想赢番「曾经赢过的钱」的...真要避免这种处理呀!!始终要用逐次蚕食的方法/心态去做,才会较为理性/合理。
(16)必须:耐心耐性
避免:急门求财
无论做赛前分析也好,做赛后检讨也好...「时间」是必须的...「耐性」亦是必须的...赢钱不能一夜富贵,有稳定的盈利增长才是合理/精明的投注策略。所以绝不应以一日两日的得失,而影响整个投注策略/心理。以半季或一季来做计划,会是合理的时段。急门求财当然系死路一条...心急想赢钱,绝对会影响心理/判断。就算可以有一两次求到急财...最后亦容易赔上全部
(17)必须:记录投注/赛后检讨
避免:忘却投注/过眼云烟
好多朋友买马也好,买波也好,都会花好大比重的时间在做「赛前分析」及球赛进行之中一路睇波。但就可能花极少的时间做赛后检讨。
我的习惯是经常都会做赛后检讨的。当然冇可能当日每一场波都做,但至少自己投注的都要做检讨呀。当日投注失利时,做赛后检讨可以发掘到自己犯错的地方,从而不会一切「赖冇运」。可知究竟是做赛前分析出错? 还是投注策略出错? 审视完犯错的成因后,相信可对下次的投注是有启发作用的。我亦习惯会在投注得利时,一样会做赛后检讨。古语都有讲:「胜莫骄」。中正条3X1,究竟是真的自己眼光独到? 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不过人是自大的动物...当自己有好处时,总习惯会将功劳归于自己的...但我的经验告诉我,有时赢钱的确是自己眼光好、做赛前分析好。有时赢钱就真系运气...例如个铁胆在补时阶段才入到波赢1:0,那不是运气吗? 如果那队波能赢,又何需到补时才赢呢? 我自己当遇到上述的情况,会归纳自己为已犯错的了(虽然账面上我是赢了钱)。能做好赛后检讨已是几难的事(指相对上对于很多投注人来讲),但要做得更好,就应做埋「投注记录」。记录低一切自己曾投注过的波,我认为会有三个好处:
(A)某程度可以是赛后检讨的参考;
(B)成为不断能提醒自己不要犯投注上错误的参考;
(C)当遇到有一段时间失利的境况时,可成为保持信心的助力。
好多朋友买完波,赢就「也文也武」...输就怨天由人、狗吠、话冇运...但他们有否反省过自己点解会输呢? 又会否在下一次投注时犯上同样的错误呢? 自己买左乜野波...下星期或下个月就唔记得晒...又系咪精明/有效的投注方法呢?所以我的看法,做赛后检讨及记录投注,是整个投注策略中,重要的一环,千万别轻视。(18)必须:重点出击
避免:日日出击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总没可能每天都花8、9个小时研究足球吧。所以选择重点的出击日或赛事,是必须的。我个人就会对友谊赛、世界杯外围赛、欧国杯外围赛、各大联赛的各式杯赛等等,都不太参与投注的。好简单,球队对这些杯赛的兴趣,真系除非系局中人,否则真系好难知道佢地的想法的...唯一例外的系欧联及欧协,这两个杯赛,对球队来说是重要的锦标,极少球队会轻视的,所以就
容易研究出结果来。
一星期之中,几乎每天都可以有足球赛事可以投注。虽云每天皆有赢钱的钱会,但实际亦是每天都有SHU钱的机会。不过,人的心态真系好特别的,有一种东西叫「心瘾」是也!尤其是在有盈余时或在近来顺风顺水时,更容易每天都「心思思」去买添。我自己就真系唔会咁做的...只会集中在周末的两天,间中在周中会研究而已。一来不是每天有咁多时间;二来在其它的日子多是不熟悉的联赛;三来少选择;四来我还有其它的事要做呢(例如拍拖、弹琴、听音乐等等),赢钱机会多的是,何须每天都咁困身?
最后就系,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若没有太理想的研究结果,其实亦不适宜投注的。我自己就「好忍得手」,有时真的经过几小时的研究后,都不会投注的。因为当我做了研究后,我自己都没有信心,又如何说服我自己去投注呢? 投注最理想就是「一击要即中」嘛!自己都冇信心能击中,又何须要出手? 留番D钱在下次才投注吧。虽然浪费左时间,但都系冇办法的事...
如果因冇投注,而赢了,咁又点面对呢? 这时,人最正常的反应系自怨自艾等等...但其实应是自己做赛前分析出了错呢。如果是做了赛前分析得出结论是有信心说服自己去投注的话,又点会冇信心去买呢?我自己当然遇过这情况,我就不会太怪自己「点解唔去投注」,反而是更要提醒自己在赛前分析方面是否出了问题。
(19)必须:机动策略
避免:顽固策略
(a)做人总有高低潮的时候,当旺时真系点石成金,当黑时真系行路都俾砖头飞中...投时亦一样。虽然有详细的赛前分析、周密的投注策略、稳定的投注心理,但都可以「唔中」的...有一排都「唔中」时,应点处理呢aos买一关可以系一种考虑。由本来买三关,改为买两关,中的风险细了,即是相比三关易中了,对挽回投注的信心是有帮助的(对账面的增长亦有帮助)。
(b)还记得我投注时有LRR吗? 我每次都是20的。但我有很多的时候,做完赛前分析都不会去投注的。变相就少了一次投注的机会。故我曾经将某次投注的钱DOUBLE的。好象是遗反了「不应随意改动每次投注金额的多少」这原则吧? 其实不是的。因为我多了去投注的钱,是从某次我不投注时剩下的吧。所以LRR仍是20。但这情况,应只运用在当旺的时候。在弱势的时间,不宜采用。
(c)做人除左投注足球,还有很多的事要兼顾的。若果生活上有什么烦扰时,亦不应再花时间在足球上。几时会见到眉头皱的人赢钱的?
此为「机动策略」的三个意义也。
(20)必须:平静坦然
避免:提心吊胆
投注足球,目的是最终赢钱。人除左钱重要外,其实有一样东西更重要,就是健康。不计即场投注/走地盘等等,大部份人投注足球后,其实都不能改变什么的了。唔通睇live,你叫多两声队波会入多两球咩?
我以前买马,除了用近半天的时间做一场马的赛前分析,临场的赔率变动亦要顾及,开跑后仲大获...心跳上升,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跑马就紧张一两分钟...成场波90分钟...会对身体带来几多的负荷?
我唔知大家信否? 我已两年多没有看live的了。因为我的目的是最终赢钱而已,并不是希望「一路睇住自己点样赢钱」...开始的时候不习惯...仍要开着计算机,听到“VV”声时就望望...
后来连计算机的live赛果都冇开了...到翌日早上再看户口结余。
但这算不算投注足球的心理最高境界呢? 我认为仍不是的。我认为最高境界系「做赛前分析要尽心尽力,但投注后,最好就好似当冇投注过」。去到咁样的话,某程度变成一种心态系赢输都冇乜所谓,对自己的健康、精神、或下次的投注心理都有好处的。
我未能去到这个境界,仍在努力中,但有三几次试过,那感觉系好正的。
总结感受:
十四个赛前分析及四十个投注重点分享完,希望会对各位朋友有帮助。但小弟已在2006年初,已毋须要再用这方法赢钱了...经过半季的试验,我已找到一种近乎必胜的投注方法了。
在季初的时候,我将本金分成:
A:十万 以某种方法定时投注(最保守的)
B:十万 以某种方法定时投注(中度进取的)
C:十万 以某种方法定时投注(进取型)
D:十万 以某种方法定时投注(搏大雾型)
E:一百五十万 以我一向的度波方法去投注
截至1月初:
A基金结余约:$ 622310(约6倍的回报)
B基金结余约:$ 1012100(约10倍的回报)(但曾注资2次共15万,获利后退回)
C基金结余约:$ 1735568(约17倍的回报)(但曾注资3次共20万,获利后退回)
D基金结余约:$ 2947720(约29倍的回报)
E基金结余约:$ 3839115(约2.5倍的回报)
E的回报完全不及其它,咁我仲为点解要度波度得咁辛苦呢? 收山了...只用ABCD,到季尾盈利亦有增长的(至少在今季都会系,下季就未知了),悭番D做赛前分析与赛后检讨的时间,去享受人生好了。至于ABCD系乜野投注方法? 请见谅,我无意分享出来。师兄朋友们觉得我老作咪老作咯。但我可以写得出咁多投注分享要点出来,念得出咁高的回报结构又有何出奇?
最后,希望小弟的分享,对朋友们有点启发,从而在投注足球上有收获。
(全文完)
第二篇:一个香港证券经纪人的从业心得
一个香港证券经纪人的从业心得
一位香港资深证券经纪人说,有两个前提:信心是保障、能力是关键。
林先生是香港一家证券经纪公司研究咨询部的董事,日前应长城证券公司之邀,为长城证券第一届营销部经理、组训培训班的学员传授心得
一位香港资深证券经纪人说,有两个前提:信心是保障、能力是关键。
林先生是香港一家证券经纪公司研究咨询部的董事,日前应长城证券公司之邀,为长城证券第一届营销部经理、组训培训班的学员传授心得体会,林先生的现身说法,对处于摸索期的国内证券经纪人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题记
一
林先生在香港从事证券经纪人工作有近十年,之前在美国发展,在香港,林从最基础的跑街先生做起,时至今日,林认为,能够取得今天的专业成就,得益于自己是一个有信心、有能力和有方法的人,不懈的追求和科学的方法让自己能够走到今天。
林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碰到的许多事情也正是目前国内证券经纪人需要面对的难题。
对于成为一个证券经纪人,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目前证券营业部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信心不足,部分人表示,对行业前景悲观,悲观的原因是网上交易越来越发达,证券佣金一步步下调,亏损的客户远远队ぺ赚钱的客户,市场行情难以捉摸,投资建议常常被客户投诉等等。
林表示,这样的困惑同样存在于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地区,毕竟经纪人是要从别人手里去抢一块蛋糕,肯定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悲观的理由。如果连自己都没有信心在这个行业里获得发展,那趁早转行,因为在证券经纪人这个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有必胜的信心,有信心才有动力,态度是先决的条件。
林举例说,2001年年底,以网上交易成名的美国嘉信宣布退出香港市场,原因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了——由此可见,网上交易并不能砸烂经纪人的饭碗;银行参与证券经纪业务在香港已经至少有20多年的历史了,结果怎么样?经纪人依然在生存,而且出现了很多王牌的投资经纪,这就说明,银行也不可能砸烂经纪人的饭碗。
林说,有一点经纪人一定要牢记,那就是我们在担心竞争者威胁我们的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担心我们对他们的威胁,有时候,他们的担心还会超过我们,所以,除非我们自己砸烂自己的饭碗,否则没有人能够轻易的判我们的“死刑”。
但这并不表明经纪人能够高枕无忧,一定要保持危机感,而且要清楚在危机中还要找对正确的方向,才能够生存下来。林强调说。
二
林说,目前很多经纪人认为未来斗不过网络经纪商,其实这是一个自我定位的问题。如果一个经纪人仅仅将自己当作一个交易员,那么他的个人前途就有可能是一个交易员了,这样,在未来就只能够同同样担当交易员职责的电脑竞争,你要去跟电脑争佣金,当然不可能超过电脑了。但是,如果一个经纪人的志向是担当一个投资顾问,则你的未来就不会是与电脑竞争什么佣金,而是用你的专业服务去获取你的回报。
客户在成长,这一点经纪人一定要清楚,不要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客户的关注点一定就在于佣金水平的高低。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斤斤计较于佣金水平的客户,基本上不可能是经纪人的优质客户。对于这一点,林举例说,一个客户花0.6元去买某只股票80万股,其成本为48万元,如果每股成本价高出1分钱,则这个客户就要因此多支出8000元。按照佣金为0.25%,取整数50万元来计算,佣金为1250元,佣金为0.3%计算,佣金为1500元,两者相差仅仅250元。这就说明,如果一个有能力的经纪人给他的客户提供了好的投资建议,客户的收益更多的是体现在“顾问收益”上,绝对不是佣金上面。林说,这么多年来,我向客户收取的佣金一直维持在0.3—0.35%之间,而香港其他经纪人收取的佣金一般都是0.25%,我的客户都很了解这个情况,但多年来,他们依然愿意让我来当他们的经纪人,这就是用专业获取回报和获得个人发展的最好的例子。三
迷茫和无助是证券经纪人开始从业时的普遍特征,面对市场、面对客户,许多初入行的经纪人往往不知所措,跑市场和开拓客户也不知道从何入手。林坦诚表示,自己初入行时,也面临这样的困惑,当初从美国回到香港,连粤语都不会说,对股票经纪了解也很少,也是耗蹋忧能否在这个行业中得到发展。一个“前辈”说,你要建立信心,要勤力工作,5年后,我相信你的年薪能够达到100万元。我记住这句话,而且不到5年我的年薪就超过了100万元了,这是不是一个创业的奇迹呢?其实也不是,建立信心后,我每天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建立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且每天都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
入行的时候,有一个经纪人离开了这个行业,他将客户留给我,我就是这样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刚接触他们的时候,这些客户反应非常冷淡,但我坚持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不间断。半年后,一个客户主动打电话给我咨询股票的事情,我给了他一些新的资讯,这就是第一次“开和”。经验告诉我,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给客户一些新的资讯,每天都给他们打打电话或者见见面,你想,一旦客户有交易欲望的时候,他们会想到让谁来为他们提供服务呢?
客户关注的东西有时候并不是你的资讯准确与否,因为很多客户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判断,但是客户往往又需要一个印证他的判断并对他的判断有影响的专业人士,而这种影响就是来自于经纪人平常与他的反复沟通和反馈。林认为,很多人专注于在牛市时候的沟通,其实熊市的时候沟通更加重要,这个时候客户的心理一般比较脆弱,需要抚慰和疏导,而且这个时候一般来说也是不少经纪人离开行业的时候,他们会遗留下大量的客户,这样你既能够服务于自己的客户,又能够获得新的客户来源,所以,熊市的沟通往往是一个成功的经纪人扩大自己赢面的好时机。
林还认为,机会就在危机中间隐藏着,但认准机会只是表面的,要成功,必须有办法抓住机会。而要抓住机会,找准正确的方向和采取正确的办法都是很重要的。
四
一个经纪人究竟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呢?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困扰着国内绝大多数券商及经纪人,林的做法也许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林的核心经验是“努力了解,迅速传播”。了解来自于内外两方面,对外而言,是了解市场,对内而言,是了解自己。传播是指将了解的情况、得到的判断快速传递给自己的客户。
林说,每天早上必须要查询公司提供的早会报告,留意当天世界的经济大事,并善于与同事充分合作(林在说到与同事合作的时候,用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把同事比作战友,因为投资是长期“战争”,靠单打独斗永远都赢不了战争,每一个人只有两只眼睛,无法看到所有的资讯,而通过战友的眼睛,就能够得到更队ば用的信息。)。这就是了解市场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这样的作为,才能够形成自己准确的判断。
至于对自己的了解,林的做法是极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时时提醒自己不进则退,持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林说,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另外,林加强对自己了解的方法就是坚持每天都做投资日记,投资日记的内容包括昨天收市到现在市场上有什么新的资讯、今天早上市场变化预估及理由、今天收市情况与自己的预估有哪些出入等。林说,作投资日记的目的是检测自己的判断和检测水平,以利于下一天的工作。
林强调了解自己和了解市场的关系是:如果一个人只了解市场而不了解自己,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完成,甚至是“枉费心机”。因为经纪人做市场既然像打仗,那么就一定要知己知彼,而作投资日记是一个最好的“知己”过程,知道自己的弱处而努力加以改进,自然就是每天都在进步。
五
对于不少初出道的经纪人来说,如何获得客户的信赖和如何让自己显得更专业是两个都令人头痛的问题。林在香港做经纪人近十年,对这两个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林给自己的预测和判断设定了一个模式,叫做“偏差模式”。林说,有时候自己给客户的建议也是偏差很大的,但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客户来说,一个忠诚的经纪人往往要比所谓的单纯市场判断要重要得多。对客户坦诚自己的判断偏差,并不代表你不专业,恰恰相反,客户会因为你的坦诚而更加信任你。而且偏差模式的目的就是要时时研究自己的感受,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走偏差道路的人,不断改正自己,使发生偏差的机会在未来不断减少。
林举例说明做经纪人还要正派,这类似于我们经常强调的“品德高尚”。林说,一个同道1993年的时候就做得非常成功,当年的年收入达到了350万元,但就在三年前,他却被香港证监处撤销了经营牌照(香港证券经纪人需要考取由证监处统一发放的资格证,并挂靠到某一家证券经纪行或者公司后才能够开展业务),从此不能在这个行业里面再发展,算是毁了自己的前程。所以,一个值得信赖和专业的经纪人,不能够作违规违法的事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做事,这是永远的真理。
六
林先生以下这段说给长城证券营销干部的话,应该适用于我们所有经纪人:
危机可怕吗?危机来临,每个人都会有心中惶恐的感觉,但是面临惶恐的时候,应该清醒告诉自己,别人低落的斗志是一面镜子,看到别人的惶恐,要警惕自己的心态不要产生位移,要坚定信念告诉自己,明天一定更美好。淘汰,是市场的绝对科学法则,生活就大海一样,总会有人要沉落海底,信念则像救生圈,虽然有信念并不代表你一定能够活下去,但是显然,如果你没有信念,就像你没有救生圈一样,你一定是会沉落海底的。
所以,要做经纪人,信心要摆在第一位,提高能力和科学的方法要放在突出的位置,如此,当市场行情好起来的时候,你就能够得到比别人多得多的回报。
第三篇:香港参观心得
我改变不了现实,只能改变我的心
------香港之行心得
何生平
这是我第一次出镜,刚开始我就很兴奋,真想看看体制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再者,我这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去参观学习。
沿途我见到的是香港的街道很旧,但很干净,与内地相比更显朴素、有沉淀。内地的街道都很新、很宽阔、很时尚。经常是几年就修改一次。
当我们一行11人来到与我们学校签约为姊妹学校的李求恩纪念学校时,我被眼前的校门震撼了,原本以为一定是很气派,可是看上去却很不起眼,没有高大的门楼更没有许许多多的牌匾,就连欢迎哦我们的条幅,也是一块只有黑板大小的并不鲜艳的画报式条幅,上面写着“学在天涯,深港行”,然后下面左边是李求恩纪念学校校徽和校名,右边是翻身实验学校的校徽和校名,表示是这两所学校进行交流结对的活动。
这次我们主要是来学习他们的港式校园的设计和国际教育管理以及开展英语教学的一些经验。从这所面积还没有我们学校东校区大的校园的布局、设计。刚开始是他们的赖校长和几个副校长与我们进行座谈,座谈会上赖校长介绍了他们学校办学历史、师资、班级分布、课程设置以及这次“学在天涯,深港行”一些具体思路。从中我了解了他们如何用心去做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让我吃惊的是,接待我们的副校长每两周34节课,平均每周17节,比我们的普通老师都多。这主要也是他们的事务性的事教少,主要是把自己的心思放在自己的这门课上,而且这门课是从学期初就开始设计好目标、框架、内容,然后慢慢去精心备课,设计活动。从这些觉得他们是用心在教书、放松的去教书。他们是眼中只有学生,没有分数。
开完座谈会后我们参观了学校。从参观中我再次看到了务实、求真、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也懂得了内涵不是外在的高大上。在李求恩纪念学校的领导师生的心中没有校园小的意识,有的只是精心的用好每一个地方,从空间上、时间上去设计、去安排。例如走廊,有些地方是用来让学生展示自己近期的多动成果,但是展示是有时间限制的展示者需要把自己的作品去学校申请并盖上印戳。印戳上有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这就是说地方虽小,但从时间上去安排。这就是设计的用心啊。
中午,在他们安排我们吃完饭后再次来到学校,我发现他们的老师学生中午都没有回家吃饭,都是自带盒饭。并且利用中午的时间开展一些各自喜欢的活动。我看到其中我看到一位老师手里拿着一些材料(从上午他们校长的介绍我知道这些老师们自己制作的,学校不做要求)分发给自愿的同学,然后开始开展活动。从内容看是一个英语的情景对话。在一楼大厅的左边是几个学生自发的在拼成的展台上展示自己的物理实验。实验是用两个柠檬做电源并与一个二极管串联起来使二极管发光。还有一个展台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的英语方面的活动,这些都是学生自发参加、自发的发起和组织,用的材料都很简易例如海报就是一张白纸用彩笔画上一个主题然后贴在废纸板上并把它挂在架棚的檐上。
整个中午孩子们各玩各的。有的谈钢琴,有的聊天。老师们并没有管纪律或是强迫他们睡觉。从整个来看,我没有看到校园内老师们的管制,只有精神上的影响。这里是秉承让每一个地方都说话,使每一个地方都是无声的教育。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看到这些,我询问了一些学生是否有家庭作业,一个学生说:一般的时候要向老师要才有,不然是没有的,偶尔会有一次统一的作业。
想当初我们原来一所漂亮的学校被一分为二,而我们这边由于面积小,很多人失去了信心,觉得这么小的校园不会有发展。如果让他们看到这所学校,我想很多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观念了。这也让我明白集团要我们走”港式校园,海派教学“之路的良苦用心。也印证了集团领导的高瞻远瞩。
写这篇心得,我是以一个教师的视角去看问题,从学习者的视角,我觉得:我改变不了现实,只能改变我的心。
第四篇:香港会议心得
赴香港参加第九届亚洲皮肤科医学大会会议心得体会
张迪
第九届建亚洲皮肤科医学大会于2013年7月10日至13日在位于香港尖沙咀区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会议是亚洲皮肤科领域内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有百余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参加分会场报告。参会人员遍及多个国家。10日上午9点会议在香港理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由于参会人员较多,11日和12日的个人报告在多个分会场分别进行。经过这次会议,得以一睹诸多学者的风采也有幸聆听了很多优秀的报告。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也进一步锻炼了英语口语,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会场休息时间我们能够与参会者自由交流这不仅是与其他国家学校的同学建立友谊的机会,更让我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对于后续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在开会间隙的交流,我不仅在具体的学术问题上有不少收获,还学习到一些有益的科研方法和策略。而且此次会议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与国外研究者的交流,还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我在公共场合更能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这对性格相对内向的我来说是个小小的进步。在香港期间接触了许多国内外开会的学者,不经意间也发现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的一些差异。联想起在国内参加的学术会议也引出了一些感慨。
1、与国外学者比较国内学者的英语水平尚须提高。现在的国际学术会议多用英语发言、交流国外学者一般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表达欧美的自不必说其他如日本、韩国的学者也大多有留学欧美的背景英语交流几无障碍。而国内学者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是那种国际语言的“失语者”或只能说“结巴英语”还须借助翻译来完成“对话”这样所谓的国际研讨会就花费了双倍时间而且通过转译来作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靠的。
2、在国际交流的环境中国外学者一般都比较正式、认真会议上也能倾听各种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出对学问“学”和“问”的虔诚而国内学者的态度就较为随便或在私下“开小会”交头接耳啧啧私语或不屑其他学者的看法肆意抨击别人的观点。这种论坛上的“无礼”现象与学术会议的科学严肃性形成鲜明的反差。
3、在话语层面上国外学者的表达一般都比较严谨、踏实多用理性、科学的语言在关键数据、资料来源、理论根据、研究方法上都极为慎重、较真而国内学者还是摆脱不了假把假设当依据、资料来源不可靠、以假乱真等、大宏大、抽象、模糊的叙述等、空空洞、浮于表面、不求真务实、不作论证等的陋习尤其是在具体问题的辩论中唱高调、绕弯子、避实就虚的表现实在是违背了“学术讨论会”的本义。
4、在提交的论文中国外学者的论题多为“问题”性的比较平实、具体切入口小而内容精深展开的方式或量化也可质化但看得出是花力气做出来的当然按照西方的文本要求也比较符合规范而国内学者的论题通常是“建构”性的貌似玄乎“高见”迭出但文中多是断语、假设隐藏着许多思维漏洞尤其在关键论据、逻辑关系上常有缺失而且在人文学科许多论文还有以感性描述代替理性深究的“传统”看上去华丽而有言辞才情其实是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
5、在会场之外国外学者多把它看作是讨论的延伸间或也邀请对同一领域、同一问题看法相同或相左的学者喝咖啡聊天似乎少有学术以外的功利性而国内部分学者则把“会场”外的走廊看作是讨论的结束和“拉关系”的开始或攀龙攀“名流”附凤附“新贵”或所谓“美女学者”或巴结刊物编辑不难看出其学术之外的强烈“功利心”。上述看法或许有失“偏颇”也不能代表所有国内学者和所有学术讨论会。但窃以为即便是某些学者的“个别”表现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也是“抢眼”的那到底会是“青眼”还是“白眼”自然也不必由我来评说。通过此次开会,我迫切的感受到熟练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英语的交流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其他国家的学者,才能从他们的评论中得知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思路、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好的机会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感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国家交流与合作处的老师们对我们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的支持,更感谢我的导师姚春丽教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她在学术上对我的谆谆教导。通过这次大会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硕士论文和现有研究课题的思路,更加坚定了我将要努力的方向。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认真的进行科研实验,尽量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以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殷切希望。
第五篇:香港自由行心得
香港自由行心得
小曦
趁暑假时间一小把之际,马上办好了港澳通行证,去香港逛逛,旅游为主,购物为辅。因为喜欢自由,又没有合适的伙伴,俺就只有一个人独逛了。坐飞机先到深圳,住上一夜,第二天一早从罗湖口岸过关进香港。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了张八达通,一张卡可以走遍香港,不仅火车、地铁、公交车、山顶缆车、渡轮都能用,而且可以在众多的便利店、快餐店买东西,这张卡实在很方便。
俺打算在香港呆几天,这样俺得要找旅店住下来。香港的酒店挺贵的,俺不是权贵,不是金领,舍不得花很贵的钱住店,又不想到偏僻的青年旅馆去,斟酌一番后,俺选择了到尖沙咀重庆大厦的家庭旅馆住。当年俺看林青霞金城武梁朝伟王菲主演的《重庆森林》时,阴暗神秘错综复杂的重庆大厦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是那时的样子,俺可断断不敢住,俺这么大的岁数,清汤寡水一个,不怕别人起色念,怕的是俺的器官被人不知不觉地掏去。现在的重庆大厦改造了,此大厦已非彼大厦了。当然,俺只住了一宿,大厦里面像迷宫一般,还多是外国人在游荡,房间小得像胶囊,价格还不便宜。睡不好觉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像俺一个人出门旅游,病了会很麻烦。第二天俺就换地方了,在旺角花了个大价钱找了家店,吃完晚饭,买了一堆水果,洗了一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往床上一躺边吃边看奥运,早晨起来果然神清气爽。
三天里俺基本就是逛街了。俺从旺角逛到油麻地,从油麻地逛到佐敦,从佐敦逛到尖沙咀,从尖沙咀坐轮渡到中环,然后从中环逛到湾仔,从湾仔逛到铜锣湾,俺就是逛。在逛的过程中,俺知道了想买化妆品不光去莎莎卓悦,还可以去尖沙咀加连威老道的龙城大药房,只是店内被挤得水泄不通,一定要用钉子精神;在香港手头上要有一些零用港币和一两张银联卡,少数的小店刷不了银联卡,在大店购物就尽可放心了,银联卡一律可刷,还没有手续费;能坐地铁就尽量坐地铁,香港的巴士站牌的字超小,俺看不清楚,说实话也看不太懂,出租车很贵,还是搭乘地铁最简单经济;香港市内的冷气开得太足了,备一件长袖衣服比较舒服;还有,像俺这样喜欢吃超咸辣的人,进港一定记得带瓶辣椒酱呦!